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中学高三地理小专题复习与训练39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资源B. 自然资源具有多用性C. 自然资源的利用随科技发展而发生变化D.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答案】BCD【解析】考查自然资源基本特点。
其中太阳能为可再生资源,A错,其余均对。
选BCD.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2题2.2019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影响风电的区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社会经济因素。
结合酒泉的所在位置,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用排除法不难得出答案为A。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9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
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3题。
3.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A.盛行西风B.盐度差异C.陆地阻挡D.水温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流向和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
德班地处非洲东岸,沿岸附近有厄加勒斯暖流自北向南流经,该洋流是南赤道暖流受非洲大陆的阻挡后向南偏转而形成,因此该洋流的流向主要受控于陆地阻挡。
4.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D.石油资源丰富【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碳排放量的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
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含碳物质,南非是非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矿业发达,人均收入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均碳排放量高,故A项正确;人口数量大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森林覆盖率高,会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人均碳排放量较低,故C项错误;石油资源丰富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没有关系,只有石油消耗量大,才会导致碳排放量高,故D项错误。
高二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高技术工业D.农产品加工工业【答案】B【解析】由材料知,榆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开发初期,最适合发展采掘工业和高耗能工业。
【2】近年来在经历“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如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获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③加强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D【解析】由发展模式图知,煤炭有发电、焦化、化工等多种模式,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同时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和废气被回收利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考点】该题考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2.下列关于下表所示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林牧资源总值接近全国的一半B.人均资源潜在值超过全国值的19.2%C.四川省人口多,人均资源总量低于云南省D.按当地资源配置,本区发展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的潜力巨大【答案】B【解析】从表中直接可以读出,西南地区人均资源潜在值超过全国值的19.2%,B正确。
四川省人均资源总量高于云南省,是因为四川省虽然人口多,但资源丰富,C错误。
西南农林牧资源占总资源的一半左右,但西南地区的资源总量占全国的23.3%,所以A错误。
有色冶金是动力指向性工业,适合分布在能源特别丰富的地区,石油化工是市场指向型工业,D选项错误。
【考点】中国的自然资源。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届地理复习专项练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_练习(2)含答案
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课后练习(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A.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B.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C.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D.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美国“五大湖”沿岸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步向东、西方向发展,这一时期该区域处于发展的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再生阶段D.转型阶段3.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1)-(2)题。
(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
生产成本低廉(2)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A.商贸中心B。
机场C.火车站 D.港口4.在马来半岛沿海平原和中央山脉之间的山麓丘陵地带,不仅适于种植橡胶,而且又是锡矿带的主体,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胶锡地带”。
近年来,“胶锡地带”的橡胶和锡矿石的生产出现滑坡,而电子装配、化工、机械等一大工业部门代之而起,“胶锡地带”已向“制造业带"转化。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问题:(1)该区域由“胶锡地带”向“制造业带”转化的主要原因是()①“胶”、“锡”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在国际贸易中居不利地位②马来西亚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③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阔④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推动了产业升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D。
①②③(2)目前,该区域正处于(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C。
衰落阶段D。
再生阶段5.《人民日报》2009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
启东中学高地理小专题复习与训练:区域环境与发展
高三地理小专题复习与训练三十六区域环境勻发展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考点回顾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者其它因素,导致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我国西北荒漠化(1 )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加上高大山地阻挡,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荒漠化面积大。
人为原因:过度、过度、过度、资源利用不当等。
(2)西北荒漠化的危害①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直接影响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土地荒漠化造成细沙裸露地表,为沙尘暴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加剧了我国地区冬春季节的天气。
(3)西北荒漠化的防治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治理重点是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要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具体治理措施有: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生态移民等;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如“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⑤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等) 。
3.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②降水集中在,多暴雨;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粗放耕作、露天开矿等)造成植被(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①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产量降低;②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并淤积在下游河床,导致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③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地理 小专题复习与训练 3.8 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考点回顾1.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土地资源、气候、水资源等密切相关。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这里所说的农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所以,这里所指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草场、水面、林地等。
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如耕地的肥沃、贫瘠,坡度的大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气候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就种植业来说,温度则决定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降水小于250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就很难发展种植业。
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各不相同。
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某些地区,受当地生产和生活传统习惯的影响,农业布局不一定合理。
某些地区,由于布局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如轮荒、大水漫灌),也会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综上所述,只有在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①综合考虑区位、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②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注:轮荒:轮荒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耕作类型。
没有固定的耕地,农民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种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另择土开垦的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
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
如今,这种耕作制度主要存在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区。
大水漫灌:大水漫灌是指把水直接灌倒地里,粗放经营、浪费水、在干旱的情况下还容易引起次生盐碱化。
2.关于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形成了新疆特有的水汽运动区。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4讲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练习
第4讲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一、单项选择题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目前京西各煤矿逐步关停,到2020年北京将实现“零煤矿”。
下图为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8南师大附中5月模拟,17)京西各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 )A.新能源已经取代煤炭B.煤矿资源濒临枯竭C.工资上涨,招工困难D.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京西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2.(2018南师大附中5月模拟,18)依据规划,矿区将( )A.大量迁出人口,改善生态环境B.进口煤炭,保证能源供应C.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D.大力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答案 C 据图分析可知,依据规划,矿区将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
山西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被誉为“中国死海”。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8镇江一模,19)运城盐湖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①地势低洼,大量含盐矿物质汇集②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③黄河水不断补给,保证其水量④开发历史悠久,盐业贸易发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 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自然原因,开发历史悠久,盐业贸易发达属于人为原因;如果黄河水不断补给,保证其水量,湖水盐度降低,盐湖则难以形成。
4.(2018镇江一模,20)为实现运城盐湖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盐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②调水入湖,保证盐湖水量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④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大幅提高产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 加强盐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可实现运城盐湖的可持续发展;调水入湖,保证盐湖水量,盐湖湖水浓度会越来越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大幅提高产量,可能会消耗更多盐矿。
科特迪瓦地处几内亚湾沿岸,以7°N为界,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附练习与答案解析)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限制条件(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a.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a.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b.支出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知识拓展】1.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影响储存量的因素。
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2.新能源的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不利影响①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②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真题剖析】【例】(2016·全国卷Ⅲ,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3.1 能源资源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3.1 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3.1 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3.1 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3.1 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3题.1.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B.煤炭资源的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C.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D.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答案C解析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故C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2.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开发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开发,而南水北调是向缺水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班级学号姓名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1、能够结合实例(如德国鲁尔区),分析区域能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能够结合实例(如德国鲁尔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说出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通过学习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归纳出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学习重点:煤炭资源在不同时期对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鲁尔区的新发展。
学习难点: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浏览教材,自学填空矿产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例。
1、阅读教材P58/“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及图2—24“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请从影响工业区位的条件,分析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发展和繁荣的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什么?2、阅读教材P59“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请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阅读教材P60“鲁尔区的新发展”及P61活动“鲁尔区工业布局的调整”,鲁尔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新的发展?三、交流质疑,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材料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1)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山西省在对煤炭的加工转换中,通过建坑口电站(即在煤的产地建设大型电站),将部分输煤变为输电。
这种做法对山西省来说,有何利弊?(3)______资源缺乏也是限制山西煤炭开发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因素,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应如何解决?(4)请你说说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2、分析下列材料,借鉴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从资源利用、产业调整和环境保护三方面讨论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主要对策。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地理 小专题复习与训练 3.7 流域开发
流域开发一、考点回顾1.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和方法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流域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灌溉、养殖、旅游、土地利用等。
建立具有流域特色的工业体系(资源、能源开发);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农林牧渔业);重视环保和生态治理与保护(水土流失、污染等防治)、加大执法力度等。
3.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①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②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的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投资者,促使田纳西河流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开发热潮。
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4.山区和平原地区河流的开发与治理山区河流:修建水库,开发水能,防洪(针对下游);发展旅游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河流自然生态修复等平原河流:灌溉、养殖、航运;防洪(疏浚河道、退耕还湖等);水污染治理等二、专题训练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澜沧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
高三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亚欧大陆某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资源可能是()A.耕地资源B.林地资源C.草场资源D.石油资源【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图中资源的分布位置分析,分布的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可能是耕地资源,A错。
根据图例判断,该资源在青藏高原有分布,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环境,不适宜林地发展,不可能是林地资源,B错。
图示区包括青蔵高原,黄土高原区,不是石油资源产区,D错。
只有草场资源,在温带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有分布,C对。
【2】下列对甲地与乙地该资源的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乙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B.甲地生态脆弱,应考虑环境承载量;乙地环境承载量大,可以大规模开发C.甲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乙地生态脆弱D.甲地生态脆弱,乙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答案】D【解析】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形状判断,甲地是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乙地地内蒙古高原东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A错。
甲地生态脆弱,应考虑环境承载量。
乙地环境承载量较大,也必须合理开发,不是大规模开发,B错。
甲地生态脆弱,乙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C错,D对。
【考点】区域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比较。
2.读“我国两城市的甲乙两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等条件相当)各月用电量比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气温最高都在7月份B.两地气温最低都在1月份C.甲所在地区大陆性强D.乙所在地区大陆性强【答案】C【解析】读图,两家庭条件相当,甲用电量最高在7月份,可能是气温最高时,而乙用电量最高是在8月份,说明8月份气温最高,A错。
如果按气温最低时用电最少分析,甲最低气温在12月份,如果按气温最低时用电量也较多,是次高峰,那么乙气温最低在2月份,B错。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
()
(2)淮南市漂浮式光伏电站
A.发电稳定性比传统火力发电强
B.可从根本上解决淮南市能源不足问题
C.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水资源
D.有利于淮南市成为我国未来的“光谷”
(3)下列最适合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是
A.贵州贵阳
B.江苏徐州
C.四川成都
D.内蒙古呼伦贝尔
() ()
【解析】(1)选B,(2)选C,(3)选B。第(1)题,根据材料中“利用太阳能进行 发电”“最大”等信息判断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A不符合题意;淮南市位 于安徽省,科技力量并不雄厚,B符合题意;由材料“长期采煤已导致大面积 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可知C不符合题意;材料“全球最大”说明有政策支持, 故D不符合题意。第(2)题,光伏电站依赖于太阳光照,故发电稳定性较差;可 以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不足问题;漂浮式光伏电站将光伏发电组件安 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可阻挡阳光照射水面从而减少蒸发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增加当地的水资源;淮南市整体科技水平较低,不会成为我国未来的“光谷”。
三十三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夯实】 在《201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计2040年油价将由
37美元/桶涨到85美元/桶。下图示意2040年相对2014年世界不同能源技术成 本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仅从能源技术成本的角度看,以下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是 ( )
国海上风力发电场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说法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
A.海上风能平稳
B.降低投资成本
C.岛国海岸线漫长
D.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2.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
推荐2019高三上学期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读“内蒙古山路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完成第以下题目。
1.产业链模式图中的①②分别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B.供气、液化气站C.供水、农田灌溉D.钢材、轧钢厂2.关于此产业链各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矸石和秸秆等废弃物用于热电厂锅炉燃烧B.热电厂的蒸汽可用于多晶硅的生产C.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用作热电厂冷却水源D.热电厂发电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动力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以下题目。
3.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及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4.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以下题目。
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6.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以下题目。
7.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8.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题目。
9.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10.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以下题目。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巩固组](2017·江西检测)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解析:第1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2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1。
A 2.D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
读图,回答3~4题。
3.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4.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解析:第3题,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农业生产布局及可持续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
农业生产、布局及可持续发展1.下列符合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的是()A.耕作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B.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柞蚕产区,辽南是重要的鹿茸等名贵药材产区C.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其中三江平原是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D.整个东北地区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各具特点2.在三江平原西部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 )A.黑土B.黑钙土C.沼泽土D.褐土3.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耕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
其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A.大量施用化肥、农药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4.东北区林业生产的基础应是 ( )A.以营林为基础B.以综合利用为基础C.以木材深加工为基础D.以原木生产为基础5.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是 ( )A.黑龙江省B.内蒙古自治区C.吉林省D.云南省6.东北地区是我国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其重要产区是( )①辽河平原;②辽东半岛;③长白山地;④辽西丘陵A①② a②③ C②④ D.①④7.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
据此完成问题。
1.松嫩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B.动物资源优势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资源优势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8.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9.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资料。
高考地理总复习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习题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习题新人教版第2课时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多项选择题下图为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上图中有一个不合适的箭头,它是()a.①b.②c.③d.④2.在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中,考虑到环境因素,下图中最合理的模型是(阴影部分代表工业区,非阴影部分代表居民区)()a.①b.②c.③d.④问题1分析:鲁尔区已形成以电力、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以煤炭、钢铁为核心的工业体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箭头④ 不合适,化工厂不能为机械厂提供服务。
在问题2中,考虑到钢铁工业和盛行西风造成的空气污染的影响,钢铁工业应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处,即市区的东北部。
回答1 d2。
A.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
读大庆市地图,回答3~4题。
3.大庆成为中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4.由于石油资源的枯竭,大庆已经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
在以下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①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大庆有一个较大的采油区,可推知发展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第4题,此题可用排除法,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不符合实际,故排除③;大庆向我国西部搬迁更不符合实际,排除④。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有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等。
答案3.a4.a阅读“中国中西部地区产业链结构图”,完成问题5~6。
5.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原材料D.运输6.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实现产业升级,减少从业人员数量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点回顾1.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构成各不相同。
因此,在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首先应分析该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结构;同时,还要明确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特点。
能源资源包括水能等可更新资源和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更新资源两大类,而矿产资源则都是不可更新资源。
因为,对于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也是各不相同的。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例如,长江三峡地区,主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主要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晋西、晋中和晋东南的铝土矿等;新疆塔里木盆地主要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等等。
其中,除长江三峡地区的水能资源为可更新资源外,其余都为不可更新资源。
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工期场,兴建水库要淹没大量土地,要移民;建成后,运转成本低,输送比较方便,同时,兴建的水库还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等;但要防止水库的泥沙淤积等。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矿物燃料),其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属不可更新资源,并且,这些化石燃料除了可作为能源外,还可作为化工原料。
因此,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更应注意提高利用效益。
2.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对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
所以,在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还应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通过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说明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区域可持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
例如,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运输能力不足,这些都制约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要发展坑口电站,把煤炭转换成电能输出;同时,也应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3.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抓住以下几点:(1)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主要是市场与交通条件);(3)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构成各不相同,对于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也各不相同的。
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思维模式如右图所示。
4.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简介晋陕蒙乌金三角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地区,包括16个旗县,总面积6.9万平方千米,人口334万,位居我国内陆腹地,气候干燥,地形条件恶劣,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
本区位置适中,全方位辐射的优越区位条件,使丰富的煤炭资源能供应周围省市,并可大量出口。
这是本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本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其储量之大,质量之好,世上罕见。
本区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现已查明天然气储量为国内最大陆上气田,天然气含甲烷93.8%,为优质民用、化工原料.丰富的煤炭与天然气资源为本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本区地处半干旱—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年降雨量仅200—300毫米。
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制约本区经济的发展。
本区土地资源颇丰,但质量极差,缺乏良好的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
恶劣的生态环境也是约束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本区历来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农业基础薄弱。
人口稀少、文化素质低,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0--15人,且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高.这也同样制约着本区经济的发展。
本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有:基地建设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等等。
本区的发展战略的最优选择应是把重点部门的高速发展和部门间的协调发展相结合,把重点地区的高速发展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相结合。
首先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部门的适当发展;同时,充分关注地区间、部门间的协调发展。
根据本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可采取如下策略:①重点发展采煤工业。
考虑国家急需和本区条件,本区工业发展应以采煤业为主,并且以外销为目的。
为保证采煤业的发展和煤炭外运,要加速铁路建设,完善已建成的铁路线,提高运输能力。
②有控制的高速发展。
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因素,选择一个最优发展规模和速度。
③不宜多发展二次加工工业。
由干本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区内二次加工工业应尽可能少建。
④重点地区优先发展。
由于采煤工业是耗水工业,它的布局还要考虑水资源的分布。
目前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应选择在靠近黄河的地方。
⑤限制发展乡镇煤矿。
要限制小煤窑的发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的正常生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⑥注意保护环境。
在采煤工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复垦,植被再造等)。
5.研究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区域的自然、社会背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探寻该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据此选择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战略,确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由此,可以归纳出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分析区域特征——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选择发展战略和确定具体策略。
二、专题训练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1~2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
读1965~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3~5题。
3.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的是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B.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4.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①经济结构②科技水平③生产规模④能源结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根据下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A.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D.降低GDP增长速度下图表示中国的大庆油田、俄罗斯的罗马什金油田、杜玛兹油田和土库曼斯坦的古姆达格油田采油速度与最大采油速度之间的比值随投产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比值为“1”时,即达到“巅峰时刻”)。
读图回答10~11题。
6.图示曲线反映了A.古姆达格油田开采时间最早B.大庆油田稳产、高产时间最长C.罗马什金油田储油量最大D.杜玛兹油田的开采率最高7.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甲)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两处的矿产资源分别是:、。
(2)欧洲西部A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地区都有钢铁工业布局,影响两个地区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3)乙图中著名汽车工业基地的名称是,这里布局汽车工业的优势有哪些?(4)比较甲图中A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5)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
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1~2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解析第1题,该地能源丰富,资源开发初期适合发展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2题,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 1.B 2.D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4.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解析第3题,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第4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但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同的措施。
答案 3.D 4.B一般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资源越丰富,其经济发展速度应该越快。
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资源富集区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扭曲、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
有学者将此总结为资源诅咒假说。
下图为中国能源资源诅咒分区示意图,据此和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资源诅咒高危区A.生态环境恶劣,风沙活动强烈B.自然资源丰富,以初级产业为主C.依靠资源深加工技术,收入高D.边境贸易吸引大量外商的投资6.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A.山西省应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谋求全方位多元发展B.上海应主要引进西部资源,带动西部经济更快发展C.广东省将高科技企业向新疆转移,促进其产业升级D.青海省应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建立完整工业体系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资源诅咒高危区主要位于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以初级产业为主。
第6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5.B 6.A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
读1965~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7~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