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EV71疫苗研究进展(论文资料)
EV71疫苗研究进展刘刚,姚昕,李凤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摘要:肠道病毒71型(E V71),可引起手足口病(HF MD )和严重神经系统疾病。
近年来,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了E V71的爆发。
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研制有效的疫苗是控制E V71流行最为有效的策略。
近年来很多报道显示在E V71疫苗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以此为重点概括了E V71灭活疫苗、重组疫苗、DNA 疫苗、多肽疫苗、减毒活疫苗等以及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Enter ovirus71(E V71);疫苗;手足口病中国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1793(2009)11-1973-03Progress of reaseach on vacc i n e of Enterovi rus 71L I U Gang,Y AO Xin,L I Fengxiang(Nati onal I nstitute for the Contr ol of Phar maceutical and B i ol ogical Pr oducts,Beijing,100050)Abstract:Enter ovirus 71(EV71)is known t o be a causative agent of hand -f oot -mouth disease (HF MD )and severe neur ol ogical comp licati ons .Many EV71outbreaks have been reported in different regi ons of the world .Due t o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antiviralagent,p ri m ary p reventi on of the disease,including the devel opment of effective vaccines,has been the t op p ri ority in ter m s of contr ol strategies .Recently,many reports indicated l ots of i m portant p r ogressi on is acquired .I n this article,we revie wed the p r ogressi on of EV71ani m al model and vaccines which in 2cluded inactivati on vaccine,recombinant vaccine,DNA vaccine,polypep tide vaccine and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Key words:Enter ovirus 71;vaccine;Hand,f oot and mouth disease 第一作者 Tel:(010)67095615;E -mail:sfduliuyany@hof muil 1comEnter ovirus71(EV71)属小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 isease,HF MD )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危害程度仅次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嗜神经性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71型简介
第二节肠道病毒71型(EV71)作者:李兰娟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肠道病毒71型(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ra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成员,归属于人类肠道病毒A。
1974年Schmidt等人首次报道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暴发的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疾病(1969~1973年)的患者中分离到EV71,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EV71病毒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EV71病毒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暴发与流行,人们逐渐认识到EV71病毒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目前已知EV71的感染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无菌性脑膜炎(asepic meningitis)、脑炎(encephalitis)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poliomyelitis-like paralysis)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EV71可导致大范围的暴发流行,可伴有严重的CNS并发症或致死性肺水肿。
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1975年保加利亚大流行,共有705名患儿感染,死亡44例;1997年马来西亚大流行感染2628人,死亡30多人;1998年,台湾地区暴发EV71的大流行,约有12万以上的人被感染,死亡78人。
因此,有关EV71的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诊断和预防等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病毒的一般特征(一)病毒颗粒结构该病毒的颗粒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球形结构,无包膜和突出,直径约24~30nm,核酸为单股正链RNA。
如同其他肠道病毒属成员一样,EV71型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分子量分别为34KD、30 KD、26 KD和7KD的多肽VP1(α)、VP2(β)、VP3(γ)、VP4(δ),构成原聚体,后者再拼装成具有五聚体样结构的亚单位(pentameric unit),60个亚单位通过各自的结构域相互连接,最终形成病毒的外壳。
VP1 、VP2和VP3三个多肽暴露在病毒外壳的表面,而VP4包埋在病毒外壳的内侧与病毒核心紧密连接,因而抗原决定簇基本上位于VP1-VP3上。
新肠道病毒71型致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毒 之一 。近 年来 E 1引起 的 HF V7 MD发病 率 明显 上升, 呈现 季节 流行 和全 年 散 发 趋 势 , 致 死率 逐 其 年 上升 。对 E 1型 HF V7 MD的发病 机 制 目前 尚不
鼻分 泌物 也会带 有 高浓度 的病 毒 , E 1也 可经 故 V7
由飞沫 或密 切接 触等 途径 传播 _ 。 5 ]
和 VP 1序列 中可 能 存 在 神 经 毒 力决 定 簇 。因 此 ,
E 1的 毒 力 可 能 是 由 多 个 病 毒 基 因 共 同 决 定 。 V7
近 来研 究表 明 , V7 E 1可 能 诱 导 中枢 神 经 系统 I 一 L
1 、L 6和 I N 7等炎 症介 质 释放 [ , 管平 滑 肌 0I 一 F 一 8血 ]
综述 ・
新肠 道病毒 7 1型 致 手 足 I 研 究 进 展 J病
刘增 甲 王 旭 综 述 崔 文 审校
( 宁 医 学 院 基 础 医学 与法 医学 院 , 东 臼照 2 6 2 ) 济 山 78 6
关 键 词 新肠 道 病 毒 7 ; 足 口病 ; 1手 中枢 神 经 系 统 病 变
定 作用 。
随着分 子生 物学技 术 的发展 , 现脊髓 灰质 炎 发 病 毒 的 5 NC 和 VP " R - 1与 其 神 经 毒 性 有 关 。对 来
细 胞血 管细 胞 黏 附 分 子 VC AM一 1表 达 上 调[ , 9 提 ] 示 E 1 染所 致 的炎症 反应 可 能 是 引 发 中枢 神 V7 感
经 系统 疾病 的原 因之 一 。体 外研 究 显 示 , V7 E 1可
通 过 活 化 蛋 白激 酶 C k 诱 导 神 经 细 胞 凋 亡 , 种 d5 这
手足口病临床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临床研究进展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病原学研究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肠道病毒 71 型(EV71)、柯萨奇病毒A 组 16 型(Cox A16)以及其他多种肠道病毒。
其中,EV71 型病毒感染往往病情较重,容易并发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这些病原体的基因序列、结构和变异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机制。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者能够对病毒的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追踪病毒的传播链,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对病毒蛋白结构的研究也有助于开发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
二、流行病学研究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
在我国,多发生于春夏季,南方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尤其是 5 岁以下的婴幼儿。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手足口病的流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评估防控措施的效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儿症状较轻,表现为发热、口腔疼痛、手足皮疹等。
但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上,医生主要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部分患儿心肌酶谱异常。
病原学检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等。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等对于诊断合并脑炎的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四、治疗方法目前,对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一、概述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引起。
自2008年中国大陆首次大规模流行以来,手足口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该病的临床特征为发热,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但少数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中国大陆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疫情波及范围广泛,流行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增加。
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篇文章将对中国大陆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疫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以及病原学特征等方面,以期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手足口病的定义和背景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该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的名称来源于其典型的症状,即手、足和口腔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患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唾液以及皮疹液等途径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暴发流行。
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较轻,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口腔疼痛、厌食、疲倦等症状。
随后,患者的手掌、足底和口腔黏膜会出现水疱或溃疡。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可以在1周内自愈,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流行,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肠道病毒71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科研热词 鸽子 靶位点 肠道型病毒71 流感病毒 检测 柯萨奇病毒a16型 感染性 多重荧光rt-pcr 内标 传播性 二级结构 rna干扰 ev7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hfmd)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2013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肠道病毒71型 10 手足口病 7 肠道病毒属 6 芽孢杆菌,枯草 2 肠道病毒71 2 转染 1 荧光定量pcr检测 1 致细胞病变 1 致病机制 1 自噬 1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 1 肠道病71型 1 聚邻苯二胺 1 红景天苷 1 系统进化分析 1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1 种系发生 1 神经毒力 1 磷酸酶 1 石墨烯 1 病理诊断 1 病毒性脑炎 1 病毒复制 1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1 疫苗 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 炎症反应 1 柯萨奇病毒 1 星状胶质细胞 1 抗血清 1 抗病毒药物 1 抗病毒作用 1 抗炎 1 抗体生成 1 抗体效价 1 感染性克隆 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1 序列分析 1 尸体解剖 1 小干扰rna 1 多糖 1 基因 1 同源性分析 1 原核表达 1 卷柏 1 动物模型 1 全基因组 1 免疫调节 1 免疫反应 1 免疫功能 1 体外抑制 1 人肠道病毒71型 1
2024年肠道病毒 EV71疫苗市场需求分析
肠道病毒 EV71疫苗市场需求分析简介肠道病毒 EV71 (Enterovirus 71) 是一种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严重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
针对肠道病毒 EV71 的疫苗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对肠道病毒 EV71 疫苗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市场背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亚洲地区。
肠道病毒EV71 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严重感染可引发脑干脑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造成儿童死亡。
因此,肠道病毒 EV71 疫苗的研发和上市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市场需求分析1. 全球疫情形势推动疫苗需求增长随着全球范围内手足口病的爆发,肠道病毒 EV71 疫苗的需求日益增长。
政府和公共卫生部门愈发关注儿童健康和疫苗接种,全球范围内对肠道病毒 EV71 疫苗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2. 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亚洲地区是肠道病毒 EV71 流行的高发区域,尤其是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
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高发病率,对疫苗的需求潜力巨大。
同时,亚洲国家还相对缺乏肠道病毒 EV71 疫苗的供应,市场空间广阔。
3. 儿童疫苗接种率提高随着儿童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儿童疫苗接种率逐渐提高。
肠道病毒 EV71 疫苗的研制和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的整体水平。
这也为肠道病毒 EV71 疫苗市场需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4. 创新疫苗技术推动市场发展肠道病毒 EV71 疫苗领域正在不断涌现创新疫苗技术。
例如,重组蛋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肠道病毒 EV71 疫苗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分析尽管肠道病毒 EV71 疫苗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疫苗供应不足目前,肠道病毒 EV71 疫苗的供应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疫苗生产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限制了供应量的提高。
肠道病毒71型简介简述
第二节肠道病毒71型(EV71)作者:李兰娟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肠道病毒71型(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ra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成员,归属于人类肠道病毒A。
1974年Schmidt等人首次报道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暴发的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疾病(1969~1973年)的患者中分离到EV71,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EV71病毒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EV71病毒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暴发与流行,人们逐渐认识到EV71病毒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目前已知EV71的感染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无菌性脑膜炎(asepic meningitis)、脑炎(encephalitis)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poliomyelitis-like paralysis)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EV71可导致大范围的暴发流行,可伴有严重的CNS并发症或致死性肺水肿。
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1975年保加利亚大流行,共有705名患儿感染,死亡44例;1997年马来西亚大流行感染2628人,死亡30多人;1998年,台湾地区暴发EV71的大流行,约有12万以上的人被感染,死亡78人。
因此,有关EV71的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诊断和预防等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病毒的一般特征(一)病毒颗粒结构该病毒的颗粒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球形结构,无包膜和突出,直径约24~30nm,核酸为单股正链RNA。
如同其他肠道病毒属成员一样,EV71型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分子量分别为34KD、30 KD、26 KD和7KD的多肽VP1(α)、VP2(β)、VP3(γ)、VP4(δ),构成原聚体,后者再拼装成具有五聚体样结构的亚单位(pentameric unit),60个亚单位通过各自的结构域相互连接,最终形成病毒的外壳。
VP1 、VP2和VP3三个多肽暴露在病毒外壳的表面,而VP4包埋在病毒外壳的内侧与病毒核心紧密连接,因而抗原决定簇基本上位于VP1-VP3上。
EV71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EV71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汪六庆;徐海红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13(34)3
【摘要】最近,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s,EV71)病毒受体的发现对于病毒受体的研究方法和病毒致病性的研究都有参考意义,同时也为抗EV71药物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因此,本文就EV71病毒结构,流行病学特点简单介绍,同时重点介绍EV71病毒受体以及病毒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368-370)
【作者】汪六庆;徐海红
【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肠道病毒EV71手足口病病原学及免疫功能改变研究现状
2.小婴儿感染EV71致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3.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其对艾滋病疫苗研制的意义
5.持续高水平IL-6的产生是EV71对幼鼠的致病机制之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道病毒71型感染
发病机制
病毒从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主要通过密切接 触,经口感染而发病。
临床表现
肠道病毒71型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在澳大利亚、瑞典和日 本,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病,通常发生于1~3天的前驱性 发热之后,未观察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1975年在保 加利亚发生的肠道病毒71型流行中,则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 21%病例表现为类似于脊髓灰质炎的急性瘫痪。病情发展迅速, 起病后10~30h即出现瘫痪。约半数病例表现为脑炎或脑神经 损害(延髓性麻痹)。确诊病例的总病死率为6.2%,其中29.5%为 瘫痪性疾病,65%为延髓性麻痹。
诊断
依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须与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感染相鉴别。
治疗
主要为对症和支持疗法。抗病毒药物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预后
确诊病例的总病死率为6.2%,其中29.5%为瘫痪疾病,65%为 延髓性麻痹。
预防
曾有灭活肠道病毒71型疫苗的报道,但未进行临床试验。
肠道病毒71型感染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enterovirus type 71 infections
别名
EV-71 infections;type71 enterovirus infection
类别
感染内科/病毒性感染/肠道病毒感染/新型肠道病毒感染
ICD号
A08.3
概述
肠道病毒71型首先于1969~1970年在美国加州的二次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的暴发流行中分离出来,1970年以后向世界各地传 播;1972年在澳大利亚引起以脑膜炎为主的流行;1973年在日 本引起以手、足、口腔病和(或)无菌性脑膜炎为主的流行,在 瑞典引起以75年在保加利亚的流行严重,临床上表现为脑脊 髓膜炎及脑膜炎,也有少数脑炎,700例中21%有瘫痪,44例死 亡。于1992年确定其血清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赵杰;张国梁【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2(033)009【总页数】3页(P1249-1251)【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者】赵杰;张国梁【作者单位】230038,合肥,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2010级;230038,合肥,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正文语种】中文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临床以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发热、咽痛等为主要表现,病原体为肠道病毒,其中人类肠道病毒71型(EV71)所引起的手足口病较易出现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严重病例[1]。
目前临床尚无疫苗用于预防该病毒感染。
由于人类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制约了对该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近年来,有些多学者开展了幼年不同种类动物的模型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EV71致病机制、疫苗、药物作用评价等方面提供了可能。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目前肠道病毒群中最晚发现的病毒,1969年首次被美国学者从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中发现,但直到1974年Schmidt等[1]才将其与手足口病联系起来。
迄今为止,该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多次引起大规模暴发流行[2-3],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警惕。
EV71的发病机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病毒不同基因型别、变异株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交叉保护作用等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人类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缺乏适宜的动物模型来开展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根据EV71生理特性,开展了幼年不同种类动物模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进一步开展针对EV71各种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现将EV71动物模型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EV71简介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
病毒颗粒为20面体对称的球形结构,直径24~30 nm,无包膜和突起,对去污剂、乙醚、脱氧胆酸盐和弱酸有抵抗力。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免疫恒河猴在攻毒实验中的感染动力学
中 国 医学 科 学 院 京 协 和 医 学 院 医学 生 物 学 研 究 所 , 明 6 0 1 北 昆 5 18
摘
要 : 文 旨存 根 据 前期 研 究建 立 的恒 河 猴 感 染 动 物 模 型 , 同期 研 制 的肠 道 病 毒 7 本 对 1型 ( V7 ) 验 性 灭 E 1实
K unm i g 63 8 , Chi a n ,01 1 n
Ab ta t Ba e s r c : s d o n a e t bl h d r s m on y n sa i e s he us ke m ode , a l n e r r s ntoviu 71 (EV71) c hal ge t dy l en su was
c n u t d Re p n e t v r l n e to we e e e mi e f l wi g m mu ia i n o d ce . s o s s o ia i f c i n r d t r n d o l n i o n z t wi a i a t a e o t h n n ci td v
・
20・ 0
邀生 壁銎 坚
!
! !
! ! l , ( ) 2027 t : mifdn euc oo 5 4 : 0.0 ht #j .ua .d .n p
・
பைடு நூலகம்
论 著 ・
肠 道病 毒 7 1型 灭 活 疫 苗 免 疫 恒 河 猴 在 攻 毒 实 验 中 的 感 染 动 力 学
m onk s 1 he8O EU nd 3 ey . n t a 20 EU ou 。 tt r :1 8 1 :2 gr ps ie sof1 2 56 wer t c e e k 4 a t rt oo t e de e t d atw e f e he b s va cna i n.A feri r a a1ch l gc w ih 1 CC I 0 c i to t ntan s al cn t 0 D5 EV 7 1, via o d s ne tve n r Il a wa ga i i blod, c ntaI o e r ne v ss t m ( NS),an ot eror ns 1 hc 20 EU r up, a l r ou yse C d h ga . n t go ow i a oa c l bc d t ct d i l od, v r ll d oud e e e 1 b o 1
甘露消毒丹抗肠道病毒71型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甘露消毒丹抗肠道病毒71型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艾碧琛;贺又舜;赵国荣;何宜荣;龙玲;李灿;罗成宇【摘要】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EV71)的作用。
方法以病毒唑为对照药,运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直接抑毒实验、治疗性抑毒实验、预防性抑毒实验、预防+治疗性抑毒实验4组实验观察甘露消毒丹体外抗EV71的病毒抑制率。
结果在直接抑毒实验、治疗性抑毒实验、预防+治疗性抑毒实验中,甘露消毒丹的EV71病毒抑制率高于病毒唑;在预防性抑毒实验中,甘露消毒丹与病毒唑的EV71病毒抑制率几乎为零。
结论甘露消毒丹抗EV71作用强于病毒唑,且其抗EV71效应体现在影响EV71复制的多个环节。
%Objective To explore anti-EV71 effects of Ganlu Xiaodudan in vitro. Methods Ribavirin was taken as control drug, with the help of cell culture to observe anti-EV71 inhibition rate of Ganlu Xiaodudan in inhibiting-virus-directly experiment, therapeutic-inhibiting-virus experiment, preventive-inhibiting-virus experiment and preventive-therapeutic-inhibiting-virus experiment. Results In inhibiting-virus-directly experiment, therapeutic-inhibiting-virus experiment and preventive-therapeutic-inhibiting-virus experiment, virus inhibition rate of Ganlu Xiaodudan was higher than ribavirin. In preventive-inhibiting-virus experiment, virus inhibition rates of Ganlu Xiaodudan and ribavirin both were almost zero. Conclusion Ganlu Xiaodudan has better antiviral effects on EV71 than ribavirin, and it can affect more than one link of multiplication of EV71.【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甘露消毒丹;肠道病毒71型;体外实验【作者】艾碧琛;贺又舜;赵国荣;何宜荣;龙玲;李灿;罗成宇【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1手足口病是儿科较常见的季节性、流行性、发热发疹性传染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其免疫发病机制
资 料 表 明 , 近 3年 来 全 囤 H MD病 例 急 剧 增 多 , 死 率 从 最 F 病 20 0 8年 的 2 ./ 0 ,0 一 至 2 1 年 的 5 . / 0 ,0 , 5 8 10 0 0 k升 00 2 9 10 0 0 21 0 0年 1至 9月 死 亡 人 数 达 89例 。 卫 生 部 将 2 0 2 0 9年 HF D 疫 情 概 括 为 3个 特点 : 情 出现 早 , 告 病 例 多 ; 例 M 疫 报 病 分 布广 , 逐 步 扩 散 ; 儿 童 为 主 , V 1感 染 占 多 。 为 此 , 呈 以 E7 HF D 已 被 列 为 2 1 M 0 0年 重 大 疾 病 防 治 项 目 , 括 重 症 病 例 包 调查与暴发疫情处置 。
称 之 溶 菌 黼 跨 膜 蛋 r I, ssm l nerl l l aepo i y 1I l oo a it a ne b n lt n g nr e 1 o D 6 k一) 6为 E 7 I r 3 bl e2 1 C i 1 V 1的 受 体 , 为 l 种 同 的 受 但 『 从 j 体分 子 , V 1 染 敛 C S损 的 机 小 叫 .P G — 在 淋 巴 E7感 N . S Ll 细胞 表 面 表 达 , 推 测 E 7 战 V l与 淋 巴 细 胞 表 m S L1结 合 PG 一 后 , 导炎 症 了 的产 , , 诱 1 继 导敛 脓川 i 炎 成帅 水 肿 ; 肯 细 或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5年免疫持久性观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2()年12 月第 43 卷第 6 期Int J Biologicals,December 2()2(>,Vol. 43,No. 6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V ero细胞)接种5年免疫持久性观察鲁卫卫^孟繁岳2郭会杰1郝春生1毛群颖3高帆3卞莲莲3段凯4陈晓琦4李新国4陈伟5陶红2张良豪5陈金华4李秀玲鲁卫卫和孟繁岳对本文有同等贡献1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室,北京u m i i;2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疫苗临床评价所,南京210009; 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肝炎病毒室,北京102629; 4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科研开发部430070; 5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 公司医学事务部430070; 6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201403通信作者:李秀玲,Email: 189****************【摘要】目的观察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疫苗接种后5年的免疫持久性。
方 法在DI期临床试验免疫原性亚组中,对完成全程两针次免疫的、免前抗EV71中和抗体阴性人群进行 免疫后5年采血,并检测抗EV71中和抗体评价免疫持久性。
完整检测时间点包括0、56 d和8、14、26、64个月。
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疫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分别有235和255名受试 者具有全部检测点的中和抗体数据。
接种后64个月,疫苗组抗EV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369. 57) 高于对照组(55. 5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 28,P<0. 01);分别以抗体滴度8、16、32为阳性判定 标准,疫苗组抗体阳性率(l〇〇%、99. 57%、97. 87%)均高于对照组(69. 02%、61. 96%、59. 61%)且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1;2分别为1〇7.93、133.14、130.69,_?值均<0.()1)。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效果
IL鄄2,IL鄄4,IL鄄6,IL鄄10,IL鄄13 and IL鄄5 contents in culture supernatant of lymphocytes of mice immunized with 5 滋g 辕 ml vaccin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P < 0. 05). The IL鄄10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era of mice immunized with 1,2. 5 and 5 滋g vaccine than with aluminum adjuvant (P < 0. 05),whil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ose with 1 滋g 辕 ml than those with 2. 5 and 5 滋g 辕 ml (P < 0. 05). The SFCs of CD4+ T lymphocytes secreting IL鄄2,IL鄄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1ZX2009401鄄403鄄11);863 计划项目(2012AA02A401);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2ZX09101319). 通讯作者:李秀玲,E鄄mail:18910222351@
·2·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年 1 月第 27 卷第 1 期 Chin J Biologicals January 2014,Vol. 27 No. 1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年 1 月第 27 卷第 1 期 Chin J Biologicals January 2014,Vol. 27 No. 1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0分)1. 原核生物的受体蛋白、粘附蛋白是经过糖基化修饰的蛋白质。
目前对原核生物蛋白糖基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研究的目的不包括()A. 阐明原核病原菌的粘附及侵染机制B. 利用原核生物糖蛋白研制相关疫苗C. 在原核生物内质网中寻找多糖合成酶D. 与真核生物糖基化途径对比获得进化的证据2. 小明同学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A. 装置1中土豆片含过氧化氢酶,可以持续不断地提供氧气B. 装置2应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将软管插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中C. 装置1和装置2中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由蓝变绿再变黄D. 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温度等其他条件的控制3. 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
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质流动是由马达蛋白介导的“货物”定向运输引起的。
如图为马达蛋白运输叶绿体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运输B.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C. 该细胞中马达蛋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D. 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4. 研究发现剧烈运动造成的肌肉损伤会导致神经生长因子(NGF)大量分泌,使神经元动作电位阈值(又叫临界值,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降低,痛觉敏感性增强。
该过程中NGF的作用可能是()A. 作为酶作用于细胞膜上相关受体,从而激活胞内信号通路B. 加快胞内离子通道蛋白合成,增加膜上离子通道蛋白数量C. 使膜上相关离子通道开放阈值升高,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D. 抑制引起疼痛的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以及与受体的结合5. 城市高架桥桥底空间光照和降水相对较少,汽车尾气污染较重,管理维护频率低,常为城市管理的“灰色地带”。
佛山市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对桥底空间进行改造,将“桥下灰”转变为了“生态绿”。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版)解读
重症病例(重型): 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 肢体抖动,肌阵挛、无力或急性弛缓性 麻痹、惊厥 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 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症病例(危重型):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0.1μg /kg· min维持)。 • 血管加压素(Q4h静脉缓慢注射20μg /kg,用药时间视 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而定)。 • 山莨菪碱?
(五)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
• 第2期不建议常规使用IVIG,有脑脊髓炎和高热
等中毒症状严重的病例可考虑使用 • 第3期应用IVIG可能起到一定的阻断病情作用 • 建议应用指征为: • 精神萎靡、肢体抖动频繁;急性肢体麻痹;安静状态
第5期(恢复期)
•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 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 • 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
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2、3期
• 2期是3、4期发生的基础,阻断2期向3期、3期向4期发
展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从2期发展到3期一般需要1天左右,偶尔在2天或以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 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
• • • •
衰竭有关。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 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 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 降低或休克。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 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 呼吸循环衰竭等。 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 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停止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细胞EV71感染可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 caspases-9的激活,通过线粒体通路来诱导凋亡【l EV71可以通过激活Abl—CDK5信号通路来诱导神经
5=。
EV71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相比体液免疫功能出现紊 乱,IgM升高,IgG、IgA和补体C3、C4降低,但 是与其他病毒感染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国 台湾学者对手足口病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病例的血清 进行抗体效价检测发现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体 液免疫在EV71感染疾病进展中并不占主要地位。 付丹等旧列对46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进 行分析,发现随患儿病情加重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
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影响病毒翻译决定组织嗜 性。对不同的EV71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发现5’非翻译
区的核苷酸的改变与毒株毒性及类型有关。而其中2
个核苷酸位于IRES区域,IRES区域核苷酸的改变导 致了RNA二级结构的改变,进一步影响了病毒的复
制。除了IRES区域核苷酸的改变,VPl蛋白基因的
receptor,PRR)途径的激活,诱导干扰素产生有关。 PRR包括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维 甲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国匾』b整堂盘盍垫!!生!旦筮塑鲞筮!翅丛!型苎堕:!塑垫!!:!尘!:塑:!垫:!
・综述・ 肠道病毒71型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刘雪(综述)
【摘要】
张国成(审校)
肠道病毒7l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已经引起世界各地的大范围流
行,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导致患儿死亡。其引起严重并发症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 细胞趋向、细胞凋亡和宿主免疫反应。该文主要介绍决定EV71细胞趋向的因素,引起细胞凋亡的相关机 制及宿主免疫反应在EV71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胃肠道上皮细胞,EV71可以通过这个受体进入上皮 细胞。另外DC-SIGN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实验显示EV7 1进入树突状细胞部分是通过DC.SIGN 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EV71可以利用多种受体进
入宿主细胞。
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通信作者:张国成,Email:guochengz@yeah.net
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在EV71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中起重要作用。
3
EVTl感染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
病毒感染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消灭入侵的
病原体。EV71感染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
细胞、NK细胞、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
原(HLA—DR)逐步降低,HLA—DR在抗原呈递及免
婴幼儿容易受到EV71感染,并且很容易发展为严重 病例。有报道指出这种现象与婴幼儿未成熟的免疫系
infection.induced
cell death 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71;Cell tropism;Cell
EⅥl
and immunity.
responses
【Key words】Enterovirus
apoptosis;Immune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属于小 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一种正向单链RNA病 毒,是目前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969 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患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粪便 标本中分离出来…,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暴发流 行。从1997年开始EV71在亚太地区暴发流行的次 数明显增多。EV71是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最重要的 嗜神经型病毒之一,通常可以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 咽峡炎,但是合并严重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细胞趋向;细胞凋亡;免疫反应
Advances in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enterovirus 71 L/U
Xue.zH伽Guo—cheng.Department of
alSO
call cause
Pediat-
rics。Xijing Hospitaf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ina 【Abstract】 Enterovirus 71(EV71)is one of the major pathogens that caus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
2
5,MDA5)。TLR表达于不同
的细胞类型上,其中TLR3、7、8可以识别细胞内的
RNA,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引起干扰素和炎症因子 的释放。因此,这些TLR在发现病毒入侵时发挥了 重要作用。MDA5和RIG—I是同质干扰素诱导蛋白 可通过识别RNA而激活,诱导产生干扰素并可以与 同一细胞或邻近细胞的受体结合,发挥抗病毒作用。 EV71感染合并严重并发症与抑制宿主先天免疫反应
SIGN)M。7 J。唾液酸化的葡聚糖大量表达于呼吸道和
重并发症是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肺衰竭。目前对于 EV71引起疾病不同临床表现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 进一步认识EV71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决定EV71细胞趋向的因素
EV71可以感染多种不同的细胞,并且在不同的 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复制能力。从临床确诊为脑炎患者 中分离出来的嗜神经性EV71,可以有效地在神经母
可引起多种细胞的凋亡,包括RD细胞、T细胞系
可以降低EV71感染动物的病死率¨引。EV71感染人
包皮细胞后可以分泌IFN一13,而感染RD细胞和293
T细胞不能够引起IFN.B的分泌。推测EV71感染后 产生IFN—B、具有细胞特异性。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重 症患儿IFN—B产生不足。Lei等旧。2¨研究发现EV71 3C蛋白既可以通过裂解TLR3接头蛋白TIR结构域 的接头分子(TRIF)抑制IFN一13的产生,也可以通 过抑制RIG.I的表达,降低IFN—B启动刺激因子
(IPS—1)的表达,并因此抑制IRb3激活,影响TNF—
Jurkat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细 胞、Vero细胞、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系和HeLa细胞。
EV71
3C蛋白和2A蛋白可以引起半胱氨酸天冬
氨酸蛋白酶(Leabharlann aspases)的活化,随后诱导细胞凋
亡¨2。u J。然而,EV71 3C蛋白和2A蛋白引起细胞
tiation associated gene acid induced gene一1,RIG— differen—
I)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alanoma
突变也与病毒毒性相关。在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过程 中VPl蛋白起主要作用。VPl蛋白的氨基酸改变影 响了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病 毒的致病性。动物和临床研究证明在VPl蛋白第710 位点上脯氨酸的改变可以增加病毒的致病性"。11|。
炎、肺水肿的病例不断增加。EV71感染引起的最严
EV7 1的受体之一是清道夫受体B2(SCARB2)亦称
溶酶体整合膜蛋白2,广泛存在于细胞内溶酶体和内 体上。EV71可以通过SCARB2黏附感染正常的 EV71非易患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效应,这种感染能 被可溶性SCARB2或其抗体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阻 断HJ。因此推测SCARB2是EV71的一种细胞受体。 SCARB2也是其他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 (CAVl6)型进入宿主细胞的受体,但是CAVl6并 未引起手足口病患儿严重的并发症H J。EV71另一个 受体是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一l(P—selectinglycoprotein ligand一1,PSGL一1),是白细胞胞浆膜表面的一种唾 液黏蛋白。Ev71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PSGL—l的N 末端感染EV71非易患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效应。但 是在非白细胞中并不存在PSGL-1,而且并不是所有 的EV71病毒都可以通过这种受体进入细胞,提示通 过这种受体进入细胞是非特异的∞J。据报道EV71相 关的受体还包括唾液酸化的葡聚糖和树突状细胞特异 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
ease.Epidemics and pandemics have been periodicaliy reported worldwide.EV7l cations and lead death in children.nle mechanisms of Ev7l
cause
serious
compli. unclear.
白细胞介素,由巨噬细胞和T细胞产生,可以活化B
数明显减少,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8+T
细胞凋亡¨6|。此外,EV71感染Jurkat T细胞可以诱
导Fas配体的产生,诱导T细胞凋亡Ⅲ1。动物实验 表明EV71感染小鼠的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元出现明 显的丢失和细胞凋亡。尸检资料显示肠道淋巴组织和 肠系膜淋巴结有滤泡中心细胞凋亡¨8f。因此,EV71
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降低阻碍了抗原呈递, 进一步导致免疫抑制。Lin等Ⅲo通过EV71感染小鼠
万方数据
・70・
垦匾』b叠堂苤查垫!!生!旦箜箜鲞箍!翅堡!!幽坐:!塑垫!!:№!:!Q:!坠:!
protein ligand-l is
n
的动物实验发现在重症并发症的小鼠体内CD4+T细 胞和CD8+T细胞水平降低,且细胞水平与小鼠生存 率及组织的病毒复制有关。 EV71感染可以引起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 EV71感染轻症患儿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IL.1B、 TNF—q出现增高趋势,但是在重症患者尤其是合并 肺水肿的患儿中出现明显下降,血清抗炎细胞因子 几.10在重症患者中增高,反应机体免疫状态的几一 10/TNF一仅在重症患儿尤其是合并肺水肿的患儿中出 现明显增高旧J。m石是一种具有促炎和抗炎作用的
细胞瘤细胞株中复制旧J。EV71感染不同的细胞是由
宿主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和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n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