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周·孟子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注释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注释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注释一、《齐桓晋文之事》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齐恒晋文之事》原文及注释、翻译、重点实词
齐桓晋文之事〔先秦〕《孟子》一、原文及注释齐宣王问曰:“齐桓(huán)、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年至前年在位。
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
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孟子对曰:“仲(zhòng)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wàng)乎?”仲尼:孔子的字。
道:述说,谈论。
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
无以:不得已。
以,同“已”,作止讲。
王: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yù)也。
”保:安。
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
御:抵御,阻挡。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hú)觫(sù),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胡齕:齐王的近臣。
之:往,到…去。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衅,血祭。
觳觫:恐惧颤抖的样子。
若:如此。
就:接近,走向。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易:交换。
识:知道。
诸:“之乎”的合音。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wàng)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是:代词,这种。
足以王:足够用来王天下。
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诚:的确,确实。
褊小:土地狭小。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解读
齐桓晋文之事解读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中的经典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与齐宣王之间关于推行王道、实行仁政的对话。
在这篇课文中,孟子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阐述道德伦理,强调了实行王道和仁政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君主只有实行仁政,关注民生福祉,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从而统一天下。
同时,孟子还提到了"霸道"和"王道"的概念。
他指出,齐宣王所追求的霸道并非真正的王道,因为霸道依靠武力和权势,而王道则依靠仁爱和道德。
因此,孟子劝诫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关注百姓的利益和福祉,才能真正得到民心。
总的来说,《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经典的儒家思想文献,它强调了道德伦理和仁政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孟子对于天下一家的理念。
这篇课文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也对于我们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关注民生福祉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课】资料内容:古文的【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古诗齐桓晋文之事翻译赏析
古诗齐桓晋文之事翻译赏析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原文】齐宣王问曰(2):“齐桓、晋文之事(3),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5)?”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6)。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7):‘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8)?”对曰:“将以衅钟(9)。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若无罪而就死地(11)。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12)?”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13)。
”’不识有诸(14)?”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15)。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16),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17)。
齐国虽褊小(18),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9)。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2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21),则牛羊何择焉(22)?”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3)。
”曰:“无伤也(24),是乃仁术也(25)!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26)也。
”王说曰(2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28)。
’夫子之谓也(29)。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30)。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31):‘吾力足以举百钧(32),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33),而不见舆薪(34)。
’则王许之乎(35)?”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36),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37),为不用恩焉。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作品原文齐桓晋文之事(1)齐宣王问曰(2):“齐桓、晋文之事(3),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5)?”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6)。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7):‘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8)?”对曰:“将以衅钟(9)。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若无罪而就死地(11)。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12)?”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13)。
”’不识有诸(14)?”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15)。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16),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17)。
齐国虽褊小(18),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9)。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2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21),则牛羊何择焉(22)?”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3)。
”曰:“无伤也(24),是乃仁术也(25)!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26)也。
”王说曰(2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28)。
’夫子之谓也(29)。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30)。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31):‘吾力足以举百钧(32),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33),而不见舆薪(34)。
’则王许之乎(35)?”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36),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37),为不用恩焉。
齐桓晋文之事评价
齐桓晋文之事评价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
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
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
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
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
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
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
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结构层次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
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
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
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
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齐桓晋文之事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齐桓晋文之事作品赏析
漫谈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程俊英《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
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这是全篇的章旨。
孟子的保民和推行仁政思想,对当时社会来说,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当时的人民,正处在七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水深火热的环境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如果能够解除战争和过度剥削所带给人民的痛苦,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悬”的事。
其次,这时的国君,都“以征伐为贤”,强调战争的作用,孟子则强调民众的作用,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保护人民,推行仁政,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人民的生活,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争取人民的拥护,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但这些思想,却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
不过,孟子从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来推断他能够保民而王,这是唯心观点,不是从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出发,是行不通的。
制民之产即恢复井田制度,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会的农村公社,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但他关心人民物质生活,对当时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是深表同情的。
他并且说,人民因冻饿而犯罪,它的过错不在人民而在统治者。
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
这些理想,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齐桓晋文之事 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人教社中语室熊江平【解题】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标题是编者从文章的首句中摘取的。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
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
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代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
两人都是春秋时代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五霸”。
【注评】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事:指两人称霸诸侯的业绩。
可得闻乎?”可得:助动词性结构,同义并列关系。
相当于“可以”“可能”。
○劈头就问齐桓、晋文之事,旨在图霸而且心切。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仲尼:孔子的字。
徒:门徒,学生。
道:称道。
桓文:齐桓公晋文公的省称。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的门人,所以这么说。
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因此。
传:传述。
焉:兼词,于之,对他们的事迹。
“之”指齐桓晋文之事。
臣未之闻也。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孟子主张行“王道”,反对武力称霸,所以借口“无道”和“无传”巧妙地撤开桓文之事。
话虽说得委婉,但一语撇开,实则斩钉截铁地表明了“霸道”不值一谈。
无以,以:同“已”,动词,止。
“无已”是文言里的一种习惯说法,这里直译是“(如果您要问一个)没完没了”,意即“如果不能不说”。
则王乎?”则:那就。
王(wàng):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这一分句等于说“则我请言王乎”,主语“我”和谓语“言”都省略了。
○本篇本意在宣扬“王道”,却由问“霸道”发端,通过撇开“霸道”以引出“王道”,一开始便纳入驳辩之局,文势顿挫生姿。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德:指国君的道德。
曰:“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保民:使人民生活安定。
保,安定,这里属使动用法。
莫之能御:没有谁能够阻挡他。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孟子说过:“以德行仁者王。
”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施惠于民,所以首先明确提出“保民而王”,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一段: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保民:即“保民而王”,承上文省言之。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赏识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赏识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
他的著作《孟子》是中国古代 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典籍之
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文章概述
文章主题
文章主题
本文主要讲述了齐桓公和晋文公 的争霸故事,以及他们如何通过 智慧和策略来争夺霸权。
主题分析
通过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争霸 故事,我们可以探讨权力、智慧 、策略等主题,并从中汲取智慧 和启示。
齐桓公善于识人和用人,他给予手下 将领和谋士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在各 自领域发挥专长,实现国家利益最大 化。
果断决策
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对外关系方面,齐 桓公展现出果断决策的特点。他能够 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决策,并迅速付 诸实施。
晋文公形象分析
忍辱负重
晋文公在流亡期间遭受种种磨难, 但他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终成功返回晋国并登上王位。
逻辑严密。
叙事手法
作者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如倒 叙、插叙等,使得故事情节更加
紧凑,引人入胜。
叙事语言
文章的语言简练明快,表达力强, 能够让读者快速理解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
语言艺术
01
02
03
语言风格
文章的语言风格典雅、庄 重,同时又不失生动活泼, 表现了孟子思想的独特魅 力。
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了排比、对偶、 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 得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多 彩。
对现代的启示
重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01
该文启示我们,在当今社会,应重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以道
德为基础推动政治的进步和发展。
弘扬儒家文化
02
通过弘扬儒家文化,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是该文给予我们的
重要启示之一。
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
03
同时,该文也启示我们,文学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
孟子齐桓晋文详细注释
孟子齐桓晋文详细注释
关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的详细注释,我们可以从文本的内容、语言特点以及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解读。
文本内容:《齐桓晋文之事》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
在这段对话中,齐宣王向孟子询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孟子则借机向齐宣王阐述了以道德力量统一天下的王道理念,并指出了齐宣王具备施行仁政的潜力。
语言特点:
1.孟子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寓言,如“以羊易牛”的例子,来说明齐宣王内心的仁慈和道德直觉。
2.孟子的语言风格雄浑有力,善于运用对比和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文中使用了典型的文言文语法结构,如倒装、省略等,体现了文言文的精炼与简洁。
哲学思想:
1.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强调以民为本,以道德和仁爱来治理国家。
2.他认为君王的德行是治国的关键,君王应当以道德榜样来感化人民。
3.孟子反对单纯依靠武力来维持统治,主张通过道德教
化来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统一。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齐桓晋文之事》不仅是孟子文学艺术的展现,也是其政治哲学思想的体现。
通过这段对话,孟子传达了对于理想政治的设想和对于君王职责的理解,对于后世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齐桓晋⽂之事原⽂及翻译及注释 ⼀些⽂⾔⽂都记载了古时的古时,有着⼈⽣智慧的寓意,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齐桓晋⽂之事原⽂及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齐桓晋⽂之事原⽂及翻译及注释 原⽂ 齐宣王问⽈:“齐桓、晋⽂之事可得闻乎?” 孟⼦对⽈:“仲尼之徒⽆道桓⽂之事者,是以后世⽆传焉,⾂未之闻也。
⽆以,则王乎?”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保民⽽王,莫之能御也。
” ⽈:“若寡⼈者,可以保民乎哉?” ⽈:“可。
” ⽈:“何由知吾可也?” ⽈:“⾂闻之胡龁⽈:‘王坐于堂上,有牵⽜⽽过堂下者。
王见之,⽈:“⽜何之?”对⽈:“将以衅钟。
”王⽈:“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罪⽽就死地。
”对⽈:“然则废衅钟与?“⽈:‘何可废也?以⽺易之。
’不识有诸?” ⽈:“有之。
” ⽈:“是⼼⾜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固知王之不忍也。
” 王⽈:“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吾何爱⼀⽜?即不忍其觳觫,若⽆罪⽽就死地,故以⽺易之也。
” ⽈:“王⽆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易⼤,彼恶知之?王若隐其⽆罪⽽就死地,则⽜⽺何择焉?” 王笑⽈:“是诚何⼼哉?我⾮爱其财⽽易之以⽺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伤也,是乃仁术也,见⽜未见⽺也。
君⼦之于禽兽也:见其⽣,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其⾁。
是以君⼦远庖厨也。
” 王说,⽈:“ 云:‘他⼈有⼼,予忖度之。
’──夫⼦之谓也。
夫我乃⾏之,反⽽求之,不得吾⼼;夫⼦⾔之,于我⼼有戚戚焉。
此⼼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有复于王者⽈:‘吾⼒⾜以举百钧,⽽不⾜以举⼀⽻;明⾜以察秋毫之末,⽽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 ⽈:“否。
” “今恩⾜以及禽兽,⽽功不⾄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之不举,为不⽤⼒焉;舆薪之不见,为不⽤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不能也。
”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挟太⼭以超北海,语⼈⽈:‘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齐桓晋文之事(君子远庖厨)注译及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君子远庖厨)注译及赏析【原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①问曰:“齐桓、晋文②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无以③,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④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⑤?’对曰:‘将以衅钟⑥。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⑦,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⑧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
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⑨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⑩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⑾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
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⑿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⒀也。
”【注释】①齐宣王:姓田,名辟疆。
齐威王的儿子,齐泯王的父亲,约公元前319年至301年在位。
②齐桓、晋文:指齐桓公、晋文公。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
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是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至前628年在位,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③无以:不得已,以同“已”。
④胡龁:人名,齐宣王身边的近臣。
⑤之:动词,去,往。
⑥衅钟:新钟铸成,杀牲取血涂抹钟的孔隙,用来祭祀。
按照古代礼仪,凡是国家某件新器物或宗庙开始使用时,都要杀牲取血加以祭祀。
⑦觳(hu)觫(su):因恐惧而战栗的样子。
⑧爱:吝啬。
⑨褊(bian):狭小。
⑩异:动词,奇怪,疑怪,责怪。
⑾隐:疼爱,可怜。
齐桓晋文之事课文精讲
齐桓晋文之事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谈话记录,主要讲述了齐宣王与孟子之间的对话。
根据内容和形式,可以将该文章分为以下三部分:1. 开头至“王请度之”:这部分主要阐述了齐宣王未实行王道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不能,而是因为他不去做。
齐宣王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称霸之事,表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然而,齐桓、晋文是通过武力而非仁政来称霸的,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
孟子以“臣未之闻也”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2. “霸道”至“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孟子对齐宣王关于“霸道”与“王道”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
孟子认为,霸道是以力假仁,而王道则是真正的仁政。
他通过举例和逻辑推理,向齐宣王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仁政,以及为什么应该实行王道而非霸道。
3.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至结尾: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孟子对齐宣王关于仁政的具体措施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
孟子认为,仁政应该关注百姓的生活和福祉,而不仅仅是满足统治者的欲望。
他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如减轻赋税、关注教育、保障民生等,以帮助齐宣王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王道。
《齐桓晋文之事》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齐宣王未实行王道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孟子对齐宣王关于“霸道”与“王道”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孟子对齐宣王关于仁政的具体措施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
整篇文章以问答形式展开,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充分展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智慧。
二、文章赏析《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重要的儒家文献,记录了孟子与齐宣王之间关于政治理念、仁政和王者之道的深入对话。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视角。
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深入探讨了“霸道”与“王道”的区别。
孟子认为,霸道是以力假仁,通过武力和强制手段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王道则是真正的仁政,关注百姓的福祉,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伋)的再传弟子,哲学思想继承孔子,但有所发展。
其中心思想是并“仁”与“义”,称尧舜、法先王,对旧贵族的腐朽统治非常不满,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但他对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暴政也不满意,认为“春秋无义战”,有点类似处在欧洲社会历史大转折期的巴尔扎克,思想呈现一种复杂的状态。
他周游列国,也注定不能为人所用。
孟子晚年退居家乡,设帐授徒,与弟子一起著书,今存《孟子》七篇(每篇均分上下篇)。
孟子文章流畅自然,说理透辟,反复论辩,引譬设喻,为唐宋以来古文家所取法。
其思想文章对中国历代文人学者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孟子以“好辩”名著当世。
《孟子》一书的雄辩气势、强大的逻辑力量,以及他在使用类比推理时“深于取象”的特点,引起历来研究者的重视,这是战国时代生活节奏加快,散文审美追求改变的结果。
即如本书所选的这一章,就很有代表性。
像“武场”上的争雄斗胜一样,在“争于气力”的时代(《韩非子·五蠹》),“文场”上也不是以春秋时的“从容辞令”为美了,取胜靠的是正确的逻辑推理中蕴藏的力量,强大的逻辑力量来自人心共孚的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成功在于所引事例(比体)与被比的主体既具有平行类似的准确性,又具有一看就懂、无需证明的公理性。
所以孟子论辩的这几个特点是互为依存的。
向人主游说,不比通常的论辩,不可能采取“开门见山”式,假如一上来,孟子就对齐宣王讲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道理,后果可知。
那么首要的任务,做为游说的先决条件,是要把齐宣王从人主的地位上拉下来,使之心甘情愿地成为论辩的对手。
所以,孟子利用齐宣王想统一天下的欲望,适应他要征服天下而又担心武力不足的心理,提出“保民而王”的论证中心,并指出“莫之能御也”──只要安定百姓,实行王道,就不必发愁有谁能抵挡他统一天下的计划,齐王的兴味一下子被吊起来,也就简捷迅速地将齐宣王拉入讨论的主题圈内:“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他那急不可奈,又担心被否定的神情真是跃然纸上。
紧接着因势利导,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一件小事,从中抽取齐宣王“可以保民”的“仁术”,说得齐宣王“心有戚戚焉”──分析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但他不知道这件小事一旦到了孟子手中,决不止仅仅指出“仁术”而已。
等到齐宣王急于想知道“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时候,已经不只是站在孟子设计好的逻辑发展之路上,而是积极主动地配合孟子把逻辑衍化工程向前推进。
倘正面回答齐宣王的问题,其“保民而王”的步骤应该是:仁术→恩及于禽兽→恩惠必然至于百姓→制民之产,使民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谨庠序之教。
但孟子不采取这种平淡的说法,而是从反面说,既使行文跌宕,避免了平滑,也从心理上触动齐宣王,指出齐宣王是不“保民”而不是不能“保民”。
下文随即开始了精彩的“取象”: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这是一望而知的两组矛盾判断,无需证明,只要前一个是真实的,后一个必定虚假,所以齐宣王毫不迟疑地回答:“否”。
这正是孟子需要的,孟子抓住时机,顺势下接一问:“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以羊易牛”这个线头牵到这里,齐宣王才发现为他设置的“陷阱”,不入也得入了──这就是后世学人所谓孟子“善设机巧,引人入彀”的体现。
“恩足以及禽兽”这个被比的主体和“力足以举百钧”“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两个比体,在形式上是平行的,都是“真”的;那么,“(力)不足以举一羽”、“(明)不见舆薪”和“功不至于百姓”形式上也是平行的,而且都是假的。
从正面说,应该是力以足举百钧,更可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更可见舆薪,恩足以及禽兽,功更可至于百姓了。
但孟子不这样做,仍采取后问式,将齐宣王牢牢地拉在逻辑的套子里不放,即他已经承
认比体的虚假(“否”),必定也承认被比体的虚假,此不待言;这一问,就又拉着他向前走,促进其心理活动顺着已经展开的逻辑,得出一个结论:“不用力”“不用明”“不用恩”,并且又引导出下一个类比推理。
所以这种设问和反问,在推理中是推动逻辑衍进的必要手段,使讨论、论辩成为步步深入、层层进逼的动态趋势,而不是枯燥平板和简单的说教。
这样,齐宣王的思想就只能在孟子铺好的思路上前行,他又发问:“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又设喻类比:“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从上一个推理看,“不用恩”自然是“为长者折枝”之类了。
这时,齐宣王已经彻底地败阵了,孟子才能正面提出“推恩足以保四海”的大道理。
但齐宣王并没真正认输,他还是相信武力,内心深处还是要追求齐桓、晋文的霸业,经过一系列的追问,迫使齐宣王承认自己的“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为了使齐宣王引起震动,孟子针对齐宣王的想法“取象”:“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从齐宣王回答“楚人胜”引申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齐宣王欲用武力统一天下,那以齐对天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则是以一服八,也就无异于邹人与楚人战。
然后直接引到“反本”上来,正式讲了“反本”的内容──孟子治国的最高理想。
《孟子》散文的气势还来自排比与对偶。
强大的逻辑力量加上气势宏大的排比,就使其辩论具有排山倒海的力量美:
如此看来,一组具有进趋力的句子,或呈平铺式向前推进,或呈多级火箭式向前推进。
最后的“不为也,非不能也”本质上是一组对偶句,而对偶句的节奏作用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那么在推进结束时,也就以其沉稳的形式稳定于对齐宣王的评价上。
这样排比对偶相结合,排比的推进不可阻挡,对偶的稳定又不可转移。
这便是孟子辩才无碍的原因及其文采外发的表现。
(选自《中国古代散文精品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