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最新语文 必修二教学设计: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最新语文 必修二教学设计: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答案

囚绿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b.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c.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
a.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b.了解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二、教学要点
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四教学流程。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前预习细读文本,对你最感兴趣的文句或文段做圈点批注,并完成《预习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

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我们知道绿色是具生命意识的颜色,提到绿色我们就会联想到生命、生机和希望。

是啊,当一抹绿色出现在沙漠中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当一叶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顽强。

绿色就是这样,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理上也使人愉悦,给人带来希望。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绿的散文——《囚绿记》。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看大屏幕读出学习目标)2、以生字注音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我们还看,课文的题目叫囚绿记,对于常人都喜爱的绿色,作者为什么要囚禁起来呢?请同学们带着这问题大声把课文朗读一遍。

4、畅谈初读感受: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好吗?(可以有5到7人分享阅读感受)5.解题释疑: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作者为何要囚禁绿色呢?(学生说自己的理解。

板书:方框)三、理清情感思路:1、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文中作者对常春藤的称呼是有明显变化的,你能快速找出来这不同的称呼吗?(绿影——绿色——绿友。

)2、这不同的称呼反映出作者对常春藤的情感有什么变化?情感小结之一:不管是称呼绿影、绿色还是绿友,都可可以看出作者在遇到绿和欣赏绿时的欢喜之情。

(板书:欢喜)2、作者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这位绿友的友爱的?(囚绿,即“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 《囚绿记》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  《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品读关于绿发文句,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

3、结合背景,知人论世,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理清线索,品读文句,知人论世来阅读散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常春藤表现出来的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读关于绿的文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绿的象征意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绿色代表什么?自然,生命,阳光。

但有一个人却要将这美丽的绿囚禁起来,这个人是谁?(同学回答)他写的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下列字词,并注音:陆蠡(lǐ)涸辙(zhé)淅沥(xī)猗郁(yī)移徙(xǐ)婆娑(suō)瞥见(piē)蕈菌(xùn )揠苗助长(yà)三、解题1、本文中的绿指什么?2、一句话概括囚绿的意思。

3、记。

散文的一种体裁。

通过叙事、写景、状物等方式来抒发某种情怀、抱负,或阐述某种观点。

四、整体感知,分享一段缘。

课文哪几段直接写了囚绿?在囚绿的前后分别写了哪些内容?(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明确:(择绿)遇绿——赏绿——囚绿——放绿——怀绿五、品读课文,欣赏一株藤。

1、在囚绿之前,作者是如何描写常春藤的?请概括它的特点。

明确:通过对常春藤卷须、嫩叶以及风雨中在各种姿态的描写,可以看出常春藤活泼可爱、自由自在、婀娜多姿的特点。

2、在囚绿之后,常春藤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又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开始比外边长得更快,后来枝叶由青苍变成柔绿,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娇弱。

但永远向着阳光,永远向着原来的方向。

六、深入探究,理解一种爱。

1、从遇绿到最后的怀绿,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明确:喜爱——虐爱——敬爱2、你对作者囚绿的行为如何评价?明确:引导学生如何去爱。

爱是人类的共性。

但爱是有误区的。

狭隘的爱可能是自私,是魔念,是囚笼,是死亡。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 语文 第1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 语文 第1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案

<< 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体会“绿”的象征意义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3、树立做“被囚”而“永远向着太阳生长”的“常春藤”的人生信念。

一、导入: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是希望之色,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活的情趣,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显示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芸芸众生的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的歌咏之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二、作者简介陆蠡(li)字圣泉,生于1908年,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

陆蠡不仅文章优美,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

巴金老人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

”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三、字音字词:陆蠡(lǐ) 涸(hé)辙婆娑(pósuō) 猗(yī)郁囚系(xì) 瞥(piē)见⑴了截:直截。

⑵涸辙:干涸的车辙。

⑶急不暇择:因着急而没时间选择。

⑷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3 囚绿记16-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3  囚绿记16-人教版

《囚绿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抒情线索。

2、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3、学习并借鉴文章中的象征手法。

(重点)4.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解读作者抒发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课前准备: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2、学生合作搜集作者介绍。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陆蠡是一位真诚勇敢的作家,也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请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绿是什么?“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这抹绿?(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2、为什么要“囚”绿?(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3、囚“绿”后它的生长状况如何?(1)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2).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3).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了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4.这抹绿色有怎样的特点?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作者“囚绿”的行为,对这位被囚的“绿囚”你是如何理解的?前后四个人讨论后回答。

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关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3囚绿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3囚绿记
1.作者囚绿,一是为了与绿枝条更亲近,二是出于一种他人难以理解的“魔念”,但他出于良心,不忍让绿枝条彻底枯死,于是“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作者最终还是善待生命的。绿枝条被“开释”与作者逃离危险中的北平,二者有相似之处,在文章中具有类比的效果。作者最后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这是暗示的写法。
(5)第一,物我互观,尽显性灵。作者只身独处,选择了与绿枝条对
话、沟通心灵的方式排遣寂寞,所处一室虽小,而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无性灵,进入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景物被赋予性灵,文章即生华彩。
第二,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运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凶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
结束语: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补充
修改
课后反思:
难点: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
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囚绿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囚绿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囚绿记》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囚绿记》的背景和作者陆蠡的生活经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学习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2.教学的难点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深入研读课文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

教师介绍《囚绿记》的背景和作者陆蠡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呈现。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文章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概括文章内容。

3.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绿色?他是如何表达对绿色的喜爱之情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4.练习。

教师组织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囚绿?他后来为什么要放绿?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使用PPT展示《囚绿记》的背景和作者陆蠡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2.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研读课文,讨论交流;3.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回答和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教师根据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点拨和总结。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作业:阅读陆蠡的其他作品片段,进行鉴赏;3.评价方式:进行课堂测验或者撰写读书报告,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介绍《囚绿记》的背景和作者陆蠡的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2.与《囚绿记》写作特点相关的论文、赏析文章等;3.其他相关的教学视频、音频资源等。

七、结论本教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囚绿记》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囚绿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

《囚绿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

《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作为必修二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梁实秋的《囚绿记》将生动地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自由。

我们认为自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权利,但是它是在某些情况下被剥夺的,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教师可以通过这篇小说来讨论这个主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自由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理解小说的主题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方式。

2.学生们能够加深对自由的认知,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自由权。

3.学生们能够提高理解英语文本的能力,并通过朗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二、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主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教师应该先介绍一下“自由”这个概念,然后询问学生们对自由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来引导进一步的讨论。

最后,把重点放在小说中的主题上,并解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2.阅读小说:由于小说篇幅较短,可分为几段阅读讨论。

如第一段,阅读内容是描述主人公所处环境,学生们应该能够理解这个关押于牢狱之中的主人公所经历的强制措施和深度痛苦的感受。

第二段讲述主人公是如何逃离押后之后,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穿新衣、偷东西、值夜、打工等。

英汉对照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音和读音。

3.测验:在阅读和讨论之后,可抽出10道选择题和3道问答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问答题的答案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意见,他们需要从小说中选择一个例子来支撑他们的回答,因此学生需要在阅读和讨论中认真思考,详细回答问题。

4.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组提出“保护人类自由权”的计划方案。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交流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讨论出一个完整有效的保护自由的计划。

每个小组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他们的计划,并给出他们相互的反馈。

学生们需要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逻辑和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囚绿记》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抓住重点词句,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间蕴含的情感;探讨“绿〞的深刻含义;理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与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顽强的个人品质与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间蕴含的情感;探讨“绿〞的深刻含义。

三、学习难点理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情操。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预习〔一〕预习导学案1.通读文章,掌握重点字音字形。

涸辙〔〕镶嵌〔〕婆娑〔〕蕈〔〕菌茎〔〕葱茏〔〕迁徙〔〕学徒〔〕猗〔〕郁瞥〔〕见急不暇〔〕择了截〔〕爽直揠〔〕苗助长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互相〔或教师〕纠正错误字音。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每一局部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完成表格〕行文思路段落范围表达思路的句子感情变化表达感情的语句第二课时:课堂教学〔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几米说: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我要问:你曾喜欢的那一片浓绿,囚住了,是不是可以算作真的拥有呢?〔二〕课文研读,品味鉴赏1.预习检测。

课文中哪一局部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每一局部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填写下表〕明确:行文思路段落范围表达思路的句子感情变化表达感情的语句寻绿1—4 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了下来。

满足心情占有它。

观绿5—7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喜爱留恋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囚绿8—11 突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3《囚绿记》名师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3《囚绿记》名师教案

《囚绿记》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学习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②品味文章语言,领会文章主旨思想③学习借景抒情,将“绿”拟人化来传情达意等写作手法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朗读与思考中,感受作者对绿的热爱,理解作者对常春藤永不屈服黑暗精神的赞美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

在品读语言中获得审美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在诵读中,理清思路,把握主旨;学习圈点、批注,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义;感受作者对对绿的热爱,理解作者在“绿”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穿插诵读、提问、探究、质疑等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

2、在朗读与思考中,感受作者对绿的热爱,理解作者对常春藤永不屈服黑暗精神的赞美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彭羚《囚鸟》,在轻松的氛围中引题)(二)初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结果怎样?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

绿——绿——囚绿——绿——绿(择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明确:情感线索是爱绿。

从喜欢到爱恋到占有、想控制,是很多人情感发展的逻辑。

(三)品读,感受绿的形象,探讨写作意图1.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

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门虽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但我并不孤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我望着这小圆润,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高一语文必修2:1.3《囚绿记》教案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高一语文必修2:1.3《囚绿记》教案

人教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樟树二中黄英【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2、领会文章赋物以情、托物言志的写法,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1、品味文章关键词句,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句子。

2、紧扣本文,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深情,探讨“绿”的象意义,把握课文主旨。

三、情感目标联系时代背景,明确作者在爱绿之情中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绿”永不屈服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会。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交流、点拨、多媒体教学【教学重、难点】1.抓住语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

2.结合作者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读熟课文;解决生字词;查找作者资料;理清行文线索。

PP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绿》引入本文:上一篇课文,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绿》,感知了朱自清先生对绿色的由衷赞美。

那么,同学们,1.你们喜欢绿色吗?2.你们又是用什么样的行动表达你们对绿色的喜爱的呢?3.有一个人,他对绿色的喜爱与你们一样强烈,可是,他的表达方式却与你们迥然不同。

他又是如何对待绿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囚绿记》二、整体把握1.请学生根据预习,回答:题目中的“囚绿”具体指什么内容?预案:作者把一株常春藤从破损的圆窗外迁进来,把他囚禁在自己的房间内。

囚绿的内容,体现在文章的那些章节中?(8—11节)2.那这株常春藤被囚禁前和被囚禁后又与作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请快速浏览课文,作出概括。

预案:爱绿(赞绿、赏绿)—囚绿—释绿(放绿)—思绿(念绿、恋绿)这就构成了本文的感情线索教师:原来作者和这株常春藤之间发生了如此曲折的故事,那我们倒要来认识一下这株常春藤,看看它是怎样的一种绿?作者又对它倾注了怎样的情感?二、感受“绿”之美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种绿呢?被囚之前,绿藤的生长状况如何?预案:青翠茂盛,枝叶舒展,舞姿婆娑。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囚绿记》教案教学方针: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式。

2.过程与方式:探究赏析法,能找出作者抒写绿的形象的语句,探究绿的内涵;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感情态度,说出绿的新的含义。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暗中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刚毅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把握散文大旨的一般方式:从品味关键句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放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著名诗人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本身的一双慧眼来欣赏一组有关绿地图片。

欣赏完图片,相信同学们对绿都有本身的理解吧!在你的心中绿是什么呢?学生阐述对绿的理解。

师总结:绿是生命,是希望,是芳华,是快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可是现在却有人要将它囚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体味他对绿那份独特的感情吧。

二、解题“囚”的含义是什么?明确:人居斗室为“囚”,在我们的理解里,“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中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

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触感染绿之形象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

(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注意赏析浮现作者爱绿的句子)我囚禁你,因为你。

过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让我们读到作者对绿的深深喜爱。

那常春藤在作者的这份浓浓爱意的滋养下必然会茁壮成长吗?或者: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第8段从这段中你感触感染到作者对绿具有怎样的感情?喜爱你还能从文章哪些地方感触感染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请找出来并分析。

那常春藤在作者的这份浓浓爱意的滋养下必然会茁壮成长吗?2、找出文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囚绿记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2、体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3、学习象征手法,探究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语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他就是陆蠡。

当代诗人顾城曾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问题题目是“囚绿记”,意思是“记叙囚绿的过程”,“囚绿”体现在文章的哪些章节?“绿”在被囚之前和之后又与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根据以下几个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绿”是指什么?(常春藤)2、文中哪几段写囚绿?(8-12)3、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文章开篇就讲述了他因为爱那片绿影而选择了一间并不是很好的房间)4、作者最终把绿彻底“囚”牢了吗?(后来把绿释放了,文章的倒数第二段。

)5、离开了绿,作者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怀念,文章的最后一段“离开北平一年了。

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我们沿着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历程,可以将文章思路归纳为:爱绿(1—7)——囚绿(8—12)-—释绿(13)--怀绿(14)可以说每一步都是作者感情的深化,曲折有致地表现了他热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3 囚绿记》3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3  囚绿记》3
用幻灯片展示问题,向学生发问,并要求两名学生到黑板处板书。
教师点评并总结,重组文章脉络框架。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情感思路。其余就近4人组,交互浏览,修改。
聆听教师的点评与总结,给教师建议。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突破学习难点,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明确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意义。
4




(17分钟)
感受“绿”的形象以及“绿”的隐含文意。
《囚绿记》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卢 莉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课文。
2能参照“囚绿”的格式概括文章层意。
3能依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说出“绿”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领会“绿”的含义的基础上树立不屈的人生观。
二、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点拨法、品读法。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新课
(3分钟)
名人事迹
在用幻Hale Waihona Puke 片展示几个名人的死因之后抛出问题。
观看幻灯片
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见识,激发求知欲。
用幻灯片展示2人小组的合作探究的内容,并明确要求。
请找出写“绿”的语段,其中你最有感触或困惑的是哪一处?读一读,并说一说。
展示问题2。
请归纳常春藤的特点和品性?
展示探究问题3。
作者写本文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含义?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囚绿记》【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抒发的对“永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2.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在鉴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注重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学生喜爱哪种颜色并说明理由导入,引出本课。

二、速读,梳理文章脉络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速读文章,读完后概括全文各个部分的内容。

生答:寻绿→赏绿(关绿)→囚绿→放绿(释绿)→怀绿(想绿)师总结:很明显,全文围绕着“绿”展开,那么绿在作者的心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要写一枝常春藤?我们在文章中一寻究竟。

三、自主学习,品味语言再读文章,细细品味,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师提示:文章的第2段“小房间、潮湿的地面、灵巧的纸卷帘”---战乱年代对事物的热爱、诗意之情。

第5段“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自有一种柔美,内心的淳朴。

让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教师点拨,让学生感受绿的精神所在和作者淳朴、向往自由的情感。

)生可能答: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句式整齐,感情浓烈,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

)2.“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拟人的手法,看出常春藤的可爱。

)3.“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可以看出绿枝条身上的执着,倔强,坚贞,向阳)4.“我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

)师总结提示: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绿的可爱、倔强,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满蘸着作者对这枝常春藤的喜爱与尊重,更能看出作者是一个淳朴,情感细腻的人。

那么,仅仅因为常春藤的倔强、可爱,作者就如此喜爱她吗?在这枝常春藤身上是否还隐含有其他的信息呢?试找出本文中能暗示主旨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