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参考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2》教学参考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问题导学一、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局势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漫画中的历史材料二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和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
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1)材料中的漫画深刻揭示了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1991年哪一重大事件发生后,布什发表了材料中的这番讲话?此后国际政治格局什么发展趋势更明显?材料三(3)材料中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与挑战不包括()A.环境问题 B.贫困问题C.恐怖主义 D.宗教问题(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影响(1)表现①欧盟: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③日本: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④中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的影响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不同的政治力量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可以遏制某些国家贸然发动战争,谈判和协商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主要途径。
当堂检测1.1991年12月25日晚,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不复存在。
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走向了()A.两极格局B.单极格局C.多极化趋势D.全球化趋势2.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
高中历史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高中历史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精选教案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1.1 背景介绍:20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争夺殖民地,世界格局日益紧张。
1.2 教学内容:1.2.1 了解20世纪初世界格局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1.2.2 掌握各大国的殖民地分布及势力范围。
1.2.3 分析20世纪初世界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相关历史视频,加深对20世纪初世界格局的了解。
1.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大国的殖民地政策及其影响。
1.3.3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格局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影响。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2.1 背景介绍:20世纪初,世界格局紧张,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最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2 教学内容:2.2.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及主要矛盾。
2.2.2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及其影响。
2.2.3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2.3.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2.3.2 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加深对战争场面的感受。
第三章: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会议3.1 背景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维护世界和平,各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
3.2 教学内容:3.2.1 了解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目的。
3.2.2 掌握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2.3 分析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3.3.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3.3.2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对世界格局的调整。
3.3.3 观看相关历史视频,加深对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会议的理解。
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4.1 背景介绍:20世纪30年代,世界局势紧张,纳粹德国的扩张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4.2 教学内容:4.2.1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及主要矛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基本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情况及其原因和影响。
了解两极世界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变化趋势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掌握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介绍和讨论,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应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分组课前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并评价。
2.阅读材料,比较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的瓦解。
3.阅读材料总结形成缓和与动荡局面并存的原因。
4.阅读材料分析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又重视多边合作的原因。
5.阅读材料探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6.阅读材料讨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情况的介绍和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关心政治的素质,认识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关。
通过对当今世界动荡局势的介绍和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惜现在的幸福、安定的生活的观念。
2.通过讲解、讨论在多级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树立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过程和原因;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积极影响。
难点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际形势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影响?新课学习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一系列会议构建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培养理性、客观、公正的思维方式。
4.培养学生关注全球问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热爱和平、积极进取的新时代青年。
5.时事评论: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体现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提交作业时,请按照题目顺序进行排列,以便教师批改。
3.作业完成后,请进行自查,确保答案正确、论述清晰。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在世纪之交的机遇与挑战及外交政策调整。
2.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世界格局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历史观,培养热爱和平、尊重差异的情感态度。
(2)结合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5.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教学评价:
高中历史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高中历史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精选教案第一章:20世纪的全球政治格局变迁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格局的形成1.3 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与proxy 战争1.4 1991年苏联解体与冷战结束第二章: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2.1 冷战后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2.2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2.3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与新兴力量的崛起2.4 跨国问题与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第三章:世纪之交的我国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3.1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外交战略演变3.2 我国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3.3 我国与主要国家的关系及合作领域3.4 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实践与经验第四章: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格局变化4.1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4.2 跨国公司与全球产业链的重组4.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与互利合作4.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第五章:世纪之交的文化交流与碰撞5.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5.2 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5.3 我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与交流5.4 文化冲突与文明互鉴的挑战与机遇第六章:21世纪初的国际政治格局重组6.1 9/11事件与全球反恐战争的发起6.2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的中东政策6.3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6.4 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动与我国的战略应对第七章: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较量7.1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新兴市场的崛起7.2 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的趋势7.3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全球合作7.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实践第八章:21世纪的我国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8.1 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坚持与拓展8.2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8.3 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8.4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与担当第九章:21世纪的全球经济格局新变化9.1 数字经济与的发展趋势9.2 跨国公司的角色变化与全球产业链的新布局9.3 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9.4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十章:21世纪的文化交流与碰撞10.1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挑战10.2 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0.3 我国文化产业的崛起与国际影响力10.4 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第十一章:国际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挑战11.1 恐怖主义活动的全球化及其影响11.2 国际反恐合作的历程与挑战11.3 网络安全问题的发展与应对策略11.4 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第十二章:人类发展与全球性问题12.1 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恶化12.2 公共卫生与全球性疾病的防控12.3 移民与难民问题及其对国际社会的挑战12.4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创新第十三章:地区热点问题与冲突13.1 中东问题及其对全球政治的影响13.2 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安全格局的变化13.3 南海争端与地区安全形势13.4 非洲之角冲突与国际社会的作用第十四章: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14.1 国际法与国际法庭的作用14.2 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贸易规则的演变14.3 金融治理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14.4 联合国改革与全球治理结构的优化第十五章:未来世界格局的展望15.1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趋势15.2 、生物科技与能源技术的突破15.3 国际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5.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与路径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20世纪全球政治格局的变迁、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我国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全球经济格局变化、文化交流与碰撞、21世纪初的国际政治格局重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较量、21世纪的我国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全球经济格局新变化、文化交流与碰撞、国际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挑战、人类发展与全球性问题、地区热点问题与冲突、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以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展望等内容。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 * 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 * 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 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导入: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设问】东欧剧变(1)什么变了?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设问】(2)这种变化,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欧剧变的表现来回答这个问题?(2)表现:波兰剧变、德国统一等结合图片讲解波兰剧变、德国统一东欧剧变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过选举和平方式演变的。
例如波兰。
1989年西方国家支持的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
波兰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另一种和平方式是通过国家的统一来完成的。
例如德国。
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即实行 * 的民主德国,我们称其为东德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我们称其为西德。
两者之间以柏林墙间隔。
然而在1989年,这道柏林墙已经不能阻隔东德公民大量外逃。
1990年,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9年至1990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放弃了 * 的方向。
由此可见,东欧剧变一是时间短,二是变化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参考课件(共26张PPT)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78天
北
贝
约
尔
轰 炸 南 社
格 莱 德
会
遭
党
导
总 部 大 楼
弹 袭 击
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化做废墟的中国驻 南斯拉夫大使馆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2、表现:
(1)北约轰炸南联盟:
(2)美国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 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对世界和平和地区 安全造成厂严重威胁。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⑴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⑵表现:波兰剧变、德统一等
⑶原因:
内因: 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政局动荡; 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
外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2、苏联解体
⑴过程:
戈尔巴乔夫
改革失败, 加剧政局动荡, 民族分裂
政治:杜鲁门主义
冷战
表现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
加强党领导的政权
经互会
华约
欧共体的形成
形成
日本的崛起
冲击 两极格局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中国的振兴
呈现
多极化趋势
促成
瓦解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加强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钱其琛回答《世界历史》记者的提问:这些事件 (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 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 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 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 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 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 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 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有影 响,起了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是否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地图、时间轴等辅助教学手段?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旨在让学生了解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认识多极化、全球化趋势下的世界格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了解主要国家的关系及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认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是否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地图、时间轴等辅助教学手段?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视频导入:播放历史纪录片,展示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联合国会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高中历史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高中历史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20世纪末期世界格局的特点;(2)掌握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3)认识多极化、全球化趋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变化;(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总结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特点;(3)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了解我国在国际格局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2)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国家认同感;(3)树立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特点;(2)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3)我国在国际格局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教学难点:(1)多极化、全球化趋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如何理解国际格局的动态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20世纪末期世界格局的特点,思考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变化,总结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特点。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在国际格局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加深对世界格局变化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多极化、全球化趋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国际格局变化中的最新动态;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国际时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世界格局变化。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了解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变化,掌握两极格局到多极格局的转变过程。
2. 分析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认识全球化趋势下的世界发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27《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共1课时)
3.针对多极化、全球化、区域合作等概念,结合实际案例,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要求:不少于600字,观点正确,论述充分。
4.请同学们关注当前国际形势,选取一个热点问题,如中美贸易摩擦、朝鲜半岛局势等,分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要求:不少于800字,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4.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并进行课堂分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和平发展意识,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培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世界历史的参与者,肩负起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
3.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世纪之交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重点讲解多极化、全球化、区域合作等概念。
2.分析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如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欧盟的崛起、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等。
5.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在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中,我国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要求:不少于600字,观点明确,具有深度。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和规律,提高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世纪之交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讨论题目,如:“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及其影响”、“我国在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共识。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小组任务,如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课堂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
3.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形成共识。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短文,字数不限,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3.教师提醒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当前世界格局的最新动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案例亮点
5.结合现实,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本案例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发展,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习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生能够站在国际视角审视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段关于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及重要事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3.掌握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包括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的趋势。
4.能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其影响。
5.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将世界格局的演变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深入分析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2.运用历史资料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2.通过二战后世界格局的讲解,使学生理解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和冷战的对立。
3.讲解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让学生掌握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的趋势。
4.结合历史事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其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围绕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和影响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总结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补充和完善学生的认知。
3.通过思维导图或时间轴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世界格局演变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方案优质教案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方案【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极格局瓦解的背景及其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提高阅读材料和归纳、概括历史的能力;理解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提高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学习,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的状况,掌握阅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通过两极格局时期与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比较,了解世纪之交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掌握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结合多极化趋势加强,探究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特征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学习,认识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瓦解后出现的“一超多强”局面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又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所以“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作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当今世界格局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当今世界格局中多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世界格局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对现实问题影响广泛,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较难把握,所以,“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第一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要点: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②东欧剧变;③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第二目“和平与动荡并存”教学要点:①“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②北约轰炸南联盟;③9.11事件。
第三目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学要点:①美国构筑单极世界的企图;②欧盟的成立;③日、俄、中等政治力量的壮大;④“一超多强”局面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导入设计①营造情境以美苏对峙的漫画导入新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课的地位:本课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课。
它是在继前面阐释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的基础上,介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课涉及的内容,许多是当今世界中的重大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学习时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祖国。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国际形势的形成和发展,充满着探求的欲望,但是有时难免片面和肤浅。
所以对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的原因和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判断,将是重点。
三、教学目标设计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和多级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事件的发展,总归有它的内因和外因。
对于两级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的趋势原因的分析,将是本课学生要培养的能力,同时,相关知识,学生也要去掌握。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材料,形成对历史的现状和趋势的认识。
通过小组的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们探索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对历史成因的探索,培养学生们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知识的学习,将使学生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复杂性和长远性,从而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现状和原因。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二战之后的苏联,影响力极大,放眼世界,唯它可与美国相抗衡。
可它是怎样一朝倒塌的呢?对这个世界的现在和将来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就让我们走进27课,看看历史书上是如何论述这一问题的。
(设计思路:设置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历史的发展,都有着现实的基础,有着内外的原因。
二战的硝烟刚散,在这一现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便是美苏争霸,是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1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世纪之交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文章需包括以下内容:
a.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具体表现
b.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c.中国在多极化进程中的地位与角色
2.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需包括:
a.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c.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与措施
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课堂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a.世纪之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如何?
b.面临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我国采取了哪些外交政策?
c.你认为我国在世纪之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3)合作探究环节: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a.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b.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理解“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
c.中国在世纪之交的国际地位如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4)总结反馈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课堂小结。
a.列举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b.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c.描述中国在世纪之交的国际地位及外交政策。
2.教学方法:采用问答、填空、简答题等形式,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小结:
a.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2.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对国际形势充满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我国在世纪之交的发展状况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教学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巴乔夫改革及其后果对欧的影响;2.两极格发展史妥体后世界局势出现“一超多张”的局面;3.和不与动荡并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重难点】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多极化趋势难点:东欧为何剧变、苏联为何解体【教学方法】本节内容涉及的“热点”较多,已在时事政治中有所了解。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讲述、放录像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从中寻找疑问,带着问题去搜集有关的历史资料,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师相应提供部分历史原始录像、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处理,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9.11事件导入讲述新课: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2)过程:(3)影响:(1)“八一九事件”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阿拉木图宣言》2.苏联的解体对欧洲产生的影响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北约东扩,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其三,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3.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1)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不断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
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4)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 政治。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word教案
【课程标准】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教学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新课导入】教师:上个世纪末,当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在准备迎接新千年的到来时,谁也没有想到,世界局势会发生剧烈动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十七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讲授新课】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板书)(一)东欧剧变教师设问:剧变变的是什么?1、实质: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原因:多媒体投影:钱其琛答记者问,与学生共同总结剧变原因。
(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根本原因)(2)内部原因:经济上发展缓慢,政治上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国内矛盾尖锐(3)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3、典型代表多媒体投影:简单梳理东欧剧变中典型国家(1)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2)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动荡,政府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
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教师:东欧局势的变化也预示着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剧烈动荡的到来。
(二)苏联解体1、原因多媒体投影:简单介绍和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总结出启示。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启示;改革不能背弃社会主义方向。
多媒体投影:简单介绍斯大林模式(2)根本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长期实行,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3)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2、经过视频放映:放映“八一九”事件相关视频(1)1990年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对苏联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启示:改革不能放弃放弃党的领导权。
(2)1991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争霸结束。
多媒体投影:美国总统说的一段话,引出世界格局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板书)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问题,教师用投影加深印象。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遵照全面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辩证法要求,培养生运用必然与偶然、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2)了解东欧剧变和解体后,世界两级格局瓦解和多极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3)通过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特点,培养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因和外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2)问题探究:日本为何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为什么在国际上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2)世界重要力量都应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力(如欧盟、中国等),而不应该成为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如日本);(3)在世界多极发展中,大国仍然是重要的力量中心;在多极趋势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重点和难点:重点: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两级格局瓦解、多极趋势加强的表现难点:怎样认识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多极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解体过程和新的国际格局──“一超多强”的多极格局发展趋势。
建议教师在教时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图片等,尽量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发挥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展开研究,使生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使之多角度深刻解两极格局解体的本质原因和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方力量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应该做出的努力。
本课引言用文字叙述及照片创设历史情境,使生对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苏联解体产生感性认识,也可使生产生探究其深刻原因的兴趣。
引言中包括本课习任务:教师需要与生一起探究的两个问题(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的?)、需要解决的三个概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说课稿
《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教材简析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和解体后对世界局势的深刻影响,以及新的国际格局形成和发展方向.本课与老教材相比,增加了科索沃危机和“9 11"事件等时政“热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教材内容以及我校高一学生学情,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设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主要是通过理解世界为什么朝多极化趋势发展,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小组讨论、上网查询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合作地探究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通过总结多极化趋势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今后世界的国与国之间应该是多元共生的和谐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新教参本课的重点是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本课难点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危害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由以上分析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教学过程:第(一)新课导入: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世界的时空距离.再设置问题:两格局解体后世界为什么向多极化趋势发展?那多极化趋势又指的是什么呢?对世界形势的发展有何影响呢?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梳理本课的历史脉络。
第(二)新课讲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根据人类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知识梳理--知识攻关-—知识巩固-—知识迁移,由浅入深的开展教学。
首先是知识梳理:我以知识结构的形式梳理知识,帮助学生重新组合教材为三个部分,即多极化趋势在巨变中突现—-在动荡中渐变—-在发展中加强,一方面夯实学生的基础,另一个方面使学生整体感知历史,引领思路。
其次是知识攻关:在讲授新课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本课的重点。
人教新课标 高中历史必修1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案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习目标1.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史实,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2.了解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掌握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表现,探讨其原因与影响。
4.探讨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征,使学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信念。
预习内容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原因:。
(2)实质:。
(3)概况①1989年,。
②1990年,。
2.苏联解体(1)过程①1990年。
②1991年。
(2)影响:。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1)。
(2)。
2.表现(1)美国发动科索沃①背景:。
②旗号:。
③特点:。
(2)国际主义泛滥:。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1)美国:。
(2)欧盟:。
(3)日本:。
(4)俄罗斯:。
(5) :。
2.世界格局的特点:。
合作探究1.试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实质。
谈谈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2.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是什么?有何表现?原因是什么?3.读下列图片。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有何表现?试分析其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4. 概括第二次世界后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课堂练习1.有人说,德国通过剧变结束了分裂,完成了国家统一,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
这一观点()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苏联解体B.两极格局彻底瓦解C.南斯拉夫联邦解体D.多极化格局形成3.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欧盟经济实力增强,政治上主导世界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欧盟极力构筑单极世界D.世界格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2003年1月28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讲话中指责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声称要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创作了以下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俄、德、法等国家综合实力壮大,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或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原因(1)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改革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________”和“________”,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2)受苏联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的________纷纷丧失政权,________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2.概况(1)东欧剧变:①1989年,______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②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出现动荡,政府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________。
______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苏联解体:①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______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②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__________________,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瓦解。
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1.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______、宗教、______等矛盾相继爆发。
如______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的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________危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在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
2.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国际上一些组织和个人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在社会上进行暴力活动,被称为国际恐怖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主义日渐猖獗,对世界和平安定构成重大威胁。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美国:“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________,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________。
(2)欧盟:1992年,为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联盟,欧共体各国签订了《____________》。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日本:两极格局解体后,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席位。
(4)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________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______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其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5)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_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答案:一、1.(1)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公开性执政党社会制度2.(1)波兰柏林墙1990(2)多党制民族独立国家联合体二、1.(1)种族领土1991(2)科索沃联合国安理会3.(1)超级大国单极世界(2)政治及经济货币欧洲联盟条约(3)安理会常任理事国(4)联合国军事(5)霸权主义【问题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哪些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认识?提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本问题阐述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以及从中得出的相关认识。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1)相似之处:①从发生的原因上看,都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相关;都由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引起;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②从时间上看,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来势迅猛,发展迅速。
③从性质上看,都是共产党或工人党丧失了国家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
(2)有关认识: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曲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其发展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受到来自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遏制甚至“和平演变”等多种形式的颠覆。
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国情,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同时要注重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问题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
请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当今世界存在着哪些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提示: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矛盾与冲突是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本问题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把握本问题,能够从另一个层面认识当今国际关系的不和谐因素,从而深化对当今国际关系的认识。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冷战”结束后,虽然美苏争霸世界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但霸权主义仍未退出国际舞台,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有新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政治上,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强制推行西方的政治模式与价值观,竭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以干涉和颠覆发展中国家;经济上,通过制裁与封锁等手段逼迫对手让步;军事上,避开联合国的授权,使用武力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威胁和攻击;思想文化上,通过“和平演变”等方式对别国进行大力渗透。
(2)恐怖主义的威胁。
2001年“9·11”事件之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威胁安全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已上升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9·11”事件使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只有加强反恐斗争方面的国际合作,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是彻底解决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3)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仍然在很多地区存在着,成为影响地区和平安全的重要隐患,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局部冲突的发生。
【例题1】(2010·北京文综)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
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
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解析:解答本题,最关键的信息是题干中的时间“1990年”。
20世纪90年代,电视实况直播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
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
因此,②③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本题主要通过掌握重要事件的时间来解答,解答时最好采用排除法。
欧盟成立于1993年,首先排除①;北约轰炸南联盟发生在1999年,据此排除④。
【例题2】(2011·山东潍坊模块测评)某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
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A.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B.法国、德国、英国、日本C.亚洲、非洲、拉丁美洲D.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解析:“多强”是指多个力量中心。
在当今世界,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力量。
答案:A1 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
其“新思维”的核心内容是()。
A.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实行多党制D.放弃“斯大林模式”2(2011·山东济宁模块测评)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
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
A.德意志民族的分裂与统一B.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C.德意志民族矛盾的激化与缓和D.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3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4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
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其言论反映出()。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5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答案:1.A 2.C 3.D 4.D5.参考答案:图1: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
图2:两人对立,各为其主,中间的隔离带变得高大。
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峙局面加剧。
图3: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圆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