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 论文

合集下载

多元智能评价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论文

多元智能评价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论文

浅析多元智能评价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总体水平不容乐观,个体素质参差不齐。

具体表现:一是思想状况不佳。

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不强,认识水平低。

二是心理素质较差。

自我认识缺失,自卑心理较严重。

中职生普遍感到个人前景暗淡、理想渺茫。

三是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机缺失。

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相对较大。

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比较消极,存在学习惰性,且较难改变。

四是入学动机复杂,求学目的、成长环境、生活背景和基本技能等都各不相同。

随着中职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一个总的指导方针。

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始遵循多元智能理论,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出色的”为指导思想,在评价改革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构建了一系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努力为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一、多元智能评价的类型教育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

当我们承认智力的多样性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允许、支持、鼓励多样化的存在。

当我们用更科学、更宽泛的态度来理解人的智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能更充分地肯定学生之间智力和学期工作总结习能力的独特性,为教学的平等性提供理解,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只有全面、系统的评价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才能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实现个人的价值,获得成功。

因此,构建一个成熟有效的系统多元智能评价体系至关重要,目前,普遍被采用的类型有分项星级评价、自选难度评价、自选强项评价、成长评价、展览展示评价、描述性评价、免试制度和重试制度等。

二、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多元智能评价承担着鉴别学生智能类型,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并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建议的任务。

教师要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

初中音乐教学中多元智能教学论文

初中音乐教学中多元智能教学论文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多元智能教学摘要:初中音乐课程作为我国艺术教育中的基本课程,多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

如何在在音乐教学中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这成了初中音乐教育人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智能教学做了一个综合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字:多元智能理论初中音乐课程课堂教学初中音乐课程作为我国艺术教育在的一大模块,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着发展与改进。

但是随着多种因素的存在,仍然有很多问题。

面对中考大关的沉重压力,初中生难免会觉得疲劳。

在这样子的环境下,音乐就可以缓解初中生沉重的压力。

初中生对于音乐的认识还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的限制,使得一些初中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很少。

所以,侧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十分重要。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我国广大音乐教师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时,对于如何实现在初中音乐中的多智能教学做如下的分析:一、多元智能的理论认识要想在初中音乐中实行多元化智能化。

那么,首先就得对多元化和智能化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根据这些的不同,加德纳将人类的智能分成了至少八个的范畴:(一)语言。

这种智能的强弱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通俗一点说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强弱。

它主要表现为个人是否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

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论文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论文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个体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不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使数学教育成了仅仅为传授知识服务的手段,受教育者成了被动的数学训练工具,数学课堂单调而沉闷。

我在近两年的“主体多元”改革试验中,强调以学生为本,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通过师生、生生、师生和教材的沟通与碰撞,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一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确保时间和空间,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需要一定的探究空间和时间作保证,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属于学生的探究空间。

1、开放数学课堂,拓展教学时空新课程的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学新知之前,我让学生课前先了解学习内容,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带着收获进课堂,带着经验进课堂,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主动状态。

在《年月日》这一课中,我让学生课前自己收集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有的学生找到了有关年的故事、有的同学找到了有关年历的知识,还有的同学找到各月的记忆方法等等,让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通过课前的收集,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他们在课堂中很投入,很专注,思维也很活跃。

课前的资料调查为学生课中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是个主角,自己分析、处理信息。

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2、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合理安排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可以自主探究的活动。

幼儿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论文

幼儿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论文

幼儿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论文一个人在幼儿时期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惊人的智能,幼儿时期是智能发掘的重要时期。

在幼儿阶段,合理有效地利用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对幼儿智能进展有重要作用。

幼儿具有天生的制造力,通过观看发觉,幼儿在毫无心理压力的状况下,能够自主地产生丰富的想象,并长时间地沉醉其中。

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奇妙地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为幼儿供应一个自主学习和思索的空间,让幼儿能够采纳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观看和思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其他幼儿和老师的确定,从而使幼儿养成活泼开朗、主动向上的性格,促进幼儿身心多元化进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1.树立正确的幼儿观和教育观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幼儿观过于狭隘,只是注意对幼儿民主和人权观念等的培育。

在幼儿教育中有效地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使老师看待每个幼儿的时候,不会考虑幼儿是否聪慧,而是本着多元智能理论,承认每个幼儿在智能上的差异,抛开偏见的'目光,客观地对待每个幼儿,充分了解每个幼儿在不同领域所具有的独特天赋。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老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纳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学习方式和社会熟悉的培育时,教学方式应当有所差异。

另外老师要依据不同幼儿的智力特点和独特进展,探究出不同的智力发掘方式和教育方法,针对每个幼儿的智能进展方向,设置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幼儿的智能强项,带动智能弱项,使幼儿得到全面进展。

2.制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老师应当在幼儿园内,为幼儿打造一个自由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幼儿通过自主活动,提高其感官的敏锐性,促进其智能的全面进展。

在室外活动中,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和探究大自然,引导幼儿通过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得到学习和感悟。

另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带着幼儿参观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挖掘幼儿的多元智能。

例如老师可组织幼儿参观养殖场,观看小动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惯。

多元智能理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历史与社会学科课改已进入第多年,笔者有幸伴随课改共同走过。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继续进行大胆尝试,也进行冷静反思和整理,期间有挫折和疑惑,同时也带来惊喜与欢乐。

为了提高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实效,笔者开始初步接触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改革,一年多来,对于这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也有一些体会,现就此谈初浅看法,渴望得到行家指点与帮助。

一、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必要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多元智能理论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理论之一,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它的指导下,有效的整合了历史、地理及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科鲜明的时代性、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有关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文件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使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教学设计的意识并不强,运用的多元智能手段单一,影响了课改目标的实现。

对此,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完全有必要对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冷静反思,从而优化课堂,更好的达成课标要求。

二、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初步尝试和有效运用根据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际,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进行以下八方面的尝试:1、语言智能方面: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将通过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有效利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开始着手设计和实施课前3分钟演讲比赛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体会范文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体会范文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体会范文在我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试过于侧重于语言和逻辑-math智力,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智力表现。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包括言语-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音乐智力、肢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等。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智力和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我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和潜能,没有所谓的“智力低下”或“天才”。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展和运用自己的智力,实现自身的潜能。

在过去,我们总是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的智力,高分者被视为聪明,低分者被认为愚笨。

然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智力的表现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每个人的智力类型和潜能都是独特的。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依靠传统的智力测试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而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估和培养学生的智力。

在实际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和模仿来达到教学目标。

然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和学习风格,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来设计。

因此,我开始尝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参与,让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学习和表达自己的理解。

例如,在语言学习中,我鼓励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演讲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语言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和合作等方式来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改变,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和投入。

除了教学上的改变,多元智能理论还对我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有了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我对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水平常常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任何特别的才能。

高职生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高职生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高职生多元智能理论论文一、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生成就动机问题溯因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能能够让个体解决他所遇到的挑战性问题,并在合适的情况下创造新的产品,同时具有发现和制造问题的能力以积累和掌握新的知识。

他根据脑受伤部位、可操作定义、具备进化历史等标准总结并区分了八种多元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随后加入的自然观察智能。

自从多元智能理论进入中国,这一理念得到了教育界广泛关注。

比如洪莹就根据该理论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教育主体本身存在不同的智能结构模式,可以从教育分流的层面考虑学生智力潜能与学业要求的对接。

而在分流过后,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使其产生满足感、乐学感,进入良性循环以后,成就动机被深度唤醒。

成就动机与智能是相互关联的,追溯高职生成就动机问题的根源,需要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分析高职生的智能特点,以及高职教学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智能的作用。

(二)教学与学生智能特点错位挫伤其成就动机的生成蒋满英和汤百智不仅通过调查高职生的智能特点,获得了与苏小河和蒋满英类似的研究结果,而且还通过访谈几所高职院校了解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结果发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普通本科院校的设置类似,只是进行了内容上的压缩和简化,而缺乏学生主体的针对性,这样培养过程可能就很难得到社会认可。

但从学生角度考虑,培养模式与智能特点的不符将会制约学生投入学业的动机唤醒和维持。

从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看,有高中生、也有三校生。

他们与本科高校的学生智能特点不同,绝大多数学生形象思维比较优越。

如果高职院校沿袭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重申理论的来龙去脉,挑战他们的逻辑—数学智能,不去发挥身体—动觉等智能优势,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很难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一旦“本我”没有趋向的意愿,身单力薄的“自我”并没有引导“本我”的能力,反之却唤起了他们在以前的学习阶段所遇到的种种挫败感,于是对成就自我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多元智能理对于中国教育启示论文

多元智能理对于中国教育启示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启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德华·加德纳博士根据对脑部受创伤的病人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发现这些病人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在当时非常先进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博士对神童、脑损坏的病人、心智不全却有特殊技能者、正常的儿童、正常的成年人以及不同领域中的专家和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都做了仔细的研究。

通过对这些人群研究结果的整理和分析,他认为以前人们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人们往往认为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成就的人才是智力发达的人,而对那些心智不全却有特殊技能的人,人们基本上都会忽略这些特殊技能,片面地人文这样的人智力低下。

加德纳认为社会大众的这种判断方法是有失偏颇的,人们过去对智力所下的定义过于狭窄,过于片面,不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一个人的智力不应该是仅仅看在某一固定方面的成就,而是要综合考虑。

他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2. 逻辑数学智能。

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

他们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

3. 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强调人对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

这种智能为画家、建筑学家的特长。

4.音乐智能。

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歌唱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5. 人际智能。

领导者更需要这种智能。

6.内省智能。

具有这种智能的人能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种智能政治家、哲学家、、教师等人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7.自然探索技能。

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

8. 其它类型智能。

包括记忆力、形象力、抽象力、信仰力、创造力等等。

过去的人们所提倡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儿园阶段,有不少从事学前教育的专家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从人的儿童期开始培养,在此基础上并慢慢推广至更高、更深远的层面。

多元智能中学化学教学论文

多元智能中学化学教学论文

小议多元智能与中学化学教学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在八种智能方面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必然存在着各种智能差异。

因此,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看,化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内容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

一、化学学科中的语言智能化学概念、原理、符号、实验仪器名称等都是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素材。

化学中的语言智能的开发体现在:1.明确这些术语的涵义;2.熟练掌握;3.准确、恰当的应用,为其他智能的发展做准备。

设计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化学符号、概念和原理。

就要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逐步形成。

如:关于“化学式”的教学,可以在学生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和化合价知识的基础上,从最熟悉的水分子h2o入手,为什么水分子不是h3o 或ho,而是h2o呢?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与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有关。

再问:h2o中h、o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几价?暗示学生关注化学式的书写与元素的化合价有关,那么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可以多写几个学生熟悉的化学式如:co2、nacl、mno2等进行分析,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必为零。

按照这一结论,让学生写几个化学式,其中穿插书写正误的判断,再提出令学生深思的问题:一个化学式能表示什么意义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将他们得出的结论都记下来,然后组织全班学生发言、讨论,师生一起对结论进行评价,充分挖掘化学式所能表达的涵义。

二、化学学科中的空间智能与空间智能有关的化学教学内容有: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化学物质结构的内容,还包括在实验中仪器的组装、试剂的鉴别、混合物的分离、除杂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这一潜能的论述中,突出的是学生对研究对象的观察与想象。

如,在有机化学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关于甲烷分子空间构型的正确概念,教师可以用动画模拟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会收到较佳的效果。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启示[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启示[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有: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应注意避免学生同一性地思维,多种途径地发现、了解学生的智能优势,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因人而异,进行分层教学。

多元智能教育启示学生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93年在《多元智能》中提出的。

他将人的智能分为八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认识智能。

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这个理论在欧洲、美国和亚洲许多国家的教育上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颇大的成功。

那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有什么启示呢?启示之一,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多种智能。

显然,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应该是综合的,全方位的,整体的。

而考试测出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某一种智能、某一些智能,或某一个阶段的智能,因此具有片面性。

我们现在实行的将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一考定终身的这种考试制度,其弊病越来越明显。

要测出学生的能力,或者成绩,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整个时间段的评价。

学生能不能进大学继续培养和深造,应该进行综合评价,这已经逐渐成了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

素质教育实行的学生素质智能综合评价标准的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功于健康、审美与表现)正好涵盖了人的多元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认识智能)的八个项。

值得强调的是,作为个体的教师和家长,也应具有对学生、孩子综合、整体评价的理念,而不应该因学生、孩子考试成绩差而不管、乃至歧视。

启示之二: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的考试成绩有高低之分,教师除了关注优秀生外,还要注重中间生,后进生。

多元智能理论论文六篇

多元智能理论论文六篇

多元智能理论论文六篇多元智能理论论文范文1随着学校课程的不断变革,课堂教学教学的改革渐渐被人们重视。

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并成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同样适用于学校地理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应针对学校地理课程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建立共性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同学的共性进展。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下,个体独自解决问题、制造价值的力量,解决问题的力量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目标,找到通往这一目标正确的路线。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全面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智能组合体,并且每个人都至少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规律智能、节奏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看智能、自我认知智能。

这一理论为传统教学模式变革供应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并随着多元智能学校的胜利开办,被世界各国的教育工认可和接受。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位同学都是多种智能有机组合的整体,因其不同的组合方式让每一位同学的智能各具特色。

这些智能在同学的身上有强势和弱势的体现,但每一方面都有无限进展的潜力,因此,学校里不应当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一位同学都是独一无二个体。

因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每一个同学的闪光点,挖掘同学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同学的共性进展。

3.多元智能理论与学校地理教学的关系3.1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的关系学校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具有多样性,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就学校地理课程《中国的疆域》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同学学会辨别中国的疆域图,并能够在空白地图上标注我国的重要邻国、海峡、岛屿。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老师可以将课程标准分为学习中国疆域图和借助疆域图辨别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熬炼同学的空间智能、自然观看的智能、语言智能以及规律智能。

多元智能英语作文模板

多元智能英语作文模板

多元智能英语作文模板Title: Embrac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English Composition。

Introduction:In today's diverse world, understanding and harnes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re vital skills.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provides a template for crafting English compositions that embrace this approach.Body:1. Understand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proposed by Howard Gardner, suggests that intelligence is not a singularentity but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cognitive abilities. These intelligences include linguistic, logical-mathematical, spatial, bodily-kinesthetic, musical, interpersonal, intrapersonal, and 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s.2. Importance in English Composition:Embrac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English composition enables a more inclusiv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By recognizing and accommodating diverse cognitive strengths, writers can engage a broader audience and convey their message more effectively.3. Linguistic Intelligence:Writers with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excel in expressing ideas through language. They possess a strong command of vocabulary, syntax, and rhetoric. In English composition, leveraging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involves crafting compelling narratives, persuasive arguments, and vivid descriptions to captivate readers.4.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Individuals with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excel in logical reasoning and problem-solving. In English composition, this intelligence can be utilized to structure essays coherently, present evidence logically, and analyze complex ideas with clarity and precision.5. Spatial Intelligence:Spatially intelligent individuals have a keen awareness of visual details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English composition, leveraging spatial intelligence involves incorporating visual elements such as diagrams, charts, and illustrations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and engagement.6.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Writers with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possess exceptional physical coordination and expressiveness. In English composition, this intelligence can be harnessed through creative writing exercises, dramatic readings, and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to convey emotions and concepts effectively.7. Musical Intelligence:Those with musical intelligence have a heightened sensitivity to rhythm, melody, and sound. In English composition, leveraging musical intelligence involves incorporating elements of rhythm, rhyme, and sound symbolism to create lyrical prose and memorable passages.8.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Interpersonally intelligent individuals excel in understand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In English composition, this intelligence can be utilized to tailor the message to specific audiences, foster empathy and connection through storytelling, and facilitate collaborative writing projects.9.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Writers with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possess deep self-awareness and insight. In English composition, leveraging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nvolves explo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 reflections, and insights to add authenticity and depth to the writing.10. 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Individuals with 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 have a profound connection to the natural world. In English composition, this intelligence can be harnessed through nature-inspired metaphors, analogies, and descriptive imagery to evoke sensory experiences and evoke emotional responses.Conclusion:Embrac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English composition enriches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enhances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By recognizing and accommodating diverse cognitive strengths, writers can engage readers more deeply and convey their message with greater impact. Through aholistic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linguistic, logical-mathematical, spatial, bodily-kinesthetic, musical, interpersonal, intrapersonal, and 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s, English composition becomes a dynamic and inclusive medium of expression.。

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研究论文

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研究论文

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研究论文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及其理论的思考和研究也日益深入和全面。

多元智能观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教育理论,它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元智能观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一、多元智能观的概念和特点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观的概念。

在多元智能观的视野中,人的智力不仅仅是智商的单一表现,而是多个智能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智能等七个维度。

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表现出不同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从而构成了个体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观的很多特点,与传统的智力观或IQ观有所不同。

传统的智力观主要强调智力的单一性和统一性,即只有智商这一种智力,可以量化、衡量和预测人的成就和成功。

然而,多元智能观认为人的智慧包含多种智能,每个人的天赋和潜能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特长和潜力,应该以多元化的方式来衡量和评价。

二、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研究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标准,二是多元智能评价的实践方法。

1.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标准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信度和效度。

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评价一个理论是否可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对于多元智能理论,这一标准主要涉及到各个维度的辩证合理性,即这些智能类型是否合理、充分、适宜,并且是否能真实地反映人的智能特征。

此外,还需要考虑多元智能理论是否能较好地指导实践,即多元智能是否能在教育、评价等方面发挥积极地作用。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即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

对于多元智能评价,需要建立具有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评价工具和方法,以确保多元智能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效度则指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直接程度。

学前教育中的多元智能教育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中的多元智能教育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中的多元智能教育研究论文学前教育中的多元智能教育研究多元智能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前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具备不同的智能类型,学前教育应该通过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每个孩子的多元智能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学前教育中的多元智能教育,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类智能不仅仅是通过IQ测试所能衡量的智力,而是包括了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智能等多个维度。

每个人都在这些不同的智能类型上具有不同的优势和潜力。

二、多元智能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多元智能教育对于儿童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多元智能教育,孩子们能够在不同的智能类型中充分发展,并且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自尊和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前教育中的多元智能教育策略1. 不同教育环境的创设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提供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以满足不同智能类型的孩子的需求。

例如,设置音乐角、图书角、艺术角、科学角等,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2. 多元智能测试和评估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多元智能测试,对孩子们的智能类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这样可以确保教育活动更加有针对性,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3. 多元智能教育融入课程在学前教育的各种课程中,应当融入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例如,在语言课中通过绘本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智能;在科学课中通过实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数学逻辑智能。

4. 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多元智能教育强调孩子们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和参与团队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智能和沟通合作能力。

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撰写的《智力的构造:多元智能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开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理论。

当时,正值美国进展教育改革期间,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美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多元是指人脑开展中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

智能指的是每个人需要解决自己在改造世界中的实际困难或者是进展创造时所需要的不同能力。

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

在加德纳的理论中,人至少包含了八种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可能性我国古代就很注重音乐对于人的教育作用,《乐》是与其他经书共同组成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可见其重要。

我国高中的音乐教学以鉴赏为主,注重对于情感、表现、创造性的教学。

情感是指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的感情世界。

表现是指学生根本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

创造性指的是要激发学生自己进展音乐创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首先把音乐智能作为人们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予了音乐教学一定的重视。

同时,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开发,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每个学生不同的才能,并进展不同程度的开发,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一致的。

同时,这一理论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进展转变。

由以往的规划者以及权威者向引导者以及促进者方面转变。

这是因为多元智能理论不再把学生看做千篇一律的人,而是注重不同才能和不同思维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往一样,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积极鼓励学生产生的不同见解,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这与当今社会的开展趋势也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多元智能理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可行的,可以用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

进展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高中音乐教学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适合他的智能的职业以及业余爱好。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论和技术逐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指导教学设计、丰富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对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分析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更加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锻炼,采用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舒适的历史学习环境,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最早是应用于我国幼儿园教学中的,随着课程改革和社会的发展,该理论逐渐在中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概念,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该项目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先后在100多所学校进行了应用实践,使多元智能理论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最早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但近年来的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表明,多元智能理论适合于教学的各个阶段,因此将其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不仅能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首要环节。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通过历史教学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爱国情怀,了解我国和世界的发展进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学生的智能差异,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各项智能的提高。

多元智能理论财务会计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财务会计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财务会计论文1.智能理论的内涵及特点多元化:加德纳的多元理论特别强调说:我们每一个正常人都同时存在上述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而且这些智能都是同样重要的,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

可见,智能是多元化的。

文化性:人是有文化的生命体。

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习惯等都反映出其文化和亚文化的特点。

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会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表现的形式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差异性:八种智力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在每个个体身上得以表现,使得每个个体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各不相同。

实践性:智能的实践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概括为:在现实生活中遇见问题(尤其针对比较困难的问题)以后,解决处理的一种能力;或是能够迅速地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即创造能力。

开发性:其实,智能的发展水平是可以开发的,而且智能的高低关键也在于开发。

那么,如何来开发学生的智能呢?我们一直都在朝这方面努力。

2.职业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现状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智能特点可以用五个字来形容“双缺双丰富”“双缺”,其一,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语言文字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都比较欠缺。

其二,行为举止习惯方面也比较欠缺,即自我认知智能较薄弱。

由于厌学连带了一系列不好的习惯。

“双丰富”,其一,兴趣爱好比较广泛。

虽然他们不喜欢学习,可是他们往往又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特长,如音乐、美术或是体育运动等,表现出更多的“多元智能”。

其二,个性发展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教师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轻原则重规则,轻理论重实务,轻素质教育重技能教育”。

可能也是迫于一些考试和来自于学生就业方面的压力,大多数教师喜欢的做法是以教会学生最基本的会计制度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为任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沿袭了应试教育下传统的学习习惯,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说是严重的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3.多元智能理论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的目的是以多元化的方式来挖掘、提升个体的智能。

语文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语文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语文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论文一、设计差异性作业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不同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都不同。

如果给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必然会使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作业过于简单,而另一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觉得作业太难。

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因此,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布置,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使他们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自信心,从而培养语文能力。

例如:在学完《诗经•采薇》一课后,我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了三道作业题:朗读并背诵全诗;掌握重点词语,翻译全诗;根据诗歌内容,把本诗改编为一首现代诗歌。

这三道题难易程度不同,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学生在做作业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这不仅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要,而且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

二、设计开放性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强烈的自主意识。

因此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设计作业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例如:小说《项链》,以“唉!我可怜的马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结尾,这给每一位读者都给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我们设计出了一道很好的开放性作业,—续写小说结尾。

这样的作业设计,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吸引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作业也应讲究一定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做作业,才能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巩固知识。

因此,语文教师在作业形式上要力求多样化、形象化、趣味化,使作业从单一以语言符号表达的形式中走出来,与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
谈儿童画创作教学的实践和探讨
程春明
现代儿童的美术心理发展规律需要一种旨在培养健全人格的新型美术教育,教育过程重在发展其多元智能,而过去我们的美术教育往往过分强化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与示范,使儿童的人格过早地开始了内在分化并向知能方面侧重。

实际上,儿童的美术活动应该是人格化的,艺术是儿童游戏的最高形式,其多元智能(语言、运动、逻辑、视觉、认识、情感)的调整与配合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许多研究心理的学者也都特别注重人格在儿童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整体性、创造性等特征,将儿童天性中固有的同时又是美术活动所必需的这些智能特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在发展其优势智能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

正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将对儿童绘画创作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儿童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认知能力强,想象力丰富。

绘画在眼、脑、手高度默契的操作过程中对于儿童的思维能力、感受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都会有增强的作用,因而成为广大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显示出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正如著名教育家迪斯科韦赫指出的,“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观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


儿童绘画有着充满童趣的天性和强烈的表现冲动,随意性很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一张儿童画的产生,是儿童真实思想的写照,是儿童思维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儿童情绪气质的外在表现。

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都是他们探索的目标,他们对
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画画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甚至当成一种游戏,把各种色彩作为一种媒介,尽情地挥洒。

儿童画中对色彩的运用是大胆而毫无顾忌的,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随意涂抹,有很多违背自然的色彩,如太阳可以画成绿色、小羊画成红色。

色彩鲜艳的暖色如红色、黄色、橙色和大紫、大绿、鲜蓝是儿童画中常见的色彩,这是因为鲜艳的色彩在视觉感官上要比黯淡色彩强烈得多。

于是,我在教学儿童画的方面进行了探究和实践。

那么,如何进行儿童画创作的辅导?这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在儿童画创作辅导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两个实质性的问题:即画什么和怎么画。

第一,画什么。

指的是学生在儿童画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创作题材的发掘以及创作素材的搜集和积累。

一、创作题材的发掘。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取。

1.取自教材。

即以本为本,从教材出发。

运用教材现有的能反映学生的绘画天性的创作题材,来启发引导学生去创作。

诸如:《画太阳》、《鞋的联想画》等题材,都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画出具有鲜明儿童个性的绘画作品。

2.反映儿童生活。

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及其所产生的感受,是儿童画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例如:元旦、春节到了,要求学生自制节日贺卡,送给同学和长辈。

这些小活动,即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和才智,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在认识美、感觉美、创造美的道
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发展的脚印,即锻炼了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又促进了智力的开发,还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又如:《今天我值日》、《校园生活》、《快乐的游戏》等都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题材。

3.走进大自然。

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看到了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儿童的心里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表现欲望。

这种欲望促使他用手中的笔将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

大自然是儿童创作的最大源泉。

只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用心灵去感受,去理解,美和乐就是在其中。

如:朝霞,夕阳,潺潺流水,滚滚波涛,春风拂面,柳绿桃红,月光如水,星星闪烁……
4.联系纪念性事件。

以纪念性事件为题材,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如:庆国庆、迎六一、盼统一等题材,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创作题材,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操。

5.运用图片、画册。

丰富多彩的图片、画册,是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绘画的一种好的教材。

只要让学生认真地观察,细心地体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头脑,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绘画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特别是儿童画、幽默画、漫画,充分地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可爱的动物》一课,教师在教室的四周布置各种动物的图片,并播放动物录像带,激发“创”的思维。

学生跃跃欲试,两三下就把可爱的动物画出来。

有一个学生画了一只狮子,整个都是红色的,就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狮子在发火。

”这一生动的例子很好地说明这就是儿童在绘画中“创”的起点。

二、创作素材搜集和积累。

一般来说,每个学校都成立自己的美术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是儿童画创作的主力军,但他们并非生来就会创作,这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创作素材的搜集和绘画技能的积累。

素材的搜集和绘画技能的积累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临摹。

临摹是一种很有效的学画途径,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创作的素材,同时学生也能有效地积累和提高绘画的表现技能和技巧。

2、写生。

强调的是儿童直观感受性,写生中可能体现出学生强烈表现个性,通过写生练习再积累素材和提高技能同时由于儿童所特有的稚嫩的特点,也能够从中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儿童画作品,因为写生本身就是在创作。

3.联想。

联想指的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绘画素材和绘画经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一种联系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积累大量的可创作素材。

比如:在《各种各样的鱼》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鱼的基本构造特点并示范几种鱼的基本画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描绘各种想象中的鱼。

又如:《汽车》等等。

4.效仿。

效仿是让学生初步进入儿童画创作的一种入门性的尝试,是根据现有的儿童画作品进行模仿。

这里的模仿并非单纯的临摹,而是在临摹基础上的再创造。

通过效仿练习,能够在短时间内促成学生绘画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并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

5.创作。

在辅导学生进行儿童画创作之前,首先应给学生设立一个创作的题材,启发学生形成一个大体的创作构想。

要求主题突出、
构图饱满。

并留于学生相对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搜集创作素材。

在学生进行儿童画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多扶一把,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启发,协助学生完成儿童画的创作,并让他们自由用色,使儿童画更趋完美。

6.评价。

美术作业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评价的结果要使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及其成果有信心。

老师应少评,可让学生自评、互评,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和家长在这方面应多鼓励少指责,多探讨少批评,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学习,树立自信心,发展天真心,从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怎样画。

指的是儿童画创作过程中,儿童画绘画技能和技法的辅导。

在儿童绘画创作的技能辅导中,应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绘画实际水平。

1.从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可以确定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绘画内容、绘画工具及绘画材料。

如: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宜运用蜡笔、油画棒、水彩笔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与情节的再造想象。

教师要围绕组合画或添画可以形成的情节内容加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多种再造想象;中年级的学生,思想可谓特别活跃,最爱幻想,适于用语言描述与形象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可以运用蜡笔水彩结合、纸版、水彩、水粉等绘画工具进行儿童画创作;高年级的学生绘画处在写实期,其思想逐步由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中来,则可以运用中国画、水彩、水粉等材料进行绘画创作。

2.应从学生具体的绘画实际水平出发,寻找并发现儿童绘画的闪光点,进行儿童画创作的指导。

如针对有的学生色感强、色彩丰富的绘画特点,指导学生运用油画棒和水粉色块表现力强的特点进行表现。

又如,针对有的学生形象感强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先写生后创造的方法进行表现。

除此以外,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

我们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如有效地运用智力玩具、积塑造型、七巧板拼图、彩色木块插片、石子摆图、玩橡皮泥、撕纸拼图……以此来启发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还可以进行各种尝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给儿童尝试新的绘画材料,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用蜡笔,后来又让学生用油画棒,再后来又用水彩、水粉,每一种尝试都会带来不同的画法和效果,学生的表现方法越来越活,创造性也随之不断地发挥。

总之,儿童的绘画创作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启迪学生表达思想、体验情感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让我们在新世纪的曙光里,把握机遇,大胆改革,利用现代多种教育手段,积极探索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使更多的学生能在“有限”的画面里,画出“无限”生动的画来,培养出更多更优的创造性人才,把未来建设得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