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比较

合集下载

骨水泥与生物型髋关节置换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疗效

骨水泥与生物型髋关节置换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疗效

骨水泥与生物型髋关节置换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疗效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8-04-04T15:50:51.1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期作者:罗小东1 王洪2 郭万兴3[导读] 将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骨科 516500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与生物型髋关节置换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

对照组采用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2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及3周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髋关节置换;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骨质疏松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导致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也得到提高,发病后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不便等,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减轻髋部疼痛、改善患者髋功能,提高临床效果,但是临床上患者选择何种假体尚存在较大的争议[1]。

为了探讨骨水泥与生物型髋关节置换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情况分析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情况分析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情况分析摘要】目的比较骨水泥型和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

方法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11月行人工股骨头节置换手术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年龄65-85岁,获得随访98例。

其中51例行骨水泥型假体置换,47例行生物型假体置换,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及输血率、术中有无心血管病意外。

结果生物型假体组手术时间少,而骨水泥型假体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及输血量等方面具有优势(P<0.05)。

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前,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来选择假体类型,骨水泥或生物型假体均能得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生物型骨水泥型【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069-01股骨颈骨折由于并发症较多,有很高的死亡率,尤其是高龄病人,死亡率更高[1]。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目前是治疗Garden Ⅲ型和Garden Ⅳ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2],随着关节外科从手术技巧及关节的设计不断的发展,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两者之间各有利弊。

本文对采用两种固定类型的人工双动股骨头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围手术期情况进行对比,旨在探讨两种假体各自的优势,并指导应用于临床。

现汇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4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并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为Garden Ⅲ型和Garden Ⅳ型,年龄在65至85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

其中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同期采用生物型人工人工股骨头假体患者47例,术前辅助检查未禁忌症。

1.2 病例选择(1)年龄在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者,无手术禁忌症;(2)Garden分型为Ⅲ型和Ⅳ型;(3)患者伤前能独立行走或扶拐行走;(4)至少有12个月或12个月以上的完整随访资料。

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单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对比

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单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对比

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单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对比摘要:目的: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单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例,采用骨水泥型单髋关节置换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

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观察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

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采取骨水泥型单髋关节置换术时,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而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时,术后患者功能康复效果较好。

二者各有优点,可结合老年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水泥;单髋;全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髋关节置换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

但传统的置换术后患者发生内科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且内固定术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康复速度较慢[1]。

使用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则能够解决以上问题,该方法分为单髋和全髋两种类型,对于二者哪一种治疗方法的优势更为突出还存在争议,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以便患者临床治疗时选择科学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8例老年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最大患者76岁,平均(70.04±5.11)岁;从受伤到手术时间为2d~8d,平均(4.31±0.86)d;合并症有糖尿病、高血压。

同时,排除患有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以及合并精神异常、偏瘫等病症的患者。

此外,根据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对照组单髋置换术:在老年患者髋关节外侧做手术切口,逐层像内切开,取出股骨头,在小转子上端位置上截取一段骨头,扩充骨髓腔,将骨水泥注入到髓腔中;选择合适的假体置入髓腔中,并且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固定。

随后对关节腔进行冲洗,止血处理,安置好引流管,将手术切口缝合。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临床医学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王洋龙口市人民医院骨二科,山东烟台26571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和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假体类型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0)和参照组(n=50)。

对实施不同的假体置换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异位骨化程度、术后假体稳定性、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ale, Harri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开展X线检查,研究组假体稳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0 vs 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05)。

结论相对于骨水泥型假体,使用生物型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生物型人工髋关节;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4)01(a)-0050-04Clinical Effect of Bone Cement and Biologic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Femoral Neck FractureWANG Yang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Ⅱ, Longkou People's Hospital,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26571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bone cement artificial hip joint and biological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femoral neck fracture. Methods Retrospective selected of clinical data of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femoral neck fracture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hip arthroplasty at Longkou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3.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n=50) and a reference group (n=50)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prostheses. Compared the surgical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 degree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postoperative prosthesis stability, 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ale (Harris),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implement⁃ing different prosthesis replacements. Results 6 months after surgery,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went X-ray exami⁃nations, and the stability rate of the prosthesi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symptom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0 vs 4.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0.510, 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to cement-based prostheses, using biological prostheses for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has a better effect on hip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and is relatively more stabl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ccelera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Biological artificial hip joint; Joint replacement; Femoral neck fracture; Cement hip prosthesis在老年人髋部骨折疾病中股骨颈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类型,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髋周肌群退DOI:10.16662/ki.1674-0742.2024.01.050[作者简介] 王洋(1979-),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关节、运医、创伤。

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初次置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初次置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初次置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比较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不同固定方式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假体选择适应证。

方法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89例89髋,同期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2例92髋。

对比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患者卧床时间、使用助步器的时间、并发症、假体位置、术后Harris髋评分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生物型假体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有优势且差异显著(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注:@与生物型组比较,P > 0.051.2 手术方式生物型髋关节置换(Synergy柄):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健侧卧位,取后外侧及前外侧入路,处理外旋肌群或臀中肌,切开关节囊,小转子上1.2~1.5 cm 截骨,保留股骨距,依据股骨头直径磨锉髋臼,采用压配技术,调整髋臼外翻角及前倾角,植入髋臼假体,股骨侧保持10~15°顺序扩髓,植入Synergy假体柄,试模复位,检查关节稳定性,尽量缝合关节囊,修复外旋肌群或臀中肌,关闭切口。

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Exeter柄):麻醉方式、手术入路、软组织处理及截骨扩髓顺序同生物型,扩髓后冲洗髓腔,过氧化氢止血,干燥髓腔,采用第四代骨水泥技术,真空搅拌、水泥枪逆行注入水泥、髓腔内负压吸引、降低髓腔压力、中置器技术植入水泥柄。

1.3 术后处理两组术后处理相似,术后患肢外展15°~20°,足中立位,防止患肢外旋、内收,48 h拔除引流管并统计引流量。

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3 d,术后第2天给予足底静脉泵及主动踝泵锻炼,口服拜瑞妥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配合早期、及时、有效的康复功能训练。

骨水泥型假体组术后第1天行下肢锻炼,术后1周下床,助行器行走,2周部分负重,6周完全负重。

生物型假体组不宜过早下地,可在拆线时下地练习步态(双拐限制负重),4周单拐负重,8周负重。

不同类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不同类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不同类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黄亚福;穆臣会;郭氧【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单一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骨水泥型假体43例(观察组),47例采用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并对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优良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骨水泥反应4例,术后随访中发生1次溶骨性疾病;对照组术后随访发生2例溶骨性疾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功能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Harris 功能及疼痛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优良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以及疗效均优于生物假体,但并发症无明显优势.【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24【总页数】3页(P3649-3651)【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高龄患者;骨水泥型;生物型;假体【作者】黄亚福;穆臣会;郭氧【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加剧,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加。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目的对照采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比研究该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采用人工半髋治疗的87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

其中43例实施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设为观察组),其余44例实施了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设为对照组),术后两组均给予12~36个月的追踪随访。

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扶拐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后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无条件接受全髋置换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近期、远期疗效均理想。

标签:股骨头置换术;高龄股骨颈骨折;骨水泥型;生物型高龄的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老化,骨骼条件变差,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

如不能及时治疗股骨颈骨折,较易引发严重并发症,丧失活动能力,甚至会危害到生命健康[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采用较多的治疗办法,具有较好的效果[2]。

该研究共收集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87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股骨颈骨折均为新鲜性骨折。

Garden分型:Ⅲ型51例,Ⅳ型36例。

按照手术方式,患者分为观察组(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43例)与对照组(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44例)。

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28例,年龄74~89(77.2±6.7)岁,送诊时间为受伤后的1~7 d,合并高血压14例,冠心病6例,合并糖尿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陈旧性脑梗塞4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31例,年龄73~86(74.9±5.9)岁,送诊时间为受伤后的1~5 d,合并糖尿病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13例,陈旧性脑梗死2例。

骨水泥型单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骨水泥型单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骨水泥型单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余海宁;李海涛【摘要】目的比较骨水泥型单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A组(采用单髋关节置换治疗,n=23)和B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n=18).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6、12、24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B组均多于A组(P<0.05).术后6、12、24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B组均高于A 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单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9(022)002【总页数】2页(P180-181)【关键词】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型单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老年人【作者】余海宁;李海涛【作者单位】汉中市人民医院骨科,陕西汉中723000;汉中市人民医院骨科,陕西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R687.4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骨水泥型单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

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科采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和单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笔者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排除标准:① 开放骨折;② 病理性骨折;③ 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④存在影响功能评价的合并症,如偏瘫、精神异常等。

本研究纳入41例,男15例,女26例,年龄65~74(70.1±6.4)岁。

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① A组:采用单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65~74(70.3±6.5)岁;合并症:高血压6例,糖尿病9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7(4±1) d。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管明强;朱志霞;周观明【摘要】背景:半髋置换被广泛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但是在骨水泥型还是生物型(即非骨水泥型)固定方式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比分析骨水泥型半髋和生物型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假体类型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 年3 月至2015 年3 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行半髋置换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共167例,根据假体类型,分为生物型组(n=81)和骨水泥型组(n=86).对比2组患者置换时间、置换中出血量、置换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 置换后1年再手术率以及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置换后采用Harris 评分系统进行髋关节临床功能评价,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进行疼痛评估.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12个月;②生物型组置换时间明显短于骨水泥组(P <0.01);③2组的置换中出血量及置换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05);⑤置换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生物型组大腿疼痛发生率略高于骨水泥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生物型组有2例患者因心肌梗死死亡,骨水泥组有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2组患者置换后1年内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 05).2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周围感染等需要行翻修手术的并发症;⑥结果提示,骨水泥型半髋和生物型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可取得满意效果,而后者可以明显缩短置换时间.%BACKGROUND: Hemiarthroplasty is widely recomm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but it is controversial in choosing cemented or cementless fixation types.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emented hemiarthroplasty with cementless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elderly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clinical prosthesis. METHODS: 167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undergoing hemiarthroplasty in the 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5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prosthe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ementless group (n=81) and cemented group (n=86).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hemoglobin levels 1 day after surgery, reoperation rat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at 1 year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After surgery, clinical function of hip joint was assessed by Harris scoring system. The pain was evaluated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 12 months. (2) 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cementles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emented group (P < 0.01).(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emoglobin levels at postoperative 1 day (P > 0.05). (4)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arris hip scores and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at various time points between both groups (P > 0.05). (5) The incidence of thigh pain in cementless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emented group at 1 week, 1 and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wo patients died from myocardial infarct in the cementless group, and one patient died from pulmonary infection in the cemented group. The mortality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postoperative 1 ye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prosthesis loosening and sinking, periprostheticfracture, and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which needed to be refurbished,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6)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both cemented and cementless hemiarthroplasties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Cementless hemiarthroplasty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operation time.【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8(022)007【总页数】6页(P991-996)【关键词】人工假体;半髋置换;股骨颈骨折;骨水泥;非骨水泥;生物型;骨质疏松症;大腿疼痛;老龄化【作者】管明强;朱志霞;周观明【作者单位】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佛山市528000;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 Introduction高龄股骨颈骨折随人口老龄化而日见增多,其治疗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且各种内固定和保守治疗方法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后期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等问题较为突出[1-2]。

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全髋置换的效果分析

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全髋置换的效果分析

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全髋置换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全髋置换后的效果比较。

方法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本院治疗髋骨的患者,采用生物型全髋置换的中年患者为A组,采用骨水泥全髋置换的中年患者为B组,每组50例。

结果A 组中治疗很满意的患者为42例,2例患者不满意;B组患者很满意为30例,不满意的有6例。

A组中有2例患者的全髋置换处出现松动,B组有6例患者有髋骨松动、髋骨疼痛等多发不良症状。

结论随访比较分析发现,生物型全髋置换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骨水泥全髋置换;随访比较;效果分析全髋置换手术的类别以臀中肌为分界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经臀中肌前方置换,第二种为经臀中肌置换,第三种为经臀中肌后方置换[1]。

这三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主治医生的习惯,不影响病情。

全髋置换手术已经日趋完善,在人工的主要髋骨治疗中有骨水泥与非骨水泥两种治疗方法[2],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较为广泛,人们的追求已经从可以治愈发展到怎样使治愈的效果更好,因此,需要对生物型全髋置换与骨水泥全髋置换的效果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最优的治疗,因此,本院进行了此实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骨科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治疗的患者为A组,用骨水泥全髋置换的患者为B组,每组抽取50例患者;A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5~71岁,中位年龄为(56.3±1.2)岁;B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2岁,中位年龄为(56.3±1.4)岁;每组均有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均属于单侧全髋置换,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进行随访调查,并且邀请患者来医院进行检查复诊,通过患者自我满意和实际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差异。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目的对比骨水泥柄和生物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患者意愿,32例为骨水泥组,30例为生物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两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物型组在手术耗时、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均优于骨水泥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物柄可能更适合老年股骨颈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

标签:骨水泥柄;生物柄;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随着全球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已经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容易发生骨折部位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肺部感染、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及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人工髓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逐渐成为公认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2]。

现阶段,骨水泥柄和生物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一直是广大骨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评价两者的临床疗效,笔者对我院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以上两种材料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2例老年(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60~84岁,平均(71±2.6)岁,骨折类型采用Garden分型法[3]:I型9例,Ⅱ型18例,Ⅲ型22例,Ⅳ型13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确诊,并排外病理性骨折、陈旧性骨折、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骨水泥组32例和生物型组3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在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生物固定假体植入与骨水泥假体植入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

生物固定假体植入与骨水泥假体植入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年1月第20卷第1期生物固定假体植入与骨水泥假体植入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王艳波马君赵晓(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骨科焦作454002)摘要: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生物固定假体植入与骨水泥假体植入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

对照组行骨水泥假体植入,观察组行生物固定假体植入,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中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骨水泥假体植入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显著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下肢运动功能,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固定假体植入;骨水泥假体植入;髋关节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0.01.062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之一,同时也是容易受累的关节之一,在人体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自身因素与外在因素作用易使髋关节活动及功能受限,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人口比例增加[1]。

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实施常因患者骨质脆弱以及骨量不足等原因,而加大了后期假体安装与下肢重建的困难,影响患者恢复效果。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2015.08临床经验107由于老年患者在患有股骨颈骨折的同时,还会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骨折后不易愈合,人工股骨头假肢的坏死率也比较高。

临床上关于采用哪种人工股骨头假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文章将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以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资料。

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40例患者。

纳入标准:患者的年龄超过65周岁、按骨折移位程度分为Ⅲ型和Ⅳ型。

患者受伤期间能够正常行走;排除标准:患者有手术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后进行手术。

让两组患者均健侧卧位,对患者的臀中肌进行相应处理后,将患者的关节囊切开,在小转子上1厘米左右进行截骨,并对股骨距进行保留。

医生使用开口器在患者的股骨近端进行开槽,针对打入的难易程度,选用髓腔锉的型号。

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

1.3 临床观察指标我院派专业人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手术进行中以及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记录,做为临床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金 琦武汉市中医医院外科创伤骨一科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摘 要】目的:对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进行假肢置换,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进行假肢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对比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对比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对比发表时间:2015-04-09T14:23:06.1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朱孝南[导读] 对比分析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朱孝南(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江苏徐州 221116)【摘要】比较研究骨水泥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

分别设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B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下床时间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的比较显著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优良率、术后下床时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稳定性好,髋关节优良率略高,但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适合身体条件好,对手术耐受性强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则对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更有优势。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股骨颈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74-02 股骨颈骨折指的是股骨头下到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点周围压痛等症状,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心肾功能不全以及有严重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合并严重遗传疾病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分设A组和B组。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做对比分析。

方法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例。

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0.00%(9/15),显著低于研究组的100.00%(1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多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70、23.7245、2.3725,P<0.05)。

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显著高于研究组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结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疾病情况,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比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满意,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安全性更高,更有助于术后早日康复。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约为全身骨折发生率的 3.59%。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群的年龄大,且多伴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疏松症状,因而导致股骨颈骨折发生率更高[1]。

临床以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做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例。

对照组中男8例,女7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77±5.50)岁;受伤原因:7例交通事故伤,5例摔伤,3例重物砸伤。

研究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68.82±5.44)岁;受伤原因:8例交通事故伤,4例摔伤,3例重物砸伤。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人工半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以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86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A组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B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良指标分别为:(67.4±8.1)min、(213.7±26.5)ml、(5.2±1.1)d、83.70%;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良指标分别为:(91.3±9.4)min、(406.2±35.3)ml、(7.2±1.5)d、88.40%,数据差异显著P<0.05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A、B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死亡例数,但采取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A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腔隙性梗死,并发症发生率为2.33%;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B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臀部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在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中发挥着有效作用。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临床效果股骨颈骨折作为骨折类型之一,通常发生在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1],就目前临床医学上通常采取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来进行治疗,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展开探讨,按手术类型将患者分为A组、B组,每组患者43例。

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效果对比

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效果对比

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比较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颈不稳定型骨折的老年患者,41例行半髋关节,4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及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均匹配。

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而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

结论全髋关节置的治疗效果优于半髋关节置,但对患者创伤较大,临床上应综合评估患者来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Harris 评分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A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股骨近端骨折发病率不断增加[1]。

尤其对于髋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在低能量创伤时股骨颈即发生骨折[2]。

其中GardenⅢ型和Ⅳ分型被认为是不稳定型骨折,保守治疗效果差[3]。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骨折的首选方案,而针对具体患者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半髋关节置换仍为达成一致意见。

本研究对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颈不稳定型骨折的老年患者,41例行半髋关节(双极人工股骨头),年龄63~79岁;4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年龄61-82岁。

其中57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及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均匹配。

1.2手术过程半髋关节置换: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健侧卧位,后外侧人路。

切开后关节囊后,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取出骨折处股骨头,测股骨头直径。

髓腔锉处理髓腔并充分冲刷,髓腔内放置骨栓,调和骨水泥后注入髓腔,置入合适的假体后调整好角度,待至骨水泥固化。

确认关节无撞击及脱位后冲洗关节腔后,缝合切口。

全髋关节置换:麻醉及体位、入路均同全髋关节置换。

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李国威;郭远清;陈涛;张奎渤;张大卫;于兵;张荣凯【摘要】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CT三维重建在移位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股骨颈骨折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资料,分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假体组.并随访1.5年,比较各项手术指标、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通过同时检查髋关节X射线片及三维CT,比较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程度.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非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中出血量骨、住院天数水泥组少于非骨水泥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置换后1个月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18个月非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3,6,12个月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④2组患者三维重建和术中所见无误差,符合率达100%;⑤结果提示,应综合考虑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基础疾病、骨条件选择相应类型半髋置换,对于高龄且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对骨量条件良好者优先考虑非骨水泥型;CT三维重建对移位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全面认识优于X射线片.%BACKGROUN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emiarthroplasty is suitable for single femoral head diseases with normal acetabulum. But indications for choosing bone cement or biological fixation types, short- and long-term efficacy as well as the complications have not yet reached agreemen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two kinds of femoral prosthesis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hemiarthroplasty,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Treconstruction in displaced fracture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3 cases of femoral head fractures undergoing hemiarthroplast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divided into bone cement and biological group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5 years, and the operation indexes,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ip joint function were compared; the consistent degree with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was compared through hip three-dimensional CT and X-ray examination simultaneously.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groups (P > 0.05).(2) 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biologic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bone cement group (P < 0.05);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bone ce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biological group (P < 0.05).(3) The Harris scores in the bone ce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iological group at 1 month after replacement (P < 0.05); the Harris scores in the biologic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one cement group at 18 months after replacement (P < 0.05);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at 3, 6 and 12 months after replacement. (4) The hip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no error compared with the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reaching 100%. (5)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ge, disease history and bone qual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type of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nd bone cement prosthesis is suitable for the elder patients with severe osteoporosis; while those with good bone quality should receive biologicalprosthesis. Besides, the diagnosis accuracy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s superior to X-ray examination, which is conductive to fully understand displaced fractures.【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7(021)015【总页数】5页(P2320-2324)【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人工假体;半髋置换;骨水泥;非骨水泥;股骨颈骨折;三维重建【作者】李国威;郭远清;陈涛;张奎渤;张大卫;于兵;张荣凯【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脊柱外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脊柱外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脊柱外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脊柱外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脊柱外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脊柱外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脊柱外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 Introduction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相对构成,是躯干和双下肢重要的连接和传递重力结构,具有稳固性大等特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