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选修课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为政篇
吴蕾
看《论语》中的为政之道
摘要:儒家讲求“学而优则仕”,因此儒家对如何为争做了许多积极而有力的探索,作为儒家代表作之一的《伦语》对此也从从政者的素质、态度及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论语为政为政以德吾十有五至于学
一、《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说直白些,也就是孔子之门生弟子为了追悼孔子而特意召开的“研讨会”之座谈言论纪要汇编。
所以呈现为语录形态。
因为是众人之座谈,所以成圆环状之列席之态,这也正合“论”字本意。
论,言为意所指,故取其形。
仑,表声,亦为意所向,取其形声。
与“仑”所类,皆以“圆环形向心辐射”,如“轮,抡”等。
“论语”者,论之心声心得之众言也。
论,即座谈之意;语,语录,记录。
二、《论语•为政》概述
《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紧随第一篇《学而》使他的一个延续,但比它难读。
第一篇其实只要弄清楚“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在讲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则每句都可以理解其用意。
而《为政》是学问的外用,初看上去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
讲孝、讲君子、讲信用,似乎都是与政治无关的东西。
查阅资料“政”的意思——政,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
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
正,光明正大。
政,正也。
那么,在这里孔子是不是还是在讲做人?将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继续大量搜集资料后发现这个说法很牵强。
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
但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
孔子所提的“为政”就是教化之意。
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在为政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为政》篇一共24句。
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是主旨句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然后用《诗经》“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
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
接下来,用了好几句来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几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勇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
”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三、第一则——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
(3)而众星共(4)之。
”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
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是在继承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
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
强调各级的政府官员首先要有道德,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和教育百姓。
统治者的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风气,还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影响。
孔子所以提出“为政以德”是因为:
①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社会道德风尚有导向社会效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实行“德政”的关键;
②为了缓和消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止“民变”的扩大,首先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谨慎对待与民众的关系,争得民心。
③孔子崇拜周公“敬德保民”、“以德慎罚”的传统,汲取殷商失德亡国的教训和周朝有德而兴的历史经验。
德治论是一种政治理想主义,它把道德的社会功用夸大了,所以孔子、孟子在当时到处碰壁,并被目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相反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得到了列国的采用。
但是道德治国论只是不能独用,却不可或缺。
它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见解和正人先要正已的主张,都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它比法治论更具有战略眼光,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
四、第四则——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
逾,越过。
矩,规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重点赏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七十三岁上,这位伟人去世了。
现在,很多人有了点本事就喜欢给自己写传记,刊刻于世,只怕不能留名于后;但孔子自己,仅仅留下了这句话来为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还是后人弟子们记录下来的。
这句话是不好翻译的,因为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的简洁的盘点,有很多东西都给省略了。
我们看不懂,是因为孔子没必要给我
们说那么清楚,在孔子自己自然是什么都清楚的。
那,后来者就需要顺着孔子一生的脉络,自己探个究竟了,虽然免不了把自己的体会附加给了孔子,也是没办法的事。
——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我译之为:“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 很多人都会笑:我三四岁上幼儿园就在学习了,孔子十五岁才学习,我比孔子早十多年!但其实这一句并不是“吾十有五而学”,而是“志于学”,有没有这一个“志”字,天差地别。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不厌矣。
”“志”也就是热爱、念念不忘的意思。
能在十五岁就达到这个程度的,又有几个人?十五岁正是闹腾叛逆的时候,孔子却已经坚定好好学习的决心,实在是了不起。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圆圈理论: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园,圆内是已知,圆是未知,圆圈越大代表着知识越多。
但是圆圈越大,与未知的边界也就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事物也就越多,所以越有知识的人越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这个理论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成长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小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够聪明知识够丰富;随着见识增长,圆圈逐渐扩大到一定程度,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知识与外界相比是多么的浅薄,才发奋努力。
孔子可能在十五岁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其实孔子的学习要比十五岁早得多,这里要注意的是“有志”这
个词,即,十五岁那年,孔子开始有了一种觉醒,有了一种自觉。
人生一世,自觉不自觉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无论你是多么被动,也免不了受到外界的刺激,这刺激留在你的大脑之中,你就已经在“学习”了。
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成点事,能不能有点学问,其实不在学习,而在是否“有志”地学习。
童年时期,孔子就已经开始了学习,不过也跟我们一样,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譬如他也玩游戏。
他经常偷看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然后就跟小伙伴们一起装扮起来,你是国君,我是大祭司,我是司仪,一板一眼。
可能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孔子一生以“复周礼”为己任。
十五岁,是少年时期了,正是朝阳初生,心海澎湃。
此时的觉醒正得其时。
孔子要立志学习了。
而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孔子说自己并不是个先知,“吾非生而知之者”,哪能不学习呢?其实,这世界上哪里有先知?有的只是因好学而先知者罢了。
而孔子,就是个这样的人。
孔子的学习非常勤奋。
他本就不笨,加上勤奋,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很多知识。
后来就跑到国家图书馆去读书,在断简乱麻间翻检了几年,渐渐觉得无书可读了,于是开始“求学”。
学习而能到“求”的地步,不成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问“礼”,跑到国都洛阳向老子求问;为了问“乐”,向乐师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孔子的学习是终身的。
可以说,学习,成了孔子的生活方式之一,就像人必须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学习,对孔子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
六七十岁的时候孜孜于《周易》,竟然“韦编三绝”,还说,假如上天再给他几年时间,他就可以把这本最难解的书解开了。
可惜天命难违,他竟没能达成心愿。
十几年前,教育界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其实只要看看孔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向一切学习。
除了向人学习外,他还师法自然。
看到天地浩瀚而宏大,孔子突然不想说话了,因为天化成万物而无言,我还要聒噪什么呢?他目睹流水而喟然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感于心,不免大痛。
他在快乐的学习,因为他喜爱他所学习的东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上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称之为“勤奋”,但不能说“刻苦”,因为孔子在学习之中就是快乐的,喜乐的,勤奋足矣,何来痛苦?既无痛苦,何来刻苦?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像孔子一样伟大;但一个人,能像孔子一样,视学习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便不会是一个无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