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探索 课时强化练习21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试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手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该学者意在论证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A.弥补了重工业的不足B.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促进了工业化建设D.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解析:材料表明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资金、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促进了工业化建设,故C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弥补了工业的不足,其中既包括重工业也包括轻工业,A项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的影响,不是原因,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不是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答案:C2.[2019·山东泰安模拟]下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

其中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

“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 )A.导致工业布局趋于合理B.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C.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解析:由题干中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不能说明工业布局趋于合理,而是工业结构不合理,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这有利于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从这个投资比例看国民经济整体应该算是合理而没有出现比例失调问题,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并未出现“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B3.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组织起来”表明组织起来是为了工业化,故A项正确;农民组织起来是为了克服分散经营困难与材料的内容组织起来是为了国家工业化不符,故B 项错误;把农民组织起来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与材料的内容组织起来是为了国家工业化不符,故C项错误;把农民组织起来是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与材料的内容组织起来是为了国家工业化不符,故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第9单元单元综合训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第9单元单元综合训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

单元综合训练(共100分,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百校联盟高三8月摸底考试)下图为1952年和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情况(部分)示意图。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借鉴苏联的发展模式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C.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国民经济布局逐渐优化解析:1957年和1952年相比,重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是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A项正确。

答案:A2.(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1949—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统计表项目铜原煤棉纱粮食1952年比1949年增长(%) 753.8 105 101 44.8A.国民经济逐步恢复B.盲目追求发展速度C.计划经济逐步形成D.农业经济受到制约解析:结合表格中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可知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A项正确;1958年“大跃进”盲目追求发展速度,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工农业生产而非计划经济体制,C项错误;材料中粮食增长44.8%,不能得出农业发展受阻的结论,D项错误。

答案:A3.(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

吸人血,招病害,偷人幸福搞破坏。

千家万户快动手,擂鼓鸣金除四害。

”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首诗,记录了1958年春的北京全民杀麻雀事件。

该诗从侧面反映了()A.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高度热情B.“左”倾错误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C.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劳动积极性高涨D.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城市卫生环境建设解析:据材料“麻雀坏”“擂鼓鸣金除四害”“1958年春的北京全民杀麻雀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左”倾错误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B项正确。

答案:B4.(2018·江西上饶三模)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文档:第09单元提升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含答案 精品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文档:第09单元提升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含答案 精品

1.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受了重大挫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

(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一、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2018·泉州适应性练习)195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536.7 亿元,比1952 年的417亿元,增长24.8 %,平均每年递增4.5 %。

粮食总产量19 505万吨,比1952 年的16 392万吨增长19 %,平均每年递增3.5 %。

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C.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D.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析:选D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错误;1956年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故B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走的是集体道路,农民生产自主权减弱,故C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二、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相似之处(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2)都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过改革。

(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不同之处(1)工业化方针提出:中国是在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联是在1925年的联共(布)十四大上。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1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课时作业-人教版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1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课时作业-人教版高

【创新大课堂】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模拟题组]1.(2016届某某某某市时杨中学高三1月调研历史试卷)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历程。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土地所有制变更 B.分配方式调整C.生产关系变革 D.生产规模缩小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人民公社”到“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故选C项。

A项说法错误,B、D不是本质的东西。

]2.(2016届某某漳浦第三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下表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C.广大人民的愿望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数据中可明显看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价格国家定价商品比重急剧下降,而商品的市场调节价格快速上升,它已占据了中国商品价格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尤其是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3.(2016届某某某某市八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某某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训练(共100分,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百校联盟高三8月摸底考试)下图为1952年和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情况(部分)示意图。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借鉴苏联的发展模式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C.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国民经济布局逐渐优化解析:1957年和1952年相比,重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是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A项正确。

答案:A2.(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1949—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统计表A.国民经济逐步恢复B.盲目追求发展速度C.计划经济逐步形成D.农业经济受到制约解析:结合表格中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可知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A 项正确;1958年“大跃进”盲目追求发展速度,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工农业生产而非计划经济体制,C项错误;材料中粮食增长44.8%,不能得出农业发展受阻的结论,D项错误。

答案:A3.(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

吸人血,招病害,偷人幸福搞破坏。

千家万户快动手,擂鼓鸣金除四害。

”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首诗,记录了1958年春的北京全民杀麻雀事件。

该诗从侧面反映了( )A.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高度热情B.“左”倾错误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C.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劳动积极性高涨D.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城市卫生环境建设解析:据材料“麻雀坏”“擂鼓鸣金除四害”“1958年春的北京全民杀麻雀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左”倾错误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B项正确。

答案:B4.(2018·江西上饶三模)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

”陈云的这一认识( )A.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B.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解析: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高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

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有学者把1949年前的中国称为现代化早期,而将1949年之后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大规模工业化时期,主要理由是1949年后的中国能够( )A.组织一切力量实行国家工业化B.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C.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D.实现独立自主不再受外国的干涉解析:选A。

1949年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前提,故A 项正确;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不仅指工业化,故B项错误;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不再受外国的干涉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2019·烟台适考)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 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

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

该现象主要表明( )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B.“一五”计划完全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D.“一五”计划的制定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可得出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故A项正确;完全仿效绝对化,与材料中“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不符,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并未出现“左”倾倾向,故C项错误;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与“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不符,故D项错误。

3.1953年9月,王崇伦响应毛主席增产节约的号召,制订了1年完成3年工作量的先进计划……创造拐形工具代替手松螺丝零件,使每下一个零件就节省30分钟,一天多生产137个零件。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课时跟踪训练(十九)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2015·四川德阳高三诊断)读下图,根据图文信息,图画所示情况最可能出现在(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国民政府统治后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发挥劳资双方的积极性,为国民经济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有“劳资关系好”“团结”“协商会议”“克服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2.(2015·湖北荆州高三质检)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说:“资本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是有进步性的。

”“中国工人阶级还要忍受一个时期的剥削痛苦。

”刘少奇此语的出发点是( )A.发展资本主义以促进工业化B.利用私人资本以克服财政困难C.有序推进改造以缓和社会矛盾D.发展多种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和发展生产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调整措施,即允许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进步性”“忍受一个时期的剥削痛苦”,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 A3.(2015·江苏南京高三模拟)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行业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项目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1953年农轻重比重(%) 52.8 29.6 17.6A.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解析]本题考查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图表提供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和比重,其中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并且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结合过渡时期总路线,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

材料只提供了农轻重比例,并不涉及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故A、B两项不正确;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是以经济总量的指标为标志,但图表没有涉及,故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单元综合训练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单元综合训练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九单元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8年)单元综合训练(九)一、选择题1.(2017·某某二模,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别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X,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

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 )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答案 B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监督职能,据题干材料信息,材料主要说明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故A项错误,B项正确;1949年~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人民政协就变成了人民某某统一战线组织,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没有涉及对政协的监督和管理问题,故D项错误。

2.(2017·某某二模,31)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某某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在中共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某某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如下表。

对表格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时期制度名称国民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A.新某某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B.新某某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某某统一战线性质答案 C解析解放战争时期的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就具有广泛代表性,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时期与土地革命时期人民某某政治的形式都强调工农的重要性,具有相似性,而不是独创性,故B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的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就具有广泛代表性,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故C项正确;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具有人民某某统一战线性质,故D项错误。

3.(2017·某某二模,32)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达标检测 必修2-人教版高三必修2历史试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达标检测 必修2-人教版高三必修2历史试

专题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达标检测必修2一、选择题1.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完成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A[图片反映的是私有经济的基本消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是三大改造完成带来的结果。

]2.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大会,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材料所呈现的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D[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3.从图某某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农民加入合作社B.“大跃进”战鼓C.人民公社好D.领取承包合同A[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公有制),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没有改变土地的公有制性质。

]4.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B[三幅图片分别是“公私合营”“农业实现合作化”和“大跃进”运动,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故选B项。

A项不能全面体现三幅图片;C、D两项与题干图片无关。

] 5.某人找到一段描述:“(1959年)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

”你认为“□□□”应该是( ) A.人民公社B.大跃进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A[从题干材料“1959年”“生产关系”“不成熟”可知是人民公社,故选A项。

B、D 两项不属于生产关系角度;C项在1956年已基本完成,故排除。

]6.造成下表中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1957—196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A.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文化大革命”的爆发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三大改造发生于1953年到1956年,故A项不符合题意;农产品产量迅速下跌,是从1958年到1959年,并且在1960年持续急剧下跌,这是因为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开始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1978年,故D项不符合题意。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提升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提升

K12课件
12
3.人民公社化运动
几千户,上万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 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 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 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专题提升(九)
K12课件
1
K12课件
2
1.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的争鸣 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在许多问题上,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具体如下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要从行政指令型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有计划的 观点一
商品经济模式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创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多种形式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相 观点二 结合的模式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K12课件
15
【解读】 作者描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1)人民公社体制发生了改变,农 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 分离。(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迅速推广,因为这种制度适应了中国当 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K12课件
10
2.“一五”计划的成就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 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 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 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 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 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 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 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探索课时强化练习21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变迁岳麓版(限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1.林岗在《超大规模国家的近代化》一文中说:“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能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和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制程序。

”他认为,现在中国正处于城市经济。

根据这一观点,对应文中第三章开始的年代应该是( )A.1911年B.1949年C.1978年D.1997年【解析】1911年应该属于第一章挣扎和崩溃,指的是辛亥革命,故A项错误;1949年应该属于第二章主权重建,指的是新中国成立,故B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正确;1997年应该属于第四章自由民主的法制程序,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故D项错误。

【答案】 C2.197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的文章,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次日,头版再刊《鼓励社员经营正当家庭副业》的文章,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

两篇文章传达了怎样的政治导向( )A.农村政策即将进行重大调整B.工作重心将向经济建设转移C.“姓社姓资”的争论将有定论D.家庭联产承包制将推向全国【解析】1978年5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根据题干中“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可知国家政策将会进行重大调整,从“自留地”“社员”等关键词能判断题干中主要是说的农村地区,故A项正确;B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错误;D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错误。

【答案】 A3.(2016·河南六市联考)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

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

材料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D.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解析】通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符合国情,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部分改变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有所弊端,故B项正确;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部分改变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是进步而非“反复”,故D项错误。

【答案】 B4.2015年7月15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

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

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 )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解析】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没有改变土地的性质,故A项错误;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农民并没有获得所有权,只是获得使用权,故B项错误;农村改革的突破并没有完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C项错误;包产到户主要使农民获得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5.下列对1972年到1985年期间的中美贸易(表)解读正确的是( )B.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缓和C.体制改革缩小中国贸易逆差D.美国是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解析】出超指的是出口大于进口,从表格中可知,在中美两国的贸易中中国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中国处于入超状态,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表格中只反映了1972年到1985年期间的中美贸易情况,故B项错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出口数量与入口数量的差距逐渐减小,故C项正确;表格中只列举了中美两国贸易情况,没有列举其他国家同中国的贸易情况,不能推断出美国是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故D项错误。

【答案】 C6.下表所显示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产品出口的走势,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国( )A.B.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C.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D.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解析】从表格材料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民营企业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外资企业出口比重小幅度上升,A项不符合表格时间,错误;材料中国有企业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并不意味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C项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时间早于题干,错误;从表格可以看出,同时期民营企业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故D项正确。

【答案】 D7.(2016·湖北七市联考)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

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B.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C.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D.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解析】材料反映出1987年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比重下降。

但直到1992年之前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没有根本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品国家定价和市场定价的“双轨”现象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比重下降,与之对应,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故C项正确;此时国有企业改革还未涉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C8.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A.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工矿企业的活力C.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D.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解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以后出现的,与题干中的“1983”年不符,故A项错误;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搞活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故B项正确;题干谈到的“国营企业”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错误;“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体现了提高企业的活力,增强其积极性,故D项错误。

【答案】 B9.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 )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解析】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表明此时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故A项错误;公有制主体地位一直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此时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允许了私有经济的存在,即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故D项正确。

【答案】 D10.(2016·南京调研)1984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为扩大开放,中国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解析】1979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区域,1984年做出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决策,故B项正确;1985年做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决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B组名校必刷题11.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大范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举世瞩目变化的( )A.建立深圳特区B.开发上海浦东C.开放沿海城市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建立深圳特区主要是作为经济试验田,没有体现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故A 项错误;浦东开放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标志,但没有大范围参与国家合作,故B项错误;沿海城市开放是扩大中国对外开放面,故C项错误。

【答案】 D12.(2016·邯郸质检)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A.90B.北京、上海、广州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解析】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北京、上海并不是经济特区,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中全国移民人数可知,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故C项错误;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移民人数在增多,说明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13.土地流转成为当下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永佃制是中国自宋至近代的一种土地制度,据此,佃户可以永久租用农地,不受土地业权转手的影响。

在永佃制下,土地的拥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可以分别执行和占有。

这两项分割的权益,各地名称不同,如:田底田面、田骨田皮、田根田脚。

有的地方认为永佃权是土地所有权的一部分,因此享有永佃权的称为二田主,形成一田二主制。

永佃制有利佃农,对佃农是一种保障。

佃农视永佃权为一种产业,可以出让、遗赠或转售。

永佃权有时价,而且往往比田骨的价值更高。

——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材料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

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

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

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概括永佃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