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_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指导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指导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标要求】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年之前)。

【备考指要】1.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理解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和长征精神。

3.把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遭遇的挫折、历史性转变及其启示。

【自主学习】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风雷(1)原因:中国在_________上外交失败。

(2)过程①5月4日,_________等地学生游行示威。

②6月5日起,_________工人罢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初步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张、陆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_________的革命运动。

②促进了_________的传播。

③是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①_________广泛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_________、陈独秀等人的积极活动。

③_________的帮助。

(2)一大①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_________秘密举行,后又转到浙江嘉兴_________。

②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_____”;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中央局,选举_________为书记。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①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三大通过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②实现:1924年,_________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参加的国民党一大。

③意义: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开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超的到来。

2019版高考历史(北京专用)一轮课件第1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2019版高考历史(北京专用)一轮课件第1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精神。
拓展延伸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1)从国际方面看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提 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独占中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 国家,这使得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考点2
栏目索引
b.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使中国人 民看到了“新曙光”。 (2)从国内方面看 a.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这种观点错误。五四运动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因而只是
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
考点2
栏目索引
(5)五四精神 a.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 精神。
b.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
主和科学精神。 c.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
第1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考纲要求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3.国共十年对峙
本讲考点
考点1 考点2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民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考点2
栏目索引
考点1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民革命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考点2
栏目索引
2.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 a.内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b.外部:④ 共产国际 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a.时间、地点:1921年 7 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b.内容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学习资料专题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辽宁沈阳一模)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解析:B 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国家政权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可知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不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故D项错误。

2.(2017·山西大同检测)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C.开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解析:A 材料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农民的宣传、组织,相比较以前只重视工人,可以推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

A项从材料看,“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B项错误;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开创的,故C项错误;组织发动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进一步深入的表现,故D项错误。

3.(2017·河北衡水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单元第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单元第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含解析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五四运动2.导火索: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3日 北京 学生 第二阶段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4.结果⎩⎪⎨⎪⎧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性质:是一次□02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中共“二大〞(1922年) (1)主要内容:制定了□02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03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 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4.意义(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06人民大革命。

(2)作用:动摇了□07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四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年)[漫画解史]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微点提醒] 五四运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根本实现(并非完全成功)。

[问题探究1]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异同?提示:同:革命任务相同,都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异:根本不同在于两者的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图示考点]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问题探究2] 与中共“一大〞相比,如何认识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提示: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正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意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清了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中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4.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4.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探究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 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提示: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 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是五四 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 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
【史论点睛】 五四运动彰显的新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②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 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的标志。
(4)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_______ 吴起镇 与当地 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_____会 甘肃 宁会师。 (5)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 安;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 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 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第 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_________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
(2)运动过程。 ①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中心在_____,主力为学生,口 北京 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②1919年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_____,主力为工 上海 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专题0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主干梳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

(2)经过: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成果①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

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国民革命(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①背景: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②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战争①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②成果: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3)国民革命的失败①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②原因a.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b.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③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0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尝试B[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提及,故A项错误;从1894年至1920年,中国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涉及,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初步尝试,故D项错误.]2、“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学生像中国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和新思想.”这种社会和思想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全国性运动.这场“大规模全国性运动”主要影响是()A、推动现代科学传播B、促进民众思想解放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B[材料中“大规模全国性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动现代科学传播并非五四运动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大大促进民众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对国家统一没太大影响,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日本还未大举侵华,因而五四运动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影响,故D项错误.]3、(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考)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要进行()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材料中“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不符合,故A项错误;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所以不可能推翻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知是无产阶级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4、《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这导致了()A、中国共产党阶级性质变化B、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C[中共“二大”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性质,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故B项错误;从中共“二大”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要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其结果是推动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C项正确;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2017·武汉高中毕业生模拟)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A、改组中国国民党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C、壮大中国共产党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B[从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可知,该措施是在改组国民党之后实行,故A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重视工人、农民,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工人和农民参与革命,故B项正确;孙中山是国民党领导人,故其做法不是为壮大共产党,故C项错误;从“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知,材料中措施不是为提高工人和农民经济地位,故D项错误.]6、(2017·衡水高考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国民党正确领导B、国民革命运动影响推动C、北伐战争强有力支援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B[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国民党新变化,这除了国民党自身改组外,还得益于国共两党合作实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北方国民党组织改造,并发展了党员,取得广泛群众基础,故B 项正确;北伐战争从1926年7月开始,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国民党一大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但题干问是这一现象原因,故D项错误.]7、(2017·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次会议()A、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B、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C、直接促发了毛泽东创立苏维埃政权D、反映当时党中央缺乏灵活务实方针D[“1927年11月初”王明还没有主持中央工作,故A项错误;材料所体现是要求盲目跟国民党优势兵力硬打硬拼,故B项错误;苏维埃政权建立是井冈山根据地巩固之后措施,故C项错误;由“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可见当时中央并不了解中国国情,没有根据国情需求即时调整政策,故D项正确.]8、在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兴国土地法》中,把1928年制定《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内容,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这一转变说明了()A、当时党内“左”倾思想泛滥B、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利益C、共产党土地政策尚未成熟D、根据地革命形势日趋严峻B[据材料可得这一转变出发点是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当时党内“左”倾思想泛滥在材料无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可得这一转变结合了国情和革命实际(尤其是土地革命发展),说明了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利益,从而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和维护苏维埃政权稳定,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得共产党土地革命政策,符合革命需要,并非土地政策尚未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地革命形势日趋严峻在材料未涉及,事实上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故D项错误.] 9、(2017·淄博高三模拟)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提出:“故今后本党在民众中,其目为建设组织、建设宣传、建设训练,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湔除,即本党青年党之幼稚行为,亦须根本纠正.”这反映了国民党()A、力图维护一党独裁B、全力围剿工农红军C、推进国民经济建设D、与共产党争夺民众A[根据题目中“故今后本党在民众中……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湔除”得知,国民党力图维护一党独裁,故A项正确;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是在1930—1935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35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清除”得出D项表述片面,故错误.]10、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高举“抗日反蒋”旗帜,转战湘黔川滇寻求新落脚点,集中全力粉碎敌人围追堵截.1935年6月转入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明确提出“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由此可知()A、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B、红军长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C、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趋于激化D、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路线方针问题B[1935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指示》,这个指示正式改“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这是中国共产党政策极为重大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1935年6月转入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明确提出‘北上抗日’战略方针”可知红军长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故B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趋于激化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路线方针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故D项错误.]11、(2017·唐山高三模拟)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了张闻天《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总结决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但却没有提出政治路线错误问题,反而确认“党中央政治路线无疑义是正确.”而且讲得有根有据,连路线错误暗示都没有.主要是因为()A、担心党内发生严重分裂B、缺乏稳定政治大环境C、错误性质没人认识清楚D、政治路线问题并不重要A[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没有提出政治路线错误问题”“党中央政治路线无疑义是正确”“连路线错误暗示都没有”得出,当时担心党内发生严重分裂,故A项正确;材料中做法正是为了维护政治环境稳定,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12、(2017·邯郸高三模拟)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转变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影响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有力支持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共两党关系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得出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影响,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可知,题中现象发生在长征之后,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三明高中毕业班质检)(25分)“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重大外交举措,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当时有部分不平等条约已经满期,英美等国家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在华特权.为树立形象需要,国民政府认为:“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条约、协定与惯例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目”“革命外交”策略,这一策略被他誉为“于铁拳之外,罩上一层橡皮”.——摘编自陈家晶《评南京国民政府之改订新约运动》等材料二1928年7月—12月,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签订各种新条约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且与中国在条约中关系是平等互惠……但对于“在华领事裁判权”,只有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五国家在新约中有条件地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如比利时提出“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是项特权时才放弃”.而美英等主要国家不是采取拖延态度,就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来保持.列强强硬态度,使谈判几乎没有进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形势骤变迫使中国外交重心不得不发生转变.国民政府前期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交涉就半途而废了.——摘编自《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外交志(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原因,并谈谈你对“革命外交”策略理解.(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美列强对待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态度及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改订新约运动历史影响.(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地位提高;部分不平等条约到期;南京国民政府意图通过外交进取树立形象.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条约、协定与惯例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目”从目和手段两个方面可以理解革命外交为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斗争目标,带有革命性;但采用非暴力手段,用温和谈判方式.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列强态度是对政治与经济要求区别对待,政治上强硬,经济上配合;主要大国与小国态度有别.第二小问,其维护领事裁判权是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其在经济上对中国配合是因为中国经济水平与列强差距大,威胁小;不同国家态度不同是因为列强在华利益不同.第三小问,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分析,积极方面从政治、外交、经济上分析,局限性从改订新约目标没有实现方面考虑.【答案】(1)原因:北洋军阀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有效;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地位提高;部分不平等条约到期;南京国民政府意图通过外交进取树立形象;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增强,掀起爱国运动;列强对华政策发生改变,为改订新约运动提供了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自决潮流创造了较为宽松国际环境. 理解: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斗争目标,带有革命性;但采用非暴力手段,用温和谈判方式.(2)态度:对政治与经济要求区别对待(政治上强硬,经济上配合);主要大国与小国态度有别.原因:维护列强在华利益;中国经济水平与列强差距大,威胁小;列强在华利益不同.(3)影响:改订新约运动有其积极、进步一面.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民意,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赢得部分主权;实现了中国外交重大突破;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但是,改订新约运动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存在一定局限性.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五四学生运动,可分为以傅斯年、梁实秋为首爱国者和以杨晦、匡互生为主以情感宣泄为主暴力爱国者.对于杨晦、匡互生这样火烧赵家楼,并且痛打所谓“卖国贼”学生,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战斗精神.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了.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别名.——摘编自黄广明、杨潇《启蒙是最好爱国——新文化运动健将觉悟》等运用中国近现代史史实,对材料中有关“爱国”观点加以讨论.(要求:提取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观点,史论结合,表述准确)【解析】根据材料中以五四运动现象为例,分析爱国方式,并通过陈独秀先生著作提出观点“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别名.”得出观点:爱国主义是感情与理性统一,并结合材料论述.【答案】示例:观点:爱国主义是激情与理性统一.讨论: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山东问题发生后,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唤起了民众觉醒;抗战时期为国捐躯将士们,他们都是爱国英雄.同时,激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五四运动中,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汉奸”.这样结局就是暴力赢了,文明输了,情感赢了,法律丢了.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3)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①内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②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①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②内容:③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①条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②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③意义: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①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

②进程:势如破竹,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③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巧学助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二、国共的十年对峙1.武装起义(1)原因: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概况: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导,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改向山区进军。

2.八七会议(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工农武装割据”(1)思想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2)根据地建设:(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对峙
考情备考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 割据革命道路”的开辟。 2.备考策略: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的剧烈变革时 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 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 传入中国,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综合经济 和思想相关史实,加强对历史阶段特征 的认识。(2)学习国民大革命和国共十 年对峙时要抓住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 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形势在革 命策略上进行了哪些调整。
主干知识整合
抓主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 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板块八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阶段特征】
1.阶段: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中国近代化的新方向
阶段。 2.政治: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经济:传统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但仍占据主导地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战乱不断,日本帝国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压榨,民族工业不断萎缩。
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1.(2017·辽宁沈阳一模)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解析:B 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国家政权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可知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不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故D项错误。

2.(2017·山西大同检测)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C.开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解析:A 材料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农民的宣传、组织,相比较以前只重视工人,可以推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

A项从材料看,“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B项错误;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开创的,故C项错误;组织发动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进一步深入的表现,故D项错误。

3.(2017·河北衡水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 精品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 精品

知识拓展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 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 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
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 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 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 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 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 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3.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⑥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4.意义
(1)促进了⑦ 马克思主义 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⑧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特别提示 五四运动具有彻底性并不是说五四运动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 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说取 得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是指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读史指导 (1)史料1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体现 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 (2)史料2,第一段“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 第三段“工农学兵”“大联合”体现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第六段 “国民革命成功”体现了国民大革命的成果。
(3)史料3,“革命的火焰”是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8-1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8-1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18·南京、盐城模拟]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答案 B解析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仍是封建性质,故A项错误;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说明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破坏的,故D项错误。

2.“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

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的高潮”()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中“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可知这是指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新的高潮”指的是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①④正确。

②属于20世纪20年代初军阀混战和列强侵略的影响;③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均排除。

故选C项。

3.[2018·浙江温州十校联考]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提出“组建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一年之后召开的中共“二大”上,却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讲义:阶段八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精品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讲义:阶段八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精品

阶段八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3.国共十年对峙局面:(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

(2)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主干梳理]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①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②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①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③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②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①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②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民大革命(1)国共合作①背景⎩⎨⎧a.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②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③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①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②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18·湖南娄底联考]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建立B.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宪法是指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可知,1954年三大改造尚未完成,中国仍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因此这部宪法“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故选D项。

2.[2018·江苏宿迁期末]“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

”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由执政机构变为参政机构B.由主持机构变为监督机构C.由立法机构变为协商机构D.由法律机构变为执行机构答案 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体现了其立法的职能,而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不复存在,而是作为政治协商机构,故选C项。

3.[2018·湖南衡阳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该材料主要( ) A.表明了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C.反映了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是比例代表制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形成答案 B解析人大代表的选举以一定比例的人口为基础,同时适当照顾城市,这就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押题专练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押题专练
18. 1927年5月,国民党中执委训令:“河南各省党部、各农民协会、各妇女协会等,均停止活动,应即听候中央调查。”同时,湘、鄂农民运动也逐渐被镇压下去。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国共第一次合作关系正式破裂
B.国民党惧怕农民运动高涨威胁其统治
C.中共忽视领导农民运动的教训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符合中国国情
A.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B.是工农红色政权存在的前提
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范围
D.说明中央苏区推崇法律至上
【答案】A
20.1932年颁布的《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规定:“农民在土地革命中分得的地主的土地,一律以发还原主确定其所有权为原则。”这表明( )
A.地主土地所有制重新确立
B.土地革命的成果得到承认
A.能够施压中国北京政府
B.同情求民主的进步人士
C.实际掌有管辖该案之权
D.足以代表法国政府立场
【答案】C
5.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
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无力控制中共内部的矛盾分歧
D.在民主革命初期极为保守的政治策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以群众扫荡国民党而夺取政权的时机还未到”可知,中共仍坚持城市中心论,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苏俄道路与中国革命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和中共的认识基本一致,无从谈内部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陈独秀和中共都认识到推翻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只是时机未到,非保守政治策略,故D项错误。
第0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一第三单元第3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一第三单元第3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第3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5个关键点(1)一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

(2)两次大会:中共“一大”、国民党“一大”。

(3)两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

(4)三大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

(5)三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有关国共十年对峙的3个关键点(1)一个核心:农村革命道路的探索。

(2)三点成就: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

(3)四个转移:工作重心的转移;最高决策的转移;革命中心的转移;中国时局的转移。

课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回扣教材知识]一、五四运动(1919年)1.背景2.经过3.结果:初步胜利(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1)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早期的斗争实践(1921~1923年)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2.早期斗争实践(1)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3)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中共三大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1.开始——国共合作的实现(1)原因①召开:1924年,广州。

②内容: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③影响: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2.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3月)3.国民革命失败——“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进补课程知识]一、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018· 浙江温州十校联考 ]1921 年中共“一大”召 开,提出“组建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 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一年之后召开的中共“二大”上, 却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的“最低纲领”。上述目标的变化,缘于( A.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C.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B.中共对国情认识的深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解析
国民革命开始于 1924 年,而中共“二大”召开
是在 1922 年, 故 A 项错误; 据材料中从中共“一大”时“推 翻资产阶级政权 ”“实现共产主义 ”到中共 “二大 ”时的 “反帝反封建”可知, 中共“一大”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 验, 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实际, 到中共“二大”的时候认识 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任 务,故 B 项正确;中国社会性质在近代都是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故 C 项错误;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故 D 项错误。
板块四 限时· 规范· 特训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 共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2018· 南京、盐城模拟]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 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 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 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 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中“反对地主、 资产阶
级的民主”与中共“一大”具有一致性,都反对资产阶级, 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故 A、D 两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 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 B 项错误;反对地主阶级有利于提 高农民的革命热情,故 C 项正确。
8.[2017· 辽宁联考]1935 年 10 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 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 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 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
依据材料内容“先定三湘, 光复武汉, 进而与我
友军会师, 以期统一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定该军事 行动是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 治,故选 B 项。
6.[2018· 河北景县月考]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 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 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一思想的提出( ) 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B.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C.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D.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2.“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 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 保护国。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 一个新的高潮。”“新的高潮” ( 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军阀”成为共识 A.①② 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②使“打倒列强,除 ④促进ຫໍສະໝຸດ 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析
根据材料中“ 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
交手段, 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 可知这是指巴 黎和会上协约国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新的高 潮”指的是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民主 革命发生转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①④正确。 ②属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军阀混战和列强侵略的影响; ③属 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均排除。故选 C 项。
解析
材料中未体现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故 A 项错
误; 此时期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应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以夺取政权,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材料中 共产国际要求中共依附于国民党进行革命, 不争取建立无产 阶级政权,这样就会影响中共在国民大革命中犯右倾错误, 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一味妥协退让, 最终使国共合作破裂, 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5.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 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 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 ) 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解析
解析
材料“纵然失败, 也不用去广东”说明毛泽东反
对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 “而应上山”在湖南开展革命, 体 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故选 A 项。B、C、D 三项与 题意关系不大,排除。
7.[2017· 湖北重点中学联考]1931 年 11 月, 《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 主张工人、农民的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 治的权力,以除去反动社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 障碍。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 A.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修正 B.巩固了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成果 C.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 D.成为中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析
五四运动时期, 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
中,仍是封建性质,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从曾国藩、李 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 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说明五四运动后知 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 即社会主导 力量发生了变化,故 B 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故 C 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破坏的,故 D 项错误。
4.[2018· 湖南衡阳月考]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 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 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 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 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 C.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D.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