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谈启发式教学
带你走进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带你走进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我们经常碰到有关孔子的言论,其中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得不讲了。
我们将从了解“不愤不启”开始,走近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学。
希望为考生学习有所帮助。
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启意;发,谓达其辞。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思考,急于解决但有尚未完全搞通时的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清楚的另一种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也就是说孔子提倡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果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就不要急于告诉学生任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再适时进行点拨。
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对某一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就不要告知学生任何结论性的知识,要等到学生处于“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再进行点拨,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但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教师必须要等到学生“愤”、“悱”之后再“启”、“发”,但是如果我们教师只是消极地等待学生自发地去“愤”、“悱”,恐怕会贻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作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应该是利用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让其“愤”,让其“悱”。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议启发式教育与课堂提问启发式教学是指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它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可谓启发式教学的“八字真言”,而“愤”和“悱”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
此时,学生正处于矛盾和困惑之中,欲求知而不可得。
教师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诱导、点拨,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感受到成功的巨大快乐,激发出恒久的学习兴趣。
在启发是教学中,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真正经历了“愤”和“悱”的苦恼过程,头脑中有了接受知识的准备,这时教师的启发和点拨真正有效,没有这一过程,启发就失去了前提,落在了空处。
“告之而不受,……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
”(张载)因此,在启发是教学中,教师要有耐心,不急于说出知识结论。
要为学生预留出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求解,去探索。
“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提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方法浅谈
读。
( 指 名一 女 生 读 )
师: 让我 叹 为观止 , 第 一次站
起来读一篇古文 , 竟 然 读 得 如 此 通 顺 而 流 畅 。真 了不 起 ! 谁 也 来 读 给
大家听?
( 第 一个学 生没读 准 “ 弦” , 再 请第 二 位 同学 , 读准 了) 师: 最难 读 的 “ 弦” 被 你 读 正 确 了, 了不 起 , 咱们 一 起学 着 他 读 。
听 ?我欣 赏 自信 的 同学 。请你 来 读
一
辅 陛下 致 太 平 。 ” 每决大事 , 启 文 观 书, 乃《 论语》 也。 《 论 语》 是 一 座 博 大 精 深 而 智 慧蕴藏的宝库 。 《 论语》 中不仅为赵 普 三 度入 相提 供 了睿 智 的源 泉 ; 而 且 对 教 育 教 学 的 的启 发 也 非 常 深 刻; 其 中蕴 藏 了 “ 循循善诱 、 因材 施 教、 学思 结合 、 知 行 统一 、 不 愤 不 启、 不悱 不发 、 温故 知新 、 扣 其 两 端、 举 一反三 ” 等 丰 富 多 样 的 教 学
学 教育
“ 不愤不启 , 不悱不 发 " 教 学方法浅谈
圜 用 帅 灰
内容摘要 : 孔 子 的 启 发 问题 意 识 的 教 育 教 学 方 法 , 朱熹注解精 要得 当: “ 愤者 , 心求通而未得 之意 ; 悱者 , 口 欲言而未能之貌 ; 启, 谓开其意 ; 发, 谓达其辞。”
关键 词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思, 读 起 来 就 非 常地 困难 。 师: 是的 , 虽 然 只有 五 句 , 但 是 不好 读 , 也不好 懂 , 那 就 跟 钱 老 师 起 来 读 读这 篇 古 文 , 好吗? 好, 一 句 一 句 地 跟 老师 读 , 注 意听 停 顿 。 ( 师领 读 课 文 , 生跟读全文 , 读 出停 顿 , 抑扬顿挫 , 字正 腔 圆 , 最 后 句停顿较难 , 复读 。) 师: 听得专心 , 读 得 认 真 。自己 再 来 练读 练读 , 把 难 读 的 句 子 多 读
谈谈启发式教学的技巧
三 、展开 想象 ,读 想结合 小语 教 材里 ,有很 多课 文 文字 生 动优 美 ,为我 们 构 建 了深遂 的意境 ,刻画 了饱满 的人 物形 象。学生 由于知 识 能 力的限 制 ,不 能很好领 会 ( 出现思维 障碍 ), 教 师通过 指导 学 生感 情 朗 读 ,启 发学 生 展 开联 想 ,即读 想结 合 的
口教 学 漫议 口
蹯 启 岛 国 固 国 盟 国
福建省厦门市 同安 区莲花中 心小学 陈水 勇
孔子日: “ 不 愤不 启 ,不 悱 不 发 ,举 一 隅不 以三 隅 及 ,则不复 也。” 所谓 “ 不愤 不启” ,就 是 当学生还 没有 搞懂 问题 时 ,教 师要 给予适 当指导 ,帮助 学生开 启思路 ; 所谓 “ 不悱不 发 ” ,就是 当学生对 问题 尚未考虑 成熟 难以 表达 自己的 观点时 ,教师 要帮助 学生 明确思路 ,用准 确的
语言表 达 出来 。我 国古代教 育 名著 《 学 记 》谈 到 : “ 导而 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适度的启发就是从学生现 有的 认知水平 出发 ,遵循 其 “ 最 近发展 区” 的原 则 ,让学 生 “ 跳起 来摘 桃子 ” ,使 其 “ 伸 手不及 ,跳 而可获 ” 。那 么 ,教师该怎样恰到好处地点拨启 发呢 ? 铺 “ 路 ”搭 “ 桥” 学 生在 思维 训 练过 程 中 ,环 节 之 间 如果 距 离太 远 , 或 问题 之 间跳跃太 大 ,都会 出现 思维 障碍 。教 师应该 有机 地补充 学生 认识过程 中薄 弱的环节 ,完 备解决 问题所 必需 的前提 条件 ,在跳跃 的距 离中搭 起过渡 的 “ 桥 ” ,铺 设通 幽的 “ 路” ,接通 思维之 “ 线 ” ,使之 由浅入深 ,流 畅贯
一
课堂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且在不如意面前 要表 现出 自己的修养 , 也要 不失礼节 , 可 以培养学 在解决难点问题 的时候 , 教师也要作必要 的启发或者点拨 , 启 生高 尚的思想情操。
发并不是将 问题 的答案说出来 ,而是通过谈及跟 问题有关 的内容
让学生 的思维朝正确方向思考 , 以此打开他们的思路 , 让问题变得
问题的设置应该要重难点突 出, 巧妙而有针对性 , 问题设 计出 大 的反映 , 回答得慢 , 不很准确 , 那就需要老师点拨了 。
来后 , 可 以通 过 独 立 思 考 或 者 学 习小 组 讨 论 探 究 的方 式 来 处 理 , 并
以考核加分 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回答 的欲望 。前后 四个学生可 以成
为一个学 习小组 , 讨论后 派小组成员来 回答 , 不仅 回答 的成员会加 价值观上得到锤炼 , 指导他们 以后 的学习和生活 。例如 , 语 文必修
分, 本小组的其他成员也会适 当给分 。 这样做的 目的是尽量做 到让 二《 孔雀 东南 飞》 一文中有段情节写 兰芝被遣 回家时 , 很 早就起 来 学 生感觉在课堂上 回答问题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以缓减课堂 的沉 梳洗打扮 , 和婆婆 、 小姑告别 , 这里就可 以问学生 , 文章极 力铺 陈兰 闷气氛。例 如 , 在《 孔雀东南飞》 的教学 中, 我让学生探究讨论结尾 芝的精 心打扮有什么样的作用? 另外和婆婆 、 小姑 的告别看 L 叶 』 兰芝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出的,在《论语·述而》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意;复,再告也。
”由此可知,启发式教学包含三个要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
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前提之下,其作用就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
第三,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当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从而扩大理解范围。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教学精神,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它能够体现为一种教学方法,也能够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
而当前,有很多教师将启发式教学仅仅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并将之具化为课堂教学的问与答,把是否实行了有问有答的双边活动看作是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分水岭,有很多学校领导也依此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这是对启发式教学的极大曲解,有必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以免贻害无穷。
那么,这是不是说问答式不属于启发教学的范畴呢?不是的。
启发式教学能够是问答式,但问答式并非一定是启发式,非问答式也并非一定不是启发式,教师一人独霸话语权的课堂也许正是启发式教学的典范。
据调查,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量问答属于是非问和选择问,且答案往往已经包含在问题当中,比如,新时期我们还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呢?茅盾的原名是沈德鸿还是沈雁冰?这类没有思考价值的低层次的问题,学生往往能够从问题本身窥出答案,基本不需要使用大脑实行紧张的思考,多数靠死记硬背的知识就能回答,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几无一益,其实质是以“问”代“灌”,是新形势下变相的“满堂灌”,与启发式教学根本沾不上边。
启发式教学法
在春秋时期,老祖先孔子已经对“启发式教学”有了论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启发”的条件和时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说的是“启发”的要求和标准。
今人对“启发式教学”进行传承和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启发教学二十式”,一起来研究吧。
研讨启发式在教学过程,抓住关键问题,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各抒己见,共同做出结论。
探究引路式探究中,“导演”在关键处思想引路,充分发挥“演员”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地“排练演出”,使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民主的色彩,使学生各得其所。
讲练引导式在讲练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整体思维导向,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主要体现在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表现是,教师循循诱导于前,步步启发,学生求索于后,自行分析,综合、消化得出结论。
语言动作式指教师适时运用恰当的表情、动作和艺术语言而达到“意会”,“传神”,“移情”的潜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逼真地掌握知识,在思想感情上得到感染。
故谬激思式)教师在讲授知识的重要地方,故意“脱轨”让学生纠正,意欲强化而采取的刺激性启发方式。
它迂回穿插、曲径通幽,具有灵活的特点,在教师有意的或无意的教学情境中,促进知识的增值和巩固。
目标启发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
传授知识绝不仅仅为储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技能和方法,进而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对待学习中的问题。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精髓就在这个地方。
目标明确是激发动机的诱因和调节行为的标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学习的浓厚兴趣。
类推启发式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突破教材难点,引起他们的相关联想。
通过概括化的活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学习。
运用此法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去探讨新知识和未知领域的东西,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发现创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发现,创新”户县职教中心刘博[内容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实行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怎样启发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帮助学生发现创新,促进学生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并依据语文课教学进行了几点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愤,悱,启发,发现,创新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指导思路,使学生能自主的发现明确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就“发”。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教育一个重要课题。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怎样启发?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所谓法无定法,很多人有很多观点。
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启发式教学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起点,科学地引导学生思维,并以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手段。
而思维训练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自主“发现和创新”,所以在我们的启发教学中制造“愤”和“悱”,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和创新是主要的教学任务。
二:巧妙设问,创设“愤”、“悱”情境,引导思维发现和创新。
学生是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主体。
教学中巧妙设问,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主动性,活跃其思维,引导他们“探究、发现、创新”。
教师在启发时,应抓住学生进入“愤”、“悱”的心理状态这一有利时机。
在求知欲十分强烈,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紧张而又活泼的境界时,只有在这时启发的效果才最佳。
我以语文教学中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愤悱:启发教学之精髓
愤悱:启发教学之精髓愤悱:启发教学之精髓熊梅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悱”作为教学的一种状态,古今有多种解释。
宋代朱嘉释为:“愤者,心求其通而未解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郑玄释为:“心愤愤,口悱悱”,堪为古今启发教学之精髓。
从教学功能意义而言,对“愤悱”的内涵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非认知角度认识,即将“愤悱”理解为学生的一种“求知欲”、“需要”或“内在动机”。
正如郑玄所云:“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
程子也言:“愤悱,诚意之见于辞者也。
待其诚意,而后告之。
即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就是从求知欲、内在动机等方面理解的。
现代有些学者也认为,“愤悱,意指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实践,即学生在认识过程的主动性”。
因为教学过程就是在学生求知的“需要----满足----再需要----再满足”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由此引发出启发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辩证关系。
启发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而“愤悱”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又是学生学习需要和“求知欲”的体现。
因此启发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等。
上述认识都是从“愤悱”的非认识方面阐释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人的认识活动总是伴随着人的意向活动即需要、情感、兴趣而进行的,是推动人去达到某种目标和理想的动力。
于是启发式教学是关于“主体性教学”使由此而生。
二是从认知角度理解。
“愤悱”是认识上的一种困惑状态,即似懂非懂,有所知又非全知。
朱嘉、张载等人释为“疑”,故强调“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教学过程正是由这种认知上的“疑”、困惑状态为逻辑起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成设疑----解疑----释疑的过程,也是“设疑引学----辩疑解难----释疑巩固的过程。
从认知意义上理解启发教学的`认识本质,更有助于揭示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愤悱”揭示了教学认识的本质问题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而非如人类一般认识和科学认识即要解决未知的东西,并按“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去探索与研究,而是由“愤悱”的困惑境界达到真知境界,实质上就是模糊性达到精确性的过程。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及运用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及其运用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孔子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者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他提倡启发式教学。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
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能近取譬,推己及人;(3)叩其两端,攻乎异端(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解决矛盾的答案)。
现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包括三个基本要点:①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问题,并力求能准确表达;②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③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
例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
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
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谈一道习题教学的体会
/
由于教师对学 生们 已得到 的结 果 给予 了肯定 。
学生信心倍 增 。 经老 师 的启 发后 。 绪高 涨 。 情 思维 积
极 。 一 会 儿 问题 就 得 到 了解 决 : 不
由( ) 3 分别解 出 2 ()
- 一 一 : 一 ,
离心率 e . 学 生 思 考 , 后 讨 论 。 师 巡 视 教 室 并 参 与学 生 然 教 的讨 论 , 巡 视 过 程 中 教 师 发 现 大 多 数 学 生 能 求 出 在 直线 z 方 程 , +c 并 设 椭 圆 的 标 准 方 程 为 + 的 , = 。 整理得
圆的离心率 ?
这 时 学 生 们 正 苦 于 找 不 到 解 题 的 思 路 。 师 的 教
生经 常处 于“ 和“ 的境地 . 愤” 悱” 本文 中笔者将 一例
习题 教学 的 实 践 谈 一 些 体 会 .
课 堂 实 录
启发性提 问无疑 是雪中送炭 。 以注意力特别集 中 , 所
经 过 思 考 后 学 生 回 答 : 通 过 解 关 于 o 6 c的 齐 次 可 、、
课 后教 学 反 思
.:
e
:
兰
e
.
解 决 这 道 习 题 花 了 近 3 分 钟 , 我 认 为 很 值 0 但
.
得, 这 3 在 0分 钟 里 , 我几 乎 没 给 学 生 喘 息 的 机 会 , 学
生们 情绪高涨 , 维热情一浪 高过一 浪 , 思 人人 都在努
问 题 解 决 到 这 里 , 生 们 大 多 不 知 往 下 该 怎 么 学 办 . 对 学 生 思 考 的 情 况 。 师 把 学 生 得 到 的 结 果 针 教
浅谈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
参考文献 :
[ 1 ] 张凤玲 . 语 文教 学 中应 倡 导启 发 式教 学【 J ] . 宁夏 教 育 , 2 0 1 1 < o 5 ) .
2 0 1 4年第 2 期
・ 教育探索・
浯 数 外学
浅谈高 中语 文启发式教学
江西省信 丰 县 第二 中学 周 文娟
《 论语 ・ 述而》 有云 : “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 这是孔子 对启发式教学的概括 , 即, 教师在启发学生 的时候 , 首先要 使他们处于“ 愤” “ 悱” 的状态 。具体到 高中语文教学 中 , 教
师应 当以教学 目 标 为依 据 , 根据学 生的年龄 特点 、 知识水
平、 接受能力 等 , 灵活采用各种生 动有效 的方法 , 引导学 生 积极思考 、 主动思 维 , 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 使他们全 身心地投入到课 堂学习 中 , 提 高 自己 的学 习效果 , 获得更 多语文知识 。 下 面笔者将谈谈如何在高 中语文课堂中实施
生的学法的统一。 一方面要求教师 的教法要不断地更新改
真 思考 , 并 敢于提 出 自己的想法 , 我们应 当正确对待 学生 的各种各样 的想 法 , 而不能立 即反驳 , 要 帮助和引 导学生 获 得更为全 面的认知 , 这样他 们才能够认 真思考 、 大胆探 索, 具有创新精神 , 才能发挥启发式教学的真正作用。 总之 , 我们应 当改变传统教学 中“ 满堂灌 ” “ 一 言堂” 的 教 学模式 , 而构建符合新课标要求 的高效课堂 。高效率 的
二、 借助导读提纲建立起师生共同的思维 空间
启发 式教学方法 注重让学 生通过 自己的主动思 考来 获得更 多的知识 , 但要想 达到这个要 求 , 就需要学 生的思 考方 向与教学 目标相一致 。而要达到这个效果 , 就要依靠 教师 的指导或者引导了。 最好 的引导方式之一就是恰 当的 提问, 这需要语 文教师精 心设 计 、 合理安排 , 不 能乱 问 ; 还
顶岗实习心得体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近期关于启发式教学的几点理解与思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近期关于启发式教学的几点理解与思考启发式教学源于孔子的教学思想。
它的主要涵义是启发思维。
孔子主张“不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意思是对于一个问题,想要尽快解决却又不能把它尽快弄明白。
“不启”(即开其意)。
“不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意思是一个问题已经思考之后,却没有考虑清楚成熟。
“不发”(想表达却又表达的不全面或者不能说出口)。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认为“心愤口悱”和“举一反三”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在学生达到“心愤口悱”的境界时加以启发。
《学记》又进一步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于矣。
”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善喻”,其途径应该是引导学生而不给予牵掣,鼓励学生而不加强迫,开启学生而不越俎代庖。
无论是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如今我们在真正的实践实习中,我们对启发式教学原则并不陌生,并且一直以来其都作为一个非常值得讨论和探讨的话题引领我们思考应如何将这一原则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生活处处是课堂,不管是在学校内进行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的学习,亦或是涉及到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经验积累,其实,作为“教”的一方,如果能够深刻理解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内涵与外延,并灵活地浸入融入到我们的实践应用之中,那么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与进行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就物理这个学科而言,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科学探究的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评估—交流讨论。
其中得出结论固然重要,但是交流讨论才是最关键的,要尽可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是一味的灌输,那么知识是死的。
然而在得出结论之后,再彼此交流分析才是学生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与掌握的一种体现,知识动了起来,活了起来,更加有利于同学们吸收。
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文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文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议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思维(正文):启发式教学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珍宝,把启发式教学列入十大教授法之首。
由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转轨的今天,涌现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无不是建立在启发式教学法这块根底之上的。
抓住了启发式教学法也就抓住了教与学的精髓。
下面就此谈点体会。
一.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法〞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释,就使称为〞启发〞或〞启发式〞。
从孔子的话和朱熹的解释来看,〞启发〞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
对于这一点,(学记)给予了更深刻的具体说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舞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
二.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1,有疑方启,意在于悟。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导致积极思维的手段,是启发式教学的起点。
启发的问题应是掌握学生认识结构的根底上,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逐层提出包含肯定信息容量。
既能产生“对称破缺〞作用,打破学生旧的认启平衡,又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起到设疑激趣的目的。
启发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悟〞的过程是学生认知耗散结构的过程,是思维飞跃突变的过程。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创设“悟〞的情境,提出有力度的问题,逐渐把问题推向悟的“临界点〞上,促成思维突变。
引而不发是启发学生悟出在其中的最好方法。
好象射箭一样,教师做出射箭的姿态。
箭还得让学生射出去。
一个人能悟出一个道理,那将是一种最大的享受,而启发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学生得到这种享受。
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悟出那点滴的道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谈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
学 术 论 坛
不愤 不启 , 不悱 不发
浅谈 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
陆 春 ( 江苏省 兴化市 第一 中学 江苏 兴化 2 5 0 ) 0 27
摘
要 : 学起 于 思 , “ 思源 于疑 。 设疑 是启 发式教 学的重要 手段之 一 。 ” 在化 学课堂教 学中适 时 、 理的 问题 能够激 发学 生的求知 欲 , 合 开
2. 通 过 日常 观 念 与科 学观 念 的矛 盾 引 出 2
问 题 化 学 与 生 活 是 贴 近 的 , 确 运 用 可 以 正 起 到 很 好 的 效 果 。 淀 粉 在 淀 粉 酶 的 作 用 如 下 水 解 成 麦 芽 糖 的 反 应 , 学 生 吃 饭 时 把 让
饭 粒 或 馒 头 在 口 中 多嚼 几 分 钟 , 受 麦 芽 感 糖 的 甜 味 , 生很 有兴 趣 去 做 。 学 这是 日常 观 念 与 科 学 观 念 一 致 的 例 子 。 有 时 日常 观 但 念 与 科 学 观 念 之 间 也 有 矛 盾 , 们 老 师 可 我 以抓 住 这 样 的 矛 盾 提 出 问题 。 如 , 例 在学 习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4 0 8 ( 0 0 ( ) O 1 - 1 l 7 - X 2 l ) 2 a- 2 7 0 9 0
新 ・ 课程 改革 的 重 点 之 一 培 养 学 学 中 , 教 学 中 部 可 运 用 问 题 来 进 行 新 旧 轮 是 在 生 的 创新 意 识 和 实 践 能 力 , 调 能 力 的 培 知 识 联 系 , 发 学 生 思 维 。 强 启 . 要 养 。 要 求 老 师 要 善 于 运 用 启 发 式 教学 来 1 3 提 出的 问题 要符合 学 生 的认 知水 平 , 这 活 跃 学 生 的 思 维 。 学 起 于 思 , 源 于疑 。 有 利 于 学 生 的 思维 “ 思 ” 设 疑 是 启 发 式 教 学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化 住 高 中 学 生 抽 象 思 维 能 力 较 强 , 问 题 提 学 课 堂教 学 中 适 时 、 合理 的 问 题 能 够 激 发 时 应 多 在 启 发 学 生 探 索 、 拓 学 生 思 维 等 开 学 生 的 求知 欲 , 拓 学 生 的 思维 , 而 提 高 方 面 下功 夫 。 们 老 师 在 上 课 时 会 问 很 多 开 从 我 教学质量 。 问题 , 有 些 问题 是 属 于 “ 空 式 ” , 需 但 填 的 不 陶 行 知 说 过 : 有 问 题 , 能 引 起 思 要 学 生 独 立 深 刻 的 思 维 , 需 通 过 学 生 回 只 才 只 考, 只有 思 考 , 能 解 决 问 题 。 出 问题 , 才 提 看 答 “ ” “ 是 ” “ 色” “ 色 ” 。 如 , 是 、不 、红 、无 等 例 似 简单 , 如 何提 , 时提 , 什 么 , 但 何 提 这就 需 硫 酸 常 温下 是 什 么状 态 ? 么颜 色? 没 有 什 有 要 老 师 自 己去 衡 量 。一 能 引 起 深 入 思 考 挥 发性 ? …这 样 的 问 题 没 有 探 究性 , 维 个 … 思 的 好 问 题 必 须 是 : 绕 核 心 概 念 而 设 计 的 空 间 狭 窄 , 利 于 多元 智能 的 培 养 。 而 会 围 不 反 具 有 探 究 性 和 开 放 性 的 问题 。 些 老 师 提 使 学 生 感到 化 学 知 识 简 单 、 有 乏味 , 渐 失 去 逐 出的问题不能达 到理想的教 学效果 , 因 是 探 索 进 取 精 神 。 果 将 硫 酸 的 物 理 性 质 的 如 为 问题 的 思 维 空 间 狭 窄 , 维 含 量 太 低 。 思 在 学 习 改 为 实验 引 出 问题 情 境 , 不 用化 学 如 教 学过 程 中 , 师 创设 问 题 情 境 是 实 现 问 方 法 怎 样 分 别 无标 签 的 硫 酸 和 盐 酸 , 念 教 理 题 教学 的 中 心 环 节 , 问 题 的 引 导 下 , 生 不 同 , 次 不 , 获 也 不 同 。 然 如 果 提 在 学 层 收 当 通 过 收 集 资 料和 深 思 酝 酿 , 出 假 设 , 表 出 的 问 题 过 难 , 会 使 学 生 逐 渐 失 去 学 习 提 发 又 尢 几解 , 发争 论 , 行 批 判性 思 考 和 实 验 验 的 信 心 , 致 “ 而 不 发 ” 现 象 产 生 , 引 进 导 启 的 因 证 , 后 达 到 应 用 , 过 应 用 又 产 生 新 问 此 , 出 的 问 题 既 要 符 合 大 纲 对 知 识 的 要 最 通 提 题 , 问题 逐 步 深 入 。 何 创设 问题 的 情 境 求 层 次 和 学 生 的 实 际 认 知 水 平 , 要 有 利 使 如 又 呢 ? 于学生 的思维 。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句子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句子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句子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大意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
孔子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即启发式教育,在教学中要重视启发学生。
启发式教育,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强调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符合教学基本规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问题式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问题”的设计,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要把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点,探究的规律上。要问到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热点”上,“于无声处听惊雷”,唯其如此,方能引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比如在讲《鸿门宴》时,一开始我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刘邦和项羽之间,如果男生非要选择其中一个做兄弟、女生非要选择其中一个做丈夫,你要选择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打开话匣子,有说选择项羽,因为他对兄弟必定忠诚踏实,对爱情忠贞如一,而刘邦则太过诡诈,不能信任;也有说选择刘邦的,因为他大丈夫能屈能伸,并最终都能达成目标,而项羽则太过“妇人之仁”,优柔寡断……学生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不知不觉就把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础知识都掌握了,而且深入人物形象,身临鸿门宴,好好地做了回历史的看客。
现代教学论认为,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探究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们要多以问题为纽带开展语文教学,让带着问题、深入思考成为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和过程体验。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__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自己的教学的特色,
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合理地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的思维的问题。一个能引起深入思考的好问题必须是:围绕课程核心而设计的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式教学设疑求知欲提出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陶行知说过:“只有问题,才能引起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看似简单,但如何提,何时提,提什么,这就需要老师自己去衡量。一个能引起深入思考的好问题必须是:围绕核心概念而设计的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凡善教者,必善问”,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精巧设问,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收获,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体育教学的启示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应时刻做到把握适当时机、因势利导,且循序渐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为可以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启发式式教学。
例如:⑴)教师应该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能够启发幼儿思维进行深入思考、发散幼儿思路的问题,同时在提问的时候注意问题需要层层抛出,循序渐进,不要多问“是不是”“对不对”类似封闭性的问题。
同时通过直观教具——图片、视频、实物等的出示,帮助幼儿理解问题,清晰思维。
(⑵)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教师也需要在游戏当中,提供丰富同时具有层次性的教具,在幼儿游戏中以观察为基础,适时、适当、适度进行指导。
当幼儿在游戏中的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提供答案,教师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运用交叉式介入,作为游戏中的角色,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3)生活之中也蕴含着许多教育的契机。
例如幼儿在洗手的时候可以适时而教,教给幼儿正确的“七步洗手法”,或者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观察到了可爱的昆虫,若幼儿十分感兴趣,可以适度调整计划,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奥秘,增长生活经验。
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也可以渗透在游戏和生活活动中。
幼儿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观念,运用启发式教学,促进幼儿的成长。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注释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注释: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①,不悱不发②。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注释】①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
②悱(fěi):想表达却说不出来。
发.启发。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
【解读】这一章孔子既讲了教学方法,也讲了学习方法。
主要是讲教育者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受教育者开启活泼的心灵、生动的智慧,能够独立思考。
这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的教学思想。
他反对“填鸭式”的机械教学做法。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是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谈启发式教学
作者:吕霞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01期
作为毕业班的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学习非常紧张,各门文化科轮番上场,学生的精神往往很难长时间集中。
化学是初三的一个起始科目,对于一个起始科目,是否能够学好,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很关键的。
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必然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调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这样才可以让课堂活起来,而不是变成老师的“满堂灌”。
一、巧妙地引入,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会遇到以下困境:在引入的时候没抓住学生的心,导致整节课讲着讲着成了“满堂灌”,到了复习的时候把内容再跟学生过一遍时,趣味性已大打折扣了,造成效率低下,因而一节课的引入是否恰当,可能关乎一节课是否可以顺利地开展。
课堂引入的方法五花八门,应怎样引入新课效果更好呢?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认为,最好的引课方式是一上来就能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引入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实验引入法
通过做化学实验引入新课,是常用的引课方法。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时,由于是新学期新学科的第一课,所以,引入是否精彩异常重要。
我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特别安排了几个小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不变牛奶”“水落花开蓝叶出”“清水变红酒”等,让学生感觉化学很奇妙,从而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兴趣做老师,课堂自然变得轻松而活跃了。
又如,上“燃烧的条件”时,我首先给学生做了一个“烧不坏的手帕”的小实验,一阵熊熊大火后,手帕依然完好如初,学生都惊讶不已,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整堂课都非常认真,最后学完本课题的知识后,再让学生解释为何手帕烧不坏,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解决了原来的疑问,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2.问题情境引入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目的,设计与新课有联系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怀疑、困惑、矛盾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有位教师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中,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意大利有个山洞,大家叫它“死狗洞”。
当人牵着狗进去的时候,狗很快晕倒,人却没事。
难道这洞中有个“屠狗妖”吗?通过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
经过学生热烈地讨论之后,大部分学生便能很快找到答案。
只要老师一点拨,便能把该知识点很好地掌握。
二、有效地设问,才能正确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有效的设问,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有效设问包括:重难点的有效设问以及过渡的有效设问等。
1.重难点的有效设问
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通常会采用各种方式来解决,例如,小组合作探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视频演示等,而在各种方法中还是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教师给予学生的设问是否合理、是否太笼统、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层层递进、是否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我想这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讲《气体溶解度》时,针对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我提了两个问题:一是打开汽水瓶盖,为何有气泡产生?二是喝了冰冷的汽水后,为何容易打嗝?通过这两个简单而浅显的问题,学生很快就可以把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两个外在因素“压强”和“温度”熟记在心,而“压强”和“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情况自然也迎刃而解了。
2.过渡的有效设问
课堂上,要使前后知识过渡流畅、合理而不浪费时间,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而这个过程的完成教师是完全可以采用合适的有效的设问体现的。
例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讲完燃烧的条件之后,马上提出:燃烧给人类文明带来了进步,可是燃烧一旦无法控制,往往也会酿成很大的灾难!火灾一旦形成,应该如何灭火?请同学们根据燃烧的条件,想出不同的方法把一根燃着的蜡烛熄灭,并说出灭火的原理。
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便踊跃地回答,找出各式各样的灭火方法。
如,有的用嘴吹灭,有的用水泼灭,有的用烧杯盖灭,有的直接剪掉灯芯,有的用湿布扑灭等,五花八门,很快就把灭火的三个原理总结出来。
三、让学生动手、动口,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三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免不了面对较多的复习课。
大部分的复习课比起新课来说更加枯燥,长时间的复习更容易遇到学习的瓶颈,学生疲惫不堪,注意力无法长时间地集中,从而使复习课的质量大打折扣。
因而,在复习课上,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小实验,让学生结合题目,找到可行的方案,并自己动手完成实验,且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解释原因。
例如,在复习课上,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一包“旺旺雪饼”,在“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我马上提问: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吗?请大家讨论,并设计方案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便热烈地分组展开讨论,并设计方案。
很快,就有学生代表提出他们的假设与设计方案:【假设】该生石灰不能继续做干燥剂。
【设计方案】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看试管壁是否发烫。
若不发烫,说明不能继续做干燥剂了。
我马上对其回答进行肯定和表扬,并让其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试验,并验证了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压抑、不是围堵,而是启发、疏导,教其主动发现、自我修养的艺术。
它给知识发现以方法,给智慧开启以钥匙,给行为指引以方向,给思想畅达以道路。
用富于变化的节奏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深入浅出,帮助他们体会成功,培养信心,让短短45分钟的课堂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那么学生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快乐、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