文化霸权与文明衰落
中国古代文明的崛起与衰落
中国古代文明的崛起与衰落一、前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经漫长的时间,经历了崛起与衰落的阶段。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古代文明的崛起与衰落过程。
二、政治崛起与衰落古代中国政治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商朝的崛起则进一步稳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然而,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出现导致了政治力量的分散,加剧了统治的困难。
在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后,中国的政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随之而来的汉朝时期,政治稳定使得中国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汉朝的内外困扰,政权的衰落逐渐开始。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元,中国政治的衰落逐渐加剧。
民族入侵、战乱频繁以及政权更迭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政治制度无法稳定。
到明清两代,中国政治基本上处于封建专制状态,政权的中央化和封建思想的束缚导致了中国政治的衰退。
三、经济崛起与衰落古代中国的经济崛起与衰落与政治相互关联。
在夏商周的时期,农业的发展以及铁器的出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秦始皇的统一,矿产资源的开发、交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中国的经济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随着政权的衰落,中国经济也逐渐走向衰落。
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土地私有制的束缚和乡村经济的封闭使得中国的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到了近代,中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崛起。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重新迎来了希望。
然而,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及内外困扰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再次走向衰落。
四、文化崛起与衰落古代中国的文化崛起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兴盛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秦始皇的统一以及汉朝的繁荣,中国的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诗词、绘画、科技等方面的突破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政权的衰落,中国的文化也开始走向衰落。
战乱频繁以及战争时期对文化的破坏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使得中国的文化陷入停滞状态。
什么是文化霸权,它如何影响文化多样性?
什么是文化霸权,它如何影响文化多样性?文化霸权是指某个文化具有支配权和主导地位,而其他文化则受到压制和边缘化的现象。
这种霸权是建立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基础之上,表现为某个国家、民族、种族、宗教等文化的垄断和支配。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文化受到了歧视、忽视和排斥,最终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受损。
为什么文化霸权会影响文化多样性?1. 压制与边缘化文化霸权往往会导致某些文化被忽视和边缘化,甚至被认为是“不合法”的文化。
例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少数族裔、宗教信仰者和性少数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受到了打压和排斥。
这种压制和边缘化会使得这些文化受到伤害和破坏,文化多样性也因此遭到了侵蚀。
2. 统一化文化霸权往往会导致某个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其他文化则被边缘化或消失。
这种文化的统一化会使人们失去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认同感,导致文化多样性逐渐减少。
此外,统一化也会导致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的降低,从而对文化多样性带来不利影响。
3. 偏见和歧视文化霸权往往伴随着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歧视。
例如,在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下,许多非西方的文化被贬低和看轻,被认为是“落后”、“野蛮”、“非文明”等等。
这种偏见和歧视会影响人们对其他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最终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受损。
4. 文化认同危机文化霸权往往会导致人们的文化认同危机。
在文化霸权的影响下,人们可能会失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感,转而追求所谓的“主流文化”,从而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流失。
面对文化霸权的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1. 尊重文化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文化差异,平等地对待所有的文化和群体。
我们还应该推崇“文化交流”和“文化共享”的理念,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 学习其他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其他文化,了解其他文化背后的思想、信仰、价值观等等。
我们还应该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面对文化多样性。
文化霸权与全球化的文化冲突
文化霸权与全球化的文化冲突全球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交流和融合。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文化霸权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文化霸权是指一种文化或一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它削弱或排挤其他文化,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
全球化背后的文化霸权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
首先,全球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少数大国的文化产品可以轻易进入全球市场,从而主导着全球文化的流行趋势。
例如,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人们的主要娱乐选择。
这种文化霸权导致了其他地区的电影产业受到冲击,本土电影产量减少,甚至有些国家出现了文化消亡的风险。
其次,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日益强大。
虽然这使得全球沟通更加便捷,但也对其他语言和文化构成了威胁。
不少国家开始注重英语教育,而忽视了本土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这种文化霸权已经导致了某些地区的语言逐渐消失,而英语成为唯一或主要的交流工具。
文化霸权在某些方面还持续影响着教育体系。
全球化趋势下,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成为其他国家追求的对象。
因此,很多国家在教育领域试图模仿西方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体系。
虽然这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但也对本土文化的传统教育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文化霸权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本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了解不足。
然而,我们不能将全球化的文化冲突完全归咎于文化霸权。
全球化也为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机会。
全球贸易和移民使得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互相接触和交流,从而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多元化。
例如,世界各地的餐馆、音乐和时尚的多样性呈现了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为了应对文化霸权和全球化的文化冲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本土文化的发展,支持本土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传播。
其次,我们应该重视多元文化的价值并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
无论是在教育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对其他文化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什么是文化霸权?
什么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是指一种文化体系以及这种文化体系所代表的价值、信仰、思想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它能够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和压制。
文化霸权通常是由于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要发达,因此该地区的文化体系会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吸收和模仿,最终形成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的特征有哪些?1. 统一性与普遍性:文化霸权所代表的文化体系通常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包含众多的元素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其所表现的价值观、思想以及信仰等均会深入到其他地区,并影响其他文化。
2. 超越性:文化霸权常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其所传递的艺术、文学、音乐等文化元素通常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品质。
3. 可塑性:文化霸权不断地发展与演变,它的内容、形式和意义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异,但其核心的内涵和基本的价值观则一直保持着不变。
文化霸权的影响有哪些?1. 蚕食其他文化的根基:文化霸权强大的传播力度,常常会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引进其他的文化领域,这样就会逐步取代其他文化的传统,使其失去存在的土壤和基础。
2. 造成文化失衡:文化霸权会使得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成为主流,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则会被边缘化或忽略,最终造成文化失衡的情况。
3. 侵蚀地区文化:在文化霸权的影响下,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会受到猛烈的冲击和夷平。
为了迎合文化霸权,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会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最终侵蚀和瓦解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如何应对文化霸权?1. 党和国家应该注重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中要注意在文化方面的自我表达,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
2. 加强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同时,应该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让本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 大众也应该注重对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增强文化自信,避免盲目追求其他文化,应该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传承。
文化霸权 的名词解释
文化霸权的名词解释文化霸权:对于国际媒体、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的控制和主导地位,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影响力。
引言:文化一直是人类交流和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霸权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对文化霸权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讨论。
一、定义和起源文化霸权一词最早被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
它指的是由全球媒体和文化产业中的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操控和控制的现象。
这种霸权地位主要源自于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能力和技术实力,以及媒体的全球传播网络的控制。
二、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1. 市场占有率:发达国家的娱乐产业占据着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好莱坞电影、美国音乐、韩流风靡全球,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代表。
2. 语言优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普及,因此英语文化也占据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听众。
3. 文化价值标准:西方文化被视为世界的标准,而其他文化被认为是“非主流”的。
4. 媒体影响力:全球媒体巨头的垄断地位使得他们能够塑造和传播特定的文化价值和观点,从而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三、文化霸权的影响1. 同化和依赖:在文化霸权的影响下,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逐渐消失或被替代,人们趋向于接受和模仿发达国家的文化。
2.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霸权的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间产生了冲突和对抗。
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3. 文化多样性的消亡:发达国家的文化主导地位使得其他国家的文化无法得到充分的呈现和传播,导致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四、文化霸权应对之策1. 加强文化自信:各国应该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文化独立性。
2. 提倡多元文化:鼓励各国互相交流和学习,充分展示各自的文化特色,构建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
3. 发展本土文化产业:加强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自身在全球文化市场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4. 打破媒体壁垒:鼓励跨国合作和文化交流,打破媒体巨头的垄断地位,促进全球媒体的多元化发展。
什么是文化霸权?
什么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是一个源于西方文化体系,将其文化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以及其它文化系统,形成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占领现象。
这种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包括艺术、文学、思想、习俗等各种方面。
本文将以有序列表的方式详细解读文化霸权现象。
一、文化霸权的起源文化霸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殖民时代。
当时,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扩张和殖民主义手段,将欧洲文化和价值观强行传播到其他地区。
因此,西方文化逐渐占领了全球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霸权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对其他文化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文化霸权的特征文化霸权是由几种核心特征所组成的:1. 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体系,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指的是西方文化的确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其它文化却很难进入发达国家的文化市场。
西方文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广泛包容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的所有文化和价值观念。
2. 大多数控制文化市场权力的机构和组织都是由西方世界掌权,这些机构适用的标准和规则,自然也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偏向于西方的审美标准和文化特征。
3. 文化霸权依赖于科技和市场机制的支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机制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严重。
这有利于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其他的文化却很难进入到发达国家的市场。
三、文化霸权的影响文化霸权给世界既带来了利益,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如下:1. 文化霸权使多样性和自由表现方式日益受到限制,一些不符合西方审美标准的文化被束之高阁,缺失了自己的表达平台。
2. 在开发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很多文化的特质和内涵被消失,因为其它文化标准被削弱,失去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这过程不仅限于商业化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媒上存在。
3. 文化霸权不断通过大众传媒渗透到年轻人心中,逐渐形成一种认为西方文化更高尚、优越的价值观,使得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迷恋西方文化,这样偏向于西方文化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使得年轻一代的认知和思想也日益向西方模式靠拢。
全球化时代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软实力,极力向世界推销其社会政治理念、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面对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能否有效予以应对,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国家文化主权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捍卫,而且对世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具有重大影响。
一、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文化霸权主义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一颗毒瘤,它将导致文化霸权受动国的政治文化不断被边缘化或同质化,直至演化为国家政权的颠覆、国家主权的丧失甚至国家自身机体的分裂。
总体看来,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教育和文化交往活动进行文化植入。
随着文化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文化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也为文化霸权提供了契机。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菲利普库姆斯甚至把文化交流及援助称为“对外政策的第四维”。
一些有“远见的”西方政治家更是提出,要将西方文化植入发展中国家的精英群体中,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及示范作用,来宣扬和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他们经常利用本国教育资源的优势,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以法律的形式,鼓励高技术人才进行“技术移民”和利用跨国公司在国外网罗高技术人才;通过某些“基金会”和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大课题”以合作、资助或交流的名义,植入西方价值观;拉拢发展中国家政治、宗教领域内“持不同政见者”,培植用西方政治思想武装起来的西方利益代理人。
2、凭借大众传媒优势进行文化渗透。
文化的传播需要介质,信息革命从根本上变革了文化交流的载体和手段。
由于主导信息革命进程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此,客观上也为文化霸权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据统计,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90%的媒体,美国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美国的美国之音、英国的BBC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两大广播电台。
因特网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更是全方位地宣传西方价值标准、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的有效工具。
文化霸权与文明衰落(六)
文化霸权与文明衰落(六)作者:孙皓晖来源:《醒狮国学》2014年第12期儒家学派有若干一以贯之的精神,我称之为儒家的学派性格。
迂阔之气迂阔之气,大约是儒家性格中唯一有着些许可爱之处的缺失。
迂阔者,绕远而不切实际也。
儒家蔑视任何民生技能,蔑视任何形式的劳动,在所有学派中,独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殊荣。
见诸政治实践,入仕多居“清要”之职,对需要专业技能的领域涉足极少。
譬如兵事,譬如工程,譬如经济,譬如行法,等等,少见儒家身影。
喜欢做官,却不喜欢做事,尤其不喜欢做那种既辛苦又专业的苦差事,美其名曰“君子论道不计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其执着之处,只在专一的扫天下而不扫庭院,只在专一的坐而论道,最热衷于担当道德评判角色。
此风流播后世,便有了一班“清流”儒家,以做官不做事为名士作派,终日玄谈,在职酗酒,观赏性事,竞赛颓废;其种种作为,直比当时腐败的社会更腐败,实在令人齿冷。
儒家迂阔处,还在于议政议事之言论,多大而无当。
此风在原生态时期,以孟子为甚,雄辩滔滔云山雾罩,似乎有着某种精神指向,却不知究竟要你做甚。
“笔下空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之评,可谓传神。
凡此种种迂阔处,若仅仅是个人作派,自是无可无不可。
然则,儒家却将这种迂阔之风,带进了庙堂官署,带进了学堂书房;不敬业,不成事,不务实学,不通民生;酿成官场流风,酿成治学恶习,沾沾自喜,不以为非,实在是中国文明变形之一大奇观,叫人不敢恭维。
偏执习性偏执习性,儒家又一性格缺失。
儒家偏执,基本点在三:一、咬定自家不放松,绝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另外活法。
二、不容纳其他任何学派的任何主张,绝不相信自家经书之外还有真理。
你说山外有山吗,人上有人吗,扯淡,儒家理论绝对天下第一!三、对其他学派恶意攻讦,人身伤害,其用语之刻毒天下仅见。
孔子骂人很少,稍好,大约生平只骂过一件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直骂陶殉,实骂人殉。
此等事该骂,不能算作孔子缺点。
但是,孔子此骂,瞄准了“无后”,却定下了儒家骂人定式——人身攻击,直捣传宗接代。
世界古代文明的衰落与消亡
世界古代文明的衰落与消亡古代文明的崛起和衰落是一个自然而又必然的历史规律。
各个古代文明都曾在辉煌的巅峰时期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繁荣景象,但最终都走向了衰落和消亡。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古代文明衰落与消亡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政治原因是古代文明衰落与消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内部纷争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削弱。
这种内部的动荡不仅削弱了国家的实力,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信心。
其次,外敌入侵也是古代文明衰落的常见原因。
历史上,许多古代国家因为无法有效抵御外敌的侵略而逐渐走向衰落和消亡。
最后,政治制度的僵化和无法适应社会变革也是导致古代文明衰败的原因之一。
二、经济原因经济原因是古代文明衰落与消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财政困难和经济衰退使得国家无法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文化建设。
例如,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因为财政危机和经济崩溃而最终解体。
另一方面,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也给古代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古代文明往往依靠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严重时,文明也难以为继。
三、文化原因文化原因对于古代文明的衰落与消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道德沦丧和文化失范。
当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破败、人们追逐物质欲望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会变得混乱无序。
二是知识传承断裂和文化创新不足。
古代文明需要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才能保持活力,一旦知识传承中断或者创新停滞,古代文明的衰落就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古代文明衰落与消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问题都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古代文明的衰落。
了解古代文明的衰落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和现实,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只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文化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文化衰败是指一种社会文化体系、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或文化产物的逐渐消亡、衰退或失传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文化衰败的原因:
全球化和现代化影响: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使得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挑战,新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不断涌现,导致传统文化失去地位和影响力。
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念改变: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变化,传统文化因此失去了一部分生存空间和影响力。
教育体系和传播媒介的改变:教育体系和传播媒介的改变对文化传承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途径可能受到新兴教育体系和媒介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的衰败。
人口迁移和文化流失:人口迁移、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导致了人口的流动和集中,使得传统文化在移民、城市居民等群体中逐渐流失。
文化冲突和文化失衡: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和竞争可能
导致传统文化的衰败。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可能使得传统文化失去特色和辨识度,最终导致文化的衰退。
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对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或者社会环境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可能导致文化的衰败。
总的来说,文化衰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要防止文化的衰败,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促进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和谐发展,保持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
美国的文化霸权与全球化的反思与抵抗
美国的文化霸权与全球化的反思与抵抗
美国一直被视为文化霸权的代表,其文化输出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和抵抗这种文化霸权。
首先,美国文化霸权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压制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美国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输出。
这种输出不仅仅是文化产品,更包括了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即“美国梦”。
这种意识形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压制和影响,导致其他国家的文化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
其次,美国文化霸权也对全球文化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美国文化的输出下,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开始趋同化,越来越少的人关注和重视本土文化。
这种趋同化不仅仅是在文化产品上,更包括了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导致了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最后,随着全球反思和抵抗美国文化霸权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和重视本土文化。
这种本土文化的重视不仅仅是在文化产品上,更包括了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强调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鼓励人们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因此,反思和抵抗美国文化霸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我们需要保持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需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全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
夏朝的文化繁荣与文化衰落
夏朝的文化繁荣与文化衰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
夏朝的文化繁荣和文化衰落是古代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本文将从夏朝的创立、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夏朝文化的起伏和衰落。
一、夏朝的创立夏朝的创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
根据传说,夏朝创始人是大禹。
夏朝的建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大禹在治水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德行,被封为夏后,并在位约五十年。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二、政治制度夏朝采用了封建制度,并建立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模式。
君主制是夏朝的核心政治制度,国家的统治权完全掌握在君主手中。
夏朝君臣关系被视为天命,天子作为神圣的存在,对于天下万民具有统治权力和责任。
夏朝政权的建立,为后来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政治制度模式。
三、社会发展夏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代表。
夏朝建立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对外经济交流也得到了提升。
贵族成为社会的主要阶层,他们通过土地、人民和奴隶等资源的控制来扩大自己的权力。
夏朝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也逐渐显露。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经济差距和权力分配的不平等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四、经济繁荣夏朝的经济繁荣是其文化繁荣的基础。
夏朝主要依赖农业生产为经济支柱,发展了水稻种植、石器制造和冶金技术等。
此外,夏朝推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和贸易政策,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为夏朝的国家财富提供了稳定的来源,也为后来的王朝提供了经验。
五、文化传承夏朝的文化传承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夏朝使用的文字被称为“夏系文字”,虽然已失传,但随着后来的发展,它成为汉字的基础。
夏朝还有丰富的祭祀、宗教和礼仪文化,例如祭祀先祖、宴饮舞蹈等。
这些文化传统对后来王朝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夏朝的文化繁荣逐渐走向衰落。
主要原因包括统治者贪权专政、社会矛盾加剧等。
2018-文化霸权-精选word文档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化霸权篇一:文化霸权1反思全球化中背景下的“文化帝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电子媒介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们必须看到全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形式,这就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强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挑战和文化霸权的出现。
文化霸权的来源:文化霸权,或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其希腊文和拉丁文分别是egemon和egemonia。
雷蒙德·威廉斯在《关键词》(Keywords)中,从词源学角度考察了“文化霸权”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威廉斯指出,文化霸权这个词最初来自希腊文,指来自于别的国家的统治者,到了十九世纪之后,它才被广泛用来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支配或控制。
而到了葛兰西手里,这个词又有了新的含义,被用来描述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支配关系。
但这种支配或统治关系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政治控制,而是试图成为更为普遍性的支配,包括特定的观看世界、人类特性及关系的方式。
由此,领导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渗透进了大众的意识之中,被从属阶级或大众接受为“正常现实”或“常识”。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推行文化霸权,是指由于政治霸权意志的驱动,那些经济发展相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国家,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加以影响、渗透和侵略,从而形成控制与被控制的权力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世界形成了后殖民主义思潮,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强调,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信念:西方文化具有普世性,也就是说西方文化不仅属于西方,更是一种全人类的标准。
西方文明正是在这样一种“以我为中心”信念的支配下,形成了“东方学” ,而西方世界正是依靠炮制和宣传“东方学”来统治东方世界的。
这种西方大国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文化关系的批判性理论,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它主要是揭示和批判西方世界在进行政治经济入侵过程中,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的文化扩张、文化霸权。
浅析西方文化霸权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西方文化霸权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浅析西方文化霸权对我国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霸权是西方霸权和西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殖民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延伸。
就如美国学者赛义德所说:"帝国主义是建立与维持一个帝国的过程与策略。
在我们的时代,直接的殖民主义已在很大程度上完结,然而我们将看到,帝国主义仍以其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实际中的特有形式,在普通文化中徘徊。
"①xxxx1 西方文化霸权的根源西方文化霸权之所以能在全球不遗余力地全面扩张,说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表现为一种民族特性,以强大的"硬权力"为基础,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着深刻的根源,具体表现在:第一,雄厚的物质基础。
"硬权力"是实现西方文化霸权的现实保证,主要是指一定国家和社会的军事力量、自然力量和其他有形的物资力量。
亨廷顿指出,只有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才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软权力才会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化作为"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能成为权力。
第二,独特的民族文化。
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特性中孕育的坚定的"国民信仰"是产生"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往往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
此外,基督教文明内在的扩张性与征服性,使得西方民族天然地具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心理,这种心理导致西方国家一味地追逐世界霸权。
第三,当今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
冷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干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转而通过向其他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尤其是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使西方国家看到了利用文化进行"和平演变"的真正力量,同时也加强了他们运用文化手段来"西化"其他非西方国家的信念。
古代文明的衰落原因
古代文明的衰落原因古代文明的衰落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问题,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文明都经历了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古代文明的衰落原因。
一、政治原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治理能力直接影响着文明的发展和衰退。
政治腐败、官僚主义和权力滥用是古代文明衰落的常见原因。
内外战争、政权更迭以及领导者的无能或不负责任也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例如,罗马帝国在政治制度上的腐败、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入侵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经济原因经济发展是文明繁荣的基础。
经济政策的不当和资源的枯竭都可能导致古代文明的衰落。
过度征税、贸易不平衡以及财富分配不公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贫富差距扩大,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败。
例如,封建社会的封建制度和经济结构束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加上天灾人祸的连续发生,最终导致了中原文明的衰落和南北朝时期的动荡。
三、社会原因社会动荡、人口减少、价值观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古代文明的衰落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不公平和阶级矛盾的加剧可能导致社会动乱和内战,进而破坏文明的稳定和繁荣。
价值观的改变和道德沦丧也会动摇一个文明的基石。
例如,希腊城邦时期的内战和希腊人的物欲横流为文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四、文化原因文化的演变和衰退也是古代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化的衰败可能源于对知识和艺术的缺乏尊重,以及教育体系的崩溃。
文化的衰落会导致创造力的丧失和文化遗产的流失,最终削弱一个文明的持续发展能力。
例如,埃及文明的衰落可以追溯到在长时间的统治下,艺术和知识产出的减少,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腐败等。
总结起来,古代文明的衰落原因多种多样,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相互交织影响。
当政治制度腐败、经济不稳定、社会动荡和文化衰退同步出现时,一个伟大的文明往往会陷入衰败的境地。
深入研究这些衰落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同时也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复文明衰落的错误,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古代文化的兴盛与衰退
古代文化的兴盛与衰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代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文明遗产,它见证了我们的过去,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和回忆。
古代文化的兴盛与衰退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过程,它既有辉煌灿烂的时期,也有衰落衰败的阶段。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古代文化的兴盛与衰退。
一、政治环境对古代文化的影响古代文化的兴盛与衰退与政治环境息息相关。
在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时期,文化得以充分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追求有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政权稳定,社会繁荣,文人墨客们能够纵情诗词歌赋,绘就了壮丽辉煌的文化画卷。
相反,在战乱频仍、政治动荡的年代,文化往往会受到压抑和限制。
如三国时期,当时的政治混乱导致文化发展受阻,人们更多地关注生存和权谋,文化艺术的繁荣几乎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印记。
二、科技进步与古代文化的兴盛科技进步是古代文化得以兴盛的重要推动力。
古代的科技进步常常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例如,在造纸术的发明和普及之后,以纸质书籍为主要传媒的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另外,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字的传播速度大大提升,文化知识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科技进步的成果为古代文化的繁荣铺平了道路。
三、社会经济条件对古代文化的衰退古代文化的衰退除了政治环境的原因之外,还与社会经济条件息息相关。
当经济相对落后,社会贫困的时候,人们往往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传统文化的发扬。
例如在中国的战国时期,由于长时间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生存问题,文化的繁荣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四、文化传承与古代文化的兴盛古代文化的兴盛与衰退还与文化传承的情况息息相关。
只有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扬,才能够保持其持续的生命力。
例如,古希腊是世界上第一个文明兴盛的地区之一,它的文化影响深远,部分原因在于古希腊人对自己文化的卓越传承。
相反,在文化传承不佳的情况下,古代文化很容易走向衰落。
例如,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相互攻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少文化遗产因此失落或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 治世” 之学。 出 于 这般 设 定 , 儒 家 对
派 掌 天 下 教 育 大权 两 千 余 年 之 久 ,而 能 修 学内容全面改造 。孔子“ 六艺” 中的射
箭、 驾 车等生存 技 能, 因于 当官无涉 , 被
儒家独尊之后 ,办教育 的要 害是两
个: 一则 , 以 儒 家 经 书 为 教材 ; 二则 , 以 对
修 学者只能以 四书五经为圭臬 ,舍 此无
为此 , 后世儒家以通俗形式 , 做 出了
为入仕标准。 如此两个要害 , 便 实 际 掌 控 他 。
社会性说明 : “ 书中 自有黄金屋 ,书中 自
有颜 如 玉 。 ” 只 要 当 了官 , 一切 享 受 与特 权 应 有尽 有 ,完 全 不 需要 生存 技 能 。所
与实际水平 , 都丝毫不输于儒家。 尤其是 命只有一个 , 求学 目的也只有一个 , 那就 是做官。 人从启蒙开始 , 修学 的内容只能
有一种 , 那 便 是 当官 的学 问。据 儒 家 说 ,
权 , 自然 要 在 教 育 上 全力 以 赴 。 一 家 一 使教育不濒于窒息者 , 未 尝 闻也 !
论 道 ・ 讲 座I L u N D A o ・ J I A N G Z U O
文 化 。
霸权 I 与 文 明
● 孙 皓 晖
终于 。 儒 家黄袍加 身, 获得 了文化 霸
权. 走 上 了“ 文化 寡人 ” 的道 路
一
个 曾经有过 些许健康 心理的 学派
奇迹 。 一次惊人 的死灰 复燃 。深层探 究其
儒 学 也 代 有翻 新 ; 至于宋 明, 理 学 大 为兴
盛, 可 见 其 中奥 妙 。
可 以骄 人 的 实际 成 就 , 便是办教育。 但
一
第 五件 事 ,将 文 化 人 的 求 学 方 向单 化, 学 问 内 容单 一 化 。 如 此做 法 , 目标 只 有 一 个— — 使 知 识 阶 层 仅 仅 成 为职 业 文 官基 地 。 儒 家 的 设 定 是 :知 识 阶层 的人 生 使
儒家复活后 , 其潜在 能量惊 人地爆发 出来 , 开 始了大规模重新 “ 整合 ” 中国文明的漫长而浩大的工程。 让我们简单地数数两 千余年 中, 儒 家的基
本大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件事 , 以修史之权 , 效《 春秋》 笔法, 对既往历 史做整理记述 。
自西汉司马迁开始 , 此后两千余年 的修史 大权 , 一直操持在儒 家学 派 手里。 儒家修 史 , 是绝 对以儒家理念整理 历史 的。 春秋笔法之下 , 纵 然不能
后世儒家全部删除 : 工、 水、 医、 农等等末
支细学 , 全部 不入正式 学堂 ; 官学私学 ,
儒家经 典的研 习程度 为官方应试 标准 ,
了绝 大 部 分 知 识 分 子 的奋 争 出 路 ,使 天 下“ 读 书人 ” 不得不“ 入瓮 ” 了。 第 三件 事 ,对其 他 学 派学 说 一律 封 杀, 全部 逐 出 官 方 视 野 , 逐 出 学 堂 庭 院。 自有 “ 四书五经 ” 问世 , 儒 家 便 以 其 霸权 地 位 ,驱 逐 诸 子 百 家 学说 于 庙 堂 学 堂, 使 其 余 学 说沦 为 民 间 形 式 , 逐 渐 自生 自灭 。 对诸如墨家、 法 家 这 等 声 望 过于 显 赫的死敌 , 儒家无法强硬抹杀 , 便 极尽 冷
现, 绝 对以道德仁 义为评 判标尺 , 几乎使 阅 卷人 是 当时 的 儒 家 大 师 ,凡 此 等 等 关
你 不 能 不相 信 , 事 实 就 是如 此。 第 二件 事 , 掌控 教育 制 度 , 以儒 家与 符 合 儒 家观 念 的上 古经 典 为唯 一 教 材 。 从 此 ,神 圣 如 教 义 一 般 的 “ 四 书 五 经” 问世 , 其他所 有学派 的所有 学说 , 一 律 从 教 育 领 域 退 出。 应该说 , 教 育 是 儒 家
在 先 秦 时代 , 实在 不 能说 儒 家 办 学 最 好 。 就实而论 , 先秦学派大都是办学高手。 除
了老子 、 庄 子学 生寥 寥 , 墨家、 法家、 名
家、 阴 阳家 、 鬼谷子、 苟子等等 , 办 学 本领 墨家 , 只 怕 比儒 家 还 强 出 了三 分 。 唯 其 如
此 ,儒 家 深 知 教 育 办 学 的 重 要 ,一 得 霸
过分掩 盖、 扭 曲某 些 众 所 周 知 的事 实 , 也 必在 文 岛 以评 点 形 式 , 给 予 鲜 明
褒贬 。无论是《 史记》 的“ 太史公 日” 、 “ 索隐述赞 ” , 还是《 资治通鉴> 的“ 臣光
日” , 以及 全 部 二 十 四史 的种 种 作 者 评 点 , 全 部 目的 只 有一 个 : 告 诉 世人 , 历 史就是如此 , 只应 该 这 样 认 识历 史 !应 该 说 , 儒 家 掌 控修 史 大权 的实 质 , 是
以, 一切“ 末支细学” 都是有失身分的 , 统
统不能学。 此 等 社 会 政 策 之 下 ,中 国 有 了 全 世
界独一 无二 的一个奇 特 阶层—— “ 读 书 人” 。这种所谓“ 读书人” , 在社会民众心 目中的种种形象表徵是 : 四体不勤 , 五谷
“ 重塑 ” 中国文明发展的足迹 , 是掌控社会 意识形 态的走 向。儒 家之心, 不
可 谓 不 重 。修 史 , 是 儒 家 的 看家 功 夫 , 做 得 老 到细 致 , 绝 对 以真 学 问面 目出
G U O X U E 4 6
L u N 。 A o ・ J l A N G Z u 。I论 道 ・ 讲 座
的基 本 功 之 一 。 从孔子办学开始 , 儒 家唯
一
口 ,你 还 能逃 出儒 家 手 心? 这一 招 厉 害
之极 , 连根 收拾 了所有具 有 “ 事功 ” 精神 的贫寒 阶层 。你 想改变 自身命运 吗 , 便
得 经过 儒 家 学 问 这一 关 ,奈 何 ? 自唐 代
科举制度建 立之后 , 儒 家忽然人 才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