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解译1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物解译的准备和操作

如何进行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物解译的准备和操作

如何进行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物解译的准备和操作遥感是指通过航空器或卫星等远距离拍摄地球表面的图像,并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解读和分析。

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物解译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对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物解译的准备和操作。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物解译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获取合适的遥感影像数据、了解地区的地理背景和特征、选择合适的处理软件等。

1. 数据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包括商业遥感卫星、政府遥感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是进行影像处理和解译的第一步。

需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集,考虑影像分辨率、时相、数据格式等因素。

2. 地理背景和特征的了解在进行地物解译之前,了解地区的地理背景和特征对于准确解译很关键。

包括了解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分布、土壤类型、水体分布等信息,可通过地图、相关文献和实地勘察等方式获取。

3. 处理软件的选择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物解译需要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

常用的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包括ENVI、Erdas Imagine、ArcGIS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处理和解译。

二、遥感影像处理在进行地物解译之前,通常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提高影像质量和减少噪声。

1. 影像预处理影像预处理是指对原始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处理,以纠正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辐射定标和大气效应等问题。

通过预处理可以提高影像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2. 影像增强影像增强是指对原始影像进行对比度增强、滤波和色彩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影像的可视化效果和信息提取能力。

常用的影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拉伸变换和滤波处理等。

3. 影像分类影像分类是指将影像像素划分为不同类别,常用于地物分类和变化检测等分析。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有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等。

通过影像分类可以获取地物类别信息,为后续的地物解译提供基础数据。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地地貌数字解译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地地貌数字解译

进行多次综合概括 的制 图方式 , 使基于多源数据 的遥感地貌信息定量解译成为可能 。以青藏 高原 昌都 幅遥 感地貌
解译 为例 , 探讨不同类型的数据在 山地地貌解 译过程 中的使用方式 和对地貌 判读 的作 用 , 在此 基础上 总结基 于 并
多 源数据 的遥感地貌解译 方法 , 为全国 1 0 :1 0万地貌遥感解译和地貌信息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中的进一步发展 , 现代化 的制 图手段和多源数据 的
集成利用 , 大大减化 了制 图环节和工作量 , 提高了制
图效率 , 同时, 正如廖克先生 (03 指 出的一样 , 20 ) 新
铁路沿 线 的调查 与考 察 报告 ,0世 纪 7 2 0—8 0年 的制 图方法不仅周期短 , 质量高 , 而且 GS I 环境下遥 路 、 感影像的 自 动综合技术大大降低了制图工作对绘图 代地貌制图时的内部讨论资料及文献成果等 。遥感 者 专业 知识 的要求 ¨ 。

要 :“ s 技术与地学的结合 , 3” 对传统地貌制图的编绘 方法必然产生较大影响 。遥感影像不仅作为地 面调查 的
重要辅助手段 , 而且是一种可以根据 需要缩放 到所需 比例尺 的重要数据源 ; 各种数据源 的参考数据 如地形 图、 植被 图、 地质图、 土地资 源图等均 可以数字 的方式在 G S环境 中集成 、 I 叠加 与运算 , 从而 改变 了地 貌制 图依 赖 于地 形 图
P r n M n  ̄e ' on i eo g adG S p la o. m i yoh r sa e ] e o 。 a ¥ lh u t n cl I a p ctn E a : ay@l i c n s i l a m a o n u y i i l e. .

遥感地质解译

遥感地质解译

遥感解译习题1.遥感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遥感地质学指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根据和利用地质体的电磁波谱特征,借助先进的遥感科学技术。

从各种载着地物电磁辐射特征的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信息,以达到宏观、准确、快速的研究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目的,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

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研究对象和目的:对象: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岩石、构造);目的: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服务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其主要研究内容是: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2.遥感图像地学信息解译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地学解译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具体是指解读人员通过应用各种解译技术和方法在遥感图像上识别出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物性和运动特点测算出某种数量指标的过程。

其原则应采用由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先易后难、由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个别、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的方法。

其解译的主要内容如下:遥感地质岩性解译通过已知相关资料中的波谱与空间信息特征判断地表的岩石产出特点和物性。

主要包括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解译标志有以下:色调、亮度、形态。

主要的解译方法:1.利用增强变换处理提取岩性信息采用增强处理方法提取色调信息,可以扩大不同岩性的灰度差别,突出目标信息和改善图像效果,提高解译标志的判别能力。

常用的遥感图像增强方法有反差扩展、去相关拉伸、彩色融合、运算增强、变换增强等2.利用纹理信息提取岩性信息每个岩性单元的灰度值具有各自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是运用纹理进行岩性分类的基础。

常用的纹理信息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法、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等。

名词解释丹霞地貌

名词解释丹霞地貌

名词解释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丹霞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但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除中国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国分布最广。

1928年,冯景兰等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

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地形”这一分类学名词,以后丹霞层、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来。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地貌是指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地形和地表特征的总称。

它是地球表面构造活动的结果,是地球长期以来的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对于地理学考试来说,地貌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在考试中对地貌及其类型的认识和理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一、地貌的定义与分类地貌是地壳上陆地表面的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的形成与构造运动、风化作用、水的作用、冰雪和重力的作用等有关。

地貌有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高原:指相对平坦和连绵的地表,具有较高的海拔和广阔的面积。

高原通常由巨大的岩石块状构成,是地壳构造抬升后的产物。

例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由造山运动形成。

2. 山脉:是地壳的隆起带,具有较大的海拔和陡峭的坡度。

山脉是由地壳板块的挤压和隆起形成的,代表性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3. 山地:是指在山脉周围形成的地形,其地势较高,坡度较大。

山地通常由多个山峰和山谷组成,地形起伏较大。

中国的川西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地貌。

4. 平原:是相对平坦和广阔的陆地表面,没有明显的起伏。

平原通常由沉积物覆盖而成,是河流冲积、风力作用和海洋沉积的结果。

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都是中国的广阔平原地貌。

5. 丘陵: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地势较高,但坡度较缓。

丘陵通常由构造抬升和侵蚀作用共同形成,地形起伏较小。

英国的丘陵地貌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

6. 河谷:是河流侵蚀剧烈地区形成的地形,具有狭长而陡峭的特点。

河谷分为V型谷和峡谷两种类型,是水的作用造成的。

云贵高原的剑门关就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地貌。

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地貌类型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

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成的基础,地壳运动会导致地形的隆起和沉降。

例如,地壳的抬升会形成高原和山脉,而地壳的下降会形成低洼地区和盆地。

2. 气候:气候对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候可以通过降水、风力、冰雪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地表的风化和侵蚀过程。

宁波区地貌遥感解译报告概要

宁波区地貌遥感解译报告概要

宁波区地貌遥感解译报告——遥感数据来源:2000年9月18号第457波段一·区域地势地貌概况宁波位于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在浙江省东部,甬江入海口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甬江流域重要的城市之一。

宁波东临东海,东部有舟山群岛,北临杭州湾,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嘉兴与上海,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部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

宁波市的地势与我国的地势相吻合,整体成箕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没入海,海岸曲折,港湾纵深。

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平原。

平原面积占陆域面积的二分之一,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和海湾两岸。

主要为海陆交互沉积,土质一壤土和淤泥质土壤,河网率高。

按地貌成因分为堆积平原和剥蚀平原。

相比剥蚀平原,堆积平原面积大,地势低,有第四季系沉积,如宁波平原、三杯平原、余姚平原、港湾小平原。

剥蚀平原处于风化剥蚀台地,无第四季系沉积,如丁家畈平原和道士桥平原。

西南浙东低山丘陵区,有西南-东北走向的四明山脉。

发源于天台,主峰位于余姚市与奉化市的交界处,止于姚江盆地。

天台山支脉,由宁海西南入境,山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并延伸经新昌县、宁海县和奉化市。

主峰位于宁波市、绍兴市和台州市的交界处。

东北部和中部为甬江流域平原,由宁波平原、三北平原和余姚堆积平原组成。

地势比较平坦。

包括慈溪、镇海、江北、海曙、江东、余姚和奉化的北部、鄞州中部和北仑西部。

天台山余脉形成的象山丘陵和穿山半岛丘陵之间隔着象山港。

翠屏山和四明山之间有姚江谷底地。

由四明山和天台山断块山地构成的浙西山地丘陵包括宁海、奉化、鄞州西部和余姚南部。

在遥感图像上,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界线均较明显。

其具体表现为:①区域内的山地主要以低山为主,其地势陡峻、脊线清晰,山体阴影明显且分布较宽,表明沟谷切割较深并多为V 字形;从山地整体构造格局来看,其山脉多沿NE向展布,也即典型的“华夏式构造”。

遥感地质学-第13讲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遥感地质学-第13讲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床)。 ◇黄土阶地:呈阶梯状,耕地、冲沟发育。
黄土地区出现异常水系或图像影纹,应该注意有可能存在隐
伏构造或地质体。 菱格状影纹(黄土)
肋骨状土梁(黄土)
常见地貌类型及其遥感解译
4、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海洋与陆地的交互地带,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 、生 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主要包括:海滩、 砂堤、砂咀、泻湖、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
到水下三角洲部分,多时相图像可分析浅海冲淤变化、演化趋势。
层物质孔隙度大、渗透率高,是油气储藏的场所。顶积层多细 质的三角洲平原 ,可以作为良好的盖层 。因此 ,三角洲是极 为良好的油气藏地貌类型。
常见地貌类型及其遥感解译
2、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 和地下形态称,山区不发育,在平原区 发育、在遥感影像上呈带状。
• 泥质河漫滩一般呈浅灰-深灰色调,形态上有心滩、 方形、弧形、鬃岗状、堰堤式等,常有牛轭湖、 沼泽、洼地,植被发育,这时图案较为复杂,变 为斑斑点点的灰色调;
• 沙质河漫滩一般呈白色-浅灰白色。在热红外图像 上呈深色调。
特(征一与地)貌地类貌型、解地译貌目形态的与地质体等之间的关系。同一地点、
同一地貌形态在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图像上解译标志差异性。
3(.从二正)常地地貌貌中解识译别出要异领常地貌,常与岩性、构造有密切关
系,如倒钩状水系。
4.要对各种标志进行综合分析。地貌解译与地质解译相结合。 5.有条件时对航片和卫片进行对比解译分析,编制各种地貌 图件。

(3)泥石流:源区呈弧形呈弧形、山坡陡峻、岩石破碎强 遥
烈、色调深浅不一,冲沟内有大量松散固体呈浅色,冲沟 感

环境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遥感解译方案

环境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遥感解译方案

水文地质调查遥感解译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工作区的遥感图像或数据进行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解译,以指导调查工作和提高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效率。

二、遥感解译内容
1.地貌遥感解译
根据高程、地貌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进行地貌类型的遥感解译。

图1 地貌影像特征
2.地质遥感解译
根据地层岩性和工作区地质特征,首先建立工作区地层单元及其影像特征的解译标志,解译工作区构造、地层岩性等信息。

3.水文地质遥感解译
在掌握工作区岩性、构造等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泉点、地下河、岩溶点等的重点解译。

4.环境地质遥感解译
主要对图幅解译可能造成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图2 环境地质
三、工作精度及要求
卫星遥感数据分辨率满足遥感解译精度优于1:50000的解译要求,成图比例尺为 1:50000。

四、技术要求
按照土地质量调查遥感解译内容要求,遥感解译工作应参考以下规范和规定: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0000)》(DZ/T0190-1997)
《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规程》(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13-12)
《遥感地质解译方法指南》(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11-03)
图3区域地质调查图例规范
五、提交成果
1.水文地质调查遥感解译报告。

2.系列图件
①水文地质调查遥感正射影像图(1:50000)
②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遥感解译图(1:50000)
③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遥感解译图(1:50000)
④水文地质调查地貌遥感解译图(1:50000)
图4 典型线性构造实例
图5 岩性分布图。

2019年托福专业词汇:Decipher什么意思(附翻译及例句)

2019年托福专业词汇:Decipher什么意思(附翻译及例句)

2019年托福专业词汇:Decipher什么意思(附翻译及例句)decipher英[dsaf(r)] 美[dsaf]vt.破译(密码);辨认(潦草字迹);解读;解释(古代文学)n.密电译文译码;译码器;解密;译解词形变化:过去式:deciphered 过去式:deciphered 过去式:deciphering 过去式:deciphers派生词: decipherable decipherment双语例句1 . to decipher a code破译密码来自《词典》2 . The Coastguard needs to decipher garbled messages ina few minutes.海岸警卫队需要在几分钟内解读这些含混不清的信息。

来自辞典例句3 . It is a headache to decipher his sloppy penmanship.辨认他的潦草的字迹叫人头痛.来自辞典例句4 . The astronomer must decipher it before being able to assess its significance.天文学家必须在对它的意义作出评价之前,先把它翻译出来.来自辞典例句5 . I can't decipher his sloppy handwriting.我无法辨认他那潦草的字迹.来自辞典例句网络释义-decipher1 . 译码decineper 分奈decipher译码;解释decipherer 译码器;译码员2 . 译码器decimeter(abbr. dm) 分米(1/10米)decipher译码器deckplate 顶板,铁甲板3 . 解密...debug, debugger 侦错,侦错程序除虫,捉臭虫decipher解密、解码decode, decoder 解密,解码器4 . 译解decide 决定,决心decipher解释,译解decode 译解相关词条-geobotanical deciphering1 . 地植物解译geobotanical criteria 地植物标志geobotanical deciphering 地植物解译geobotanical guide 地植物指示-deciphering feature1 . 解译要素decipherer 译码器;译码员deciphering feature 解译要素deciphering image 解译图象-deciphering photograph1 . 解译相片deciphering image 解译图象deciphering photograph 解译相片decipherment 译码-geomorphologic deciphering1 . 地貌解译geomorphologic anomaly 地貌异常geomorphologic deciphering 地貌解译geomorphologic description 地貌描述。

遥感地质解译标准

遥感地质解译标准

遥感地质解译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遥感地质解译的定义遥感地质解译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的遥感影像,结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知识,对地质构造、岩性、矿产等地质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获得地质信息,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应用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1. 辅助地质勘查:传统的地质勘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而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为地质勘查提供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持。

2. 精确定位矿产资源:遥感影像能够反映地表覆盖的特征,可以帮助矿产勘探人员准确定位矿床的位置、范围和赋存条件,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3. 监测地质灾害:遥感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及时发现危险地质现象,为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1. 综合分析:遥感地质解译要综合利用不同波段的遥感影像,结合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分析,确保解译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差异化识别:地质构造、岩性和矿产等地质要素在遥感影像上的表现形式各异,解译过程中要根据其特征进行差异化识别,以避免混淆和误判。

3. 实地验证:遥感地质解译的结果需要进行实地验证,通过地质勘查和取样分析等方法对解译结果进行验证,提高解译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1. 制定组织:遥感地质解译标准的制定应由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制定依据:遥感地质解译标准的制定应以国家地质勘查政策和规划为依据,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确定解译目标和内容。

3. 制定内容:遥感地质解译标准应包括技术规范、数据要求、解译方法、质量控制和成果评定等内容,具体规定解译流程和标准操作步骤。

1. 指导实践:遥感地质解译标准可作为地质勘查工作者进行解译工作的指导手册,规范操作流程,提高解译效率和准确性。

2. 评价成果:遥感地质解译标准可作为解译成果评价的标准,评估解译质量和可靠性,保证解译成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如何进行遥感卫星数据解译和地貌分析—技术原理解析

如何进行遥感卫星数据解译和地貌分析—技术原理解析

如何进行遥感卫星数据解译和地貌分析—技术原理解析遥感卫星数据解译和地貌分析作为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本文将对遥感卫星数据解译和地貌分析的技术原理进行解析。

一、遥感卫星数据解译的原理遥感卫星通过搭载在卫星上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光、电磁波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可见的图像或数字数据。

遥感卫星数据解译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光谱解译原理不同物质对不同波段的光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遥感卫星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不同射线下的反射率,可以判断地表覆盖的物质类型。

例如,植被对红外波段的反射率较高,水体对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较低。

2. 空间解译原理遥感卫星通过采集多个角度的观测数据来获得地表的三维信息。

借助地形高程数据和卫星的几何结构参数,可以对地表形貌进行立体解译和模拟。

这对地貌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3. 纹理解译原理地表纹理是地貌特征的重要表征,通过对遥感图像中的纹理特征进行解译,可以对地表的地貌类型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例如,河网纹理的密度和方向可以反映出地表水系的特征。

二、地貌分析的原理地貌分析是通过对遥感卫星数据的处理和解译,获取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相关的地理信息。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形特征分析地形特征是地貌分析的基础。

通过对高程数据和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地表的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参数。

这对于地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表水文的研究非常重要。

2. 地貌类型判别地貌类型是地表形态的重要属性。

通过对遥感图像中的地形纹理、植被分布、河流网络等特征进行解译,可以将地表分为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山地、平原、河谷等。

这对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和城市规划都具有指导意义。

3. 地貌演化过程模拟地貌是地球表面长期作用和变化的结果。

通过对遥感图像时序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模拟地表形态的演化过程。

例如,河流的侵蚀和沉积过程、风蚀的影响等。

地质遥感解译

地质遥感解译

地质遥感解译地质遥感解译是一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质信息的方法。

通过对地球表面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分析,可以获取地质构造、岩性、矿产资源等重要信息,为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地质构造解译地质构造解译是地质遥感解译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构造形态,如山脉、断层、褶皱等。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的地形、地貌特征,可以识别出地质构造的分布和特征。

例如,通过遥感影像中的山脉和断层线ament,可以推断出该区域存在地壳运动的活跃性,进而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参考。

二、岩性解译岩性解译是地质遥感解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岩性是指岩石的种类和组成。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的光谱特征和纹理信息,可以识别出不同岩性的分布情况。

例如,通过遥感影像中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可以区分出火山岩、花岗岩、石灰石等不同岩性的分布区域。

这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矿产资源解译矿产资源解译是地质遥感解译的重要应用之一。

矿产资源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各种矿产物质,如金、银、铜等。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的光谱反射率和矿物成分,可以预测矿产资源的存在和分布。

例如,通过遥感影像中的特定光谱特征,可以识别出金矿、银矿等矿体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地质灾害解译地质灾害解译是地质遥感解译的重要应用之一。

地质灾害是指地球表面上由地质因素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泥石流等。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的地形、植被覆盖情况和地下水位等信息,可以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例如,通过遥感影像中的地形坡度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识别出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范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质遥感解译在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的地质信息,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质情况,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的不断更新,地质遥感解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球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甬江流域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甬江流域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10 —20 11 学年第二学期)课号:112C12Y02 课程名称:现代地貌学改卷教师:杨晓平学号:096110114 姓名:徐珺得分:甬江流域遥感图像地貌解译——遥感数据来源:1998年(波段组合4、5、7)1.甬江流域甬江流域位于宁绍平原东部的三江平原地区,该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其东南面是天台山余脉所形成的象山丘陵,东面是天台山余脉形成的穿山半岛丘陵,两丘陵之间相隔了象山港;西面是天台山脉分支四明山脉所形成的断块山,同时余姚江北面是四明山脉的余脉翠屏山,由于余姚江的侵蚀,翠屏山与四明山之间形成了姚江谷地;其南面是天台山脉与四明山脉的交合地带,其北面是杭州湾,东北面是其入海口。

2.地势特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甬江流域内山水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的山脉、盆地、河流和海港均呈北东方向延展。

四明山脉,主峰位于余姚市、奉化市的界点,向东北,山势逐渐降低,止于姚江谷地;天台山脉,主峰在宁波市、绍兴市与台州市的界点处,其山势向东北逐渐降低延伸经新昌、宁海、奉化三个县界;宁海、象山两县城,主峰称茶山,也是东北走向,构成了象山半岛的主体。

上述三列东北走向互相平行的四明山、天台山和茶山,与其东南的短直茶山之间形成了著名的象山港。

象山港总体呈东北方向延伸,其西南端深入内陆。

因此,总体上,甬江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没..................................入海。

3.地貌特征根据大地构造、形态成因及区域性综合标志进行区划,甬江流域大致可分为三个区:东南部浙闽丘陵北端的浙东丘陵区(又称“基岩港湾丘陵区”、“低山丘陵港湾区”),.......................................中北部堆积平原区......(.“.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

....浙西山地丘陵........,以及3.1西部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

地质遥感分析方法-地貌遥感解译

地质遥感分析方法-地貌遥感解译
• 然后再分析待定目标在高等级地貌单元中 的分布特点。
二、坡地貌解译
• 坡地地貌可分为坡地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 坡地侵蚀地貌以风化剥蚀作用为主,重力作 用为辅而形成;
• 堆积地貌以面状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股状 水流作用为辅。
• 坡地侵蚀地貌的图像标志是基于岩石类型 和坡面地形特征而构成的,主要有色调、 形态、影纹图案、景观4种基本类型;
宽浅,形成流路不定的辫状交织河道、河 床内支岔繁多,发育自然堤、古河道、决 口扇微地貌单元。
• 松花江游荡型河谷的卫星图像,图中密集 分布有牛轭湖、迂回扇、自然堤微地貌单 元,河水流路不定,支岔河道极为发育。
四、冰川地貌解译
1、中等尺度下的冰川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现代冰川在影像上呈现雪白明亮的色调,
远 安 地 堑 黄陵背斜
• 构造地貌、岩石地貌、海岸地貌。
• 特殊岩石类型控制的地貌,如黄土地貌、 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
• 特殊气候带控制的地貌,如冰川-冻土地貌、 雅丹地貌,沙漠地貌等;
• 特殊地质作用控制的地貌,如火山地貌, 陨石坑地貌,河口三角洲地貌等。
一、大型构造地貌解译
构造地貌是由地壳运动直接形成的或受地质构造控 制而形成的地貌类型。大型构造地貌是指在大地构 造作用控制下形成的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 陵五种类型;
表面光滑易于辨认,其分布范围易于勾绘, 覆盖面积和储量易于计算,结合地形图对雪 线高度也易于确定。
2、大比例尺遥感影像上的地貌类型
冰川地貌的形态,如冰舌、冰裂隙、冰碛物 等。常见的冰川侵蚀地貌有冰斗、刃脊、角 峰、冰川槽谷、悬谷。
冰川堆积地貌:基碛地形(冰碛丘陵、古 丘)、终碛堤、侧碛堤
冰面湖和冰川湖等都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它 们不仅定向展布,且在影像上呈现深黑色调, 与浅白色冰川形成鲜明的对照。

丹霞地貌概念释义

丹霞地貌概念释义

丹霞地貌概念释义作者:王冉嵇少丞林靖愉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20年第03期摘要:丹霞地貌的概念自创立之初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其误解目前甚有扩大化的明显趋势。

文章通过文献和野外调研,追溯了丹霞地貌的缘起,梳理了它的内涵,得出如下认识:(1)丹霞山地形,起初为描述红层即丹霞层(后称丹霞组)而总结出来的颜色+地形特征的地层单位野外识别标志,属地层学范畴;后因地貌奇观等观赏价值才转为地貌学研究的范畴;引起歧义的关键所在是修饰地貌的“丹霞”二字被误解为红色或红黄色的形象。

它实为广东丹霞山一带山地的名称,即丹霞地貌是“丹霞山式地貌”的简称。

(2)该地貌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具顶平、身陡、麓缓的显著特征,其成因条件必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厚层的红色碎屑岩,且含有可溶钙质胶结物和砾石;二是岩层产状近水平,且发育两组高角度相交的近乎直立的构造节理;三是形成时代较新,仍处于发育的壮年期。

(3)紅黄色砂岩中的雕岩谷(如陕北延安雕岩谷和美国羚羊谷)以及褶皱倾斜互层岩石中的彩丘(如张掖彩丘和秘鲁彩虹山)的成因和形貌特征与丹霞地貌迥异,即使侵蚀继续进行,也不可能发育成丹霞地貌。

因此,丹霞地貌的概念应回归到1983年《地质辞典》的定义,切不可继续张冠李戴,失去科学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丹霞地貌;红层;地貌学;崩塌作用;岩溶作用中图分类号:P5;N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3.010Abstract: There is clear need for a genetic definition of Danxia landform based on well specific criteria matching geological observations. The Danxia landform is characterized by a cluster of isolated buttes with shapes of tall, flat-topped, steep, often vertical sided tables and towers of red sandstone and conglomerate. The buttes were creat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erosion (the gradual wearing away of rocks by water, wind, and ice) preferentially along orthogonal tensile joints or conjugate shear fractures within flat-lying sedimentary rocks. The Danxia landform was initially used by Chinese geologists after Mount Danxia in Guangdong as a characteristic stratum to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formations. Although its use is prevalent in China, the southwestern USA such as Arizona and Utah (e.g., Monument Valley) has the most typical collection of Danxia landforms in the world. In English, butte, mesa, tableland, hoodoo, inselberg, tent rock, and fairy chimney are commonly used to stand as synonyms for various Danxia landforms.Keywords: Danxia landform; red beds; geomorphology; collapse;karstification收稿日期:2019-08-18基金项目:“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0010228040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2019JM-210)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冉(1980—),男,博士,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构造地质学、地貌学、数字图像学。

考研地理掌握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

考研地理掌握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

考研地理掌握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地形地貌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考研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形地貌指的是地表上地势的形状、起伏和组成,以及地壳的构造和变动所引起的地貌变化。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的定义、形成与分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地形地貌的定义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复杂地貌系统,是地球地壳构造、内外力作用、气候与水文作用的结果。

简单来说,地形地貌是由地质变化、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表地貌形态总体。

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沉积、水文地理、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地形地貌的形成地形地貌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因素:地内因素和地外因素。

地内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地壳的抬升和降落等;地外因素主要包括水文地理过程、风蚀作用、冰雪作用和重力作用等。

地形地貌形成的过程是地表经过漫长时间的地质和地貌变动所积累形成的产物,是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结果。

三、地形地貌的分类地形地貌的分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大地形地貌、中地形地貌和小地形地貌。

大地形地貌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地形特征,例如山脉、沿海地带、高原等。

中地形地貌指的是地域范围内的地形特征,例如盆地、河流、湖泊等。

小地形地貌指的是局部范围内的地形特征,例如岩石峰群、沙丘、峡谷等。

地形地貌的分类可以通过观察地势高低、坡度陡缓、地貌特征等来进行判断。

总结起来,地形地貌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地球表面地势形状、起伏和组成的总体表现。

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地质变化、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紧密相关,可以分为地内因素和地外因素。

地形地貌的分类可以从大地形地貌、中地形地貌和小地形地貌三个层次进行划分。

在考研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地形地貌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行地貌分析与分类

如何进行地貌分析与分类

如何进行地貌分析与分类地貌分析与分类指的是对地表形态的研究与划分,以揭示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它不仅是地理学和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

本文将从理论与方法、数据获取与处理、地貌分类与应用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地貌分析与分类。

一、理论与方法地貌分析与分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地貌形成与演化的理论、地表冲蚀过程的理论等。

其中,地貌形成与演化的理论是地貌分析与分类的重要依据,包括构造地貌学、侵蚀地貌学、风化地貌学等。

同时,还可以借鉴地貌定量分析、遥感地貌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与分类。

1.1 地貌形成与演化的理论地质构造运动、水蚀作用、风蚀作用、地貌侵蚀等是地貌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地貌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对于地貌分析与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构造地貌学研究地表地形与地质构造运动的关系,揭示地表地形的形成机制。

侵蚀地貌学研究地表地形的侵蚀过程与演化规律,探讨地表地形的退化与发育。

风化地貌学研究地表地形的风化作用与发育特征,分析风化地貌的分类与形成机制等。

1.2 地貌定量分析与遥感地貌分析地貌定量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的地貌分析方法,通过对地形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实现对地貌特征的定量描述与分类。

遥感地貌分析则是通过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地表地形进行解译和研究,从而获取地貌信息的一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地貌分析与分类的精度和效率。

二、数据获取与处理地貌分析与分类的数据获取是进行地貌研究的基础,而数据处理则是对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和解释的重要环节。

2.1 数据获取数据获取包括地形数据采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等。

地形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地理测绘仪器、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等手段获取,包括高程数据、坡度数据等。

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手段,获取地表影像数据,包括航拍影像、卫星遥感影像等。

2.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整理、筛选、分析和解释等。

第六章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第六章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3、三角洲解译 ① 尖嘴-鸟嘴形三角洲:主流入海的河流,在波浪作用 强烈的环境中,三角洲仅沿主流伸入海中,向海凸出呈现 尖嘴形或鸟嘴形。例如长江三角洲。 ② 扇形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河道分叉多,含沙量 大,叉道之间地势低平,整个三角洲如扇状,如我国的滦 河、黄河三角洲。 ③ 鸟足状三角洲:河流在河口处分叉,泥砂沿河道沉积 ,分支向海内推进,形似鸟爪状。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 角洲。
解译时应注意分析洪积扇的色调、水系及形态变异, 判定同一河流不同时期形成的多层洪积扇的重叠组合方式 和扇轴线有无偏移,为研究该区新构造运动提供依据。 ① 山麓洪积扇顶端或前缘呈直线状排列,是山前活动断裂 存在的反映 ② 山麓洪积扇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是山麓带近期抬升 的反映 ③ 山麓洪积扇呈偏斜展布,是山麓构造不均衡升降的反映 ④ 新老洪积扇的识别
色 调 老 新 较浅 较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流线清楚程度 规 模 上下关系 不清楚 清楚 小 大 下 上
二、海岸地貌解译
1、海岸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柱 2、海积地貌:海滩、沿岸沙坝、水下沙坝、沙嘴、泻湖
三、岩溶地貌解译
1、岩溶地貌在航片上的特征
① 色调 ② 形态 ③ 植被
2、岩溶地貌类型
① 溶沟 ② 溶蚀残山和峰林 ⑤ 坡立谷 ③ 溶蚀漏斗
滑坡
2、河流阶地解译 是沿河谷两侧展布,高出河漫滩的平台。其上常常有农田 、村庄分布,植被发育。 在遥感图像上多数可以识别阶地类型:
侵蚀阶地:阶地全由基岩组成,多见于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阶面和阶 坎色调较暗而均一,阶面上没有或偶有零星河流沉积物,可见明显的基 岩露头。 堆积阶地:阶面和阶坎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最常见,阶面 平整,色调浅而均一。若其上有耕地和居民点,则为几何图形花纹。 基座阶地:阶地下部底座为基岩,上部为河流沉积物。阶面色调浅,基座 色调暗,在阶地陡坎上能观察到断续的陡崖和基岩出露地段。

基于粗糙度的月表虹湾地区地形地貌解译

基于粗糙度的月表虹湾地区地形地貌解译

基于粗糙度的月表虹湾地区地形地貌解译奚晓旭;刘少峰;吴志远;韦蔚;焦中虎;李力【摘要】行星表面粗糙度是表面侵蚀、沉降和隆升等作用在行星表面留下的记录,对其进行的定量分析可以精确地反映其表面地质构造过程.对月球的虹湾地区选取水平方向的12条剖面进行了粗糙度各参数(均方根高程、均方根偏差、均方根坡度、Hurst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①在1 km的剖面长度上,虹湾地区均方根高程的平均值在3 m左右;在0.2~3 km研究尺度范围内,虹湾地区的坡度不超过2.,说明该区月表起伏度小;②虹湾地区的Hurst指数集中在0.5~0.78之间,表明月表地形地貌样式单一;③低纬度地区(小于N44.3°)Hurst指数相对较高(0.6~0.8),高纬度地区(大于N44.3.)Hurst指数较低(0.5 ~0.6);④运用粗糙度的概念可作为一种推断相对地质年龄的方法.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证实了粗糙度的定量分析对行星地貌形态及地质构造过程解译的作用.%The planetary surface roughness is the record of erosion, deposition, uplift and other geological processes on the planetary surface, and hence serves as a prediction for the geological age of the planetary surface. In this paper, twelve profiles were select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Sinus Iridum in the moon, and several parameters of roughness of those profiles were studied. Some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d)The average of RMS height along the profile 1 km in length is about 3m. In addition, within the research scale selected in this paper (0. 2 ~3 km) , the slope of Sinus Iridum area does not exceed 2 °. This means that the surface of Sinus Iridum is relatively smooth. (2)Hurst exponent of Sinus Iridum is mainly concentrated from 0. 5 to 0. 78 , which means that the surface morpholog y is rather homogeneous. ③Low latitudeareas (lower than 44. 3° N) have relatively high Hurst exponent (from 0.6 to 0. 8) , and high latitude areas (higher than 44. 3° N) usually have lower Hurst exponent ( from 0.5 to 0. 8 ). (4)The roughness may be used as a mean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geological age.【期刊名称】《国土资源遥感》【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5页(P95-99)【关键词】虹湾;粗糙度;Hurst指数;地貌形态;相对地质年龄【作者】奚晓旭;刘少峰;吴志远;韦蔚;焦中虎;李力【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5行星表面粗糙度是表面侵蚀、沉降和隆升等作用在行星表面留下的记录,对其进行的定量分析可以精确反映其表面地质构造过程[1],也可作为推断相对地质年龄的方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解译
地貌解译标志主要为图形(包括平面轮廓.图案和地表高低起伏),水系特征,以及色调及阴影等。

一地貌的形态解译
地貌解译首先从地貌形态解译开始。

地貌形态是指平原、台地、丘陵、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的地表形态,又称大地构造地貌,是在地球为主的作用力下形成的。

1.山地
相对高差大,地势起伏明显,在阳光照射下,向阳坡色调较浅,背阳坡色调较深,整幅相片上色调极不均匀。

高山,如秦岭—昆仑山、天山等,相对高度较大,通常具有尖顶山峰、狭窄的锯齿状山脊和常年积雪的山顶,色调极不均匀;中山,已无常年积雪,但切割强度还很剧烈,呈极不均匀的灰色调;低山,一般相对高度较小,山坡较缓,影像色调的差异不大。

根据影像色调变化可以解译出山顶的形状、山脊的位置和山谷的形态。

若向阳面呈三角形、突出在阴影之中,表示尖山顶,三角形顶点即为山顶;若山顶色调变化不太明显,表示受光面浑圆,为圆面山顶。

两斜坡色调深浅交界处为山脊,其背阳坡的色调浅时表示坡缓,深或者有阴影时表示山坡陡峻。

两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为山谷,若山谷两侧坡度非常陡峻,其底部常被阴影遮盖,则影像色调深且多为黑色,为峡谷,而宽谷底部较平坦,常有缓流,农田和居民地分布其间。

2.丘陵
相对高度较小,山顶较为浑圆,阳坡和阴坡的色调对比不太明显,有
渐变过程。

整个影像的色调与山区相比,浅而均匀。

3. 平原
地势平坦,一般为均匀浅灰色调。

但平原区分布有农田、居民点、道路等,由于农田色调受作物长势和湿度的影响,从浅灰到深灰变化很大。

上述地貌形态规模大、分布范围广,最好用小比例尺的航片、相片略图或卫星相片进行解译,这样能更好地观察全貌,研究其分布规律。

二流水地貌解译
地表流水是最主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之一。

流水地貌分布很广,其影像特征随着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势高低、植被类型,以及人类活动的特点而不同。

1.沟谷
沟谷的平面图形和横剖面形态与岩性密切相关,因而在地质解译中不应忽视。

此外与沟谷发育有关的地滑、山崩等灾害地质现象,在航片上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来,是水文工程和灾害地质研究的重要对象,在解译中应注意潜在的灾害预测。

2.阶地
河流阶地沿河流呈带状展布。

阶面一般比较平整、连续,向河心或下游缓倾。

阶面与阶坎间的地形和色调有较明显的差异,阶坎向阳时为比阶面浅的条带,背阳时为比阶面暗的条带。

此外,不同类型的阶地可依据不同的影响特征区分。

1)侵蚀阶地完全由基岩组成。

色调一般较暗,而且多位于河流上游山区。

2)堆积阶地完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

阶面平整,色调浅而均一,其上常有耕地和居民点,多位于河流中下游。

3)基座阶地阶地下部底座为基岩,上部为河流沉积物。

阶面色调一般较浅,陡坎处色调深。

3. 河床
河谷中,被流水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

它有顺直微弯曲型、弯曲型、分叉型、游荡型等类型,以及边滩、心滩、江心洲、牛轭湖等地貌形态。

河床的色调取决于水的深浅和混浊程度,即水流清澈且较深的河流一般为深灰色,水浅或混浊的河流一般为浅灰色。

位于曲流凸岸一条条砂坝的组合图形称为迂迴扇,它表现为多条明暗相间、断续延伸的弧形条带,收敛方向指向河流下游。

一些弯曲河段通过截弯取直,被封闭而形成牛轭湖,其影像特别醒目。

现代和古代河流两侧的自然堤多呈线状弯曲浅色调的正地形。

河流两岸的决口扇和洪泛区,淤泥质的色调偏暗,砂砾质的色调偏浅。

4.冲积锥和洪积扇
一般分布在山麓的下部和山谷的出口处,平面图呈扇形。

冲出锥的色调一般较浅,坡度较大、规模较小;洪积扇的色调顶部较浅,下部较暗、坡度较小、规模较大。

根据色调、纹形和相对高度,可以划分出数期洪积扇。

三、冰川地貌解译
现代冰川色调明亮洁白、表面光滑,呈带状或舌状,并可以看出自上而下的流动痕迹。

冰斗、角峰、刃脊出现在冰川上游。

冰斗是冰雪挖蚀的
凹地,三面陡岩峭壁,一面开口朝向冰川下游;冰斗与冰斗之间形成锯齿状山脊和角峰。

支冰川谷汇入主冰川谷时,往往形成悬谷;冰川谷的横剖面为“U”字形,故地平缓而开阔,谷坡陡峭。

当冰川后退以后,在冰川谷侧面会形成垄状冰碛(侧碛),在冰川终端形成弧形凸向下游的终碛,终碛后边常有冰碛湖或沼泽化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