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推进乡村善治实现乡村振兴——对乡村治理的调研与思考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乡村治理,是因为在乡村振兴中这是一项外部性很强的基础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社会工作、群众工作。
为探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有效方法,我们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
乡村治理的湖南实践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将乡村治理纳入治国理政的总体格局进行部署。
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为推动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强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建立全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若干措施》,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示范创建,有力推动了乡村治理的“湖南探索”。
坚持党建引领。
各地将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汇聚各方力量,做到“一盘棋”下到底。
永州市零陵区创新推出一名农村党员帮扶三户群众、抓好“七到户”工作的“137”包户责任制,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会同县羊角坪村党支部牵头,发动“两省三县四乡镇六村”组建湘黔朝阳联合党总支,实现“党建统一抓,经济统一管,矛盾统一解”。
夯实基础工作。
聚焦乡村治理重点、难点、痛点,推动治理重心和资源配套向乡村下沉,激活治理“末梢神经”,实现乡村治理力量配强、保障到位、机制搞活。
蓝山县毛俊村通过实施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由昔日“失控村”蝶变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华社记者报道说:“毛俊村的变化是一个因‘依法善治’而走向小康的时代缩影。
”激发多元共治。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快实现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确保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
“三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
核心提示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
乡村治理的好坏不仅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是我国新时代对乡村治理模式的重大理论创新。
18意见》对健全“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作了具体部署。
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则对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作出总体安排,并把增强乡村治理能力作为年度工作重点。
总体而言,“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已经具备成熟的实施政策框架。
二、“三治结合”是乡村基层治理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在乡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传统乡村治理在具体治理组合方面较为单一,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也无法满足乡村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了乡村治理资源的统筹利用,是解决乡村所面临的各种现实性问题的根本手段。
自治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打造高效乡村治理形态的基础。
乡村自治在乡村地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伴随着乡村的血脉延续,乡村自治也得以逐步升级。
长期以来,家庭是乡村基层社会组成的基本细胞单元,自治作为一种调节家庭内部矛盾、优化家庭事务管理的方式有效推进了乡村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体验、新理念、新举措
收稿日期:2020-07-01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实践研究“(编号:GD18CXY04)㊂作者简介:杨睿博(1991-),男,湖北英山人,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机构治理㊁文化经济学;杨明(1964-),男,黑龙江黑河人,广东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㊁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㊁乡村振兴经济文化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体验㊁新理念㊁新举措杨睿博1,杨㊀明2(1.广东金融学院㊀金融与投资学院,广东㊀广州㊀510520;2.广东金融学院㊀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㊀广州㊀51052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标志着我国现代乡村治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㊂基于改革开放百村中典型乡村的再调研,从实践层面剖析乡村治理经验,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节点上的理论准备㊂新时代乡村治理面临实践上的重构,需要治理资源再配置,这就要遵循治理的一般规律,引入现代治理的新理念,遵循自治为基㊁法治为本㊁德治为魂 三治融合 的原则,战略层面优先规划制定现代乡村治理的实践体系,决策层面打造现代乡村治理多元共建共治的实践格局,工作层面建设现代乡村治理组织协同的实践机制,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治理能力,努力实现协调和谐共享的现代乡村治理目标㊂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1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3-7462(2021)03-0089-06DOI :10.13977/ki.lnxk.2021.03.014新时代乡村振兴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将在更大视野和更大格局下展开㊂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产业兴旺㊁生态宜居㊁乡风文明㊁治理有效㊁生活富裕的要求一脉相承㊂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印证了中国乡村从工业化㊁市场化㊁城镇化到现代化的历史进步,反映了中国乡村历经40多年的伟大变革㊁展现了中国乡村富起来㊁活起来㊁强起来㊁美起来的发展过程㊂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标志着我国乡村现代治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㊁科学的态度㊁专业的方法㊁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㊂ [1]38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㊂由于我国乡村发展很不平衡,地域辽阔资源各异,治理模式多种多样,要实践乡村治理现代化,就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从乡村治理实际出发,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善治格局㊂一㊁新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的长久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实践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考察改革开放最前沿,对最具代表性的广东乡村进行再调研,将带来许多新的启示㊂改革开放以来的广东乡村治理实践,形成了具有独特经验的乡村治理样板㊂通过反复深入广东百村中独具特色,具有典型意义的乡村(社区),开展全方位采访㊁收集㊁整理㊁分析,从发展的角度,对乡村历史加以回顾和梳理,提出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㊂以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观察视角,以乡村高质量发展探秘为题,从宏观和微观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机遇㊁影响乡村治理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乡村高质量发展经验,提出适合乡村治理理念㊁途径和基本模式,达到乡村治理实践与现代化同步推进㊁同频共振㊁全面繁荣的目标㊂乡村从管理到治理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以新的视角㊁新的主题㊁新的基础㊁新的实践研究分析乡村现代治理发展的历史变迁和逻辑演变,力图展现广东乡村治理努力向现代化乡村迈进的新的实践风貌㊂广东乡村治理之路是改革开放40多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㊁勇于实践摸索出来㊁干出来的㊂从这些典型村庄实践经验中,可以分析出共识性的认识和经验:深圳南岭村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和丰富改革开放前沿乡村治理过程中党建的引领作用㊂广州莲麻村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建立系统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智能网络作用,不断提升乡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㊂深圳怀德社区充分发挥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提升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㊂佛山紫南村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新规约新习俗,建设和谐乡村㊂惠州新楼村加强党的纪委示范教育,形成乡村廉洁清新之风㊂珠海北山村发展文化产业,走入现代城中村改造的文化建设,全员参加因地治宜,提升城中村的整体功能㊂中山三沙村生态治理走出乡村生态文明现代之路,在建设人与乡村生态和谐相处上树立了样板㊂清远水西村以 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 的模式发展芦笋种植,芦笋等有机农产品销往港澳等地,形成乡村产业兴旺的支撑㊂南雄灵塘村发挥整体协作精神,创新乡村治理新形式,提升脱贫振兴举措,探寻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㊂这些生动的乡村治理实践,无疑能推动广东找到一条适应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使现代乡村治理实践走入新时代新境界㊂广东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也要从历史辩证发展过程考察,十全十美的乡村治理经验案例是不存在的,需要用历史的㊁具体的㊁辩证的分析评价乡村治理的发展之路㊂选择的典型乡村有的走过坎坷道路,有的经过挫折和失败,有的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众多挑战,但在改革开放乡村治理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效仿,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㊂有些乡村缺乏现代治理观念,人治管理方式浓厚,不能依法守法执法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人员外流,乡村留不住人才,缺乏高素质治理人才,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程度不够,乡贤及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不健全;乡村关系行政化,权力运行机制不畅,法律规约不能满足发展需要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乡村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不断总结创新,努力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需要的新理念㊁新举措㊂二㊁新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的理性实践加强新时代乡村治理实践,就要适应乡村治理发展实际,树立现代治理善治化㊁本土化㊁系统化治理理念,形成现代治理的新思维,新观念,提高乡村治理系统化㊁法治化㊁智能化㊁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保障农民基本民生,使广大农民具有强烈的获得感㊁幸福感和安全感㊂(一)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乡村善治化理念乡村治理要实现和谐有效,就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治思想,把创造性转化的乡村善治理念结合在乡村治理实践的全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的乡村善治模式㊂中国乡村善治历史渊源深厚,形成了乡村宗法习俗教化的治理基础,‘周易㊃贲卦“彖传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55㊂传统乡村治理,传承民俗思想教化,维系传统礼仪,保持乡村稳定和谐㊂乡村的祠堂仪式㊁节庆仪式㊁祭祀仪式㊁婚丧嫁娶等,都是乡村教化,乡村管理的方法途径㊂以往在乡村管理中都是挑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承担伦理教化㊁风俗规范的职责㊂传统乡村治理靠伦理教化,而大量存在于民间的比如说祠堂崇拜,发挥了惩恶扬善的教化实践功能㊂春节㊁端午节㊁重阳节等,都是实行教化的重大节日㊂广东潮汕一带的民俗文化,包括婚丧嫁娶的民俗教化,贯穿和渗透于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形成了影响至今的历史文化习惯和传统㊂湛江林屋村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传统,形成了讲文明㊁讲礼貌㊁讲卫生㊁讲秩序㊁讲道德的村民风貌㊂为营造更加安定的宜居环境,成立了林屋村 红袖章 巡逻队,使村民住得安心㊁过得欢心㊁外出赚钱放心㊂由村民自发组织的 林屋心悦之声 曲艺社和 林屋魅力乡村三四五舞蹈队 给村文化建设增加了光彩; 林屋快武堂醒狮团 和 林屋快武堂民乐队 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㊂乡土社会内部的规约奖惩机制,规范乡村治理秩序,乡土社会自身的机制创造 口碑 ,解决乡村内部的闲言碎语㊁纠纷矛盾,这种软约束,对乡村治理有重要意义㊂邻里相传㊁村村相传,甚至世代相传,这种褒奖惩罚机制具有极强的约束力,成为乡村治理的习惯法㊂乡村管理需要乡贤出面出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乡贤,对乡村发展形成了新机制新动力㊂许多从村中走出又回到乡村的 能人 见过世面,把外面的东西教给村子,有权威㊁有道义㊁有资源㊁有能力㊂新时期乡规民约作为乡村治理的法治基础,靠这种介于正规的法律和不成文的民俗之间的乡规民约,基于乡村的伦理习惯和民俗传统而制定的一整套乡土行为规则,规劝族人和乡里向善的治理文化,这些乡规民约带有某种强制性,具有一定的惩罚机制㊂传统乡村 善治 的实践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现代中国乡村治理的实际来看,传统乡土社会治理文化中还有一些很值得汲取的精华,要批判吸收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㊂ [1]313(二)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治理本土化理念乡村治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按照乡村治理实际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㊂现代乡村治理就是要因地治宜,落实乡村治理规划,提高乡村治理实效,把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扎根中国大地开展乡村治理实践,使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真正实现本土化,做到来源于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 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㊁所创造的经验㊁所拥有的权利㊁所发挥的作用㊂ [3]27因此,只有符合乡村治理实践,中国特色本土化乡村治理的政策法规,才能推动乡村治理行稳致远㊂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各地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参差不一㊂因此,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树立本土化的㊁符合乡村治理实际的治理理念,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治理向现代化方向健康发展㊂要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夯实乡村治理平安㊁稳定基础,科学地开展社会风险治理的重大决策㊂例如珠玑镇灵潭村通过召开乡贤恳谈会㊁优化返乡创业政策等形式,吸引外地乡贤返乡投资㊁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㊂其充分发挥乡贤在人脉㊁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引导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搭建起反哺家乡的平台;通过乡村有效治理群众积极参与的有机组织,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方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㊂通过村民自治机制下沉传导,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凝聚起 说话算数 的人,由村小组长㊁外出乡贤等为成员的村民理事会,组织和号召全体村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召开家长会进行民主议事,听取村民意见,完善村庄综合整治建设㊁新农村建设规划等㊂同时,制定村规民约加强村民自治,引导和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公共事务建设㊂实践证明,只有从乡村本土实际出发,努力实现村民切身利益,做到言出必行,行有结果,务求实效,这样才能建设好乡村有机共同体,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㊂(三)基于科学规范的乡村治理系统化理念乡村治理需要遵循治理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守中国乡村治理实践的特殊规律㊂为此就要树立科学规范的乡村治理理念,系统化地开展现代乡村治理活动,既需要顶层设计,也要确立底线思维,在乡村治理中真正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勇于改革创新,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㊁整体性㊁协同性 [3]68㊂树立科学规范的乡村治理理念就是要确立乡村治理社会㊁法治㊁智能㊁专业性相结合的现代系统理念,实践乡村治理的系统化㊂社会化系统治理需要社会多元主体承担乡村治理的职责,提高乡村治理的社会化水平㊂法治化系统治理要求乡村治理从内容㊁程序上都要符合法治化的规范㊂智能化系统是乡村治理实践的源驱动力,专业化系统是实现乡村治理细精准的现代标准㊂四化统一本身就是系统协同过程,需要我们不断适应新形势㊁新任务㊁新要求,不断学习现代治理理论,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能力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瞄准国际先进知识㊁技术㊁管理经验,以韦编三绝㊁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㊁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 [3]59㊂乡村治理实践的规范系统,在改革开放实际中不断得到体现㊂比如:中山圣狮村加强树立系统化的乡村治理理念,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推出乡村治理的新举措,特别是以公益服务为切入点,把党员和群众紧紧联结在一起㊂其重点打造的 公益+创新 ,以文化为引领,注入本土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其打造的 公益+党建 ,以党建为引领,注入红色元素内涵;其打造的 公益+管理 ,以凝聚民心为引领,注入社区融洽元素内涵㊂在三种 圣狮公益+ 新模式的尝试下,推动形成了社会服务输出系统㊁社会组织培训系统㊁社会治理展示系统㊁全民公益动员系统,不断创新乡村治理的新样式㊂三㊁新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实践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实践,为大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㊂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要适应这些新变化,按照守住底线㊁突出重点㊁完善制度㊁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 [1]374,开展中国特色乡村治理,在不同层面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㊁提升亿万农民的幸福感㊁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也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改革发展指明方向㊂(一)战略层面优先规划制定现代乡村治理的实践体系1.规划宏伟蓝图,发挥体制优势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㊂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要基本形成,到2035年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㊁充满活力㊁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㊂这就为实践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宏伟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㊂要坚持完善乡村治理已经取得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科学规划㊁突出特点㊁循序渐进开展现代乡村治理,把具有中国智慧的乡村治理实践应用到长远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脚踏实地,认真落实㊂2.加强乡村党的领导建设,完善改进乡村治理体系㊂要建立完善乡村治理党的全面领导体制,实现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㊁法治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㊂例如,深圳市怀德社区在怀德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相继培育和发展了老年人协会㊁志愿者协会㊁爱心协会,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㊂由社区服务中心牵头,建立了由社区服务中心㊁社区社会组织㊁义工共同参与的统一服务平台,形成三社联动㊁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区治理成效㊂通过多年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乡村治理多维体系和执行能力提升的借鉴,要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在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保障党的基层组织始终成为乡村治理的灵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公众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㊂3.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创建治理执行体系㊂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㊂为巩固和发展这种制度优势,就需要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多种模式,提高乡村治理的执行能力,提高乡村治理现代水平㊂广东清远所推行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成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通过基层治理重心下沉㊁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方式等,开启了农村发展新模式,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农村组织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民主体作用㊁村级各类组织作用逐步发挥,农村发展活力㊁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能力明显增强,为乡村治理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新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㊂(二)决策层面打造现代乡村治理多元共建共治的实践格局现代治理思想要求乡村治理过程中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契合当代乡村治理社会生态系统,激活乡村治理机制的融合力和创造力,营造自治㊁法治㊁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格局,提升乡村治理的决策效能,体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取向㊂1.以自治激发乡村治理活力㊂乡村治理坚持自治为治理能力之根本,通过自治增强乡村治理活力,要因村制宜从健全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入手,尊重村民意愿,不断提升乡村治理实践的效率效能,完善乡村治理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知情权㊁参与权㊁表达权和监督权㊂比如,广州市莲麻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先后讨论通过‘莲麻村村规民约“,从土地管理㊁公共卫生清洁家园㊁水利和村公共设施㊁森林保护消防安全㊁发展生产㊁惠民福利待遇㊁公共事务等七方面制定民约㊂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向阳村成立退休村民协会理事会,由村中部分有威望的退休老干部和老党员担任理事,解决村集体与村民们之间 事难理,议难决,决难行 问题,激发调动群众参加治理的积极性,在引领群众㊁牵线搭桥㊁矛盾调处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㊂2.以法治增强乡村治理保障㊂走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就是要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以自治为根本,全面在乡村实现依法管村,依法治村,依法发展乡村事业㊂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做到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的承诺,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助推村中各项事业发展㊂完善规范多元协商治理制度,如村民代表大会制度㊁村财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㊁村民主恳谈会制度㊁乡村重大事情协商制度㊁乡贤参政制度等,为多元治理建构法治化制度化平台㊂比如,惠州市新楼村村两委加快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行 法制副主任 制度,村民的法制观念㊁法律意识㊁法律常识普遍得到增强,村民小组议事规则㊁ 四民主工作法 等制度得到贯彻落实㊂通过法治化建设,确保农民切身利益的实现,确保乡村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向乡村治理延伸,创新乡村治理普法工作方式方法,强化法治资源要素保障,为乡村治理法治建设 造血 ㊂3.以德治再塑乡村治理灵魂㊂坚持德治为魂,以德治扬正气,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移风易俗工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优良的村规民约建设,加强正面典型激励引导,建立完善乡村德治工作标准,形成德治的群众性组织,树立德治活动的引领示范㊂如佛山紫南村开展乡村治理系列文化建设,包括每年1月1日举行全民长跑;每年9月28日举行孔子诞,由2000名村民穿着博士服朗诵紫南赋;每年重阳节评选紫南十大孝子㊁十大长寿健康老人㊁十大新紫南人㊁十大仁善五好家庭等㊂其将德治纳入乡村治理规划,实现德治建设的人财物保障,让德治工作常态化㊁长效化㊂(三)工作层面建设现代乡村治理组织协同的实践机制工作层面要不断建设完善现代乡村治理组织协同的实践机制,勇于大胆创新㊁大胆探索,把现代乡村治理建设各种关系理顺㊁制度完备㊁效能提升, 形成一体推动㊁一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4]127㊂1.建设总揽全局协调有序的组织机制㊂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乡村现代治理就要把村两委班子建设得更强㊂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坚强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㊂2020新年伊始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南岭村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筑牢第一道防线,建立 防疫地图 ,全社区所有交通出入口疫情期间严格把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仔细排查辖区内所有片区重点场所,各项防控工作全面铺开㊁有条不紊推进㊂充分加强疫情防控组织建设,由党员㊁网格员㊁居民志愿者㊁物业公司负责人等60名骨干组成居家隔离生活服务组,每天认真检查疫情居家隔离情况,测量监测居民体温和身体健康状况,为居民减轻心理压力,共克时艰㊂正是全体党员干部众志成城的努力,确保了南岭村社区防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㊂党组织总揽全局是乡村治理的核心与灵魂,协调有序是乡村治理效能的体现,要不断推动乡村治理力量向基层社区下沉,完善基层组织治理的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健全乡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乡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乡村卫生㊁消防㊁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控公共重特大事故,提升乡村治理的执行效能㊂2.建设因村制宜协商共建的统筹机制㊂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㊂乡村治理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必须要采取超常规措施,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创新乡村治理的现代政策模式,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的乡村治理新格局㊂中山南城社区以创新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 2+ 8+N 管理模式, 2 是指建立一个建设协调委员会,搭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8 是指社区服务中心设 四站 四室 ,即公益事业服务站㊁环境卫生监督站㊁志愿者服务站㊁农技服务站㊁文体活动室㊁计生卫生室㊁治安警务室㊁法律服务室; N 是指根据当地居民需要,组建若干社会团体组织㊂探索建立建设协调委员会和居委会特别委员制度,建设协调委员会,是一个新老南头人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㊂协调委员会由社区 两委 成员㊁特别委员㊁社区党员代表㊁镇人大代表㊁事业单位代表㊁企业主和居民代表组成,努力实现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协同共建㊂根据乡村社会发展实际,统筹乡村社会各种主体,统筹乡村经济社会各种资源,认真研究乡村结构差异,因地因村制宜,创造协商共建的新机制,特别是组织建设新模式,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建设全过程[5],形成整体合力为乡村治理 铸魂 ㊂3.建设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均衡机制㊂农村社会要得到均衡发展,就要整合资源,以产业驱动,文化人才带动,环境协动,组织推动㊂要实现以城补乡的均衡发展,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均衡发展,要实现工商资本下乡的均衡发展,更要实现城乡治理的统一协调均衡发展㊂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别是金融普惠在乡村治理中的造血功能,要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在生态环境宜居㊁村规乡风文明㊁治理提升有效㊁生活富裕健康方面的作用,把乡村治理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最大化㊂目前,乡村治理要全面均衡发展,就要建设乡村治理的有效均衡机制,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使乡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促进农村文化教育㊁医疗卫生等事业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得到均衡发展㊂乡村治理要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就要让广大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㊂体现在乡村现代治理过程中,就是要不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㊁文明进步,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㊁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㊂均衡发展是治理的有效前提,治理有效是均衡发展的动因㊂实现治理有效是乡村治理能力的体现,从 管理民主 到 治理有效 ,不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㊂探索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实践过程,就是要树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理念,不断创新乡村现代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乡村现代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水平,逐步打造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现代体系,实践乡村治理现代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不断提供可借鉴的中国乡村治理示范和方案㊂参考文献:[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易经[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谢春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多重意蕴[J].岭南学刊,2020,(1).责任编辑:武晟。
通用版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题卷: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含解析)
课题综合检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一、选择题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指出,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探索性实践,要不断总结经验,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 )①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村级决策体系③提高村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④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政权组织机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民加强对村务的监督、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村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①③符合题意;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监督”组织,不是村民“决策”组织,排除②;④说法错误,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无关,且村务监督委员会不属于政权组织。
2.《中国共产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为了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请你拟定一条宣传标语。
下列最适宜的是( ) A.实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监督B.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C.巩固基层政权,人民当家作主D.参与民主决策,增强社会责任解析:选B 实行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一项内容,但是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A项排除;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排除C项;农民参与民主决策不能保障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D项不选;B项符合题意,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有助于实现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
3.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在农村,村两委中村支部的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带领广大基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奔小康;村委会是村民民主选举的自治组织,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协助乡镇政府工作。
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给定资料材料1五年来,江西省整合资金32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957万亩,全省粮食总产2017年亿斤,实现“十四连丰”;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8%以上,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智慧农业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农业信息化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关键性指标显着提升;基本建立农业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到%;共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万个,受益农户311万户1269万人;“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特色突出、整片推进”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2元,增长%,增速连续八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速,全国排位从14位前移到11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农村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省乡村善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材料2近年来,除却城市出现以住房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等为表征的“城市病”之外,广大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乡村病”。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
”这首小诗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景况。
溧水镇庄里村是有着810年历史的老村,如今坑洼不平的黄泥路积水成窝,枯黄的杂草在砖缝里飘摇,许多废弃房屋已经倒塌。
村小组长介绍,800多常住人口,差不多有400人在外务工,一幢幢200多平方米的老屋仅住着祖孙三人或四人。
还抱怨说:“我们组织办班培训,让中青年掌握一技之长,他们外出谋生没问题。
可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就不是村里能做到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也不好解决。
”与此同时,许多村庄出现了多年无人使用的宅基地。
在安置新村里,新建的楼房都是一层地下室加三层住房的户式,四至六口人的家庭均能满足需求,但仍有部分村民擅自搭建违章建筑,有的用来堆柴和放置农具,有的作临时厕所,有的作为小厨房放煤炉,还有的放置车辆,甚至有人违章搭建经营场所,用于卖菜卖早点、销售建筑石料等,还拉起或竖立各种广告牌。
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给定资料材料1五年来,江西省整合资金32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957万亩,全省粮食总产2017年425.4亿斤,实现“十四连丰”;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8%以上,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智慧农业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农业信息化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关键性指标显着提升;基本建立农业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到40.5%;共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6.22万个,受益农户311万户1269万人;“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特色突出、整片推进”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2元,增长9.1%,增速连续八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速,全国排位从14位前移到11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农村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省乡村善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材料2近年来,除却城市出现以住房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等为表征的“城市病”之外,广大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乡村病”。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
”这首小诗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景况。
溧水镇庄里村是有着810年历史的老村,如今坑洼不平的黄泥路积水成窝,枯黄的杂草在砖缝里飘摇,许多废弃房屋已经倒塌。
村小组长介绍,800多常住人口,差不多有400人在外务工,一幢幢200多平方米的老屋仅住着祖孙三人或四人。
还抱怨说:“我们组织办班培训,让中青年掌握一技之长,他们外出谋生没问题。
可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就不是村里能做到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也不好解决。
”与此同时,许多村庄出现了多年无人使用的宅基地。
在安置新村里,新建的楼房都是一层地下室加三层住房的户式,四至六口人的家庭均能满足需求,但仍有部分村民擅自搭建违章建筑,有的用来堆柴和放置农具,有的作临时厕所,有的作为小厨房放煤炉,还有的放置车辆,甚至有人违章搭建经营场所,用于卖菜卖早点、销售建筑石料等,还拉起或竖立各种广告牌。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综合检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含解析
课题综合检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一、选择题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指出,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探索性实践,要不断总结经验,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 )①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村级决策体系③提高村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④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政权组织机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民加强对村务的监督、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村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①③符合题意;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监督”组织,不是村民“决策”组织,排除②;④说法错误,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无关,且村务监督委员会不属于政权组织。
2.《中国共产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为了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请你拟定一条宣传标语。
下列最适宜的是( ) A.实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监督B.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C.巩固基层政权,人民当家作主D.参与民主决策,增强社会责任解析:选B 实行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一项内容,但是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A项排除;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排除C项;农民参与民主决策不能保障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D项不选;B项符合题意,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有助于实现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
3.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在农村,村两委中村支部的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带领广大基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奔小康;村委会是村民民主选举的自治组织,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协助乡镇政府工作。
申论范文:创新基层治理 实现乡村善治
申论范文:创新基层治理实现乡村善治申论范文:创新基层治理实现乡村善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发展的不断壮大,乡村治理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创新基层治理,实现乡村善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乡村法治体系以及发挥群众自治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途径。
基层组织是农村治理的基础和纽带,它能够有效组织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必须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公共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策划工作的智慧。
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社区和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其在公共事务管理、群众参与和社会调解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促使基层治理机构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提高农村治理效能。
其次,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是创新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
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善治的基础和动力。
要创新基层治理,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只有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才能夯实乡村善治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三,建立健全乡村法治体系是创新基层治理的必要条件。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要实现乡村善治,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公正、高效的乡村法治体系。
首先,要完善农村法律法规,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其次,要加强乡村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的知法守法意识。
应加强乡村法律援助工作,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要加大农村法治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法律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构建乡村法治的基础框架,实现乡村善治的目标。
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的七条路
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的七条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疏通资本、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渠道,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要顺应农业发展主要矛盾变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城镇居民休憩新去处、农耕文明传承新载体。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要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守住生态红线。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让优秀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经验材料:“五清一提”趟出乡村善治之路
乡村治理经验材料:“五清一提”趟出乡村善治之路“五清一提”是一种乡村治理方式,它通过五项基本清理和一项重要提升来推动乡村治理,实现乡村善治。
这五项清理指的是清理村庄环境、清理不法行为、清理村纪村规、清理村务村事、清理村民矛盾;一项提升是提升村民素质。
首先,清理村庄环境是乡村治理的基础。
通过清扫村道、整顿垃圾堆放点、修缮民居等,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整体形象。
这不仅有利于村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还能吸引外来游客,促进农村旅游发展。
其次,清理不法行为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打击非法建设、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擅自占用耕地等不法行为,维护乡村的法治环境。
只有建立良好的法律秩序,才能让村民安居乐业,保护农民的权益。
第三,清理村纪村规是乡村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加强对村规的宣传和执行,提高村民的自律意识和积极性。
只有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才能保持村庄的和谐稳定。
第四,清理村务村事是推动乡村治理的关键。
通过整顿村务管理机制,规范农村组织结构,提高村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增加农民的获得感,同时加强对村办企业和资金的监督,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最后,清理村民矛盾是保持乡村善治的关键。
通过加强农民权益保护、调解纠纷、提供法律援助等措施,化解村民矛盾,增进村庄的和谐。
只有让每个村民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治理。
除了五项清理,还需要提升村民素质。
通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农民技能、推广文明礼仪,提高村民的素质水平。
只有通过教育来提升村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才能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
总之,“五清一提”是一条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清理不良环境和不法行为,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通过清理村纪村规和村务村事,加强村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清理村民矛盾,增进村庄的和谐。
同时,通过提升村民素质,提高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才能将乡村治理走上善治之路,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五清一提”乡村治理经验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word版)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重点知识梳理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1、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尤其是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乡村呈阶梯式发展2、城市虹吸效应导致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
3、农业产业生产方式落后,现代科技普及不足,产业链未形成,产业附加值低,无法支撑农村经济发展4、城乡之间基础服务设施差距大,乡村落后于城市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和政策制度,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1、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2、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3、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4、是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5、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则1、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政治保障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出发点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根本4、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是目标5、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方向6、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是基础五、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四大难点1、农民增收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短板2、农业农村资金投入低,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薄弱环节3、农业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绿色发展任务艰巨4、各类人才短缺,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关键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1、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3、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5、传承农耕文明,走文化兴盛之路6、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7、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七、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1、到2020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实现八、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之处1、内容不同:新农村发展理念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村振兴发展理念为产业兴旺、共同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2、时间不同:新农村提出时间为 2005年10.18-10.11 十六届五中全会乡村振兴战略时间为:2017年10月18日-10.24 党的十九大3、含义不同:用产业兴旺取代生产发展、用共同富裕取代生活宽裕、用生态宜居取代村容整洁、用治理有效取代管理民主九、重要知识点1、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时间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时间为2018年1号文件2、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原则统筹规划、科学推进3、乡村振兴目标层面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4、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五位一体5、《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2018-2022)》发布时间为2018年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6、乡镇振兴战略实施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丰信农业服务模式、乡村振兴社员网模式8、乡村振兴初期试点地区陕西汉中留坝县惠州市惠阳区政府9、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新增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10、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是基础、共同富裕是根本、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
申论范文:聚“四力”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申论范文:聚“四力”走好乡村善治之路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形势向好。
但由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乡村治理正面临着公序良俗失效、社会矛盾激增等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迫在眉睫。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聚“四力”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第一段:开篇点题。
重要性+问题。
首句提出了乡村治理的重要性,然后指出现在乡村治理的问题——公序良俗失效、社会矛盾激增。
最后提出本文的总论点——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聚“四力”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以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的“战斗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关键同样在党,村级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决定了一个村庄发展的好坏、优劣。
目前,全国有128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这就是乡村治理最坚实的力量。
要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全面落实村“两委”换届候选人县级联审机制,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要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村民自治的自觉性;要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切实减轻村级组织的负担,提升村级组织的治理效能。
第二段:分论点1——以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的“战斗力”。
先是提出党在乡村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然后列出基层党组织的庞大数量强调乡村治理党建基础扎实。
最后从两方面提出对策,一是村党组织的完善,二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自治为本,提升乡村治理的“凝聚力”。
村民自治是从我国农村社会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民主制度,是体现村民意志、保障村民权益、激发农村活力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乡村治理的基础。
然而当前,乡村自治制度在落实上的不足,直接影响着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要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考试题库及答案1.(单选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京举行。
会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A.城乡一体化战略B.乡村发展战略C.乡村振兴战略D.三农振兴战略答案:C解析: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
2.(多选题)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属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是()A.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B.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C.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D.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答案:ABCD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包括以下八条: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3.(单选题)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A.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C.实施乡村发展战略D.实施城乡振兴战略答案:B解析:本次会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
江西省2022年事业单位[申论]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江西省2022年事业单位[申论]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给定材料材料1五年来,江西省整合资金32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957万亩,全省粮食总产2017年425.4亿斤,实现“十四连丰”;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8%以上,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智慧农业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农业信息化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关键性指标显著提升;基本建立农业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到40.5%;共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6.22万个,受益农户311万户1269万人;“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特色突出、整片推进”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2元,增长9.1%,增速连续八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速,全国排位从14位前移到11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省乡村善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材料2近年来,除却城市出现以住房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等为表征的“城市病”之外。
广大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乡村病”。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
”这首小诗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景况。
滦水镇庄里村是有着810年历史的老村,如今坑洼不平的黄泥路积水成窝,枯黄的杂草在砖缝里飘摇,许多废弃房屋已经倒塌。
村小组长介绍,800多常住人口,差不多有400人在外务工,一幢幢200多平方米的老屋仅住着祖孙三人或四人。
还报怨说:“我们组织办班培训,让中青年掌握一技之长,他们外出谋生没问题。
可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就不是村里能做到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也不好解决。
”与此同时,许多村庄出现了多年无人使用的宅基地。
在安置新村里,新建的楼房都是一层地下室加三层住房的户式,四至六口人的家庭均能满足需求,但仍有部分村民擅自搭建违章建筑,有的用来堆柴和放置农具,有的作临时厕所,有的作为小厨房放置煤炉,还有的放置车辆,甚至有人违章搭建经营场所,用于卖菜卖早点、销售建筑石料等,还拉起或竖立各种广告牌。
申论范文:创新基层治理 实现乡村善治3篇
申论范文:创新基层治理实现乡村善治3篇申论范文:创新基层治理实现乡村善治1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并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然而,乡村治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规范制度、不透明的决策、基层干部不作为等。
因此,创新基层治理,实现乡村善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而言,需要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加强村民自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加以解决。
首先,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是创新基层治理的关键。
基层干部是推进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他们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广泛的社会关系,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
同时,应该采取更加科学的选任方式,提高干部的工作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干部在基层工作。
其次,加强村民自治也是促进乡村善治的关键。
村民是自己的家园的主人,只有让村民更多地参与到治理中来,才能形成一种基层自治的民主管理模式。
这需要各地政府提供技术支持、法律规范和宣传教育,鼓励村民发挥积极性,参与到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再者,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向。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既可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升生产条件,又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
因此,应该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基层建设,培训新型农民,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环境。
最后,完善治理体系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
治理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系统性特点,可以促进政权方式的现代化与多元化。
各级政府应按照“依法治理、民主治理、科学治理”要求,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服务周到的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治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总之,创新基层治理与乡村善治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只有通过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加强村民自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加以推动,才能更好地服务村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创新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善治的必要途径。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8!"#$%&'()*+,-◇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李海【背景材料】2018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验,研究落实2019年和2020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部署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
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制度保障,选优配强“三农”干部队伍,切实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力度,把“三农”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三农”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
【考点链接】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巩固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11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三治结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三治结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作者:李涛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8年第12期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2018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出了“走乡村善治之路”的目标,并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方面具体路径之一,更显其重要性。
正确理解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能力的辩证关系,通过强化“三治结合”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布局,通过完善融合机制,固化基础保障,最终实现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农民参与、法制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治理体系作为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按照分阶段走的战略部署,对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善治”,也就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过程,既确定了“基本实现”与“实现”的时间节点,也明确指明了能力品质和体系结构的要求。
乡村治理体系的系统性,从推进战略上不局限于构建治理体系的基础框架,也强调分类治理的有机融合体系的重要性,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要求实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这就是说,通过“三治结合”,可以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实现治理体系结构的逐步完善,能充分发挥乡村治理体系的效能,又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对于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需要体现乡村治理的结构和量值,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体现乡村治理的品质与能力,即“乡村善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之意是以“三治结合”的创新方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完善治理体系整体框架,这对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完善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乡村治理有纲在乡村治理中实现自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乡村治理答题模板
乡村治理答题模板
[标题]
1.“三治”相结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2.乡村善治为发展凝聚合力
3.乡村振兴依法治理是关键
[开头]
示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这是在乡村治理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既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示例二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中国进入新时代,对乡村有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既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又要从基层自治着手,不断激活乡村主体的创新力量,为乡村发展凝聚合力。
[结尾]
示例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只有自治、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渗透进乡村的每根毛细血管,乡村才能真正走上善治之路。
以“治理有效”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持续提供坚实支撑,广袤乡村必然焕发勃勃生机、保持和谐有序。
示例二
“经济兴邦兴百年,文化教育兴邦兴万年”,文化对对基层治理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效能。
只有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使基层的精神面貌发生大改变。
乡村治理中只有把弘扬传统道德与培育文明新风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引导村民热爱生活、健康生活,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才能使村民更好地安居乐业。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深入剖析城乡融合发展中所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乡村文化振兴对城乡融合发展破局的意义,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农村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加快制定有利于城乡发展的政策,并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城乡空间形态布局更加合理、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产业关联度更加紧密、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和乡村更加和谐共荣,推进城乡同步发展。
一、新时期的中国城乡关系现实需求1.新时代明确要破解城乡关系的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速度快、效果显著,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
农村发展却相对缓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突出的瓶颈。
2.新时代要求对城乡关系重新定位,从根本上打破二元城乡结构,加快城乡市场化流通机制改革,让市场成为资源流通配置的主要平台,让城乡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充分而自由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新时代的城乡关系要有新目标。
近期来看,就是要助力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让城乡关系在平衡对称的空间发展。
长远来看,则是要实现城乡的全面融合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我国乡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距在教育方面,城乡在教育投入、校舍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有待完善。
在医疗卫生方面,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和优秀的医疗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大部分乡村卫生院设备落后、医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诊疗手段落后。
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已经基本建立了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在内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与城居保合并实施,低保制度也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库时代
(二)提升政治站位,完善善治体系 各地区不仅要做好体系建设制度供给, 同时还要对政治站位进行提升,应做好善治 体系建设,将该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对治理体系创新形成有效推动。基层党组 织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化社会 主义思想的相关指示,根据党中央要求,做
好走善治之路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分析,切实 提升善治体系建设地位,加强对相应工作的 关注力度 [1]。同时要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 契机,做好体系建设统筹规划,以通过实践 与理论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 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以及治理工作开展总 结,做好基层善治体系建设基本要素梳理, 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工作规范,以对整体基层 善治体系建设水平进行保证。
·289·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
探索 我国各地乡村综合情况并不相同,在地
理位置、水文地质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存 在着一定差异,各地区优势与短板并不一致, 如果强行对其他地区善治体制进行套搬,不 仅无法达到预期治理效果,同时还可能会出 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治理体系建 设时,需要按照因地制宜与患者,根据各地 区实际情况,探索出最佳、最为适合的善治 体制建设方案 [4]。
智者论道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符登霞
(湖南湘西自治州委党校,湖湘西 416000)
摘要:为对乡村治理体系进行完善,改善以往乡村治理所存在的执行力度不足以及治理效果不佳等方面的问题,中共中央以及国务院在
2018 年 9 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对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进行完善,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从而打造出
较为理想的善治乡村之路,而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有效途径。
关键词:善治理论;农村;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善治之路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2-0289-002
我国农业人口数量相对较大,乡村是我 国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组成。乡村治理工作开 展效果,不仅与乡村振兴策略实施质量有直 接关联,同时也会对国家治理整体水平提升 产生一定影响,对于乡村以及国家发展而言, 作用极为突出。为走乡村善治之路,确保乡 村治理体系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对 治理体系实施创新,做好相应缺陷调整显得 极为重要。
少数地区村务公开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民主 管理水平较低;③民主法治意识较差,法治 手段执行力度需要得到进一步增强;④传统 优秀文化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德治机制需要 进行完善;⑤社会组织参与优势没有得到完 全发挥,智慧治理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 差距,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存在。
三、 创 新 乡 村 治 理 体 系, 走 乡 村 善 治 之路
一、善治理论 从某种角度来看,善治理论就是公民价 值回归,是对社会自治能力与要求的直观呈 现,也是国家政治权利向社会进行回归的一 种表现。从理论层面来讲,良好的善治模式, 能够使政治国家、市民社会间关系达到最佳。 民间社会或公民是善治基础,发达、完善的 公民社会是实现善治的前提与关键。就外在 表现而言,该理论强调市场、国家以及社会 间应形成有效共治,要打破完全由政府进行 统治的局限,实现权力的多方面流动,确保 私人机构与公共机构拥有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的机会。 通过对善治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完善 乡村治理根本,是需要良好的治理体系作为 支持的。因此构建公民社会、乡镇政权合作 共治模式,形成公共利益最大化治理体系, 是乡村治理进行创新的关键,也是走善治之 路的有效途径。 二、乡村治理实际困境 虽然近几年,在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努力 下,乡村治理能力与水平已经得到切实提升, 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基层治理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需要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①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实际推行乡村治 理手段时,其政治功能发挥效果并不理想, 存在着领导核心作用软化、弱化的问题;②
(一)以问题为导向,做好体系建设制 度供给
各地区应以问题为导向做好体制建设与 完善工作,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治理方 案与治理体系机制供给方案,以对乡村治理 形成有效统筹,确保整体治理体系可以更加 规范、精准。一方面要按照为民服务宗旨, 通过设置综合指挥中小与全科网格员相结合 的运行模式,对村级便民服务功能进行升级, 省去民众到处走的麻烦,真正实现足不出村 完成业务办理,以为广大民众带来更大便利; 另一方面推行多样化民主协商机制,提高民 众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度,提高民主管理机 制执行质量,并通过适合手段,为社会组织 提供更多参与机会,确保民众以及社会组织 的参与优势可以得到完全发挥。同时要将乡 村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确 保经济组织与治理组织可以形成有效互动与 促进,能够做好利益关系协调,以为民众带 来更多实惠。
(三)实施多元共治,保证民众参与度 正如上文所述,民主治理工作落实质量 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沟通多中心善治体 系,将成为治理体系完善与改革的关键。因 此各地区需要做好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模式建 设,要将民众、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等多种 力量合理运用起来,确保各主体作用发挥质 量 [2]。其中党委需要做好领导善治作用发挥, 政府要担负起善治工作开展总责,而社会力 量以及民众要积极参与到各项建设之中,做 好监督以及配合等工作,进而通过多元主体 共同治理的方式,对现代乡村治理形成有效 完善与调整,进而达到良好的乡村善治目标。 在具体进行多元共治模式建设过程中, 一方面,广大党员应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要以身作则对其他主体形成潜移默化的影 响,从而真正做到协同推进,确保党员网格 化管理模式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 党委政府可通过设置各种奖励机制的方式, 对民众形成有效引导,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乡 村治理与建设之中,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良 好氛围,确保乡村治理可以得到切实优化 [3]。 同时需要做好宣传、教育,让民众认识到乡 村治理的重要性,与乡村治理和自身的紧密 联系,进而对民众参与热情再次形成有效调 动,保证整体治理效果。 ( 四 ) 按 照 因 地 制 宜, 做 好 善 治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