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心理特征概述资料
教师的心理特征概述资料1.热爱教育事业:教师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热爱和责任感。
他们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充满关怀,愿意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
2.乐于助人:教师常常是学生在学校期间主要的依赖对象,他们必须具备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师愿意帮助和支持学生,关心他们的问题和困扰,并为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寻找方法。
3.具备耐心:教师需要有较高的耐心,因为与学生的相处需要持续的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对于有困难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理解和支持他们。
4.具备自信与自尊: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信和自尊心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自信和自尊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
5.善于沟通与合作: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6.善于思考和创新: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7.忍耐和坚韧不拔:教师的工作往往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具备忍耐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他们需要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努力,不放弃。
8.独立自主: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他们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9.幽默和活泼: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幽默感和活泼的性格特点,能够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氛围,增加学生的兴趣。
总之,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需要具备热爱、耐心、自信、沟通、创新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他们的教育使命。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人的心理活动是宇宙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恩格斯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心理品质。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是对教育工作的浓厚兴趣,它是教师圆满地,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品质。
教师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就没法培养。
教师要通过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法,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教师要有博大胸怀包容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进课堂前迅速排遣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来面对学生,是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获得成长。
情感就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中一个都是不完全的。
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
特别是青少年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用情感支配理智。
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者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
”可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个一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有可能引起学生产生巨大的变化。
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
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感染着每位学生。
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教师应具备职业心理素质,它体现在三方面:
1、具有对全体学生的爱心——有教师的理智感、职业道德感、美感凝聚的一种对所有学生,特别是成绩不佳、品行不良学生的高尚情感。
2、具有相当的教育机智,包括善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有的放矢,掌握教育时机与分寸。
3、能通过非“高压”手段树立自己的威信,包括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与学生保持长期的密切交往,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能指导学生的生活;能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有当面向学生承认错误的勇气;有良好的仪表和生活作风。
下载文档。
教师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
教师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一些心理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满意度。
下面是教师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
1. 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信仰。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2. 耐心和耐性
教师需要具备耐心和耐性,因为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地重复和解释。
只有具备耐心和耐性的教师才能够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耐心地引导学生学习。
3. 乐观和积极
教师需要具备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因为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只有具备乐观和积极的心态的教师才能够克服困难,积极面对挑战。
4. 严谨和认真
教师需要具备严谨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因为教学工作需要严谨和认真的态度。
只有具备严谨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的教师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有同理心和关爱心
教师需要具备同理心和关爱心,因为教学工作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只有具备同理心和关爱心的教师才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具备热爱教育事业、耐心和耐性、乐观和积极、严谨和认真、有同理心和关爱心等心理特征。
只有具备这些心理特征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高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作为一线的教师,我的体会是:现在的教师工作量太大,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相当一部分时间要准备各种检查资料,还要钻研教材,撰写论文,培训学习,听课评课,研究课题,进行家访等等,身心俱累。
所以,教师要想很好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应具备更高更好的心理素质:一、教师应该有永恒的爱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的重要心理品质。
教师的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付出时,我们没有计较过回报,这就是一种责任的驱使。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精心地培养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
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二、教师应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随着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学生的兴趣范围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
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还要了解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有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
教师广泛的兴趣,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如果教师的特长和兴趣广泛,学生会认为教师是博学多才的人,从而产生崇敬之情,这种情感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三、教师应具有奉献精神“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最集中的体现。
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出高尚的师德。
一旦教师建立起“奉献”的职业情感,就把教育活动转换成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实,成为与其共生共荣的追求。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甘为“人梯”,愿作蜡烛,安于清贫,苦于寂寞,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四、教师应该有乐观的精神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关键问题是怎样面对挫折。
教师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把情绪带进课堂,不能把情绪带给学生,掌握好自己感情的平衡,随时随地正确地把握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充满热情,要保持一种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优良的心理品质
教师理应具备哪些优良的心理品质第一.乐观、开朗、自信。
教师时常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一方面能够使多种内脏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从与老师的交往中受到影响和感染,逐渐形成这种良好的心境,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同学交往。
同时,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迎接挑战。
这不但对其学习阶段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甚至会对以后的工作乃至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优良的个性品质。
教师的人格力量,往往是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优良的个性品质不但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人格感染力,而且是他们投身自己事业的内在积极性的源泉。
优秀的个性品质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具有准确的价值观。
唯有具备准确的价值观,教师才能以发自内心的价值标准来教育学生,而不是被动地服从于外在的道德规范,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否则,学生受教育就会感到教师出于无奈,言不由衷,自欺欺人,说服力不强,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合理的职业动机和浓厚的职业兴趣。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成就动机,唯此才可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事实证明,过弱的成就动机,会使教育在低质量的状态下实行,从而以失败告终。
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的稳定的热爱和积极的探究,而且乐此不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形成浓厚的职业兴趣结构。
再次还应有坚强的意志力。
教育是艰巨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力,特别是自制与坚毅的品质。
这种意志品质的重要性表达在:1. 教师在教育中能克制自己的烦躁、失望等不良情绪,冷静地分析原因,坚决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教师的自信、坚定的态度本身就具有教育作用,能够使学生增强信心,稳定情绪,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丰富的情感,良好的情绪。
教师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对教育工作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情感丰富,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也才能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
教师要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在教师素质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教师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素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文化素质青少年一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常常会向老师提出哲学、政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天文地理、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广博的、系统的知识,以及良好的文化修养。以向学生展示广泛的人类文明成果,从多方面启迪和陶冶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2、精深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以及相应的技巧,对本学科的基本定理、公式和概念能灵活运用,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社会作用以及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懂得本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知识的联系。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通贯全局地理解、处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不同对象,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发展、创新,注意调整,使自己所教的学科常教常新,以适应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3、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非常尊重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教育科学理论素养,不会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技能和方法,不可能成为骨干教师,更不可能成为教育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教育理论知识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迫切,教书育人更加需要教育科学理论作指导。因此,教育科学理论素质也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种必备的要求。
一、骨干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是教师精神活动和实践的特定品质,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在整个教师素质中居主导地位,它支配着教师的其他各项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1、思想素质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奠定教师思想素质的基石。要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树立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具有崭新的教育理念。
浅谈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
浅谈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通过暑期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远程培训,我对教师拥有什么样的心理品质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有所感悟,下面简单谈谈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积极心理品质,才能胜任我们这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认知品质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注意品质。
及时了解熟悉学生,在于教师敏锐的观察力。
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经常深入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特点,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针对性,才能作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才有基础。
具有良好的记忆力,能够快速说出学生的名字、长相、特长和家庭住址等,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进而能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教师能脱离教材,丢掉教案和讲义流利自如地授课,能使学生从内心钦佩,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师具有敏捷的思维力,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才能善于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同学生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预测未来的发展,为学生规划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成功之路,学生奋斗目标明确,学习才具有强大的动力。
教师丰富的想象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备良好情感品质的教师,能更加热爱和忠诚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模范地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学生和关心学生。
教师的爱是教育和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爱学生是种子,学生尊敬师长是花朵,学生成长进步是果实。
良好的情感品质可以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和教师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教师的教育转变为自我教育。
教师丰富乐观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有效控制情绪,理智地处理问题。
教师心理品质
教师应有的心理品质我们教师是小知识分子,易孤高清傲,同事邻居之间不易相处,我说一说教师应有心理品质。
1、感受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条件下,只要你体会,都能感到幸福。
张湾集上有一家三口,租了别人两间门面,生意不太好,一年下来,除了房租,剩不多少。
不过一家三口整天乐呵呵的,吃饭时一张方桌,一碗不见肉的菜,三碗面汤,不过他们吃的很香,家庭十分和睦,十分幸福。
现在的80后,结婚时有车有房,物质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不过很多都聚也匆匆,离也匆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会感受幸福,对幸福有片面认识。
所以幸福是感觉出来的,要善于体会幸福。
2、对人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境界,是一种超乎物质的宽广、平静的心态,是一种像天空一样广阔的心。
宽容朋友是一种境界,宽容对手是一种美德。
有些老师,得理不饶人,图一时口舌之快,弄得双方脸红脖子粗,伤了和气,丢了感情,失去了好心情。
所以怨气上来时,平静思考一分钟,处理问题更合适。
我们不要学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要学温总理:“得饶人处且饶人。
”3、做人要低调低调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宠辱不惊的情怀。
我曾考虑过一种现象,我上学时数学系的主任、副主任书记都是留校生,而大多数研究生都是普通教师,为什么呢?原因是有学历、有能力的老师做人清高,不低调。
而留校生们相对低调了些,“宁要没能力的兵,不重视不听话的兵”看来有他的道理。
有的老师考试成绩好,喜自夸,你知道吗?说自己好话外音说别人善,你知道别人烦你吗?4、坚持原则原则是一种美德,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清代宰相张英为我们立了典范。
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毗邻而居,因盖房发生了争执。
张母派人到京送一封信,请儿子干预,张英看完后回信给母亲,“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千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明理,看后退让三尺,叶家效仿,也退后三尺,形成了今天著名的“六尺巷”,方便人行走。
大家想一想,如果张叶各不相让,又是何等局面?张英在做事原则方面掌握得十分好。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也就是教师工作所要求的心理品质。
①知人之明。
这是指人的认识能力。
具体到教师的工作来说,就是了解学生的能力。
一个学生都有其个人特点。
这些特点有的是显而易见、一望便知的,如身体的外貌等;有的是经过一定的观察即可发现的,如动作的敏捷或迟钝;有的必须亲自与其打交道才能知道,如道德品质;有的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观察才能揭示,如智力动的特点。
所以,对学生个人特点的了解是件长期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与了解学生的能力有关的是组织学生的能力。
只有在了解学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组织学生。
在组织学生的工作中,要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选拔干部和分配任务,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
②教育机智。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学生的场合下,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
具体地说是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新的、意外的情况,在教育实践中是常见不鲜的事。
如一位教师根据自己准备好的教案上课时,突然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事先估计的情况完全不同∶他认为这样做学生可以听懂,结果学生听不懂;他认为自己提的问题学生都能答好,但结果相反,都不会答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验的教师会陷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境地;而有经验的教师却能根据这一新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把这堂课上好,而不致发生大的问题,③有创新精神。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身、心正在急剧发展着的肯少年;而教学内容又是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还有,社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因此,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的人,是很难胜任教师工作的。
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事物,并且有创新精神,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
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能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创新,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好学不厌,诲人不倦。
在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才算有新意,即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班级,却教一遍是一个样子,教学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好,教学的心得体会一次比一次丰富。
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哪些
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哪些教师的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三类,即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师的人格特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文章内容。
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1.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愿望,循循善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教师还应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向正确的道路,引向学习活动或对集体有益的活动中去。
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教师能根据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灵活果断地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地调节和消除矛盾行为,从而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方式多样,对症下药。
教师能正确分析学生中发生的问题的起因,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教师能讲究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实事求是,说话有度、分析中肯、判断得当、结论合理、要求恰当、方式适宜,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地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故组织教学的能力就成了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
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订教学计划;二是组织课堂教学。
在制订教学计划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充分理解,对所教的学生进行分析;其次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准确、熟练地把握教材。
同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所授知识的容量适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要能创设一种情境和气氛,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灵活妥善地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使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
浅谈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浅谈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引言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品质,以应对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挑战。
本文将主要探讨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正文一、稳定的情绪小学教师是孩子们的引路人,他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自己的情绪波动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孩子打破教室器材、屡次不听课等行为,这时候小学教师要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协调处理问题。
二、自信和敏锐的洞察力小学生是个体差异比较大的阶段,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敏锐洞察力,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敏锐的观察力和细心的指导也让学生们在心理上都感觉到了被关心、被体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自信是展示自我,自我表达必备的品质。
小学教师需要展现自己对课堂的信心,从而让孩子们对教师有信心。
同时,小学教师的自信也可以让他们更加从容的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疑难。
三、沟通和交流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
小学教师需要不断与学生、家长、同事的沟通和交流,其中许多需要解决冲突,同时协调家校关系。
而小学生的言行举止都较为稚嫩,教师需要用特别的语言方式来沟通交流,不能让小学生误解和感到困惑。
四、认真负责的态度小学教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不认真和不负责任。
每个小学教师都应该始终把孩子健康的成长放在自己的心中,对学生的事无大小都要认真对待。
结论小学教师作为革命接班人,是重要的造就人,他们的责任不可或缺。
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稳定情绪、自信敏锐的洞察力、良好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等心理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教师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身上肩负着教育学生,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
所以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内容。
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人教育系统是社会组成部分的一个大家庭,学校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内部环境,教师与教师之间,在现今的经济大湘冲击的大背景下,很容易在提职、晋职、评先选优等工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形成,教师之间有的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的自已的同事,自己的领导。
加之自古以来形成的文人相轻的观念,构成了学校中师与师之间不谐调的紧张的人际关系。
所以,我们提倡教师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同时,更准确地应该把目光投向我们的广大教师,因为他们不是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同志,就很难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所教育的学生。
所以发现同志的闪光点,发现领导的闪光点,发现学校的闪光点,是教师们心理健康能否达到标准的一项重要标志,同志之间的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小小问题的解答,都是教师之间相互沟通的最好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珍惜这些信息,就能使师与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关系和谐,同志之间达到团结。
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学习的态度与人相处如今的社会上学校中常常听到:“做人难,做一个……更难”等的叹息声、当这些人常常发出这样叹息同时,是否想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上做到些什么?为别人做了些什么?即使做了,是怎样做的?我们不可否认。
作为名人有名人的效应,对这些我们不敢去评论,但在学校中,生活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教师。
校园变成美丽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乐园,用浓厚的学习之风笼罩我们的校园,是我们这些普通教师的共同愿望。
正因为这样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不光是一种学术界应持的态度,更是一种在人群聚集地与人相处应持的态度,用谦虚,豁达的心怀,与人相处,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学习新理论,思考新问题,时时刻刻在自己的言行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大到我们教育界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学业负担重的问题?学生对读书的厌倦心理,对老师的逆反心理,对家长的抵触心理或敌视心理。
教师应有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有的心理品质一、树立高尚的政治与思想品质。
它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方向性的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心理品质的关键因素。
作为跨世纪的人民教师应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看问题,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在教育活动中唱响主旋律,排除各种影响思想和心理健康的噪音和杂音,树立旗帜意识、方向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大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建功立业。
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甘当人梯、甘当蜡烛、甘当船工,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做到治学严谨,树立高风亮节的师表形象。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价值观。
当教师的认识偏颇,甚至狭隘到“只有升学才是人才”、“只有优秀学生才是人才”时,他们的教学教育实践必然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巨大可塑性和发展潜力。
教育行为会自觉不自觉地向这样的所谓“人才”倾斜,必然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压抑,甚至悲观失望。
而具有片面质量观的教师,必然忽视育人为本,不可避免地会在教学实践中,重智能、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还可能出现与教育规律、规定相悖的非规范行为,造成不良的社会行为和影响。
其次,现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短视的价值观是吞噬教师活力的隐形杀手。
具有短视的价值观教师,经受不起“行业攀比”的冲击,耐不住目前教师的清贫,又缺乏搏击“商海”的勇气和条件。
因此,其心态经常处于失衡状态,难以安心从教,看不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伟大正在于教师的奉献多于获取,在于教师更多的是为他人而不为自己,是为民族之未来而不为教师之今日。
三、有高度的道德责任和敬业之心。
现代教师以继承传统,推进社会进步为天职。
“为人师表”成了教师应恪守的信条。
教师的一切言行都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
一个教师道德不高尚,学问不精深,事业无志向,是不可能被学生接受和欢迎的。
因此,凡欲当一名合格教师者,既要严格自律——不因为我而误人子弟,又要激情自励——因为有我而让学生成才。
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分析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然而,对于从教者的心理要求却很少提及。
这里,我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教师的心理品质上的要求。
一、教师的认知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是了解学生的起点,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成败。
教师要善于抓住细节,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语言、目光中察觉出自己的教育措施、教育效果的好坏;从班级同学的交流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记忆力,记得多、快、准。
教学中发现,教师对教学内容记得非常熟,这在无形中使学生产生敬佩之情,并模仿和赶超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了如指掌,会使学生产生被重视的感觉,乐于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第三,老师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思维要有独立性。
在听取学生的意见时,也不能被各种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教师的思维要有敏捷性,要有处理课内外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教师要有良好的注意品质。
教师在上课、活动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分配注意力,并从一种活动迅速转到另一种活动中去。
二、教师的情感要求第一,就是要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对差生也不例外。
教师要尽力教育帮助学生,不歧视学生,对学习差的或品德不良的学生,不能放弃或歧视,而应该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应该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
第二、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借批评、惩罚学生之机发泄个人的不满,不伤学生的自尊心。
对于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不偏袒,做到一视同仁。
教师绝不能根据成绩的优劣而对学生的品行妄自评价。
第三、教师要学会批评。
在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大喊大叫,但并没有受到预想的效果,有的反而引起学生消极对立情绪。
有时教师以为当着全班的同学的面去责骂一个学生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结果恰恰相反,同学们反倒同情被责骂的学生。
第四、教师必须稳重,有自制力,处事有分寸,不能喜怒无常。
教师在工作中,不能因为个人私事而向学生发火。
浅谈教师必须具有的心理品质
浅谈教师必须具有的心理品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受心理支配,教育活动更是如此。
教师无论是上好一堂课,还是谈好一次话,做好一次家访,都受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
作为工读学校的教师,整天面对的是一群道德品质恶劣、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如何驾驭自己的心理,掌握学生的心理,在教育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一个心理品质高尚的教师,容易获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对他的教育乐意接受,他的思想品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
相反,一个心理缺陷较多的教师就难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甚至为学生轻视,他的教育自然也就苍白无力。
因此,教师要胜任教育特别是工读教育这种复杂而艰巨的劳动,必须努力培育从事教育活动所必备的心理品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所谓心理品质,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
如情感、意志、兴趣、情绪、能力、性格等。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
那么,教师职业要求教师主要应具备那些心理品质呢?一、要心胸博大心胸是指一个人的气量、志气和抱负。
心胸博大之人必定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他们会为了事业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而心胸狭窄者则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最终会一事无成。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教师自身要胸怀坦荡。
无论是事业的成败与得失,工作的顺境与逆境,人际关系融洽与否……。
教师都要冷静自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切不可因小小的挫折而垂头丧气,终日萎靡不振。
更不要将心中的不快迁怒于学生,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这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要兴趣广泛兴趣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人们积极探究某些客观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人一旦有了某种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绪态度,兴趣和爱好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对工作浓厚的兴趣是教师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对自己的学生的发展感兴趣,这种兴趣促使教师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寻求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李秀梅
双鸭山市教育学院荀莹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手执金钥匙的人”。
教师不仅以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而且也以自己全部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加里宁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必须好好的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过这样严格的监督”。
因此,教师要以身具备的优秀品质,接受监督,为人师表。
一、教师认识过程方面的心理品质
(一)敏锐的观察力。
教师不权要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储存积累信息,还要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从学生的眼神、表情、言行中教学解教学效果如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二)善于分配注意的能力。
讲课时,教师既要集中在教材内容和表达上,又要从学生表情、神态的反馈中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速度和方法。
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边讲课、板书、演示实验,一边观察学生,还要用自己的语
言、声调或手势去暗示不守纪行的学生。
多项注意分配在眼观耳听、嘴说手动上。
这是长期教育实践形成的本领,也是有才干的教师极其重要的标志。
有人说中专学校,教师只是集中注意力讲好课就行了,不必费神去管学生了。
其实不然,中专生跃然自控能力较中学生强,但由于思想复杂及厌学思想导致学生上课心不在焉,上课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提醒或点拨,迫使其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课上。
(三)思维的创造力。
无论是把人类积累的经验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还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都有赖于教师有计划的教导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教师善于提出适合学生心理特点、智力水平的富于情趣和探究价植的问题:善于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成功的富有创见的教学方法能够施展学生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拙劣的方法,则压抑才能的发挥。
(四)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只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教师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如教学教师需要丰富、精确灵活的空间想象力;物理教师需要通过想象去理解场、波、流及其原子能热核反应等一些抽象概念;语文教师通过有感染力地讲述、朗
读,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一幅幅图画来,使跃然于纸上的形象跃然于脑中,再造作品的情境,领会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美的熏陶。
(五)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本工具。
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流畅易懂、符合逻辑和语法规范,这样就能节省学生听课的精力、减轻压力,能保持集中的注意力。
否则,语言枯燥、重复、过多地停顿,学生容易疲劳、厌烦,注意力分散。
同时教师语言还要讲究语言高低适中,快慢适速,有抑扬顿挫的变化。
还要适当地有表情、手势姿势语言。
(六)教师的组织能力。
教师要具备组织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班集体及考古组集体活动的能力(包括文艺、体育、劳动)。
二、教师意志方面的心理品质
(一)目的性。
教育工作周期长、任务重、见效慢,需要教育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明确目的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二)果断性。
教师的当机立断和教育的机智体现了教师的果断意志,以和善、宁静态度表现出来,而不是优柔寡
断,以声以势压人。
(三)自制性。
表现在坚持不懈地承担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的要求和监督;关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
尤其是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更需要教师沉着的自制力、果敢和机智。
三、教师情感方面的心理素质
一个好教师必须是既爱教育事业又爱学生的典型。
爱教育事业,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爱学生首先应该是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自己的精力、才干和知识。
教师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难题的钻研,对真理的探索热爱、维护,对偏见谬论的鄙弃,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相应情感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无疑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此外,教师的心理品质还应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如专业气质和敬业态度,有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活泼的性格,高尚的品质和教育的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