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医疗改革17项任务
简述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简述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是指中国机关领导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通过一系列和措施推行的医疗改革方案。
这些核心制度旨在解决中国医疗系统面临的问题,提高人民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
具体包括以下会议项核心制度: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基本医保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
2. 医疗救助制度:实行了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
3. 医疗费用控制制度:加强了医疗费用管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速度。
4. 健康体检制度:加强了健康体检服务,提供预防性健康检查。
5. 在线医疗服务制度:推动了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在线咨询、挂号、购药等服务。
6.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强了药品供应保障,降低药品价格。
7. 社会办医改革制度:支持社会办医,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兴办医疗机构。
8.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行按病种付费。
9. 公立医院改革制度: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10. 医生和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生和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1. 城乡医疗协作制度:推进城乡医疗协作,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12. 医患关系改革制度: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13. 中西医结合制度: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药事业。
14. 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制度:加强医疗学术研究和医务人员培养。
15. 医疗设备采购制度:改革医疗设备采购制度,降低设备采购价格。
16. 重大疾病保障制度:建立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提供对特定疾病的保障。
17. 疫苗安全保障制度:加强疫苗安全保障,保障民众的免疫安全。
18. 共享健康信息制度: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共享。
这些核心制度的实施推动了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医疗改革五个重点十七项任务
余庆县人民医院
医疗改革五个重点十七项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2、全民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
3、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现基层全覆盖。
5、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重塑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6、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7、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8、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
9、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0、全面开展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11、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预防为主方针。
12、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可及性。
五、积极稳妥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13、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形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
14、深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医疗体系整体效率。
15、以病人为中心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就医。
16、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7、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内容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内容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内容是指政府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了实现健全、统一、有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实施的一套由十八项政策构成的制度。
1.财政补助:对市民购买基本医疗保险的家庭,政府将提供补助,减轻其负担。
2.基本医保:政府将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承担部分医疗费用。
3.强制保险:要求居民购买基本医疗保险,以确保基本的医疗服务。
4.公立医院优先:公立医院在社会医疗保障结构中具有优先地位,政府将对公立医院提供补助,以保证其正常运作。
5.政府监管:政府将实施监管,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及医疗服务的管理。
6.医疗人员改革:政府将采取措施,改革医疗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制度,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7.药品改革:政府将采取措施,改革药品管理体系,实施药品支付政策,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8.医疗卫生防疫:政府将加强对于医疗卫生和防疫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9.医疗服务改革:政府将采取措施,改革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0.社会服务:政府将建立社会性服务体系,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服务。
11.医疗质量管理:政府将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机制,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2.公共卫生:政府将加强对于公共卫生的管理,推进全民健康教育,改善全民健康水平。
13.护理服务:政府将加大对于护理服务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护理服务体系,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14.专科医疗:政府将提供专科医疗服务,改善专科医疗资源配置。
15.药物用量管理:政府将实施药物用量管理,限制药物用量,减少药物滥用。
16.医疗费用管理:政府将建立健全的医疗费用管理机制,控制医疗费用水平,提高医疗效率。
17.职业病防治:政府将加强对于职业病的防治,减少职业病发病率。
18.医疗信息管理:政府将建立健全的医疗信息管理机制,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011年医疗质量工作总结1
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医务科关于2011年医疗质量工作总结二0一一年,医务科根据《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医务科二0一一年度工作计划》的工作安排,在院领导的领导下,本着质量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狠抓医疗制度规范化,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四川省中医药条例》(2010版)、《中成药使用基本规范》(2010版)、《中药处方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依据进一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及做好“三好一满意”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大医疗质量环节质控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效率,有力促进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提升,以《四川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09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2010年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为工作主干线,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关键性指标为工作重点,参照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的管理模式为医务科的工作方法,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达到“以病人为中心”为工作目标,2011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持续改进与提升2012年的医疗质量管理,现将有关医疗质量工作总结如下: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首要任务。
医疗质量提高和医疗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基础医疗质量1、逐步完善落实医务管理制度医务科认真抓好医疗质量与安全各项制度落实,增强医疗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逐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011年10月19日全院医师例会讨论通过了《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医师例会制度》、《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2011年抗菌素合理使用奖惩管理制度》(修订版)、《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2011年中药饮片使用奖惩管理制度》、《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2011年临床路径奖惩管理制度》、《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取消临床科主任值夜班,临床科主任上行政班,全面管理科室有关规定》等,以制度管人,以先进励后进。
医保改革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医疗保障管理
医保改革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医疗保障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医保改革,其中包括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医疗保障管理。
本文将探讨这些核心制度及其在医疗保障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保改革背景医保改革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我国医保改革从2009年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管理,我国提出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建设和改革。
二、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 基本医保制度基本医保制度是医疗保障的核心。
我国实行的基本医保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三大制度。
这些制度为我国绝大多数人提供了医疗保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2.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我国采取了按病种付费、按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方式,逐步改变以往的按项目付费方式。
这种改革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保支付的效率和公平性。
3. 医保目录管理医保目录管理是医疗保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制定医保目录,明确了各种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和报销范围,确保了医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4. 医保跨地区就医结算医保跨地区就医结算是指在异地就医时,医保参保人员能够通过医保卡或电子健康卡实现费用结算。
这项制度的实施,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就医,使得医保资金的流动更加便捷,提高了医保管理的效率。
5. 网上医保服务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立了网上医保服务系统,实现了医保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通过这个系统,人民群众可以方便地查询医保政策、办理医保业务,提高了医保管理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6. 慢性病管理在医保改革中,我国加强了对慢性病的管理。
通过建立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效控制了慢性病的发展,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医疗支出。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基本卫生保健概论-(1)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基本卫生保健概论-(1)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是在何时提出的A.1977年5月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B.1948年WH0成立时C.1980年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D.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E.1997年第50届世界卫生大会答案:A2. 关于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正确的是A.使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B.在国家之间促进卫生公平C.在国家内部促进卫生公平D.使全体人民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提供的服务E.以上均正确答案:E3. 下列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基本任务的是A.增进健康B.预防疾病C.随访患者D.治疗病伤E.康复服务答案:C[解答]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包括: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病伤和康复服务。
4. 下列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内容的是A.针对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B.促进食物的供应和必要的营养C.提供基本药物D.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E.为居民提供免费住院服务答案:E[解答] 由于各个国家的主要卫生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初级卫生保健的侧重点也有不同,但至少应包括八项:①针对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②促进食物的供应和必要的营养;③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④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包括计划生育;⑤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⑥预防和控制地方病;⑦常见病和外伤的妥善处理;⑧提供基本药物。
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又增加一项内容:“使用一切可能的办法,通过影响生活方式和控制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
”5. 新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病死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菌药物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答案:E6. 下面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C.基本治疗D.专科医疗E.社区康复答案:D[解答] 初级卫生保健是由社区通过个人和家庭的积极参与,达到人人能够普遍享受的卫生保健。
国家17项大政方针
17项大政方针第一节推动新农村建设十七大报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降到了具体落实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
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要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建立粮食核心产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农业生产既要增加总量,又要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各类重要农产品稳定增长。
认真落实支持生猪、奶业、油料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扶持和促进规模化健康养殖。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大种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
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要再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增加500万农村沼气用户支持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项目。
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
公立医院改革背景:公立医院运作和发展不能充分实现政府和社会的要求:1、政府监管和调控粗放,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约。
2、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没有有效的补偿机制。
3、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混乱,管办责任不明确。
结果造成,过度医疗,滥用药、滥检查;医疗服务安全质量存在隐患,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院之间无序竞争,增加医疗负担。
集中表现为:政府不满意,群众不满意,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也不满意。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走好公立医院改革这条路: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谈到公立医院改革时,他说:“我以为最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公立医院改革。
因为这项改革涉及城乡许多医院,我们没有经验,需要试点。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其中指出了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
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意见》确定公立医院作为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医改的“大头”,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
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公立医院改革(二)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决定研究拟定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使试点公立医院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出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此次确定的16个国家试点城市分别是:东部6个,包括辽宁鞍山、上海、江苏镇江、福建厦门、山东潍坊、广东深圳;中部6个,包括黑龙江七台河、安徽芜湖和马鞍山、河南洛阳、湖北鄂州、湖南株洲;西部4个,贵州遵义、云南昆明、陕西宝鸡、青海西宁。
2011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二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存在问题】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2、人大会议。2011年3月5—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7项议程)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审查和批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和批准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1年中央预算;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6)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宗旨。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宗旨。因此,国家十分关注民生问题。
(7)国家职能。关注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二、“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
基本医疗保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题库(含答案解析)
基本医疗保险法规与政策考试1、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缴纳,具体比例是()。
【单选题】A.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5%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1.5%B.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C.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5%D.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8%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办法是: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2、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个人账户资金全部来源于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B.个人账户本金利息归个人所有,但不可以继承C.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D.个人账户的管理由医院负责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A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B项,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
C项,不在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都可以由个人账户支付。
3、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列人员中属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是()。
【单选题】A.国有企业职工B.机关事业单位人员C.私人企业雇员D.中小学生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时事政治选择题
时事政治选择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1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力学专家________,电子预警专家________颁发奖励证书。
( D )A. 师昌绪王振义B. 谢家麟吴良镛C. 孙家栋谷超豪D. 郑哲敏王小谟2、2013年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_______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该型飞机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 A )A.运20B.银河C.大运D.运83、2013年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世界上仅_____两国成功实现类似试验。
其意义不亚于中国第一次原子弹试验以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 B )A.中、俄B.中、美C.俄、美D. 美、日4、当地时间2013年1月30日16时(北京时间15时),韩国首枚运载火箭______号经过连续二次发射失败后,终获成功。
( B )A.罗先B.罗老C.光明星一D.全罗5、巴基斯坦政府2013年1月30号正式批准一项协议,将境内_______港的管理权交给中国企业。
( A )A. 瓜达尔B.卡拉奇C.伊斯兰堡D.孟加拉6、2013年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今天发布,一号文件连续_______年聚焦“三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14个字概括了2013年农业农村的工作目标:“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 B )A.九B.十C.十一D.十一7、随着北京至郑州段高铁的正式开通,世界最长高铁——_____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营。
( B )A.武广高铁B.京广高铁C.京武高铁D.京沪高铁8、据朝鲜中央通讯社2013年2月12日报道,朝鲜国防科学部门当天在朝鲜北部地下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第三次____。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7日)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是指中国政府为改善和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所推出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
这些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并推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
具体的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包括:1.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通过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平衡医疗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降低就医费用负担。
2.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强药品供应保障,规范药品流通和采购,降低药品价格。
4. 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允许医师在多个医疗机构执业,增加医疗资源供给。
5.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6. 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分级诊疗制度,让患者在就近的医疗机构得到适宜的医疗服务。
7. 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加强医患关系管理。
8. 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宣传,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9. 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制度: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10. 医疗技术评价制度:建立医疗技术评价机制,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和应用。
11.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
12. 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推动医院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13. 医疗资源配置和调控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对医疗资源的调控和监管。
1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或减费。
15. 医疗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制度:建立医疗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制度,引导医疗行业良性发展。
16. 老年人医疗服务保障制度:加强对老年人医疗服务的保障,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17. 就医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就医质量评估制度,评估医疗机构和医生的业绩。
18. 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制度:推动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医疗体制改革》PPT课件
(4)降低药价:遏制虚高药价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定,建有基本药物制度,推 进这一制度旨在降低费用,是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 得起药,能合理用药的手段 。
2021/7/6
(5)医药分开:增设药事服务费
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 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 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 制。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安排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织实施 中西部地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
2021/7/6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2011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总体达到90%以上。
全国住院分娩率达到98.7%,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 98.1%,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趋势。
2021/7/6
(六)改革三年来取得的成就
(1)明确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大政府投入,回归 了政府职能。
2021/7/6
(六)改革三年来取得的成就
(2)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
(三大医保)覆盖面从2008年的87%提高到2011年的 95%以上,中国已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 网。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 府补助标准从最初的人均20元人民币,提高到2011年的 200元人民币,受益人次数从2008年的5.85亿人次提高到 2011年的13.15亿人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 高到70%左右,保障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
2021/7/6
雇主
保险费
医疗保险 机构
保 险 费
构建 政府
支 付
费
制度体系
用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改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改引言医疗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方面,我国自2009年实施医疗改革以来,通过不断完善医疗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为此,我们提出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改,旨在解决当前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人民健康。
一、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提高医疗服务效果的关键。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完善医疗资源调剂机制,促进医疗资源在地区间的均衡分配;3.鼓励医学高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培养和吸引更多医疗人才。
二、完善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医疗费用支付制度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做出以下改进:1.推广社会化医疗保障,降低患者负担;2.改革医疗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3.鼓励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付费,避免过度治疗现象。
三、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我们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1.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评估和监督,严禁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2.完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对医疗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工作;3.鼓励医疗机构主动公开医疗质量信息,增强社会监督。
四、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将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1.推广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系统,提高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效率;2.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医疗咨询和预约挂号服务,方便患者就医;3.加强医疗数据的保护,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五、健全药品监管机制药品是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品,我们将加强药品监管机制,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1.制定严格的药品准入制度,保证药品质量过关;2.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督和管理;3.提高患者对药品合理使用的认知,避免滥用药品带来的风险。
六、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我们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加强对中医药的研究和推广,挖掘中医药的疗效和价值;2.提升中医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3.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适合患者的医疗选择。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关键环节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我国不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其中包括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就这些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1.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是医疗保障的重要支柱,对于确保人民的基本医疗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通过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障。
2. 医疗费用管理改革医疗费用管理是医疗保障的核心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医疗费用过高、虚高等问题,我国着力推行医疗费用管理改革,通过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费用总量控制标准,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可承受性。
3.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当前,我国有多种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
为了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能力和可持续性,我国进行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实现了不同保险制度的资源整合和统一管理。
4.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直接关系到医疗费用的支付和承受。
为了防止医疗服务价格过高导致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我国进行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通过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确保医疗费用合理、可承受。
5.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改革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通过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即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使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
6.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
我国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行按病种支付、按人头支付等支付方式,提高医保支付的效率和准确性。
7. 医药分开改革医疗和药品之间的关系密切,医药分开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通过医药分开改革,将医疗与药品进行独立核算和独立管理,提高药品的使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8. 医疗投入体系改革医疗投入体系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础保障之一。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为中国医疗体系带来的变革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为中国医疗体系带来的变革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医疗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应对医疗挑战,中国医疗体系推出了一系列医疗核心制度,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国医疗体系中的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并探讨这些制度带来的变革。
1. 以居民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国医疗体系始终以居民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
医疗服务不再是医生的权威行为,而是医患共同参与和决策的结果。
居民享受到更加人性化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医生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2. 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中国医疗体系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
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多的居民能够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3. 建立医疗联合体医疗联合体是医疗体系中的又一核心制度。
通过建立跨机构的医疗联合体,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共享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医疗联合体的建立促进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4. 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中国医疗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提高医疗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医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获取患者的病情和病历,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5. 实施药品平价政策药品平价政策在中国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使药品价格合理,避免了药品高价和过度用药的问题。
居民可以获得价格合理的药品,减轻了药费压力。
6. 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中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更加合理和透明。
通过推行医疗服务价格分类制度,合理划定医疗服务的价格范围。
居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适合的医疗服务。
7. 建立医疗救助体系医疗救助体系是中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和救助机制,帮助贫困居民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医疗救助体系的建立解决了一部分居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医疗改革17项任务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ebike发表于11-03-29 17:20 阅读(19927) 评论(186)分类:关于君合智联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从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五方面明确了17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划定了承担各项任务的责任部门。
此次《工作安排》提出的五大方面17项具体任务如下: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4亿,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
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
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
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
促进失业人员参保。
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人员选择性参保的政策。
——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0%以上。
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
——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
——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和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积极探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
明显提高保障水平。
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
——积极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并在总结评估基础上增加试点病种,扩大试点地区范围。
抓紧研究从医保、救助等方面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给予必要支持的政策措施。
——全面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
开展门诊救助。
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探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试点。
鼓励社会力量向医疗救助慈善捐赠,拓宽筹资渠道。
3.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
——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或结报,下同)。
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省(区、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探索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
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研究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相关问题。
——加强医疗保障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
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结余过多的地区要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
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基金平稳运行。
——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药费用的制约作用。
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在医保支付比例上给予倾斜。
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
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
——加强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
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医疗保险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服务行为。
研究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依法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处罚力度。
——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鼓励地方探索省级统筹。
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经办管理资源整合。
做好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和管理的衔接,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参保。
积极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4.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现基层全覆盖。
——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研究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使用部分),规范各省(区、市)药品增补,兼顾成人和儿童用药需要,更好地适应基层基本用药需求。
同步落实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政策。
5.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重塑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包括各省区市增补品种)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
——编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计划,确定基本药物采购的具体剂型、规格、质量要求,明确采购数量,并实行量价挂钩。
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省(区、市)通过单一货源承诺的方式进行采购。
——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鼓励各地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
——实行招标采购结合,签订购销合同。
采购机构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授权或委托与药品供货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并负责合同执行,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货款进行统一支付,原则上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日。
——建立完善基本药物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进行分类管理,对基本药物中的独家品种和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供应充足的品种探索实行国家统一定价。
——制定完善基本药物基层配备使用政策,确保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保障基本药物生产供应。
由供货企业自主选择经营企业进行配送或自行配送。
鼓励发展现代物流等多种手段,提高配送效率。
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优化结构,实现规模经营。
——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质量新标准。
加强基本药物监管,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监管,提升对基本药物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追溯的能力。
6.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合理制定调整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并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
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
——完善编制管理。
加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制定工作。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推动各地实行定编定岗,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完成基层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各地结合实际妥善分流安置未聘人员,确保社会稳定。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全面落实绩效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
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村卫生室和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合理补偿。
落实对村医的补助和扶持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各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给予奖励补助。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7.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下同)、1000所以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有1-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为中西部边远地区、山区配置流动巡回医疗服务车。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以省(区、市)为单位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医保信息系统有效衔接,提高基层规范化服务水平。
8.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
——出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文件,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和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
——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基层部队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招收超过1万名。
——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到3万名。
——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加大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招聘力度,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2万人次和46万人次,继续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培训。
——制定并实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方案,重点支持100个左右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
9.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建立全科医生团队,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
——大力推行院长(主任)负责制,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
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运用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规范基层用药和医疗行为,控制基层门诊输液和抗生素、激素使用。
——明显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10.全面开展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提高服务质量,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