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鉴之经络的现代研究
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及进展
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及进展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络理论则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着复杂而密集的经络系统,它们贯穿全身,连接脏腑和组织器官,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功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经络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一、经络在解剖学与生理学上的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中医所描述的经络系统在解剖和生理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质基础。
通过现代解剖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人体内穴位的存在及其在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中的分布。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某些穴位附近存在着较高的电导率和血流量,这与中医所言的经络传导方式相符。
这些研究为中医经络理论提供了现代科学的解释,也为经络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经络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传统中医理论中强调了人体经络系统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病理状态可通过经络的变化来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这一理论在某些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针灸作为中医经络疗法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许多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调节身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此外,一些研究也探究了经络疗法在痛症、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三、经络在运动和康复中的作用经络系统在体内不仅起到调节病理状态的作用,还对人体的运动和康复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研究关注运动对经络系统的影响以及经络对运动效果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加经络的血液灌注,改善运动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相关疾病。
此外,经络运动疗法也逐渐受到重视,该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和力学刺激,调节经络系统,促进身体康复和健康。
总结起来,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在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以及运动康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对经络系统的深入研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经络的现代研究相关知识点总结
经络的现代研究相关知识点总结经络的现代研究相关知识点总结导语: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
经络不但受到古代医学家的青睐,在近现代,经络仍然是“常青藤”,人们对经络的研究乐此不疲,使得经络学说有了更一进步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现代对经络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循经感传现象循经感传现象指的是患者在接受针灸、按摩等治疗时,会出现麻、胀、流水感等异样感觉,而且这些感觉是沿着经脉扩散的。
经专家研究发现,循经感传出现的频率没有地区、民族、性别差异,却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般说来,年龄越小,出现循经感传的几率越高。
循经感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患者出现异样感觉的路线同古代中医学所阐述的经脉路线一致;传导的方向是双向的;刺激不同,产生的感觉也不相同,例如,若使用指压刺激,则会产生针刺感觉,若用针刺刺激,则会产生冷、热、麻、胀等异样感觉;传感具有趋病性,例如肝病患者,经过针灸后,不同线路的传感都会趋向肝;传感速度较慢;传感具有可阻性;传感可以回流。
(2)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①中枢神经论。
有些学者对截肢患者进行针灸刺激,患者出现循经感传后,仍然能够感觉感传可以进人已经被截去的肢体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幻肢感,由此有人提出中枢论,认为经络可以在中枢神经内发生,具体论点如下:感传模式发生论、感传与针感的不同平面感知论、感传的扩延与感知的两段完成论、皮层感觉晚于感传论、感传的双侧投射论。
②第三平衡论。
第三平衡论认为,经络系统可以调节体表、内脏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和另外两种身体的调节系统(神经、内分泌)一起维持身体的平衡。
这三种调节系统的反应速度是不同的,其中,神经调节最快,它可以调节人体的体育活动、内脏活动的平衡。
经络系统的反应速度次之,它主要用于调节体表内脏间的平衡。
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及进展《精品》.ppt
最新.课件
15
4 光检测法
①体表超弱冷光检测:以体表超冷光信号 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基本循十四经分布. 某些患者在不同经穴发光有不对称变化,与健 康人有显著差异。
②红外成象法检测:一切物体温度高于一 定温度时,它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空 间放射红外线。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通过荧光 屏或拍照可以出现亮带和暗带,其显示的路线 与古典经络相符,而不同于神经和淋巴。
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皮肤低电阻点的检测方法 进行了重要的改进,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通 过对14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电阻点的 循经性.低电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不 连续,其结果稳定可以重复。当对机体施加外 加电流时,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差较明显, 并且反映出经络脏腑功能方面的活动。有人认 为皮肤电位测定较皮肤电阻测定更有意义。
最新.课件
16
三、 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 通人体内外表里。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 病变可反映到体表,出现特定症状和体 征;而刺激体表的一定经穴又可以治疗 相应脏腑的疾病。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揣外而知内, 治外而调里。这就是经络脏腑相关。
最新.课件
17
针刺左心包经的内关、郄门、曲泽、
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 据。
最新.课件
2
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 主流是正确的,它的理论思想与现代科 学发展的前沿合拍,尤其与生命科学的 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经络研究有广阔的 前景。
最新.课件
3
各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 深,并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几十 年来围绕经络研究的争论层出不穷。成 为中国医学科学工作中争论最激烈、又 备受人们重视的课题。
最新.课件
经络研究
笔者的一个观点得到了德米凯利斯的认同,“将西方和非西方世界文明区分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自我批评精神。”自我批评精神是西方文明和科学在各方面取得进步的源泉。例如西方运动医学对中医理论的运用上,“也使用阴阳这种说法,但一说到阴和阳,人们都明白是代指身体各方面机理的平衡。”德米凯利斯说。
“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仅是普通的发热头痛,到底是哪块肌肉、哪根血脉还是哪个内脏的问题?西方医学在很长时间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一旦不是肌肉、血脉和内脏的问题,问题又在哪里?这恰恰是他们缺乏东方医学一样对活人的观察和研究。
“反过来,东方医学曾长期面临的问题,又是缺乏对死人也就是尸体的研究。这或许是文化因素所致,例如东方人对死者尸体的敬意等等。这阻碍了东方医学在疾病学研究上的发展,在缺乏解剖学基础的情况下,对一些内科疾病的解释往往归于玄学。”
德米凯利斯的话印证了中国传统医学中一些特别流派的由来。如清军入关时,曾有大批回族、蒙古族医生随军南下,定居各地。他们在骨伤科方面拥有相当高的水平,对人体骨骼、肌肉的认知也非常独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历史上和阿拉伯—波斯世界乃至西方的长期交流。
谈到现代西方运动科学对东方医学的运用,德米凯利斯说:“在运动医学中,西方人尤其意识到了此前从研究尸体开始的西方医学的局限性,他们成功地融入了东方医学中的诸多要素,在现代运动医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4 六十年代经络理论研究情况
六十年代,比较广泛地进行针灸临床及针麻临床研究,并且开展了一般性的针灸治病原理与针麻原理的研究。由于“文革”时期一度把经络学说视作糟粕,有些地方还对经络研究进行了无理的批判,甚至中医学院也停止讲授经络学说,经络研究工作陷入了低潮。
1960年代,北韩有一个名为金凤汉的科学家,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这个发现轰动了全球医学界,也引发了各国对经络研究的兴趣,日本随即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进行经络的研究,扬言在十五年内解开经络之谜。当然视中医为祖先遗产的中国也很紧张的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到北韩去实地学习,并加紧研究,深怕这个祖先遗产的谜由其它国家先解开来。接下来的几年,全球科学家不断要求北韩公布研究成果,北韩却始终拿不出具体的证据,最终金凤汉由于拿不出具体的证据而跳楼自杀,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形态结构和生命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经络实质到底是什么?它是生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此,国内外学者在各个科学领域内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经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现将近年来我国经络研究进展概述如下:一、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它是指用毫针、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
从1972年至1978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规定的普查方法和分型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健康情况的人群进行了6万多人次的普查,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最高达45.2%,最低为5.6%,大多数在12%~24%之间,其中显著型最高达2.2%。
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
(一)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1、循经感传的性质因刺激方法不同和受试者个体差异而多种多样,多数为酸、麻、胀、重感,也有虫爬感、麻跳感、流水感、冷感等。
2、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感传的宽度与刺激方法和强度有关,其中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一般四肢远端较窄,近端和躯干部较宽;感传尚有一定的深度,肌肉浅薄处较浅,肌肉丰厚处较深。
3、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刺激四肢末端的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方向单向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感传大多向上下方双向传导。
大多数受试者在停止刺激后,感传又能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直至消失。
4、循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的速度远较神经传导速度慢,从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0.10m/s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
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及进展演示文稿
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 据。
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 主流是正确的,它的理论思想与现代科 学发展的前沿合拍,尤其与生命科学的 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经络研究有广阔的 前景。
各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 深,并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几十 年来围绕经络研究的争论层出不穷。成 为中国医学科学工作中争论最激烈、又 备受人们重视的课题。
◆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 尤为多见,它普遍地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生命 现象。
◆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古典经脉循行路 线基本一致的线路。它与人体功能的调节密切 相关。
◆经脉和脏腑间确有相对特异性联系。
1.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
四十多年 来中外学者用电学方法,采用 皮肤电阻抗为指标进行研究,50年代初,日本 发现人体体表存在26条低电阻连线,称为良导 络。它的径路与古典经脉线路相似。
2 同位素示踪法
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从60年代即采 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经络。采用 在穴位上注入P32观察到所测12条示踪轨 迹与古典经脉线基本一致。近年来采用 高锝酸钠注入穴位,用大视野数字 照相 机记录。
观察到
①四肢部可迁移30-110CM,轨迹主要位于皮 下;
②移行速度3.5-76cm/m,在非穴位注射则有 淤积;
北京市中医医院和河北保定地区中 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 学者发现运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催气运针, 循经感传出现率达80%以上.气功入静者 可以诱发循经感传,其出现率达80%,而且 多数人都可通达经脉全程。证实了明代 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明 察之”。
在病人身上还发现有循经性疼痛、 麻感、痠、痒及走窜感;冷、热及水流 感。与古典经脉记载相吻合。病程短者 2-3天、长者达15年仍存在这种现象。称 为循经感觉病。循经感传、隐性循经感 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疼痛和循经感觉 异常,均基本符合古典经脉线的记载, 为国内外学者所承认。
人体12经络研究报告
人体12经络研究报告人体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指的是经脉的运行系统。
经络是血脉循环的通道,贯穿全身,将气血传导至全身器官和组织。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有12个主要经络,即手太阳经、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阴经、手厥阴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足太阳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任脉和督脉。
这些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关联,形成了整个人体的气血循环系统。
经络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因此对经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人体经络的特点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人体12经络的研究。
首先,我们对320名健康人进行了经络检测,使用了古代针灸技术的经络穴位测量仪。
通过测量每个穴位的电阻值和电流强度等参数,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经络的状态和运行情况。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人体经络的电阻值和电流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经络在不同的人体部位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其次,我们对一组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进行了经络研究。
通过与健康人的对比,我们发现患者的经络存在一定的异常状态,如电阻值偏高或电流强度偏弱等。
经络的异常状态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说明人体经络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们通过对一组针灸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经络研究。
针灸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经络状态,如电阻值的下降和电流强度的增加等。
这说明针灸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经络是一个复杂而又神秘的系统,它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通过对经络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的机制,并且为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相信,未来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揭示人体经络的奥秘,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经络研究的十大进展(经典)
现代经络研究的十大进展我国现代经络研究从五十年代起就一直着眼于针灸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即古人称之为针灸的“得气”现象,而今称之为“循经感传现象”,指的是针刺时患者常常感到一种从穴位治着经络传导的特殊的“酸、麻、胀”的感觉传导现象,从此我国经络的大规模,系统的研究,从主观到客观,从现象到原理,从原理到本质,工作蓬勃发展,50年来形成一支我国独特的经络研究队伍,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十项重大成果,现依次简述如下:1循经感传现象的系统研究70年代,解放军309医院的协作组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发现,低频脉冲电刺激受实验者的十二经脉“井”穴,在人群中随机采样,1000例中有13例特殊敏感,得气可以贯穿全经,这一现象公布后,立即引起我国针灸界和生物学界高度重视,纷纷组织专题在各地区进行调查,到1977年已经调查了17万人,其结果与309报告相近,说明在人群中,这种显著的经络敏感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按一定比例分布的,以后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发现了另一种经络感传现象,现在国际上称为隐形经络感传现像,其出现率在人群在占98%,从此2500年前《黄帝内经》所描述的十四经被我国学者再度发现,而引起了世界学者的重视。
2十四经的生物物理学定位及其形态学基础80年代,国家科委,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七五”经络研究项目〈十四经客观检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用三种生物物理方,即隐性循经感传,高振动声和低阻抗,对人体十四经脉的全程进行检测,发现三种方法检测的实验经络线互相重合,其宽度在一毫米范围以内,并与古典经脉图谱高度吻合,该协作组还发现经脉线的三种特性与经脉下的四种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从而提出经脉乃是“多层次,多形态,多功能的立体调控系统。
”的假说。
总之,这项工作证实古人发现经脉不仅是客观存在而具有严格,精确的科学定位。
3放射核毒循经脉运动的研究“七五”期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和解放军总医院,在1100正常人和300例患者身上进行放射核素穴位注射并在Y照相机下显示其运行路线,发现十四经均有循行运动核素的特征,近来年该院又和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协作,应用正电子断层扫描(PET)技术,首先发现核素注入正常人胃经小腿、大腿的实验经脉线后,核素在不同深度运行,从而确定了经脉线的三维定位。
1958年资料5 经络学说的实质与今后研究方向
外侧(阳) 内侧(阴)
皮肤色素沉着 深 浅
感觉敏感度 弱 强
肌肉活动 伸 屈
肢体肌肉的活动具有明显的颉抗性,当屈肌收缩时,伸肌必须松弛,伸肌收缩时,屈肌必须松弛,这两组肌群的兴奋及抑制的矛盾,即说明相应的神经反射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仅在脊髓的下级中枢而且在皮层运动综合分析器经过无数的反射活动,日益巩固起来。我们从定位觉及肌肉的防御反射获知感觉与运动是密切相关,亦即感觉受纳器与运动效应器在整个反射弧也是密切相关,因而肌群的效应器形成共同性与矛盾性时,受纳器的共同性与矛盾性必然相应地形成。基于这个观点,同一解剖地位的肌群具有两组处于矛盾状态,而且在能量与数量上处于平衡。古人在实践中体现出这一点:
四、今后的研究方向
我们如果认为经络学说有它基本合理的内核,它是按照临床各种不同的神经反射活动加以分析与归纳。得知病理活动常沿着经络的方向出现,内腑与体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而明确它们的共同性与矛盾性。那末必须在古人的学术基础上,吸收国外科学家对这方面的研究的经验,有系统的加以科学的实验研究。作者根据近代医学家关于脑电波与心电波的研究,人体的生理活动各方面都可从电位差去发现其规律,经络是神经的反射活动,必然在肌群活动时,出现沿经络解剖路线电位差最高的波动曲线。我们可以命名这种测电器为体表肌电测微器。当按穴位刺激时,测微器必然在沿经络方向呈现最高电位差,同时也可增加脑电波研究的材料。如果成功了,在医学上增加了一件非常有价值的诊断与治疗的仪器。反之,这种规律没有被发现的可能性,那末经络在这方面可以否定。可是,日人长滨善夫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鼓励。我相信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探索钻研的话,会得到成功的,正如苏联能发射人造卫星至宇宙空间一样,是可能的,而且得到日后事实的证明。
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及进展演示文稿
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 主流是正确的,它的理论思想与现代科 学发展的前沿合拍,尤其与生命科学的 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经络研究有广阔的 前景。
各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 深,并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几十 年来围绕经络研究的争论层出不穷。成 为中国医学科学工作中争论最激烈、又 备受人们重视的课题。
一、肯定现象
1956年中国即将经络的研究列为全 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有组 织地进行临床观察、形态学研究和实验 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曲折 和干扰。
进入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 解放军309医院,北大生物系和中科院生物物 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1000例循经感传 出现率的调查。
北京市中医医院和河北保定地区中 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 学者发现运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催气运针, 循经感传出现率达80%以上.气功入静者 可以诱发循经感传,其出现率达80%,而且 多数人都可通达经脉全程。证实了明代 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明 察之”。
在病人身上还发现有循经性疼痛、 麻感、痠、痒及走窜感;冷、热及水流 感。与古典经脉记载相吻合。病程短者 2-3天、长者达15年仍存在这种现象。称 为循经感觉病。循经感传、隐性循经感 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疼痛和循经感觉 异常,均基本符合古典经脉线的记载, 为国内外学者所承认。
2 同位素示踪法
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从60年代即采 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经络。采用 在穴位上注入P32观察到所测12条示踪轨 迹与古典经脉线基本一致。近年来采用 高锝酸钠注入穴位,用大视野数字 位于皮 下;
②移行速度3.5-76cm/m,在非穴位注射则有 淤积;
此后中国学者又分别在国外对莫桑比克人 (203例)、尼日利亚人(182例)、塞内加尔 人(193人)、英美德法等白种人(110例)的 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人类当 中,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
中医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
中医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结构,通过这些经络可以实现全身器官之间的相互调节与协调。
而现代医学技术则借助先进的科学手段和设备,通过对人体进行各种检测、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中医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医学领域的意义。
一、中医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中医经络学说起源于我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它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是人体内部的主要通道,共有十四条经脉,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络脉则是与经脉相交相通的微细血管网,负责向组织和器官输送气血养分。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经络可以调节气血的流动,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诊等观察方法来判断经络的状况,从而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现代医学技术在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为中医经络学说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应用方向:1. 脉象分析技术:传统中医脉象是通过医生的触诊来判断患者的脉搏情况,而现代医学技术可以通过仪器来进行自动化和量化分析。
例如,通过脉象分析仪可以将患者的脉搏波形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脉搏状态。
2. 经络图像技术:传统中医经络是一种无形的概念,不能通过肉眼观察。
而现代医学技术可以通过影像学、红外热成像等方法,将经络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经络的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 穴位刺激技术:经络中的穴位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上使用的方法包括针刺、灸疗等。
现代医学技术则可以利用电磁、激光、声波等方法对穴位进行刺激。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穴位的非侵入性刺激,为经络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医经络学的现代应用
中医经络学的现代应用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人体内经络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代表了人体经脉的运行通路。
在中医经络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经络学逐渐与现代医学结合,发展出了许多现代应用。
一、经络显微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经络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可观察和记录人体经络现象的显微镜技术,通过显微观察可以发现和分析经络系统的形态特征、血液循环情况和病理变化。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中医医生进行全面的辨证施治,准确判断疾病的发展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二、经络穴位与针灸疗法的结合应用经络穴位是中医经络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现代应用中,经络穴位与针灸疗法结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三、经络导引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经络导引技术运用经络系统的传导特性,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相关穴位,达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改善心脏供血,调节心脏节律,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经络导引技术的应用为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四、经络理疗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经络理疗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系统来促进病变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的一种疗法。
在康复医学中,经络理疗可以用于恢复运动功能、缓解疼痛、提高肌肉力量和改善生活质量。
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中风、骨折、脊柱疾病等康复治疗中。
五、经络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中医药研究是中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而经络学在中医药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经络系统的研究,可以揭示中草药的药效机制,指导中药的药物组方和用药方法。
同时,经络学还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经络显微镜技术、经络穴位与针灸疗法结合应用、经络导引技术、经络理疗以及中医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医经络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研究
中医经络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研究中医经络学和现代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生理和疾病的学科,但它们在理论基础、方法和治疗手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对中医经络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领域开始认可和应用中医经络学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经络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经络学简介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存在着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系统,气血运行畅通,维持身体健康。
中医经络学主要包括经络的构成、分布、内外络络、经气血运行规律等内容,其中经络的构成是基础。
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是主要的气血通道,络脉起辅助支配作用。
中医经络学通过经络的诊断和调理,以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
二、现代医学的发展与挑战现代医学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医学体系,注重病因学、病理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
现代医学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揭示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提出了系统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
然而,现代医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多种疾病的慢性化、复杂性、多发性等,这些问题给现代医学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三、中医经络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1. 互补性中医经络学和现代医学在研究和治疗疾病的角度上有着一定的互补性。
中医经络学注重动态观察和个体化治疗,强调整体观念,通过调整气血和经络的畅通,调节机体的自愈能力。
而现代医学则借助先进的设备和药物,通过分析病理学和生物医学的知识,实施手术和药物治疗。
这两种方法在疾病的治疗中可相互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2. 共同点中医经络学和现代医学都注重人体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
无论从中医经络学的经络理论,还是现代医学的个体化医疗方法,都旨在针对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因、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同时,中医经络学和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研究都有一定的重视,这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四、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领域开始认可和应用中医经络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在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痛症等方面。
内经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
内经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内经经筋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概括了人体经筋系统的生理、病理和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内经经筋理论在现代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古代《黄帝内经》到现代,内经经筋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阶段。
在古代,内经经筋理论主要依据古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强调经筋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和相互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内经经筋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内经经筋理论在研究方法和应用上得到了新的突破。
现代研究主要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角度,探讨内经经筋理论的生理病理机制和临床治疗原理。
同时,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也为内经经筋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
内经经筋理论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针灸推拿领域,内经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中医学的重要代表。
在骨科和康复医学中,内经经筋理论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对经筋的调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和关节功能障碍等问题。
在神经内科领域,内经经筋理论也显示出其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潜力。
例如,通过针刺、艾灸等治疗方法,可以调节经筋的生理功能,从而改善脑供血、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等作用,对治疗脑梗塞、帕金森病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内经经筋理论作为中医学的瑰宝之一,不仅在古代医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内经经筋理论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福祉。
内经经筋理论强调人体经筋系统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密切,这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疾病治疗中,从调整经筋入手,可以改善身体整体机能状态,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这一点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应用。
内经经筋理论蕴含的丰富治疗方法为现代临床医学提供了宝贵资源。
古中医经络的现代认识与体会
和掌握,进而提高自己战胜病魔的信心,有效帮助病情的康
复与进一步发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后期对
某些疾病的预防,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毛作平等,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J] ,临床
合理用药杂志,2011(4) .
[2] 刘岩.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中华
学杂志,2003,9(6) :6-8.
[3] 张柳青. 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最早起于《 黄帝内
经》 .中医学报,2016,31(10) :1513-1514.
[4] 赵云长.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刍议[ J] . 江西中医
药,1995(5) :41-42.
[5] 田代华,刘更生整理. 灵枢经(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明经络理论存在的特殊性,同时反映出经络方面的研究还有
很大的发展空间,古人不可能以肉眼看到或以手触摸到经
络,但十二经脉客观存在于人体是他们运用独特的方法所感
知的,其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1] 孟昭威.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展望( 续) .中国针
灸,1982(5) :25-28.
[2] 李晓君.论经络与血脉的源流异同.中国中医基础医经络理ຫໍສະໝຸດ 的初步框架形成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与
实践中,对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断深入探索的结
果。 以西汉时期的《 黄帝内经》 为代表,该著作论述了各条经
脉在人体内的循行;从整体与局部不同层面描述经脉在体内
发挥濡养、通利、调和等作用;由浅入深在解剖层面展开分
述;将经脉的构成进行宏观到微观的量化分类等,如原文所
可。 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经过创新才能发展,经络理论保
中医经络与现代医学经络理论与现代科学的关联
中医经络与现代医学经络理论与现代科学的关联经络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一直以来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经络理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产生了争议。
本文将探索中医经络与现代医学经络理论的关联,以期进一步加深对中医经络理论的理解。
一、中医经络的理论基础中医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经络系统,贯穿全身,起着运输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经络系统由十四个经脉和数以百计的络脉组成,通过穴位与人体内的器官、组织相互联系。
中医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体系的形成密不可分。
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经络的分布规律、运行规律以及与脏腑功能之间的联系。
这些经络理论的形成,为后来的中医学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现代医学经络理论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中医经络理论开始进行科学验证和解析。
现代医学经络理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科学。
在解剖学层面,现代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实验验证等手段,揭示了人体内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结构分布和运行规律。
这些结构和中医经络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性,为中医经络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在生理学层面,现代科学家通过电生理学研究、经络传导实验等,揭示了人体内电流的传导规律。
这些电流的传导路径和中医经络的走向有一定的契合点,进一步支持了中医经络理论的科学性。
在病理学层面,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临床现象和疾病机制,发现某些病症与特定经络的关联性。
这为中医经络理论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三、中医经络与现代科学的关联尽管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科学尚未达到完全一致,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中医经络理论强调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重要性,而现代科学通过研究血液循环、神经传导等机制,验证了这一观点。
此外,现代科学对于经络穴位的研究也提供了支持。
例如,通过实验发现,针刺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中医经络理论在治疗和调节人体内平衡方面的作用。
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
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黄龙祥1问题的提出与突破要正确理解并科学评价经络学说,首先要考察该学说产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困难而又无法回避的学术难题。
本文以史料较为完整、可靠的“足厥阴脉”作为研究的突破口。
关于足厥阴经脉“是动”病,人们熟知的传世本《灵枢·经脉》记载如下: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癞疝,妇人少腹肿。
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对于这段文字,我早已论证它是关于某种病或证的脉诊病候,也就是说它是一组关于某种特定病或证典型临床表现的描述。
可是,直接导致古人形成“足厥阴脉”概念的这组证候究竟描述的是什么病或证?一直未有获得明确的答案,也就是说始终未能破解足厥阴“是动”病的原始意义。
后来我在研究其他课题时忽然得到启发,很快获得了重要发现:足厥阴“是动”病是对汉以前文献所记载的疝气之一“癞疝”典型症状及重症的描述。
汉以前文献中,“疝”原本泛指腹部急性肿痛。
《说文》:“疝,腹痛也”;《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
或少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或冷气逆上抢心腹,令心痛;或里急而腹痛。
此诸候非一,故云诸疝也”。
阴肿下坠曰“喷(癞)”,后来文献中每“癞疝”连称,或称“阴疝”,以别于单纯腹部肿痛的”疝气”。
《肘后方·治卒阴肿痛癞卵方第四十二》卷五:“阴丸卒缩入腹,急痛欲死,名阴疝”。
而宋以后医籍中所述之“疝气”多特指“阴疝”。
宋代官修医学全书《圣济总录·阴疝门》卷九十四:“《黄帝针经》日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少腹,是动则病丈夫癞疝,即阴疝也”。
通过对《黄帝内经》,汉代针灸经典《明堂经》及古代病案的系统考察,得知阴疝的基本症状为:前阴肿痛牵引少腹、腰痛(俯而不仰;或腰痛引少腹、前阴、膝股内臁痛;或少腹肿痛,上引嗌,下引前阴,后引腰痛),并可伴有“口干”(嗌干)、“面暗不泽”(面疵)之症。
不难看出,不管阴疝病的临床症状多复杂,其共同的发病部位特点是前阴、少腹及腰部,有时牵涉到咽部及下肢内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古鉴之经络的现代研究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本的进步,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形态结构和生命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经络实质到底是什么?它是生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此,国内外学者在各个科学领域内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经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它是指用毫针、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
从1972年至1978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规定的普查方法和分型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健康情况的人群进行了6万多人次的普查,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最高达45.2%,最低力5.6%,大多数在12%~24%之间,其中显著型最高达2.2%。
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
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1.循经感传的性质因刺激方法不同和受试者个体差异而多种多样,多数为酸、麻、胀、重感,也有虫爬感、麻跳感、流水感、冷感等。
循经感传的路线大多数与《灵枢·经脉》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差异,四肢较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变异较大。
2.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感传的宽度与刺激方法和强度有关,其中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一般四肢远端较窄,近端和躯干部较宽;感传尚有一定的深度,肌肉浅薄处较浅,肌肉丰厚处较深。
3.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刺激四肢未端的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方向单向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感传大多向上下方双向传导。
大多数受试者在停止刺激后,感传又能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直至消失。
4.循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的速度远较神经传导速度慢,从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0.10m/s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
有的人在感传过程中还有走走停停的"间歇" 现象,或越过某一部位的"跨越式"传导。
5.循经感传对脏腑器官活动的影响循经感传过程中,出现的感传与脏腑、官窍功能活动相联系的现象极为普遍。
如感传沿肺经到达胸部时,受试者觉胸部紧迫、呼吸困难,到达上腹部时觉胃部灼热、发胀等。
如此这些不胜枚举,为循经感传现象客观存在提供了佐证。
6.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大量的循经感传现象观察中,发现在病理情况下其传导的路线和方向有"趋向病所"的特征,有单位观察到聋哑患者的感传均有人耳趋势,只要一经入耳,其他经亦可入耳。
有的针灸医生还体会到,部分患者在发病期,其相关经脉的循经传导十分明显,一旦疾病缓解,其感传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7.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在感传过程中于经线上用弹簧压力棒施加一定的机械压力,可使循经感传被阻断。
此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使受试者局部降温,亦可使感传彼阻滞。
随着循经感传被阻滞,相应脏腑的效应也受到影响。
如有人对10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郄门穴上施加压迫,可使针刺内关的针效显著降低。
隐性感传在感传"阴性"者的井穴上给予脉冲电刺激,然后用特制的小型诊锤从原穴以上各个不同水平面沿着经脉的垂直线在体表进行连续、均匀的叩击,结果可找到一个最明显的阳性点,把这些阳性点连起来,恰与古典经线相符合,研究者们对这种需经附加刺激才能使受试者出现感传感觉的现象称为"隐性感传"。
自1977年至1987年的10年间,各地先后对1030人作了调查,其隐性感传出现卒最低为58%,最高则达100%。
循经感传的激发1.传统针刺手法导气手法激发经气的传导,一直为针灸学家所重视。
近年来,有人以小幅度捻转、震颤、循摄方法,对45例面【仿患者进行了1641次的激发,其循经感传的出现率高达82.1%。
另有人相继运用大体相同的手法对100例青少年受试者进行针刺激发,经30日的针刺激发,全部出现了感传。
2.电镊针短程接力有人在对57例聋哑人的三焦经或大肠经采用电鍉针在井穴上刺激,当出现短程感传时,则在其终止处再加刺激,如此多次短程接力,感传可由短变长,直至头部入耳。
3.入静诱发入静诱发是指通过诱导入静改变人体的功能状态,结合穴位刺激以诱发感传。
有人曾在118例战士和中小学生中入静诱发,其感传出现率达86.6%。
此外,尚有人用输血胶管,以40℃热水灌流加温及循经加温与电鍉针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感传。
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指出"气至病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证明感传越显著,疗效越好。
有人对170例近期心电图ST 段、T波有不同程度改变的冠心病患者,观察针刺内关穴时心脏收缩间期、心输出量等8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170例患者感传与计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3,P<0.01。
说明了感传显著程度和针刺效应的优劣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还有人运用手法激发循经感传并使之到达病所,治疗102例久治不愈的面肌痉挛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感传上达?面者效果更佳。
无数的临床事实提示了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国内还有不少学者对循经感传与针刺镇痛及针麻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结果发现两者也呈正相关。
其他经络现象除循经感传现象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经络现象,如循经性皮肤病、循经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以及循经出现的红线、白线、丘疹、出血带、汗毛竖立、肌肉跳动、出汗等现象。
1.循经皮肤病循经皮肤病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经络现象,由于它行程清楚,肉眼可见,直观地显示了经络的特殊循行路线,被人们誉为可见的经络现象。
迄今为止,我国学者总计观察了25个病种、343名患者的478条皮肤病损中,分布于经络全程或接近全程的共137条,占总数的28.67%。
循经皮肤病以其直观的形态学变化,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古人所描述的经络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
2.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是在病理情况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其分布路线既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也不同于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的Head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吻合,其宽度在0.3~3cm左右。
发病机制目前尚下清楚,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癫痫和反射性癫痫双重性质的循经走行的感觉癫痈,并称之为"循经性感觉醒癫痫"。
伴随感传出现的一些功能反应循经感传作为一种主观感觉,从生理学的角度虽不能直接加以记录或显示,但某些循经感传显著者针刺时常可伴随感传而出现一些功能反应,如红线、白线、红疹、皮丘带等。
其循经出现的长短不一,红线、白线的宽度约1~2cm不等,红疹、皮丘疹宽度约1cm。
有偶尔出现一次的,有重复出现的,出现时持续的时间为几十分钟至十几小时不等。
也有研究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针刺时循经出现的发汗、立毛现象和沿经皮肤温度、肌电发放,以及血流图的变化,循经出现的这些功能变化,目前虽然还仅只是在部分受试者身上记录到,但它无可辩驳他说明循经感传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感觉)其循经部位还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反应,它的路线是有迹可寻的。
体表循经线检测方法的研究经络现象研究结果证明,人体体表确实存在着某种与古典医籍记载基本一致的轨迹,但只有以客观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轨迹检测出来,才有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项工作从1980年开始逐渐被重视,研究者们注意结合边缘学科,利用现代科学的新技术寻求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
1986年列为中国国家"六五"攻关计划,为经络研究中的主攻方向之一。
皮肤电测量自1958年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就开始对经穴电阻进行了测定。
70年代至今不少人对经络路线的皮肤是否真正具有低阻抗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有人用两电汲法,以低频脉冲皮肤阻抗仪对隐性感传线的皮肤阻抗进行了研究。
测试出大肠经、三焦经、胃经、心包经的隐性感传线具有低阻抗的特征,且在已截下的肢体上循经低阻抗线仍然存在。
还有人采用测试电极逐步向前推进和电极连续扫描两种方式对心包经进行了检测,以微机进行取样和数据处理,也证实了皮肤低电阻点基本上是循经的。
在经穴阻抗的研究中,还有人对其测试方法、测试电极、测试的电参量进行了多方位观察,尽管对于经穴的电学特性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者最后均认为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确有其循经特点。
此外,也有人对经脉皮肤电位进行了测量,但向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早在60年代初期,我国就有人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经路线。
80年代中期有人将Yc99过得酸钠洗脱液注入健康受试者或患者的穴位(主要是腕踝部穴位),然后以大视野r-闪烁照相机自动扫描,记录放射性同位素迁徙过程的囹象,将示踪轨迹与古典经线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轨迹在四肢时膝关节以下与古典经线基本一致,肘膝关节以上部分也大致吻合。
但对身体其他部位经络路线的显示,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穴位声发射信号80年代初期有人率先以弹簧压力计在穴位上施加恒定的压力(500~1000g)激发声信号,以声电换能器在预定的部位接收,发现在该穴所属经脉的循行线上可以记录到相应的声发射信号(低频机械振动波)。
近午来有人用各个探头同时记录,对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进行检测,根据208经次观察的结果,本经穴位的声信号出现卒均显著高于两侧旁开的对照点,显示了低频声信号循经传播的特点。
此外,亦有人在羊体的"胃经"(模拟人的胃经循行路线和经穴位置)也可记录到循经声信号,其在"胃经"诸穴的出现率为80.05%,而在对照部位的出现率则为43 .68%。
但由于体内产生低频振动的声源较多,且传导这种信号的基质目前也尚不清楚,故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在体表循行线检测方法的研究中,还有人对皮肤经穴的超微发光进行了研究,测出14 条与十四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的高发光线,其发光强度与循经感传有一定关系。
另有人借助红外成象技术、液晶热象图和辐射场照相术等开展了一些研究,也尚侍进一步深入。
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研究对于循径感传现象的形成机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大体上可概括为两种观点。
"中枢兴奋扩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循经感传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是由于针刺穴位时产生的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内的定向扩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