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
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注: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有一层鞘,组成 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 神经。
(2)神经元的 功能: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并 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 调控效应。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 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低等动物 偉履虫,变描虫八 植呦反射:高等动物〔昆虫.鱼类.哺寻⑻輒爬行动物)及人J 非条件反射*先夭的,俺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膝跳反射,编手反射,排尿反肘) i 祭件反弗 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觥〔望梅止渴,惊弓之鸟,淡虎芭变)(2)反射的种类(3)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反射弧(1)反射弧组成:①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④ 传出神经;⑤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轴究}神经纤维早中绘未梢WE -3啓中蟆应激性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 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 答反应。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1) 传导方式: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
(2) 传导过程:声息状赣未受刺澈町 丁兴奋狀恋〔受至恻激后) 丁静息狀态:外正內贡K 外渝 U 1外頁內正1V 内療 U 1外正內貞Nf 外涼 管息电傥 謝作电住 欝息电傥 ■腿外|未先苗部位=> 兴奋部住局小电流[膜內:买奋部位 0 未兴奋咅附〔与传导方向相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传递方式: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突触实现的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到达突触间隙,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 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版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体液各部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含义: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据图填空]图中①~⑥为人体内的液体,它们依次代表: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3)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连线]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填图]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填图]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分析:(1)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据图填出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需要的系统或器官。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皮肤,E.循环系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体液即为人体的内环境(×)(2)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3)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4)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5)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血红蛋白C.唾液淀粉酶D.呼吸酶解析:选A分布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呼吸酶)和分布于消化道内的物质(唾液淀粉酶)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人体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血液解析:选B肌肉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可从组织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
必修3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目标】1、能解释反射弧各部分作用并对其异常进行分析2、阐述兴奋的神经纤维传导机制与特点3、区分突触传递及于神经传导的不同4、兴奋传导方向(电流表指针偏转)、特点的判断分析与探究设计5、能说出人脑高级功能【复习线索】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基本功能单位→神经系统的功能(兴奋传导)→神经元内部兴奋传导→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神经系统的分区、分级调节【复习过程】一、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 、 和 三种方式,其中 起主要作用。
问题 1.神经系统由什么细胞构成?与普通的体细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二、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1、结构 树突2、功能:能够接受刺激, ,并 。
问题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由什么结构来参与完成(结构基础)?与神经元的关系?(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的概念:它是指在 的参与下,动物和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提醒】 单细胞动物、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无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对应右图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1、 ,2、 ,3 ,4、 ,5、 。
思考:判断传入和传出神经的依据是什么?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身体的什么部位,有什么作用?问题3.写出反射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路径。
如果反射弧中某一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能否完成,为什么?小结:反射弧中各部分功能与受损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② ④③① 神经元典例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⑤*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有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 的形式传导,也叫 。
问题4. 神经纤维是什么?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如何传导?特点是什么?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活动:请在下面空白处画出箭头处接受刺激后,膜电位发生的变化,并注明兴奋传导方向。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考点展示核心素养1.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
3.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4.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5.实验调查并探讨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相互作用,形成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理性思维———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4.社会责任——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
考点一激素的种类、功能及实验探究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和贝利斯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稀盐酸→混合研磨提取液――→注入静脉―→促进胰腺分泌胰液(3)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调节的结果。
2.激素调节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2)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内分泌腺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垂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甲状腺(性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性腺)的发育,调节甲状腺(性)激素的分泌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A细胞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促进产热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糖代谢、水盐平衡等性腺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高中生物:《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新人教必修3)1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
名称 生长素类 细胞分裂素 类 赤霉素类 作用 促进茎伸长;影响根的生长;抑制侧芽 生长;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等 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促进细胞分裂; 促进萌发;延迟衰老 存在或产生部位 顶芽;幼叶;胚 根、胚、果实中形成, 由根运至其他器官 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 幼叶;胚 叶;茎;根;绿色果实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侧枝、根也存在此现象)----顶端优势
⒊成熟程度:
一般而言,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⒋植物种类:
促 进 生 长 0 抑 制 生 长
双 子 叶 单 子 叶
除草剂:2.4—D
c/mol· L
-1
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平衡协调作用(相对浓 度)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素、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 细胞分裂素 烟草愈伤组织: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 和生长素: 比例合适,愈伤组织就会分化出根和茎 叶。细胞分裂素太多,只长茎叶不长根; 而当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也不多时, 则愈伤组织继续生长,不发生分化。 赤霉素和 脱落酸: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则抑制种 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是互相对抗的。
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植 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 输,而不能倒转过来。即 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 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 极性运输。
五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
继发现生长素之后,科学家又陆续在 植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 落酸和乙烯等一系列的物质,它们被统称 为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某一部位产生(内生性) ,运输 到其他部位起作用(可移动性) ,对植物体的 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 高效性) ,统称为植物激素。
乙烯
乙烯促进成熟
生物高中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
毛细
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双向渗透
透过毛细血管
组织液
单 向 渗 透
透 过 毛 细 淋 巴 管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细 胞
淋巴
内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 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 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 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 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叫做内环境。
2、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一种:
A 直接交换; B 间接交换;
C 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 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3﹑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②________ 组织细胞;④ 组织液 ;①表示在毛 表示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_ 血浆 细血管内的___________; ③表示在淋巴管内 淋巴液 。(2)以上① ﹑ ③ ﹑ ④合称 的________ _______液,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 细胞外 内环境 境,故称____________ 。
2、下列不是内环境的是: A 血浆; B 血液; C 组织液 ; D 淋巴
3、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系下列哪项正确:
A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B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C 血浆
组织液
D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淋巴
第二关:
1、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
A 消化道内 B 血液; C 细胞内; D 肾脏内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 方面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1)定义: (2)渗透压的成因 溶质微粒数量 越多 越少 溶质浓度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越高 越低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
[总结提升]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关系的判断
两个单箭头之间的一定是淋巴,发出单箭头指向淋巴 的一定是组织液,由淋巴发出的单箭头一定指向血浆。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1
(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
原因① ②外 人界 体自 环身 境的 调变 节功 化能 过出 于现 剧障 烈碍 [注意] “内环境”稳态失调一定是由于“内环境成分或理 化性质”改变引起的。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呼吸酶的不断
更新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呼吸酶的不断
更新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和 免疫系统 。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
地正常运行。 内环境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的 媒介 。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 化性质保持 动态平衡 。
2.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
(1)由图可以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
答案:D
[总结提升] 组织水肿 5 大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 引发的原因如下:
[建体系·先填后看]
绝大多数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或血浆
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连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教案
第1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第2节通“通过激素的调节”中的第1课时,教材在“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中,主要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相关激素的分泌与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涉及的部分内容“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并不以此为重难点,只需要稍加复习即可。
高二学生第一章《人体内环境稳态中》已经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此第二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在学习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调节”后,知道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本节内容的基础。
学习了解神经调节后,再通过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学习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
这个知识对高二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及教师讲解,能够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通过阅读文本、师生交流,能够描述了解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分泌及作用。
4.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总结概括激素调节的特点。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分泌及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2、基本技能(通过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的生活实例,增加学生的指导生活实践能力;通过互动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的切身体会,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激素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关爱身体,增强健康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激素调节的特点2、教学难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五、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八、板书2.2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沃泰默实验2.斯他林实验①促胰液素的发现②激素调节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志鸿全优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 必修3第一单元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解析: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
答案:D2.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态一样,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解析: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除三种调节方式外,还需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如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答案:B3.右图表示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和④可进行物质的双向交换B.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①→②→③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直接内环境解析:①~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其中③不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在①中;组织液可转化为淋巴,而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
答案:C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N K C M C有蛋a++a2+g2+l-机酸白质①②1425.02.51.5103.36.016.0 ③1474.01.251.0114.07.51.0④11402.510.3525—47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①比④量多解析:表格中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必备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 目 标核 心素 养1.说出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概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通过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2.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一、体内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1.体液(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3)作用之一: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淋巴、血浆④血细胞d.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提示: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本质1.主要成分(1)血浆(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本质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渗透压的因素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大越高越少越小越低(3)决定血浆渗透压的物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内环境为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 )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
(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 • 实验现象
+
+
a
b
(1)
-
+
a
b
(2)
+
-
a
b
(3)
+
+
a
b
(4)
现象:受刺激后,ab之间的电流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 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相关知识
(1)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不同 膜外:Na+ Cl-浓度远高于膜内;膜内:K+ A-浓度远高于膜外 (2)细胞膜上有Na+ ,K+ 等离子通道 以及Na+/K+泵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 未受刺激时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受刺激时: 受刺激兴奋部位 产生电位差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临近的未兴奋部位 (外正内负)
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邻部位:电位变化 产生电位差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
总结: 刺激→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 邻未兴奋部位→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六、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书写性 言语区
视觉性 言语区
运动性 言语区
听觉性 言语区
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 H 区出现问题?
S区:运动性失语症 (Speak)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言
(Hear)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 的联系有关。
人教生物选择性必修1微专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途径及模型
知考点识一必细备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解析 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体液调节途径,则a可表示下丘脑,b表示胰 岛,e表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c表示靶细胞或靶器官,d表示有关神经,A 正确;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兴奋在神经元内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而 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中,是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的,B错误;若该 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 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能进行,C错误;若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 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都为抗利尿激素,D错误。
目录
知考点识一必细备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解析 激素的运输是不定向的,但发挥作用时只能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作用 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A错误;据题图甲可知,自分泌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可能是分泌激素的细胞,B正确;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如下丘脑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又能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图丁可以表示“下丘脑—垂体—靶 腺体”分级调节的部分过程,C正确;激素分子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 失活,D正确。
目录
知考点识一必细备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例5 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
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体液调节途径,则a可表示下丘脑 B.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一直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C.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不同物质
目录
知考点识一必细备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解析 题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③过程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 输到达甲状腺,所以③过程通过体液调节实现,A错误;若甲刺激为血糖浓 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的过程是血糖浓度升高时,下丘脑某一区 域兴奋,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达胰岛B细胞,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正确;若 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的过程存在分级调节, C正确;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产生兴奋后传到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 尿激素增多,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导学案第一课时 细胞生活的环境 (5年11考)(主备人:刘小红)学习目标:稳态的生理意义(Ⅱ)重点难点:1、体液和液体的区别。
2、体液各组分间的内在关系。
导学流程:一、导入:(3分钟)二、了解感知-------(思:12分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识记下面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组成(2)体液各组分间的内在关系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其中a 、b 、c 为相关结构,请推断:①~④依次为① ② ③④ ,其中 (填序号)共同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图中a 为 ,b 为 ,c为 。
(3)内环境的成分(易错易混点)内环境(组织液、血浆、淋巴)共有的化学成分: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⑤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⑥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如O 2、CO 2、胰岛素等;⑦其他如维生素、神经递质等。
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①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如载体;②胞内酶:如呼吸酶、RNA 聚合酶、解旋酶等;③消化酶。
想一想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吗?(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渗透压⎩⎪⎨⎪⎧ 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 种类⎩⎪⎨⎪⎧ 离子渗透压:与 有关,主要是 Na +、Cl - 渗透压:与 有关酸碱度:近中性(7.35~7.45),与 等有关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思考 血浆中的蛋白质(如血浆蛋白)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吗(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想到了吗 草履虫、细菌等单细胞生物是如何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的?(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变化原因⎩⎪⎨⎪⎧ 外界 变化体内 活动内环境的各种 成分和 性质不断变化具体表现:内环境各种 和 性质都处于 平衡中稳态调节机制⎩⎪⎨⎪⎧ ①各 分工合作、协调统一是实现稳态的基础② 调节网络是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五)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条件。
三、议(8分钟) 四、展(8分钟) (一)内环境组分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 1.请完成体液及内环境各成分关系图解:2.完成血浆主要成分的饼分式图解,并完成问题: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________________。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理解稳态,完成下列填空: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1)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________稳定。
(2)稳态的实质指内环境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在__________的调节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________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过程发生许多复杂的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
五、评(6分钟)(一)内环境组分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
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二者外延和内涵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上述各环境间的联系表示如下:2.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3.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虽然来自于体液,但它们只是在体内暂存,能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体液,也就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
4.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如血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等。
5.细胞外液 溶质微粒数目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越多 越大 越高越少 越小 越低1.CO 2、O 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组织细胞、肺泡;最低部位相反,沿运输途径方向浓度依次降低,如O 2浓度,血浆>组织液,CO 2则相反,因为气体通过自由扩散顺浓度差运输。
2.某种物质出入细胞的过程分析(1)小肠、肺、肾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点①小肠:小肠内表面有丰富的小肠绒毛,绒毛内具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均由单层细胞构成,便于小分子物质通过它们而进入循环系统。
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一样,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
③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壁、肾小管壁和毛细胞血管壁一样,由单层细胞组成,便于对血浆的过滤(形成原尿)和对原尿的重吸收。
④以上凡是单细胞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肺泡壁、肾小球壁、肾小管壁等),物质通过时要经过两层细胞膜,4层磷脂分子层。
(2)一些物质进出细胞的基本途径:①营养物质(如水、葡萄糖、氨基酸等)――→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血浆――→循环系统运输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膜―→细胞内 ②氧气――→呼吸道肺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血浆――→循环系统运输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膜细胞内――→线粒体膜线粒体内(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组成,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其稳态也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来维持的。
六、检(3分钟)1下图表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液、B液和C液分别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B.A液、B液和C液组成人体细胞的体内生活环境——内环境C.A液、B液和C液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D.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以及细胞内液2下图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胰岛素、激素等通过①进入血液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3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课时限时练习(2014。
12。
19)命题人:刘小红审核人:高三生物组限时:45分钟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载体②呼吸氧化酶③神经递质④激素⑤胰蛋白酶⑥纤维蛋白原⑦抗体⑧葡萄糖、氨基酸、O2、CO2⑨原尿⑩纤维素A.①③④⑤⑥⑦⑧⑨B.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③④⑦⑧D.③④⑥⑦⑧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要经过4层生物膜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3.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面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它的pH才能正常B.内环境温度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不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6.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7.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8.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10.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
(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