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 址观后感

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    址观后感
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    址观后感

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址观后感

歌乐山位于重庆西北郊,整个歌乐山由一种红色岩石组成,这种岩石象钢铁一样坚硬,当地的人们又叫这种岩石为“红岩”。

刚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红岩魂陈列馆六个大字。走入大门,左侧是步道,台阶上一阶一阶摆满了鲜花,右侧是一座雕塑,她为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此处发生的一刻时光。这便是红岩魂广场!

红岩魂广场是全国第一个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广场,在纪

念“11?27”革命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在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的基地上修建而成。红岩魂广场,分为瞻仰区和纪念区两个部份,占地22000平方米,一座宽21米,长18米的人行桥廊凌空架设,将两个部分上下贯通,浑然一体。广场气势恢宏,格调沉稳。

瞻仰区主题为“浩气长存”的赤色花岗石烈士群雕耸拔入云,伟岸雄奇,犹如镶嵌于万绿丛中的巨型红宝石,体现出“在那青翠的歌乐山颠仰望黎明”的意境,瞻仰区的顶端是覆斗形的“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与此相呼应,还有烈士诗文碑林和《血与火的洗礼》大型壁画。

广场纪念区西端有一水晶汉白玉砌成的碑体,上面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纪念区中轴线外两侧列有18根花岗石纪念柱,柱顶红梅怒放,取形“牢破梅开”,挺拔的柱身象征着烈士们不朽的人格,柱壁四边镌刻有烈士的遗诗遗言。纪念柱南北两侧宽敞的斜面草坪,寓意“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先烈遗愿。轴线收头的广场东端,《不朽》浮雕墙衬托着刻有《红梅赞》词曲的喷泉音乐壁,与瞻仰区的烈士群雕遥相呼应,寓意时间虽在不停地流逝,但红岩英烈的精神却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

步入陈列馆,那种恢弘、浩然之气油然而生,馆里的气氛让人顿时心潮澎湃、激情满怀。邓小平爷爷的题字,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给予绝对肯定和高度赞扬。那遒劲有力的字迹、深情怀念的语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那视死如归、不畏强权的凛然气概

陈列馆里,真实地重现了当年这些共产党人被关押的监狱的状况。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着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先烈的惨无人道的镇压和迫害。渣滓洞与香山别墅、白公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暗无天日的牢笼里,我们可爱的共产党人承受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生活。阴暗潮湿,这样的外在恶劣环境之外,他们还面临着被严刑拷打的残忍遭遇。老虎凳、脚镣、铁链等刑具深深地折磨着他们,但他们决不泄露任何革命秘密,任反动派惨无人道地虐待着。

牺牲的革命者里,年龄最小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牺牲时仅九岁,与此类似地,多数烈士都是在极为年轻的时候被杀害,在那个黑色的1949

年11月27日。他们怀揣着对于革命的忠诚与信仰,无悔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召唤,这就是对于伟大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信任,这就是摆脱贫困落后、告别专制独裁、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安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氤氲

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进入渣滓洞,呈现在眼前的是阴森、恐怖、带有杀气景象。四周的碉堡、暗哨、铁丝网令人觉得阴森恐怖。在大院的墙上写着反动标语,时刻想瓦解革命人士的意志。院中的牢房是3米见方的小屋,潮湿、阴冷。从墙上的照片可以看出住10人左右,屋中唯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手指粗的铁条插入其间。我久久的凝视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时,想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的幸福,愿把牢底坐穿。他们中有许多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也有朋友,但为了共同的理想,为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他们宁愿牺牲自我。在二楼的一间牢房时,一面“五星红旗”映入眼帘,这就是江姐绣的五星红旗。当他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喜讯后,相互告诉给狱友。由于牢狱与世隔绝,他们凭自己的想象,绣了这面红旗,并畅想未来,我们至今仍可以想见,当狱外传来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即将成立这样的消息时,那些为祖国献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伟大共产党人心中将是何其自豪与振奋,他们含着热泪为祖国绣出的那面五星红旗,正是他们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感人的诠释啊!走过一条长廊,来到最恐怖的刑房。一种叫披麻带孝的酷刑,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看到生锈的刑具,眼前浮现出敌人的狞笑和革命英雄面对酷刑一笑而过的坦然,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其他同志的安全,为了自己的信念,到最后一刻也要把笑容留给敌人。纵有多少酷刑摧残的只是革命者的身体,想在精神上击跨革命者是万万不能的。敌人的无奈,更坚定了革命者的信心。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人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

仰看烈士的事迹和尊容,俯首他们的遗言和遗物,我的心被一种无形而伟大的力量所慑服。先烈的精神如阳光洒进心灵的暗房,像雨露滋

润着空虚和荒芜的心田,灵魂上的一切灰尘和污秽全被涤荡。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面貌、道德风尚,都有着古往今来不断继承发扬的过程。昨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今天,缅怀红岩英烈,我做为一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应树立创一流工作的意识,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去实践,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当好时代的尖兵、当好爱岗敬业的榜样、当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当好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为把我国建成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用祖国的强盛,告慰英烈。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们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积极分子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将会永远铭刻在心。

此次的旅途虽然十分短暂,但却让我充分领略到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的灵魂,我的思绪也在此得到了升华,我坚信,以后,我的身边将不只有我一人,而是随着五星红旗飘扬的烈士英魂,他们将激励我,向人生成功的彼岸不断冲刺。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珍惜每一天,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重庆市沙坪坝区红岩魂广场

重庆抗战历史

重庆与抗日战争 一九三五年 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

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一九三六年 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一九三七年 三月二十一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六月二十八日蒋介石电重庆行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设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以再次整顿川军,该会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主任委员,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第六路军总司令刘湘为副主任委员,贺图光、邓锡侯、刘文辉、唐式遵、杨森、潘文华、王缵绪、孙震、李家钰、范绍增、向传义、董宋珩、郭勋祺、许绍宗、张邦本、徐源泉、夏斗寅、李蕴珩、周浑元为委员,大体网罗了川康军队高级将领。 七月六日何应钦在重庆行营太礼堂主持川康整军会议开幕式。根据会议精神,川康各军于八月十日以前整编完成,计有; (一)川康绥靖主任直辖部队(辖三军、两独立师、七独立旅),(二)二十四军;(三)四十一军;(四)四十五军;(五)四十七军。 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参观七一广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址有感

参观七一广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址有感 2011年3月31日随嘉兴消防支队官兵集体来到革命胜地——七一广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址参观。留恋于湖光翠绿之间,瞻仰革命胜地。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内,重温我党创立的光辉历程,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南湖作为红色旅游的源头,有着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红船,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件”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重温一次入党怨言,观一次主题片,瞻仰革命红船”是每个党员来到南湖必做的六件事。1912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了13位代表与会带便全国50多名共产党员。会议进行时,因遭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休会。8月初13位道标秘密转移到这条红船上继续会议。在这里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航船就这样在嘉兴南湖扬帆起航了。 在展厅里,大家认真听讲者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从苦难不屈的中国开始篇章,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再到“一大”南湖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充分说明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每位消防官兵看着历史图片和文字记录就珍贵资料。无不被过去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震撼。在场的官兵仔细听着,认真地看着,

不时相互低声交流,看得出都是用心去了解历史的演变过程,有些官兵感慨地说“今天的餐馆真是非常有意义,使我们充分了解党的历史,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同时更加明确了肩上保卫社会安宁胆子的重量,更加把‘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铭记在心”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概述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历史、永续发展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概述 何智亚 重庆是中国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建城3000多年,得名800多年,1986年国务院公布重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重庆形成了包括巴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开埠文化、抗战与陪都文化在内的诸多地域文化要素。重庆江水环抱、山势起伏,山地和丘陵占到了重庆市总面积的95%,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强烈的城市个性色彩和典型的山地建筑风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工作也紧紧围绕着重庆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开展。 一、重庆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特色 (一)重庆城市母城——渝中半岛 渝中半岛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流处,是重庆母城和城市的发祥地(插图1),历史上先后称江州、垫江、楚州、巴州、巴郡、渝州、恭州、重庆。民国三十五年《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记述:“重庆城核心,从两汉至今,均在两江汇流处。最初时期,城市中心偏居今日之陕西路、林森路一带,以其接近江边,有航运和取水之便利,故居民聚集甚密,此为本市发展之第一期。嗣后城内外开辟公路,建立自来水厂,人口重心乃渐向城中转移,今之都邮街遂取城南之中心地位而代之。” 重庆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筑城。第一次是公元前314年,秦国大夫张仪在江北嘴和现渝中半岛尖端修筑土城,史称“仪城江州”;第二次是三国蜀汉建兴四年(226年)筑城,城市范围向西扩大到大梁子、小梁子和较场口一线;第三次是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城池西移北

拓至今较场口、临江门一带,范围扩大近两倍,开通了千厮、洪崖、薰风、镇西四道城门;第四次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的格局,城墙围合周长据清乾隆王尔鉴纂《巴县志》记载为二千六百六十丈又七尺(合8890米);第五次筑城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四川总督李国英下令补筑城墙,修补长度达12华里。现在人们通常说的“重庆城”,指的就是明代戴鼎主持扩建、清代李国英主持补筑的十七道城门内的区域(插图2)。 1921年11月,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刘湘在重庆成立重庆商埠督办处,1922年8月改商埠督办处为市政公所。1926年6月,重庆市政公所改为商埠督办公署。1927年11月,督办公署改为市政厅。1929年2月15日,国民政府正式批准重庆成立特别市政府,潘文华出任首届市长。1929年7月颁布《重庆特别市市政府暂行条例》总则第一条明确:“重庆特别市依照国民政府公布之特别市组织法第三条第三项之规定,为中华民国特别市行政区域,直隶于中央政府,不入省县行政范围。” 1927年至1935年,在潘文华担任重庆商埠督办和市长期间,用了6年半时间向城外扩展新城区,城区面积从原2.35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0平方公里。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之后,重庆由一个西部区域性商业城市,一跃而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和经济、金融中心。国民政府总统府设在渝中区。 重庆城近现代历史沉淀深厚,大量开埠至陪都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抗战遗址、名人旧居留在了重庆城。 (二)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众多

参观 “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及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

精心整理 参观“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及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 2017每年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单位党委组织的党员活动,参观了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嘉兴南湖红船以及南湖革命纪念馆。 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所在地的石库门老楼向世人展示出历史的厚重。走进会址大门,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 展厅按中共“一大” 形: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1921年7月23 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 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 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 7月到嘉兴南湖一艘船舫中续会,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 “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共产党员的无价之宝,是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财富,为我们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阵地。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走上了历史舞台,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嘉兴南湖的这艘“红船”最先燃起了共产党的火焰,燎原中华大地。

精心整理 通过对革命圣地的参观,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历史,增强了党性,近距离体验了先辈的革命历程,经受了一次红色洗礼。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只有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使我们的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普通工作者,我要学习、传承这种精神。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实干精神,树立群众至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把群众当亲人,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我们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处处起到 神和期望! ,】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构筑重庆抗战名城印象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构筑重庆抗战名城印象 一、规划区风貌区特征及现状问题 1.1历史沿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南京危急,同年11月,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1939年,蒋介石迁往重庆,正式确立重庆为陪都,开始了国民政府在重庆的中央工作。国民政府将歌乐山划分为“防空疏散区”,大批军政机关,如行政院、监察院、考试院、水利部、军政部、陆军大学等迁驻于此,国民党许多要员,如于右任、孔祥熙等一大批军政要员曾居住在此。此外,歌乐山林园还是当年“重庆谈判”的中心地点,曾经留下过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的足迹。 1.2规划区概况 歌乐山地处沙坪坝区中部,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因大禹治水,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歌乐山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而闻名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是重庆市两大"肺叶"之一。歌乐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山、水、林、泉、溶洞于一体,植被红岩魂陈列馆葱笼,逶迤百里,树茂林密,四季长青,有"渝州第一氧吧"之称,历来为巴渝名胜风光游览胜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歌乐山为政府及其军政要员居住的"迁建区"而盛极一时。陪都遗址,名人旧居,烈士陵园,"渣滓洞"、"白公馆"吸引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本次规划区范围由歌乐山镇及山洞街道组成: 歌乐山镇坐落在歌乐山上,距沙坪坝中心区5公里,距重庆大学城8公里,幅员面积36.6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农村居民2.3万人)、3个社区居委会(城镇居民1.1万人),地区总人口8万余人。森林覆盖面积1677公顷,常年气温较市区低3-5度。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络便利,社区服务体系成熟,辖区内有40多家社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金融、电信机构。 山洞街道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东南部,东经106.25°、北纬29.2°。东邻覃家岗新桥村,西南接歌乐山镇山洞村,北邻歌乐山镇新开寺村。东西最宽处900米,南北最长处约3000米,面积1.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400余人,辖山洞路、平正、林园3个社区,办事处驻平正村5-2号。东高西低,群山环抱,海拔最高点沙坡顶(寨子山)595米,最低点龙井475米,平均高度在500米以上。成渝公路与山白路、山田路在此交会,是通往川北、川西、川南的必经之路。 1.3风貌特征概述 歌乐山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抗战时期成为国民党众多军政机构所在地,许多国民政府要员和文化名人聚居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陪都文化、抗战文化。同时,歌乐山承系了历史修就的巴人居民的生活劳动史,因而还有悠远的巴民族文化底蕴。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随着工业采矿业的发展,该风貌区内生态安全和历史肌理遗存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携手浩丰规划设计集团,对歌乐山抗战风貌区编制保护规划。 在规划时,我们旨在保护现存文物遗址,整合遗址本体空间,显现真实历史线索,同时保护区域风貌特征,来构筑重庆抗战名城的印象。

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 址观后感

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址观后感 歌乐山位于重庆西北郊,整个歌乐山由一种红色岩石组成,这种岩石象钢铁一样坚硬,当地的人们又叫这种岩石为“红岩”。 刚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红岩魂陈列馆六个大字。走入大门,左侧是步道,台阶上一阶一阶摆满了鲜花,右侧是一座雕塑,她为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此处发生的一刻时光。这便是红岩魂广场! 红岩魂广场是全国第一个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广场,在纪 念“11?27”革命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在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的基地上修建而成。红岩魂广场,分为瞻仰区和纪念区两个部份,占地22000平方米,一座宽21米,长18米的人行桥廊凌空架设,将两个部分上下贯通,浑然一体。广场气势恢宏,格调沉稳。 瞻仰区主题为“浩气长存”的赤色花岗石烈士群雕耸拔入云,伟岸雄奇,犹如镶嵌于万绿丛中的巨型红宝石,体现出“在那青翠的歌乐山颠仰望黎明”的意境,瞻仰区的顶端是覆斗形的“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与此相呼应,还有烈士诗文碑林和《血与火的洗礼》大型壁画。 广场纪念区西端有一水晶汉白玉砌成的碑体,上面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纪念区中轴线外两侧列有18根花岗石纪念柱,柱顶红梅怒放,取形“牢破梅开”,挺拔的柱身象征着烈士们不朽的人格,柱壁四边镌刻有烈士的遗诗遗言。纪念柱南北两侧宽敞的斜面草坪,寓意“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先烈遗愿。轴线收头的广场东端,《不朽》浮雕墙衬托着刻有《红梅赞》词曲的喷泉音乐壁,与瞻仰区的烈士群雕遥相呼应,寓意时间虽在不停地流逝,但红岩英烈的精神却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 步入陈列馆,那种恢弘、浩然之气油然而生,馆里的气氛让人顿时心潮澎湃、激情满怀。邓小平爷爷的题字,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给予绝对肯定和高度赞扬。那遒劲有力的字迹、深情怀念的语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那视死如归、不畏强权的凛然气概 陈列馆里,真实地重现了当年这些共产党人被关押的监狱的状况。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着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先烈的惨无人道的镇压和迫害。渣滓洞与香山别墅、白公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暗无天日的牢笼里,我们可爱的共产党人承受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生活。阴暗潮湿,这样的外在恶劣环境之外,他们还面临着被严刑拷打的残忍遭遇。老虎凳、脚镣、铁链等刑具深深地折磨着他们,但他们决不泄露任何革命秘密,任反动派惨无人道地虐待着。 牺牲的革命者里,年龄最小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牺牲时仅九岁,与此类似地,多数烈士都是在极为年轻的时候被杀害,在那个黑色的1949

浅谈解放碑的由来

浅谈解放碑的由来 摘要:重庆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全国面积最大,行政管理最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然而在抗日战争前它只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城市,但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使重庆从一个“僻处西陲”的无名城市一跃而成为与伦敦、华盛顿、莫斯科齐名的具有世界知名性的城市,正因为有了国民政府的迁都,才有了后来的抗战精神堡垒的修建,从1940年修建开始,抗战精神堡垒经历了两次演变成为了今天的解放碑。本文拟就对精神堡垒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历史作用作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精神堡垒;抗战胜利记功碑;解放碑;作用 作为重庆的标志性建筑物,位于渝中区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交汇十字路口的解放碑。谈到它,山城重庆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围绕解放碑的地区已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带,享有“西部第一街”,“未来的西部华尔街”等美誉。可真要能做到将解放碑的历史讲述清楚的人又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只知道解放碑好看美女,解放碑经济繁荣,可没有多少人知道解放碑作为重庆的标志性建筑物,它经历了从“精神堡垒”到“抗战胜利记功碑”再到“解放碑”的两次演变。 一、“精神堡垒”及其历史作用 (一)精神堡垒 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来,面对日寇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大片中国国土沦于敌手,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亦未能逃脱被日寇侵占的命运,形势十分险恶。国民政府遂于1938年12月迁都重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国家政权于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衣冠西渡”—迁都重庆,在中国迁都史上乃是破天荒第一次。正因为有了这一次迁都重庆,才有了后来的“精神堡垒”修建。

“精神堡垒”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落成。为木质结构,外涂水泥。底座为八角式,分别写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中部呈圆柱形,面临民族路一边,题有“精神堡垒”四个大字。其余三面分别写上“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军事第一,胜利第一”。上面为五角状,临民族路一面绘有一大盾形标记,中间是蓝底红边,内有一指南针。其余四方分为“礼”、“仪”、“廉”、“耻”。顶端周围为城堞式,端顶设有标准钟和风向仪、风速器、指北针等测候仪器与警钟。中央设一个大大的深蓝色磁缸,里面贮满酒精棉花。举行落成典礼那天,缸内火焰四起,以壮声威。当时,正是日本飞机轰炸重庆最凶的时候,为了便于防空,“精神堡垒”被刷成了深灰色。 (二)“精神堡垒”的作用 “精神堡垒”是抗战时期重庆人民以致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永不熄灭的精神所在。“精神堡垒”高七丈七尺,取“七七”抗战之意,顶端中央安置一口大瓷缸,内贮燃油、棉条,每遇重大集会,即倒入酒精点燃,焰火熊熊,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精神堡垒”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不断鼓舞着巴渝人民打败日寇的信心。抗战期间,日寇对重庆长期实施战略轰炸,袭击对象包括重要的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直接空袭无辜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的恐怖,以达到他们挫败中国军民抗战意志的目的。但日寇的狂轰滥炸并没有吓到中国军民。由时任重庆市长的吴国桢提出,在日机轰炸最厉害的地带,建立的一个能体现长期抗战的“精神堡垒”,时刻告诫民众勿忘日寇的残暴,树立了同仇敌忾精神,坚持了对日长期抗战的观念。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千里迢迢从沦陷区进入重庆的抗战将士和中国难民,看见精神堡垒,无不倍感亲切,更加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从重庆出发执行抗战任务的人员,在精神堡垒前宣誓赴任,增添抗战的信心和力量。“山城人民铿锵誓言:宁可家破人亡、血肉横飞,但绝不屈服,与日寇抗争到底的意志永恒,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 重庆市档案馆 文章来源:《重庆抗战纪事》1985年第一版 1935年 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1936年 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 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1937年 三月二十一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重庆景点分布

主城区景点: 购物商圈:解放碑、三峡广场、观音桥步行街、杨家坪步行街、南坪步行街观光休闲:朝天门广场、南滨路、洪崖洞、一棵树、洋人街、山城步道、中央半岛温泉、海棠晓月温泉、白市驿天赐温泉、北温泉、南温泉 历史古迹:重庆人民大礼堂、湖广会馆、磁器口古镇、通远门、巴曼子墓、龙骨坡200万年人类遗址 红色旅游: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曾家岩50号、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桂园、史迪威将军博物馆 文化艺术:三峡博物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坦克库艺术中心、重庆美术馆、画家村、国画院 寺庙道观:罗汉寺、华岩寺、老君洞道观、涂山寺 名人旧居:梁实秋雅舍、徐悲鸿旧居、三毛南山故居、施光南南山故居 自然风光:金刀峡、缙云山、南山植物园、歌乐山森林公园、铁山坪森林公园、峨岭公园、广阳岛 ■大重庆地区景点: 自然风光:长江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乌江画廊、白帝城、张飞庙、天坑地缝、黑山谷、石宝寨、天生三桥、仙女山草原、红池坝草原、千野草场、东泉、西泉、中华龙泉、统景温泉、桂花温泉、冷泉、圣灯泉、海兰云天温泉、清湾泉、桃花泉、南海泉、慈母山泉、芙蓉江、阿蓬江、桃花源、小南海、汉风神谷、武陵江、神女溪、大宁河、青龙瀑布、望乡台瀑布、龙水湖、长寿湖、桥头湖、永川茶山竹海、永川野生动物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石篆山国家森林公园、圣灯山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洞、雪玉洞、万盛石林、金佛山、四面山、雪玉

洞、江南龙宫、钓鱼城、丰都鬼城、江津骆騋山、张关水溶洞 名人纪念:聂荣臻故居、刘伯承故居、赵世炎故居、冯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墓、甘宁坟、严颜墓、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愚王祠、杨尚昆故居寺庙道观:大佛寺、双桂堂、银杏堂、螺罐山、慈云寺(全国唯一和尚、尼姑同庙寺院) 历史古迹:大足石刻、白鹤梁题刻、龙河悬棺群、小三峡悬棺群、江津莲花石 特色古镇:中山古镇、涞滩古镇、龚滩古镇、偏岩古镇、龙潭古镇、东溪古镇、大昌古镇、双江古镇、西沱古镇、汉风古镇、白沙古镇、安陶古镇、洪安古镇、龙兴古镇、三江古镇、黄龙古镇、安居古镇、塘河古镇、丰盛古镇、后溪古镇、路孔古镇、清泉古镇、松溉古镇、塘河古镇、双江古镇、走马古镇民俗风情:铜梁龙灯、綦江版画、秀山花灯、摆手舞、秀山木板画

浓墨重彩沧桑厚重——民国文献的价值及馆藏现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浓墨重彩沧桑厚重——民国文献的价值及馆藏现状 作者:张丁, 王兆辉, Zhang Ding, Wang Zhaohui 作者单位:重庆图书馆,重庆,400037 刊名: 图书与情报 英文刊名:LIBRARY AND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1(2) 参考文献(5条) 1.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 2004 2.重庆晨报抗战历史档案文献寻访:重庆赴台购回65箱抗战文献 2009 3.张宪文民国历史档案的研究与利用[期刊论文]-民国档案 2000(01) 4.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题组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05 5.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所筹委会;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民国)大事史料长编 200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阮素雯.RUAN Su-wen试论民国文献损毁的原因[期刊论文]-山西档案2010(6) 2.张丁.王兆辉试论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议[期刊论文]-数字与缩微影像2011(1) 3.王玉晶.WANG Yu-jing试论民国文献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6) 4.邓雪梅.DENG Xue-mei贵州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 5.孙琴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 6.翟桂荣.ZHAI Gui-rong河南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图书馆论坛2008,28(5) 7.万华英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以重庆图书馆为例[期刊论文]-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4) 8.张素梅民国文献保护之探研[会议论文]-2006 9.郑春汛民国文献的价值与保护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 10.何先进.刘莉.何玉花对馆藏民国书刊文献数字化的探讨[期刊论文]-数字与缩微影像2009(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b16168668.html,/Periodical_tsyqb201102034.aspx

中国抗战史概述

中国抗战史概述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观后感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汪运亚 2016年9月9日,我作为县医院第一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很荣幸的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去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党的发源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同时这一天也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0周年。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给我们入党积极分子一次很有意义的机会去更加的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从而让我更加坚定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1921年7月到嘉兴南湖一艘船舫中续会,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踏入南湖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影像照片实及物资料,睹物思人品史,在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华民族最紧迫需要的时候,致力于国家的自由民主、民族进步和繁荣富强,做出了重大努力、牺牲和贡献的历史物证,它们激励着第一批共产党员,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在参观过程中,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使我再次重温了中国近代史,勾起关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前进的历史的思索和回忆,激励着我不仅要关心当下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更要回顾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通过这些资料,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前进变化中的担当和责任,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一系列战略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学习,

只是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个“加油站”和“充电器”。为期一天的组织生活,给我补充了更多的营养和力量,时间不长,但会成为我记忆中的一抹亮色,我将永远珍惜和怀念这次难得的相聚时光,对于每一位参观学习的入党积极分子来说,今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具体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我们更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感悟去指导工作实践,认真参政议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 结合当前党组织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对党章党规,一系列讲话的学习,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一活动,非常有必要!“两学一做”关键是要端正思想作风,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果。我觉得自己应该牢牢抓住这次学习和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党性意识,在单位里,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把“两学一做”融入到日常生活,认真学习,丰富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在平时的财务工作中,廉洁自律、公平公正、艰苦朴素,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尊重、热爱、服务群众,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紧密联系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期望,争取努力早日成为一名出色的合格中国共产党员。

参观重庆抗战遗址有感

在寒假的宝贵时间里,我参观了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生态带黄山景区内 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馆内一幅幅 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基本的史 实和丰富的资料准确地再现了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的故居和生活。这些 都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台湾光复纪念碑石碑直入云霄,傲然挺立 于正前方,代表了我国人民对抗战胜利、收复台湾的骄傲与自豪。 走进展馆,我们还可以看见许多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实物和还原的场景,甚 至有不少外国的反法西斯军人的遗物,它们同曾经的主人一起为他们所奋 斗的目标而留在了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令人唏嘘。 遗址中还记录了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蒋介石参加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 的重要活动时的重要照片。而松厅内令人感触最深的是这样的照片:鉴于 一致的国家利益,宋氏家族成员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相聚在 重庆,共赴国难、参与抗敌救国活动。宋氏三姐妹的身影一起出现在重庆 各公众场合,鼓舞了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民,表达了她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参观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当面对外来侵略时,包括国民党在内 的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团结的精神。全国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一股不可抵挡的抗日洪流。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到平型 关大捷、百团大战,从国共内战,到共赴国难。在这关系民族存亡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 量源泉。 这令我想起王树增的《抗日战争》。 书中既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抗日是艰难的,国民党的付出难以 估量,而远非那些抗日雷剧中所展现的如此潇洒与轻松。但尽管面临种种 困难,数次面临民族存亡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依然没有被征服,而是在 持久战的战略指导下拖垮了侵略者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华民族之所以能 够取得抗战的胜利在于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有这样的韧性与忍 耐力,至少从1931年到1940年是中国独自在抗击日本的侵略,在这段中国人最苦难的时候中国是孤立无援的。 走出博物馆,心中充满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一个个 鲜明的数字让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在这场战争中,民族承载了 许多的苦难,付出了许多的代价。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谨记团结奉献的 抗日精神,同时要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不懈努力奋斗。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北碚原是重庆嘉陵江小三峡中的一个普通乡场,位于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交界处,仅有两条主要街道,面积0.198平方公里。辛亥革命后,由于该地区盗匪猖獗,先后设置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营、警备队、峡防司令部、峡防团务局等峡防机构,负责嘉陵江三峡地区的治安清匪任务。1927年,著名民族实业家卢作孚出任峡防团务局局长,一方面继续加强地方治安秩序,一方面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建成了嘉陵江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平民公园(北碚公园)、民众体育场(北碚体育场)、兼善中学、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地区成立的第一家科学院)、北川铁路(四川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三峡染织工厂,天府煤矿(四川省最大的煤矿)等。并整修街道,发展贸易,治理险滩,疏通航道,到1936年北碚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成立时,北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实力,教育文化相对发达的西部小城镇。卢作孚也成为建设北碚的奠基人,发展北碚的开拓者。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由于北碚风景优美,距市区仅数十公里,并有嘉陵江水路和碚青公路可通,很快被确定为重要的迁建区。一时间,在北碚及其附近乡镇,迁入上百的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云集了上千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北碚从此闻名遐迩,被人们称之为“陪都之陪都”、“小陪都”,北碚也成为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区,当时北碚的夏坝,与

市区的沙坪坝、江津的白沙坝及成都的华西坝并称为大后方的“文化四坝”。据1940年人口普查统计,实验区共有人口97349人,比1936年净增32065人。1942年2月,为适应战时北碚的发展形势,四川省政府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将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改设为北碚管理局,“照一等县设置,组织和权责与一般县政府相同”,隶属四川省政府领导,受第三区专员公署监督,至此,北碚列为正式行政区,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管理的加强,城市建设也加快了速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沟防洪、修建改建下水道,扩宽道路,陆续建成了中山、中正、林森等新路,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面貌大为改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市政基础、公共设施较为齐全、城市环境较为优美的卫星城镇,成为民国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一个典范。 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不仅是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区,而且也是陪都重庆的重要能源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和一些重要事业的试验基地。据1945年统计,北碚有天府、宝源、华蓥、全济、复兴隆、三才生等大大小小60多座煤矿,专用煤码头7个,储煤坪130多座,煤炭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原煤70多万吨。北碚生产的煤炭,通过嘉陵江“黄金水道”,上达南充、达县、遂宁等地,下抵重庆并经长江可达江津、泸州、宜宾、乐山等地,主要保证重庆地区兵工、纺织、机械、冶炼、航运、电力等1228家企业的70%的工业燃煤和近100万市民的民用煤的供应,是大后方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抗日战争爆发后,1930年建立的北碚三峡染织厂与内迁常州大成织布厂、汉

游嘉兴南湖,扬红船精神

游嘉兴南湖,扬红船精神 ——游嘉兴南湖之观后感5月1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公司27名党员在公司党支部张书记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位于浙江的革命圣地--嘉兴南湖。早就听说过嘉兴南湖和杭州西湖、绍兴爱湖合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其中嘉兴南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着称于世。 我们从早上6点半出发,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打破了往常的寂静,共同谱写了一首欢快的乐曲。终于,颠簸了2个小时后,我们抵达嘉兴南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南湖优美的风景,常青的树木,清澈的湖泊,柔和的阳光交相辉映。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为了重温历史,增强我公司的凝聚力,所以我们主要是观赏南湖红色旅游为主线的三个景点:会景园、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湖心岛位于南湖中间,其他三处散落于南湖四周,因此游船是南湖游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湖心岛和会景园相距不远,从会景园的游船码头登上游船七八分钟就到了。湖心岛位于南湖中心,全岛面积17亩。岛上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但我认为最具价值的还是停泊在湖心岛烟雨楼前的南湖红船。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早期共产主义组织,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夫人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这是一条单夹弄丝网的游船,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在中舱举行。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先后悄悄离船,当夜分散离开了嘉兴,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的历史从此谱写出全新的篇章。为纪念这段历史,1959年嘉兴市按照当年“一大”开会时的样子仿制了一条游船(当年的游船在抗战时期绝迹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向人们生动展现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

重庆导游面试所有问答题

重庆导游面试问答题 1、重庆东临(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 北连(陕西)。 2、重庆的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 1.重庆的4个自治县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 县、酉阳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苗族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地区的(涪陵、武隆、酉阳、彭水、石柱、黔江、秀山)等区县。少数民族中以(土家族)人口最多。 2.重庆于(1997年6月18日)正式直辖,成为继(北京、天津、 上海)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 3.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设立1个国家级技术产业区, 即(重庆两江新区)。 4.公元前316年,泰国派(张仪)带兵进入巴国,俘虏巴国使臣, 巴国灭亡。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考的主持修筑重庆城的人。 蜀汉后主建兴四年,都护(李严)奉命由永安移驻江州,第二次主持修筑重庆城。重庆第四次筑城守将是(戴鼎)。 5.早在200多万年前,(巫山人)就在今重庆市辖区内生活。 6.1940年9月6日国民党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的(陪都)。 7.(五个重庆)是重庆建设西部开发高地的五块基石,即(森林重 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宜居重庆、平安重庆)。 8.重庆的市花是(山茶花),市树是(黄角树)。 9.重庆多山多雾多江多桥,故又有(山城、雾都、江城、桥都)的

别名。 10.重庆主城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 11.(重庆万州长江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桥。 12.(宋光宗)自诩“双重喜庆”乃诏令改其发迹之地恭州为重庆。 13.重庆的市标“人人重庆”以(双重喜庆)为创作主题,在2006年 1月16日被正式确定为重庆城市形象标志。红色代表刚强,黄色代表这个城市时尚。 14.1927年,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北碚缙云山下创建了 嘉陵江温泉公园,是中国最早的平民公园。 15.(重庆)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16.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涪陵市、黔江)。 17.大巴山地区包括(城口、开县)。 18.重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的气候特点为(春早明显多雨、 夏长酷热雨旱多、秋晚绵绵多阴雨;冬季温暖多云雾)。重庆多雾的原因是(空气湿度大、风速较小、凝结核多)。 19.重庆水域面积(26.77 )万公顷,占幅员的(3.25%)。重庆地 区有(36条)条入境河流。 20.长江在重庆境内河长(683.8)千米,嘉陵江在重庆境内河长(153.8 千米)。乌江在重庆境内河长(219.5)千米,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黑獭(ta)坝)入境。 21.大宁河发源于(巫溪县)大圣庙,在(巫山县城)汇入长江。龙 溪河发源于(梁平县天白乡),在(长寿区)附近注入长江。

论城市文化的发展——抗战时期的重庆

论城市文化的发展——抗战时期的重庆 余妮彗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2013120704 【摘要】民国时期的重庆文化进入了一个兼容并收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随 着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有245家工厂及大批商业,金融, 文教,科研机构迁渝,加上战时需要兴建的大批工商企业及科教文卫单位,使重 庆由一个地区性中等城市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 中心。从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国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 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还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间,重 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 【关键词】重庆文化陪都时期发展 八年抗战时期,重庆是中国政治与文化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重庆发展为西南的工商业和金融业的中心。当时,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就在重庆,美军顾问团也常驻重庆。1942年,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为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担任指挥中国、泰国、越南等地联合部队的指挥任务。当然重庆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所在地。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抗战时期重庆地区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他们为重庆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改变,再加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使重庆文化发生了巨大转变。所以,此时期的重庆文化受外来因素影响非常深刻,这也为后来的重庆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从外来人口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1)饮食文化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我国许多地方相继成为沦陷区,内迁成为保存中国抗战力量唯一而正确的选择,而重庆则成为内迁人口首选的聚集地和落脚点。从1937年开始,陆续从各地迁移到重庆的流亡人口数以万计,他们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武汉等城市和地区。那时,重庆人习惯把这些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称呼为“下江人”,自己则称为“上江人”。随着大量“下江人”涌入重庆,“下江人”成为了当时获得广泛认同且有明显文化特征的社会群体。随着“下江人”云集重庆,各地风味饮食也不断涌入,重庆也打破了以前川菜较为单一的饮食风味。内迁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口味,于是标明自己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