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考虑结构性和初始应力影响的双参量土体本构模型
《土体本构模型》课件
06
土体本构模型的未来发展
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性
非线性弹性模型
随着应力的增加,土体的弹性模量逐 渐减小,表现出非线性特性。未来本 构模型应考虑这种非线性行为,以更 准确地描述土体的力学性能。
非线性塑性模型
塑性变形是土体的一个重要特性,未 来本构模型应考虑塑性变形的非线性 行为,包括剪胀性、剪缩性和各向异 性等。
湿度影响
湿度变化会影响土体的力学性能,如湿胀干缩。未来本构模型应考虑湿度对土体 变形和强度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砂土
由中、小颗粒的砂粒组成,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和 稳定性。
03 粘性土
由细小的粘粒和粉粒组成,具有较高的粘聚力和 可塑性。
土的工程性质
压缩性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 的性质,与土的含水率和 孔隙比有关。
抗剪强度
土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与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有关。
渗透性
土中水分通过孔隙流动的 性质,与土的颗粒大小和 排列有关。
02
土体的基本性质
土的组成
01 矿物质颗粒
土由固体矿物质颗粒组成,其大小、形状和矿物 成分对土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02 水
土中含有的水分对土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稳定性具 有重要影响。
03 气体
土中存在的气体对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有一定影 响。
土的分类
01 砾石土
由大颗粒的砾石、卵石等组成,具有较高的承载 力和稳定性。
根据土的工程性质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
弹性模型
适用于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近似呈线性关系的情况 。
塑性模型
适用于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非线性关系的情况。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
隧道与地下工程数值模拟作业岩土体本构模型及适用条件
岩土体本构模型及适用条件0引言岩土材料的本构理论是现代岩土力学的基础。
广义上说,本构关系是指自然界的作用与由该作用产生的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
土体是一种地质历史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在外荷作用下,表现出的应力—应变关系通常具有弹塑性、黏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等性状。
土体本构模型就是在整理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试验中所发现的土体变形特性。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岩土工程问题时,关键技术就是模拟岩土介质的本构响应。
作为天然材料的岩土是由固体颗粒、水、空气组成的三相介质,具有弹性、塑性、粘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磁滞性、各向异性等性状,其应力—应变关系非常复杂。
自Roscoe等创建Cam- clay模型至今,已出现数百个本构模型,得到工程界普遍认可的却极少,严格地说还没有。
事实上,试图建立能反映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理想本构模型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岩土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特征早已为人们熟知,但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却很少。
同时,随着人类工程活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对岩土的渗透特性与水力耦合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
因此开展考虑各向异性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岩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工程应用背景。
1传统的岩土本构模型1.1 弹性模型对于弹性材料,应力和应变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施加的外力全部卸除时,材料将恢复原来的形状和体积。
弹性模型分为线弹性模型和非线性弹性模型两类。
线弹性模型和非线性弹性模型,其共有的基本特点是应力与应变可逆,或者说是增量意义上可逆。
这类模型用于单调加载时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但用于解决复杂加载问题时,精确性往往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引发了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发展。
1.2 弹塑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的特点是在应力作用下,除了弹性应变外,还存在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
应变增量。
分为弹性和塑性两部分,弹性应变增量用广义虎克定律计算,塑性应变增量根据塑性增量理论计算。
浅议土体常用本构模型
浅议土体常用本构模型作者:陈磊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土力学发展近百年,发展出了很多本构模型,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对其适用范围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线弹性模型邓肯;张模型摩尔;库仑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土体特性存在两个关键点:一是参数的选取,土层参数选取对结果影响很大;二是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从太沙基于1925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土力学》以来,土力学经过了89年的发展,前前后后提出了几百种土体的本构模型,但这些模型只能反映一种或几种土体特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数值模拟阶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的选取土体本构模型,就成了工程人员一个必备的素质。
本章通过对几种主流且应用广泛的土体本构模型进行介绍,为后文基坑开挖数值模拟打下基础。
1.线弹性模型线弹性模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力学模型,其应力-应变在加载和卸载时均呈线性相关,卸载后无残余应变,服从广义虎克定律。
其利用两个材料常数即应力E 和应变v就能描述其本构关系。
用张量可以表示线弹性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
该模型是早期的本构模型,既不能反映土体的非线性及应力路径,又不能反映塑性变形、剪胀或剪缩等,所以现在基本没人使用。
2.邓肯-张模型1963年康纳(Kondner)根据大量土体的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提出的可以用双曲线拟合出一般土的()- 双曲线。
邓肯(Duncan)等人根据这一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增量弹性模型,即邓肯-张(Duncan-Zhang)模型,简称D-C模型。
该模型能反映土体应力-应变的非线性,模型参数只有8个,且物理意义明确,易于掌握,并可通过静三轴试验全部确定,便于在数值计算中应用,因此得到了广泛运用。
但D-C模型也有其弱點,它是以广义虎克定律为基础,是一种弹性非线性模型所用的理论,所以仍然是弹性理论而没有涉及到任何塑性理论,土体的剪胀特性、软化、各向异性均不能反映。
考虑土体结构性的修正邓肯―张模型
[7]
利
学
报
第1期
SHUILI
XUEBAO
所对应的轴向应力可看作其屈服应力σy1 ,而对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来讲,由于球应力也会使土体产生 结构损伤,当球应力大到使得土体产生了较大的变形,结构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损伤时,就可以把这个球应 力看作是在等向压缩(固结)状态时的屈服应力σyp;而如果在固结过程中,围压不足以使土体结构出现损 伤,在剪切过程中,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加,土体结构开始产生大量破损时所对应的主应力差就可看作是其 [8,9] 结构屈服应力(σ1-σ3)yq。李作勤和 Tavenas 等研究表明 :对结构性较强的黏土,当固结压力高于结 构屈服应力σyp 时,应力-应变关系呈“应变硬化型” ,当固结压力低于结构屈服应力σyp 时应力-应变关系 [9] 呈“应变软化型” 。张诚厚认为:结构性较弱的土应力-应变关系呈双曲线型 。通过对温州淤泥质黏土的 试验表明结构性土体具有上述特点,如图 1。
(σ 1 − σ 3 ) ult 为理论双曲线的最终值,即(σ1-σ3)的极限值。
图2
应变硬化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对于应变软化型曲线(如图 3),其应力-应变近似地描述为
q = (σ 1 − σ 3 ) =
ε 1 (a + cε 1 ) ( a + bε 1 ) 2
(2)
式中:a、b、c 均为试验参数。 当ε1→∞时,残余强度为 qr=c/b ;当ε1→0 时, 起始斜率为(q/ε1)ε1→0=1/a。 峰值应变和主应力差峰值分别为(ε
隧道与地下工程数值模拟作业岩土体本构模型及适用条件
岩土体本构模型及适用条件0引言岩土材料的本构理论是现代岩土力学的基础。
广义上说,本构关系是指自然界的作用与由该作用产生的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
土体是一种地质历史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在外荷作用下,表现出的应力—应变关系通常具有弹塑性、黏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等性状。
土体本构模型就是在整理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试验中所发现的土体变形特性。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岩土工程问题时,关键技术就是模拟岩土介质的本构响应。
作为天然材料的岩土是由固体颗粒、水、空气组成的三相介质,具有弹性、塑性、粘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磁滞性、各向异性等性状,其应力—应变关系非常复杂。
自Roscoe等创建Cam- clay模型至今,已出现数百个本构模型,得到工程界普遍认可的却极少,严格地说还没有。
事实上,试图建立能反映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理想本构模型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岩土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特征早已为人们熟知,但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却很少。
同时,随着人类工程活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对岩土的渗透特性与水力耦合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
因此开展考虑各向异性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岩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工程应用背景。
1传统的岩土本构模型1.1 弹性模型对于弹性材料,应力和应变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施加的外力全部卸除时,材料将恢复原来的形状和体积。
弹性模型分为线弹性模型和非线性弹性模型两类。
线弹性模型和非线性弹性模型,其共有的基本特点是应力与应变可逆,或者说是增量意义上可逆。
这类模型用于单调加载时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但用于解决复杂加载问题时,精确性往往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引发了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发展。
1.2 弹塑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的特点是在应力作用下,除了弹性应变外,还存在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
应变增量。
分为弹性和塑性两部分,弹性应变增量用广义虎克定律计算,塑性应变增量根据塑性增量理论计算。
考虑结构性的土体本构模型的建模方法
是具有固体变形模量和强度指标 的材料, 只能认为 , 原状土在刚开始受力时有一定的模量, 其结构完全 破坏后有一定强度 , 丽受力、 变形的中间过程是从原 状土在扰动土 的逐渐转换过程L . 6 因此对于中间过 J
程中的土体 , 是既包含原状土, 又包含重塑土的一种 复合 体 . 在国内沈珠江将损伤力学应用于土体, 认为天 然结构性土体的逐渐破损 , 是从原状土逐渐向扰动 土的变化过程 . 沈珠江(93 提出结构性粘土的弹 19 ) 塑性损 伤 模 型和 非线 形 损伤 力 学模 型; 珠 江 沈 (96 基于损伤力学提出土体宏观变形过程中, 19 ) 结 构逐渐破坏的这个过渡阶段的土体特性( ) S 可以用
由损伤和未损伤两部分组成 , 损伤由剪应力引起 , 损 伤演化曲线性状近似于能量耗散曲线. 在小应力水 平时损伤不明显 , 建议损伤变量方程为 :
= 一 ep 一 铬) x( () 3 式中, 、 R为损伤参数. k 另外一种当前影响较大的模型为扰动状态概念 ( iu t e ocp 缩写为 D C 模型L ,】 动 Ds r S t Cnet tb a S) 11 . 01 扰 状态概念的思想 . 首先 由美国著名学者 D si 17 ea于 94 年提出, 是一种针对材料的受力扰动而发展起来的 本构模拟方法. 在扰动状态概念中, 假定作用力( 如 机械力 、 热力、 环境力等) 引起材料微结构的扰动 , 致使材料内部微结构发生变化、 由于扰动, 材料内部
性日 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 谢定义认为“ 土结构性 是决定各类土力学特性 的一个最 为根本 的内在 因 素” 1 [. 3 因此作为土工数值计算的基础 的本构模型理 论必须反映土体的结构性 .l 2 世纪土力学 的核心问 题是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 , 以及其相应的破损理 论; 而现有的各种本构模型实 际上都是针对饱 和扰 动土和砂土而发展起来的【 . 4 经过这几年来大量 的 J
岩土工程中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与改进
岩土工程中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与改进导言:岩土工程是土壤和岩石力学的应用学科,涉及地质工程、地下工程、堤坝工程等方面。
在岩土工程中,研究土体力学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土体本构模型作为描述土体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研究和改进在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以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传统土体本构模型的局限性传统的土体本构模型常采用线性弹性模型或塑性模型进行描述,但这些模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线性弹性模型忽略了土体在较大应力下的非线性变形特性。
其次,塑性模型在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时,仅考虑土体的体积塑性,但忽略了土体的剪切塑性,与实际工程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需要对传统土体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二、复杂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与改进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力学特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土体本构模型。
这些模型在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各向异性特性和剪切塑性特性的同时,还能够模拟土体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力学行为。
例如,Cam-Clay模型以及其改进版本,综合考虑了土体的体积变形、剪切变形和各向异性,适用于模拟粘土和软土的力学行为。
Hardening Soil模型则引入了孔隙压力的影响,并考虑了土体的强度衰减效应,适用于模拟岩土体在变动应力下的力学行为。
这些复杂的土体本构模型在改进了传统模型的同时,也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和计算难度,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和计算技术支持。
三、新型土体本构模型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土体本构模型得到了研究和应用。
这些模型不仅考虑了传统模型所忽略的土体力学特性,还能够模拟土体在较大应力下的非线性变形,并提供更为准确的力学参数。
例如,基于塑性势函数理论的非线性本构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土体在应力路径变化下的力学行为。
另外,细观尺度下的离散元模拟方法也为岩土工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将土体划分为离散的颗粒,并考虑颗粒间的作用力,模拟土体的宏观力学行为。
浅议土体常用本构模型
学术探讨农家科技 121 浅议土体常用本构模型陈 磊(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392)摘 要:土力学发展近百年,发展出了很多本构模型,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对其适用范围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线弹性模型邓肯;张模型摩尔;库仑模型;Drucker-Prager 模型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土体特性存在两个关键点:一是参数的选取,土层参数选取对结果影响很大;二是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从太沙基于1925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土力学》以来,土力学经过了89年的发展,前前后后提出了几百种土体的本构模型,但这些模型只能反映一种或几种土体特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数值模拟阶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的选取土体本构模型,就成了工程人员一个必备的素质。
本章通过对几种主流且应用广泛的土体本构模型进行介绍,为后文基坑开挖数值模拟打下基础。
1.线弹性模型 线弹性模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力学模型,其应力-应变在加载和卸载时均呈线性相关,卸载后无残余应变,服从广义虎克定律。
其利用两个材料常数即应力E 和应变v就能描述其本构关系。
用张量可以表示线弹性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
该模型是早期的本构模型,既不能反映土体的非线性及应力路径,又不能反映塑性变形、剪胀或剪缩等,所以现在基本没人使用。
2.邓肯-张模型 1963年康纳(Kondner)根据大量土体的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提出的可以用双曲线拟合出一般土的(13σσ )-a ε双曲线。
邓肯(Duncan)等人根据这一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增量弹性模型,即邓肯-张(Duncan-Zhang)模型,简称D-C 模型。
该模型能反映土体应力-应变的非线性,模型参数只有8个,且物理意义明确,易于掌握,并可通过静三轴试验全部确定,便于在数值计算中应用,因此得到了广泛运用。
但D-C 模型也有其弱点,它是以广义虎克定律为基础,是一种弹性非线性模型所用的理论,所以仍然是弹性理论而没有涉及到任何塑性理论,土体的剪胀特性、软化、各向异性均不能反映。
常用土体本构模型及其特点小结
常用土体本构模型及其特点小结山中一草线弹性模型线弹性模型遵从虎克定律,只有2个参数,即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V,它是最简单的应力-应变关系,但无法描述土的很多特征,主要应用于早期的有限元分析及解析方法中,可用来近似模拟较硬的材料如岩土。
Duncan-Chang( DC 模型DC模型是一种非线性弹性模型,它用双曲线来模拟土的三轴排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图1)。
它侧重于刻画土体应力-应变曲线非线性的简单特征,通过弹性参数的调整来近似地考虑土体的塑性变形。
但所用的理论仍然是弹性理论而没有涉及到任何塑性理论,故仍不能反映如应力路径对变形的影响、土体的剪胀特性和球应力对剪应变的影响等土体的很多重要性质。
由于DC模型是在二为常数的常规三轴试验基础上提出的,比较适用于围压不变或变化不大、轴压增大的情况,如模拟土石坝和路堤的填筑。
图】IK模型关于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Fig.l Duncan-Chang approxiniathm of the siress-strainrd nt kinship Ln ft standard drained triAxt*! te&lMohr-Coulomb (MC)模型MC模型是一种弹-理想塑性模型,它综合了胡克定律和Coulomb破坏准则。
有5个参数,即控制弹性行为的2个参数: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v及控制塑性行为的3个参数:有效黏聚力c、有效内摩擦角和剪胀角。
MC模型采用了弹塑性理论,能较好地描述土体的破坏行为但却认为土体在达到抗剪强度之前的应力-应变关系符合胡克定律,因而并不能较好地描述土体在破坏之前的变形行为,且不能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及区分加荷和卸荷。
故M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土体的强度问题,MC模型的六凌锥形屈服面(图2)与土样真三轴试验的应力组合形成的屈服面吻合得较好,因此MC模型适合于低坝、边坡等稳定性问题的分析。
Drucker -Prager( DP)模型DP模型对MC模型的屈服面函数作了适当的修改,采用圆锥形屈服面(图3)来代替MC模型的六凌锥屈服面,易于程序的编制和进行数值计算。
《土体本构模型》课件
土体本构模型是土力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件将深入讨论土体本构模 型的分类、参数确定方法、应用等内容。
引言
土体本构模型在土力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土体本构模型的作 用以及它的分类。
弹性本构模型
弹性本构模型是土体本构模型的一类基本模型。我们将探讨Hooke定律、弹性 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线性和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
总结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土体本构模型的分类、参数确定方法和应 用。展望未来,土体本构模型的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挑战。
塑性本构模型
塑性本构模型是土体本构模型的另一类重要模型。我们将探讨流动准则的分类,以及Mohr-Coulomb模型和 Drucker-Prager模型。
本构模型的参数确定
确定本构模型的参数是土力学研究的关键之一。我们将讨论直接试验法和反 分析法两种常用的参数确定方法。
本构模型的应用
本构模型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将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和优化设 计方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示本构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ANSYS-UPFs的土体常用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及其在土石坝计算中的应用
基于ANSYS-UPFs的土体常用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及其在土石坝计算中的应用材料本构模型是用来描述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学关系式,具体为关于应力-应变-时间-强度的函数。
作为天然矿物材料,土在构造及组成上呈现较复杂的的非连续性、非均质性和随机性,对其本构关系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众多。
对于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和分析,一方面要寻求一个物理形式简单、参数易于获取的土体本构模型,另一方面也要借助一个具有优秀的前后处理功能、高效的求解算法及强大的可开发性的软件平台。
通过总结学者们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确立了以常用的邓肯张模型和等效线性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和以ANSYS 软件作为平台支撑的整体框架,并围绕此框架开展了如下的工作:(1)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基本形式和相关物理参数的求取方法作了相应改进,使其能够考虑土体抗拉强度的影响以适应土体非三向受压的工况,及反映更接近真实的土体卸载-再加载曲线特征以适应应力路径较为复杂的工况。
然后结合弹性增量本构关系和改进后的邓肯张模型的特点,设计了用户子程序的编制思路,并对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细节进行了说明。
(2)基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框架,设计了多种验证工况,并通过模拟土体试样的加载-卸载-再加载过程及反映围压变化带来的影响,以验证二次开发的邓肯张模型的可靠性。
另外,也设计了一个按照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计算的工况做进一步的比较,对两者在计算结果上差异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3)基于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土的黏弹性线性动力模型的相关理论,对岩土工程动力计算中常用的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重点介绍了模型的一般形式、等效参数G和D的确定方法、增量本构关系的推导过程及用户子程序的编制思路和重要细节。
(4)基于循环单剪试验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框架,分别设计了在简谐切向应力作用下和在简谐切向位移作用下的验证工况,以直观得反映在循环周期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的非线性和滞后性,从而验证二次开发的等效线性模型的可靠性。
盾构掘进过程中土体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MUNICIPAL ENGINEERING盾构掘进过程中土体损伤本构模型研究张朋陈俊杰 王平凡 吴桐桐 刘磊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200240摘要:为定量地确定盾构掘进过程中对土体造成的损伤,根据盾构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方式和土体内部稳定性判定准 则,分析土体在发生损伤过程中,其内部孔隙率的变化规律。
基于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分析了土体损伤变量与孔隙率 之间的关系,将土体损伤划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并给出每个阶段的损伤变化规律,建立以孔隙率表征的损伤变量演化 方程。
并基于线弹性本构关系,建立盾构掘进过程中考虑损伤作用的土体线弹性本构模型,以期为施工提供依据。
关键词:盾构掘进;土体损伤;变量;本构模型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〇〇4-1〇〇1(2〇21KM-〇642-〇4 D O I:10.14144/ki.jzsg.2021.04.034 Research on Soi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During Shield TunnelingZH AN G Peng CHENJunjie W ANG Pingfan W U T ongtong LIU Lei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Shanghai 200240, ChinaAbstract:T o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he d a m a g e to soil ca u s e d by shield tunneling,according to the disturbance m o d e of shield to surrounding soil an d the criterion of internal stability of soil,the variation law of internal porosity of soil in the process of d a m a g e i s analyzed.B a s e d on the theory of m e s o-d a m a g e m e c h a n i c 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d a m a g e variable a n d porosity i s analyzed;the soil d a m a g e i s 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stages a n d the d a m a g e variation law of eac h stage i s given;a n d the evolution equation of d a m a g e variable characterized by porosity i s established.B a s e d on the linear e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a linear elastic constitutive m odel of soil considering the d a m a g e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shield tunneling i s established,which i s expecte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K e y w o r d s:shield tunneling;soil d a m a g e;variable;constitutive model近年来,盾构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过江隧道、城市地铁 施工建设中,如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武汉地铁2号线等。
路堤软土地基的本构模型
路堤软土地基的本构模型对于土体的有限元计算,本构模型的选择尤其重要,分析土体变形的本构模型有很多种,对于软土比较实用的是考虑其非线性特征的Duncan-Zhang双曲线模型。
该模型为非线性弹性模型的代表,能把总变形中塑性变形部分也当作弹性变形处理,通过弹性模量的调整来近似地考虑这部分塑性变形,用于增量计算时能反映应力路径对变形的影响和土体变形的主要规律。
但由于Duncan-Zhang模型是通过弹性常数的调整来反映土体的塑性变形,并且使用虎克定律,所以不能反映剪胀性,同样不能反映软化。
但对于软土而言,在受剪过程中,结构变得紧密,一般表现为剪缩,随着强度的增加,呈现硬化特性。
故本书采用Duncan-Zhang 双曲线模型。
Duncan-Zhang应用了切线杨氏模量及切线泊松比的函数形式。
他们把三轴压缩试验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示为双曲线,并建立了在有限元增量分析中应用它的公式。
1.切线模量Et根据康德纳(Kondner)的建议,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近似为双曲线关系(图8-1),在试样的周围压力σ3不变时:图8-1 应力-应变曲线图式中:(σ1-σ3)f为试样破坏时的主应力差;Rf为破坏比,其定义为:式(8-3)对轴应变εa求导数,得到在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模量为:图8-2 初始切线模量与固结压力关系图式(8-3)可改写为:由以上两式得到:根据简布(Janbu)的研究,初始切线模量Ei 与固结压力σ3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K、n为由试验确定的参数,由Ei 与σ3的关系求得(图8-2);P a 为大气压力,单位与Ei相同,引入它以使K成为无量纲的数。
根据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得:式中:c、φ为土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
将式(8-8)、式(8-9)代入式(8-7),得到了以下切线模量表达式:2.切线泊松比μt切线泊松比μt的表达式是库哈维(Kulhawy)等采用与推导切线模量相似的方法得到的。
、c、φ、F、G、D都是由式(8-10)、式(8-11)共8个参数,即K、n、Rf三轴试验确定的。
土体本构模型对软土场地基坑开挖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
1 工程实例
本文以上海软土场地某深基坑工程[2]为研究对象,该基坑平 面尺寸约为 12m×100m,基坑的开挖深度为 15.6m。该基坑围 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 +内支撑系统,地下连续墙厚度为 1.0m, 深度约为 35m。支撑系统为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外加三道钢支 撑,其中首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布置在地下 -1.8m处,三 道钢支撑则分别设置在地下 -4.8m,-8.6m及 -12.2m处,钢 支撑采用的是 609×16mm钢管。
可以很好的对土体在破坏之前的非线性行为进行模拟,并可以考
虑应力路径 对 土 体 产 生 的 影 响。该 模 型 的 破 坏 方 程 如 式 (4)所
示,屈服轨迹如图 1所示。
收稿日期:20190629 作者简介:陆鸿斌(1988),男,在读硕士
·76·
第20451卷9年第1201期月 山 西 建 筑
15.6 13.4
10 24 24 0 0 0
Φ/(°) 10
23.8 14 12
23.8 14 14 34 32 25
v 0.40 0.33 0.35 0.38 0.30 0.38 0.38 0.28 0.28 0.32
D-P本构模型在某均质土坝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D-P本构模型在某均质土坝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李锋;李莎莎
【期刊名称】《水利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5(021)010
【摘要】M-C模型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土体本构模型,但其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而中间主应力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基于有限单元法,采用考虑了中间主应力的D-P模型,对某竣工的均质土坝进行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D-P模型计算的安全系数比M-C模型计算结果更小,结果偏安全;大坝竣工后,发生了较大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坝体表面材料处于受拉状态,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为保障工程安全,建议在类似工程中采用D-P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李锋;李莎莎
【作者单位】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湖北荆门 448156;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湖北荆门 4481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1
【相关文献】
1.改进的邓肯-张本构模型在碎石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J], 陈芳;王新刚;吴永风
2.改进D-P算法在图像轮廓平滑中的应用 [J], 程立;王江晴;田微;朱宗晓;魏红昀;刘
赛;徐科
3.D-P算法的改进及其在飞行轨迹回放中的应用 [J], 雷祥;张少华;任凌云;王彦理
4.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及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J], 吴明白;殷亚娟
5.基于D-P修正准则的扩孔理论在黄土劈裂注浆中的应用分析 [J], 王腾;李萍;丁艳梅;宋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坑开挖有限元分析中土体本构模型的修正
基坑开挖有限元分析中土体本构模型的修正张端阳;陈颖辉【摘要】基于莫尔库伦弹塑性本构模型,考虑剪切屈服和压缩屈服之间互不影响的双重硬化准则,提出将非线弹性和塑性联合的组合模型.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GTS结合此本构关系,建立实体模型,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本构模型能较好的适用于基坑开挖过程的动态分析.%Based on the Mohr-Coulomb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double hardening criterion, which is not affected by the shear yield and compression yield, a combined model of nonlinear 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 is propos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GTS,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the solid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stress field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itutive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the excavation process.【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06【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本构模型;硬化模型;土体应力;塑性屈服【作者】张端阳;陈颖辉【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320 引言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提高,在城市中兴起了大量的各类建筑,这些大规模建筑的施工都面临着深基坑工程,基坑规模越来越大、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如上海长峰商城[1]、国家大剧院基坑工程[2]。
土体本构模型对淤泥质土基坑开挖模拟的影响分析
土体本构模型对淤泥质土基坑开挖模拟的影响分析
刘聪聪;阮博
【期刊名称】《福建建材》
【年(卷),期】2024()2
【摘要】合理选择本构模型是进行数值模拟的前提和基础,通过Plaxis 3D建立数值模型,以武汉市东西湖区淤泥质土基坑为例,对比分析了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土体硬化本构模型和小应变土体硬化本构模型在淤泥质土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土体变形情况。
结果表明,小应变土体硬化本构模型土体变形量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土体硬化本构模型土体变形量计算相对保守,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土体变形量计算较小;土体硬化本构模型和小应变土体硬化本构模型均能合理地反映围护结构的受力状态。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刘聪聪;阮博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
【相关文献】
1.淤泥质土环境中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及支护数值分析
2.土体本构模型对软土场地基坑开挖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
3.海相淤泥质土基坑开挖变形特征监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构性土的剪胀性及扰动状态本构模型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结构性土的剪胀性及扰动状态本构模型试验研究的开题报
告
题目:结构性土的剪胀性及扰动状态本构模型试验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结构性土是一种具有显著微观结构、宏观力学性质与基质材料关联密切的土体,它的工程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土体密实程度、应力水平以及加载路径等。
结构性土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如桩基、土钉等施工工艺中都会涉及到结构性土的
处理。
因此,研究结构性土的剪胀性及扰动状态本构模型对于工程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研究内容:
通过试验研究,本课题将探讨下列内容:
1. 不同土体密实程度下的结构性土的力学性质。
2. 剪胀性变形特性和规律探究。
3. 扰动状态下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研究方法:
1. 通过常规的力学试验对不同密实程度下的结构性土进行基本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剪切强度、压缩强度、抗拉强度等。
2. 通过大型直剪试验对结构性土的剪胀性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压缩应力水平下的剪胀特点和规律。
3. 基于试验数据,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结构性土的力学本构模型。
预期成果:
1. 得出不同密实程度下结构性土的力学性质,深入探究结构性土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2. 探究结构性土的剪胀性和变形规律,为结构性土的力学性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 建立基于试验研究得到的本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结构性土、剪胀性、扰动状态、本构模型。
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计算方法_李湛
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计算方法李 湛1,3,栾茂田2,3(1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3;21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31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24)摘 要:对于土石坝的地震永久变形,本文提出等效结点力-逐步软化有限元计算模型。
首先根据坝体地震动力响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确定各时段坝体单元可能发生的残余应变、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量及累积振动孔隙水压力,以此对静变形模量和强度及静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修正,并应用于下一时段计算中;同时基于所确定的与上一时段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潜在残余应变增量和静应力-应变关系确定地震作用相应的等效结点力。
在每一时段末根据上述所确定的等效结点力和应力-应变关系,运用整体有限元分析确定坝休的残余变形增量,将各个时段计算所确定的残余位移累加得到地震作用后坝体的残余变形量。
这种方法能够同时考虑地震惯性力效应和土的软化效应对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的影响。
关键词:水工结构;地震永久变形;等效结点力-逐步软化有限元模型;土石坝;抗震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V31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8-03-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9006),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研究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基金(Q110305)作者简介:李湛(1975)),男,博士.E -mail:lz -xj@Computation method for seismically -induced permanentdeformation of earth -rock damsLI Zhan 1,3,LUAN Maotian 2,3(1.China Academy o f Building Research ,Beijing 100013;2.State Key Laboratory o f Coastal and O ffsho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 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3.Institute o 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 f Civi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 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finite element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seismically -induced permanent deformationof earth -rock da ms.In the proposed procedure,both concepts of equivalent nodal forces and step -by -step graduallysoftening moduli are integrated together.The earthquake duration is divided into a certain number of timeincre ments.And for each time increment the residual strain and dyna mic pore water pressure which is likely inducedduring previous time increments under undrained condition are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tress condition obtainedby the dyna mic analysis and the empirical patterns of both residual strain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achievede xperimentally.Then,the computed accumulative pore -water pressure at the end of each time increment is useddirectly to modify the static hyperbol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which is to be used for the next timeperiod.And at the same time,the equivalent nodal forces equivalent to incremental residual strain potential aredefined.B y using the modified stress -strain relationship,the incremental deformations are computed when the nodalforces equivalent to earthquake effect on the dam defined as above are imposed on the earth -rock dam.Thecomputed incremental displacements of the earth -rock dam for each time incre ment are accumulated and theaccumulative displacements can be regarded as approximation of the residual deformation which is to be initiated byearthquake shaking.In fact,the proposed numerical procedure has taken into c onsideration both the inertia effect第28卷第4期2009年8月水 力 发 电 学 报JOURNAL OF HYDROELEC TRIC ENGINEERING Vol.28 No.4Aug.,200964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and the softening effect of earthquake-induced loading on 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the earth-rock dam.Key words:hydro-structure;seismically-induced permanent deformation;equivalent nodal loads and progressive softening FE M model;earth and rock-fill dams;seismic stability0前言自从上世纪60年代起,有关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的研究就得到了关注和发展,最早Ne wmark建议采用滑动体位移分析模型和方法[1]估算坝坡上潜在滑动体在惯性力作用下由于瞬时失稳所产生的滑动位移,并以此考虑地震对于土石坝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土有很大的差异。目前, 在描述土体应力应变的本构模型中, 绝大多数模型都是基于重塑土在实验的基础上构建的, 没有 充分考虑土的结构性和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 。本文在经典的弹塑性理论的大框架下, 以桂林岩溶区分布的饱和软黏土为研 结合室内试验的成果, 依据前人已建的模型, 考虑了土的结构性和初始应力的影响, 在充分发挥修正剑桥模型优点的 究对象, 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 构建了一种新的饱和软黏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并对模型作了分析和比较, 初步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和有效性, 进一步的工程验证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该模型的构建可使桂林岩溶区分布的饱和软黏土的应力应变计算更加趋 近于实际, 并且, 对于桂林岩溶区高速公路饱和软基填土过程中, 控制加荷速率和控制分级荷载的大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软黏土 微观结构 初始应力 弹塑性模型 中图分类号: TU44 文献标识码: A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oil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ir structure and original
stress. As undisturbed soil and remolded soil possess different structural features,they demonstrate differ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case of minor stress. At present,lots of structural model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remolded soil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ithout considering structure and original stress. Under the classical theories of elastoplastic,based on soft clay in Guilin areas,combine with test indoor,according to the former model, an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synchronously consider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s and the original stress state based on the Modified Cam Clay.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various calculated results have shown th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model expressions make the strain result more correspond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y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ontrolling not only rate of loading but also size of load grade during highway filled soil in Guilin areas. Key words Soft clay,Microstructure,Original stress,Elastoplastic model
[1 ~ 4 ] p p 即用塑性能增量 dW = p [ ( dε v ) 2 2 + ( Mdε p s) ]
1 2
来
代替原来剑桥模型中的塑性能增量表达式 , 得到修 [5 ~ 8 ] : 正剑桥模型的弹塑性矩阵为 dε v -k 2η = λ × 2 + e ( 1 ) ( M + η2 ) dε s
2
2. 1
结构性土剑桥模型的研究及构建模 型的思路
结构性土剑桥模型的研究 修正剑桥模型仅在屈服线上与原始剑桥模型有
受到以上学者对结构性土本构模型研究的启 发, 综合吸取以上学者的研究精华, 本文的研究思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0 ( 3 )
牟春梅等: 同时考虑结构性和初始应力影响的双参量土体本构模型
[22 ]
结构特性的影响因素引入到修正的剑桥模型中 , 建 立了一个充分考虑结构性的剑桥模型 ; 如果土体没 有结构性或者因外荷作用导致土体的结构完全破 坏, 则该模型退化为修正剑桥模型。 为了描述饱和 软黏土结构特性的影响引入了 3 个结构特性参数, 结果证实该结构性剑桥模型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 方面共同反映结构性土的许多特征 。饶为国等考虑 到剑桥模型中没有包含软黏土的结构特性这一因 —“综合结构势 ” 素, 于是将土体结构性影响因子 引 入到修正的剑桥模型中, 构建了一个可以考虑结构 性影响的本构模型。 2. 2 新建模型的研究思路
[14 ] [15 ] [2 , 7, 16 ] 、 定义和齐吉琳 、 谢定义等 、 肖树芳 等 [17 , 18 ] [19 ] [20 ] [21 ] 、 饶仰平 孙德安 、 刘孟飞 、 李俊连 、 曾
玲玲
[23 ] 、 饶为国等 均 建 立 了 结 构 性 土 体 模 型。 [10 , 12 , 20 ~ 22 ] 其中 Liu 和 Carter 等 对结构性饱和软黏 土的特性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理论研究, 并将软黏土
{ }
2 2 λ M +η λ - k 2η 1
dp p 2η dη M2 - η2 1
{}
( 1)
对于一定初始压力和重度的土, 修正的剑桥模 M、 型需要用 5 个土性参数来描述土体的力学特征 , k 是土性参数, λ、 表征的物理含义分别是摩擦常量、 压缩和回弹曲线的斜率。修正剑桥模型是在大量的 因此, 模型中的参数 固结和膨胀试验基础上得出的, 。 也可以从固结试验中得出 修正的剑桥模型是在饱和重塑土的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修正剑桥模型进行了改 进并建立了新的本构模型。 目前, 一般通过引入结 构性参数来反映结构性对土的变形特性和破坏影 [9 ] [10 , 12 ] 、 Baudet 等 ( 2001 ) [13]、 如 Liu 和 Carter 谢 响 ,
AN ELASTOPLASTIC MODEL SYNCHRONOUSLY CONSIDERING STRUCTURE CHARACTERS AND ORIGINAL STRESS FOR CLAY SOILS
MU Chunmei Abstract LIU Zhikui LIU Baochen
(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xi,Guilin 541004 )
388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2012
1
引
言
[3 , 4 ] 所不同, 是由 Roscoe 和 Burland 所提出, 认为模 型的屈服轨迹应为椭圆, 建议使用塑性能增量来代
解决了剑桥模型中存在的不足。 替原来的表达式, 土的结构性问题已被公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 [1 , 2 ] :软 而又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 已有研究表明 黏土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孔隙水压力和应变 之间的关系以及固结变形等都与软黏土的结构特性 有着显著的关系, 土体的结构特性已成为影响土力 学特性诸要素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要素。 但是, 长期 以来都无法找到既明确合理又方便适用的综合性定 量指标, 对土结构性研究只能从定性角度予以解释 以至于给土的结构性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 和描述, 和复杂化。近年来, 天然土体的结构性对其工程力 学效应的影响引起了岩土工程学界更进一步的关 注, 同时也针对区域性软土建立了大量的工程应用 , 但模型的适用性也存在着诸多的局限 , 无 。 法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由于土体材料的特殊 模型 以及目前对土体结构性方面的 性( 即非连续介质) , 研究尚不成熟, 建立新的土体结构性的本构关系确 实具有一定的难度, 而要建立适用于各种不同条件 下的微结构力学模型的普遍形式, 更不切合实际。 在有关土体的各种变形和强度计算中, 选用合适的 土的本构关系与模型参数, 对于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十分重要。修正剑桥模型是广泛用于土体材料的一 种弹塑性本构模型, 也是目前国际上在土体材料方 面唯一得到公认的弹塑性模型。 因此, 它受到国内 外岩土力学学者和岩土工程界的普遍重视 , 已经应 用在许多岩土工程的设计、 施工和研究之中, 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但是, 修正剑桥模型是在重塑土的试 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没有考虑结构性和初始应力 状态的影响, 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探索性的工作 。 本文在经典的弹塑性理论的大框架下, 以桂林岩溶 区分布的饱和软黏土为研究对象, 结合室内大量的 试验成果, 依据前人已构建的剑桥模型, 充分考虑了 饱和软土的结构特性和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 , 在继 承修正剑桥模型优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 , 构建 , 了一种新的饱和软黏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并对模 初步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 型作了分析和比较, 进一步的工程验证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 效性,
389
( 1 ) 饶为国等人是将谢定义的用来表征结构特 性的量化指标 - 综合结构势, 与修正剑桥模型结合, 导出了一个新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 2 ) Liu 等是用结构屈服应力、 结构性孔隙比、 结构性指数等 3 个指标来表征土的, 借 用 Liu 的 3 个结构性参数来表征饱和软黏土的结构 在初始应力状态下 性; 从土的天然状态分析可知, 而通常情况下 k0 不等于 1. 0 , 这一点在 有 σ x = k0 σ z , 修正剑桥模型中没有考虑, 本文则考虑初始应力的 影响, 以桂林岩溶区饱和软黏土为研究对象 , 吸取以 上两者的研究精华, 导出本文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新建本构模型可以同时考虑结构性和初始应力这两 个因素。 ( 4 ) 本文研究的是饱和软黏土, 由此可以假设, 影响结构性的两大关键性因素中的联结的影响大大 降低, 而排列是影响结构性的主要因素 , 而直接影响 排列的关键物理量也是孔隙比。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颗粒和孔隙等要素变形的综合 的变形是结构联结、 孔隙的存在是结构要素发生变形的根本原因 , 结果, 在荷载作用下, 颗粒相互靠拢、 相互镶嵌造成颗粒间 距减小, 孔径也随之减小。因此, 本文引入的结构性 参数也主要体现在孔隙比 e 的变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