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公开课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克与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运用不同质量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内容是学生认识质量的基础,对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质量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但距离系统化、精确化还有差距。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质量的概念,掌握克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运用不同质量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掌握克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克与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砝码、天平、实物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上课之初,我会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小猴子和熊宝宝比谁摘的桃子多。

请同学们猜一猜,他们谁能摘得多?这时,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小猴子和熊宝宝摘的桃子数量是不同的,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质量单位。

2. 呈现(10分钟)接着,我会拿出准备好的砝码、天平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首先,我会用天平称量一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质量。

然后,我会拿出一个装有10个苹果的袋子,请学生猜测这个袋子的质量。

在这个环节,我会引导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并得出1千克=1000克的换算关系。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掌握克和千克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知道质量单位的作用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克和千克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质量单位的概念理解。

2. 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1. 天平2.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橡皮、铅笔、书本等)3. 电子秤教学过程:1. 导入a.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单位的概念。

b. 介绍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让学生观察天平,了解天平的用途。

2. 新课a. 讲解质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质量单位的作用和意义。

b.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克和千克的质量大小。

c. 讲解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学会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3. 实践操作a.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天平称量不同质量的物体。

b. 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指针变化,理解质量与天平指针的关系。

4. 小结a.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单位的概念和克、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b. 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1. 质量单位的概念2. 克和千克的基本知识3. 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4.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尝试使用天平称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质量单位,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和总结,让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作业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克和千克的认识(公开课用)

克和千克的认识(公开课用)

重 1 千克。
饼干 110 克
5 千克
一盒牙膏重30克 一根火腿肠重45克 一袋大米重10千克 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 一袋茶叶重450克 一个苹果重150克 一个西瓜重5千克
你 发 现 了 什 么 ?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 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克和千克的认识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 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斤,公斤是我们国家以前的质量单位。 现在为了和国外方便买卖,世界各国 都统一用“克”和“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而 我国则1990年才开始使用。
谈收获
千克 1、我知道,质量单位有(克 )和( )。
2、1千克=( 1000)克, 1千克又叫( 1 )公斤。
3、称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 )做单位; 千克 称比较重的物品时,常用(
400 500
用盘秤称一串 葡萄,盘秤的指针 如右图,那么葡萄 有(1千克)。
400
600
200 100
300
1 900
700 800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____ 500 克
600 克 ____ ____ 200 克
2、写出体重。
30 千克 ____ ____ 35 千克 __ 65 __ 千克
(1)菠萝的重量是(
A、15克 B、15千克
C )。
C、600克
(2)爸爸的体重是( B )。
A、75克 B、75千克 C、750克
1. 连线. 西瓜 方便面
100克
5千克
2.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1 个鸡蛋重约 50( 克 )。 (2)妈妈的体重约 50(千克)。
3.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50( 克 ) 4 (千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

2.能够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克和千克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克和千克的概念。

2.如何正确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

三、教学难点
1.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克和千克的计量单位。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2.教具:量筒、秤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重量物品,引发学生对物品重量的思考。

2. 学习新知识
•讲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如何正确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以及克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示范计量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重量单位的使用。

3. 拓展练习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单位换算的理解。

4. 活动设计
•设计一些趣味性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对重量单位的敏感度。

5. 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六、课堂作业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作为课堂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的反应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对克和千克的概念有所了解,掌握克和千克
的计量方法,提高解决日常生活中重量单位问题的能力。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4、《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同学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同学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天平、弹簧秤、小蜗牛、盐、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同学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为了让同学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同学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同学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协助同学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同学的猜测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同学始终怀着丰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我买的蛋卷7 5克。

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

生5:一袋茶叶450克。

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

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生3:我舅舅卖米用的是磅秤。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下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度量单位,具备了一定的度量观念。

但是,对于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质量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质量单位。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蔬菜等,用于直观演示。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质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3.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动画,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一颗苹果,提问:“这颗苹果重多少克?”让学生初步接触质量单位。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克与千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

同时,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如每组分发一些小卡片,让学生互相提问,用所学质量单位进行回答。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一、起问初探生活中的质量单位1.拿出一本数学书和一只铅笔放到手中掂一掂,说说你有什么感觉?2.学生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的轻,有的重。

生活中物品的重或轻,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想知道物品的质量是多少时就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或千克来表示。

你还知道生活中表示物体有多重,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公斤、斤、两)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公斤、斤、两。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新课的开始,我就采用“掂一掂”游戏,引出物品有轻有重,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振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承问续探认识质量单位:克1.这是一枚回形针2.同学们拿出一枚回形针3.找一找你带来的物品掂一掂,什么物品的重大约是1克。

4.老师把回形针5.学生自己掂一掂:10克、50克、100克和500克的物品。

说说你的感受。

6.感受10克、50克、100克和500克有多重,完成下面的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文具盒、数学书、苹果)①掂一掂:估计一下这几种物品有多重。

②称一称:究竟有多重。

(用盘秤)③填表格:称出这几种物品有多重。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三、转问再探认识质量单位:千克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是什么吗?(盐)其实这袋盐也有数学知识,你知道一袋盐有多重吗?(500克)两袋盐是多少克?(1000克)这个1000克我们可以说成“1千克”。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的名称。

2.能够准确地进行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3.能够灵活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

2.准确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1.灵活应用克和千克进行问题的解答。

四、教学准备1.板书:克和千克的定义和换算公式。

2.教学素材:实物重物、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实际场景引入克和千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讲解:介绍克和千克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作:让学生参与练习,通过操作体会克和千克的实际应用。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克和千克进行更复杂的计算。

5.总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总结克和千克的转换方法。

六、课堂练习1.将3000克转换为千克是多少?2.用千克表示25 000克。

3.如果一个西瓜有6000克,那么它的重量用千克表示是多少?七、课堂讨论1.讨论学生在家中和学校遇到的质量单位换算问题,让学生分享解决方法。

2.分组讨论如何用克和千克来完成真实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如购物计算等。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你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需要用到克和千克的场景?记录下来。

九、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转换?2.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两个质量单位进行计算。

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P101-103设计理念:“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

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同时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估测意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克”、“千克”的概念及克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掌握“1千克=1000克”。

教学过程:活动11、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瞧!小明、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出示主题图中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呈现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一.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重量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同时,学生对于重量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实例来进行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简单的重量计算。

3.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运用克和千克进行重量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问题解决法等,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重量物品,如苹果、书本、糖果等。

2.准备克和千克的标识牌。

3.准备重量计算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各种重量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么称呼这些物品的重量的?学生可能会说“重”、“轻”、“好重”、“好轻”等,教师引导学生用更准确的重量单位来称呼它们。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克和千克的标识牌,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样子。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的重量,加深学生对这两个重量单位的理解。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有一堆物品,学生需要用克和千克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并计算出每类物品的总重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重量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克和千克,还有哪些重量单位?学生可能会提到“吨”、“两”等。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第一章:认识重量单位1.1 引入重量概念:向学生介绍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程度,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1.2 介绍克和千克:解释克是重量单位,等于物体质量的千分之一,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质量单位。

1.3 重量单位换算:讲解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第二章:称重工具的使用2.1 介绍天平:讲解天平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调节平衡、放置物品、读取重量。

2.2 练习使用天平:让学生亲自操作天平,称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并记录结果。

2.3 注意事项:强调在使用天平时要注意保持平衡、避免震动和干扰,确保称量准确。

第三章:常见物品的重量估计3.1 重量估计: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物品,如苹果、书籍、石头等,并尝试估计它们的重量。

3.2 称重验证:使用天平称量估计过的物品,比较实际重量和估计重量,分析误差原因。

3.3 增强估计能力: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学生对常见物品重量的估计能力,培养观察和推理能力。

第四章:重量计算与应用4.1 重量计算:讲解如何计算多个物品的总重量,例如两个苹果的重量加起来是多少。

4.2 实际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与重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买水果时计算总价,制作食物时按比例添加配料等。

4.3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重量计算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重量计算的掌握。

第五章: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5.1 购物中的应用:向学生介绍在超市购物时如何查看商品的重量和价格,计算总价。

5.2 饮食中的应用:讲解如何在烹饪过程中按照食谱要求称量食材,保持营养均衡。

5.3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和举例说明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如健身锻炼时监控体重变化等。

第六章:实践活动——制作重量标签6.1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会如何制作重量标签。

6.2 活动步骤:a.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物品,如书包、玩具等。

b. 使用天平称量选定物品的重量,记录在纸上。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质量,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学解读: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呈现最小的蜂鸟,最小的狗,袋鼠,蓝鲸将学生带进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视野。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材以几个孩子查阅资料为背景,以几种动物的质量为素材,让学生在情感感染中学到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验证的学习过程。

教材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

4、素材选取广泛,练习形式多样。

选用素材,有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有学生经常见到的生活现象,有动物的体重练习的形式多样,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质量观念。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查阅资料的情景。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克和千克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单位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

2.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转换。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知道克和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请学生自行预习课本P33页内容,预习目的为了了解克、千克的概念。

导入1.让学生感知克和千克的重量差异。

请两名学生一起站在讲台上,一人拿着1kg的物品,另一人拿着500g的物品,让台下的学生感受一下两个物品的重量,增强学生体验感。

2.出一道题目:小明每天喝牛奶,每次20克,他要喝两个星期,一共要喝多少克的牛奶?提示:1千克=1000克。

明确目标请学生思考,如何将“小明一个星期要喝1400克的牛奶”改写成用千克作为单位的表达方式。

讲解1.让学生自己摆弄180克的器皿,再拿着1千克的面粉袋,让学生辨认重量的差异,让其对毫克,克,千克的重量单位有了更加了解的认识。

2.求整20千克-2千克,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慢慢理解了千克的概念,若说20千克是一个小车,那么2千克是多少?车里面放一个娃娃,车子还有多重?练习请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的本子上完成以下练习题:1.请列举出5种克的单位换算成千克的表达式。

2.已知有一个物品质量为0.5千克,问它的重量是多少克?3.请将以下的题目转化为用千克为单位的表述方式:•小明每天需要吃200克饭。

•班级一共有45个小朋友,每人每天需要吃300克。

•水果店一天卖出了3000克的苹果。

延伸如果一台汽车的重量是1300千克,卡车的重量是20吨,请问卡车的重量相当于多少千克?作业请要求学生对本文档进行总结,口头或者笔头都可以。

并在下一节课上当堂演讲。

请要求学生在文档中总结本课学习到的新知识和要点,结合同学们的问答进行讲解和总结。

总结通过讲解概念以及实际操作,学生对毫克、克、千克的重量单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本节课为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主题为“克和千克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从而能够进行简单的重量比较和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克和千克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能够简单地进行克和千克的重量比较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克和千克的概念及其转换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克和千克的单位进行简单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科书、黑板、粉笔、小型秤。

2.教学环境:保持教室安静整洁,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3.教学辅助工具:图表、实物比较物品等。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简单介绍克和千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品的重量和单位换算。

2. 学习(15分钟)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克和千克的重量差异,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探究。

3. 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计算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帮助他们巩固克和千克单位的换算关系。

4.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到克和千克单位的情境,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些解答问题的活动,以检测学生对克和千克概念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八、延伸拓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知道1千克=1000克,会根据物体的实际质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教学方法:合作法、操作法等教学步骤:课前谈活:(先分大组,取名)小朋友们逛过超市吗?你最喜欢吃什么?{设计意图: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小组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逛超市开始(点课件)出示信息师: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师:哦,原来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齐读一遍吧师:克通常还可以用字母 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 kg 表示(补充板书)2、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好,咱们就从1克有多重开始研究{设计意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逛超市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商品包装图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把“克与千克”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巧搭数学与生活之桥。

}二、新授1、感知1克有多重师;请同学们快速地从学具袋里拿出2分钱的硬币,闭上眼掂一掂,感觉怎么样?(板书:轻)师:1个2分硬币约重1克,(板书:约重1克)小朋友们,快到学具袋里找一找有什么物品约重1克的?(学生找)师:你找到了什么?(说完整话)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呢?(学生说)2、感知1千克有多重师:那1千克有多重呢?想知道吗?(提起学具)老师给每个活动小组准备了1千克的面条、1袋1千克重的苹果、两袋合起来是1千克的盐。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简析1.本单元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质量单位“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及相应的常见测量工具;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测量(计量、度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而对物体质量的把握离不开质量单位。

克和千克是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重要内容。

它是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质量观念的基础。

3.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为今后学习更大的质量单位做好知识储备。

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能正确地使用单位克和千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难点:1.建立“千克”的概念。

在一定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物体的质量与它的大小无关,能准确地估计物体的大概质量。

2.初步学会用1千克物品来估计一些物品质量的方法。

单元编排结构课时教学设计1课时1课时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 1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在超市购物称重的情境,由此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例1认识质量单位“克”,例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教材都是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直观认识克和千克的作用。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用)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用)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p85-86 练习十八1、2、3题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于“克和千克”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出示主题图)前几天,这几位小朋友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一些物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6个苹果重1千克;一盒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师:老师还调查收集了一些同样的数据:一袋盐500克,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45克,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茶叶450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

(PPT出示)师: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受1克有多重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一枚2分的硬币,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

说说你有什么感觉?生:很轻,非常轻,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师:我们可以用天平来称出这个小正方体有多重。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五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五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教学目标: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教学过程:(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A、感知1克的重量(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B、感知1千克的重量(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感知重量1、我听说我们二?一班小朋友聪明、爱动脑。

特别是听指挥,动作快。

我看是不是这样的;2、打开文具盒任意拿一样东西放在手上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3、刚才小朋友动作快,再来做游戏: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背一背。

背完马上座好。

你有什么感觉?述:是的,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不管是轻还是重的物品,它们都有什么?(重量)4、那么,你了解哪些重量单位?述:象斤、两、钱等重量单位是我国以前经常使用的重量单位。

但这些重量单位在八十年代就早已废除,不再使用。

而使用国际通用的千克、克等重量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

板书:千克、克的认识。

〈二〉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到底1千克、1克的物品有多重,你了解吗?可以举例说说。

(一)认识千克2、看样子小朋友的知识蛮丰富,黄老师在桌上准备了很多熟悉的,甚至是小朋友爱的食品。

你们现在可不能吃哦!你能找到1千克重的物品吗?找找看。

3、你找到1千克的什么?你是怎样找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学生展示:1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1千克果冻、1千克面粉......)a.学生出示“1千克果冻”时问,你是怎样知道的?述:一般有包装的食品,包装袋上都要求有重量说明:象:净含量、净重、重量后的数一般都是这样物品的重量。

b.出示“1千克面粉”时,你是怎样知道的?没有说1千克,而是1kg。

是的,kg表示千克,那么猜猜看克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是怎样想的?c.我看到前面小朋友拿的1千克苹果是4个。

这个小朋友拿的1千克苹果却有几个?为什么呢?4、请小朋友根据商标上的重量说明,每个同学都找到1份1千克的物品,找不到的旁边的帮助找一找。

【公开课教案】小学数学-克千克的认识

【公开课教案】小学数学-克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

初步建立1克的量感。

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

3、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4、能够正确的读称的刻度,正确的测量物体的轻重。

教学重点: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量感。

2、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认识秤及质量单位1、出示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的质量标示。

师:我们在这些物品的包装上找到了标准的物品重量,你发现这些物品用的是哪些单位?生:有的用克,有的用千克。

2、揭题: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与千克作单位,也可以用字母g与kg表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3、要想知道一件物品的重量,一般需要用秤来称一称。

(出示各种秤)说一说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二)感知、认识“克”1、感知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1)感知1克。

媒体出示电子秤称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为1克。

1克也可以写成1g(板书:1g)(2)感知1克的重量。

组员轮流掂一掂1枚2分硬币,拿在手里静静感受一下,1克给你留下的感受怎样?(很轻很轻,几乎没有感觉……)所以平时我们在称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作单位。

2、感受10克、50克(投影出示秤称物品)(1)师:那么十枚2分硬币重多少呢?(2)组员轮流掂一掂,感受10克。

(3)组员轮流掂一掂糖果,并估一估糖果的重量。

(视频展示)(4)组员掂一掂鸡蛋,并估一估鸡蛋的重量。

(视频展示)(5)请几位同学掂一掂并且估一估海绵的重量(视频展示)鸡蛋和海绵都重约50克,说明什么?(不同物体的重量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3、掂一掂、估一估、巩固对较轻质量的认识测一测剪刀、教科书本、练习本大约重多少克。

(视频展示)(三)感知、认识“千克”,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1、出示两包糖,每包的重量为500克,那么两包糖的重量为多少克呢?(500g+500g=1000g)2、请同学掂一掂并说说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p85-86 练习十八1、2、3题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于“克和千克”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师:(出示主题图)前几天,这几位小朋友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一些物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6个苹果重1千克;一盒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师:老师还调查收集了一些同样的数据: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45克,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

一袋茶叶450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

(PPT出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受1克有多重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发的小正方体,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

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轻,非常轻,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师:我们可以用天平来称出这个小正方体有多重。

当天平两端的物体一样重时,天平就会保持平衡。

(经过用天平称,使学生知道手中的小正方体质量约1克,并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师:我们刚才称得了一个小正方体的质量大约是一克。

请同学们再掂一掂,感觉一下一克有多重。

生:一克很轻
师:一克真的很轻。

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时一般用克作单位。

【板书:克】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
2、感受1千克有多重,知道1千克=1000克
师:老师这里有1000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它们大约有多重呢?
生:1000克,也就是1000个1g
师:这里的1000克我们也可以写成1千克。

所以1000克=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
师:现在每个同学再掂一掂1千克的质量,感觉一下
师:同学们已经感觉了,1千克重还是1克重呢?(1千克)
师:当咱们表示比较重的物品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板书:千克】千克还可以用kg表示
师:除了我们今天学过的克和千克,你还听过其它的质量单位吗?生:公斤、斤、两、吨
师:1千克等于1公斤,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2斤。

师: 掂一掂你的数学课本,估计一下它的质量
生估计…………
师:我们一起来用天平称一下吧,在天平的左边放上数学课本,在天平右边放一个200g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所以说数学书重200g。

师:5本数学书放在一起有多重呢?(1千克)同学们将5本数学书放在一起,再次感觉一下1千克有多重。

师:咱们在生活中称物体的质量时,都可以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再称出准确的质量。

3、认识常见的秤
师:怎么才能知道某个物品的轻重呢?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称。

师:你见过秤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看看你认识其中的哪一个,并说说你在哪里见过?(课件逐个展示)
了解古代的秤,进行文化熏陶教育
师:你能用秤称出物品的轻重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盘秤,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怎么读秤。

师:(PPT出示盘秤表盘)你在表盘上看到了什么?
生:数字、质量单位g
师:指针指到多少,就表示是多少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觉得对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几道习题。

1、把质量单位送回家
一个苹果重150(g)一个南瓜重4(kg)
一个排球重450(g)一个西瓜重5(kg)
2、小小法官
(1)一个乒乓球约重三克。

(√)
(2)小胖今年七岁约重三十克。

(×)
(3)一袋洗衣粉约重280千克。

(×)
(4)一包感冒冲剂约重10克。

(√)
3、知识拓展
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身高已经120千克(120厘米),体重已达30克(30千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60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100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1克(1千克)的米饭吃光。

爷爷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
1、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2、1千克=(1000)克,1千克又等于(1)公斤,也等于我们平时所说的2斤。

3、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
量时常用(千克)单位。

师:你认为表示大象的体重要用什么作单位?(千克)其实,除了我们今天认识的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还有其他的质量单位,我们以后再学。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