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03
EV71 疫苗除能诱导中和抗体外, 还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其也具 有免疫保护作用。
肠道病毒 71 型疫苗分类
03
全病毒灭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01 02
04 05
病毒样颗粒( VLPs)疫苗
减毒活疫苗
合成肽疫苗
生产工艺成熟,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 性, 众多研究证明灭活 EV71 病毒疫苗较其他形式 疫苗, 如 VP1 亚单位疫苗、 DNA 疫苗、 VLP 疫苗 有更好的免疫效果, 是 EV71 疫苗发展的主要类型。 目前进入临床研究的 5 株 EV71 疫苗均为灭活疫苗, 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原 性及安全性。(2014)
参考文献
谢
谢
大
家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中检院)联合3家企业已完 成了疫苗中和抗体检测标准品和疫苗抗原定量标 准品的 研制(2010国生标字0023、0024) 。正在 开展的疫苗标准研究 包括:比 活 一 致 性 标 准,Ve ro细 胞 残 余DNA标准等;开展的疫苗标准品研究 包括疫苗效力标准品和冻干标准中和抗体检测株等
2
EV71病毒的纯化、检测及制备
01
SDS -PAGE 分 析
02
03
Westernblot分 析
HPLC 检测
04
将纯化后的产品进行灭活疫 苗成品的制备
肠道病毒 71 型灭活疫苗 分离纯化方法
03
膜分离技术
凝胶过滤层析(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F )
01 02
1
EV71 免疫保护机制复杂,除体液免疫外, 细胞 免疫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灭活疫苗主要 诱导的是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不够充分。
灭活疫苗仍然存在问题
2
灭活疫苗生产和运输成本高昂。疫苗效力 较高而疫苗价格较低的常规免疫才符合我 国的成本效益 , 这可能会制约灭活疫苗 的应用。
3
EV71 本身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现象,不恰当 的疫苗接种有可能会增加重症病例的风险。
Vigoo 以 160、 320和 640 U 剂量 加以氢氧化铝佐剂的福尔马林灭活疫 苗随机接种包括 12 ~ 36 月龄儿童 和 6 ~ 11 月龄婴儿在内的 12 000 名受试者。结果显示,疫苗仍然具有 较好的疫苗效能, 可使约 90% 的受 试者能抵御 HFMD,80% 的抵御疱 疹性咽峡炎或相关神经症状。
04 05
离子交换层析(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 )
超速离心
疏水相互作用层析(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
疫苗标准方面
疫苗纯度控制方面
在疫苗纯度控制上,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 C)规定颗粒峰面积不低于 95.0%,疫苗动物效力 统一修定为以1针后半数有 效量 (ED50)作 为 效 力 指 标, 保证了疫苗生产 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目前, 亚洲地区进入临床 试验阶段的灭活疫苗有 5 家( 其中 3 家来自中国大陆, 另外 2 家分别来自我国台 湾和新加坡) ,他们采用的 病毒株、细胞系、 培养技 术和免疫佐剂有所不同( 表 1)
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 司( Vigoo) 、 中国科兴生 物制品有限公司( Inovac) 和中国医学科学院 ( CAMS) 所研制的疫苗在 2013 年已完成了临床Ⅲ 期试验, 而我国台湾国家 卫生研究院( NHRI) 和新 加坡Inviragen公司研制 的疫苗正在进行临床Ⅰ期 试验( 表 2) 。
国家质量控制和审评部门结 合2010版 《 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 和修订企业注册 标准中对预防性疫苗的要求, 对申报临床试验的灭活疫 苗 毒 株、原 液 和 成 品 标 准 进 行 规 范 和 统一。对 种子库要求 疫 苗 主 要 保 护 区 VP1 氨 基 酸 序列 在三级种子批均保持一致;
标准品方面
EV71简介
EV71疫苗可行性
02
人血浆中含有的中和抗体可在细胞基质上中和不同的 EV71。可减少或消除毒株攻击乳鼠后的致病及死亡 现象,而在毒株攻击乳鼠的同时或其后限定的时间内 注射含 EV71 中和抗体的人血浆,可起到保护乳鼠的 作用
01
EV71 感染或疫苗免疫动物 后产生的抗体具有病毒中 和活性;中和抗体在体外 与 EV71 中和后,可减少 或消除毒株攻击乳鼠后的 致病性;
Sinovac 分别以 400 U 加以氢氧 化铝佐剂的疫苗或安慰剂随机接 种 10 077 名受试者, 其疫苗效 能可达 88% 以上。
在Ⅲ期试验中
NHRI 研制的疫苗不仅对EV71B1、 B5 和 C4A 亚型具有较强的中和活 性,对柯萨奇病毒 A16 也有一定的 交叉中和活性
CAMS 则对 12 000 名 6 ~ 71 月龄的婴儿和儿童 随机接种了 100 U 疫苗或 安慰剂,疫苗也显示出了 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但具体信息不详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益尔来福获批
通用名称: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
英文名称:Enterovirus Type 71 Vaccine ,InacBiblioteka Baiduivated (Vero Cell)
全球首创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 对EV71所致手足口病的保护率高达94.6% 对EV71所致手足口病重症和住院病例保护率为 100% 稳定性良好,有效期长达3年 不添加防腐剂与稳定剂,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 全球最高标准控制Vero细胞宿主蛋白与DNA残留
EV71灭活疫苗两种类型
1
二倍体细胞疫苗生产工艺:EV71疫苗株 FY -23K-B株在人二倍体细胞 (KM B17株)上适应传代,收获病毒液,经灭活、 浓缩、层析过滤,吸附氢氧化铝佐剂后,制备 成为肠道病毒71 型灭活疫苗成品。
2
Vero细胞疫苗生产工艺:疫苗株EV71 AH-FY7VP5株或H07株感染 Ve ro细胞后,收获病毒培养液,经超滤浓缩、 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甲醛灭活,吸 附氢氧化铝佐剂后,制备 EV71灭活疫苗成 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全球首个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手 足口病的创新疫苗
通用名称: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英文名称:Enterovirus Type 71 Vaccine ,Inactivated(Human Diploid Cell)
(1)疫苗毒种是我国流行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 性和抗原交叉反应性。 (2)细胞基质采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有效保证 在儿童群体中使用的安全性。 (3)生产技术采用细胞工厂大规模培养技术,有 效提高疫苗产能和质量。 (4)建立的疫苗保护性评价婴猴动物模型,为开 展疫苗保护性效果的系统分析和评价创造基础条 件。 (5)对不同基因型毒株的交叉保护试验,进一步 证明该疫苗对多数基因型别的EV71感染均具有保 (6)疫苗诱导免疫反应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阐明 护效果。 EV71感染致病机制及疫苗免疫学机理提供了大量数据和 资料。是目前国内外新型疫苗研发中的重要创新点。
EV71灭活疫苗制备一般流程
1
病毒液的灭活收获病毒液按 1∶4000(V /V)加入福尔马林,37 ℃灭活,并每间 隔2h取样,采用微量滴定法进行感染性滴度 检测以观察其灭活效果。
EV71病 毒 液 的 灭 活
病毒微量滴定法:将灭活后的病毒液按10 倍梯度稀释,以 100μ l/孔置于96孔 平底细胞培养板,每个稀释度接种8孔, 每 孔按 1×104细胞/100μ l培养液加入 Vero细胞,3、7d时观察记录病变,超 过50%细胞病变孔判为病变阳性
Enterovirus type 71 inactivated vaccine
课程:生物技术制药 班级:2013生技一班
肠道病毒71 型灭活疫苗
刘雨桐
EV71图片
肠道病毒 71 型( enterovirus 71, EV71) 为单股正链 RNA病 毒,是小 RNA 病 毒 科 肠 道 病 毒 属 中 的 重 要 成 员 之 一。EV71 基因组由 7400 多个核苷酸构成, 包含一个开放 读码框,编码大约 2200 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该多聚蛋 白可被进一步水解成 P1、 P2 和 P3 三个前体蛋白,P1 前 体蛋白编码VP1、 VP2、 VP3 和 VP4 四种结构蛋白,P2、 P3 前体蛋白编码 7种非结构蛋白( 2A ~ 2C 和 3A ~ 3D) EV71 包括 A、 B 和C 3 种基因型,11 个基因亚型, 每种亚 型感染均可引起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1].梁燕, 赵红玲, 刘龙丁, 廖芸, 董承红, 纳 锐雄, et al.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规模 化制备和免疫原性研究[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2(06). [2].梁争论. 我国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研 发现状[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2(06). [3].马洁, 邓永强, 秦成峰, 秦鄂德. 肠道病毒 71型疫苗研究进展[J]. 军事医学. 2015(07). [4].王一平, 姚昕, 毛群颖, 梁争论. 肠道病毒 71型疫苗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免 疫学进展. 2015(05). [5].肖慧, 明平刚, 陈晓琦, 徐葛林. 肠道病毒 71型灭活疫苗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