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地球自转与公转
地球自转公转现象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它们分别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等地理现象。
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轴线倾斜约23.5度,因此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在不同时间面对太阳。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意味着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大约24小时,即一天,这个周期决定了我们的日常时间单位。
地球自转导致了以下现象:
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地球的一半始终面向太阳,这部分是白昼;而另一半背离太阳,这部分是黑夜。
地方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由于地球自转,太阳的高度角和时间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地方时差的存在。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大约365.25天。
地球公转导致了以下现象:
四季更替: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轴线的倾斜,不同季节地球不同部位的倾斜角度不同,导致不同季节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角度变化,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昼夜长短变化:随着地球公转,昼夜的长短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冬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而在夏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它们影响了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
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行的两个基本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的旋转运动,而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是地球一天24小时的长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
地球自转的轴线被定义为地轴,地轴的两个极点为南极和北极。
地球每天围绕着地轴从西向东自西向左自转一周,这种运动被称为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速度并非匀速运动,地球某一点的自转速度会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发生差异。
赤道上的自转速度最快,而北极和南极上的自转速度最慢。
自转的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地球的自转对人类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的变化。
当某一地区处于地球的背面时,阳光无法直射到该地区,此时为夜晚。
而当某一地区处于地球的正面时,阳光能够直射到该地区,此时为白天。
昼夜的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而这种交替也是生物钟调节、人类作息、植物生长等重要生态现象的基础。
其次,地球的自转也导致了地球自身的形变。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呈现出赤道稍微膨胀、南北两极稍微扁平的形态,被称为赤道膨胀。
这种形变使得地球的外形更加接近于椭球体,而不是完全的球体。
地球的自转还会对海洋产生影响,形成洋流和风系统,进而对全球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的运动。
这一运动是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一年的长短。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被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被称为黄道面。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07,000公里,平均公转周期为365.24天。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由于地球的轨道呈现出椭圆形,而非完全的圆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会有所变化。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强,此时为夏季;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弱,此时为冬季。
而春季和秋季则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
总结而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行的两个基本运动。
高考地理备考知识:自转和公转
高考地理备考知识: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活动。
2.特点: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方向:自西向东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空观察: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空观察:顺时针方向旋转。
4.周期恒星日:真正周期(地球自转360°)时间23时56分4秒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地球自转360°59′)时间24小时,通常所说的一天。
5.速度角速度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角度规律两极点为O其他各地相同,即15°/小时或1°/4分钟线速度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纬线弧长规律两极点为O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轨道概念:地球公转的路线又称黄道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影响:太阳位于其中焦点之一1月初为近日点7月初为远日点4.周期恒星年概念:地球公转一周360°的周期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概念:太阳回归运动的周期时间:365日5时48分46秒5.速度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线速度:平均30km/秒,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自转→赤道平面公转→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归线之间的周年变化→回归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一)昼夜交替1.昼夜的产生: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球面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晨线昏线3.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上等于0°4.意义: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大,生命有机体得以生存和发展(二)地方时1.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15°/小时2.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3.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高一地理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而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这两个运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是地球一天24小时的基础,它使得地球的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自转轴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地轴倾角,目前地轴倾角约为23.5度,这导致了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度不同。
在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点,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昼长与夜长相对最极端。
自转也形成了赤道带、副赤道带、中纬度地带和极地带等不同的气候带。
地球的公转是地球一年365天的基础,它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但由于轨道偏心率的存在,地球到太阳距离并非恒定不变。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我们所处的半球将迎来夏季,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则是冬季。
地球公转的轨道也导致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点,这时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昼夜长相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为生物的生长和休息创造了条件。
不同昼夜长度的地区也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分布。
其次,公转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为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提供了时间基准。
例如,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季节,人们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和收获时机。
此外,地球自转和公转还影响了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对气候研究和气象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人们通过卫星观测、仪器测量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影响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天气灾害等问题,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生存。
综上所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高一地理必考的知识点。
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交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度差异,而地球公转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这两个运动对地球的环境和人类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了解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地理地球自转公转核心考点掌握
高考地理地球自转公转核心考点掌握在高考地理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并掌握它们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梳理一下这部分的核心考点。
地球自转,简单来说,就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其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则呈顺时针方向。
自转的周期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也就是一个恒星日。
地球自转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地理现象。
首先就是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其次,地球自转导致了地方时的差异。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的时刻早。
经度每隔 15 度,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再者,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也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比如,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较为严重,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较为严重。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的运动,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约为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 1 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 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
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为夏季;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为冬季;春秋两季则是过渡季节。
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被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地区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概念。
自转指的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而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
这些运动对地球的气候、季节和地理特征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进行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时间周期为24小时,这也确定了我们一天的长度。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出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某一处正对着太阳时,这一处经历白天;而当地球的另一处背离太阳时,这一处经历夜晚。
自转还使得地球形成了自转椭球形状,使地球的直径在赤道上较大,而在两极较小。
其次,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
地球公转的时间周期大约为365.25天,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年。
地球绕着椭圆形的轨道运行,这个轨道被称为黄道。
地球离太阳最近的点称为近日点,距离最远的点则称为远日点。
这两个点的距离差异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当地球靠近近日点时,该地区将迎来较长的太阳直射,从而产生夏季;而当地球靠近远日点时,该地区将迎来较短的太阳直射,从而产生冬季。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关联的。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约23.5度,这导致了地球各地的日照和季节变化。
当地球某一处靠近太阳时,它将经历白天,并且白天较长;而当地球的另一处远离太阳时,它将经历夜晚,并且夜晚较长。
这造成了地球不同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和气候差异。
同时,地球的公转使得不同季节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季节的交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特征也有重要影响。
自转使得地球形成了昼夜交替,这对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和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公转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和季风气候的形成。
例如,近赤道地区由于太阳直射,气候较热,而极地地区由于太阳斜射,气候较寒冷。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综上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概念,对地球的气候、季节和地理特征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们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昼夜交替、季节变化和气候分布。
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高三
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高三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它的运动方式包括两个重要的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而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花的时间,也称为地球的日运动。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我们通常将其划分为24个小时,每个小时又划分为60分钟,每分钟划分为60秒。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的变化。
当地球的一个半球正对太阳时,该半球就会经历白天,而另一个半球则经历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太阳会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在自转过程中,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都会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比如中国的北京时间为UTC+8时区,当该时区的地方经过地球的自转使太阳正好在当地的正午位置时,该地方就会经历白天。
地球的自转还造成了地球上风的产生。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地区对太阳的直射角度发生变化,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热空气会形成气压梯度,从而引起气流的运动,形成风。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花的时间,也称为地球的年运动。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我们通常将其划分为12个月份,每个月份的天数不等。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在绕太阳运动时,轨道呈椭圆形状,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强,气温相对较高,这是夏季;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弱,气温相对较低,这是冬季。
地球的公转还决定了一年的长度。
为了弥补公转周期不是整数天的问题,我们引入了闰年的概念。
每4年有一个闰年,该年的2月份会增加一天,即闰日。
这样,平均每年的长度就接近365.25天。
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我们熟知的地球运动方式。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的变化和风的形成,而地球的公转则带来了季节的交替和年份的划分。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地球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时区等现象,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不断地进行着自转和公转,这两个运动对地球的气候、季节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以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我们常说的一天就是指地球绕一圈所需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轴是一个想象的直线,称为地轴,地轴穿过地球的南北两极。
地球的自转带来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
在地球自转时,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没有被照射到的一半面对着太阳的一侧就是黑夜,而受到太阳照射的一半则是白昼。
南北极之间有一个寒带,这里的地区由于地球倾斜,所以白昼和黑夜的时间不同。
地球自转还带来了地球的赤道膨胀和极地扁平化。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要大,所以地球是一个略微扁平的椭球体。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我们常说的一年就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将太阳放置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现出一个相对固定的倾斜角度,这个角度被称为地球轨道倾角。
地球轨道倾角的存在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太阳附近的时候,该地区就是夏季,太阳照射时间长;而当地球公转离太阳较远的时候,该地区就是冬季,太阳照射时间短。
由于地球公转轨迹的椭圆性质,春秋两季为变温季节。
地球的公转也带来了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所以为了与太阳的实际位置相对应,我们采用了闰年的概念,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多出来的0.25天被累积到4年中,让年份更为准确。
总结: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重要的运动方式。
自转使地球产生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造成了赤道膨胀和极地扁平化;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和平年闰年的设定。
这两个运动使地球充满了生机和多样性,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挑战。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爱护我们的地球,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家园。
地理中的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理中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的运动方式极其复杂而又精密。
其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在自身轴线上旋转的运动,而地球的公转则指的是地球绕太阳轨道运行的过程。
这两个运动对地球的气候、季节以及地理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详细探究。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身轴线上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主要特征如下:1.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
2. 自转轴: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平面相交,决定了地球自转的方向。
目前,地球的自转轴北极指向北极星,这也是北半球夜晚天空中恒星呈现环状分布的原因。
3. 自转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较快,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地球自转对地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自转使得地球呈现出昼夜交替的现象,使人类有了规律的生活节奏。
其次,地球自转也导致了地球上的经度分布,各个时区的产生正是基于地球自转的时间差异而设立的。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行的过程。
地球公转的主要特征如下:1. 公转周期: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即365天。
2. 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太阳位于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这也是地球上不同季节的产生原因之一。
3. 公转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
地球公转对地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公转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不同季节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其次,地球公转也决定了地球上的纬度分布,赤道以及南北极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地理环境正是由于地球公转的关系。
总结起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而又密不可分的概念。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导致了经度和时区的产生;而地球的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并导致了纬度和特殊气候的分布。
深入理解和研究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于我们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知识点
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知识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在宇宙中以自转和公转的方式运动着。
自转是指地球自身围绕地轴旋转一周的运动,而公转则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这两种运动给我们带来了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自身绕地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恒定的,每小时约1670公里。
自转使得地球的表面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
当地球的一个半球面对太阳时,这一半球就处于白天,而另一半球则处于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在不同地区交替出现。
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还引起了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
在地球的北半球,地轴与地平面的交点称为北极,而南半球的交点则称为南极。
这两个交点是地球自转的轴心,也是地理坐标的重要参考点。
地球上的所有地点都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位置,经度是从东到西测量的,而纬度是从南到北测量的。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运动。
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也就是一年的时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这意味着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我们会感受到更强烈的太阳光和热量,这就是夏季;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我们会感受到较弱的太阳光和热量,这就是冬季。
这种季节变化是由地球的公转造成的。
地球的公转还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太阳光照在地球表面的角度也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
接近赤道的地区气温较高,气候炎热,而靠近极地的地区气温较低,气候寒冷。
这种气候差异影响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活。
总结起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自转使地球发生昼夜交替,形成了地理坐标系统;公转导致了季节变化和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这些运动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变化。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以独特的方式在太空中运行着。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大部分,这两个运动过程共同影响着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气候变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带您一起了解这一神秘的天文现象。
一、地球的自转1. 自转定义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自转周期为一日,即24小时。
2. 自转轴倾角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称为自转轴倾角。
地球的自转轴倾角约为23.5度,这一倾角使得地球的季节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3. 自转带来的现象地球的自转会带来一系列自然现象,如白昼和黑夜交替、日出日落、地球引力等,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二、地球的公转1. 公转定义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大约365天。
2. 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条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这条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轨道和自转轴之间的夹角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3. 公转带来的现象地球的公转带来了四季交替、昼夜长度变化等现象。
地球的公转速度和轨道形状直接决定了这些现象的发生规律。
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气候。
自转带来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多样化的自然现象。
结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一个神奇而复杂的体系,它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气候。
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点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欣赏自然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个美丽的星球,保护地球,与它共同前行!以上就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转与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概念。
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
这两个运动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日照、季节和地理分布等重要自然现象。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轴称为地轴,地轴的两端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
地球自转的轨道称为地轨道,其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
1. 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逆时针方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速度没有固定的数值,根据不同纬度的地区而有所差异。
在赤道地区,自转速度最快,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而在极地地区,自转速度最慢,接近于零。
2. 自转带来的现象地球的自转对我们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和现象。
首先,地球的自转带来了自然界的昼夜交替现象。
当地球自转使得某一地区面对太阳时,该地区就会出现白昼;而当地球自转使得该地区背向太阳时,就会出现黑夜。
这种昼夜交替直接影响了生物体的生活节律和活动规律。
此外,地球自转还带来了地球表面风力的形成。
由于地球的不均匀加热,不同地区受到的日照强度不同,地表气温分布不均匀,产生了气压差。
为了填平气压差,大气会产生气流,并形成风。
风的产生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即北半球的风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而南半球的风则沿逆时针方向流动。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呈椭圆形,被称为“椭圆轨道”。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称为“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1. 公转的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并非完全规则的圆形,它的轨道是一个稍微扁平的椭圆形。
太阳位于地球公转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而地球则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距离太阳较近的时候,称为地球的近日点,而距离太阳较远的时候,则称为地球的远日点。
2. 公转带来的现象地球的公转对我们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和现象。
首先,地球的公转带来了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不规则和地轴倾斜的存在,不同时期地球所受到太阳的直射光强度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四季的交替变化。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自转精讲课件
影响而形成的。
1.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
(1)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2) 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
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日、 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夹角为0°;夏至日、冬至日 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原生态图
►信息升华 (1)昼夜半球:被太阳照射的半球为昼半球,太阳照不到的半 球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圈)。其中顺 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变为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变 为夜半球的为昏线。据此可知,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 (2)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且不发光的球体,在太 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则是由于地球自转的
③计算地方时的步骤:a.确定两地的经度差;b.确定两地的东 西方向;c.确定两地中一地的地方时;d.代入公式计算。 2.区时的计算。 (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差。
(2)公式使用方法:
①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 ②确定时区数:若题目中只有某地点经度,必须先判断出该 经度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15°,若余数小于 7.5°,则商的整数为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商的整数 加1为时区数。
两个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1)确定0时经线的经度。 (2)绘图确定范围(如下图):
学以致用 (2013· 广东卷)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 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A.0 ) B.1/3 C.1/2 D.2/3
高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知识点
高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知识点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重要概念。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
这两种运动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结果是我们所熟悉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出现。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也就是说,地球自西向东每天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
这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当地球的一个半球正对太阳时,这个半球就是白天;而另一个半球则是黑夜。
而随着地球自转,这种状态会逐渐改变。
地球自转的速度并非均匀不变的。
由于地球椭球形状,地球的自转速度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微小的差异。
此外,地球自转也会受到地球内部的引力和其他外因的影响,使得自转速度稍有变化。
这种微小的变化通常被称为地球的“摆动”。
地球自转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日出和日落的变化,星星的移动以及风的形成。
这也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季节的差异。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
地球的公转速度相当惊人,平均每秒约29.5公里。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也就是一年的长度。
地球公转的轨道并非完全圆形,而是椭圆形。
这意味着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变化的。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我们会感受到更强烈的太阳辐射,天气也更加炎热。
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太阳辐射较弱,天气则更加寒冷。
地球公转也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某一位置时,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的半球会更加倾斜,从而导致这个半球的温度和日照时间发生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会有明显的气温和天气变化。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重要性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于人类和自然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地球的自转使得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提供了生物活动的节奏。
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此外,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球的离心力,使得地球上的物体能够保持在地球表面上,而不会飞向太空。
会考地理知识点
会考地理知识点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原理和影响。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轴线称为地轴,地轴的北极和南极分别位于地球的两端。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天。
地球自转的主要影响是地球的日夜交替和地球上的时间计量。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才能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此外,地球自转也决定了时间的划分,不同地区因为经度的不同,所以在同一时间可以有不同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运动。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4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不仅决定了季节的变化,还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分布。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地球在不同季节距离太阳的距离不同,这就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南半球离太阳较近时,南半球就是夏季,北半球则是冬季;而当地球南半球离太阳较远时,南半球就是冬季,北半球则是夏季。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紧密联系的。
地球自转的轴线倾斜是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
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地球上的气候、季节、昼夜交替等现象才得以产生。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地球的自转速度不同,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时长不同,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另外,地球的公转也决定了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影响了农业、渔业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总结起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它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地球的自转决定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时间计量,而地球的公转则决定了季节的变化和地球上的气候分布。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于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015高考地理地球自转和公转
三、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叫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叫黄道平面 2.黄赤交角:23°26′ 定义:
3.太阳直点
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移动规律:
回归运动时间:
1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9月23日
秋分
北极星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基本稳定(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1.地轴的空间位置: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一般:自西向东
2.自转方向: 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3.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太阳日—— 24时
4.速度:
角速度:除两极外均为15°/h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月21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冬至
3、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到轨道上的 B A 远日点 B 近日点 C 夏至点 D 冬至点 4、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公转速度 B A 最快 B 最慢 C 将要变得更慢 D 匀速不变 5、北半球的冬至日 C A 为6月22日前后 B 地球位于远日点 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D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6、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 C A 1个太阳日 B 1个恒星日 C 1个回归年 D 1个恒星年 7、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的时间段是 D A 春分到秋分 B 夏至到冬至 C 秋分到春分 D 冬至到夏至 8、国庆节那天,太阳直射点 B A 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C 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3. 右下图中的曲线代表的是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 地球表面运动的轨迹。读图并回答: 6 月__ 9月23 (1) 当太阳直射点移至A点时北半球为__ 22 日,_____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至B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线旋转,而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
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每天约为1670公里/小时。
由于自转的存在,地球上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的某一部分面对太阳时,这个地区就会出现白天;当这个地区背离太阳时,就会出现黑夜。
所以,地球自转造成了地球上的日照变化。
自转也导致了地球上的地理经度和时间的划分。
我们知道,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经度,对应着一个小时的时间差。
当地球自转一周后,太阳再次出现在同一经线上,这样就形成了24小时的一天。
我们来探讨一下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称为椭圆轨道。
地球公转的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
地球绕太阳的周期称为一年,即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的,这个平面被称为黄道面。
地球的公转轨道并不是完全规则的圆形,而是一个椭圆。
这意味着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我们所处的位置离太阳更近,这个时候就是夏季;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我们所处的位置离太阳较远,这个时候就是冬季。
所以,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也导致了昼长夜短的变化。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轴线倾斜,使得不同季节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当北半球的倾斜面向太阳时,北半球就会出现夏季,这时北半球的昼长夜短;而当北半球的倾斜背离太阳时,北半球就会出现冬季,这时北半球的昼短夜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中的两个基本现象,它们共同影响着地球的日照、时间、季节等方面。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和地理经度的划分,而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和昼长夜短的改变。
总结起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中的重要现象。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并划分了不同的时间区域;而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和昼长夜短的改变。
地理公转自转知识点
地理公转自转知识点地理的公转和自转是地球的两个基本运动。
公转: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这个运动叫做公转。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也就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一年里是不断改变的。
地球公转的轨道有一个周期性变化,叫做岁差。
地球的公转运动决定了各个季节的交替和一年的长度。
地球从南半球到北半球距离太阳较远时,是北半球的夏天,南半球的冬天;地球从北半球到南半球距离太阳较远时,是南半球的夏天,北半球的冬天。
自转: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这个运动叫做自转。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3小时56分钟4秒,也就是一天。
地球的自转轴稍微倾斜,使得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昼夜长度不同。
当北半球向太阳的一侧时,是北半球的白天,南半球的黑夜;当南半球向太阳的一侧时,是南半球的白天,北半球的黑夜。
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同,赤道上的自转速度最快,极地地区的自转速度最慢。
地理的公转自转对地球的环境和生物圈起着重要作用。
1.天气和气候:公转自转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和气候变化。
公转使得地球四季交替,而自转使得地球的各个地区有不同的白天和黑夜时间长度,这影响了温度和气流的分布,从而影响了天气的变化。
2.地理环境:公转自转决定了地球的地理环境。
地球自转时,太阳的光线会照射到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和生态系统。
北极和南极地区因为持续长时间的黑夜,导致极地冰盖的形成。
赤道地区因为接受到最多的太阳辐射,气温较高,形成了热带雨林和沙漠等特殊环境。
3.生物圈:公转自转也对地球上生物圈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
地球上的生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太阳的光和热能,而公转自转决定了太阳辐射的数量和强度。
太阳的光和热能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和生存的重要能源,它直接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能量供给。
总结:地理的公转和自转是地球的两个基本运动。
公转决定了四季和一年的长度,自转决定了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
这些运动对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生物圈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知识点总结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特征,对于地球的日常生活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定义、原理、影响及相关现象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天,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其中距离太阳最近的点称为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点称为远日点。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这也是地球上一年四季交替的原因之一。
地球的公转给我们带来了四季的变化。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赤道与轨道倾角的存在,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导致了季节的交替。
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南半球离太阳更近,南半球夏季来临;而北半球离太阳较远,北半球则是冬季。
相反,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则是夏季。
这种季节变化的原因就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二、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我们通常称之为一日。
地球自转的轴线倾斜约23.5度,导致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交替出现白天和黑夜。
当地球自转时,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处于阴影之中,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也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例如当中国北京时间是上午10点时,美国纽约时间可能是晚上10点。
地球的自转还引起了地球上的地理现象,例如地球的赤道上物体的自转速度最快,而两极附近的自转速度最慢。
这种自转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地球上的气候带和风向的形成。
三、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相关现象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不仅仅影响着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还引起了一系列重要的现象。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日食和月食。
日食是指地球在公转时,由于月球的阴影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导致地球上某些地区出现太阳被遮蔽的现象。
这时,我们能够看到太阳被月球遮挡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了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等不同类型的日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自转与公转一、考纲透析1.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描述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
3.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4.能描述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5.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6.分析黄赤交角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7.绘制二分二至时的太阳光照图二、体验高考(2012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完成1~3题。
1.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Array A. 3个月B. 6个月C. 9个月D. 12个月2.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A.端午节B.劳动节C.国庆节D.元宵节3.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A.日本春光明媚B.北极出现极夜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三、自建基础1.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1)地球自转导致现象。
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2)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
偏向的规律是: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
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赤道上无偏向。
(3)地球自转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
3. 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地球的_______与_______的夹角,目前约为_____ 。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关键,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地球上的四季。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最高,从直射点太阳向南北两方降低,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每年(节气)达最小值。
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正好相反,即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昼夜长短的变化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的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
天文含义的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传统的四季划分的方法,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
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符合,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划分四季如下:(4)五带的划分地球自转与公转1.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参照物不同,地球自转一周的同时还绕太阳大约向东转59′,因此,相对于太阳自转一周,其实多转59′,而相对于遥远的恒星来说,地球自转一周,同时绕日公转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恒星日是自转的真正周期。
2.地转偏向力的判断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离原经纬方向的现象:纬度越高,速度越快,偏向越明显北半球:右手判断掌心朝上,四指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偏转方向方法南半球:左手3.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①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②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4.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的方法判读时注意以下四点:①太阳在地球公转轨道内的位置,是位于近日点还是位于远日点;②地球的南极还是北极向上,由此确定地球公转的方向;③读清太阳位置与地球上太阳直射半球的关系;④地轴的指向在公转图中并不确定,可左倾也可右倾,向哪个方向倾斜是由观测者的方位确定的。
【技巧点拔】①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确定春秋分时应按地球公转方向来确定。
冬至→春分→夏至→秋分。
判断时应先根据近、远日点判断出冬、夏至日,然后根据公转方向判断。
②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来确定,若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此时为春分日;若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此时为秋分日。
5.黄赤交角变化黄赤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变化→五带范围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的变化→气候分布范围的变化→自然带分布范围的变化。
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一直在赤道上,各地不再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没有四季的更替。
如果黄赤交角为9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两极点之间来回移动,全球都有直射现象。
【技巧点拔】①掌握“黄赤交角”的“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5°、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三个基本不变”是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5°;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②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热带范围。
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由此可见,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因此,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
五、精题砺剑Ⅰ、基础自测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我校同学在学习中自制如图所示日期钟。
根据要求回答1-2题。
1.日期界线长指针变动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引起B.地球自转引起C.太阳直射点移动 D.引起四季变化2.当地球自转一周时,图中M、N两点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长达()A.12小时B.20小时C.6小时D.24小时3.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列图示相吻合的是 ( )4.下列有关地球昼和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与经线不可能重合B.如果没有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和夜的产生C.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利于人类的休养生息D.地球上任何地点一天中昼和夜的时间之和都是12小时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5-7题。
5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B.公转轨道是个偏心率很大的椭圆C.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D.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6当大家在享受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下列哪个点附近( )A.a B.b C.c D.d7.从五一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A.持续变快B.逐渐变慢C.先变慢再变快D.先变快再变慢8.若黄赤交角变为23°31′,则引起的地理现象是( )A.极圈的范围缩小B.地球上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9.2011年3月3日至3月5日,全国政协和人大“两会”在北京分别开幕。
在此期间,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10.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 )A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11.图中的S点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S 点也是移动的。
据此完成问题。
当S点移到最低纬度时,太阳直射点( )A.可能在23°26′N上 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 D.可能在S点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A 地与B 地相比, 昼长,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3)如果B 地的时间为6日20点, A 点的时间可能为6日12点,是否正确 , 理由是 。
(4)此时,将要进入黑夜的是 ,将要进入白昼的是 。
(5)沿0o 经线向北极发射炮弹,有可能落在偏 (A 、B)侧。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A ,B (度数), C (度数),D 平面,E 平面。
(2)角度C 叫 ,可表示 运动与 运动的关系。
(3)该图表明了地球的空间形态。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 和 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导致 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4)当太阳光从E 侧直射地球时,黄赤两平面交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此时直射 半球。
Ⅱ、能力提升1.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 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
次日,当太阳位于M 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
那么,M 地的地理坐标是( )A .30°N ,90°EB .60°N ,150°EC .36°34′N , 90°ED .53°26′N ,150°E2.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B.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C.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D.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面渐损,至春分及中面后迟。
迨台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3-4题。
3.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4.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图11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回答5-7题。
5.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南半球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西半球6.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C.各地夜长丁>丙>乙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7.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A.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凉爽季节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8.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