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

合集下载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对公司自身形象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财务造假的原因1. 盈利压力许多农业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对于高利润的期望,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夸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虚增销售收入,压低成本费用等。

2. 经营不善一些农业上市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业绩下滑,为了掩盖经营困难,便会选择进行财务造假,使公司在外部看起来依然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3. 严重依赖补贴一些农业上市公司依赖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经营,如果补贴被减少或取消,公司将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因此会通过财务造假来掩盖实际经营状况。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在一些农业上市公司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高层管理人员拥有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而基层员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了解较少,这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条件。

2. 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审计、内部控制等制度不完善,导致容易出现财务造假问题。

3. 诚信意识淡薄在一些农业上市公司中,管理层对于诚信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缺乏有效的制止和制裁。

三、解决方案1. 加强监管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对于违法违规的公司严肃处理。

3. 提高诚信意识农业上市公司应该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诚信意识,树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倡导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4. 强化信息披露农业上市公司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公布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提高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5. 鼓励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监督和舆论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举报,形成社会共同监管的力量。

四、结语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不仅损害了公司自身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权益,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和形象。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虚构业绩、夸大收入、减少负债等手段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伪造。

造假行为不仅会给企业及经济带来重大损失,也会破坏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造假现象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收入夸大和账目伪造:企业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应收账款等手段夸大企业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以提高股价和融资能力。

2. 利润及资产减值预提:企业通过减少利润及资产减值预提等方式,来增加当期利润,使企业的经营业绩更好,股价更高。

3. 资产重组和债务转股:企业通过虚增债务规模和资产重组,转移亏损企业,将企业壳资源出售,为经营公司提供更多利益。

造假行为的背后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盈利压力: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经营困难,面临盈利压力,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通过财务造假来掩盖真实情况。

2. 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农业上市公司监管机制还有待完善,监管不严格和监管力度不够强有利于一些企业进行财务造假。

3. 内部控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管理层和内部员工对财务造假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抵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为了解决财务造假的问题,农业上市公司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财务管理的责任与义务。

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确保投资者的知情权。

加强对公司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财务人员和管理层对财务造假问题的认识和风险意识。

在监管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审计机制,指导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监管和审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加大对农业领域的监管力度,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减少财务造假的空间。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财务造假现象存在且严重影响企业和市场的稳定发展。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信誉,也深刻揭示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

本文将从财务造假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财务造假问题1. 财务造假形式财务造假是指企业通过挪用资金、虚构交易、虚增收入等手段,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人为篡改,以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以谋求不正当利益。

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财务造假主要表现为虚增收入、变相隐匿亏损、虚构交易、资产负债表虚增等形式。

2. 影响财务造假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一方面,投资者在企业财务报表的造假信息下做出投资决策,往往会蒙受巨大损失;市场的正常运作也因为财务造假而受损,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财务造假不仅会导致企业信誉受损,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和监管处罚。

3. 原因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营压力。

农业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面临着经营压力和盈利压力,为了达到业绩目标,一些公司采取造假手段来掩盖亏损。

(2)监管不力。

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大,导致了一些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3)内部控制欠缺。

财务造假往往需要内部人员的共谋和配合,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容易为内部人员提供了造假的机会。

二、内部控制问题1. 内部控制意义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确保企业的资产受到保护,业务发展得以有效进行。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够。

一些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薄弱,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深入理解和重视,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财务造假,指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采取虚构、篡改、隐瞒真实财务信息的手段,从而误导投资者、其它利益相关者或者监管部门。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保护企业财产、增强企业效益、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及企业运营活动顺利进行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原因由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业务较为复杂,涉及农业种植、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而且业务流程较长、复杂,容易产生信息滞后和不对称,给财务信息的披露和核实带来了困难,也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机会。

农业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周期不稳定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农业上市公司存在着一定的盈利压力。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投资者的期望,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可能采取不正当手段来提高利润,从而掩盖实际经营状况。

农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例如内部审计和内部监控等制度不完善,内部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所缺失等,这也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机会。

财务造假使得投资者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产生误判,进而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财务造假破坏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声誉和信誉,使得投资者对农业行业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财务造假还会给农业上市公司带来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一旦财务造假被揭发,将面临行政处罚和民事诉讼等法律责任,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三、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农业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并加以执行,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和限制,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

农业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审计和内部监控,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监控机制,有效监督和检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揭示和预防各种违规操作和行为。

农业上市公司还应加强外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监督,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和投诉处理机制,加大监管部门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和核实力度,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减少财务造假的发生。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审计应对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审计应对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审计应对一、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分析1.虚构交易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一般大同小异,其目的均为提高净利润,以符合A股上市标准或者符合融资的盈利标准,其手段主要是虚构交易以实现虚增收入,只是各上市公司的具体方式不一。

就虚增收入的类型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1)伪造公章,冒充客户。

如万福生科伪造客户公章,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银行往来账单和物流凭证,甚至为虚假收入到税务部门纳税等。

(2)编造客户,伪造凭证。

由于冒充客户被发现的可能性比较高,所以进行舞弊的农业类上市公司更倾向于编造客户,尤其是编造数目众多的小客户,这些客户比较分散,核查起来相对较难。

在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中,经后期查实,其众多销售客户大多是编造的虚假客户。

(3)与客户合谋,利用客户中转过账。

冒充客户和编造客户都可能在审计的函证环节被发现,所以进行舞弊的农业类上市公司试图与客户合谋,利用客户中转过账。

合谋的客户可能是关联企业,如在新大地财务舞弊案中,新大地2009至2011年的前十大客户中接近一半是其关联方;合谋的客户也可能是非关联企业,在新中基财务舞弊案中,新中基通过新疆豪客等非关联方过账,但货物实体并未移动,移动的只是出库单等票据。

(4)利用壳公司自买自卖。

在新中基财务舞弊案中,新中基先成立了一个“壳公司”——天津晟中,由天津晟中从新中基采购产品,这样新中基实现了对外销售;天津晟中再转手将新中基的产品销售给新中基的子公司天津中辰,新中基的产品又回到了新中基,这样,新中基便可以自由操控交易。

2.虚减成本提高净利润的另一种手段是不合理处理成本费用以实现虚减成本,只是各上市公司的具体方式不一。

就虚减成本的类型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1)成本费用资产化。

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是管理层进行成本费用资产化处理的主要途径。

在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中,万福生科2011年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账款较上年增长了449.44%,在建工程的投入金额较上年增长了12.5倍,而工程的进度反而降低了。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热门板块,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和内部控制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进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造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数据虚报:一些农业上市公司为了追求业绩表现,存在对销售额、利润等财务数据的虚报行为。

有的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货币资金等手段,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看起来更为美好。

2. 成本支出滞后:一些农业上市公司滞后计提成本支出,导致利润被人为地夸大。

这种行为会给投资者造成误导,使得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

3. 隐藏财务信息:部分农业上市公司存在隐瞒财务信息的问题,例如擅自挪用资金、违规担保、虚增资产等,从而使公司的财务状况陷入不透明的境地。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监管,提高财务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以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也是造成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内部控制不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成为了财务造假的温床。

1. 控制环境不健全: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管理层不完整、监督不到位、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员工对财务造假存在一定的诱因。

2. 风险评估不准确:部分公司由于对外部环境和内部风险的认识不足,导致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不准确,容易产生财务造假的行为。

3. 控制活动不到位: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不够强化,导致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得以便利。

为了解决农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设置有效审计机制,提高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2.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公司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履行内部控制职责。

最新 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探究-精品

最新 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探究-精品

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探究财务不仅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更主要的是财产和债务,即资产和负债等。

造假就是做假证,假账,假表等等,即只要你有一丝的凭证是你实际没有发生的,就是造假。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其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引人深究。

因此,本文以万福生科与绿大地财务造假为例,分析了该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的特点,研究了推动该类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类公司;万福生科;绿大地;财务造假一、案例背景万福生科前身系(湖南省桃源县)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后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福生科”),成为一家主营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然而在2012年,企业上市还未到一年时,该公司就因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收到了湖南证监局《立案稽查通知书》。

万福生科于2013年3月1日公告自查且承认2008年至2011年涉及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虚增情况。

很据先前的财务数据数据,其在2008年到2011年的公司净利润共计1.81亿元,然而其中真实数额仅为2000万元,占造假数额达到90%左右。

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大地”)前身系云南河口绿大地实业有限公司,后在国内成为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公司主攻方向为设计及施工绿化工程,种植及销售绿化苗木。

然而2010年3月,证监会因绿大地涉嫌违规披露信息对其立案稽查。

在调查中该公司同样被发现存在收入利润造假等行为。

二、财务造假手段分析(1)虚增收入与利润在万福生科案中,由其2012年半年财务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该公司调整前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6.23个百分点,-15.34个百分点与-14.84个百分点,经过调整后这三项数据均大幅减少为-64.61%、-147.60%、-143.87%,最夸张的当属营业利润,前后相差130多个百分点。

对绿大地公司财务造假案的分析

对绿大地公司财务造假案的分析

对绿大地公司财务造假案的分析引言绿大地公司是一家大型农业企业,长期以来在市场享有良好的声誉。

然而,最近有报道指称该公司涉嫌财务造假,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本文将对绿大地公司财务造假案进行分析,以揭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背景介绍绿大地公司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多年来,公司不断扩大规模,并在行业内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业绩。

然而,最近一份匿名举报信揭示了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行为。

财务造假的手法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故意改变或隐瞒财务数据,以达到误导投资者或获得不当利益的目的。

绿大地公司财务造假案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手法:绿大地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夸大销售额或将尚未发生的销售列入财务报表,来虚增公司的收入。

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公司的利润和市值,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负债减少为了减少负债的数额,绿大地公司可能会采取措施来隐瞒或转移部分负债。

比如,将应付款项记为其他类别的费用,或者在报表上删除部分负债的记录。

为了增加公司的资产价值,绿大地公司可能会夸大或虚构某些资产的价值。

比如,将过期或损坏的商品视为正常库存,并计入报表中。

利润操纵利润操纵是指企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改变计量方法或从事不当交易等方式,来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利润。

绿大地公司可能会采取这样的手法,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财务造假的原因财务造假背后往往有复杂的原因和动机。

以下是可能导致绿大地公司财务造假的一些原因:员工激励机制公司设定的激励机制可能导致员工为了获得奖金或晋升而不惜采取不当手段。

如果公司过分强调短期业绩,员工可能为了实现目标而利用财务造假手段来达成。

市场竞争压力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公司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公司可能会不择手段地追求高增长和高利润,从而导致财务数据失真。

资金需求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如果绿大地公司面临资金短缺或无法满足扩张需求,可能会通过财务造假来吸引投资者、获得贷款或筹集资金。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上市公司日益增多,但是,随之而来的财务造假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对此,本文将就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及其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一、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1.虚假年报农业上市公司通常会通过虚假年报来掩盖其负债、损益等重要财务数据的问题,以达到虚高股票价格的目的。

2.虚增收入和利润很多农业上市公司采取虚构销售额和假设利润的手段来虚增收入和利润,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市场,达到扩大规模和否定亏损的目的。

3.虚构资产和负债为了使其资产和负债状况看起来更健康,很多农业上市公司会采取虚构资产和负债的手段来掩盖其财务状况的问题。

二、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存在缺陷:1.公司治理不健全很多农业上市公司由家族或股东控制,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导致一些决策和运营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

2.财务管理不规范很多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缺陷,导致部分财务数据造假和不实,也使得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相对薄弱。

3.高管操纵和不当行为个别高管为了个人利益,可能存在操纵股票价格、短线交易等行为,进一步削弱公司的经营实力和获得市场的信任。

财务造假是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一种表现,而内部控制问题是造成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时,企业就可能出现违法、违规、虚增、造假等行为。

反之,当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规范、有效时,则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内部风险,提高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农业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报表的监控,并不断强化对高管的约束和监督。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顺利发展,确保股东的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

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原因解析

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原因解析

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原因解析近年来,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问题频频曝光,给投资者和市场信心带来重大打击。

造假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和动因。

本文将对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进行解析。

一、经济利益驱使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盈利是核心目标,上市公司为了维持股价稳定、吸引投资者、获取更多的资本运作空间,往往会通过虚增销售额、利润等手段,来掩盖经营状况的真相,夸大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带动股价的上涨。

这种追求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一些企业不择手段地进行造假,以达到短期的利益最大化。

二、激烈的竞争环境农业领域竞争激烈,许多上市公司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被迫采取造假手段。

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许多农业企业依赖于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在面临天灾、自然灾害等因素时,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容易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维持稳定的经营情况,一些企业借助造假来掩盖实际产量和质量的不足,以此来扩大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竞争环境的不断加剧,也使得一些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无奈之下选择了造假的道路。

三、监管不力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不力。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但是在农业领域,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监管难度较大,监管措施相对薄弱。

同时,一些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亦有待提高。

监管不力容易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造假行为由此出现。

四、信息不对称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和投资者对信息的不对称。

农业领域的专业性较强,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而言,了解农业行业和农业技术并不容易。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容易以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使其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产生误判。

投资者缺乏真实、准确的信息,使得上市公司造假行为更容易得逞。

五、道德风险缺失在农业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一些企业家对财富和利益的追求成为他们行为的主要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家容易将经济利益凌驾于道德约束之上,为了个人利益而置整个公司和投资者利益于不顾。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

首先通过案例描述展示了农业公司财务造假的具体情况,然后分别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对动因进行了分析。

内部因素包括管理层压力、利润目标设定不合理等;外部因素则包括市场竞争激烈、监管不严等。

最后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如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良好的道德文化。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关键词】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描述、动因分析、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风险防范措施、总结1. 引言1.1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是指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夸大收入、虚增利润,掩盖真实经营状况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投资者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行业发展。

造假行为往往是在内部控制不完善、监管缺失、市场竞争激烈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其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中小企业。

造假手段多样,有虚构销售收入、操纵存货和费用,甚至操作资金流向等多种方式。

造假案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诸多动因,如追求短期利益、规避监管、应对市场压力等。

对于那些涉嫌财务造假的农业公司,其信誉受损、股价暴跌、经营陷入困境,给投资者和员工带来巨大损失。

了解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有助于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加强内部控制、提升透明度,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造假行为,才能有效防范和减少此类风险。

在风险防范措施方面,加强内部审计、独立董事监督、加强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造假的风险。

2. 正文2.1 案例描述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涉及到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夸大收入或减少费用,以此来虚增利润和资产规模。

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追求公司在市场上的增长和影响力,但却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后果和风险。

一个典型的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是发生在某农业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随着我国农业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农业企业逐渐上市,成为了农业上市公司。

然而,由于我国农业行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模式的不完善,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出现了财务造假问题,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

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和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财务造假的类型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类型包括:1、收入虚增:通过虚构销售收入和服务费用等途径,虚假地提高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来欺骗投资者和市场。

2、费用减少:农业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是正常的支出,但是一些企业会将部分费用虚报或漏报,从而达到减少成本和提高盈利的目的。

3、资产虚增:在财务报表中,企业的资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因此一些企业会采取虚报资产贬值、对已经坏账的应收账款等手段,来提高资产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净资产和市值。

二、造假原因分析造假行为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竞争压力:农业行业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断采取欺诈手段来提高市场份额和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2、内部管理混乱:一些农业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从而导致管理和监管方面的不足。

3、成本压力:农业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环节比较多,成本较高,一些企业为了应对面临的成本压力,采取了虚增营收和减少费用等欺诈手段。

4、政策环境不利:农业行业的政策环境非常复杂,某些政策改变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而影响盈利能力。

因此,企业会主动采取欺诈手段以应对这种政策环境。

三、内部控制的建设为有效遏制财务造假的现象,农业上市公司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财务管理:农业上市公司应建立财务部门,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报表体系,从而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公正性。

2、强化内部审计: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督、审计和检查,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内部各项问题和漏洞。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随着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财务造假和内部控制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财务造假现状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故意通过在财务报表上操作数据,使财务报表不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常见的财务造假方式有以下几种:1. 收入虚增:在未实现销售或服务的情况下虚构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或虚增收款金额等。

2. 资产负债表虚增:在未实现货款或服务的情况下虚构应收款、虚增存货等,或者虚构资产,如假设存在的无形资产。

3. 利润虚增:通过资本化费用、减值预提减少、资产物价涨幅变动等方式让利润虚增。

4. 现金流量表虚增:通过虚增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以达到虚增运营现金流的目的。

自2019年开始,我国证监会在发现财务造假行为后积极开展调查和处罚。

然而,仍有不少上市公司存在着财务造假的问题。

例如,在2021年,华谊兄弟就因涉嫌虚假宣传、财务造假等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价狂泻。

二、内部控制问题内部控制是企业自身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报告形成安全保障的制度和方法。

它具有预防、发现和纠正的功能,是可靠、有效的管理工具。

目前,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仍存在很多内部控制问题:1. 公司治理不规范:一些公司缺乏独立董事,董事会没有有效发挥作用,股东会议不频繁等。

2.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司财务管理缺乏制度规范和规范流程,中小股东、非专业人士不能独立有效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操作风险增大。

3. 人为犯错:由于人员素质问题和管理决策失误,内控存在缺陷,内部员工可能会有管理决策上的偏差和不当行为,如公司高管利用信息垄断或掌握的信息差进行内幕交易等。

4. 外部环境的干扰:一些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产生影响,容易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面临着财务造假和内部控制问题的双重挑战。

要想消除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强化市场监管,另一方面需要这些公司在治理上加强自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摘要】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影响着企业的经济信誉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和动因来深入探讨这一现象。

在案例分析部分,我们将选取几个典型的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剖析,包括造假手法、后果和应对措施等方面。

而在动因分析部分,我们将探讨造假背后的原因,包括压力、机会和动力等因素,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企业为何要进行财务造假。

在总结部分,我们将通过对案例和动因的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财务造假风险,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和经营稳定。

本文旨在提高读者对农业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认识和警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动因分析、总结1. 引言1.1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及动因分析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这种行为多发生在一些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的农业公司中,其动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些农业公司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来虚高自身业绩,吸引更多投资者和资本的注入。

他们可能通过夸大销售收入、减少成本费用等方式来操纵财务数据,使得公司看起来更加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一些农业公司在面临业绩下滑、市场挑战等压力时,也可能会选择采取财务造假来掩盖公司实际情况,维护股价稳定或者给投资者一个美好的表象。

这种行为往往会将问题推迟或者加剧,给公司和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农业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主要源于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竞争压力以及管理层的个人动机等多方面因素。

要防范和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制度规范,并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市场的公平与透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正文2.1 案例分析在农业行业,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其中有一家公司特别引人关注。

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一直被视为行业领导者,其财务报表显示其利润增长迅速,市值也随之飙升。

农业类财务舞弊开题报告

农业类财务舞弊开题报告

农业类财务舞弊开题报告农业类财务舞弊开题报告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虚构、篡改或隐瞒财务信息,以达到欺骗他人、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在农业领域,财务舞弊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类财务舞弊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二、农业类财务舞弊的原因1. 缺乏监管机制:农业领域的监管机制相对薄弱,容易造成财务舞弊行为的出现。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一些农业企业或个人有机可乘,进行财务舞弊活动。

2. 利益驱动:农业领域的竞争激烈,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可能会采取财务舞弊手段。

例如,虚报农产品产量或质量,以获取更多的补贴或贷款。

3. 内部控制不健全:一些农业企业或个人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容易造成财务舞弊。

例如,财务人员可能会篡改账目,虚构收入或减少支出,以掩盖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三、农业类财务舞弊的影响1. 经济损失:农业类财务舞弊不仅会给企业自身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整个农业产业链产生负面影响。

虚报农产品产量或质量会导致市场供需失衡,进而影响农产品的价格稳定。

2. 不公平竞争:财务舞弊行为会扭曲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给那些遵守规则的企业或个人带来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3. 社会信任危机:农业类财务舞弊行为会破坏社会对农业产业的信任,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四、农业类财务舞弊的预防措施1.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农业领域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内部控制:农业企业或个人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监督和审计,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

3. 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抵制财务舞弊的能力。

4.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农业企业应主动公开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使得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监督和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五、结论农业类财务舞弊是一个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会给企业自身带来损失,还会对整个农业产业链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浅析及审计思考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浅析及审计思考

●群言堂2019年 第3期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浅析及审计思考○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汪 蕊摘要:我国资本市场上财务造假事件频繁发生,在一系列的财务造假事件中,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经营方式的特点使得财务造假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

财务造假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财务造假给他们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主要以“振隆特产”作为案例对其IPO造假事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所映射出的审计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对遏制我国资本市场上财务造假行为有所帮助。

关键词:振隆特产 财务造假 审计思考中图分类号:F276.6一、引言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企业希望借助上市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上市需要遵守严格的制度规则,但有的企业为了能够尽早上市采取了财务造假的办法蒙混上市。

在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财务造假事件频繁发生,从银广夏到蓝田事件,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让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企业内部的监管不到位和企业外部相关部门审查不及时导致财务造假行为在资本市场上屡见不鲜。

曾经在市场上风生水起的振隆特产因为虚增收入、虚构利润、虚假披露主营业务模式等行为,最终被证监会查处,驳回其IPO的申请,并对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市场禁入等严重的处罚。

本文对振隆特产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就其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进行阐述,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希望对防范资本市场上财务造假行为有所裨益。

二、振隆特产财务造假事件概述(一)振隆特产简介振隆特产的全称为“辽宁振隆特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是我国籽仁加工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佼佼者。

公司主要经营干果、坚果、籽仁类产品的加工及销售,产品主要包括豆类、杂粮,进一步加工烘焙的坚果、籽仁、粗粮面条等,其中,公司主要制作南瓜籽仁和松籽仁。

振隆特产的销售对象不仅仅限于国内,还包括国外的广阔市场,且其销售收入大多是来自于国外市场,企业的产品加工方式有公司内部自己加工和将产品送至公司外部加工,其中以前者占的比重较大。

浅析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

浅析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

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218浅析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以万福生科、绿大地为例文/张舒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其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引人深究。

因此,本文以万福生科与绿大地财务造假为例,分析了该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的特点,研究了推动该类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万福生科;绿大地一、案例背景万福生科前身系(湖南省桃源县)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后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福生科”),成为一家主营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然而在2012年,企业上市还未到一年时,该公司就因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收到了湖南证监局《立案稽查通知书》。

万福生科于2013年3月1日公告自查且承认2008年至2011年涉及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虚增情况。

很据先前的财务数据数据,其在2008年到2011年的公司净利润共计1.81亿元,然而其中真实数额仅为2000万元,占造假数额达到90%左右。

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大地”)前身系云南河口绿大地实业有限公司,后在国内成为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公司主攻方向为设计及施工绿化工程,种植及销售绿化苗木。

然而2010年3月,证监会因绿大地涉嫌违规披露信息对其立案稽查。

在调查中该公司同样被发现存在收入利润造假等行为。

二、财务造假手段分析(一)虚增收入与利润在万福生科案中,由其2012年半年财务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该公司调整前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6.23个百分点,-15.34个百分点与-14.84个百分点,经过调整后这三项数据均大幅减少为-64.61%、-147.60%、-143.87%,最夸张的当属营业利润,前后相差130多个百分点。

此外,单从绝对数数值上来看,实际营业总收入为8217万元与虚报的2.7亿元相比虚增了1.88亿元,实际亏损为1368万元,相比于虚报的净利润2655万元虚增了4023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作者:张舒来源:《财会学习》2017年第02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其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引人深究。

因此,本文以万福生科与绿大地财务造假为例,分析了该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的特点,研究了推动该类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万福生科;绿大地一、案例背景万福生科前身系(湖南省桃源县)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后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福生科”),成为一家主营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然而在2012年,企业上市还未到一年时,该公司就因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收到了湖南证监局《立案稽查通知书》。

万福生科于2013年3月1日公告自查且承认2008年至2011年涉及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虚增情况。

很据先前的财务数据数据,其在2008年到2011年的公司净利润共计1.81亿元,然而其中真实数额仅为2000万元,占造假数额达到90%左右。

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大地”)前身系云南河口绿大地实业有限公司,后在国内成为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公司主攻方向为设计及施工绿化工程,种植及销售绿化苗木。

然而2010年3月,证监会因绿大地涉嫌违规披露信息对其立案稽查。

在调查中该公司同样被发现存在收入利润造假等行为。

二、财务造假手段分析(一)虚增收入与利润在万福生科案中,由其2012年半年财务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该公司调整前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6.23个百分点,-15.34个百分点与-14.84个百分点,经过调整后这三项数据均大幅减少为-64.61%、-147.60%、-143.87%,最夸张的当属营业利润,前后相差130多个百分点。

此外,单从绝对数数值上来看,实际营业总收入为8217万元与虚报的2.7亿元相比虚增了1.88亿元,实际亏损为1368万元,相比于虚报的净利润2655万元虚增了4023万元。

同时,该企业还通过伪造虚假合同、伪造虚假用户来进行虚假交易,捏造虚假销售额,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进而也虚增了利润。

在绿大地案中也同样出现了虚增收入与利润的情况。

云南绿大地公司于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间共虚增营业收入2.96亿元;2007至2009年三年间绿大地公司分别虚增营业收入0.97亿元、0.86亿元、0.69亿元。

且公司在2009年至2010年间出现巨额销售退回金额共计1.81亿元。

其次,绿大地公司在2010年的一季报的现金流量表中就有27项差错,几亿元的差错有12项之多。

此外,绿大地公司还存在通过注册第三方公司,签订合同进而伪造现金流的行为和伪造公章、单据的行为。

(二)虚增资产从2012年半年报中,万福生科露出了端倪,后被证实其虚构粮食经纪人为供应商。

从而利用使现金回流到企业,虚增预付账款。

同样在这份半年报中,万福生科的在建工程科目从期初余额8675.01万元增加成期末金额17997.50万元,增加了9322万元左右。

另外,2011年报表与2012年报表前后的工程性质相差较大,金额却是一致的,其中原因值得推敲。

首先,2011年至2012年间,供热车间改造工程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着,可工程进度却不见提高。

其次,2012年半年报中,淀粉糖扩改工程投入资金较前一年增长了十倍以上,工程进度却降低了六十个百分点,有意思的是,2012年的年报却并没有提及此事。

再者,2012年半年报中披露了一项污水处理工程,其预算投资为8000万元,而2011年6月披露的信息中并无此工程。

绿大地公司也在财务造假中使用了虚增资产的方法。

首先,绿大地的固定资产马鸣基地,只有百万余元的价值,却被伪造为千万余元。

另外基地中的三口深井,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计为2160000元,平均下来一口井造假达到72万元,可实际上一口金的成本最多也就10000元左右,二者价格相去甚远,最终该公司的固定资产被查明虚增了5200万元。

除了这些造假现象以外,绿大地还存在存货价格造假,其存货为1.8亿占到总资产的百分之八十,主要是各类苗木。

可是绿大地对于苗木的价格报价居然有300元是市场报价的整整五倍。

三、财务指标异常(一)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金健米业也是一家主营稻米精深加工的农产品加工公司(湖南),然而根据万福生科和金健米业2008年至2012年间的财务指标对比可以发现,二者数值相差巨大,万福生科的盈利数据存在不合理的状况。

第一,万福生科的销售毛利率一直是金健米业的1.5倍到2倍多,数值过高。

第二,2008―2010年间万福生科的销售净利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可这项指标在2010年与2011年之间从12.81%下降至10.89%。

这期间恰逢公司上市,但上市前后净利率指标却有明显落差。

由于销售净利率是用于衡量公司营运能力的,所以这种落差与其2011年净利润等的较快增长相互矛盾。

对比于万福生科,单看绿大地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其指标并无明显异常,但若是将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结合在一起看,数据落差就十分直观了。

东方园林公司2011年的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差值为21.58%,而绿大地公司的差值却达到了34.78%,2009年更是夸张,绿大地公司的这两项指标之差居然有65%,这些异常在这三年东方园林的数据并未发生。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绿大地公司是否存在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现象。

(二)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农林牧渔行业在2008年至2010年的平均存货周转速度3.44次、3.45次和3.68次,万福生科分别为1.56次、1.46次和1.71次,仅为均值的二分之一。

通过万福生科的存货周转率我们可以看出,在2008到2012年间,其该指标数值一直较低且增幅十分缓慢。

公司上市以后,存货周转速度和流动性相比于同行业更缓慢了。

同时,与之矛盾的是,此公司同一期间的主营业务收入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

按营运能力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急剧增长背后应该伴随着存货周转率的升高,存货流动性增强,但这一点并没有体现在万福生科的财务分析数据中。

结合万福生科的应收账款率,该公司的应收账款率趋势良好,但分析之下,存货周转率则显得过低了。

如果存货流动性不强,销售速度不快,那么应收账款周转率就不应该这么高,这二者数据在这里是互相矛盾的。

此外,万福生科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1年及以后出现了暴跌,可其主营业务收入在此期间出现了大幅增长,这又是互相矛盾的。

与万福生科类似的是,绿大地公司同样存在存货周转率较低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准的现象,存货周转甚至出现了逐年下跌的趋势,而应收账款周转率虽也在下跌,可与东方园林的同项数据相比,却明显为较高的。

如在2009年与2010年,绿大地的存货周转率均低于东方园林,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却高于东方园林不少,尤其是2009年。

综上,首先,虽然两案在财务造假的具体内容细节手段方面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都存在伪造会计材料,尤其是伪造大客户公司;虚增财务报表的数据以增加收入和利润的的行为。

因为土地、农用灌溉等资产不好评估,所以虚增资产自然而然也成为了另一造假手段。

再者,两案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主营业务收入也存在矛盾之处。

由此我们看出,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切入方向大多相似或是一致,财务造假证据是有迹可循的。

四、财务造假成因分析(一)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第一,在目前的审计服务市场中,作为上市公司审计的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却时常面临着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现状,这往往导致了雇佣关系的扭曲,甚至引发了上市公司自己出钱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

即使,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于公司的第三方,审计费用也不应该由上市公司直接交给事务所,否则其中会暗含许多隐患。

(二)税收优惠政策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我国对很多农业产品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农业的税率很低并且有些领域实施的是免税制度,这代表着企业在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的同时并不需要考虑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增加的应交税费。

比如造假企业虚增收入,则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值就增大了,其所应缴纳的增值税数额就相应提高,而虚增的利润造成净利润增加,导致所得税额增加,光是这两项税额就是一笔极大的支出,这会让企业有所顾虑。

但农业类上市公司受利于政府的优惠政策,甚至收入和利润的增加会让其满足更多的补助条件,所以这种类型的企业往往没有了后顾之忧,财务造假也就比较集中。

(三)生物性资产不易盘点农业企业经营具有特殊性,农业资产有很多在水里,在地下,难以准确计量,盘点难度很大,耗费成本也很大。

此外,生物性资产由于性质特殊,很容易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让农业公司有机会做假账,就比如绿大地公司2009年以云南大旱为由借机计提大量存货跌价准备,掩盖虚增收入的行为;万福生科以2012年降雨时间过长为由解释了稻米加工项目的停产。

综上所述,在资产中生物性资产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这在另一方面也为农业类上市公司提供了很大的调控空间进而进行财务造假。

五、相关对策第一,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须在金钱与职业操守之间做出正确选择,时刻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与职业谨慎。

要提高审计人员农业方面知识水平,积极与农业专家沟通,对造假比较集中的领域提高警惕,给予更多关注。

第二,要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发挥其作用。

只有切实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提高公司股权制衡,同时避免公司集权现象,才能从内部有效防范财务舞弊行为。

第三,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公司完成财务造假行为的背后是一个群体行为,需要会计、审计、中介、监管的集体失职。

所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职业类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性是十分必要的根源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1]朱登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科学研究所,2014.[2]王甜甜.浅析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以蓝田股份、绿大地、万福生科为例[J].注册会计师,2015(09):113-115.[3]崔晓莉.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3(15):151-152.[4]刘莎.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案例分析[D].辽宁大学,2014.[5]朱俊辛.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J].财会研究,2016:240.[6]陈慧.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J].南方农机,2016 (04):44.[7]周福源.公司财务分析框架:融合观点[J].商业会计,2012(09).[8]于化瀛.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及对策――以万福生科为例[J].财会月刊,2014(08).(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