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平均速度的测量 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平均速度的测量测试题一、单选题1.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B. 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C. 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D.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2.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拉绳子的一端P,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不计滑轮、绳、弹簧的测力计的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及2秒内P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A. 8N,4mB. 8N,8mC. 16N,4mD. 16N,8m3.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等于4米/秒B. 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 等于5米/秒D. 大于5米/秒4.下列数据的估测,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B. 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C. 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200kgD. 用手托住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0N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6.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在离演奏者()A. 30m远B. 17m远C. 约1.655m远D. 无法知道7.甲乙同时参加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m ,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由起点后退10m ,同时起跑,则结果是()A. 乙先到终点B. 甲先到终点C.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 无法判断8.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速度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 9:8B. 8:9C. 2:1D. 1:29.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 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D.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10.图象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表示下列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A.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B.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C. 某物质的密度与质量D.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11.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 甲在乙前面0.6m处B. 甲在乙前面1.2m处C. 乙在甲前面0.6m处D. 乙在甲前面1.2m 处1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 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V13.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A. 小张先到达B地B. 小王先到达B地C. 小李先到达B地D. 三人同时到达B 地二、填空题14.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m/s15.2015年8月6日,在第16届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游决赛中,宁泽涛以47秒84夺得冠军,获得本人首枚世锦赛金牌,也创造了亚洲游泳的历史.在这次比赛中,如果以48秒的成绩计算,宁泽涛的速度是________ m/s;游泳时手划水的力与水对手的力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16.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6所示.则甲、乙都在做________运动,甲的速度________乙的速度,经过4s,甲乙相距________m。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测试2019-2019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 3.5m/sB. 4m/sC. 4.2m/sD. 4.5m/s2.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速度大小可知A. “和谐号”高速列车每小时行驶350km,速度最大B. 正在南海执行任务的军舰每分钟航行780m,速度最大C. 奔月的“嫦娥二号”每秒钟飞行11.2km,速度最大D. 它们的速度一样大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7.下列对初三学生小刚活动中的物理量估测最贴近实际的是()A. 小刚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60km/h B. 小刚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50mmC. 小刚上一层楼所做的功约为1500JD. 小刚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5×103Pa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9.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是男子100米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A. 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B. 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C. 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D. 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二、填空题10.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________较大.(2)若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11.百米赛跑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他通过的________大.若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会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跑步成绩.12.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照片可知AF的长度为________ cm,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cm/s,木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相邻两段时间内路程差为________ cm.13.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秒内通过150米路程,它在中间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 米.它在最后5秒内的速度是________ 米/秒.14.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 同学,时间是________.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4.2 13.7 13.9三、解答题15.东海大桥始于上海,总长达33k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0.5h,则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如果汽车的速度为50km/h,则通过大桥的时间要用多少小时?四、实验探究题16.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________dm;在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________m/s;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_______.17.如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物理八年级上北师大版3.4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2
平均速度的测量(含详细解析)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2.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______ 。
(2)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
(3)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 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B解:由图知,滑块的路程s=40cm+5cm=45cm,运动时间t=14:35:05-14:35:00=5s,滑块的平均速度v===9cm/s;故选:B。
根据图示求出滑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滑块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求滑块的平均速度,根据图示求出滑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掌握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实验探究题2. 解:(1)在实验中,应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的路程s;(2)由图可知s AC=40cm=0.4m,s AB=40cm-20cm-5cm=15cm=0.15m,s BC=20cm+5cm=25cm=0.25m,t AC=14:35:04-14:35:00=4s,t BC=14:35:04-14:35:02=2s,t AB=14:35:02-14:35:00=2s,所以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v AC===0.1m/s;(3)滑块由A滑至B的过程中平均速度v AB===0.075m/s,滑块由B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v BC===0.125m/s,所以v AB<v BC。
故答案为:(1)刻度尺;(2)0.1;(3)v AB<v BC。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题
3.4、平均速度的测量一、选择题1.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90 km/h B.70 km/hC.50 km/h D.40 km/h2.在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斜面保持一个较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B.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的平均值D.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3.如图1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图1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二、填空题4.如图2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 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图25.小明想要测定纸片下落的速度,具体测量时可采用的方法有:A.先选定一段时间,测定纸片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距离B.先选定某一段距离,测定纸片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C.预先不选定时间或距离,直接测定纸片下落时通过某段距离所用的时间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你认为采用哪种方法较好?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2)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汇总)【本节知识点】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方法及步骤2、其他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设计【基础达标训练】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4-1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中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 cm,tBC= s,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小”).2、(2020•广州)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4-2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能力提高训练】3、图1.4-3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v=0.452.82s mt s==……方法2:v=0.150.300.150.450.30()1.00 1.92 1.00 2.82 1.923m m m m m s s s s s s t --++--==……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4 平均速度的测量(有答案)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据图可知()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做匀速运动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大小相等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2.关于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大B.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测量结果偏小C.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D.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3.下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示意图,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以斜面为参照物,木块是运动的C.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4.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
则()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3sB.小球从A点到D点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0m/sD.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5.甲、乙两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向东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A.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20mB.乙同学的运动速度为3m/sC.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静止的D.图中的a点表示两位同学相遇时,运动的路程均为25m6.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A.小张先到达B地B.小王先到达B地C.小李先到达B地D.三人同时到达B地7.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8.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A.9:8B.8:9C.2:1D.1:29.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10.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路程s AB=50.0cm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32.0cm/s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大A.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二、多选题11.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三、填空题12.如图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摄影照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测量练习【含答案】
测平均速度一、选择题1. 做“测平均速度”实验时,必用的两种测量工具是( )A. 斜面和小车B. 斜面和刻度尺C. 小车和停表D. 刻度尺和停表2.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A. 10cm/sB. 9cm/sC. 8cm/sD. 7cm/s3. 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2015年5月31 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 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在这次100 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 0.1 m/sB. 1 m/sC. 10 m/sD. 100 m/s5、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
赛程全长2 000米,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
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A. 5 m/sB. 10 m/sC. 5 km/hD. 10 km/h6、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s 甲:s 乙=3∶5,所用的时间之比是t 甲∶t 乙=6∶5,则( )A. 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是3∶2B. 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8∶25C. 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2D. 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是25∶17、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10 cm/sB. 9 cm/sC. 8 cm/sD. 7 cm/s 二、填空题8. .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3
典型例题1
如图所示是一位学生测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B 是斜面AC 的中点.用刻度尺量得84=AB S cm ,上方所画的钟表每一格代表1s ,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图下方的实验表格内填好应填的数据.
路段 距离(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m/s )
AB
BC
AC
选题目的:通过本题教会学生通过实验测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分析:从图上看出小球从B A →用时4s ,从C A →用时7s ,从C B →用时3s .间距分别是84cm,168cm ,84cm .用对应的距离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得相应的平均速度. 路段 距离(m )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
AB
0.84 4 0.21 BC
0.84 3 0.28 AC 1.68 7 0.24
小结:各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不一样,这就是变速运动的特征.本题的结果说明,变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才有意义.。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1新版北师大版20190122425
平均速度的测量1. 右边表格是2001年10月21日起实行的厦门站旅客列车时刻表,上海开往厦门的K175次列车,全程运行1740km,由表可知K175次列车全程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列车全程平均速度约_______________km/h.(保留一位小数)2.甲、乙两物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的路程的一半,甲用的时间是乙用的时间的2倍,甲速度是乙速度的______倍.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B.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C.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长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A.等于4m/s B大于4m C 小于4m D 以上均有可能5.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72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共用0.5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司机相对车窗是静止的,相对地面是运动的B.小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36km/hC.小车运动的速度是15m/sD.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44km6.甲物体的速度是72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m,比较可知:() 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 B.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 D. 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7.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C.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D.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肯定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8、简述题在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慢的?请找出两种方法,举例说明.9.实验题为了测录音机里盒带的走速,已知磁带的总长是20m,还需要什么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的公式.10.利用激光可以很容易地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并接受由月球反射回的激光,共用时2.56s,激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11.一艘快艇以90km/h的速度去追赶离它120km远处的军舰,快艇实际航行了270km才追上军舰,军舰的速度多大?参考答案1. 24.55h 70.92. 1/43.C4.A5.A6.D7.A、D8.方法1:如果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可以比较它们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如:在10分钟内,小明步行通过的路程比小刚通过的路程长,则说明小明比小刚运动得快.方法2: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可以比较它们所用时间的多少,所用时间越少,运动得越快.如: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谁所用的时间较少,谁跑的较快,即运动的速度较大.9.停表或手表用停表测出整盘磁带走完所用的时间t,用公式v=s/t=20m/t,即可求出磁带的速度.10.s=vt=3×108m/s×2.56s=7.68×108m11.快艇所用时间:t1=s1/v1=270km/90km/h=3h军舰通过的路程:s2=270km-120km=150km 军舰和快艇所用时间相同:t2=t1=3h军舰的速度:v2=S2/t2=150km/3h=50km/h。
(北师大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4 平均速度的测量
(北师大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4 平均速度的测量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5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D.5~7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7.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的s ﹣t图象如图所示,已如8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
则()A.丙可能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的s﹣t图一定在甲的图线上方C.丙一定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D.丙的s﹣t图线可能在乙的图线下方8.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6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6s刹车。
在限速为12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A.6m B.12m C.20m D.30m9.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5:3 B.4:3 C.15:16 D.5:410.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才计时。
如果声速取340m/s,则()A.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少计约100/340s的时间B.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少计约200/340s的时间C.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多计约100/340s的时间D.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多计约200/340s的时间11.扬州至南京100km,南京长江二桥全长12.5km,一汽车从扬州至南京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该汽车通过南京长江二桥的时间为:(汽车的长度不计)()A.625s B.5625s C.5000s D.无法确定12.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甲距N点12cm,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28m B.v甲<v乙,s=21mC.v甲<v乙,s=28m D.v甲>v乙,s=21m二.填空题(共5小题)13.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作业新北师大35
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你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你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实际测量一下吧!课时作业1、为了参加首届动物奥林匹克运动会,猎豹正在进行刻苦地训练,他报的项目是400米短跑,为了尽可能发挥到最好的程度,他命令一只山羊准备场地并帮助测出全程前200m、后200m的平均速度,那么(1)山羊应该选取的测量工具是:(2)如图3—4—1,则前200m、后200m,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m/s、 m/s、 m/s.图3—4—1(3)试分析这三种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及其原因。
2、测出你自己走路时的平均速度(1)需要用哪些器材(2)写出实验步骤;说明要测量的物理量,并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3、在物理学中,用s—t图象和v—t图象都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图3—4—2和图3—4—3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段和段,表示物体静止状态的是段。
图3—4—2 图3—4—3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4—4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图3—4—4⑴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⑵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⑶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tBC=s,υAC=m/s⑷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υAC偏(填“大”或“小”)中考练兵5、斜面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3—4—5所示。
试按图填写下列表格。
图3—4—5由计算可知,v1、v2、v3均,由此可知,物理学里所说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内的平均速度。
6、探究“羽毛球从五楼自由下落时速度的变化”,写出你的探究报告。
7、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3—4—6的图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4
典型例题2
怎样测量盘香(或蚊香)燃烧的速度?
选题目的:通过本题提高学生灵活选用器材测定平均速度的能力,并进一步熟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解:原理:根据平均速度公式t
s =υ测量. 器材:盘香(或蚊香)一盘,棉线一根(长度适量),刻度尺一把,钟表(或秒表)一只,火柴若干.
步骤:(1)首先用棉线沿盘香的中线与盘香完全重合(可采用一段一段逐步重合的方法),然后用刻度尺测量这根棉线的长度L,就是盘香点燃前的总长度L .
(2)一只手持点燃的火柴,另一只手握秒表(或看钟表),当用火柴点燃盘香时,立即按下秒表(或立即记下钟表分针所指的时刻)开始计时.当点燃min t 时,让盘香熄灭,再用棉线测出剩余盘香的长度L '
(3)根据公式t s =
υ,求出盘香(或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t L L '-=υ。
物理八年级上北师大版3.4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1
平均速度的测量一、选择题1、如图l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AE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A.v1< v2<vB.v1= v2< vC.v1= v2>vD.v1<v<v2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 mD.5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 m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A.28.33米/秒 B.13.60米/秒C.14.78米/秒 D.14.17米/秒二、填空题4、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m/s.三、计算题5、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工人师傅在钻孔内装好炸药后,用一条56cm 的引火线引爆炸药,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cm/s,点火人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6、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5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5
典型例题3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2)在实验中,除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外,还缺少_______;(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秒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秒表每格为1s),用刻度尺测出cm 1601=s ,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m /s _____1=υ,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的平均速度m/s _____3=υ
选题目的:通过本题巩固学生对本实验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分析:此题易错点主要是:(1)将实验原理错填为实验目的;(2)不懂得该实验应需哪些器材;(3)不能正确的根据实验记录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造成错解的原因主要是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不懂得该实验的原理.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然后用公式t
s =υ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s /m 32.05s m 6.1111===t s υ,,s /m 4.02s
.8m 02121
3==--=t t s s υ 正确答案:(1)根据速度公式t s =
υ;(2)刻度尺;(3)0.32,0。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4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9小题)1.P、Q两地相距4.8米,智能机器人甲从P地、乙地从Q地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
乙比甲晚出发2秒钟,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多B.相遇时通过的路程相等C.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少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0﹣5s甲车匀速运动 B.5s﹣6s甲车匀速运动C.0﹣5s乙车速度均为2.0m/s D.5s﹣6s乙车静止3.甲车从P点、乙车从Q点沿直线同向而行,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距离的两个点。
若乙车在甲车运动3秒后才开始运动,当甲车运动8秒时两车恰好相遇,甲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乙车的速度()A.一定是1.2米/秒B.可能是3.2米/秒C.可能是0.8米/秒D.可能是5.2米/秒4.驾驶员看见过马路的人,从决定停车,直至右脚刚刚踩在制动器踏板上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按一定速度匀速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紧踏板(抱死车轮)到车停下的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司机决定停车到汽车静止的整个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停车距离与超载有关,所载货物越重停车距离越大C.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求出反应时间D.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求出制动力5.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8.某同学家到学校有一条500米长的平直马路。
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3米/秒的速度匀速跑回家,下列各图能大致反应他回家过程中运动情况的是()A.A B.C.D.9.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50mC.汽车的速度是26.2m/sD.汽车的速度是42.5m/s二.填空题(共6小题)10.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最早建成并运营的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
北京至天津段铁路全线长120km,列车正常行驶时间为0.5h,则列车在京津间正常行驶的平均速度为km/h.列车在正式运营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列车由静止开始到最大速度360km/h所用时间为550s,已知列车的总质量为440t,设列车所受牵引力的总功率恒为800kW,列车在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为,则在这550s内列车牵引力做功为。
11.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米/秒和10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
当两船相隔一定距离时,两船上的驾驶员同时拉响了汽笛,驾驶员在听到对方的汽笛声后立刻开亮自己船上的探照灯。
若两船驾驶员探照灯打开的时间正好相隔0.2秒,则表明拉响汽笛时两船之间相距米,甲船亮灯时距离乙船米;乙船亮灯时距离甲船米。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12.即将通过某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在时间t内,列车未超过站台上的人,若列车的速度为v1,空气中的声速为v2,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是。
13.在学校田径运动会1000m比赛中,甲、乙两同学前150s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同学在100﹣150s内的速度为m/s,此后甲同学保持此速度直到终点,乙同学要在到达终点前赶上甲同学,则乙同学在150s后的速度至少为m/s。
14.如图所示,“60”表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德惠”,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min。
15.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 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4)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 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出S的表达式,S=。
三.作图题(共1小题)16.某同学星期天到超市购物,买好东西后,推着购物车沿直线匀速走向离自己10m远的收银台付款,正好用了10s,请在图中做出其运动的s﹣t图象。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7.“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梁子湖旅游。
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1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梁子湖距离为18km;“60”意义为: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
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20min,则汽车通过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梁子湖最快要用几分钟?(3)在行驶途中,遇到交通部门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这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在测速仪(填“远离”或“靠近”),计算则此时汽车速度是多少m/s?五.计算题(共1小题)18.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为;(2)求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3)中途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求:①该大桥的长。
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
③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
六.解答题(共1小题)19.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在乙车前面20m处,并且比乙车早2s 运动,甲车的速度是2m/s,乙车的速度是10.8km/h,问:(1)乙车要用多少时间追上甲车?(2)当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离出发地多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D。
4.C。
5.D。
6.C。
7.C。
8.D。
9.D。
二.填空题10.240;8×103N;4.4×108J。
11.4830;4623;4620。
12.t。
13.4;8。
14.60km/h;36。
15.(1)4;(2)0.8;(3);(4)V0t+at2。
三.作图题16.四.实验探究题17.解:(1)交通标志牌“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60km/h;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t=20min=h,则通过这一段的平均速度:v===54km/h;(2)从标志牌到梁子湖行驶的最短时间:t′===0.3h=18min;(3)由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t1==0.16s,则超声波通过的距离:s波1=v波t1=340m/s×0.16s=54.4m,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经过的时间为t2==0.12s,则超声波通过的距离:s波2=v波•t2=340m/s×0.12s=40.8m,因s波1>s波2,所以,汽车在靠近测速仪;AB之间的距离:s AB=s波1﹣s波2=54.4m﹣40.8m=13.6m,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0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0.16s,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在B点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t AB=1.12s﹣0.16s=0.96s,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v车==≈14.17m/s。
答:(1)不能超过60km/h;汽车通过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54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梁子湖最快要用18min;(3)靠近;此时汽车速度是14.17m/s。
五.计算题18.1解:(1)由表知D315次列车10:56从济南出发,14:38到达南京,列车的运行时间为14:38﹣10:56=13h98min﹣10h56min=3h42min;(2)由表知D315次列车8:22从北京出发,16:32到达苏州,则列车的运行时间为:t=16:32﹣8:22=8h10min=h;北京到苏州的路程s=1225km,列车的平均速度:v===150km/h;(3)①由v=得火车通过高架桥行驶的路程:s=vt=30m/s×72s=2160m,由于s=L车+L桥,则桥长:L桥=s﹣L车=2160m﹣360m=1800m。
②整列火车在高架桥上行驶的路程:s′=L桥﹣L车=1800m﹣360m=1440m,由v=得t′===48s;③由v=得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t===60s。
故答案为:(1)3h42min;(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150km/h;(3)①该高架桥的长为1800m;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为48s;③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为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