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三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下面是我分享的三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欢迎参阅。
三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1复习目标:1、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灵活运用字词。
5、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瀑布黄鹂浪费关键评理可惜整顿分析思索肺结核聚精会神两全其美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默写古诗。
1、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齐背。
三、造句。
1、出示词语:果然,如果……就……。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用两个词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出示句子:(1)哥哥不以为然在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2)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的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2、试填。
3、指名交流。
4、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齐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题:(1)“两个黄鹂鸣翠柳,()。
(),()。
”这是()代诗人()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后两句写了()景,()、()、()、()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3、指名回答。
4、师读,生听,并把答案记下来。
5、交流,订正。
6、齐答。
六、阅读分析1、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科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科版 (3)一. 教材分析《4.6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发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其自身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物质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对实验现象感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并掌握物质间相互关联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理解物质间相互关联的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发现物质间相互关联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性质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物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发现物质间的相互关联。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间的相互关联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质现象,巩固对物质性质和相互关联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质间的相互关联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拓展思维。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课件
新课学习
观察图中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 有什么作用,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
新课学习
观察图中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有什么作 用,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
苍耳种子上有刺,在 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 物携带传播 。
莲子有较硬的外壳, 可在水中漂流
蒲公英种子上 有毛,容易随 风飘移。
结论总结
1.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2.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新课学习
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新课学习 鱼鳍的作用
1.鳍的作用是游动及平衡的器官。 2.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 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 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 体轻微摇晃。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情境导入
生物与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吗?
它们的生活真幸福啊!
探究学习 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使得生命世
界更加丰富多彩……
探究学习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浮萍
小草
玉米的根系
观察比较它们的根有什么不同?
探究学习
比较几种植物的根
名称
根的形状
生长环境
浮萍 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 漂浮在水中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它们与什么环境相关联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骆驼的驼峰、鸟类 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是什么使 它们与众不同呢?
科学教育教案(精选8篇)
科学教育教案(精选8篇)科学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乐趣。
2、通过操作感知沙的特性: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
3、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沙经验材料:沙子、各种玩沙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人手一个塑料杯、小勺子。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回忆玩沙经历,谈谈玩沙的感受。
教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一起去沙池里玩了沙子,你们还记得玩沙子的感受吗?(请幼儿自由讲述)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并尝试记录。
(1)了解沙子没有气味。
教师:“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高兴,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2)了解沙子不溶于水。
A、教师先将奶粉倒进空玻璃杯,并画上一条黑线,然后倒进开水,用勺子搅一搅,让幼儿发现奶粉是溶于水的.。
B、引导幼儿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内,用勺子搅拌一下,把塑料杯放在旁边。
过了会等沙沉淀后,引导幼儿观察,沙是否不溶于水的。
(3)沙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师:“为什么我们用手、脚在沙上印手印、脚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4)小结:沙子是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的。
3、认识沙的好处及用途。
(1)体育运动需要沙。
提问:为什么跳远会在沙堆里进行呢?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因为沙子很柔软,所以小朋友在体育运动时不容易受伤。
(2)建筑工程需要沙。
提问:沙子有很多用途,你们在哪儿见过沙?它们有什么用?(3)小结:沙子可以用来铺路,还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头搅拌在一起变得硬邦邦的就可以造房子、造桥了。
4、教育幼儿珍惜沙子,不能浪费。
教师小结:我们平时玩游戏和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沙子。
盖高楼大厦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小朋友以后应该爱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延伸活动: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印模,用湿沙进行印模游戏。
科学教育教案篇2设计思路:四季春、夏、秋、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统编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全章节教案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等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说出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科学思维: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社会责任: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出问题:细胞中有无细胞膜的存在?材料: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结论: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质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
在原始海洋这盆稀薄的热汤中,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秕,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实验分析:实验一:取A、B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清水和沸水,然后将新鲜的紫色苋菜叶分别浸入A、B两个烧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二:取数量相等的玉米粒两份,为A、B两组,将B组玉米粒煮熟,然后分别加入红墨水,几分钟后用缓水流冲洗两组玉米粒。
思考:实验一中B烧杯的水为什么变成紫红色?而A烧杯颜色不变?实验二中B组玉米粒为什么被染成红色,而A组的颜色不变?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细胞膜的功能吗?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教案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
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
(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小班教案《找朋友》
小班教案《找朋友》小班教案《找朋友》1小班活动:找朋友一、设计思路:“找朋友”是主题活动“好朋友”下的一个集体数学活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许多的生活用品,其中很多的生活用品在一起才有用,如牙膏要和牙刷一起才可以刷牙,它们是一对分不开的朋友,桌子和椅子也是。
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来自生活的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素材,用集体教学的形式来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有关联的,并尝试为它们找一找朋友,配配对。
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通过连线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蜡笔、纸、信封、邮筒、花朵、衣服、桌子等图片、蜡笔、牙刷、小椅子、碗、幼儿操作纸。
四、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师:今天老师想画一幅画寄给我的好朋友。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画画的时候需要哪些东西吗?总结:对拉,画画的时候需要蜡笔和纸,笔和纸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画画了,所以呀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2、师:老师已经把画装进了信封里,准备寄给我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寄信的时候应该把信放进什么里面吗?总结:寄信的时候把信放进邮筒里,那信和邮筒你们觉得它们是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
二、做游戏,找朋友(继续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1、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在你们的桌子上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它的好朋友?(若是幼儿找不到,教师适当提示。
一共出示三件物品。
)2、教师继续出示第二样物品。
3、教师出示第三样物品。
总结:你们真是太厉害拉,一点都没有难倒你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重点提问:这些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幼儿:我看到了XX重点提问:找找看,你觉的XX的好朋友是谁?总结:对对对,XX的朋友是XX(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原来是相互关联的_教科版-word文档资料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科版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的形态结构。
2.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会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2.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逐步养成细致观察、全面分析的习惯。
2.体会到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初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会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关联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关联”的视角认识、研究生物。
三、教学准备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的实物及图片四、教学过程预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以礼物引入,让学生猜一猜然后进入正题(二)探究新知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观察要求:1、拿到植物后,先观察浮萍与小草的根,并记录观察结果。
2、再观察仙人掌、松树和香蕉树的叶,并做好记录。
(3)小组讨论填好记录单后,汇报记录情况,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补充。
师:通过前面对一些植物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它生活的环境是相关联的。
(4)除了我们研究的这些,你还能说出一些其他的植物,它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环境相关联的吗?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过渡:刚刚我们研究了植物,大家发现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是相互关联的,那么动物是否也是这样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动物的图片,同样请2号同学将记录单和图片拿出来进行研究。
1号同学将动物的图片和记录单收好(每人一张)鲫鱼和老鹰(1、2号同学研究鲫鱼、3、4号同学研究老鹰)师:那么通过动物的研究,你又有些什么收获呢?得出结论:动物的身体特征与它所生活的环境是相互联系的。
师:除了我们研究的这两种动物,你还能不能再列举出一些其他的动物,他们的身体特征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师:通过对动物与植物的研究,谁能将我们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做一个总结?最终总结:生物的身体结构要与它所生活的环境相关联板书题目:原来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至于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我们下节课再继续研究,下课。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106张PPT)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二、探索
包括三个活动。 活动1 交流汇总调查结果 教科书给出了关于校园生物统计的班级 记录表,可以将各组的调查结果汇总在班级 记录表中。 环境特点:重点关注与生物生存相关的 环境特点,如水、土壤、水泥地;潮湿、干 燥;背阴、向阳等 区域内生物的数量,可指导学生依据每 平方米中生物的数量和区域面积进行估算。
1 校园生物大搜索
1.校园生物大搜索
共3页,包括3个部分。 主要内容:
1.回顾校园中的生物 2.调查校园中的生物
1.校园生物大搜索
一、聚焦
教材呈现的是校园一角及校 园中常见的生物图片。
聚焦的话题:校园中的植物 和动物种类;研究校园生物种类 的方法。
1.校园生物大搜索二、探索包括2个活动。活动1 回顾我们知道的校园生物
(二)内容选择 1.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学段目标(生命科学
5~6年级) 要求: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 生物的多样性。
课程内容——生命科学领域
要求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3个)
概念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概念11:植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 以世代相传。 概念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 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1.校园生物大搜索
三、研讨
研讨的问题,指向关注调查结果的 同时,要关注调查校园生物的方法和实 施调查的科学态度。
经过研讨,要提醒学生注意: 注意个人安全; 保护动植物;不要伤害到动植物; 用图画和文字等适合的方式及时做好记录; 用数学的方法统计整个区域内生物的数量; 要全面调查努力不放过一种动植物; 要实事求是地记录看到的生物。
2021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版】
2021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1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同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
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
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精品教案
3*短诗五首上课素材素材积累萧红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令人无限惋惜的是,就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而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
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埋葬”。
(杜宣:《忆望舒》,《文学报》1983年8月18日)浅水湾一带原来山明水秀,筑有不少别墅,萧红临死前曾在拍纸簿上向身旁友人写过这样的话:“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骆宾基:《萧红小传》)可是到后来浅水湾的沙滩上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
一抷黄土,四个大字,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死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上课笔记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自读诗歌,形成自读方式,体会短诗短小精悍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意境,借助写作背景理解并分析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体会诗歌意境。
朗读法、想象法。
朗读录音及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前面两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现代诗歌和三首格律诗,这一课,我们来学习几首现代短诗,体会一下几种诗体不同的写作特点。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
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经历》,合集《汉园集》等。
大班语言关联词教案及反思
语言领域幼儿园教案1设计思路绘本《先有蛋》描述了蛋变成鸡、小蝌蚪变成青蛙、种子变成花朵、毛毛虫变成蝴蝶……《先有蛋》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还蕴涵了对“生命起源和变化”的审美感知。
通过绘本学习,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联系前后页讲述动植物或事物的变化过程,同时引导幼儿用“先有……然后才有……”的句式将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说清楚。
其次,绘本中隐藏着有趣的洞洞,幼儿会发现图像构成和变化的“秘密”、事物之间的奇妙联系。
如同一个洞洞既是“鸡蛋”又可以是“小鸡”的身体;既是“毛毛虫”又可以是“蝴蝶”的一部分……在这些“部分”与“整体”的变化中,幼儿感知了生命的成长和变化,理解了“洞洞”中的丰富意义,由此也可以培养幼儿有意识地观察的能力。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仔细阅读,能够联系画面的前后页运用“先有……然后才有……”的句式讲述事物的变化过程。
2.阅读绘本让幼儿感受生命起源和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1.绘本《先有蛋》入手一册(后半部分从字的变化开始用夹子夹住)。
2.绘本封面蛋形镂空处,制作能转动的环形纸条(纸条上有问号、蛋、小蝌蚪等图样)。
3.与绘本相同的图片一套。
4.文字(先有、然后才有)。
活动过程一、出示绘本,解读故事名字1.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2.问号代表什么?3.教师小结:问号代表其中有许多问题和变化,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发现。
【设计意图: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封面上的环形纸条转动到问号处,引导幼儿解读“先有”,让幼儿从一开始就感知到绘本当中的内容是会变化的,从而引发幼儿阅读的愿望及好奇心。
】二、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第一部分关注点:引导幼儿发现绘本画面前后页的联系,鼓励幼儿运用“先有……,然后才有……”的句式讲述动植物变化的过程。
幼儿能否发现图像构成和变化的“秘密”。
1.阅读前提问:请你们仔细阅读,等会儿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幼儿自主阅读。
3.交流讲述:(1)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幼儿发现动植物的变化。
幼儿讲到哪幅图,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幼儿园中班探究万物互相联系教案 幼儿园教案
标题:幼儿园中班探究万物互相通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万物互相通联的概念,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启发幼儿探究自然界的现象,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事物,并了解它们之间的通联。
3.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万物互相通联的概念。
2. 能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3. 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探究万物之间的通联。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万物互相通联?2. 身边的事物之间是如何通联的?3. 实践探究:比如水和土壤的关系、树木和鸟类之间的关系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可通过图片、故事或实物引出“万物互相通联”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概念:引导幼儿讨论、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万物互相通联”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等。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幼儿探究身边事物之间的通联,比如研究积木是如何与其他玩具互相关联的。
4.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播种、浇水等,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万物之间的通联。
5. 总结提问: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他们进行提问,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模拟真实场景,帮助幼儿理解概念。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比较分析法: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和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通联。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实践活动的投入程度等。
2. 收集幼儿完成的作品,分析其对万物互相通联的理解情况。
3. 进行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在自然界万物互相通联的概念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更贴近生活、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活动环节,也需要更细致的指导,让幼儿更好地领悟万物之间的通联。
谁和谁好教案 中班语言《谁和谁好》教案优秀10篇
谁和谁好教案中班语言《谁和谁好》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本页是作者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中班语言《谁和谁好》教案优秀10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谁和谁好》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美丽的花儿)、垫子(附有图片),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儿歌导入。
二、给花儿找朋友。
1.儿歌里讲到有一个动物会和花好,是谁呀?(蜜蜂)小蜜蜂会和花好,其实你们知道吗?花还想找很多很多的朋友。
2.幼儿完整讲述谁和花好并说出理由。
(幼儿说对一个,花瓣就会变出一种颜色,直到八朵花瓣变出颜色为止)。
3.这次我们的本领真大,帮花找到了那么多的朋友,小朋友们找找看,到底找了多少个朋友(幼儿点数说出十片花瓣),一共有十片花瓣开了,我们给它找了十个朋友,这一次你们都赢了。
三、游戏:《谁和谁好》。
1.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这个游戏也叫谁和谁好。
怎么来做呢?我们要把小朋友分成两组(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坐在两边)。
2.(1)请每组排头报告人数。
(2)请排尾报告人数。
(3)请每组第三位幼儿报告人数。
并取好两队名字。
3.接下来我们要用这些卡片来做游戏,看看老师都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作游戏好吗?(三棵柳树、三个小女孩、三辆小汽车、三盒牛奶、三朵花、三个太阳、三只小鸟、三台录音机、三部电子话机。
4.游戏《谁和谁好》。
延伸阅读:中班语言教案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诵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活动准备花篮一个、花、钢琴曲《卡农》、课件活动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回忆经验直接导入1、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2、是谁让你们做梦了吗?3、教师小结基本部分欣赏散文1、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散文诗,听一听,都是谁做梦了2、它们都梦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3、它们的梦可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4、这么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创编散文1、梦可真美呀,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梦姐姐,送花给你们,让你们也做很美的梦好吗?2、播放音乐,"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自己彩色的梦。
2019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教案
2019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教案课题一:种子发芽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教学重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
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学生讨论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一说明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课题二:种子发芽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准备: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计划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大家发言,补充完善二、配备实验装置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
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三、猜测实验结果让学生猜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发生变化可能要多长时间,几天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即时发现变化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课题三:从实验中获得的现象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引入让学生说说记录到了哪些数据二、处理数据各小组汇报各组数据对比看看各自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鸽子和金鱼不同形态结构的对比,说明生活环境影响动物的身体特征。
4、活动三:生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观察课本中猫、鸟、鸭的脚各自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优势?
2、比较苍耳、莲子、蒲公英的种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4分钟
7分钟
8分钟
8分钟
5分钟
7分钟
1分钟
1、引入:
1、同学们都知道,骆驼有驼峰,鸟类有翅膀,仙人掌的叶子是尖尖的,这些都是它们各自的特殊结构,但你们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有这些特殊结构呢?(基因、生活环境…)
2、你们还知道哪些生物的特殊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关联的?
二、活动一: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1、观察课本第81页上浮萍、小草、玉米这三幅图片,比较它们的不同,并说一说它们不同的原因。(得出结论:植物根系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
五、总结: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具有的特殊形态结构都与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决定了生物的形态结构,而生物则用这些形态结构来适应生活环境。
6、板书: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植物
生活环境决定特征
动物
教学后记
多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对他们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点评。
●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2、能够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教法设计
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型
卓越课堂
教具
无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2、比较第81页上仙人掌、松树、香蕉树这三幅图片,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原因。(得出结论: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有关。)
3、通过这两组图片的对比得出: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有关。
三、活动二: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环境影响着植物的身体特征,它又是如何影响着动物的呢?
1、同学们都见过金鱼和鸽子的吧,你们能够说说金鱼相对于鸽子来说有什么特殊的形态结构吗?(鳞片、鱼鳍、鳃)。这些特殊的形态结构对金鱼来说各有什么作用?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备课时间2014年9月23日
教学课题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年级班次
六年级四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授课时间
2014.9.25
课时数
1课时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