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特色旅游资源—抗战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作家
陶行知
•
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于 1946年7月25日逝世,汉族,徽州歙县 人,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 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 “知行”。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 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 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 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 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 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 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 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郭沫 若曾赞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 后陶行知”。为了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 知,安徽、南京、上海于上世纪八十年 代经省(市)委、省(市)政府批准修 建了陶行知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作家
北碚是全国闻名的文化模范区,文化积 淀厚重,文化实绩显著,名人辈出,佳作涌 现,具有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抗战文化、 教育文化、艺术文化和本土民间文化等多元 文化形态。因此,北碚区被誉作"重庆的书香 门第",人文荟萃,在巴渝文化长廊独树一帜。
老舍
•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上 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 “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 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 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 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 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剧本 《茶馆》。老舍的一生,总 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 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 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 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
文学主张
• 他是中国国家社会党党员,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早期梁实 秋专注于文学批评,曾委婉的斥过冰心散文,坚持将描写 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 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 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 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 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毛泽东也 曾把他定为“为 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从1927年到1936年, 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 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 束。但是,这场论战所产生的影响 既深且远。它不因鲁梁论战的结束而结束。论战所产生的 影响实体已超出鲁梁本身,论战性质也已逾越了文学范畴, 其余波扩涟到 后来年代,以至于今。抗战年间,发生在 重庆的那场“与抗战无关”的论争,虽不能说与这场论战 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
辛林 重庆北碚——重庆的后花园
•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 嘉陵江畔 • 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开拓,抗战时期 为陪都重庆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 都”,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 • 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 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
• 北碚以浓郁的文化氛围、著名的风景名胜、 雄厚的科技实力、秀丽的花园城市而名扬 四方,被称为“重庆后花园”。 • 北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 富。有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 金刀峡、胜天湖等著名景点60多处。 • 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墓;晏阳 初、梁实秋、老舍等文化名人故居;北碚还 是恐龙之乡,已发掘恐龙化石遗址13处。
缙云山
• 缙云山,雄峙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 畔,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 “背斜 • ”山岭,古名巴山。山间白云缭绕,似雾 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 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 “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
北温泉
• 北温泉风景区的前身是温泉寺,创建于南 北朝刘宋景平元年,1927年5月,在著名的 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倡导下建成嘉陵江 温泉公园。 • 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 旅游风景区,2005年获中国最佳温泉度假
北碚发布日本侵华档案 抗战标语唤醒民族意识
[键入文字]
北碚发布日本侵华档案抗战标语唤醒民族意识
“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
“万众一心,誓灭倭寇!”
抗战时期,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口号唤醒了广大国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举国上下,同仇敌忾。
近日,北碚档案局向重庆晚报独家披露一批日本侵华档案,是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中国抗战宣传品。
壁画:宣传政治纲领
昨日,北碚档案局局长冯琰向重庆晚报记者展示了一张1938 年10 月出版的日本刊物的照片,照片中的墙上写着“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大字,旁边站立着十几
名日本士兵。
“这是日本工藤部队的官兵正在观看金柱附近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这个纲领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7 年8 月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的,是对抗日战争具有指导性的总纲领。
”冯琰介绍。
“为了贯彻《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中央红军改编
的八路军、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和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先后开赴前线。
”冯琰说,1937 年9 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 余人,击毁汽车100 多辆,取得了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漫画:描绘日寇暴行
日本侵略者自踏上中国领土起,杀人纵火,奸淫掳掠。
刊于1938 年11 月的日本刊物上,刊登了一张拍摄于广州车站前的宣传板照片,宣传板上用漫画生动描绘了日军残杀中国百姓、奸淫妇女的情景,下方写着“日本嘅贼……作恶滔天,烧了住屋,赶杀夹强奸!老幼都惨死,揾命揾钱……”揭露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1。
抗战文化重庆的另一张名片
死亡。这名身穿黑色野战装备服的始作俑
重庆也 明显落后 了: 如今 , 大轰炸纪念馆在
较场 口的车水马龙 中 日渐蒙尘 ,大 田湾跳 伞塔 在开发商 的多年觊觎下 生死 未 卜; 而 雾都剧场—— 陪伴重庆军 民挺过 了八年抗
记 者在采访 中了解 到 ,原国民政府大 楼 主楼 为中国古典式木结构建筑 ,高敞 的
历史 文化名城重庆独有的城市资源 、城市 名片和城市品牌 ,如何保护挖掘好这一资 源就成为了我们必须 面对的一道课题。
法 治 ・ 注 关
人 民的历史 和精 神 财富 ,应该倍 加珍 惜。” 程贻举当时谈 到 ,对 于重 庆丰 富 的抗 战 文化 资 源 , 应 该加 以认 真清理 文/ 本刊记者 刘蜀 山 3 1 t 月 1E,德国斯 图加特一所 中学发 生恶性校园枪击案 , 包括枪手在 内的 1 6人
老建筑 , 当年《 华西 日报》 曾以“ 其一步一升
历 史 的 记 忆
重庆有着丰富的抗 战文化 资源 ,尤其 陪都文化在重庆乃至中国历史文化中部 占 据着重要地位。但重庆得 天独 厚的抗 战文 物资源 , 其保护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 根据重
的路梯 , 恰似象征着新 中国未来 的大路” 一 句来形容它的威严壮观。 17 , 99年 国民政府 旧址主楼 被拆 除, 改 建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遗址内仅
“ 白地说 , 坦 目前 , 重庆保护抗办事处、 中 共南方局等遗址的保护还 比较到位之外, 与
‘ 远东国际反法西斯 中心 ’历史有关 的遗址 保护就很欠缺。” 重庆抗战文史专家蓝锡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 凡是记录了世界反 法西斯斗争重要历史章节的遗址 , 都应该得
到保 护 。“ 是属 于历 史 的记 忆 。” 这
浅析抗战版文献的现实作用与开发利用——对北碚图书馆馆藏抗战文献的思考
编制书 目是充 分 利用 抗 战版 文献 的基 础 工作 , 根据 我馆 的具体 情况 , 编 制 出书本 式 和卡 片式 目 应 录。有 目的 、 有选择 地编制 出专 题书 目, 利用 计算 机 系统 建立多个专 题 书 目文 本库 , 通过 图 书馆 网站 发 布, 以起到宣传 和 资源 共享 的 目的。把编 制 的书 目 有针 对性 地发往科 研 、 育 、 教 院校等 单 位 , 引研 究 吸 人员利用馆藏 文献资源 。 22 采取拍摄 、 微、 印等 方式加以保存和利 用 . 缩 复 应配 合全国图 书馆 文献 缩 微复 制 中心 , 馆藏 把 较好 、 版本稀少 、 有学术研究价 值和具有 文物 价值 的
片阅读机查找 所需 资 料。 同时 , 配置 数码 相 机 和扫 描仪 , 据读 者 和科研 部 门 的要求 , 根 用拍 照 的方式 , 复制文献资料 。这样 既可减少 因经常 翻阅原版文 献 而造成的 自然 损坏 , 能避 免历 史 文献 不能 外借 流 又
料发现 , 馆藏 的《 世 界》、 北 碚月 刊》、 嘉 陵江 日 新 《 《
区对 抗 日战争 客 观 实 际 的 历 史 记 载 。通 过 对 这 些 文
族责任感 和使 命 感具 有 深远 的历史 意 义 和现 实 意
义。
抗战时期 , 由于北碚 图书馆地 处抗 战 时期 国民 政府 陪都—— 重庆 的迁建 区 , 为北碚 图书 馆能够 收 集到 比较丰富 和独 特的抗战版文献提供 了得 天独 厚 的条件 , 抗战版文 献 目前 已成 为北 碚 图书馆 的一个
文献资料为线 索 , 对部 分抗 战文 化遗 址 进行 了修 缮
保护 ; 先后恢 复建立 了“ 老舍故居”, 梁实秋寓居 北碚 时的“ 雅舍 ” “ 作 孚纪 念 馆 ” “ ,卢 , 复旦 大 学 旧址 ” , “ 相辉学 院陈列室” 等一批 具有 学 术研究 性 、 物性 文
梁实秋先生与抗战时期的北碚
梁实秋先生与抗战时期的北碚在重庆主城区西北方向的嘉陵江畔,缙云山下,有一个因巨石入江而得名的地方---北碚。
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卢作孚先生的规划实施下,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先规划,再逐步按计划建设的经济开发区。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当时的北碚已是一个街道整齐、建筑别致、绿茵葱珑的“大公园”。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许多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迁入北碚。
这里有初建于南朝的温泉寺,也有中国最早的平民公园---北碚公园抗战时期这里宁静而秀丽的自然风光,开放而活跃的文化氛围,成为许多生活在战乱中的文化人眼中的“世外桃源”,他们在这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梁实秋先生强调文学要表现普遍的、永恒的人性。
人性论是他思想的核心。
他在《文学的纪律》一书中说到:“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至于与当时的时代潮流发生怎样的关系,是受时代的影响,还是影响到时代,是与革命理论相合,还是为传统思想所拘束,满不相干,对于文学的价值不发生关系。
因为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他认为,文学的价值不在于文学是否表现了时代精神、革命理论、传统思想而在于它是否表现普遍的固定的人性。
正如他在《文学的纪律》一文中说:“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
”那些带有鲜明时代痕迹的文学作品生命力是有限的,终将随时代一起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
只有那些客观真实描绘人性的作品,在时光隧道里永远闪耀光芒,代代相传。
1939年到1946年梁实秋先生寓居在北碚,在这里度过了8年艰苦的抗战岁月。
这栋房子是由梁实秋和吴景超夫妇共同购买的。
当年这是一处简陋农舍,建于半山腰,共有5间房屋,由于房子没有门牌号,为了邮递方便,就取了吴景超夫人龚业雅名字当中的这个“雅”字来为房子命名,取名“雅舍”。
碚影寻踪——寻访湮没在街角的北碚历史
碚影寻踪——湮没在街角的北碚历史北碚的历史漫长而曲折,但是,并没有消散在烟雨中,在许多个我们平时也许不经意的角落,其实写满了北碚的过去。
探究北碚的文化历史,在北碚的街头巷尾寻找曾经的历史遗迹,今天,我们要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北碚。
在重庆的西北郊,缙云山麓,嘉陵江畔,有一座花园般的城区,这就是被誉为“重庆后花园”的北碚区。
20世纪20年代末,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一手开拓的北碚,抗战时期为陪都重庆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都"。
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同时还是国家卫生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并于2006年获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范例奖。
北碚,重庆的后花园北碚,是重庆市九个城区之一,以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而著称,20世纪20年代末,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在北碚进行乡村建设,一手缔造了现代化的北碚,抗日战争时期,北碚作为陪都重庆的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都”在当时,北碚就已经是一座世界级的名城,在1940年联合国出版的一副中国地图上,只标注了三个城市,其中一个便是北碚。
不过要讨论北碚的历史,我们还可以再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
一、缙麓佛都今天,我们往往把北碚漫长的历史沿革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卢作孚之前的北碚,那时的北碚主要因缙云山的雄奇和嘉陵江小三峡的俊秀吸引了一大批僧人信徒,和文人雅士。
1.缙云山上缙云寺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山是缙云山,庙是缙云寺。
对于全国各地来北碚的游客,缙云山和山巅的缙云寺是不能不去的景点,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缙云寺的年纪,已经有1500多岁了。
缙云寺始建于公元423年,即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到了唐代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唐宣宗皇帝赐寺额为“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岩,相思竹,相思鸟之故。
公元998年,宋真宗将太宗度过的梵经240卷送到这里,供奉在寺中,宋景德四年,真宗赐名崇胜寺。
老舍北碚蜗居在抗战期间的那些日子
老 舍 北 碚 蜗 居
在抗 战期 间的那 些 日子
La o Sh e ’ S Dwe l l i n g i n Be i b e i
Da ys Du r i ng t he An t i —J a pa n e s e W m
文/ 本 刊记者 陈与 图/ 刘渝
位 保 姆 ,住 在 正 厅 和 左 室 。所 以 ,老 舍 家 人 多 老 鼠 也 多 ,而 老 舍 在 此创 作
不得 的事 。如今 ,有很 多
作 家 住 在 这 里 ,希 望 老 舍
的 作 品更 多 。在 多 鼠斋 里 ,老 舍 创作 了 多幕 剧 《张 自忠 》 、 《 面 子 问 题 》、 《 谁 先到 了重庆 》、 《 桃李春风 》、 《 王老虎 》等5 部戏剧 、长 篇小 说有 《 火葬 》、 《四世 同堂 》第一部 《 惶惑 》第二部 《 偷生 》和 《民主世 界 》等 .回忆录 有 《 八 方风雨 》。以及散文 、小说 、杂 文 、诗词 、曲艺
等 ,总 计2 0 0 万 字 以上 。
也 经常 来,虽 然条件很 差 , 请 不 要 嫌 弃 、 ” 于是 , 老 舍 住 在 北碚 , 与 作 家 们 商 量 战 地 访 问 团事 宜
老 舍平 常爱喝 一杯酒 ,抽一 支烟 ,饮一 蛊茶 。可是 ,抗 战 时期 的重
往 事 H
鼠斋的老 鼠不见 得 比别家更 多 ,也 不比别家 的少 。前天 ,老 鼠在柳条包
里 、棉袍之上 、毛衣之下 ,又生了一窝。”
北 碚 蔡 锷路 2 4 号 ,原 是 林 语 堂 购 置 的 一 幢 新 房 ,谁 知老 鼠们 也 闻讯 赶 来 了 , 并在 壁 炉 安 营 扎 寨 ,生 儿 育 女 。林 语 堂 为 了防 止 老 鼠 ,就 把 壁 炉堵 了 ,但 老 鼠 们 另辟 蹊 径 ,它 们 翻 窗 越 栏 ,从 门隙 而 入 ,或 越 墙 而 进 。 一 天 晚 上 ,只 有5 岁 的 林 语 堂女 儿 ,上 床 睡 觉 ,忽 然 听见 蚊 帐 顶 上 .老 鼠 们 发 出
北碚区抗战遗址汇报材料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的一座宝库!——北碚区抗战遗址资料北碚区是重庆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抗战历史时期的丰厚文化积淀,奠定了北碚的文化之基、精神之源,也铸就了北碚文化之城、科教之都的城市个性。
一、北碚抗战文化的基本情况北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南齐时曾设东阳郡,清代为巴县之白碚镇。
1916年设立江巴璧合特组峡防营,1923年改设峡防团务局,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担任局长,他在这里整顿治安、兴办教育、发展民生,使北碚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之一。
北碚区文化真正的繁荣期是卢作孚、卢子英兄弟俩主政北碚后的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北碚成为陪都的主要迁建区之一,赢得了“小陪都”的美名,北碚汇聚了当时全国政经界、科技界、教育界、文艺界名流巨擘3000余人。
其中,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诞生了当时全国1/10的科技成果:“大熊猫”在北碚得到命名,中国第一具恐龙骨架在这里组装,中国第一幅立体世界地图也在此问世,北碚是中国抗战真正的文化大后方。
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北碚发起了抗战自愿军运动并用民生公司的船队从这里出发,启运第一支川军奔赴抗日前线。
同时北碚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唯一以省、市命名道路地方,在抗战期间,北碚民众为不忘国耻,日军攻占一个地方,沦陷一个省、市,北碚人民就将其命名一条道路,如辽宁路、吉林巷、黑龙江巷、广州路、南京路、天津路等街名,以此纪念。
抗战期间,迁至北碚的行政机关的有30余个部局级单位,另有科研、文化、宣传、教育、新闻机构52个,国立、私立大专院校16所,这些科学文化教育单位的大量涌进,特别是社会各界名流,文化名人的接踵而至,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北碚抗战文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出炉了数以千计的抗战文艺作品,在北碚编辑印刷出版的“抗战本”刊物51种,各种书籍、读物近500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丰硕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有影响的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等;短篇小说有萧红的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诗集有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赵清阁《女杰》等;文化专著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剧本有阳翰笙的《塞上风云》,拍摄的电影有夏衍的《复活》、史东山的《保卫我们的土地》、《还我故乡》等文学作品。
重庆北碚博物馆简介
重庆北碚博物馆简介
重庆北碚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旁,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
是一座以抗战时期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主要展示了抗战时期重庆北碚(原重庆市区)的文化、经济、军事、教育等历史,是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基地,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抗战时期是中国从衰弱走向强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华民族由分裂走向团结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时期。
在这段历史中,北碚作为陪都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重庆成为全国抗战政治、文化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段历史也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和珍贵的资料。
重庆北碚博物馆共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主要介绍了抗战时期北碚的社会发展状况,第二展厅主要介绍了北碚在抗战时期发挥作用的一些重要事件、重大活动以及文物藏品,第三展厅主要展示了北碚在抗战时期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 1 —1 —。
北碚周边旅游景点
北碚周边旅游景点
北碚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城市西南部。
其周边有许多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推荐的:
1. 武隆天生三桥:距离北碚约40公里,是重庆最著名的景点
之一。
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天生三桥景区,以及峡谷、溶洞等自然景观。
2. 麻柳峡:距离北碚约45公里,是著名的峡谷景区。
这里有
壮丽的山峡、奇特的岩石和清澈的溪水,是个适合徒步和拍摄的好地方。
3. 石桥湾:距离北碚约60公里,是一个集民俗风情、红色教
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独特的岩石景观、水上风车和古民居,还可以参观坝坝歌剧和红军长征纪念馆。
4. 长寿湖:距离北碚约75公里,是一个人工湖泊,被誉为“重庆明珠”。
这里有优美的湖光山色,可以划船、钓鱼、游泳或
者沿湖徒步。
5. 白公馆:位于北碚区境内,是一座西式建筑,建于民国初年。
这里保存了当年北碚设治所时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是了解北碚历史的好地方。
以上只是北碚周边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可供游客探索。
重庆北碚的旅游景点
重庆北碚的旅游景点
重庆北碚有许多值得游览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北碚老街:北碚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传统风味,有着浓厚的古镇风情,是品味重庆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2. 武隆天生三桥:位于北碚区武隆县境内,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英砂岩桥,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3. 重庆大足石刻:位于北碚区大足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其中最著名的是千手观音石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 照母山:位于北碚区照母山镇,是一座佛教圣地,以山体上的一座千寻塔著名。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北碚的美景。
5. 北碚慈云寺:位于照母山附近,是北碚著名的古寺庙之一,建于南宋年间,历史悠久。
寺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佛教文化遗迹。
6. 翡翠谷:位于北碚区云台山风景区内,是一个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山水相间、景色优美,非常适合亲近自然和放松心情。
以上所列只是北碚区的部分旅游景点,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例如云台山、童话世界等,让您可以在北碚尽情畅游。
北碚朝阳桥背后的故事
北碚朝阳桥背后的故事北碚朝阳桥,这座历史悠久的桥梁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横跨在嘉陵江上。
北碚朝阳桥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人们对这座桥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情感。
据历史记载,北碚朝阳桥建于明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是连接北碚镇和嘉陵江南岸的重要通道,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和物资交流。
朝阳桥的名字源自于它面对东方,每天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都洒在桥上,给人带来朝气蓬勃和希望的象征。
然而,朝阳桥的历史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抗日战争期间,北碚成为了抗日军民的主要战场。
当时,日本侵略者严重破坏了北碚的基础设施,朝阳桥也顷刻间被摧毁。
面对这一情况,北碚的市民和抗日军队决定团结起来,修复这座被毁的桥梁,恢复其原有的功能。
整个修复过程艰苦且危险。
北碚的市民们不畏艰险,主动加入修复队伍,为修复桥梁搬运石料、搭建脚手架等,尽其所能。
抗日军队也派出人员协助修复工作,并保护修复队伍免受敌人的袭击。
经过数月的努力,朝阳桥终于得以修复完成,重新连接起两岸,为北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便利。
北碚朝阳桥的修复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展现了北碚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抗击外敌入侵时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
这个故事让人们对北碚朝阳桥有了更深的情感和敬意,也成为北碚地区的一段骄人历史。
如今,北碚朝阳桥已经成为了一处旅游胜地和文化遗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品味到历史的厚重感,还能感受到北碚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北碚朝阳桥的故事激励着人们珍惜和传承这份精神,传达着团结与坚持的力量。
综上所述,北碚朝阳桥背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勇气和团结的故事。
这只是北碚历史中的一个缩影,却折射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奋斗意志。
北碚朝阳桥作为地标性建筑,将继续见证北碚人民的发展与历史的演进,成为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符号。
重庆白公馆景点介绍景点解说
重庆白公馆景点介绍景点解说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畔,是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中唯一保存完整的烈士纪念建筑。
它是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关押、杀害我党重要领导人和爱国民主人士而修建的。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了我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仅在重
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就被杀害的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就有800多人。
这一惨案在重庆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新中国成
立后,为了永远纪念这些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于1982年建立了白公馆、渣滓洞烈士陵园。
其中渣滓洞陵园于199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公馆位于重庆北碚区嘉陵江畔的凤凰山麓,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重庆政治中心——“中美合作所”(也称“白公馆”)的一座监狱,距离渝中区较近,是来重庆必去的景点之一。
整个陵园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由“刑讯室”、“监狱”、“思德堂”、“地牢”等几部分组成。
陵园内有烈士纪念碑一座、烈士墓三座(包括《囚徒》一书中描写的“刘思德墓”)。
—— 1 —1 —。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北碚原是重庆嘉陵江小三峡中的一个普通乡场,位于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交界处,仅有两条主要街道,面积0.198平方公里。
辛亥革命后,由于该地区盗匪猖獗,先后设置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营、警备队、峡防司令部、峡防团务局等峡防机构,负责嘉陵江三峡地区的治安清匪任务。
1927年,著名民族实业家卢作孚出任峡防团务局局长,一方面继续加强地方治安秩序,一方面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建成了嘉陵江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平民公园(北碚公园)、民众体育场(北碚体育场)、兼善中学、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地区成立的第一家科学院)、北川铁路(四川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三峡染织工厂,天府煤矿(四川省最大的煤矿)等。
并整修街道,发展贸易,治理险滩,疏通航道,到1936年北碚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成立时,北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实力,教育文化相对发达的西部小城镇。
卢作孚也成为建设北碚的奠基人,发展北碚的开拓者。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由于北碚风景优美,距市区仅数十公里,并有嘉陵江水路和碚青公路可通,很快被确定为重要的迁建区。
一时间,在北碚及其附近乡镇,迁入上百的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云集了上千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
北碚从此闻名遐迩,被人们称之为“陪都之陪都”、“小陪都”,北碚也成为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区,当时北碚的夏坝,与市区的沙坪坝、江津的白沙坝及成都的华西坝并称为大后方的“文化四坝”。
据1940年人口普查统计,实验区共有人口97349人,比1936年净增32065人。
1942年2月,为适应战时北碚的发展形势,四川省政府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将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改设为北碚管理局,“照一等县设置,组织和权责与一般县政府相同”,隶属四川省政府领导,受第三区专员公署监督,至此,北碚列为正式行政区,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管理的加强,城市建设也加快了速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沟防洪、修建改建下水道,扩宽道路,陆续建成了中山、中正、林森等新路,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面貌大为改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市政基础、公共设施较为齐全、城市环境较为优美的卫星城镇,成为民国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一个典范。
重庆市北碚旅游攻略上传
美丽乡村嘉年华
“美丽乡村嘉年华”,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紧邻主城外环高速路出口, 距重庆市区35公里,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32公里,交通便利。
“美丽乡村嘉年华”是一个以山地农业为示范、农俗体验为依托,以中国 五千年农耕文化为主题,以巴渝“农”文化为魂而打造的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集观 赏、体验、参与及度假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园区。“共分为乡村印象、花卉园艺 观赏、嘉年华体验、美丽湖水上运动及乡村度假区等五大旅游版块。
重庆老舍旧居
老舍故居位于北碚区天生新村63号附32号。,陈列有老舍的各类照片160 余幅,文献160多册,还有老舍用过的文具和实物,供海内外游人参观
晏阳初旧居
晏阳初旧居位于北碚区歇马镇天马村柑橘研究所内距北碚城区10公里,是一 栋三合院平房,砖木结构。
旅 游 景 区
缙云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郊。最高峰海拔980米,九峰挺立,拔地而起,山上古
复旦大学旧址
复旦大学西位于北碚东阳镇夏坝,当时校内标志建筑是以复旦大学老校长 -之名命名“登辉堂”,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一楼一底,中为楼房,两侧为平房, 面积605平方米,楼房保存较完好。
1992年3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审定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旧址为重庆市第 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茅庵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景观。
大磨滩瀑布
大磨滩瀑布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天马村。经北碚城区至歇马镇公路可 达。距北碚城区10公里。属瀑布型自然风景旅游景区。因地处龙凤溪尽头高坑岩, 故又名高坑岩瀑布。
北碚旅游景点大全
北碚旅游景点大全
1. 北碚大足石刻:位于北碚区临江镇大足石刻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
2. 北碚天生三硚:位于北碚区双柏树村,是一处天然形成的三座陆地溶洞,景色秀丽壮观。
3. 北碚天生桥:位于北碚区云台山附近,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桥,是北碚的地标之一。
4. 北碚草堂寺:位于北碚区龙华寺镇,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建于唐朝时期,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5. 北碚区云台山风景区:是北碚区的一处自然风景区,有着美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6. 北碚陈铁军纪念馆:位于北碚区卢作孚公园内,是纪念抗战英烈陈铁军的专门馆藏陈列馆。
7. 北碚区卢作孚公园:是北碚区的一座大型公园,内有湖泊、花坛、游乐设施等,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8. 北碚区瞿塘峡:位于北碚区龙滩镇瞿塘峡三峡大桥附近,是一处美丽的峡谷景区,以奇峰怪石和清澈的水质而著名。
9. 北碚区观音山风景区:位于北碚区天府新区,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10. 北碚区红岩村:位于北碚区东阳镇,是中国红军公社运动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
重庆北碚旅游景点
重庆北碚旅游景点
重庆北碚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
龙门石窟: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生镇龙门山下,是一个以石窟艺术为主的文化遗址。
武隆天生三桥: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南部的武隆县境内,是一座天然石桥,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
香山公园:位于北碚区中心城区,是一处自然风景秀丽的公园,以香山为主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蟠龙山:位于北碚区天生镇西北,是一座古老的道教名山,山上有蟠龙寺和龙王庙等古建筑。
北碚老街:位于北碚区中心城区,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翠云山风景区:位于北碚区天生镇,是一处集山水、森林、峡谷、温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湖广会馆:位于北碚区中心城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客家会馆,是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滩古镇:位于北碚区青龙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碚特色旅游资源—抗战文化周序惠重庆第二十三中学校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介绍了北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址以及相关的代表人物的思想、文化作品、事迹,说明了它们作为北碚不可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的原因和作用。
关键词:北碚特色旅游资源抗战文化引言:北碚是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获了2006年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素有重庆“后花园”之美誉。
北碚的旅游资源丰富,有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大磨滩瀑布、金刀峡、胜天湖、偏岩古镇、金果园生态旅游区、美丽乡村嘉年华生态农业旅游区、澄江大众温泉等众多景点,而其中彰显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文化的人文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与抗战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已逐渐成就了北碚旅游的特色。
一、北碚为何在抗战时期声名鹊起北碚虽然地域面积不大,但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却不可小觑,据说抗战时期联合国出版的第一版中国地图只标了三个城市:北平、上海和北碚。
北碚为何名噪一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等在北碚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同时也使北碚成为世界平民教育家的实验地。
“北碚之父”卢作孚的“北碚模式”(开拓实业、发展文化和旅游)的乡村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西部小小的北碚,小学、中学、大学、医院、体育馆、公园、图书馆、科学馆、电影院、铁路,煤矿公司、建筑公司、印刷厂、自来水厂、染织厂、农场、气象测侯所、乡村电话网络等等一应俱全,街道规划有序、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厚,社会秩序井然,外来人士怎不讶异相传?1937年11月中旬,在上海淞沪抗战失败已成定局,首都南京遭受巨大威胁的形势下,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自料南京无法坚守,为坚持长期抗战,遂作出了迁国民政府于重庆办公的重大决定。
选择重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重庆多山的地形,便于隐蔽、易守难攻;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交通十分便利;重庆地处能全面控制西南、西北的战略位置;当时援华的军事援助多由缅甸经云南到国内,重庆与云南的距离很近。
在国民党党、政、军各中央机关纷纷迁驻重庆的同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也迁抵重庆,重庆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舞台;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重庆因此也成为日本侵略者实施“战略轰炸”的首要目标。
为安定民心,坚定抗战大业,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
一方面为躲避轰炸,另一方面由于北碚风景优美,距市区仅数十公里,且有嘉陵江水路和碚青公路可通,各项社会基础设施较齐全,很快被确定为陪都重庆的主要迁建区。
1941年6月5日“重庆大轰炸惨案”发生后,无数抗日志士投向北碚这座“具有现代化雏形”的城市。
以西部科学院为依托,北碚成为战时学术中心,接纳和安置了国民政府部局级行政机关单位30余所,科研、文化、宣传、教育、新闻机构52个,国立、私立大专院校16所,上千位知名作家、专家、学者荟萃北碚;国共要员常来常往,形成了独特而丰厚的抗战文化。
北碚,成为当时陪都重要的文化政治活动重地,并赢得了“陪都的陪都”“小陪都”的美名,北碚文化旅游由此起步。
二、北碚有代表性的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北碚境内一大批的抗战遗址,铸就了北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北碚区政府一直在开展抢救和保护文化遗迹的工作,已开设的抗战文化旅游资源有张自忠烈士纪念馆、复旦大学陈列馆、老舍纪念馆、梁实秋纪念馆、晏阳初陈列馆、自然陈列馆、卢作孚纪念馆等。
(一)张自忠烈士陵园:位于北碚城南梅花山上,即渝武高速公路双柏树出口处张自忠烈士陵园大门张自忠将军塑像冯玉祥将军亲笔题写"梅花山"石碑张自忠上将为著名抗日将领,是抗战中中国阵亡的最高级别军事将领(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上将在抗日前线殉国后,忠骸运抵重庆,蒋介石亲自为他挑选了墓地,蒋介石和冯玉祥亲自扶灵下葬于雨台山麓。
墓碑系冯玉祥将军亲题,曰"张上将自忠之墓",并借史可法扬州梅花岭殉国并葬衣冠墓于岭之义,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亲书"梅花山"石碑立于墓茔石栏边。
后来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周恩来也写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二)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旧址:位于东阳镇夏坝嘉陵江畔(在北碚川仪宾馆旁即老地下商场出口处坐到石子山的车,在复旦大学旧址处下车即可)北碚的夏坝与沙坪坝、江津白沙坝、成都华西坝是中国抗战大后方四大文化区。
号称小延安的复旦大学,是重庆到延安的重要通道。
由于学校倡导“学术独立、思想解放”的方针,吸引了陈望道、周谷城、孙寒冰、曹禺、胡风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和各地的热血青年前来任教和学习。
复旦大学由著名教育家马相伯于1905年在上海创办,1938年2月内迁北碚;1946年7月,复旦大学迁返上海。
留渝校友在此创办私立相辉文法学院至解放。
复旦大学在北碚的一段时间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复旦所倡导的博学、严谨、坚韧和执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奋发向上。
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亲笔题书碑名的白色大理石纪念碑方,砖木结构的小礼堂名曰“登辉堂”,它是复旦大学迁建时修建的第一幢建筑,是当时的办公大楼。
楼名是以老校长李登辉之名命名的,至今保存完好。
现为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旧址纪念馆。
(三)老舍故居:位于北碚区天生新村63号,即北碚重百中心店背后陈列有文学家、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各类照片160余幅,文献160多册,是了解老舍人格魅力、感悟老舍文学精神的重要地方。
著名作家老舍1943年6月至1946年2月寓此。
长篇小说《火葬》、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短篇集《贫血集》,话剧《桃李春风》、《张自忠》、幽默散文《多鼠斋杂记》等代表作大都完成于此。
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称赞《四世同堂》不只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的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同一时期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老舍旧居挂牌“四世同堂纪念馆”老舍旧居(四)梁实秋旧居雅舍:位于北碚区天生桥路梨园村18号,即北碚区门诊五路口往歇马方向约150米处1939年——1946年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住一座小房,为方便邮差递信,特为该房挂牌取名为"雅舍"。
在雅舍寓居八年,以“子佳”为笔名创作和发表以“雅舍小品”为名的散文30余篇,反响很大,轰动一时。
后在台湾辑成《雅舍小品》出版,再版60多次,风靡华人世界。
1999年《雅舍小品》被中国文学界列入“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在碚青公路边远观梁实秋旧居梁实秋旧居--雅舍(五)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晏宅:位于北碚区歇马镇磨滩河畔柑桔研究所果林中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著名爱国平民教育家晏阳初,1940—1945年间为避战乱,将乡村教育育才院(后名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从河北定县迁至北碚歇马磨滩河畔柑桔研究所果林。
他与卢作孚、梁漱溟等在北碚大力开展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1950年去美国,受聘担任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
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晏宅(六)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碚区文星湾42号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创办,为我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揭开了北碚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序幕,揭开了以科学为手段开发西部的先河,先后取得发现綦江松藻煤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等重大成果。
在抗战期间,容纳了一大批内迁科学家,昼夜攻关,解决战时科研难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部科学院旧址建筑群在规划布局、建筑艺术和建造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1935年落成的惠宇楼,由卢作孚筹资劝捐修建,并以(四川军政首脑)杨子惠之名,取名“惠宇”,为科学院的主楼和核心。
1943年又在此建立了中国西部博物馆,现名为重庆自然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地矿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化石。
重庆自然博物馆本部于1953年迁址渝中区枇杷山;北碚老馆作自然陈列馆至今,现存惠宇楼、卢作孚旧居、地质楼、地磁测点碑等文物建筑,内设古生物进化陈列馆、恐龙陈列馆、脊椎动物陈列等。
目前重庆自然博物馆准备迁往北碚区新城。
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正门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侧门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主楼惠宇楼194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中国西部科学院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立下了一个特殊的纪念碑,即一个地磁测点(东经106°25′46″0,北纬29°50′07″3)。
位于“惠宇楼”的前方。
卢作孚旧居(现为北碚陈列馆行政办公楼)(七)峡防团务局旧址(文昌宫):位于北碚区文星湾一巷33号,靠山临江。
1923年在此设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办公地,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一直为北碚的“行政中心”,它见证了小城北碚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的历程。
将还原成20世纪上半叶卢氏兄弟主政北碚时期的风貌(八)作孚园:位于北碚公园内卢作孚是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航运业先驱,曾受到毛泽东高度赞誉,有“中国船王”之称,是北碚的奠基人,他毕生致力的“乡村建设研究”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他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仍然鼓舞着当代的年轻人。
卢氏兄弟在北碚的23年里,北碚经历了峡防、乡建、抗战这三个重要历史阶段。
在抗战中,卢作孚和他的民生轮船公司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使大批人员和物资器材从宜昌安全转移到后方,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碚公园内的作孚园(九)红楼:坐落在北碚公园火焰山麓红楼当初为兼善中学校舍,抗战伊始,兼中迁至鸡公山,中央银行在此设立办公处,蒋介石每次来北碚均下榻其间。
1944年6月22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曾到此观看滑翔机表演。
抗战胜利后,民生公司图书馆迁来,与北碚民众图书馆合并,在此成立北碚图书馆。
现为北碚图书馆历史资料部,珍藏有文史古籍30万册。
在北碚公园旁的红楼,掩映在绿树丛中。
(十)美龄堂:位于北碚区澄江镇运河之畔四川仪表九厂厂区内抗战时期,宋美龄担任中国妇女慰劳总会主任委员,为了安定军心,在此建立了荣誉军人(受伤将士)自治实验区,建有一幢砖木结构的小礼堂,命名为“美龄堂”。
这里依缙云山、傍运河水,环境优美。
这小礼堂小巧玲珑、美观大方。
1943年落成时,宋美龄同蒋介石前来参加典礼,见了非常满意。
至今保护良好,虽然地处厂区,仍不时有人前往观光。
美龄堂大门美龄堂全貌北碚的抗战文化遗迹还很多,比如陈望道的“潜庐”、勉仁中学的“漱溟馆”、磨滩瀑布附近的孙科别墅、北温泉公园嘉陵江畔的“磬室”等等,在此就不一一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