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活页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学以致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感谢观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学以致用
(1)56-22=34(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学以致用
32-15=17(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学以致用
(1)58-8=50(元) (2)45-8=37(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二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练习四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86+9=95(个)
学以致用 53-18=35(只)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学以致用
(1)45+31=76(圈)
-练习四
学以致用
90
45
18
83
41
71
82
44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复 习
复习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1.
6 623 632
3 4 12 12 4 3 12 3 4
2.
一一得一 四四3. 9÷3= 3 30÷5=6 6×4=24 12÷2=6
18÷6=3 12÷4=3 30-6=24 36÷6= 6
6÷1= 6 25÷5= 5 10÷5= 2 25+5= 30
平均每天编5 个竹篮。
种了4行向日葵, 共有24棵。
(2)王阿姨3天可以编多少个竹篮? 3×5=15(个)
答:王阿姨3天可以编15个竹篮。
这3天一共拾 了18个鸡蛋。 平均每天编5 个竹篮。
种了4行向日葵, 共有24棵。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试一试吧!
思考题 有一堆糖,比2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
4.在 里填“>”“<”或“=”。
24÷6 < 8 4
12÷2 = 6 6
12÷3 > 3 4
6÷6 < 6 1
18÷6 > 2 3
15÷5 < 5 3
5.
15÷3=5(盆) 15÷5=3(盆) 答:平均摆成3行,每行5盆;平均摆成5行, 每行3盆。
6.
(1)哪两人抬的次数少?(口答) 两个男同学抬的次数少。
(2)女同学一共抬了多少次?男同学呢? 12÷2=6(次) 12÷3=4(次)
答:女同学一共抬了6次,男同学一共抬了4次。
7.
这3天一共拾
了18个鸡蛋。
平均每天编5 个竹篮。
种了4行向日葵, 共有24棵。
(1)王阿姨要编20个竹篮,需要多少天?
20÷5=4(天) 答:需要4天。
这3天一共拾 了18个鸡蛋。
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可能 有多少块糖?有多少个小朋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和练习题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可能会感到困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如含有多个条件的加减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练习四》相关内容。
2.练习题和答案。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展示《练习四》中的第一道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解答后,邀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解答。
解答完毕后,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同时,布置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解答。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和运算技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第二部分:单元与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知识点:1.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与乘法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2.乘法的意义、书写、读法。
3.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时知识点:第一节:数一数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本练习题《练习四》可编辑可打印
练习四
1.两只海龟下蛋。
第一只下了86个蛋,第二只比第一只多下了9个。
第二只海龟下了多少个蛋?
2.人工野鸭岛今年有53只野鸭,去年比今年少18只。
去年有多少只?
3. 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45圈,神舟六号比它多飞了31圈。
神舟七号载了3名航天员,比神舟六号多1名。
(1)神舟六号绕地球飞行了多少圈?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 69+21= 70−25= 18+23= 65+6=
42−24= 53+30= 90−8= 81−37=
5.下面是申办2008年奥运会4个城市的得票数。
(1)多伦多比北京少得多少票?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选择两个列式算一算。
6.小玉想买1本《植物百科全书》,还差15元。
她现在有多少钱?
7.国庆节商店促销,每个球优惠8元出售。
(1)现在每个足球多少钱?
(2)现在每个篮球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8*.外圈哪个数加里圈哪个数,得数是83?外圈哪个数减里圈哪个数,得数是6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3∣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3∣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3的课程。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复习和整理之前学过的知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这一节课主要复习第四单元的内容,包括整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数的组成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整数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数的组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数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实际情况,比如:“小华有5个苹果,小明有7个苹果,请问小华和小明谁有更多的苹果?”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情境来理解和运用整数的大小比较。
2. 例题讲解:然后我给出了一道例题:“请比较34和25的大小。
”我引导学生通过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规则来进行比较,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
3. 随堂练习:接着我给出了一些随堂练习题,比如:“请比较45和36的大小。
”、“请计算23+17。
”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整数大小比较的步骤和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和理解。
5.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比较56和47的大小,并说明比较的依据。
”这道题目既能够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又能够检验他们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整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方面掌握得比较好,但在数的组成方面还有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数的组成的教育,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一下课程内容,比如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数学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以学生为中心。
在工作中每个二年级数学老师都必须要写二年级数学教案,它能对老师的工作带来帮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希望你喜欢。
#256898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
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一)回顾复习过程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复习克和千克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教案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教案5篇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6的乘法口决的意义,熟记口决,会用一句口决算有关的两个乘法算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熟记口决,会用一句口决算有关的两个乘法算式三、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四、教学过程:(一)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1.口算6×1,6×4,1×2,5×46×2,6×5,4×2,3×16×3,6×6,2×3,3×4(二)根据口决说出两个乘法算式二四得八,三五十五,一三得三,四五二十三四十二,二五一十,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三)在○里填上+、_或×4○4=83○3=96○6=36 4○4=16 3○3=66○6=12 4○4=03○1=24○2=81(四)乘法口决比赛1、看乘法式题卡片写得数3×2,4×4,3×6,2×2,6×5,3×4,6×6,2×4,2×6,1×62、先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计算妈妈买来4袋桔子,每袋5斤,一共几袋?妈妈买来4袋桔子,5袋苹果,一共有几斤?3、口头提出问题或条件再算出来①6个少先队员做纸花,每人做4朵()?②少先队员做了24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朋友8朵,()?(五)复习填括号练习1、做62页第3题2、做练习十三第2、5、7题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四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四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练习四。
本节课主要复习和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包括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410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比较大小,认识数字410,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能够准确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能够准确比较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册学具:练习册、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知识复习(10分钟)3.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则,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课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加减法运算规则、比较大小方法七、作业设计答案:7+2=9,83=5,9>4。
2. 认识数字410,写出它们的英文表达。
答案:410的英文表达分别为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加减法运算和比较大小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但在课堂练习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一些题目把握不大,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数学问题,例如,在购物时,思考商品的价格和找零问题,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分别是:1. 加减法运算规则的讲解和理解2. 比较大小的方法和应用3. 学生对数字410的认识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我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四》课件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5课时
练习四
学具准备: 课本 铅笔 刻度尺
1.填一填。
4
4-1=3
3
3-1=2
2
2-1=1
1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书本长约26(厘米)房子宽约5(米)粉笔长约7(厘米) 杯子高约9(厘米) 树高约8(米) 黑板宽约1(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量一量,填一填。 5
注意:刻度尺与被测量的物体方向一致
3
5.做一做,量一量。 (1)把5个回形针连在一起,量一量一共有多长。
8厘米
5.做一做,量一量。 (2)5个小朋友手拉手,量一量一共有多长。
提示:做好标记。
(2)5个小朋友手拉手,量一量一共有多长。
30厘米
(2)5个小朋友手拉手,量一量一共有多长。
1米 30厘米 1米 30厘米 1米 30厘米 1米 30厘米 1米 30厘米
5米 + 15米05厘0厘米米 = 6米50厘米
(2)5个小朋友手拉手,量一量一共有多长。
5.做一做,量一量。 (3)先估计,从你们的座位处走到讲台大约有 多长?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3)从你们的座位处走到讲台大约有多长?
(3)从你们的座位处走到讲台大约有多长?
20厘米
100厘米=1米
1米
从我的座位到讲台共2米
(3)从你们的座位处走到讲台大约有多长?
(3)从你们的座位处走到讲台大约有多长?
1步
2步
3步
4步
5步
6步
1步 50厘米
2步
100厘米 1米
3步
150厘米 1米50厘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数学二班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最新模板1教学目标:1、利用同学熟识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同学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育同学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
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分。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让同学通过画图的方式发觉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谈话引入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
星期天,李老师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与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方法吧!2、同学汇报想法。
(师引导)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讨论今日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同学都在家。
那么你估量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同学可自由猜想)二、探究新知先让同学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须要引导同学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
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组和平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
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1、每个同学独立思索,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2、老师巡察,参加争论,了解状况。
3、反馈。
同学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
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同学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受优化的过程)方案1要15分钟。
这样确定太慢了。
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到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2、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力和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直观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减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数连加,引出乘法运算,使学生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由于二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重点难点在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乘法的初步认识引入谈话引入:同学们,平常喜欢去游乐场玩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大家到数学王国的游乐园玩一玩,想去吗?探索新知、学习例一过渡:这是咱们数学王国的游乐园,多热闹啊!快看看都有哪些项目,你最喜欢什么项目?课件出示主题图小飞机1、观察—提问—列式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每架飞机上都有几个小朋友,有几架飞机?师:谁能根据他找到的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培养学生观察找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2、板书3+3+3+3+3+3+=15师:要写几个?为什么要写5个3?读算式、找特点。
师:为什么加数都是3?师小结:因为每架飞机里坐的都是3人,有5架飞机,所以我们就写成了5个3相加.3、回忆解决的方法先再然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过渡:就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来研究其它两个项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精品教案
《练习四》精品教案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材第25、第26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呢?【设计意图:上课之初点明本节课的主旨,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散漫性】自主探究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番。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生1:我觉得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时,最主要的就是分析题意,弄清楚究竟是哪个数多,哪个数少。
生2:在分析这类题时,动手摆一摆花片、小棒之类的东西,就能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再计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生3:经过几次的动手操作,我找到了一点规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的数多,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大,就用加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数少,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小,就用减法解决。
生4:我也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第7题)师:请同学们先看题,然后说说“优惠8元”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懂题意后交流对“优惠8元”的理解。
(优惠8元就是比标价少8元)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系统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提升师:经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大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小的数,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练习和提高,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再次回顾重点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给学生足够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总结规律,既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合作中整体提高。
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3.书后72页第3题
4. .书后72页第7题
五、总结
数学小史
板书:
口算除法
80÷2=4 80÷20=4 (个) 150÷30=5(个)
83÷20≈4 122 ÷30 ≈4
80 ÷19≈4 120÷28≈4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3)学习299的读法。
百位是二读作二百,十位是九读作九十,个位上是九读作九
2、学数299的下一个数
(1)拨一拨
师299下一个数是多
提问:还有不同方法吗?
预设:因为8÷2=4所以80÷20=4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把80看作几个十?那20呢?
预设:因为8÷2=4,所以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
指名再说
总结:在解决这道口算时,有的同学用到了相乘法算除法,有的同学结合除法的意义来口算,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口算。由于这道题是解决问题,我们还要写上答。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老师也找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28例2和做一做,思考题,练习七1,2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验算。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师:如果将最后一个小棒拿掉,结果会怎么样呢?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析
小学“详备”课时用表(数学)
课时
内容
第( 4)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四
基
基础
知识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
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基本
技能
认识乘号、乘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基本
思想
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基本
经验
活动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
义
四
能
发现
问题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
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
提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板书设计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数×乘数=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课后反思为了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难点,新课开始,我就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计算自己一共用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
学生在画图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活页四)
一、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4= 6×5= 7×6= 4+4+4= 3×4+3= 5+9= 7×6= 5+5= 6×5-5= 6×5-6= 二、 想一想、填一填。
1、 看图写算式。
⑴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⑵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⑶
( )个( )
⑷
列式:
2、 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5= 6+6+6-6= 4+4+4+4+8= ( )×( )= ( )×( )= ( )×( )= 3、2个7相加的和是( )。
2和7相加的和是( )。
2个7相乘积是( )。
2和7相乘积是( )。
4、读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三五十五 二五一十 四九三十六
三、 连一连。
四、
看图选算式。
(在正确的算式下面画√)
1
、
⑴
2+2+2+1
⑵
3
×
2
⑶
2
×4
⑷
2×3+1
2
、
⑴5×5-2 ⑵5+5+5+5+3 ⑶4×5+3 ⑷4×5-3 五、 算一算。
1、2只小鸡4条腿,4只小鸡( )条腿,8只小鸡( )腿。
2、1只瓢虫6条腿,3只瓢虫有( )条腿,7只瓢虫有( )条腿。
六、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1、
一辆小汽车有4个车轮,8辆同样的小汽车有多少个车轮子?
2、
⑴买3张票花多少钱?买5张呢?
⑵小红拿20元买6张票,够吗?
3、实验小学一个年级有5个班,六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