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附加备课

合集下载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一课《三字经》1、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五、教学模式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

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作为一位一年级教师,我们有责任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备课中,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了解和爱慕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传统乐器和传统故事。

二、传统节日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级学生最熟悉的节日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春节的由来、习俗和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剪纸、写春联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春节的乐趣。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让他们了解祭扫祖先墓地的习俗,培养恭敬祖先的情感。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纸钱、祭品等,让他们亲身参预清明节的传统活动。

3. 端五节端五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节日。

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解端五节的起源和传说,让他们了解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粽子、赛龙舟等手工活动,让他们感受端五节的欢乐氛围。

三、传统手工艺1.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剪纸作品,让他们了解剪纸的种类和技巧。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剪纸,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 中国结中国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吉祥、漂亮的特点。

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款式的中国结,让他们了解中国结的寓意和制作方法。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中国结,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陶艺陶艺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让他们了解陶艺的发展和技巧。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陶艺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传统乐器1. 古筝古筝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魅力。

(完整word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完整word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二年级传统文化学期备课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

思想的传承。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

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

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

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二、学习目标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3.拓宽学生知识面。

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

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

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

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三、学习措施1、随时随地诵读。

“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

2、快乐诵读。

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3、限时诵读。

如每日诵读半小时。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4、诵读。

回家后,家长可带动孩子诵读,既能培养亲情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与家人分享5、乐诵读。

让学生跟随经典的民族音乐诵读,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审美情趣6、营造环境,持之以恒。

老师和家长们关键“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

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7、成果激励,活动喜闻乐见。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10篇已编辑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10篇已编辑

一、《笠翁对韵》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3、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节选二)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重点点拨:5、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河、汉:奇:偶:吹竹:弹丝:6、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二、小儿语(节选)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切言动,都要安详。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译文: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二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二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二年级《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一、教学内容:
“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文化为基本活动内容,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三、教学重难点:
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及课本等
五、课时分配:
每课一课时
六、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有待加强,需从各方面对本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充实,但个别学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此认识不深,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

七、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探究、合作等
八、教学措施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九、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要注重学习方式的主动性。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让学生了解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活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春节:春节的来历、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习俗。

2. 元宵节:元宵节的来历、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

3. 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赛龙舟、包粽子等习俗。

4. 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 让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

3. 组织学生进行节日活动,如猜灯谜、赛龙舟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2. 学生能了解各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3. 学生能参与节日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剪纸、陶瓷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书法:书法的历史、基本笔画、字体等。

2. 绘画:中国画的分类、画法、名作等。

3. 剪纸:剪纸的历史、技法、作品欣赏等。

4. 陶瓷:陶瓷的历史、分类、制作工艺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2. 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感受艺术魅力。

3. 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写书法、画中国画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2. 学生能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3. 学生能参与艺术创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章:中国传统民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民俗,如婚嫁习俗、丧葬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民俗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 婚嫁习俗:六礼、迎亲、婚礼仪式等。

2. 丧葬习俗:丧礼、出殡、下葬等。

3. 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习俗。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民俗的意义和作用。

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一、任务背景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是为了帮助四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素养。

通过备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

二、备课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4.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5.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备课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1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核心价值观是什么?1.3 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2.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1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2.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和传统节日;2.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3.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3.1 尊重和传承的文化传统;3.2 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念;3.3 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1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4.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影响;4.3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意义。

四、备课方法和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视听教学:播放相关音乐、视频等,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五、备课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评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活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春节:介绍春节的由来、习俗,如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

2.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等。

3.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贴对联、放鞭炮等,体验春节的氛围。

2. 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赛龙舟、包粽子等,体验端午节的氛围。

3. 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赏月、吃月饼等,体验中秋节的风。

第六章:中国传统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剪纸等。

2. 使学生欣赏和分析传统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书法:介绍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著名书法家,让学生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

2. 绘画:介绍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或花鸟画。

3. 剪纸:介绍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图案,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著名书法家,让学生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如“福”、“寿”等。

2. 讲解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或花鸟画,如山水、鱼虫等。

3. 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图案,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如雪花、小动物等。

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形式,如古筝、二胡、琵琶等。

2. 使学生欣赏和分析传统音乐作品,培养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古筝:介绍古筝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古筝音乐。

2. 二胡:介绍二胡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二胡音乐。

3. 琵琶:介绍琵琶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琵琶音乐。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课题: 1.老吾老幼吾幼(累计 1 课时)【动态备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使学生关爱老人,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2.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能力与方法:1.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现象的方法,能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2.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的心情和需要,养成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的习惯。

【重点难点】1.体会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上面临的困难,能够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2.能尽自己所能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语激趣。

2、组织学生观看组图。

3、交流感受并引出话题。

活动一走近老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1、谈一谈,印象中的老人。

你认识哪些老人,他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小组汇报)2、议一议,老年人生活上有哪些困难。

岁月是无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身体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毛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这样那样的困难。

(小组汇报)3、看一看,体会老年人内心的感受有人把公益广告比作一盏灯,看看这盏灯能否照进你的心里。

(1)观看视频,体会老年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2)生谈观后感受。

小结:我们身边的老人不仅身体有许多不便,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他们的内心,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活动二关爱老人从我做起1、交流课前调查资料,了解社会关爱老人的福利政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老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政府以及社会已经为老人做了很多实事。

(小组汇报)(1)小组汇报。

(2)补充资料。

2、说一说,我们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他们已经为老人们做了这么多实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小组汇报)(板书:关心尊重自己家别人家)小结: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它的意思是既要尊重自家的老人,也要关心尊重别人家的老人。

2023版中华珍贵传统文化备课(山东教育出版社)

2023版中华珍贵传统文化备课(山东教育出版社)

2023版中华珍贵传统文化备课(山东教育出版社)简介这份备课是为了全面推广和传承中华珍贵传统文化而编写的。

通过教学资源的整理和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和传授学生们中华文化的精髓。

备课内容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提供,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

内容概述这份备课涵盖了中华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文学、音乐、戏剧、绘画、书法、哲学等。

通过教材、教案、练题等形式,将这些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介绍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中国古代文学:介绍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3. 中国传统音乐:介绍中国古代的音乐形式和乐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4. 中国传统戏剧:介绍中国古代的戏剧形式,包括京剧、评剧等,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5. 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介绍中国古代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之处。

6. 中国哲学: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生智慧。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2.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安排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4. 配备足够的教学资源,如教材、题集等,让学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练。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测验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总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这份备课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14 棉花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14 棉花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童谣《棉花》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4《棉花》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传统文化
授课教师
梁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棉花》,作者是清代诗人马苏臣。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一、任务背景与目的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深感有必要在备课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本次备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b. 掌握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和节日。

2. 能力目标:a. 能够通过观察、听讲等方式获取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b.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a.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b.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龙、凤、京剧脸谱等;c.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2. 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a. 观看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b. 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c.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d. 播放经典的传统文化音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妙。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1. 导入:a.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b.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2. 知识讲解:a. 通过教师讲解,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b.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展示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和节日。

3. 活动设计:a. 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b. 分组制作传统文化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c. 播放经典的传统文化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妙。

4. 总结与展示:a. 学生展示手工艺品,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b.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四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四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四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一、教材宗旨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二、教材简介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

本教材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系统规划,分层设计,纵横贯通,有机衔接,有效推进”的思路,共确立了4个单元主题,分别是“尊师、礼、好学、孝亲”。

本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以儒家文化经典为主,兼取其他与课程主体内容具有相同价值引领意义的适宜的素材,形成与课程内容相融合的文化体系,特别突出山东地域文化特色,涵盖齐鲁文化景观、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鲁风俗等,以充实丰富研究内容,拓展扩大研究视野。

在内容的选择上重点突出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单元主题小循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的要求。

小学高年级(4~6年级),以儒家经典中的篇章语句为主要诵读内容,并从其他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精华进行主题编排。

本册教材共4个单元,分别环绕“尊师重道、尚仪礼、勤勉好学、孝德为先”4个主题编写。

每个单元前面都有简明的单元导读文字说明。

每个单元包括“经典驿站”和“人物长廊”两大板块,“经典驿站”共5课。

每课正文拔取了紧扣单元主题、体现学生认知特点的儒家经典成蒙学经典中的格言、章句,并辅以难点词的注释和译文。

“人物长廊”共2课。

一课是讲述与单元主题精密结合的名流故事;一课是介绍代表儒家文化、体现单元主题的先贤两大板块中的每一课内均设“温馨点击”“活动广角”和“成长阶梯”3个栏目。

“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课文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研究依据,明确研究要求;“活动广角”—设计紧扣单元主题的趣味性活动,使学生在自主研究、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研究活动;“成长阶梯”—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全册备课李云霞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唐诗第一课:南园十三首(其一)教学目的:1、了解诗人李贺的有关资料2、能够理解这首诗3、能够体会借景抒情的诗的特点重点与难点:理解并背诵古诗,了解借景抒情的诗的特点。

学习资源:国学启蒙、课件、唐诗三百首过程设计:一、猜一猜,“诗鬼”是谁?问题提出:在唐朝,有一位诗人,人称“诗鬼”,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二、多媒体展示李贺的资料三、多媒体播放《南园十三首(其一)》,学生感受气氛四、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六、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借景抒情的诗七、背诵古诗。

理解并背诵古诗,了解借景抒情的诗的特点。

总结反思:学生对古诗理解的不是很熟练,但是能进行熟练地背诵,对于同样借景抒情的诗,了解的不多。

作业练习:搜集借景抒情的诗或是有关李贺的其他古诗。

第二课:无题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3.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二、教学过程:1、导入:2、作家、作品简介:3、具体讲解:学生自由朗读。

读完课文后,独立思考理解。

试用诗歌鉴赏方法。

4、检查初步感知和独立思考效果准备课堂练习本,思考问题:(1)“无题”有几种情况,你以为何种在鉴赏中更重要?(2)从“丝”的注释看,该句用了什么修辞?(3)三、四句一起表达了什么情感?(4)解释“晓”的意义,注意“鬓”的音、义。

传统文化备课(四年级)

传统文化备课(四年级)
排版要求:左边距3cm,其他边距为2cm,题目为宋体小二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间距均为最小值0。
第一单元电子备课
单元名称
经典驿站
单元总
课时数
十二
-单元
教学
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开端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经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养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单元知识结构
唐诗(南园十三首、无题、问刘十三、塞上听吹笛、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重点难点
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1、学生较难理解,以老师讲授为主,作此拓展意在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王维作为“诗佛”的独特风格:
⑴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王维从小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心灵浸染了佛教清静无为的色彩,其诗作或直接阐释禅理,或渗透禅趣。
⑵《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禅趣主要表现为王维所极力营造的一种得意忘言的“深趣”,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澹冷寂的氛围:
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教学重难点
1.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大体了解其意思。
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3.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传统文化教案精编版

传统文化教案精编版

传统文化教案精编版课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书法年级:初中课时:2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

2.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特点和分类。

3.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法,并能够运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

2.学生理解中国书法的精神内涵。

3.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法。

教学准备:1.书法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书法专用纸、笔和墨汁。

3.文房四宝的展示。

4.PPT演示。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10分钟)1.准备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在投影仪上,并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定义和作用。

2.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引导学生讨论书法的特点和分类。

Step 2 了解书法的历史与发展(2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风格。

2.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作品,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3.引导学生思考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Step 3 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30分钟)1.介绍书法的基本用具,如毛笔、纸、笔墨砚。

2.演示墨的调配和毛笔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实践。

3.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Step 4 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40分钟)1.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基本技法,如笔画的横、竖、撇、捺等。

2.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笔画的练习,并纠正错误。

3.练习书法的基本字体,如楷书、行草等。

Step 5 总结(10分钟)1.让学生观摩彼此的作品,并进行互评。

2.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国学经典与当代教育的结合。

3.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延伸:1.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介绍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画、剪纸等。

2.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或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3.鼓励学生参与书法比赛或组织书法社团,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才能。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和书法练习情况。

2.学生完成书法作品并进行互评。

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活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活动。

3.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介绍。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来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学习传统节日(15分钟):教师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包括节日的起源、传统的庆祝活动、习俗等。

3.讨论传统文化(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的原因。

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4.学习传统艺术形式(15分钟):教师介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京剧、民族舞蹈、中国画等,并播放相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5.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民族舞蹈等,研究其起源、特点和表演技巧,并进行展示。

6.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2.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评价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研究和展示能力。

五、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视频和音频资源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艺术形式。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或演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系列专题讲座(一)第一课时2015/9/7病因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

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

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

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一般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

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

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艾滋病系列专题讲座(二)第二课时2015/9/14检查1.机体免疫功能检查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

NK细胞活性下降。

2.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如用PCR方法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3.HIV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

4.PCR技术检测HIV病毒。

诊断1.急性期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期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6)肺孢子虫肺炎(PCP);(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9)深部真菌感染;(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13)弓形虫脑病;(14)青霉菌感染;(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艾滋病系列专题讲座(三)第三课时2015/9/21治疗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

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

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

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

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

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艾滋病系列专题讲座(四)第四课时2015/9/28预防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

其方法是: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

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后才能从人体的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检测出抗体之前,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潜伏期,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他们在发病前外表上与常人无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要在经过艾滋病防治技能培训的医生指导下,对艾滋病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人要坚持规范服药,治疗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随意停药或不定时、不定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治疗失败。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传播途径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目前在我国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经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比例逐年上升。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传播。

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都能传播艾滋病。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约1/3的胎儿和婴儿会受到感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洁身自爱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策。

*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多性伴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极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

*卖淫、嫖娼等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

*青年人过早发生性行为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夫妻之间忠诚可以保护双方,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正确使用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安全套可大大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全程使用。

*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虽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要安全的多。

*除了正确使用安全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有效预防艾滋病。

*由于生理上的差别,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传给男性。

妇女应主动使用女用安全套或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不能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应打结、丢弃。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性病和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时,要尽早检查、及时治疗,争取治愈,还要动员与自己有性接触的人接受检查和治疗。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后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如有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正规医院能提供规范、保密的性病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服务。

找游医药贩求治、购药自治,会误诊误治、延长病程、增加治疗困难,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拒绝毒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