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四首 1教案 北京版

合集下载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古诗四首 课件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古诗四首 课件

精读领悟
前两句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夜,月光下的洞庭 湖水清澈空明,与 明朗的月色交相辉 映。湖面风平浪静, 波光闪动,像一面 没有磨过的镜子。
精读领悟
初读感知
认读要求
①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读准确,读流畅。 ②和同桌互读四首诗,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③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精读领悟
学习第一首 《少年行》
“少年行”是我国古代一个的 诗词题目,许多诗人如李白、 王维、王昌龄、杜甫、杜牧等 都曾写过,著名的有王维的四 首《少年行》。“少年行”又 是一种游戏及乐曲的名称。
2
②学生交流搜集的古诗资料。 ③读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出示词语
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
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 解诗题;诵诗句、 擘
lǔ 虏
ān chán mò 鞍 单 漠 yǔ mó luó 禹 磨 骡
gōu 钩 xī 锡 jī 屐
Luò tíng 络 庭
初读感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 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 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 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 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 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 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 动”的豪气。
初读感知
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 最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相互映衬。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潭,水很深的湖。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 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 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 有螺旋形硬壳。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 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案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课时《牧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和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同学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同学闭目想象。

2、同学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同学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四首》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四首》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四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四首》教案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四首》教案(精选14篇)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四首》教案篇1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古诗四首》教案(精选13篇)

《古诗四首》教案(精选13篇)

《古诗四首》教案(精选13篇)《古诗四首》篇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 二教时[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春望》《泊秦淮》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

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

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

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

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

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

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

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

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古诗四首少年行_北京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古诗四首少年行_北京版

17.古诗四首——少年行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学目标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 学会10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单”)。

[来源:]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共3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共3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共3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三首》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2.掌握《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和《春晓》三首古诗的背诵和朗读。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操,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背诵和朗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和《春晓》三首古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首古诗的课文,并准备相关的图片或PPT辅助教学。

2.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用图片或PPT展示《静夜思》,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引出《静夜思》这首古诗。

2.学习《静夜思》: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理解古诗内容,讲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

3.分组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静夜思》,培养合作意识和朗读能力。

第二课时1.复习《静夜思》:让学生背诵《静夜思》,并选择几名学生进行个别表演。

2.学习《床前明月光》:同样方式进行学习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意境。

3.配合动作:让学生配合手势或动作来朗读《床前明月光》,增加趣味性。

第三课时1.复习《床前明月光》:让学生背诵《床前明月光》,并进行朗读练习。

2.学习《春晓》:引导学生品味《春晓》的清新,讲解诗中描绘的春天美景。

3.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自行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并进行展示与分享。

五、课堂小结通过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诗三首》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欣赏,提高了朗读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继续欣赏和理解更多的古诗,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

以上是关于《古诗三首》教案的具体安排和授课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教案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教案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教案 1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词,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

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

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四首 1教案 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四首 1教案 北京版

17.古诗四首【教学目标】1. 学会10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单”)。

2. 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一至五年级学习了几十首古诗,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这几首诗比较好懂,因此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学生理解古诗时最好了解创作背景,这样体会诗人的感情就比较到位,因此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1.加强自学,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看书上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老师再针对问题进行点拨。

2.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

设计本课书的教案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

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

让学生在展开想象中入情、在体会感知中悟情、在诵读中升情。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少年行》和《马》,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1.培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读诗使人灵秀。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学古诗城堡,去感受古诗文魅力。

2.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谁来给大家说说(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诵诗句、析诗意;悟诗情、吟诗文)这每一步如何做到呢?二. 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7课的前两首古诗,你们是按照这几步预习的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再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一会儿要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了。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1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1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1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默写。

4.用复述、改写、表演等方式把对诗意的理解表达出来。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5.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重难点:2.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学习《夜雨寄北》二、初读理解诗歌的意思。

1.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2.小组讨论:在小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同学听听。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讨论讨论,看能解决吗?不能解决的留下来。

3.全班交流。

交流后学生说说诗的意思。

三、品读诗歌。

1.谁愿意读读?读后评议,你觉得怎么样?你也读读。

2.小组品读。

在小组中互读,边读边品议。

3.比读。

愿意读的同学,我们来比一比。

四、深读感悟。

轻轻的读这首诗,在心中体会一下诗人当时在想什么?诗中的哪些词使你有了这种感觉?五、小结学法,布置学生按照学法自学《枫桥夜泊》。

六、分组汇报自学情况。

七、对比体会两首诗的情感。

八、课外延展。

选一首诗,自己赏析,把赏析的情况在班内展示。

第二课时一、质疑导入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

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了解课文大意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四、感受画面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1.本诗包括题目仅32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2.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河边孤单的枫树——渔船上的点点灯火——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

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通过比较,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4、通过比较多首送别诗,体会送别诗除了写离别愁绪,还可以抒发胸中之志,鼓励之情等,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重点: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看图片猜诗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古诗的学习。

读诗题。

追问:通过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陪伴着诗人去送送他们的朋友。

先来学习第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二、交流预习:按四步法交流1、解诗题,知诗人2、识字眼,明诗句3、知诗意,悟诗情4、有情朗读,试背诵。

三、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一)理解诗题含义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诗人:李白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孟浩然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二)理解诗句意思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意思:诗人和老朋友在黄鹤楼辞别,这时正是三月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的时候,老朋友坐着船顺流而下到扬州去。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意思:(三)悟诗情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深深地依依惜别之情。

(四)有情朗读四、教师重点点拨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理解西辞的意思①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把分别称为辞别,作者为什么却说西辞?【课件出示】长江流域地图②学生朗读此句,体会西辞的意思。

(2)体会下字用词准确。

步骤:① 下什么意思?根据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预设:去、到、往、之、上)②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字,却用下字?③体会下字用词准确。

【课件出示】长江流域路线图教师小结:由武汉的黄鹤楼到扬州,顺江而下,所以作者用了一个下字。

④学生再读此句,体会诗人用词准确。

(3)想象烟花三月所描绘的景象。

步骤:①联系生活实际,自由谈理解。

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精选5篇)

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精选5篇)

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北京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学习《前出塞》和《己亥杂诗》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5 1.培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读诗使人灵秀。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学古诗城堡,去感受古诗文魅力。

2.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谁来给大家说说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0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7课的《前出塞》和《己亥杂诗》,(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2.你喜欢哪首古诗,给大家读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纠错)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2(一)学习《前出塞》1.谁来把《前出塞》读给大家听? 2.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3.哪位同学愿意把诗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诗人在说这几句话时是一种什么语气?读出来。

指导朗读,读出诗人的情感。

4.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作者为什么要说用强弓、长箭,先射马、擒首领?与后四句话有什么联系呢?有语气地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己亥杂诗》1.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

区分形近字“喑和暗”喑是什么意思?(哑,发不出声音)2.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谈谈你对作者的了解。

3.哪位同学愿意把诗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解读“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解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谁来说说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2)再读读这首诗,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联系诗人的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4.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四、回归整体,对比参读。

5 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2.男女生分读这两首诗。

《示儿》《题临安邸》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51.孩子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示儿》。

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1.学会7个生字。

2.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古诗和背诵的能力。

思品: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词典或注释理解诗句。

教学难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第1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4分钟教师活动时间(约)6分钟教学要求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枫桥夜泊》(20)一、整体感知。

课件播放多媒体展示的诗文、意境图,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诗的节奏、韵律、意境。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自读解惑。

(一)自读课文,对照文中的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交流,释疑解惑。

(三)全班交流,质疑问难。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能够解决的,可暂不作答。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月落乌啼江枫霜满天渔火钟声客船寒山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教师选择板书。

如:惊叫的乌鸦满天的寒霜孤零零的客船悠远的钟声等等。

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的意象。

如:江边的渔火:江中亮起渔火,说明夜幕降临,游子的又一个漂泊夜开始了。

月亮落下,满天寒霜:描绘了一幅幽暗、深远寒冷的画面,暗示黑夜漫长。

惊叫的乌鸦、悠远的钟声:更加衬托夜的寂静、凄凉。

江边的枫树、孤独的客船,隐约的古寺:显示出停泊之地偏僻荒凉。

引导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秋夜图?音乐渲染、感知意境。

师描绘: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江边的几棵枫树,江里两三点渔火,时隐时现。

一叶小舟孤零零地停泊在枫桥边上。

一个游子眺望远处隐约可见的寒山寺……学生在音乐中诵读。

师提问:读诗时你内心有什么感受?诗人的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这一夜景物的变化,游子一一看过,想想这夜他该是如何度过的。

(从天黑到夜半再到下半夜,游子看着江边景物的变化,听到了乌啼钟鸣,彻夜难眠。

北京版五年级17、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17、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教案

17、古诗四首学习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

(含1个多音字“单”)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自己组织语言表达诗句中情景。

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四首诗。

拓展积累其他有关边塞诗和描写春天景象的诗。

教学重点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自己组织语言表达诗句中情景。

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四首诗。

教学准备其他有关边塞诗和描写春天景象的诗。

春天景象的画面。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教时(4月23日,星期一)学习目标看注释理解《少年行》、《马》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想象两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默写诗。

拓展积累其他的几首边塞诗。

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

无以计数的诗人或者把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景,或者把视线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或者把眼睛…….其中有一群诗人对描写战场的题材情有独钟,他们是李贺、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后来人们把他们称为边塞诗人。

王唯是一位田园诗人,他也来凑热闹,写下了《少年行》。

二、新授学习两首诗1.看注释理解《少年行》、《马》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指名学生把自己理解的诗意说一说。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谁的语言表达的有品位。

教师针对学生自学及小组交流的情况,对难以理解的诗句进行点拨。

引导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指导朗读。

(1)《少年行》想象这位少年面对众多敌人时的神态、动作、想象他沉着、英雄杀敌的情景。

《马》想象战场上有一匹身披金鞍的战马奔驰的雄姿,高昂着马头嘶鸣的神态。

(2)带着想象的情景咱们来个朗读比赛。

先练一练。

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赛,也可以是小组赛。

2.有感情的背诵两首诗3.拓展阅读(出示)凉州行从军行凉州词王之涣王昌龄王翰黄河远上白云间,青海长云暗雪山,葡萄美酒夜光杯,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欲饮琵琶马上催。

2019-2020年浙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古诗四首》教案1精选

2019-2020年浙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古诗四首》教案1精选
2按同样的方法,读读、说说第3、4句。评议纠正后,教师以小黑板或投影出示正确答案,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感受:春游中,我很容易地认识了春天的面貌,百花吐艳,万紫千红。告诉学生最后一句是传颂的佳句。(理解后再读读3、4句)。
3熟读全诗,为以后背诵作准备。
3.学习《游园不值》。
(1)读注解①了解作者叶绍翁。同时审题。不值:没有要访问的人。全题意思:去游园,主人不在,没能到园内去。
(4)熟读全诗。
4.作业:
(1)熟读这两首诗。
(2)做作业本第3、4(1)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望湖楼醉书》《出净慈寺》,借助注解诗意。
(2)熟读两首诗,感受诗所描绘的自然美。
(二)教学过程
1.揭题。(板书《望湖楼醉书》)读题:这节课我们先学这首诗,用上节课同样的方法学习。
(1)看注解①了解作者和诗题。苏轼(1037—1101),宋代最负名的诗人之一。曾在杭州任过太守。苏堤之名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诗人的。望湖楼在西湖之边。
2.出示诗题《春日》(板书、读题)我们先学习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1)谁能说说诗人朱熹的情况?(学生可以看注解①说说,也可以离开注解,根据自己知道的说。)
(2)轻声读读《春日》,要求自己学会生字,读通古诗。读后作自学检查:① 泗(sì)通过查字知道:泗水,是山东的一条河流。②指名一,二位同学读诗,看看是否会读了,即读准音、不尜字、读得通畅。
5.齐读诗四首。
6.听录音背诵,指名背诵、评议。
7.齐背诗四首。
8.默写诗四首。(请两人把诗默写在投影片上)默毕出示两位学生默写的投影片上的四首诗,供评议纠正。
9.作业:作业本第6题。
6出示正确句意,教师进行3、4句意指点(投影显示):地面上乔起的大风忽然把云全部吹散了,从望湖楼上往下看,湖水像雨后的天空一样开阔、平静,西湖又恢复了它平时的姿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四首 1教案北京版【教学目标】1. 学会10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单”)。

2. 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一至五年级学习了几十首古诗,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这几首诗比较好懂,因此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学生理解古诗时最好了解创作背景,这样体会诗人的感情就比较到位,因此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1.加强自学,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看书上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老师再针对问题进行点拨。

2.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

设计本课书的教案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

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

让学生在展开想象中入情、在体会感知中悟情、在诵读中升情。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少年行》和《马》,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1.培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读诗使人灵秀。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学古诗城堡,去感受古诗文魅力。

2.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谁来给大家说说(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诵诗句、析诗意;悟诗情、吟诗文)这每一步如何做到呢?二. 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7课的前两首古诗,你们是按照这几步预习的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再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一会儿要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了。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2. 你喜欢哪首古诗,给大家读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纠错)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少年行》1.谁来把《少年行》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把下面的多音字读正确。

骑jì重chónɡ单chná于2.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力大无比、能骑善战、英勇杀敌的古代少年英雄。

3.哪位同学愿意把诗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解读“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一身是什么意思?指谁?这个人能干什么?(这个少年一个人能同时拉开两张弓,力气非常大。

)板书:力气大他不仅力气大,从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板书:胆量大)(因为外族入侵的骑兵一层层地围过来,他却只当没有这回事一样。

)想象外族入侵的骑兵一层层地围过来,而这位少年若无其事、镇定自如的情景,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为什么他能做到这样镇定自如呢?再读读前两句话。

板书:本领强解读“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你骑马时是怎样坐在马背上的呢?而这位少年是怎样坐在马背上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这句话什么意思?(少年侧着身子坐在马鞍上,把弓箭调配好。

敌方骑兵的许多首领被射杀而纷纷落马。

)4.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这位少年面对众多敌人心理会想什么呢?神态表情是怎样的?把想象到的读出来。

把你对这位少年的敬佩之情读出来。

(二)学习《马》1.谁来把《马》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把下面的多音字读正确。

燕读一声2.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谈谈你对作者的了解。

3.哪位同学愿意把诗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解读“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茫茫的大沙漠好像白茫茫的雪地,那弯弯的新月像金钩一样,悬挂在燕山山岭的上空。

)这句话用了什么写法?你觉得好在哪里?(2)把你感受到的广阔宁静的景象读出来。

解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前两句写茫茫的大沙漠好像白茫茫的雪地,那弯弯的新月像金钩一样,悬挂在燕山山岭的上空,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呢?与前两句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能够让我也披上漂亮的马鞍,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尽情地奔驰呢?广阔而宁静的边疆战场是马尽情驰骋的地方,可是现在的马没有漂亮的马鞍,也没有机会尽情地驰骋,这个环境描写更突出了马的怀才不遇。

)●再读读这首诗,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联系诗人的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4.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四、回归整体,对比参读。

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尽管第二首诗是写马的,但是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是借物抒情。

第一首诗就是表达了对那位少年的赞美之情。

)2.男女生分读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望洞庭》和《游园不值》,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1.人们常说一幅精美的图画,就是一首清丽的小诗。

看着这幅图画,你想起了哪首古诗?(绝句—杜甫,独坐敬亭山——李白,登鹳鹊楼——孟浩然)。

2.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析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吟诗文)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7课的后两首古诗,你们是按照这几步预习的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两人一组互相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一会儿要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了。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2.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下面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

你喜欢哪首古诗,给大家读读。

其他同学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纠错指导“磨、屐齿、青螺”的声音,指导“屐齿”的字形和意思)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望洞庭》1.谁愿把《望洞庭》读给大家听,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湖水秋月山]2.这湖水秋月君山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呢?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如果一个学生说不全就这样引导,谁还有补充] [评价:某某同学给大家描述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呀!或者说:你真会想象,描绘的多美呀!]3.我们走近洞庭湖,欣赏欣赏这里的美景吧。

把你看到的画面读给大家听好吗?4.刘禹锡的这首诗不但诗中有画,而且诗中有情,读着这首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若学生说:作者对洞庭湖的美景是无比的喜爱?[插问:从哪知道的?](抓住比喻句来理解。

)若学生说:无风的湖面像一面未曾打磨的大镜子,作者是非常的喜欢,师评,是呀,多美呀!读出来。

总评:迷人的波光、柔和的月色、美丽的君山,多么让你、我和作者喜爱呀,来把你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二)学习《游园不值》1.作者叶绍翁来到了朋友家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他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柴门不开,他为什么想到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那绿色的苔藓,才不开门的呢?(联系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3.根据园子门口的苔藓和出墙的红杏,你想象一下园中会是一幅怎样的春景图呢?4.作者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却想象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当作者想到这些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的?把你对作者的理解读出来。

四、回归整体,对比参读1.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表达出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2.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四首 1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分析1.《春日》展现了泗水边的大好春色,歌颂了春天的无限生命力;《游园不值》也赞美了满园的春色,形象地提示了春天生物旺盛的生命力;《望湖楼醉书》生动记了夏天西湖景色的变,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出净慈寺》则显示了夏天西湖荷花在早晨阳光映照下的美丽;四首诗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歌颂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觉到诗人(叶绍翁、苏轼、杨万里)文字的优美和描写景物的功力,体会我国宋代诗词的光辉灿烂。

2.四首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琅琅上口,是适宜朗诵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理解8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会背四首诗,会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想象,说一段话。

4.感受四首诗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注解,通过自学,一字一句解释,理解诗意,学会背诵。

教学难点:注意词义变迁,理解诗意。

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想象,说一段话。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或投影仪等。

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春日》《游园不值》中的4个生字。

2.借助注解说说《春日》《游园不值》的意思,并熟读背诵两首诗。

3.感受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

(二)教学过程1.揭题:21诗四首(板书、读题)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古诗二首》(《山行》《江雪》,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唐朝是诗歌鼎盛的朝代。

宋代也是诗歌创作繁荣、优秀诗人辈出的朝代。

这一课时,我们学习《春日》《游园不值》。

2.出示诗题《春日》(板书、读题)我们先学习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1)谁能说说诗人朱熹的情况?(学生可以看注解①说说,也可以离开注解,根据自己知道的说。

)(2)轻声读读《春日》,要求自己学会生字,读通古诗。

读后作自学检查:①泗(sì)通过查字知道:泗水,是山东的一条河流。

②指名一,二位同学读诗,看看是否会读了,即读准音、不尜字、读得通畅。

(3)理解诗意,再读注解②—⑥。

②指名一条条说说注解意思后,让学生接着说说1、2句的诗意。

①集体评议、补充、纠错后,教师进行指点。

(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这两句写了诗人春游时看到的景色: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去泗水,寻长优美的景色,河边无边无涯的风光景物,一时间变得焕然一新。

(要注意求同存异思维。

如第1句注解,可把“寻芳”放在前面,可放在后面,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说。

)②按同样的方法,读读、说说第3、4句。

评议纠正后,教师以小黑板或投影出示正确答案,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感受:春游中,我很容易地认识了春天的面貌,百花吐艳,万紫千红。

告诉学生最后一句是传颂的佳句。

(理解后再读读3、4句)。

③熟读全诗,为以后背诵作准备。

3.学习《游园不值》。

(1)读注解①了解作者叶绍翁。

同时审题。

不值:没有要访问的人。

全题意思:去游园,主人不在,没能到园内去。

(2)初读,《游园不值》,读通诗句,自学习题几个生字。

(屐(jī)苔(tái)扉(fēi)意门)读后进行检查。

(3)理解诗意。

①读诗,并揣摩注解③④,如果其他词语不懂也可提出讨论。

(怜:怜惜屐:鞋)②学习1、2句,自学后指名说意思,进行评议,补充、纠正。

③本诗诗意较难理解,教师指点后通过投影出示1、2句出意: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小径上的苍苔,怕别人的木鞋把它踩坏,所以把柴门关上了。

(注意“应”理解为“大概”,1、2句之间还就补上“园门关上了”。

)尽管诗人轻轻敲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