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学科竞赛机制的探讨

合集下载

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制度

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制度

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作为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已经成为许多学生追求自身发展的途径。

然而,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选拔机制、组织方式、奖励政策、考试内容和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拔机制大学学科竞赛的选拔机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水平提升。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以确保每个有潜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竞赛。

其次,选拔机制应该既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也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最后,选拔机制需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力。

二、组织方式学科竞赛的组织方式对于参赛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确保学科竞赛的顺利进行。

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校外资源,如行业权威讲师、企业导师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参赛的竞争力和水平。

三、奖励政策奖励政策是激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制定合理、公正的奖励政策,既注重对成绩优秀者的奖励,也注重对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认可。

此外,学校还应该在奖励政策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发展。

四、考试内容学科竞赛的考试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也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

同时,考试内容应该与实际应用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参与大学学科竞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学科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异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拓宽视野的平台,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生交流,提高个人竞争力。

综上所述,大学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选拔机制、组织方式、奖励政策以及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将更好地推动学科竞赛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近年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逐渐在高校教育中普及。

该教育模式以“竞赛”为核心,通过设置优秀的竞赛机制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类专业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类专业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一、竞赛作为教学手段首先,竞赛的目标和具体内容需要清晰明确。

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负责教授的专业领域,对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化设计。

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竞赛计划,具体内容应该包括竞赛的主题、形式、参赛条件、评分标准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将竞赛与教学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竞赛效果的统一。

其次,竞赛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教师应该制定竞赛的规程,包括竞赛的通知、报名、选拔、评选、颁奖等环节。

在竞赛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手段来协助学生取得优质成果,如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调研等。

同时,教师还要严格遵循竞赛规则,确保竞赛的公正和公平。

最后,竞赛需要注重反馈和总结。

教师需要对竞赛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得失经验和教训,以提高竞赛的效率和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还要及时对学生的竞赛成果做出评价和反馈,以便学生及时纠正和补充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水平。

二、实践教学与竞赛的结合类专业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竞赛正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实践的方式。

竞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推动学生向着优秀的方向不断努力。

针对类专业教学,竞赛可以基于项目路线,模拟日常实际工作,勤奋地钻研到工作细节。

比方说,在设计课中可以设置创新设计竞赛,要求学生在保证设计美观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材料和工艺,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

通过竞赛相结合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科知识,培养细心和耐心,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以及快速学会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这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将家庭作业化为实践,更好的发挥学生们的才能和潜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是一种以竞赛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的教育模式。

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优势和挑战。

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实践等。

可以通过设计竞赛项目为课程设置导向,设置项目型课程和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竞赛项目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学校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设计类竞赛,提供相关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通过参赛来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竞赛项目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竞赛项目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参加竞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尽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竞赛项目的组织和指导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和资深设计师来进行,学校和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竞赛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设备和场地等,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竞赛项目的结果评价需要客观公正,学校和教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是一种将竞赛活动与学习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设计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正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

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主动性。

研究表明,参与竞赛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为他们需要为竞赛做充分的准备和实践。

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或创新成果,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监督者,而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

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热情。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进步。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它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提供指导和支持,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和竞赛。

只有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优势,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人才。

高校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模式与效果研究

高校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模式与效果研究

高校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模式与效果研究高校学科竞赛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术实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学生们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可以为自己增添自信与成就感,还能为学院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确保其具备积极的效果,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组织模式在组织学科竞赛活动时,学校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模式:1. 学院内部组织这种模式主要由各学院自主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并只面向本学院的学生。

这样的组织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院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赛质量。

此外,学院内部组织的学科竞赛活动还可以为学院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支持。

2. 学校级统一组织学校级统一组织的学科竞赛活动一般涵盖学校内所有学院的学生,并设置不同层次的竞赛,如校内初赛、校内决赛等。

这种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竞争激情,提升学生在学科方面的积极性和研究兴趣。

此外,通过校级统一组织,学校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各学院资源,提高竞赛的质量和影响力。

3. 跨校合作组织跨校合作组织模式适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或者希望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合作来提升学科竞赛活动水平和影响力的学校。

通过跨校合作,学校可以共享资源,实现互补优势,提高学科竞赛活动的质量和参与度。

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机会,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

二、有效性探究学科竞赛活动的有效性是评价其组织模式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

以下是可以用于评估学科竞赛活动有效性的指标:1. 学术水平提升学科竞赛活动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为核心目标。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可以在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学科竞赛活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学生在竞赛中的成绩以及对学科的深度理解和掌握程度来评估。

2.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科竞赛活动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竞赛的设置和要求,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提出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现状及模式创新

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现状及模式创新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鲁普及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现状及模式创新CURRENT SITUATION AND MODE INNOVATION OF DESIGN-DISCIPLINE COMPETITION OF UNDERGRADUATES摘要: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于设计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本文梳理了大学生设计学科竞赛的特点,归纳了设计类学科竞赛的基本模式,并结合针对参赛主体的问卷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大赛育人的角度给出了“评价内容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为内容的模式创新,为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设计 学科竞赛 模式 创新 创新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7-0092-04Abstract :Discipline-based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route to cultivate the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as well a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design. This article has sorte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discipline competitions of undergraduates,summarized the basic mode of design-discipline competitions,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targeted to the major participating entities,and finally provided the innovation mode which focuses on “project-based evaluation contents”,“process-oriente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ors and standards”,all embar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a competition can better cultivate talents. The article ends with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 development of design-discipline competition of undergraduates.Keywords :Design Discipline-based competition Mode Innovation 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引言设计是“一种策略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活动”[1],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是一种将竞赛活动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包括竞赛讲座、竞赛演讲、竞赛辩论、竞赛设计等,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对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设计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正好符合这种需求。

通过参加各种设计类竞赛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设计问题和现实的设计环境,了解行业最新的设计趋势和技术要求,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

竞赛活动还能为学生提供评价和反馈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自己的设计作品。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竞赛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而且,竞赛活动通常还会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如奖金、奖状、实习机会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外在的回报和认可,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成绩。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可以促进设计类专业和实际行业的有效对接。

竞赛活动往往由行业专家和权威机构组织和评审,参赛作品也会得到相关行业人士的认可和关注。

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学生可以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建立起与行业的紧密联系。

竞赛活动还可以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实际工作中,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来推行。

学校可以组织和支持各种竞赛活动,如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评审、与企业合作举办设计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经验的平台。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竞赛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竞赛问题、制定竞赛方案、完善设计作品,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高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的开展与管理

高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的开展与管理

高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的开展与管理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围绕高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的开展与管理问题展开讨论,介绍竞赛活动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竞赛活动的管理经验和策略。

一、竞赛活动的重要性专业竞赛活动是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此外,专业竞赛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竞赛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目前,高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参与率不高。

部分学生觉得竞赛活动比较枯燥,缺少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解决方法:可以增加竞赛内容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竞赛兴趣和比赛经验。

此外,可以设置奖励机制和认证制度,鼓励和肯定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和成果。

2.教学任务与竞赛任务脱节。

有些学校把竞赛活动单独看成一项工作,与教学任务没有融合,导致竞赛活动与课程教学脱节。

解决方法:可以将竞赛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将竞赛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并在竞赛活动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竞赛活动重视成果,忽视过程。

有时候,竞赛活动过于关注比赛成绩,而忽视了竞赛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解决方法:可以增加评价竞赛过程的机制和环节,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并提醒参与学生专注掌握过程中的学习和培训。

三、竞赛活动的管理经验和策略高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的成功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定出详细的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竞赛规则和奖励等相关制度,确保竞赛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安全,并能够有效推进和管理竞赛活动。

2.培训并选拔竞赛老师和教师。

竞赛老师需要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和竞赛经验,能够引导学生参与竞赛,成功推进并管理竞赛活动。

高校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的创新模式探索

高校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的创新模式探索

高校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的创新模式探索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科竞赛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学科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学科竞赛模式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重复性内容、单一形式和缺乏创新性等。

因此,创新模式的探索成为了高校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的重要课题。

第一,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应注重问题导向的创新。

传统模式的学科竞赛往往以知识点的检验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对此,可以引入问题导向的学科竞赛模式,让学生在竞赛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个从应用程序开发到网络安全的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锻炼和提高综合能力。

第二,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传统模式的学科竞赛往往是单一专业的比赛,学生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竞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解决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为此,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跨学科的团队,共同参与学科竞赛。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科竞赛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第三,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传统模式的学科竞赛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察和应用,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此,可以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在竞赛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

例如,在科学竞赛中,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等环节,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科竞赛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第四,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应注重社会应用的创新。

传统模式的学科竞赛往往以学术刊物和专业论文为主要成果形式,很少涉及社会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此,可以将学科竞赛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竞赛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方案。

例如,环境科学专业的竞赛可以要求学生提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措施,从而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竞赛项目的实际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高校学科竞赛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高校学科竞赛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高校学科竞赛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高校学科竞赛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学科竞赛的兴起,其实施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科竞赛的公平和公正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本文将对高校学科竞赛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以期为高校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学科竞赛评审的公正性问题在高校学科竞赛中,评审的公正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评审过程不够规范和公正的情况,例如评审标准不统一、评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导致一些优秀的作品或者项目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影响了学科竞赛的公平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评审机制,明确评审标准,确保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公正性。

可以加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评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学科竞赛奖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在高校学科竞赛中,奖励机制是激励学生参与的重要手段。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奖励标准不明确、奖励额度过低等。

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科竞赛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完善奖励机制,明确奖励标准和奖励方式,并提高奖励额度,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可以加强对奖励机制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三、学科竞赛参与管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建立公平的参赛名额分配机制,确保每位有意愿参赛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可以明确参赛资格和参赛条件,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学科竞赛,增加参与的机会。

在高校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组织不够规范、管理不够严格等。

这些问题给学科竞赛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学科竞赛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建立规范的组织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学科竞赛的顺利进行。

可以增加学科竞赛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关注度,增加参与的人数。

高校教学比赛设计专业组

高校教学比赛设计专业组

高校教学比赛设计专业组1.引言高校教学比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设计专业学生,他们需要通过参与各类设计比赛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比赛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学比赛对设计专业组学生的影响和意义。

2.设计能力的提升参加设计比赛是设计专业学生最好的锻炼方式之一。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设计题目和挑战,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与课堂上的学习相比,比赛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参加设计比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创作水平。

3.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设计比赛往往需要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

团队合作是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与队友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合理分工、密切配合。

通过与队友一起合作,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如何有效沟通、协调团队关系,培养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

4.实践机会的拓展设计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实践能力的机会。

在比赛中,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设计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实施能力。

同时,一些知名的设计比赛也会吸引来自各个高校的专业人士和评委,学生有机会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奠定基础。

5.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参加高校教学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在比赛之前,学生需要充分准备,提前进行方案设计、原型制作等工作。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其他参赛队伍的竞争,展现自己的实力和才华。

通过比赛,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6.总结高校教学比赛对设计专业组学生的影响和意义不可小觑。

通过参加设计比赛,学生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拓展实践机会,培养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设计比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高校学科竞赛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学科竞赛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学科竞赛评价体系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学科竞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学科竞赛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一种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学科水平的提升。

然而,目前在高校学科竞赛的评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不统一等,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学科竞赛的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高校学科竞赛的评价目标。

高校学科竞赛的评价目标应当与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一致,既要注重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评价目标的明确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其次,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多个层面的指标,既要考察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要评估其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等非学科性素质。

此外,评价体系还应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学科竞赛评价体系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评价标准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学科竞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评价标准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给高校的评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建立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评价标准的统一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板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路径都是不同的,因此评价体系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评价需求。

同时,评价体系应当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最后,评价结果应当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结果除了可以用于选拔人才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应当能够为高校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参考。

设计学类学科竞赛方案

设计学类学科竞赛方案

设计学类学科竞赛方案设计学类学科竞赛方案一、竞赛概述设计学类学科竞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竞赛。

本次竞赛旨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设计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二、竞赛内容本次竞赛的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和服装设计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各个领域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的机会。

同时,竞赛还设置了专业知识考核部分,以检验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

三、竞赛形式1.作品展示:学生需要提交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展示,包括设计图纸、模型、样品等。

作品将由专业评委进行评选和评分。

2.理论考核:学生需要参加一次笔试考核,测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四、竞赛流程1.报名阶段: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写报名表格报名参赛。

2.作品准备:参赛学生根据竞赛要求和规定准备自己的设计作品和相应的文档。

3.作品提交: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和相关文档提交给组织方,并参加作品展示环节。

4.理论考核:学生参加笔试考核,测试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5.评选和公布结果:根据作品展示和理论考核的成绩,评委将对参赛选手进行评选,公布获奖名单。

五、竞赛评分标准1.设计作品评分标准:创意性、美观度、实用性、技术实施难度等。

2.理论考核评分标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解题能力、思维逻辑等。

六、奖项设置1.优秀奖:根据作品展示和理论考核的成绩,评选出若干名优秀选手。

2.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一、二、三等奖。

七、组织和宣传1.竞赛的组织方主要由学校的师生组成,负责竞赛的策划、组织、评选和公布结果等工作。

2.竞赛的宣传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校报、校园电视台等渠道进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

八、竞赛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设计学类学科的深入了解和学习。

3.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提供了机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高校学科专业竞赛管理及推进策略研究

高校学科专业竞赛管理及推进策略研究

高校学科专业竞赛管理及推进策略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学科竞赛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专业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高校对于学科竞赛的管理和推进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高校学科专业竞赛管理及推进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高校学科专业竞赛的管理体制是实施有效推进的基础。

在高校中,学科竞赛的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在学校和学院的指导下,并由专门的学科竞赛管理机构来具体负责。

这样可以保证学科竞赛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确保竞赛活动的有序进行。

同时,学科竞赛管理机构应当与教学团队、学生代表以及相关行业专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确保推进策略的有效实施。

其次,针对高校学科专业竞赛的推进策略,我们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竞赛参与计划,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学科竞赛。

同时,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学科竞赛指导组,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竞赛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相关的科研项目或企业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

推动高校学科专业竞赛还需要关注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及时对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评估和奖励。

评价体系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竞赛成绩、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注重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

此外,评价机制也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评估,在评价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激励和奖励,推动学科专业竞赛的积极开展。

另外,高校学科专业竞赛的推进还需要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如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等,积极宣传学科竞赛的意义和重要性。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1. 引言1.1 引言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是指针对设计相关专业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则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参加比赛、挑战等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深入发展。

本文将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特点、意义、实践案例分析以及影响因素。

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学生需求以及教师专业背景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影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实施的因素,如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学校支持等,以提出改进建议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2. 正文2.1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其涉及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设计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正是能够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既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又提高了理论水平。

通过参加设计比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出更加实战型的设计人才。

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表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比赛的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为设计类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概念和意义,然后分析了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接着详细探讨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分析了该模式在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

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类专业教学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展望未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也需要注意研究的局限性。

【关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应用,优势,挑战,针对性措施,建议,结论总结,展望未来,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本研究将对该领域进行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综合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为未来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类专业强调的是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采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来指导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中。

通过参加各类设计比赛和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行业需求和挑战,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比赛的竞争和评选机制也会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好的成绩和成就感。

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应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他们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研究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意义非常重大,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设计类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设计类专业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了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模式。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是指学院或者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设计竞赛和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改进。

这种模式的出现,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还可以让学校和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对教学进行更加精准的调整和改进。

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学院和学校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竞赛成绩和比赛表现。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实践。

设计类专业不仅仅是关于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参加各种设计竞赛和比赛,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现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是一种可以有效推动设计类专业教学变革和发展的模式。

通过参加各种设计竞赛和比赛,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和学校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相信随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样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教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竞赛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

在该模式下,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教师则通过指导学生的竞赛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文将探讨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教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设计类专业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竞赛活动可以提供一个锻炼学生设计能力的平台。

通过参加设计类竞赛,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行业中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教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类竞赛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生需要与其他队友合作完成项目。

在竞赛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展示个人的才华和能力,还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教模式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以赛促教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现实情况,设计相应的竞赛活动和教学方案。

通过指导学生的竞赛活动,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还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设计类专业教学应该积极探索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教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建立学科竞赛合作机制

建立学科竞赛合作机制

建立学科竞赛合作机制一、背景分析学科竞赛是学生才华展示与切磋交流的平台,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学生可以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然而,在现有的学科竞赛中,学校之间往往缺乏合作机制,导致资源重复浪费、竞争激烈且不公平。

因此,建立学科竞赛合作机制势在必行。

二、学科竞赛合作的意义1. 资源共享:通过学科竞赛合作机制,学校可以共享资源,避免资源重复投入,节省财力和人力。

2. 优势互补:不同学校在学科竞赛方面都有自身的特长,合作能够使得不同学校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学科竞赛水平。

3. 提升质量:通过合作,学校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科竞赛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竞技环境。

4. 提高公平性:学科竞赛合作机制能够使得竞赛更加公平,避免有些学校依靠资源和实力的不对等情况获胜,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参与的机会。

三、建立学科竞赛合作机制的关键措施1. 加强交流: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定期召开学科竞赛经验交流会议,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共同探讨学科竞赛的改进之道。

2. 联合组织:学校可以联合举办学科竞赛,共同承办比赛,并邀请其他学校参与,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3. 教师培训:学科竞赛合作机制需要教师的共同推动和参与,因此,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竞赛组织和辅导水平。

4. 科研合作:学科竞赛不仅仅是学生的竞技行为,也能促进科研的开展。

学校可以在竞赛中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加强学科竞赛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四、建立学科竞赛合作机制的实施层面1. 学校层面:学校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学科竞赛合作机制进行研究和制定,并在教师、学生中宣传和推广,提高大家对学科竞赛合作机制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 教师层面:教师是学科竞赛合作机制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应积极参与合作机制的建设,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提升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

3. 学生层面:学生是学科竞赛合作机制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应加强自己的学科知识储备和技能培养,提高竞赛成绩,并主动参与学科竞赛合作机制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3No.11Nov.2017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33卷第11期(上)2017年11月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学科竞赛机制的探讨许丹桂袁殷睿(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学科竞赛机制的构建不仅在实践领域为学生参赛提供了平台和保障,使学生收获了奖项和荣誉,提升了学校的教学实力,更加推动了实践教学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完善了教学改革的进行.本文从设计专业学科竞赛机制中出现的问题着手,给出建议与解决方案,从教学和管理等方面探讨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学科竞赛机制的构建.关键词:学科竞赛;竞赛机制;师资力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7)11-0195-02收稿日期:2017-08-27基金项目院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149);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6D97)设计类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显著特点,仅靠课堂教学的实践部分是很难全面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各种层次的学科竞赛,使学生有机会依靠大赛更全面地进行实战训练.完善的学科竞赛机制可以保障竞赛顺利进行,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合,更好地掌握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比赛直观的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科竞赛机制的建设在全国高校设计专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发展不平衡;实践基地发展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科竞赛机制的建设与优化,可以为广大教师与学生搭建起教与学的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科竞赛机制的构建需要一支优秀师资队伍,同时也需要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练习与学习的机会;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学科竞赛机制依赖于竞赛激励制度、竞赛管理制度、政策支持等制度与政策性的支撑.教学保证了学科竞赛的质量与效果,发展了第二课堂,管理是学科竞赛可持续发展与研究的保障.1师资力量建设设计类学科竞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竞赛的质量与结果,发展完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并优化师资,不仅可以提高比赛的效果,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同时可以解决部分高校高质量艺术师资的匮缺,从结构上进行调整,获得优秀的教育资源.1.1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在整个比赛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表现.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可以是赛前、也可以是赛中和赛后.例如赛前对学生进行动员、宣传、展开专题培训等.而在比赛的过程中,通过将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以赛代练,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指导教师可以是一对一的辅导,也可以是小班辅导,直接参与到比赛中去,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辅导,倾听和分析学生的设计理念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赛后,指导教师依然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获奖设计作品和其他优秀作品进行成果的展示,对学生的下一次参赛起到鼓舞的作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设计类学科竞赛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够直接促进比赛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参赛信心,促进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形象.[2]1.2整合师资对于艺术类学科师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除了对高校艺术学科学缘结构和师资队伍的优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对现有艺术学科师资的整合,师资的整合可以迅速推进学科竞赛机制的建设,以案例的形式形成有效的整合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和缓和学源结构单一的弊端.这种师资的整合包括:(1)跨专业整合,即在现有师资情况下进行不同专业师资的整合,不局限于某一专业的教师只教授某一专业的学生,这种整合可以由本系部内各专业依次向本学院和本学校内部门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例如设计学与经济学、广告学与管理学、艺术学与哲学,形成专业领域与非专业领域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文科与理科的整合等.(2)跨高校整合,这种师资整合方式可以实现师资的均衡流动,解决学校间教学质量失衡问题.尤其针对普通高校高质量设计专业师资的补给形成有效的尝试.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学院奖均设有全国高校创意巡讲活动,由行业内知名学者和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行业领军人主讲,使学生在校近距离地与名师交流,分享创意,高校间的资源达到有效整合,促进学科竞赛机制的质量提升.(3)跨地域整合,此种整合方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建立如互联网远程教学、在线学习、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利用通信、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有针对性的建构起面向高等院校艺术学科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因此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获得先进的教育资源,弥补现有师资的不足.整合多方面因素构成设计专业学科竞赛质量的保障,以设计学为中心,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性知识板块与应用型知识板块以及综合知识板块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体系相融,多层次、多种类的知识序列互补的局面,实现从高校内部到高校之间师资力量的最大化利用,推动设195--计学实践教学,成为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有效途径.2实践基地建设2.1社会合作设计类专业学科竞赛机制的有序进行不仅需要有强大师资力量的依托,更需要丰富全面的资源储备,比赛不仅限于单纯的学科竞赛,更要建立高校与社会的联合,包括高校与企业的联合,赛事与媒体的联合,业界与学界的联合等,形成多方面的资源共享与社会合作,以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企业与社会的历练下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以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例,大广赛自2005年开赛至今,七次大赛,两千多所院校与众多知名企业联合举办大赛,数十万学生提交作品,学生通过对企业背景、理念、和产品的挖掘和理解,发挥创意、展开想象、创作作品,一方面学生通过企业提供的资源与平台中以实战的形式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企业理念在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得到宣传和传播,推动品牌建设与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2.2基地建设设计类专业学科竞赛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实践基地,建立与政府、企业、社会、媒体的全面联系,可以有效地推进实践教学的质量.201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第十条指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各高校要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条件的高校要强化现场教学环节.1〇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设计类专业根据其自身情况可将基地建设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指的是以校内实验室建设为核心,建立开放的实验室资源,使学生巩固练习专业技能,深化掌握专业知识.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专业多以电脑为主要练习手段,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学环境,开放的实验室建设能够保证学生专业训练的常态化进行.开放的实验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课上的内容进行练习,充分保障了学习时间的能动性,同时也为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供了学习的便利.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主要指依托企业媒体为学生提供实习竞赛交流的平台.如大学生学院奖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包括广告公司、广告主、媒体、数据公司等多方面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与岗位,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遇.3管理制度建设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的建设对整个竞赛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连接着竞赛的教育者、参赛者、管理者,是提高指导教师指导积极性、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以及整个竞赛的成绩与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3.1竞赛管理制度学科竞赛机制要保证有序畅通的运行,首先必须有相应管理机构或者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在学校的管理下负责宣传组织专业比赛的进行,具体包括制定竞赛章程、组织参赛、制定参赛方案、组织赛前宣传和培训、对竞赛经费进行管理等,通过制定相应的竞赛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比赛,通过约束力使比赛有序进行,同时对比赛疑难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有选择有目标的参与学科竞赛等,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生团体的协作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其次,必须对每一级职能部门划分责任,并以制度化的形式确认,做到责任明确,各部门之间要沟通流畅.此外,建立规范的学科竞赛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还需要有稳定的专项经费,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引导等,只有多方面的作用才可以保障学科竞赛有序的组织下去.3.2竞赛激励制度竞赛激励制度的建设需要实行双向激励,一方面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对学生学习效果展开实战训练,为学生搭建起实践教学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教师的重要指导作用,鼓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形成有效的评价,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以赛促学是践行实践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以赛促教更是以赛促学的有效保障.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形成稳定持续性发展的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目前部分艺术类高校都相继出台文件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比赛中去,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教育部正式立项的全国大学生竞赛,许多相关高校都已将该赛事奖项列为专升本,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重要条件,并且许多知名度较高的赛事的奖项目前已成为用人单位考核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参加竞赛获奖的同学各高校都设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奖励,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设计竞赛中来.大学生学院奖更设有全场大奖,奖项高达5万元,用来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成为众多高校艺术类评选中奖金金额最高的奖项.以浙江大学为例,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不仅可以收获证书、奖金外,学校还为获奖的学生和指导老师提供一定量的奖励,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还提供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此外,浙江大学要求学生在修完浙江大学第一课堂学分、特色课堂学分的基础上还要修读第二课堂学分,参加不同层次的比赛可以累积相应的学分.学分的多少根据竞赛的层次和学生获奖名称不同而有所差距.激励制度以学生激励为主,教师激励为辅,成为浙大学科竞赛发展良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可以看出一套合理的激励制度对竞赛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4]将学科竞赛融入课堂教学,建立包括竞赛指导、教学培训、社会合作、实践基地等全方位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和管理机制,弥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形成全方位的多维度课堂,大学生通过专业学科竞赛,能够提高眼界、提升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在竞赛的机制下提升自我,提高综合修养与素质,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有益补充.[5]———————————————————注释:1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参考文献:〔1〕林志远.艺术设计学科特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9.〔2〕雷金华.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D].浙江大学,2013.50.〔3〕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2006 (12).〔4〕雷金华.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D].浙江大学,2013.38-39.〔5〕李金昌.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9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