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并报表层面运用套期会计及降低其复杂性

合集下载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各种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日益频繁。

合并后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报表,以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在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问题1. 数据质量问题:合并报表需要汇总和整合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而这些数据往往存在质量问题。

各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差异、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

2. 汇率变动问题:合并报表需要将各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货币单位统一,而不同子公司所使用的货币单位可能存在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会影响合并报表的准确性。

3. 内部交易问题:合并报表需要对集团内部的交易进行抵消和消除,以消除重复计算。

由于内部交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正确处理这些交易成为一个难题。

二、解决措施1. 加强财务数据质量管理:为了解决数据质量问题,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加强财务数据质量管理。

建立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要求各子公司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财务核算。

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审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控制汇率风险:为了解决汇率变动问题,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汇率政策和管理措施,及时监测和控制汇率风险。

可以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如货币互换和货币期权等。

3. 规范内部交易处理:为了解决内部交易问题,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建立统一的内部交易审批和处理制度,明确内部交易的金额、条件和方式,并进行定期的内部交易审计和复核,确保交易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采用合适的核算方法,对内部交易进行合理的抵消和消除。

还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进行合并报表的培训和培养合并报表编制专业人员,提高编制合并报表的技能和水平。

企业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着数据质量问题、汇率变动问题和内部交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加强财务数据质量管理,控制汇率风险,并规范处理内部交易。

还需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培养专业人员,提高编制合并报表的技能和水平。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含课后测试及答案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含课后测试及答案

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了解《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内容;●比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与原规定的区别;●熟知《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在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应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解读一、《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一条1.内容及解释内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实用文档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解释解释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之所以将发生的与合并相关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将其资本化,主要是为了防止商誉的价值虚增。

如果将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就会导致合并成本增大,在取得被合并方公允价值份额一定的情况下,这无疑将导致商誉的虚增。

解释二: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劵或债务性证劵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中。

这项规定指的是,为了企业合并发行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必然要发生支付给券商的交易费用,其包括承销费用、印刷费用等,这笔费用应当计入所发行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在现代经济体制下,企业合并往往是股权的交易,采用的是资本运营的方式,而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两家企业召开合并大会,宣布合并”的传统方式,现代企业合并在实务中最常见的是换股合并。

实用文档比如,某企业有两个股东,甲为控股股东,持股80%,乙为少数股东,持股20%,乙股东对公司的前景看好,于是决定增持股份,从甲股东手中购买40%的股份,届时变为持股60%,成为控股股东。

但乙股东手中现金不足,于是改为定向向甲股东发行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而甲股东也没有现金,只能将手中持有的股份换给乙股东。

套期会计_精品文档

套期会计_精品文档

套期会计套期会计(Hedging Accounting)文档一、导言套期会计是一种财务会计方法,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和减少由于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

本文将对套期会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目的、应用范围、会计处理、相关准则和优点等方面内容。

二、定义套期会计是指使用套期交易来管理或降低企业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并将其会计处理与标的物相关联的一种会计方法。

套期会计的核心在于根据有效套期交易的要求来确定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以保持企业的财务稳定性。

三、目的套期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在价格波动和市场风险中保持财务稳定性。

通过使用套期交易,企业可以锁定或降低所面临的价格风险,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对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影响。

此外,套期会计还可以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使管理层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四、应用范围套期会计主要适用于存在价格波动风险的行业和企业,例如农业、石油和能源、金属和矿产等。

在这些行业中,原材料和商品的价格通常受到市场供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面临着价格波动风险。

通过套期交易和套期会计,企业可以降低或消除这些风险。

五、会计处理在套期会计中,套期交易被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对冲项目和被套期项目。

对冲项目是指根据相关标的物引起的价格波动风险进行的交易,其目的是通过对冲套期交易来降低或消除价格风险。

被套期项目是指与对冲项目相关的项目,例如原材料、商品或其他资产。

套期会计的会计处理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套期交易类型和相关的会计准则。

一般而言,对于对冲项目,企业需要识别、衡量和计提相关的交易损益。

对于被套期项目,企业需要根据标的物的变动,调整其相关的账面价值。

六、相关准则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都针对套期会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这些准则规定了套期会计的要求、计量方法、披露要求等。

在运用套期会计时,企业应遵守相应的会计准则,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七、优点套期会计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降低价格波动风险:通过套期交易和套期会计,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或消除由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是指将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为母公司的财务报表。

由于合并财务报表的复杂性和精确性的要求,使得其编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

下面将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不同会计政策的适应:子公司可能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要对这些会计政策进行统一处理。

对策:母公司可以制定一套统一的会计政策,所有子公司都必须按照这个政策进行编制财务报表。

2. 不同货币的处理:子公司可能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财务报表编制,而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将不同货币的金额进行换算和折算。

对策:采用合适的汇率进行货币换算,如使用平均汇率或年末汇率等,并确保换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隐藏利益和亏损的识别: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存在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和互相转移利润的可能性,需要识别和调整这些隐藏利益和亏损。

对策:审查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和资金流向,确保利润和负债的真实反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 复杂的关联关系的处理:在多层子公司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各层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和股权安排。

对策:对各层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确保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的控制和所有权关系。

5. 非控制权益的处理:合并财务报表中还需对非控制权益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准确反映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真实控制情况。

对策: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非控制权益分开列示,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6.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合并财务报表对外披露需要提供准确和全面的信息,以保证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一个真实的了解。

对策:制定合适的合并报告格式,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详尽的披露,并进行审计和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一定的难点,但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正确进行货币换算、识别和调整隐藏利益和亏损、处理复杂的关联关系、适当处理非控制权益以及准确和全面地披露信息等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难点,保证合并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准确性。

关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几点问题的思考

关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几点问题的思考

关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几点问题的思考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当一个企业控制其他企业时,将被控制企业的财务信息合并到控制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进行分析和决策。

在进行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 合并方法选择问题:合并方法包括购买法和权益法。

购买法适用于被控制企业在合并之后仍然存在独立的法人地位,而权益法适用于被控制企业在合并之后被纳入控制企业的整体财务报表。

在选择合并方法时,需要考虑被控制企业的控制程度、预期收益和其他相关因素。

2. 统一财务报表准则问题:企业合并涉及到多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合并,因此需要统一适用的财务报表准则。

在国际上,通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准则。

在国内,一般采用中国会计准则(ASBE)或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准则(CAS)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准则。

选择适用的财务报表准则,可以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 合并决策问题:进行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进行合并决策。

合并决策包括是否进行合并,如何进行合并等。

在进行合并决策时,需要考虑被控制企业的财务状况、未来盈利能力、市场前景等因素。

通过对被控制企业的详细分析,可以帮助控制企业做出合理的合并决策。

4. 合并会计处理问题:企业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对被控制企业进行合并会计处理。

合并会计处理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各项财务数据的调整和重分类。

主要包括账户合并、交易重分类、利益非经济列示等。

在进行合并会计处理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财务报表准则,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分类,使合并财务报表符合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要求。

5. 合并财务报表信息披露问题:企业合并财务报表需要进行信息披露,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了解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潜在风险。

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包括披露合并的基本过程、影响合并的主要因素、合并后的财务指标等。

信息披露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公告等方式进行。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到合并方法选择、统一财务报表准则、合并决策、合并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2019最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

2019最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套期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套期,是指企业为管理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特定风险引起的风险敞口,指定金融工具为套期工具,以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风险管理活动。

第三条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上述项目组成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

该公允价值变动源于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其中,影响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形,仅限于企业对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

现金流量套期,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

该现金流量变动源于与已确认资产或负债、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与上述项目组成部分有关的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是指对境外经营净投资外汇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

境外经营净投资,是指企业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

对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企业可以将其作为公允价值套期或现金流量套期处理。

第四条对于满足本准则第二章和第三章规定条件的套期,企业可以运用套期会计方法进行处理。

套期会计方法,是指企业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相同会计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以反映风险管理活动影响的方法。

第二章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第五条套期工具,是指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销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金融工具,包括:(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衍生工具,但签出期权除外。

企业只有在对购入期权(包括嵌入在混合合同中的购入期权)进行套期时,签出期权才可以作为套期工具。

嵌入在混合合同中但未分拆的衍生工具不能作为单独的套期工具。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为了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合规性。

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等。

而企业合并报表,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上市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非上市的集团公司来说,也是关乎内部经营决策、外部投资者投资决策、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参考因素。

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在当前形势下,已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合并报表引言新会计准则是我国在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经济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提出的用以指导企业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的准则。

新准则和原准则在企业报表合并上的差异体现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合并程序发生变化、特殊交易事项规定发生变化。

该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合并进行了整体规划与解读,对合并范围、流程与具体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制度性规范,同时也对企业进行会计报表合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合并财务报表是会计领域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它是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情况的具体呈现,同时也关乎企业投资决策的制定。

在新会计准则运用下,企业要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根据企业业务情况和发展规划进行财务报表合并工作,继而提高工作效率。

1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1.1合并范围模糊不清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忽视了间接性股份比例计算,权益结合法、购买法相关的表述和内容有所缺失,未明确暂时性控制判断标准,导致企业在合并报表中常出现合并范围不清晰的情况。

而且,一些企业由于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不透彻,部分间接控制与暂时性控制的子公司有时被纳入了编制范围,有时又不在编制范围,导致不同时期的合并范围有所偏差,直接引发了合并报表信息的偏差,造成企业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波动幅度较大。

合并报表编制的抵消处理解析

合并报表编制的抵消处理解析

合并报表编制的抵消处理解析合并财务报表是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报告,合并财务报表中相关会计抵消分录编制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会计分录抵消业务相对复杂、晦涩且不易理解,本文通过对合并财务报表与会计抵消分录经济实质的探索进行解析。

一、合并财务报表与会计抵消分录实质合并财务报表是将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整合与合并而成,集中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信息报表。

会计抵消分录是对母公司及其子公司财务信息的一种整合,将企业集团内部形成的交易抵消,消除内部投资、债权债务、未实现收益产生的影响。

合并财务报表与会计抵消分录实质理解应注意以下内容:1.合并财务报表不是简单地将两个或多个财务报表进行相加减而成,具有经济价值/资产价值唯一性。

如果甲公司与乙公司属于母子公司关系,甲公司借给乙公司100万元,此100万元在乙公司财务报表中以银行存款或其他形式体现,同时以短期借款其他负债形式确认。

然而对于甲公司而言,资产总体并未发生变化,只不过是资产类中银行存款减少、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增加罢了。

此事项对于甲乙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而言,资产并未有任何变化,只是内部转移而已,但是,若将甲乙公司的财务报表直接相加会使得企业集团资产和负责各增加100万元,使得财务信息失真。

2.编制会计抵消分录是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而与外界无关的经济业务的一种整合、修正。

二、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处理的三步骤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的处理在整个报表编制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需要抵消经济业务鉴别——抵消经济业务影响程度核算——抵消经济业务会计处理。

在不同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设计的经济事项差别较大,具体需要根据经济实质进行鉴别、核算和处理。

第一步:合并财务报表需要抵消经济业务鉴别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该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各自报表为基础,进行母公司、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影响抵消后,由母公司编制。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
及改进建议
一、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
1、关联方会计处理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下,关联方会计处理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原有的独立会计处理方式变成了统一会计处理方式。

因此,新会计准则下的合并报表,由于关联方会计处理的改变,使得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披露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合并报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内部交易会计处理问题。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报表中全部确认内部交易,即将内部交易进行披露。

然而,内部交易的披露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也是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之一。

3、合并报表的费用分摊问题。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合并报表中全部确认费用,但费用在不同子公司之间的分摊可能会影响到合并报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4、投资者保护问题。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向投资者披露更多的信息,但披露的信息可能会带来投资者保护问题,如投资者之间的竞争等。

二、改进建议
1、加强关联方会计处理。

要想解决关联方会计处理问题,应该尽可能加强对关联方会计处理的规范,以解决关联方会计处理可能带来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问题。

2、严格执行内部交易会计处理规范。

要想解决内部交易会计处理问题,应该对内部交易会计处理进行严格的规范,以确保内部交易会计处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加强费用分摊管理。

合并报表中的费用分摊,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以确保费用分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4、加强投资者保护。

合并报表中披露的信息,应该加强对投资者保护的管理,以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7.03.31•【文号】财会〔2017〕9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的通知财会〔2017〕9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我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

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执行本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我部于2006年2月15日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以及我部于2015年11月26日印发的《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15〕18号)。

执行本准则的企业,应当同时执行我部于2017年修订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号)。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政部2017年3月31日附件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套期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招商局-坚持战略导向的财务管控实现集团持续协调发展

招商局-坚持战略导向的财务管控实现集团持续协调发展

招商局:坚持战略导向的财务管控实现集团持续协调发展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创立于1872年,现为国资委管理的驻港中央企业。

在改革开放中,集团投资创立了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开发区—蛇口工业区,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

目前集团经国资委批准的主业为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金融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集团连续两年被国资委评为央企A级企业。

集团拥有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70亿元,利润规模超过60亿元。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呼唤着我国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先驱”的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无疑承载着这样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集团积极采取以集团总体发展战略为导向的财务管控战略,为构建集团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切实提高集团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团历史悠久,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公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大型民族航运企业。

目前所涉及的行业多,管理链条长,财务管理难度大,如何确定集团财务战略并积极稳妥地实施以保证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是集团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工作。

一、危机管理下的财务战略—改善财务状况,优化财务结构,做实企业2001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对集团的后续影响,集团在漳州召开了集团工作会议_提出了集团发展的“漳州战略”。

总体目标是: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通过整合和改革,使集团的营运和资产结构状态及综合财务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把企业做实,实现招商局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彻底解决盈利能力低下、不良资产规模大、现金创造能力不足、集团债务负担沉重、债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一)集团财务战略管控的思路与措施根据集团的发展战略,集团提出了改善财务状况的管控目标:降低债务、优化债务结构;培育核心产业;消化搞活不良资产;提高盈利和现金创造能力。

为了实现集团财务管控目标,集团建立并运用财务模型定期分析评估集团财务状况;预警监控财务状况,适时调整相关因素;将模型目标定量分解,落实为具体的工作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合并报表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合并报表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是管理企业财务活动和编制财务报表的指导性准则,它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循的规范。

上市公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其财务报告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

合并报表是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应当编制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要求1. 核心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其中的核心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真实性、公允性和持续性。

即合并报表应当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视经济实质。

2. 合并范围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上市公司应当确定合并范围,将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纳入合并范围内。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有对上市公司具有控制力的子公司才纳入合并范围,控制力是指上市公司有权对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进行决定性影响。

3. 合并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购物法和共同控制下企业合并法两种方法。

对于被购物公司,采用购物法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对于共同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共同控制下企业合并法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合并方法,确保合并报表的真实性。

4. 报表格式和披露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报表格式和披露要求,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上市公司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制合并报表,并对合并范围、合并方法、财务指标等相关情况进行充分披露,确保合并报表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二、上市公司在合并报表编制中的注意事项1. 控制力的确认在确定合并范围时,上市公司需要准确确认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包括对投票权的控制和对子公司经营政策的决定性影响。

对于存在争议的控制力情况,上市公司应当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解释,确保合并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2. 重大关联交易的披露上市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充分披露与子公司之间的重大关联交易情况,包括交易性质、交易金额、交易对方、关联方关系等相关情况。

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一、的提出所谓合并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合并会计报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对合并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随着我国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越来越多。

依据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许多集团公司应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因而,在注册会计师面前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

从近年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来看,在规范其审计程序与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难点,并且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此问题还认识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还处在探索阶段。

因此,本文拟结合《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就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操作思路作以探讨,以飨同仁。

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操作思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时,可以参照个别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在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同时,应分别在审计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对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有所特殊考虑,现简述如下:(-)制定审计计划时的特殊考虑1.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当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与客户进行沟通。

其主要包括: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集团内公司间的股权关系;集团内公司交易的频率、性质及规模;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和会计政策;母公司和子公司适用的相关财务会计法规;子公司的行业性质及特殊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其他重要事项。

这里所讲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母公司应将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直接和间接控制。

共同控制以及达到实质上控制的所有境内外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

但已关停并转或已宣告破产等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

集团内公司股权关系是指集团内公司之间直接控制关系、间接控制关系、直接和间接控制关系以及共同控制关系,尤其应注意的是集团内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交叉控股、托管、承包等关系。

如果存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作特殊考虑。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合并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实现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

在合并完成后,上市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来展示合并后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合并报表的编制涉及到众多的问题,需要公司和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和解决。

本文就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1. 业务和财务信息整合困难在合并过程中,各个合并方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业务模式和财务信息系统。

这就导致了在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方面的业务和财务信息进行整合。

而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可能存在数据不兼容、格式不统一等问题,使得整合过程复杂困难。

2. 核算方法和会计政策差异在合并报表编制中,不同的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和会计政策,这使得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特别是在并购过程中,被收购公司和收购公司往往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这就需要进行相关调整和重分类,增加了编制工作的难度。

3. 资产负债表日和账龄的不一致在合并报表编制中,可能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和账龄不一致的情况。

由于业务合并的时间不同,导致了合并后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日和账龄不一致,这就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和处理,增加了编制的复杂性。

4. 债务重组和净资产重分类在合并报表编制中,可能出现债务重组和净资产重分类的情况。

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债务重组,从而影响合并后的财务数据;可能还需要对净资产进行重分类,特别是对于非控制性股权的处理,这就增加了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量和难度。

1.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为了解决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上市公司在合并前需要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合并方的业务和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了解各个合并方的核算方法和会计政策,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只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

财务报表的合并与分离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

财务报表的合并与分离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

财务报表的合并与分离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财务报表是一种重要的财务信息披露工具,可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然而,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许多企业往往需要合并或分离其财务报表以更准确地反映其整体状况或特定业务部门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财务报表的合并与分离技巧,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财务报表的合并技巧1. 统一会计政策:在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企业应确保所合并的子公司或关联企业采用与母公司相同的会计政策。

这将有助于消除会计政策差异对财务报表合并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2. 合并自相关行业: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优先选择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子公司或关联企业进行合并。

这可以提高合并报表的可理解性和相关性,同时减少非业务关联的数据对财务分析的干扰。

3. 处理间接控制:对于存在间接控制关系的子公司,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合并。

如果间接控制的子公司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影响较大,且控制程度足够高,那么应该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4. 处理合并时差:当依靠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合并时,需要注意合并时差的问题。

企业应确保在合并报表中反映出合并时差的影响,以便用户能够准确理解财务数据的来源和时间点。

二、财务报表的分离技巧1. 区分主体和非主体业务:企业在分离财务报表时,应明确区分主体业务和非主体业务。

主体业务指企业的核心运营和盈利来源,而非主体业务则指次要或非持续的业务部门。

合理分离财务报表有助于更好地评估主体业务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2. 处理关联交易:在分离财务报表时,企业应妥善处理与非主体业务之间的关联交易。

这些交易可能会影响非主体业务的财务状况,因此,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关联交易的性质、金额和影响程度,以便用户全面了解业务分离后的财务结果。

3. 主体业务的披露:企业在分离财务报表时,应充分披露主体业务的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表、附注和相关数据。

这样可以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深入了解主体业务的机会,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潜力。

对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问题的探讨

对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问题的探讨

对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问题的探讨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是指一个公司通过控制另一个公司,由此产生的合并会计报表。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公司需要将其自身和受控公司的财务信息合并,从而向外界提供一个全面的财务报告。

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涉及到一系列的复杂问题,本文将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关联交易的处理。

在很多情况下,控制公司会与受控公司进行各种交易,如销售、购买、租赁等。

这些交易的价格和条款可能会受到控制关系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交易进行审慎的处理。

特别是在制定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对关联交易进行充分的披露,并确保其在财务报表中的反映符合公允价值原则。

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财务报表项目的处理问题。

控制公司所持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以确保其价值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得到正确的反映。

受控公司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如担保、非经常性损益等,也需要得到妥善的处理。

这些问题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反映,直接影响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中的纳税和利润分配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

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控制公司需要考虑如何处理受控公司的纳税事项和利润分配事项。

尤其是在涉及跨国公司的合并财务报告中,税务法规和利润分配政策的多样性,会给合并会计报表带来不小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中的跨国合并问题。

在现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很多公司跨国经营,其合并会计报表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货币和不同会计准则的合并。

这就给合并会计报表带来了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问题、外币折算问题、跨国合并交易的复杂性等。

控制公司需要在全面理解和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税收和财务规范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考量之中。

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的制作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关键问题,需要控制公司充分理解和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以确保合并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建材贸易商买入期货套保会计案例分析★

建材贸易商买入期货套保会计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等的波动风险加剧使得企业套期保值愈发普遍。

随之而来的是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问题,2017年套期会计准则的发布使得这一问题有章可循,但是实务中仍然存在较多难点。

文章以建材贸易商基差投机买入期货套保业务为例,研究其套期会计准则的适用性,详细列示套期会计运用的全过程,并且,文章通过与不使用套期会计时的会计处理进行对比,表明使用套期会计准则能平滑企业账面上的损益波动,真实反映业务实质。

以期对相关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选择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套期保值;现金流量套期;套期会计准则【中图分类号】F274一、引言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新冠疫情肆虐,大宗商品和汇率等的价格波动加剧,种种风险因素叠加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企业选择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进行风险管理愈发普遍。

由于套保业务多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其公允价值波动明显,根据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一般原则直接计入金融衍生工具容易对企业账面利润等造成较大影响,如何对套期保值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成为不少企业面临的难题。

2017年4月6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对企业套期保值业务会计处理提供了规范指引。

满足套保会计应用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套期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延后确认套期保值业务相关活动引起的损益,以真实反映套保业务实质。

然而,现实中企业对是否采用套期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存在诸多疑虑。

首先对于是否适用套期会计准则还存在判断上的困难,准则具有复杂性,部分企业对如何正确使用套期会计准则还不够清晰,为满足准则要求的相关文档编制等也需要企业付出一定成本,这些因素使得套期会计在实务中的适用率较低,并且也容易出现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

本文以建材贸易商A公司的基差投机买入套期保值业务为例,深入分析其套期会计的适用性,并对比采用和不采用套期会计准则对损益表的影响,以期为类似业务的会计处理选择提供参考。

《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应用指南(2018)

《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应用指南(20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应用指南(2018)一、总体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以下简称本准则)对开展套期业务的企业选择运用套期会计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

企业符合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且选择运用套期会计的,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并且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有关套期会计披露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面临各类风险,其中涉及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

对于此类风险敞口,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利用金融工具产生反向的风险敞口(即开展套期业务)来进行风险管理活动。

套期会计的目标是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企业采用金融工具管理因特定风险引起的风险敞口的风险管理活动的影响。

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要求,将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套期关系的评估。

适用套期关系再平衡的,企业应当进行套期关系再平衡,通过调整套期关系的套期比率,使其重新满足套期有效性要求,从而延续套期关系。

企业一旦正式指定套期关系并选择应用套期会计的,只能在企业不再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特定条件时终止应用套期会计,不得自行终止应用套期会计。

本准则同时提供了套期会计的一种替代方法,即企业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某项面临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的整体或部分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以减少与作为套期工具的信用衍生工具之间会计计量的不匹配,使两者公允价值变动形成自然对冲,从而便于企业管理信用风险,减少损益波动。

二、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企业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一般需要设置以下科目:(一)“套期工具”科目1.本科目核算企业开展套期业务(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套期工具及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

2.本科目可按套期工具类别或套期关系进行明细核算。

3.主要账务处理。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理论选择及复杂控股关系下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理论选择及复杂控股关系下会计处理

摘要文章以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背景,比较了新旧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选择,到具体的合并范围变动、少数股东权益列报、未确认投资损失处理等细部的变化,进而站在合并会计报表实务的角度,区分了不同种类的复杂股权关系及在交叉持股关系下,对投资收益的计算、会计报表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合并的问题,一一做了分析,使合并报表方法更加清晰明了,报表合并在实务中更加具有操作性。

关键字:合并报表理论新旧准则下合并报表差异复杂股权结构下报表合并目录1、合并会计报表几种理论模式及现阶段的应用 (4)1.1世界各国流行的三种合井会计报表理论 (4)1.2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合并报表理论及特点 (5)2、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8)2.1少数股东权益的列报 (8)2.2新准则取消了比例合并法 (8)2.3合并范围变化 (9)2.4新准则取消了合并价差,增加了商誉的确认 (9)2.5资不抵债子公司核算方式的差异 (10)3、复杂股权关系与交叉持股下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 (12)3.1复杂股权结构及交叉持股结构下投资收益的确定 (13)3.2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 (14)4、参考文献 (17)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理论选择及复杂控股关系下会计处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融入的越来越紧密,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运行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企业间通过股权控制已经成为企业进入新的领域的重要手段,从法律意义讲每个企业仍然还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但从会计角度上讲,使得原本就复杂的集团内部企业相互持股的合并会计报表,在会计确认与计量等方面又衍生出许多问题。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就合并范围、合并方法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了规定,并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同时新准则首次对企业集团成员之间交叉持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细节问题上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很多分岐。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的合并与收购活动越来越普遍。

在实施合并时,上市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以展示合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影响。

上市公司在合并报表编制中常常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加以应对。

一、存在的问题:1. 会计政策的差异性:合并报表编制中,上市公司可能与被合并公司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这可能导致合并报表中出现不一致的数据。

上市公司可能采用权益法核算被合并公司的投资,而被合并公司则采用成本法核算自己的投资。

这种差异性会对合并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造成影响。

2. 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上市公司在合并报表编制中,需要收集大量的财务信息,并进行合并计算和调整。

由于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的保证存在问题,合并报表中的数据可能存在错误和偏差,导致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

3. 沟通与协调问题:合并报表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如果各个部门间沟通不畅或协调不力,可能导致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估计和假设的确定性:在合并报表编制中,有些估计和假设是必要的,例如确定合并交易中的对价和商誉的计量。

这些估计和假设的确定性往往较低,并且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偏见,从而影响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策略应对:1. 统一会计政策:上市公司在合并前后应尽量统一会计政策,以确保合并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合并交易过程中,应对财务信息有明确的规定和准确的收集机制。

2. 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审核和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偏差。

3. 加强沟通与协调:上市公司应加强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工作要求。

可以建立跨部门的工作组或委员会,负责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和协调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
投资与创业
Invest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第 10 期
在合并报表层面运用套期会计及降低其复杂性
纪瑞萍 1 郭晓明 2
(1. 中国兵工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2.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 100072) 摘 要:传统套期保值会计的运用大多只是单一法人主体下的核算与账务处理。随着大宗商品金融属性不断加 强,套期保值业务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企业集团的套期保值流程可能横跨集团内部不同的法人主体,对此, 本文将根据商品期货业务现状和套期会计准则,对跨法人主体操作模式下在合并报表层面运用套期会计的方式进 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反映业务实质,明晰会计核算。 关键词:套期会计;跨法人主体套期;合并报表
以内盘期货保值盈利 =45 970-38 280=7 690 元 / 吨,
以外盘期货保值盈利 =(6 392-4 950)*6.3862=
9 206 元 / 吨,
外盘保值效果较内盘增加 1 516 元 / 吨。
在买入保值模式下:
以内盘期货保值盈利 =37 250-35 360=1 890 元 / 吨,
二、在合并报表层面运用套期会计的具体处理方式
(一)套期保值业务会计制度和准则相关要求
现阶段,从事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会计业务的企业,
·106·
第 10 期
投资与创业
Invest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财务会计
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或《商 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政部 2015 年 底发布)。
保值方向 卖出保值
日期 2015/5/8汇率
(元 / 吨) (元 / 吨) (美元兑人民币)
45 970 6 392
——
38 280 4 950
6.3862
买入保值
2016/1/19 2016/3/15
35 360 37 250
4 393 4 943
—— 6.5079
据上表计算得出,在卖出保值模式下:
司为平台进行期货操作,这就使得境外期货更加需要以
跨法人主体操作的方式运行。
同 时,目 前 大 宗 商 品 国 际 化、金 融 化 属 性 越 来 越
强,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直接受境外期货价格的影响。因
此,境外期货不但能实现外贸业务的保值需求,对内贸
业务也有较好的保值效果。一方面,某些时段利用境外
期货对内贸业务进行保值能够实现比国内期货更好的
在传统的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模式下,期现货通常 由同一法人主体操作,因此,该主体在个别报表层面就 能满足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即具备被套期项目、套期 工具、套期有效性和套期关系指定 4 个要件。但随着大 宗商品贸易不断国际化、金融化,国内市场价格波动频 繁,单一的业务模式和套期会计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业 务发展需要,企业集团中将越来越多地出现期现货在同 一集团内部不同公司进行操作的业务(以下简称为“跨 法人主体操作”)。
以 外 盘 期 货 保 值 盈 利 =(4 943-4 393)*6.5079=
3 583 元 / 吨,
外盘保值效果较内盘增加 1 693 元 / 吨。
综上所述,内外盘期货和大宗商品贸易的不断发
展,都要求管理思路随之改变,核算方式不断改进,顺应
业务需要,站在集团公司全局高度,在合并报表层面运
用套期会计。
保值效果;另一方面,即使是内贸业务,某些情况下客户
也会要求采用美元定价的方式结算。因此,外盘保值已
经成为大宗贸易非常重要的保值手段。
表 1 对比了两个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电解铜内外
盘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在比价关系合适的时点,外盘
期货能够起到更好的保值效果。
表 1 不同时期和方向的电解铜内外盘保值效果比较
1. 期货操作方 由于进行期货操作的公司在单个法人主体层面无 法指定被套期项目,所以其期货盈亏只能根据《企业会 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在实 现时计入“投资收益”: 借:其他应收款——期货保证金 贷:投资收益 2. 现货操作方 现货操作方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3. 合并方 由期货操作方和现货操作方联合出具《套期保值 业务联系单》,注明期货平仓盈亏、平仓数量和现货信 息,在合并报表层面进行抵消处理。 如为买入套期保值: 借:投资收益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为卖出套期保值: 借:投资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如为展期业务: 借:投资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三、套期会计的发展趋势——由复杂性向明晰性回归 财政部于 2015 年底发布了《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 计处理暂行规定》,这一规定出台的背景之一,就是原准 则过于复杂,可操作性较低,且运用门槛较高。规定出台 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运用套期会计的门槛,简 化了企业的工作量,且提高了指导性和操作性。但在实 务中我们发现,目前的套期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明晰性 方面依然需要提高。尤其当期货和现货操作跨法人主体 后,期货操作方和合并抵消方的账务处理难度都会加大。 如何既做到管控风险、清晰账目,又做到繁简得当、灵活 实用,是下一步套期保值会计准则乃至整个期货行业需 要研究的课题。笔者仅从以下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简化账务处理,方便沟通理解 目前,套期会计账务处理的复杂之处集中在以下几 点:一是对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的划分;二是
根据两个规定的要求,其并没有禁止在合并报表层 面运用套期会计。而 2017 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第 24 号——套期会计》更是明确规定,与企业集团外的 对手之间的交易,可以在合并报表层面运用套期会计。
(二)账务处理
在合并报表层面运用套期会计涉及 3 个主体,即进 行期货交易的公司(简称“期货操作方”)、进行现货交 易的公司(简称“现货操作放”)以及合并方。
一、期现货跨法人主体操作的业务现状 (一)国内期货跨法人主体操作现状 1. 央企套期保值业务审批环境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央企 如要从事期货交易,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要对交易策 略、品种、工具、规模、期限及风控水平、专业能力、业务 权限、止损机制、风险报告路径等严格审核把关。根据 这一规定,各大央企都出台了自己的期货审批制度,总 体来看,基本上都是围绕申请单位的财务指标、盈利能 力、内控制度、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设置了比较严格的 准入门槛。因此,能够获批开展期货业务的单位往往较 少,无法完全覆盖有套期保值需求的经营单元。 2. 集团化管控、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 除准入门槛较高的限制,不同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参 差不齐,而期货业务对人员的专业性、公司的内控和风 险防控水平要求都较高。因此,企业集团期货业务的发 展方向应是以集团化管控、一体化运作、专业化经营为 思路,由专门的期货管理部门统筹规划总敞口或净敞口 保值。这样既有利于期货业务的统一管理和风险防控, 也有利于其他经营单元集中资源拓展现货业务。在这 种思路下,势必会形成现货贸易和期货保值由不同法人 主体进行操作的情况。 (二)境外期货跨法人主体操作现状 如前所述,期货业务准入门槛较高,而境外期货业 务审批要求则更严格。因此,企业集团一般会选择一个 或几个平台作为境外期货操作平台,为了资金划拨和盈 亏结算便捷,也有很多企业选择以离岸公司或境外子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