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60042187c24028905fc304.png)
2018(带图表)20187目录新品牌:特斯拉树立新能源车高端品牌标杆 (3)2008~2012年:渐有起色,仍难掩资金窘况 (4)2013~2017年:走向龙头,引领汽车工业开启电动智能化时代 (5)新产品:全球车厂发力新能源,挑战特斯拉地位 (6)未来几年新能源销量每年将实现翻番式增长 (7)外资传统车企正在积极迎接电气化变革,制定雄心勃勃的2020或2025年战略规划抢占制高点 (10)新技术:零部件升级换代,变革中寻求突破 (16)动力电池:方型与软包对圆柱型的挑战 (16)驱动电机:从交流感应到永磁同步的转向 (20)新机遇:借助特斯拉产业发展,中国厂商远期有望走向全球市场 (24)短期:国内材料厂商参与松下、LG的产业链,可直接获益于特斯拉成长 (24)正极材料:当升科技,迎政策优势,扩大高镍产能 (26)隔膜:星源材质与LG深度合作,直接受益于LG产业链 (27)作为LG动力电池干法隔膜唯一供应商,星源材质2017公司营收的37.33%来自于LG。
而LG与大众、通用、宝马、现代等合作紧密,订单充足而稳定,星源受益颇丰。
应对LG多样化需求,星源材质在不断增加干法隔膜产能的同时,快速扩产湿法隔膜和涂覆隔膜,补齐产能短板,与LG建立全方位深度合作。
(27)电解液:跟随主要客户LG,新宙邦“远洋”欧洲,抢占动力电池市场先机.27负极材料:璞泰来,绑定锂电池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负极材料产能 (27)中长期:类似于此前的苹果产业链,特斯拉有望带动国内供应链发展 (28)特斯拉引领全球,开启智能汽车时代。
(31)投资建议 (36)短期:星源材质、新宙邦、当升科技、璞泰来参与LG产业链,有望继续受益36中长期:国内企业如能直接切入特斯拉,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有望受益 (37)风险提示 (37)新品牌:特斯拉树立新能源车高端品牌标杆2003~2007年:技术难题、融资困局和管理混乱初步解决特斯拉是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产销电动车的公司,于2003年7月1日由一群硅谷工程师创办,初期团队创始人是马丁.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和马克.塔佩宁(MarcTarpenning)。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4c9900dd36a32d72758111.png)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新能源汽车大变革催生十万亿市场空间 (7)1、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市场达到十万亿级别 (7)(1)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巨大 (7)(2)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速最快的市场 (9)①第一阶段:公共交通领域的电气化 (10)②第二阶段:货物流通领域的电气化 (10)③第三阶段:商业运营领域的电气化 (11)④第四阶段:私人用车领域的电气化 (12)2、中短期看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来袭,车企纷纷抢占赛道 (12)(1)国际汽车巨头发力新能源汽车,全球进入新能源汽车新阶段 (12)(2)我国主流汽车厂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强强联合加强自身地位 (15)二、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产业变革 (21)1、全球汽车发展历程:电动汽车有望重现百年前辉煌 (21)(1)蒸汽机汽车阶段(1800-1872) (21)(2)蒸汽机汽车-电动汽车阶段(1873-1885) (21)(3)蒸汽机汽车-电动汽车-燃油汽车并行阶段(1885-1925) (22)(4)燃油汽车独霸阶段(1925-1960年代) (23)(5)电动汽车复兴曙光渐显阶段(1960年代-1990年代) (23)(6)电动汽车复兴阶段(1990年代至今) (23)2、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 (24)(1)萌芽阶段:以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为开始点 (25)(2)试点阶段:以2009年四部委出台“十城千辆”计划为起点 (25)(3)财政补贴阶段:以2010年财政部决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购买补贴为起点 (26)(4)市场化阶段:以补贴政策取消为起点 (27)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和时代所向 (27)(1)新能源汽车加大对石油的替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8)(2)移动污染源污染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有助于缓解环境压力 (28)(3)新能源汽车助力汽车行业产业升级,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29)(4)新能源汽车促进电力消纳,降低并网难度,减轻调峰调频压力 (30)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32)1、上游 (32)(1)钴 (32)(2)锂 (35)2、中游:四大材料 (37)(1)正极 (37)(2)负极 (41)(3)隔膜 (45)(4)电解液 (50)3、下游:三电系统 (52)(1)动力电池:2018年上半年头部效应愈发明显 (52)(2)电机电控:2018年上半年集中度提升明显 (55)4、终端:新能源汽车竞争相对激烈,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 (56)四、行业发展核心要素 (62)1、政策驱动 (62)(1)各国纷纷出台支持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全球发展 (62)(2)禁售燃油车政策出台叠加停产燃油车计划,新能源汽车未来确定性强 (66)(3)补贴退坡淘汰落后产能,助力龙头企业发展 (70)(4)双积分政策开启市场化导入阶段 (73)2、技术驱动 (80)(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快速迭代导致新能源汽车产品换代改款频率加快80 (2)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脱颖而出,技术进步迅猛 (82)(3)正极材料:2020年后技术迭代速度变慢,高镍三元势不可挡 (95)(4)负极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将成负极材料未来方向 (101)(5)隔膜:陶瓷涂覆隔膜将成为主流,高安全性复合隔膜有望成为下一代隔膜 . 103 (6)电解液:中短期看高镍电解液开发是关键,长期看逐步向固态电解质过渡 . 1043、市场驱动 (107)(1)多因素影响消费者需求,购买价格为首要因素 (107)(2)痛点 (109)①成本 (109)②续航里程 (119)③充电 (122)五、与传统汽车产业链比较研究 (125)1、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结构对比 (125)(1)动力传动系统 (129)①动力传动系统主要差异 (129)②动力电池供应模式 (130)③电机电控供应模式 (133)(2)热管理系统 (135)2、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好于传统汽车零部件 (137)3、纯电动汽车更适合智能化发展趋势 (141)4、小结 (144)六、与手机产业链比较研究 (145)1、智能手机产业链分析 (145)(1)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 (145)(2)智能手机的技术迭代 (149)(3)苹果手机产业链分析 (153)2、长期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复制苹果产业链发展 (157)(1)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大于智能手机行业 (157)(2)智能手机的竞争格局要好于新能源汽车 (158)(3)手机和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对比:苹果和特斯拉 (159)①特斯拉与苹果的相似之处 (159)A.精品化路线,主打头部爆款,坚持极简主义 (160)B.软硬件结合的闭环生态,打造全产业链布局 (163)C.重视研发投入,高筑技术壁垒 (163)②特斯拉与苹果的不同之处 (164)A.行业的成熟度不同 (164)B.特斯拉技术壁垒难以企及苹果 (164)C.特斯拉盈利状况有待提高 (164)3、小结 (166)七、结论 (167)1、行业前景 (167)2、短期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168)3、各环节核心要点 (168)(1)上游锂钴 (168)(2)中游材料 (168)(3)下游电池 (169)(4)下游零部件 (169)(5)下游整车 (169)4、行业比较启示 (169)5、未来5-10年最具备投资价值的是优质整车、电池和资源企业 (170)新能源汽车大变革催生十万亿市场空间。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34b5eaba0d4a7302763afc.png)
15563515/33949/20180402 15:26
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政策托底,高增长可期
15563515/33949/20180402 15:26
1.政策托底,助力新能源车持续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
➢ 政策目标:至2020年累计销量500万辆,当年销量200万辆,实现中国汽车领域弯道超车目标 ➢ 2020年前补贴政策不退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 补贴政策作为国家调节销量的手段之一,引导行业良性高增长; 对客车、乘用车、专用车三类车型,按照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等要求制定详细补贴标准; 2018年补贴政策春节前出台,给予4个月过渡期,鼓励高端乘用车,专用车下调明显,19、 20年政策动态调整; ➢ 已启动制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双积分2018年执行,倒逼车厂加速电动化,供给催生需求,同时 可在补贴政策退出后,接力成为保障新能源车持续增长的手段
15563515/33949/20180402 15:26
春季抢装,车型升级
中游环节竞争集中于:成本+性能(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寿命),且伴随动力电池升级,性 能要求将提升。电池作为电动车最核心部分,要求其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寿命逐年提升, 因此电池及材料在降价的同时,技术也在升级。动力电池预计今年价格降幅20%至1.2-1.3元 /wh,三元以532为主,2020年811及NCA将成规模。三元正极材料受钴价影响,价格走强 ,18年单晶NCM532渗透率提升,622预计为过渡材料,占比稳定,811开始起量。电解液 预计价格降幅10-15%,均价4-4.5万/吨,2Q价格将见底,但电池高镍化对电解液添加剂要 求提升;负极材料价格降幅5-10%,对于减少膨胀性能要求提升(二次造粒技术),短期石 墨化成本及原材料价格难回调,长期看硅碳负极技术;隔膜预计湿法价格降幅30%,干法降 幅20%,今年干法隔膜恢复性增长,CATL、国轩都将加大对干法隔膜采购,长期看隔膜对于 轻薄化、穿刺强度、涂覆材料等要求将提高。 国际供应链带来新机遇:海外车企纷纷电动化,预计2020年海外动力电池需求达到89gwh, 将加大对国内动力电池的材料采购,CATL已进入宝马、大众供应体系;材料端看,韩系电池 企业采购体系已开放,国内隔膜、电解液厂商加紧渗透,日系电池企业也加速对国内材料企 业认证,预计2019年将开始大规模采购。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658bcae009581b6bd9eb46.png)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4)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概况 (7)1、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7)2、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9)三、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与市场化程度 (11)四、行业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13)1、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3)2、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4)3、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14)4、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14)5、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5)6、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5)五、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5)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7)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8)1、有利因素 (18)(1)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18)(2)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18)(3)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资源优势 (20)2、不利因素 (20)(1)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20)(2)未来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逐步退坡 (21)八、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1)1、生产资质壁垒 (21)2、资金壁垒 (22)3、技术壁垒 (23)4、规模壁垒 (23)九、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4)十、行业经营模式及特征 (25)1、行业经营模式 (25)2、周期性 (27)3、季节性 (27)4、地域性 (28)十一、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28)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29)(1)与动力电池行业的关联性 (29)(2)与驱动电机行业的关联性 (30)(3)与其他零部件行业的关联性 (31)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31)(1)与公共交通系统的关联性 (31)(2)与充电设施的关联性 (33)一、行业管理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是汽车行业内的自律性行业组织。
2018年新能源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车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5155da8bd63186bcebbcb1.png)
2018年新能源车行业分析报告正文目录一、新能源积分总需求计算:2019-2020 年需积极发展新能源乘用车 (3)1.1 2016年双积分核算:2016年实际数据与我们此前估算结果一致 (3)1.2 2017-2020年双积分估算:积分考核为新能源车在生产端提供动力 (4)二、政府角色需转型,积分交易定价是关键 (5)2.1 行业发展需要政府角色转型,双积分制未来有望逐步替代国补 (5)2.2 积分制交易价值量测算:积分制可缓解新能源车产销增长带来的国补财政压力 (6)三、相关建议 (12)四、风险提示 (12)图表目录图表1:全行业平均燃料消耗积分预测 (4)图表2:2018-2020年新能源积分总需求测算 (5)图表3:积分组合制度具体内容 (6)图表4:2016年新能源车补贴标准 (7)图表5:2016年行业所需补贴测算 (7)图表6:2017年新能源车补贴标准 (8)图表7:2018年新能源车补贴标准 (8)图表8:2017年行业所需补贴测算 (9)图表9:2018-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测算 (9)图表10:2018年行业所需补贴测算 (10)图表11:2019年行业所需补贴测算 (10)图表12:2020年行业所需补贴测算 (11)图表13:2018-2020年积分制价值 (11)图表14:2019-2020年积分交易定价 (12)一、新能源积分总需求计算:2019-2020 年需积极发展新能源乘用车3月4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央视《部长之声》专访时表示,正在研究关于我国取消燃油车的时间表,不过现阶段更重要的是确定我国新能源车在2020年后的占比,目前已确定的是2019年要占8%,2020年要占到10%。
我们认为,新能源车的发展和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属大势所趋。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902万辆和2888万辆,新能源车产销占比目前不到3%,如按8%和10%估算,新能源车2019年目标220万辆左右、2020年目标290万辆左右。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414a76b84ae45c3b358c75.png)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乘用车:行业驱动逻辑换挡,拐点已过放量可期 (5)1、国内电动乘用车:政策转向促降成本,全球消费升级驱动成长 (7)(1)国内政策:驱动逻辑逐步转变,双积分政策带来增量 (7)①由政策性驱动逐步转变为内生增长 (7)②双积分政策2018年开始实施,带来增量供给 (7)③抵扣负积分所需新能源汽车产量计算 (12)④国内电动乘用车市场增速预测 (13)⑤消费升级驱动内生增长 (14)(2)自主品牌崛起,市场格局重构 (16)(3)价格中枢下移,引爆A00放量 (18)①低速电动车市场迎接规范化,微型车迎机遇 (20)(4)共享经济打开空间,新兴模式快速推广 (21)①分时租赁是新兴趋势 (21)2、海外新能源乘用车:经济性推动为主,与国内品牌联合成主流 (22)(1)海外新能源车发展迅速,经济性为推动力 (22)(2)海外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型加速投放 (32)(3)国内政策刺激国外车企,强强联合成为主流 (35)①国内外强强合作,保证竞争优势 (36)二、电动物流车:城市物流高速发展,电动替代空间广阔 (38)1、补贴退坡叠加门槛提高,物流车电动化拐点来临 (39)(1)退坡敦促降成本,三万公里有望下调 (39)2、存量替换需求巨大,渗透率提升一触即发 (40)(1)物流车存量市场巨大,短途城市物流车成为发展重点 (40)(2)第三方物流企业降成本首选物流车电动化 (40)①物流车主要下游客户及购车模式 (40)②电池成本下降可期,补贴退坡削减电动车成本优势仅是短期逻辑 (41)(3)路权政策倾向为电动物流车承揽城市物流市场开绿灯 (42)3、“邮政集采+租赁”模式将驱动物流车增量需求 (43)(1)邮政集采+租赁模式双引擎,消费市场提供想象空间 (43)三、电动客车:退坡倒逼降本增效,行业洗牌龙头获益 (45)1、补贴退坡及16年抢装过后,电动客车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面临最大挑战的板块 (45)2、补贴退坡叠加门槛提高,客车产业链强者愈强 (46)四、48V电源汽车:政策引导全球趋势,过渡期完美选择 (48)1、燃油效率要求提高,48V系统大势所趋 (48)(1)政策要求促使企业必须大幅节能减排 (48)(2)48V系统是降低油耗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50)2、电气智能化功率增加,48V改造性价比高 (51)(1)电气系统负担增加促使汽车电压提高 (52)(2)智能化提升明确48V需求,微混系统降低改造成本 (53)(3)48V系统技术成熟,传统汽车装备加速 (55)(4)已有搭载48V车型推出,零部件厂商积极备战 (56)五、中游环节强者恒强,高镍电芯已成主流 (57)1、马太效应愈演愈烈,龙头强者恒强 (58)2、高镍路线成为主流,18 年加速导入 (60)六、隔膜环节:壁垒铸就产业护城河,湿法隔膜供需紧平衡 (62)1、湿法工艺优势确立,技术高筑行业壁垒 (62)2、需求:动力电池放量增长,技术外资双重替代 (65)(1)新能源汽车全球周期开启,驱动隔膜需求高增长 (66)(2)突破海外技术垄断,国产隔膜进口替代进行时 (70)(3)切入全球供应链,海外需求拉动出口 (71)3、供给:行业多重壁垒凸显,产能扩张道阻且长 (72)(4)海外供应商扩产缓慢,市场优势转向中国 (73)(5)国内厂商加速扩产,市场份额逐步 (74)(6)高壁垒造就高毛利,短期维持供不应求 (75)七、行业相关企业简析 (77)1、隔膜龙头:创新股份 (77)2、动力电池龙头:国轩高科 (78)3、动力电池龙头:亿纬锂能 (79)4、汇川技术:汽车电子快速放量,多点开花聚焦增长 (79)5、宏发股份:传统业务有望突围,新能源汽车业务迎来爆发 (81)6、方正电机:深度布局动力总成,精准定位细分市场 (83)7、信质电机:传统业务稳健,48V电源核心零部件添彩,无人机业务可期 (86)。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cc4e43312b3169a451a432.png)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4)第一节政策法规 (4)第二节汽车行业热点分析 (9)第二章201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1)第一节汽车工业经营情况 (21)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增幅回落 (21)二、利润总额增速趋缓,增幅下降 (22)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23)四、亏损企业家数有所增加 (24)五、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资金增长较快 (25)第二节全国汽车商品进出口情况 (25)一、汽车商品进口情况分析 (26)二、汽车商品出口情况分析 (30)第三章2017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36)第一节节能汽车市场情况 (36)一、产销总体情况 (36)二、产销细分情况 (36)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37)第二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分析 (40)一、产销总体情况 (40)二、产销细分情况 (40)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43)第四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5)第一节相关政策环境分析 (45)一、节能汽车 (45)二、新能源汽车 (46)第二节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48)一、节能汽车 (48)二、新能源汽车 (53)第六章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5)第一节动力电池发展分析 (55)一、市场发展 (55)二、分类配套 (56)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第二节驱动电机发展分析 (62)一、市场发展分析 (62)二、分类配套 (63)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9)表1 2017年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情况 (21)表2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22)表3 2017年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变动情况 (22)表4 2017年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情况 (23)表 5 2017年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情况 (24)表 6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4)表7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亏损额情况 (25)表8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排量产销量 (37)表9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40)表10 2016年至今发布或实施的部分汽车节能政策法规(简表) (46)表11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汇总 (47)表12 2017年市场份额前十电池企业动力电池配套情况 (55)表13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8)表14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9)表15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60)表16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十大企业 (63)图录图 1 2016~2017年1.6L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月度趋势 (36)图 2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车型产销量占比 (37)图 3 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前十城市 (41)图 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车企榜 (42)图 5 2015年车用燃料替代量 (49)图 6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总电量 (55)图7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分类电池装机电量 (56)图8 2017年新能源汽车各电池材料装机电量 (57)图9 2017年四种类型动力电池份额占比 (57)图10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类型统计 (58)图11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类型 (59)图12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类型 (61)图13 2017年度电机类型市场结构情况 (64)图1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月度装机量 (65)图15 2017年前十新能源乘用车电机供应商装机情况 (66)图16 2017年1~11月新能源客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7)图17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客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7)图18 2017年1~11月新能源专用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8)图19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专用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9)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4321a7960590c69ec3768c.png)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3月目录一、政策:择优扶强,驱动产业升级 (4)1、降补贴提门槛,由普惠扶持转向择优扶强 (4)2、严苛需求标准,驱动产业升级 (6)3、双积分政策倒逼车企加大新能源车型投入,确保产销高增长 (7)二、下游需求:供给驱动,政策弱化 (8)1、乘用车:供给增加,非限购城市需求启动 (9)2、客车:公交需求透支,座位客车电动化提升空间大 (11)3、专用车:短期路权是核心驱动力,经济性将驱动物流车电动化加速 (13)4、18年产销展望:预计将突破100万辆 (16)三、中游供应链:格局分化,价格承压 (18)1、需求高增长,供给过剩,价格承压 (18)2、格局分化 (22)四、上游资源:钴强势,锂震荡 (26)1、钴:资源长期短缺,价格持续上行 (26)2、锂:供需格局逐步扭转,价格处震荡区间 (28)五、主要风险 (31)政策:择优扶强,驱动产业升级。
2013 年开始的普惠型补贴政策撬动大量社会资本,驱动产业初期快速发展,但过低的补贴标准导致企业行为短视化,产业整体降本增效缓慢。
政府部门及时调整,17 年开始大幅降补贴提门槛,由普惠扶持转向择优扶强,对产业技术进步推动的效果十分明显,尽管产业面临短期价格压力,但长期的国家产业竞争力得以显著提升。
下游需求:供给驱动,政策弱化。
17 年产销两旺,18 年预计将突破100 万辆,乘用车和专用车将是主要增长点。
17 年以山东、河南为代表的传统低速电动车市场需求旺盛,非限购城市需求逐步启动,18 年新增车型丰富将进一步驱动需求。
16 年底抢装导致17 年新能源客车需求透支,18 年将呈现恢复式增长。
路权是物流车短期核心驱动力,运营商仍处于扩张期,18 年将维持高增长。
菜鸟等巨头入局,将进一步加速物流车电动化。
中游供应链:格局分化,价格承压。
需求维持高增长,18-20 年动力电池复合增长率36%,但供给过剩,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普遍在40%以下,价格承压。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f073cdaeaad1f346933f43.png)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机制 (4)2、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5)二、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10)1、汽车行业概况 (10)(1)产品开发环节 (11)(2)零部件采购环节 (11)(3)整车制造环节 (11)(4)市场营销环节 (11)2、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12)3、行业发展趋势 (13)(1)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13)(2)供需两旺,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14)(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潜力巨大 (16)(4)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熟、产业配套日趋完善,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7)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8)1、行业竞争格局 (18)2、行业排名情况 (18)3、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9)四、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0)五、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1)1、生产准入壁垒 (21)2、资金壁垒 (22)3、技术壁垒 (22)4、规模壁垒 (23)5、品牌壁垒 (23)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4)1、有利因素 (24)(1)政策红利刺激 (24)(2)城市限购促进新能源汽车需求 (25)(3)后发优势明显 (25)(4)产品性能快速提升,价格持续下降 (26)2、不利因素 (26)(1)产品售价较高 (26)(2)电池性能有待突破 (27)(3)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27)七、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27)1、上游行业 (28)2、下游行业 (29)八、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9)1、周期性 (29)2、季节性 (30)3、区域性 (30)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机制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形成了各有分工、职责明确的行业监管机制。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7e24f6102de2bd96058860.png)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长期增长潜力大 (5)一、新能源电动车发展空间巨大 (5)二、骗补查处净化行业空气,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三、补贴退坡幅度较大,标准精细化,对低端产能具有挤出效应 (7)四、推荐目录常态化,车型日益丰富 (8)五、积分制实施利好新能源车产业链 (9)第二节新能源车销量下半年环比将大幅增长,全年销量无忧 (11)一、大量高性价比车型推出,乘用车将持续高增长 (12)二、纯电客车下半年回暖,但全年销量或将下滑 (16)三、物流车或迎来突破增长 (17)四、特斯拉Model3量产在即,传统领先车企加快新能源车的布局 (18)第三节电池产能结构性过剩,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21)一、电池环节产能过剩,竞争加剧 (21)二、三元电池在动力电池占比将持续提升 (24)第四节三元正极材料量价齐升 (29)第五节湿法隔膜占比将持续提升 (32)第六节重点公司分析 (35)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 (5)图表2:动力电池需求逐年增加 (5)图表3:国家从2016年起开始严查骗补行为 (7)图表4:纯电乘用车积分算法根据续驶里程调整 (10)图表5:不同综合能耗量所采用积分系数不同. (11)图表6:新能源车产销量触底回升. (12)图表7:乘用车是新能源车销量的主要支撑 (13)图表8:A00级乘用车迎来放量 (13)图表9:2017年1~5月畅销纯电乘用车车型排行 (15)图表10:2017年1~5月畅销混动乘用车车型销量情况 (16)图表11:纯电客车销量同比大幅下滑 (17)图表12:海外国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稳步增长 (18)图表13::2017年,海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高于国内. (19)图表14:国外车企规划2025年新能源车将达到570-820万辆 (20)图表15: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稳步增长 (21)图表16:2016年各类车型电池搭载辆占比 (22)图表17:2016年各类车型的平均带电量(kWh) (22)图表18:动力电池产能结构过剩 (22)图表19:主流动力电池厂商的产能 (23)图表20:2017年1~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 (23)图表21:三元电池是现阶段实现高能量密度最为可行的技术路线 (25)图表22:2015-2017年各类电池在电动物流车上的装载比例 (28)图表23:动力电池中三元电池占比提升 (29)图表24:我国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产量大幅增长 (30)图表25:主要企业的正极材料产能情况 (30)图表26:正极材料产量逐月增加 (31)图表27:金属钴和NCM523价格去年以来趋势向上 (31)图表28:锂电隔膜出货量逐年增加 (32)图表29:锂电隔膜价格逐年下降 (32)图表30:国内主要厂商2017年底预计产能都将超1亿平方米 (33)图表31:隔膜厂商加大湿法隔膜产能扩展 (34)图表32:2016年主要隔膜产商湿法隔膜销量 (34)表格目录表格1:2017~2018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 (7)表格2:2017~2018新能源专用车补贴政策 (7)表格3:2017-2018新能源客车补贴政策 (8)表格4:17年补贴车型目录按月出台,逐步丰富 (8)表格5:新能源积分为零时的所需新能源车产量敏感性分析 (10)表格6:新能源车产量预测 (12)表格7:2017年上市的新能源乘用车主要车型 (14)表格8:主要物流车厂家的电池的供应商 (17)表格9:部分外资车企的主要新能源车型 (20)表格10:2017年电池需求量预测 (22)表格11:各种锂电的优缺点比较 (24)表格12:不同配比的三元材料性能对比 (25)表格13:前五批目录的电池分类 (25)表格14:国外厂商纷纷转向三元电池 (26)表格15:16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 10 车型及各个车型电池供货情况 (27)表格16:2017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10名 (27)表格17:部分畅销物流车型相关参数 (28)表格18: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测算 (32)表格19:湿法隔膜相对于干法隔膜的优势 (33)表格20:现阶段隔膜厂商的主要客户 (34)第一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长期增长潜力大一、新能源电动车发展空间巨大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
2018年新能源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车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7bc5ca3186bceb19e8bbde.png)
2018年新能源车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4月目录一、政策:国内外政府均扶持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已成全球趋势 (6)1、低碳化成全球趋势,多国出台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6)(1)温室效应日益严峻,低碳化发展、能源转型成为全球趋势 (6)(2)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全球变暖,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 (7)2、能源安全、环境问题、汽车强国,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8)二、新能源车:政策叠加海外车企布局,2030年销量或超亿辆 (11)1、补贴退坡、双积分接力,国内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不断档 (11)(1)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始于“十城千辆”,新能源车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1 (2)2025年新能源汽车规划产量达到700万辆 (11)(3)双积分制实施推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 (13)(4)政策支持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遥遥领先 (14)2、跨国车企布局新能源车,拉动市场需求 (14)3、参考智能手机发展,新能源车2030年销量有望达到1.03亿辆 (15)三、动力电池:2030年需求或超4500GW,产业呈现集中寡占型. 181、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约占整车成本的40% (18)(1)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整车的核心零部件,是成本最大的零部件 (18)(2)锂离子电池是主要的动力电池类型 (19)2、2030年动力电池需求量或达4813GWh (20)(1)新能源车类型多样,单车带电量存在差异 (20)3、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约30%,CR4为56.9%,行业为中集中寡占型 (22)(1)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利用率处于30%水平,价格仍处于下降通道 (22)(2)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一,CR4为56.9%,市场相对集中 (23)4、高能量密度成趋势,全固态锂电池值得关注 (23)(1)国家政策导向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 (23)(2)全固态锂电池是解决安全性和提升能量密度的重要方向 (24)四、电池四大材料:电解液产能利用率高、正极格局最分散 (24)1、正极:产能利用率约25%,CR4为28.5%,行业呈原子型 (25)(1)中国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处于25%左右,价格受上游材料影响较大 (25)(2)湖南杉杉正极材料产量排名第一,CR4为28.5%,行业呈现原子型 (26)(3)高镍三元材料成主流趋势 (28)2、负极:产能利用率约40%,CR4为69.0%,行业呈高集中寡占型 (29)(1)中国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处于40%左右 (29)(2)贝特瑞负极材料产量排名第一,CR4为69.0%,行业呈高集中寡占型 (30)(3)硅基负极材料将成为国内负极材料企业重点发展方向 (31)3、隔膜:产能利用率约30%,CR4为44.6%,行业呈中集中寡占型 (32)(1)中国隔膜产能利用率处于30%左右,价格处于下降通道 (32)(2)上海恩捷隔膜产量第一,CR4为44.6%,行业呈中集中寡占型 (33)(3)涂覆隔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4)4、电解液:产能利用率约50%,CR4为54.5%,行业呈中集中寡占型 (35)(1)中国电解液产能利用率处于50%左右,价格主要受原料六氟磷酸锂影响 (35)(2)天赐材料电解液产量排名第一,CR4为54.5%,行业呈中集中寡占型 (36)(3)添加剂应用、新型溶剂添加、新型锂盐是电解液发展方向 (37)五、电机电控:集成化设计将成主流 (38)1、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 (38)(1)电机电控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是“三电”动力总成系统主要构成 (38)(2)目前主要有四种电机电控系统 (38)(3)电机电控参与企业众多,但大致分为四类 (39)2、电机:永磁同步是主流,CR4为37.0%,行业呈中集中寡占型 (39)(1)电机装机同增50%以上,永磁同步电机占比达78.4% (39)(2)比亚迪电机装机量排名第一,CR4为37.0%,行业呈中集中寡占型 (40)(3)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趋势向永磁化、数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42)3、电控:CR4为42.2%,行业呈中集中寡占型,关注IGBT国产化替代 (42)(1)电控装机同增50%以上 (42)(2)比亚迪电控装机量排名第一,CR4为42.2%,行业呈中集中寡占型 (43)(3)IGBT国产化替代是电控系统发展趋势 (44)4、趋势:集成化将成为电机电控发展主流 (44)六、动力电池回收:回收市场空间超千亿,政策不断完善 (45)1、退役电池涉及环境、资源和安全问题,回收成为必然选择 (45)(1)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严峻 (45)(2)退役动力电池去处是困扰行业和社会的关键问题 (45)①环境问题 (45)②资源问题 (46)③安全问题 (46)(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行业迎来新机遇 (46)2、2030年动力电池需求的镍钴锂价值超万亿、回收市场空间超千亿 (47)(1)新能源汽车放量后,对金属原材料需求多 (47)(2)锂、镍、钴年需求量大,需要回收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同时对应的回收空间也很大 (48)3、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政策和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48)七、新能源车增长态势明确,产业格局初现 (49)1、全球视野下,新能源汽车长期空间广阔 (49)2、动力电池、四大材料、电机电控格局初步呈现,同时政策框架完善,保障机制明确 (49)八、主要风险 (50)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50)2、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50)3、新能源车预测结果有效性风险 (51)4、 竞争加剧导致产业链价格超预期下降风险 (51)电动化已成趋势,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超亿辆。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84bb72284ac850ac024213.png)
2018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9-08-27 18:35一、行业概况1 、行业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行业分类按照动力类型,新能源汽车可分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四大类型,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目前研发和推广的主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按照车型,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
3、行业特征政策作用明显。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基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建设汽车工业强国的考虑制定的基本国策。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属于当前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性发展产业,尤其是税费减免、财政补贴、限购豁免等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用巨大。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同步从2017 年开始逐年退坡,并将在2020 年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面临较大挑战,但短期内政策依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引擎”。
周期性。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从孕育期、导入期步入到成长初期,政策扶持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行业景气周期。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预测,203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40%-50% ,保有量将达到8 千万-1 亿辆。
区域性。
汽车产业具有规模经济、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产业链长、技术及资本密集性等典型特点,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易于形成产业集群模式。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长三角产业集群、泛珠三角产业集群、京津产业集群、西南产业集群、中部产业集群和河北、河南及山东地区产业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内的主要客户、主要竞争对手也主要位于这六大区域内。
季节性。
我国车载电源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一致,有一定季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4)第一节政策法规 (4)第二节汽车行业热点分析 (9)第二章201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1)第一节汽车工业经营情况 (21)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增幅回落 (21)二、利润总额增速趋缓,增幅下降 (22)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23)四、亏损企业家数有所增加 (24)五、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资金增长较快 (25)第二节全国汽车商品进出口情况 (25)一、汽车商品进口情况分析 (26)二、汽车商品出口情况分析 (30)第三章2017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36)第一节节能汽车市场情况 (36)一、产销总体情况 (36)二、产销细分情况 (36)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37)第二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分析 (40)一、产销总体情况 (40)二、产销细分情况 (40)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43)第四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5)第一节相关政策环境分析 (45)一、节能汽车 (45)二、新能源汽车 (46)第二节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48)一、节能汽车 (48)二、新能源汽车 (53)第六章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5)第一节动力电池发展分析 (55)一、市场发展 (55)二、分类配套 (56)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第二节驱动电机发展分析 (62)一、市场发展分析 (62)二、分类配套 (63)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9)表1 2017年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情况 (21)表2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22)表3 2017年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变动情况 (22)表4 2017年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情况 (23)表 5 2017年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情况 (24)表 6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4)表7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亏损额情况 (25)表8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排量产销量 (37)表9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40)表10 2016年至今发布或实施的部分汽车节能政策法规(简表) (46)表11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汇总 (47)表12 2017年市场份额前十电池企业动力电池配套情况 (55)表13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8)表14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9)表15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60)表16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十大企业 (63)图录图 1 2016~2017年1.6L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月度趋势 (36)图 2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车型产销量占比 (37)图 3 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前十城市 (41)图 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车企榜 (42)图 5 2015年车用燃料替代量 (49)图 6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总电量 (55)图7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分类电池装机电量 (56)图8 2017年新能源汽车各电池材料装机电量 (57)图9 2017年四种类型动力电池份额占比 (57)图10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类型统计 (58)图11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类型 (59)图12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类型 (61)图13 2017年度电机类型市场结构情况 (64)图1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月度装机量 (65)图15 2017年前十新能源乘用车电机供应商装机情况 (66)图16 2017年1~11月新能源客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7)图17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客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7)图18 2017年1~11月新能源专用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8)图19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专用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9)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汽车行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国家总体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全年产销分别为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2%和3%,分别低于上年同期11.3个和10.7个百分点。
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明显高于产销量增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实现了国内、国际市场双增长。
第一节政策法规2017年,国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围绕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领域战略重点技术、绿色制造、新能源汽车推广、智能网联汽车推广、汽车行业管理及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方向2017年4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动力;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业链条体系;突破重点领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发展要求。
2017年末,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破制造业重点领域,实现关键技术产业化,国家发改委提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部署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切实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2.绿色发展贯穿汽车生命周期,绿色制造成为行业必然选择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6个部委,发布废轮胎行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显示,相关政府部门自2017年9月开展摸排工作,并在10~11月进行清理整顿,12月对部分地区清理整顿开展情况进行督察。
这次清理整顿的工作目标是取缔一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加工利用小作坊、“散乱污”企业和集散地。
与此同时,环保部及其他国家部委积极引导有关企业采用先进加工工艺,聚集发展,集中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
另外,环保部发布国家《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性标准,对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有害物质明确限制要求。
3.加大行业发展调控力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渐成体系自2017年6月28日起,《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开放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限制条件。
此外,建立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将不受两家的限制。
自7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正式实行。
新能源企业准入方面,取消企业应掌握车载能源、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项“核心技术”之一的要求,调整为具备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等。
4.维护消费者权益,改善市场秩序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自2017年7月1日开始实施,旧的办法同时废止。
新办法规定,汽车经销商不可以再加价购车,同时改革了汽车授权销售制度,并且取消了异地购车不能上牌的规定,车、证也不可分离,新办法不仅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改善了消费者与经销商之间的对立关系。
另外,自6月20日起,机动车号牌管理改革机制开始实施,车主可以登录网站或用手机APP进行网上选号,选号范围有所扩大,保留号牌也将更加容易。
3月16日,商务部、公安部、环保部三部委就二手车限制迁入问题联合发布《商务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请提供取消二手车限制迁入政策落实情况的函》,再一次要求落实取消二手车限制迁入政策。
三部委联合要求各地加快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抓紧报送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情况。
5月12日,由交通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快推动汽车维修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推进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升级,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5.油耗、排放法规再度升级,减排方案力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明确考核自2019年正式开始,为车企多提供一年的缓冲时间,将有效推进新能源车在技术路线获得更多缓冲时间实现技术难题突破而非单靠时间紧迫的政策压力倒逼车企仅通过积分买卖的方式实现考核通过。
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2016年度和2017年度乘用车的燃料消耗量积分以及新能源积分进行考核。
自2017年1月1日起,国V排放标准开始在全国正式推行,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重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均须满足国V排放标准。
与此同时,车用燃油标准也同步升级,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车用汽油(包括E10乙醇汽油)、柴油,并对汽油标号进行调整。
9月13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1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国范围将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6.新能源汽车推广加速新能源补贴逐渐退坡,双积分政策推出,将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一次全新变革,促进厂商逐渐停产高油耗且利润低的车型,转而生产更多小排量燃油车以及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等,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新能源车型的价格回归到一个正常水平。
关于小排量购置税的优惠也将在2017年结束后退出,自2018年1月1日起,1.6L 及以下车型购置税回归10%。
而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将延期,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针对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可执行本政策。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自2017年11月20日起,将在全国分三批推广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首先在2017年底之前在所有省会城市及部分地级市正式启用,2018年上半年全国全面启用。
新能源号牌可以明显区分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限行城市可以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同时也避免了很多执法上的难度。
另外,在2017年11月央行、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汽车信贷管理办法》修订版中也调整了车贷政策,新能源车贷比例提高,贷款政策也开始向新能源车方向倾斜。
3月1日,四部委联合发布《促进汽车电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通知,提出动力电池发展规则:2018年,提升现有产品性价比;2020年,大规模应用锂离子动力电池;2025年,新体系电池力争实现突破。
7.网约车分享经济模式的发展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等7个部门联合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