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

合集下载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2单元第1章第3节: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2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2单元第1章第3节: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说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重点)(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确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重点)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对照实验的设计、单一变量的控制和动手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难点)(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领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的设计,体验科学家实验探究的过程,养成严谨求实、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2)认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绿化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脚架等。

演示实验用具。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内容。

每一小组从家里带一盆天竺葵等,要求实验课前在黑暗处放一昼夜,选叶遮光处理、光照几小时。

备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教学铺垫(3分钟)同学们好,小学我们学习过淀粉的检验,下面老师来演示一下。

演示:展示碘液、面包,然后演示:用碘液滴到面包上。

提问: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强调: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我们通常用这个方法检验淀粉的存在。

进入学习状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描述现象:面包遇碘变蓝,说明了面包中含有淀粉。

回顾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为下一步的实验活动和学习做铺垫。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过渡:我们吃的面食,如馒头、米饭和面包等主要成分都是淀粉,它是一种有机物,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就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知道这些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那么,绿色植物中的淀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能不能用实验来探究一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结合实际认识淀粉是一种有机物并能为我们的生命提供能量。

产生探究欲望。

知识衔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入课题。

济南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复习

济南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复习

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种子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
呼吸作用探究角度:
有机物 + 氧气 原料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产物
• 1.探究种子的呼吸时释放能量、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 2.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必须在无光条件下)
盘点收获:
1.三大作用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你能把握实验 探究点吗?
图二探究的是: 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图三探究的是: 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合作探究:
1. 对塑料袋A有什么要求?A必须是黑 色遮光的,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
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乙中的澄清石灰水有 什么变化?
会变浑浊
3.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产生二氧化碳
图中瓶中的种子与玻璃罩中的盆 栽有什么关系?
应用 移栽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大棚种植
呼吸作用
活细胞线粒体
每时每刻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内因:个体大小 外因:温氧度气、浓湿度度、、水分
农田排涝、晾晒粮食、 低温冷藏、萝卜空心
典例分析:
D
3.I代表
II 代表
4.D是什么物质
1.细胞分裂所需要的
能量来自于
〖〗

2.当图中C过程大于 A过程时,植物中的 有机物得以积累,并 向空气中释放 ,
2.这节课你开口或者举手回答问题了吗? 3.如果以上两条你都做到了,请为你自己鼓掌!
4.如果你还没有完全掌握,请在把有疑惑的实验图片上打 上三角,课后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达标检测:请同学们完成平板电脑中的 当堂达标题,限时5分钟。
叶片的结构
请在下图标出叶片的基本结构?有无叶绿体?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七上全册知识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1)新陈代谢(包括:营养、呼吸、排汗等)(2)生长和发育;(3)繁殖后代;(4)遗传和变异;(5)应激性;(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7)生物都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2.钟乳石和珊瑚是生物吗:不是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5.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6.破坏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7.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8.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经常多法并用。

9.巴斯德实验:(1)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它们来自空气。

(2)这是(对照)实验,其中普通烧瓶是对照组,曲颈瓶是实验组。

(3)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其变量是(微生物)。

(4)该实验成功之处在于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

(5)曲颈瓶的巧妙之处:只能空气进入,微生物无法进入。

10.辨识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课本15页图)11.放大物像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二者区别:有无螺纹12.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13.调节视野明暗的结构有两个:遮光器和反光镜14.光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光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15.对光有哪四步:课本15页下方16.观察时如果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17.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的关系:相反18.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较大)、细胞数目(少)、视野较(暗)19.视野中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20.物像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2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22.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清水)撕展盖染23.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24.如何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专题复习《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专题复习《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课型:复习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说出相应的功能。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

3、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实质和意义。

4、明确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

5、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6、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举例说出二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7、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指出绿色植物三大作用的重要性,看图片,大树上结了3各苹果,代表了这节课要学习的3大作用,期待学生们吃掉3个苹果,掌握本节3大作用。

复习:主题一:蒸腾作用由俗语“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出植物的蒸腾作用,找学生归纳知识要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依靠植物的叶片,引出叶片的结构。

让学生说出叶片上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叶片结构分别属于什么组织,有什么功能。

最后分析实验装置,明确蒸腾作用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主题二:光合作用由叶不仅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引出光合作用,学生归纳定义,写方程式。

再分析方程式,明确光合作用的实质,引出相关的实验。

让学生通过讨论,说出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有哪些?重点讲解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让学生讨论,实验的过程、现象、结论,重点是实验过程中,每一步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如何解答。

其他实验让学生课下设计实验步骤。

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光合作用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验证方法。

主题三:呼吸作用由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能量又是如何释放出来的,引出植物的呼吸作用。

先看图片,写方程式,再找学生归纳概念,指出能量上哪去了,引出呼吸作用的意义。

再通过看实验图片,说出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思考,将萌发的种子换成绿色植物应在什么环境下进行,明确验证呼吸作用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

最后让学生归纳呼吸作用相关的验证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明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验中的易混淆点,让学生思考归纳易混淆的地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暗处理---设置对照实验--见光--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碘液--漂洗--现象
1 暗处理
2 选叶遮光
3 光照
4 叶片脱色(清水冲洗)
5 滴加碘液
(清水冲洗)6 观察现象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变量:______光__照___________ 检测指标:_用__碘___液__检__测__有__无___生__成__淀__粉____
一天,一个三岁的孩子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问她 为什么这么做?她说让小草吃面包。我对她说:小草不吃面包,喝 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
在我们一起学习完这节课后,就会明白,小草喝点水,晒晒太阳 就饱了的原因了。
认识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济南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3.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4.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正确的是( A )
A.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抑制叶绿体的形成 C.把叶片放入清水中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酒精——检验有无淀粉生成
3.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C )
A.①中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储存的有机物 B.在光照条件下,②中可形成对照关系 C.③中酒精处理叶片的目的是进行消毒 D.④中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
1.暗处理:把一株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并消耗掉 原理: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2.选叶遮光: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共32张PPT)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共32张PPT)
1、处于平衡状态的天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生 的变化情况是 天平将向甲倾斜 2、对上述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乙叶片较多,蒸腾作用散失的 水分多,以致整个装置变轻。
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场所, 结论是:
叶片多,蒸腾作用较强
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
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的意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 2)_______________ 。
三 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1、概念
2、部位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 到体外的过程。
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 嫩的茎上也能少量进行。
叶的横切面观察视频
叶脉 栅栏组织 上表皮(保护) 海绵组织 下表皮
上表皮(保护) 栅栏组织
叶肉
海绵组织
下表皮
叶脉
叶片结构立体模型
上表皮(保护)
栅栏组织
叶肉
海绵组织
课后练习
【角质层】

叶脉 是叶 叶片表皮分为 【 3】_____ 表皮细胞呈 叶肉由接近上表 【1】 【 1】______ ______ 皮的【 2 状。在其 】 和 扁平 上表皮 片的“骨架”。 下表皮 .位于表 _______ 和接近 外壁有一层角质 它其中有两种管 栅栏组织 【2】 皮的【 5】 4 下表皮的【 道: _____, 运输 】 层,透明而且不 导管 ______ ,由保卫 _______ 构成。 易透水,这样结 水分和无机盐。 海绵组织 气孔 细胞围成。 它是 ______, _______ 运输有机 的 【3】 构既有利于 筛管 _____, 场所。 物。 光合作用 透光 又防止叶 【4 】 片过多的 【下表皮】 _______ 。 【5】 水分散失 叶片横切面结构图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测试题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测试题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在探索植物光合作用的历程中,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人是()A.海尔蒙特B.英格豪斯C.瑟讷比埃D.索绪尔2 .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不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B.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C.使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D.使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弱3 . 下图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

若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4 . 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5 . “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体现了农作物即将丰收时的情景,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是()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②增加氧气浓度③合理密植④提高夜间温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 . 教材中关于光合作用的所有实验,需要用一些检验及处理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有氧气产生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有淀粉时,可使棕黄色的碘液变蓝C.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D.用直接加热酒精的方法,可脱去绿叶中的色素7 . 从物质转变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是气体转变为固体B.把污染物转变为对人类有益的物质C.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D.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8 . 在探究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时,设计如下实验:取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新鲜冬青枝条5支(生长发育程度相似,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用黑纸包住,乙剪去叶片,丙去掉顶芽后倒置,丁、戊不采取措施,将甲乙丙丁插入相同的红色稀盐水中,戊插入红色浓盐水中(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同时插入),一段时间后采用纵切法测量红色上升的高度。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理解题意,规范答题,对于疑问之处可查阅课本或与同学交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践应用题:设计一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某一生物现象。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新课导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4.课堂互动: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针对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采用生动的实例和形象比喻,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认识。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针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设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巩固所学内容。
(二)教学设想
1.课堂导入:以问题导入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为什么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不能?”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联系。
2.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生理意义。

【七上济南版生物】第二单元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SV

【七上济南版生物】第二单元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SV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科教案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基础知识全解】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产物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图示(2)图解①暗处理:实验前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遮光:用不透光的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一部分③光照:将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光照几小时④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将小烧杯置于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水浴加热。

⑤漂洗: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⑥滴碘液:将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⑦观察:清洗后观察,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成深蓝色(3)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特别提醒:(1)实验前绿色植物一定要进行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2)遮光是要用不透光的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的一部分,与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3)盛有酒精的小烧杯要水浴加热,切记不可直接加热。

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实验图示‘(2)实验原理: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

(3)实验现象:带火星的卫生香或木条猛烈燃烧起来。

(4)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例1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正确的是()A.④⑤③②⑤①⑥⑦B.④⑤③⑥①⑤⑦②C.②⑦③⑥⑤④⑤①D.②④⑤③⑤⑥①⑦知识点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海尔蒙特实验过程:将一颗柳树栽种到盛有土壤的木桶中,让树苗接受光照,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

结果:五年后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土壤的质量仅减少了不到100克。

结论:柳树苗生长所需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2、通过实验可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光能+氧气例2 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的甜味物质的原料是()A.水和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氧气C.二氧化碳和水D.氧气和无机盐知识点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的效率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济南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课》课件(共15张PPT)

济南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课》课件(共15张PPT)

应用 研究理论是为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大棚的出现弥补了蔬菜的季节性不足,满足人们对蔬菜的多样化 需求。
实践出真知,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蕴含大大的真理。
碳- 小小叶肉细胞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相互转化,维持大气中的 氧平衡,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珍惜自己,因为时间是最公平的。把握当有机物
+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水+能量
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开你们神秘的面纱。
你需要一张白纸,记录下最美的公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通过实验验证,才能深刻感受前辈的智慧。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能量)
一定要想清楚才开始讨论,讨论中达成共识。
收获 通过合作复习,你
了多少?
独一无二 你是能量转化器,
、不可替代,
你的存在一定具备某种价值。
你小小的身躯却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 就是你的伟大需要无数的科学家们才能挖掘。
1880年,美国的恩格尔曼发现叶绿体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由叶绿 体释放出来的。
1897年,“光合作用”这个名称首 次在教科书中出现。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 第一章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 第一章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济南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济南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济南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学会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②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难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和思维判断能力。

②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

②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由思考,踊跃发言,把课堂变成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二、重点难点学会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难点)三、教学准备教师: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烧杯、曲别针、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酒精碘液等试验器材和物品是否完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材料:金鱼藻、大烧杯、短颈玻璃漏斗、玻璃管、橡皮塞、细木条、火柴、清水等。

四、引入新课提到太阳能这个词,同学们应该都不陌生,比如家里洗澡用的太阳能热水器,那么除了热水器,你还知道太阳能能用来干什么吗?(生: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发电等)为什么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它有什么好处吗?会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会不会很快就用完了?正因为太阳能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节省其他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课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课

因素
(1)如果播种的密度过大,结果产量不升反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密
度过大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5)为了探究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了
一株长势良好的小麦的一个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置于光照下5小时后摘下
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然后用碘液检验。实验中,叶片遮光部分和未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课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课标要求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具体内容标准
生物圈中的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16、17、18、19)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18)
(2015·枣庄)(2分)小亮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 验时,看到的菠菜叶片橫切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菠菜叶肉 细胞中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丙为菠菜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 据图分析作答:(“〔 〕”内填标号,“——”上填名称)

6、为什么滴加碘液?
7、这个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时间 3分钟
要求 大声说出
1、条件: 光 2、场所: 叶绿体 3、原料: 二氧化碳

4、产物: 有机物 氧气
对照实验
部分遮光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作对照+光照 ③脱色 ④滴加碘液 ⑤观察
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银边”部分 绿色部分
“银边”天竺葵
(2)若A液为碳酸氢钠溶液(可释放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光合作用时
将银边天竺葵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银边部分进行对照,你认为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
是_____。检测实验结果时,在对实验叶片滴加碘液处理前要先用________脱色。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2单元第1章第3节1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1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2单元第1章第3节1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分析范.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知道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重点)③知道二氧化碳、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能力目标①学会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方法。

②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反应式。

③通过探究活动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②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自己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实验法感受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过程,归纳教学法由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归纳出它的实质和应用。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学生: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资料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时间安排复习提问温习旧知5分钟集体默写下列问题,并将学生默写的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必要条件是什么?场所是什么?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步骤?3、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暗处一昼夜?4、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5、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6、怎样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学生集体默写并对照答案,错误的进行改正的规范的答案。

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请学生观看图片,问:这几种鲜嫩蔬菜和诱人可口的水果中储存着什么物质?这些物质是怎么来的?谁知道光合作用是怎么发现的?是谁发现的?我们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

学生观看图片,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思考集体回答:1、有机物2、光合作用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铺垫引导探究层层推进5分钟过渡: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让我们把时光退回到十七世纪,重温一下科学家海尔蒙特当时他是怎么实验的。

请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认真阅读海尔蒙特的实验内容,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1、光合作用让学生感受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漫长历程,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更加深刻1、范.海尔蒙特的实验中,5年后柳树增重了80多千克,这主要是依靠什么作用完成的?2、土壤减少的100克是什么物质?3、柳树增加的80多千克重量从哪里来的呢?点拨提示:泥土只有100克不可能变成80多千克的树,雨水也不可能,因为土壤的蒸发及植物的蒸腾作用,留在植物体内的水分非常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
一、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
释放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
+
氧气 三、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选择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

2、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3、部分遮光目的:形成一组对照: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

变量:有无光。

4、脱色: ①方法:隔水加热(酒精易燃烧)。

②目的:把叶片中的叶绿素溶于酒精。

③叶片变化: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5、漂洗:
6、染色:滴加碘液;现象:遮光部分变蓝色,未遮光部分不变蓝。

7、结论:①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②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
1、装置设计:将金鱼藻放在水槽里,在金鱼藻上倒罩一个漏斗,将一试管倒
扣在漏斗上,放置阳光下照射。

(如图)
2、检验氧气的方法: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得出结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三)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1、装置设计: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2、变量:有无二氧化碳。

3、实验现象:甲装置中的叶片遇碘液不变蓝,乙装置中的叶片遇碘液变蓝色。

4、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四、实质 1、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合成有机物) 2、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量)
五、光合作用的应用:措施有:(1)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2)合理灌溉。

(3)延长光照时间。

(4)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5)间作套种。

【例题】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验证实验结果以前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目的是( )。

A. 避免叶子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B. 避免叶绿素颜色干扰,以使结果更明显
C. 增加叶片内淀粉含量
D. 减少叶片内淀粉含量
光能
叶绿体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部分叶片用黑纸片遮住的目的是()
A. 便于操作
B.产生淀粉更多
C.作为对照组
D.作为实验组
3、取一片经日光照射了几小时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脱去叶绿素后用碘液染色,结果边缘
未变蓝色,其他部位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光合作用释放了氧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葱的叶子上端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A.叶子下端没有叶绿体
B.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C.叶子下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5、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在夏日的一天中,森林里的空气什么时间氧气含量最高?()
A.中午
B.傍晚
C.清晨
D.夜晚
6、在金鱼缸内放些新鲜的水草,对金鱼的意义是( )。

A. 美观
B. 为金鱼提供营养
C.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
D. 增加水中氧气浓度
7、要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 )。

A.氧气的释放量
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有机物的形成量
D.水的消耗量
8、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角度来看,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 水
D. 光
9、冬天蔬菜大棚为了获得高产,除满足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
A.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B.增高二氧化碳浓度
C.降低氧气浓度
D.增高氧气浓度
10、我们在过节时经常买到带有“福”、“寿”、“喜”等字迹,下列关于“艺术苹果”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A.苹果成熟初期,在向阳面贴上不透光的黑纸 B.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C.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呼吸作用 D.苹果内储存营养物质的有机物是由筛管运送来的
11、如图,能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
出来的”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的是()
A.甲与丙甲与乙
B.甲与乙甲与丁
C.甲与丙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12、糖尿病人,要少吃像马铃薯一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

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1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4、“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春天正是踏青归来后,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
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A.凉水 B.碘酒 C.酒精 D.洗衣粉
15、右图所示装置先放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
乙叶片不包裹。

连续照光数天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除叶绿素
和漂洗后,再滴加碘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不变蓝
B.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光照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C.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16、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
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图)。

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
加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

主要是因为()
A. 缺水多
B. 氧气太
C. 缺乏二氧化碳
D. 温度太高
18、下列被称为“空中肥料”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1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四个瓶子均是密封的玻璃瓶),并将
它们放在相同(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请推测:哪个瓶中的小鱼生活的时间最长?()
2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23、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

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
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24、在大棚种植瓜果蔬菜的过程中,如果向大棚内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那么瓜果蔬菜
能够普遍增产。

其原因是增加二样化碳浓度能够()A.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C.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D.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25、如图所示,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主要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
B.光
C.水
D.二氧化碳
26、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③表示酒精脱色,能使叶片中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4)图⑤表示向叶片滴加碘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滴加碘液后,叶片未遮光的部分_____,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叶片遮光的部分______,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__。

(6)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_____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7)下列关系实验中对照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对照组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C.不需要对照组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

(8)光合作用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完成了两个方面的转化:一是______转换,即把简单的______,并释放______;二是______转化,即把______。

27、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
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
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
部分枝叶密封。

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
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
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
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
是。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

则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