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课时问题解决(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问题解决》学案 (1)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
《问题解决》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通过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从而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
2.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三、导学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李芸和张倩各拿出8元钱,一共买了10支水彩笔,他俩该怎么分这些笔?
2.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他们应该怎么分这些笔记本?
四、参考资料
比的基本性质
①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②最简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③比值通常用比(横式)表示,也可以用分数(分式)或小数表示。
④比的后项不能为0 。
⑤最简整数比的前项与后项都是整数。
⑥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等于比值。
读、写方法:6÷4用比的形式写作6:4。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本例中6是这个比的前项,4是这个比的后项,读作:六比四。
第三单元 第5课时 问题解决(1) (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
第三单元第5课时问题解决(1)(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计算和验证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如何进行计算和验证,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 提问:你们觉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2. 分析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 指导学生如何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理清思路。
3. 解决问题- 让学生根据分析的结果,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计算和验证,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4. 小结- 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 强调学生要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问题解决(1)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小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写在笔记本上。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计算和验证,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5课时 问题解决(3)
比和按比例分配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教科书第591.知识与技能: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2.3.学生可能说到: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都属于比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学习用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1.2.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怎样?把其中比较好的经验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它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引导学生归纳:化简比可以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其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而求比值则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商即是比4.(1)5.整理与复习第1(1)(2)(3)6.(1)同学们都知道,比和其他知识一样,也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2)出示例题:朱小丹居住的院内3家合用一个水表,上月共缴水费36元,其中张阿姨家2人,李奶奶家3人,朱小丹家4人,怎样分(3)教师:如果说按比例分配是合理分摊水费的最好方法,那应该按怎样(人数比2:3:4)指名按比例分配的解答方法,并板2+3+4=9 36×2/9=8(元)36×3/9=12(元) 36×4/9=16(元)7.第2(1)学生先独立完成三道小题。
然后逐题汇报。
第(1)小题要关注,学生有没有用分数方法解答的,如果有,就请学生阐明思路,如果没有,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4:5还可以看成什么?(男职工的人数是女职工的4/5)那么此题还可以列式:36÷(1+4/5)求出女职工的人数是20人,男职工人数就是20×4/5=16(人)(2)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小题,看看在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归纳: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可以用比、分数的形式,两者是互通的。
但要注意的是以谁为单位“1”,这三道小题的单位“1”都不一样,第(1)小题的单位“1”是女职工的人数,第(2)小题的单位“1”是总人数,第(3)小题的单位“1”是男职工人数,因此,每一个比和通过今天的整理复习你发现自己前面的学习有什么不足吗?你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还有什么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2017-2018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 (1)(名校)
《解决问题》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2.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比较和联系实际,掌握算法。
3.感受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连乘的解题思路教学方法教授法 引导法 小组合作讨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30的16 是多少? (2)12 的310是多少? 集体订正时,问为什么用乘法算? 师强调二、新授1.出示例1,生观察主题图师问,你怎么理解“行了全程的23”,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你能用线段图画一画吗? 师:已经行了多少km 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为什么?(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师强调:就是求84的23,所以用乘法 2.课堂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3.教学例2(1)出示例2,生读题目问:题目中告诉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师:从题中有两个分数,它们的单位“1”是一样得吗?师:你能用图来表示吗?抽生在黑板上画,全班反馈(2)尝试解决,发现方法师,要求种了多少红玫瑰,该怎样列式呢?结合图,先思考,再列式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4.分析方法,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第二种解法难度大,要分组讨论重点理解3 4×35是什么意思。
三、练习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二第8题四、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认为分数连乘,可以怎样解决?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五、作业练习二1 2 3题六、板书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解决问题第5课时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解决问题第5课时 - 西师大版一、基础知识概述本课时主要涉及以下基础知识:1.逆运算2.等式的性质3.解方程的步骤4.解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同学们在学习前掌握以上知识点,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前预习同学们在上课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习: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逆运算、等式的性质以及解方程的步骤;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概念;3.刷一些类似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巩固自己的基础。
三、课堂学习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复习本课时前置知识点,如逆运算和等式的性质等。
同时,让同学们自我评估自己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同步讲解老师可以通过演示解题的过程,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概念和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2.1 确定未知数首先要确定未知数是什么,通常用英文字母表示,如x、y、z等。
2.2 使用等式利用已知条件,列出等式,表示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如:32+x=762.3 化简等式将等式化简,使得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其他数值为已知数,如:x=76−32=442.4 验证答案将得到的解代入原方程验证。
3. 练习应用老师可以通过出题或者让同学们自由练习的方式,巩固知识点掌握情况。
四、课后作业1.Pxxx第x题至第x题(自行修改题目数量);2.通过预习课程,进一步理解本次课的知识点;3.练习题目,巩固知识点,准备好下一次课堂的学习。
五、小结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和步骤,需要同学们在上课前充分掌握相关前置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场课程所学。
同学们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为下一次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第5课时 问题解决(1)-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5课时问题解决(1)-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5课时问题解决(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第1、5、11~1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行程问题的情境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并画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列式计算。
(1)30的1/6是多少?(2)6的3/4是多少?(3)1/2的2/3是多少?集体订正时,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与我们的分数乘法有关,今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问题解决(1))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
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行了全程的2/3”,是把谁看作单位“1”?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全班交流后,学生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一学生所画线段图,并让他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结合线段图,教师提问:求已经行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计算?全班讨论后,教师强调:求行了多少千米就是求全程的2/3是多少千米,也就是求84的2/3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根据交流,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先让学生用“1”勾画单位“1”的量,全班评价,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2)练习二第1题。
学生默读题目,勾画有分率的句子,找出单位“1”的量。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乘法做?教师小结:在解决分数问题中,并从中找出单位“1”的量是非常重要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1)”,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运用分数和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将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物品分配、比例计算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分数和比例的知识。
3. 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
2. 黑板和粉笔。
3. 数学练习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2. 新知:介绍分数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并解释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用分数和比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分数和比例的概念、应用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设计,通过图表和例题,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一个实际问题,并尝试用分数和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课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在下一课时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通常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的最大障碍,也是教师需要投入最多精力的部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并应用“问题解决”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能够准确分析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并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辨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准确提取问题的本质。
2.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理解问题:认真阅读问题,确定问题的要求。
2.分析问题:梳理问题中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
3.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检验答案:检查解答的合理性,确保答案正确。
2. 具体问题解决训练例题一:小明买了一本58元的书籍,他付了一张100元的钞票,找了多少钱?例题二:有一辆汽车行驶了320千米,耗油20升,求汽车每行驶10千米的耗油量是多少?四、教学过程1. 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2.学生课上练习。
2. 具体问题解决训练1.分组进行例题一和例题二的解答练习。
2.师生共同讨论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展开,通过基本步骤的讲解以及具体问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理解问题要求和分析问题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课后组织更多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
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勇于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教案,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2:问题解决 第1课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2:问题解决第1课时课题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有关解决问题的知识,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探究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通过问题解决,能够让学生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结合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话题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第二步:讲授基本步骤和方法接着,老师开始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确定问题;2.收集信息;3.分析问题;4.制定解决方案;5.实施方案;6.检查反思。
第三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班级里的一位同学经常上课迟到,老师可借此机会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第四步:总结讨论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反思,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课后作业1.回顾今天的课堂内容,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不足;2.尝试设计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思考题1.什么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和避免?。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课时问题解决(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5课时问题解决(1)教科书第39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第1~5题。
1.知识与技能:通过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基础上,会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反思意识。
一、先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1/32.公鸡只数的4/93.乒乓球队人数的4/9是男生人数。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的量,写出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例1:运来的水泥有24吨,运来的水泥是黄沙的2/5。
运来的黄沙有多少从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说一说题中板书:黄沙的2/5等于24吨由于黄沙的吨数是未知的,所以我们通常用什么来表示?(用x表示)2.解:设黄沙有x2/5x=24x=24÷2/5x=60答:黄沙有60检查解答结果。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列方程和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再检验书写格式。
3.24÷2/5=24×5/2=60(吨)4.小组讨论、汇报:方程解答和算术方法解答各自有什么优点与不足?5.在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时,可采用什么方法小结:单位“1”的量未知的分数应用题,可以顺着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用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思考。
还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解答。
三、深化应用,拓展延伸1.课堂活动第1议一议:各题中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2.课堂活动第2明确等量关系式。
3.练习十第5题。
4.练习十第1题。
的?5.练习十第2题。
——九寨沟,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1.2.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笔记】问题解决(1例1 黄沙的质量×2/5=水泥的质量(24方法一:解:设运来的黄沙有x2/5x=24x=24÷2/5x=60答:运来的黄沙有60方法二:24÷2×5=60方法三:24÷2/5=60(吨)列方程解决问题与列算式解决问题,在思考方法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三 第5课时 解决问题(一)》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黄沙:
水泥:
?吨 24吨
把黄沙吨数平均分成5份,其中2 份是24吨。
第三步: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黄沙: 水泥:
?吨 24吨
黄沙吨数× =水泥吨数
方法一:列算式解答。 24÷2×5 =12×5 =60(吨) 答:运来的黄沙有60吨。
方法二:列方程解答。 解:设运来的黄沙有x吨。
x = 24 x = 24 x = 60
2. (1) 某农场有黑牛150头,是黄牛的 , 黄牛有多少头?
解:黄牛有x 头。 x = 150 x = 180
答:黄牛有180头。
根据黄牛的 头数×
=黑牛的头 数列出方程 求解。
教材第41页“练习十牛 的 ,黑牛有多少头?
180× =150 (头) 答:黑牛有150头。
(1) 一桶油,用去它的 。
单位“1”
(2) 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 。
单位“1”
探究新知
1 运来的黄沙有多少吨?
运来的水 泥有24吨。
运来的水泥吨 数是黄沙的 。
分析题意:
第一步:找单位“1”
黄沙的质量是单位“1”。
从“水泥有24吨”和“水泥吨数
2
是黄沙的 ”可以发现什么? 5
第二步:画线段图。
120× =100 (种) 答:长江流域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有100种。
(2)全国的矿产资源有多少种?
数量关系分析:
解决问题:
全国矿产资源× = 长江流域的矿产资源
解:设全国的矿产资源有x种。
30 x = 120
37
30
x = 120 x = 148 37
答:全国的矿产资源有148种。
这两个问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 解题方法呢?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及方法;2.能够应用所学解决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2.如何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思路。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一)教学内容1.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2.以实际问题为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1.讲授、演示和举例;2.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3.在有关问题的情境下,让学生实际解决一些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前,通过抛出一个常见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你有一些钱,你希望将这些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但是你又希望可以在任何时间取出来。
你该如何选择银行储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1.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1)审题正确理解题目中所给信息,了解题目的要求。
(2)列式当问题中涉及到计算时,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列出数学式子。
(3)解方程对列出的数学式子进行变形,把未知量解出。
(4)计算按照解出的式子进行计算。
(5)检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2.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用一些实际生活问题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三)练习分别让学生运用上述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进行练习,根据题目的难度进行分类,适当引导学生,难度逐渐增加。
(四)小结总结所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和方法,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适当增加了分组讨论等互动性强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6:问题解决 第1课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6:问题解决第1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的性质,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和推导。
教学内容包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方案的设计、计算和验证等步骤。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经验的能力;4. 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2. 解决方案的设计和选择;3. 数学工具的运用和计算;4. 结果的验证和解释。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卡片,展示问题和示例;2. 学生准备笔记本、计算器和数学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或教学卡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2.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 设计:学生根据分析的结果,设计解决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和推导。
4. 计算:学生进行计算和推导,得出结果。
5. 验证:学生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进行解释和总结。
6. 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解题的经验和心得。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归纳。
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的展示和引导;2. 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 解决方案的设计和选择;4. 数学工具的运用和计算;5. 结果的验证和解释。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完成一道实际问题解决的练习题;2. 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写一篇解题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3. 教师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度;4.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时,主题为“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分数、小数、比例等,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 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分数、小数、比例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分享交流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本质。
2. 如何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案例、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分享交流的习惯。
5. 练习题讲解:教师讲解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2. 教学内容:实际问题的解决3.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问题的本质,熟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练习题讲解、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布置。
第5课时 问题解决(1)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这条公路的
4 5
。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解:设这条公路长x千米。
4 5
x
=
16
x =20
答:这条公路长20千米。
4.小优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4,第
二天看了全书的
1 5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10
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解:设这本故事书一共有x页。
1 4
x
-
1 5
x
=
10
210x = 10
从“水泥有24吨”和“水泥吨数
是黄沙的
2 5
”可以发现什么?
单位“1”
黄沙:
?吨
水泥:
24吨
黄沙:
?吨
水泥:
24吨
黄沙吨数× 2 =水泥吨数
5
解:设运来的黄沙有x吨。
2 x 24 5 x 24 2
5 x 60
答:运来的黄沙有60 吨。
黄沙:
?吨
水泥:
24吨
把黄沙吨数平均分成 5份,其中2份是24吨。
x = 200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00页。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经常用“列方程”、“分 数除法”等方法解答。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三
分数除法
第5课时 问题解决(1)
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列方程解决问 题的一般步骤吗?
(1)弄清题意,设未知数,一般用x表示; (2)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探究新知
1 运来的黄沙有多少吨?
运来的水 泥有24吨。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时 解决问题(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x=28÷
4 5
x=28×
5 4
x=35
答:小明的体重是35kg。
三、巩固练习
1.
小兰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 6
,第二天看了全
书的
1 5
正好是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解:16 × (60 ÷15 ) = 50(页) 答: 第一天看了50页。
2.填一填。
(1)梨的筐数比苹果的筐数少
1 5
,应把(
4 小明的体重× 5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kg。
4 x=28 5
x=28÷
4 5
x=28×
5 4
x=35
4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
分约占体重的 2 ,儿童体
我算了一下,我
3
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4 5
。
体内有28kg水分。
小明重多少千克?
规范解答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kg。
4 x=28 5
二、自主探究
4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
分约占体重的 2 ,儿童体
我算了一下,我
3
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4 5
。
体内有28kg水分。
小明重多少千克?
理解题意
已内的水分占体重的
4 5
所求问题 小明的体重
解法探究
根据“儿童体内的
水分占体重的
4 5
”
可以列出下面的关
系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分数除法
第 5 课时 解 决 问 题 (1)
一、复习准备
说出数量关系式。
(1)已经行了全程的
3 5
。
西师版六年级上教案第一单元第5课时教案(公开课)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5课时问题解决〔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第6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红玫瑰种植面积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并画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开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分析分率句,找出单位“1〞的量和其他相关信息。
(1)三峡工程的5/7发电量用在了东南沿海地区。
(2)学校总面积的2/9是绿地。
2.分别说出两个分数的单位“1〞的量。
全校的4/7是男生,一年级男生占全校男生的2/9。
教师出示第1、2题。
学生观察后,独立思考。
抽学生答复,第1题让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和几分之几对应的量,根据分率句说出根本的数量关系。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分析信息,弄清题意。
教师出例如2,学生齐读题目。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答复,并提问:从题中我们发现这里有两个分数,这两个分数的单位“1〞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呢?抽学生答复,强调:3/4是把20公顷土地看作单位“1〞,而3/5是把玫瑰种植面积看作单位“1〞。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20公顷土地,你能画图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吗?学生画图,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全班反响,集体订正。
2.尝试解决,发现方法。
教师提问:要求种了多少公顷红玫瑰,该怎么解决呢?结合图,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并指导学困生。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先算种玫瑰的面积,再算种红玫瑰的面积。
20×3/4×3/5=9(公顷)(2)先算红玫瑰的面积占20公顷的几分之几,再算红玫瑰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时 解决问题(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第5课时解决问题(1)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在分析问题时,能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分数乘、除法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先由学生自学课本P37页,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
并独立完成导学案。
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水分占体重的45 。
他体内的水分是多少千克?要求:先画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再解答。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通过比较复习题与例题1的联系与区别,分析数量关系,在组内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总结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例4、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 ,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思路导航:读题、理解题意,注意筛选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写出等量关系式。
(3)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回顾与反思:(即检验所求结果是否正确)拓展练习:小伟买了一支钢笔,一支圆珠笔和一枝铅笔,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一枝钢笔的25,一枝铅笔的价钱是一枝圆珠笔的13,买一枝铅笔花了2元钱,买一支钢笔花多少元钱?分析: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一支钢笔的25,是把()看作单位“1”;一枝铅笔的价钱是一支圆珠笔的13,是把()看作单位“1”。
要求钢笔的单价必须先求圆珠笔的单价。
注意:在题中含有多个单位“1”时,要注意分率与单位“1”的对应。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最新版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分数连乘应用题。
教材第13页内容,第14页“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1.找准单位“1”的量。
2.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纸条,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口算:【新课讲授】1.教学例8。
(1)课件出示题目。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2)出示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阅读与理解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3)分析数量关系。
①学生折纸理解题目,展示交流。
萝卜地面积是大棚面积的一半,也就是480m 2的21;红萝卜地面积是萝卜地面积的41。
②画线段图理解。
(4)解答问题。
怎样列算式?为什么呢?(5)学生汇报交流。
方法一:480×21=240(m 2) 240×41=60(m 2)综合算式:480×21×41=60(m 2) 方法二:21×41=81 480×81=60(m 2) 列成综合算式:480×(21×41)=60(m 2) (6)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上面答案的合理性。
生:因为红萝卜地面积是60m 2,萝卜地是它的4倍,而大棚面积是萝卜地面积的2倍。
所以60×4×2=480(m 2)。
答案是正确的。
(7)比较两种做法的异同点。
教师总结:第一种做法是两次单位“1”不同,先求萝卜地有多少面积,再求红萝卜地有多大面积。
第二种做法是先求红萝卜地占大棚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红萝卜地有多大面积。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学案-第5课时_问题解决(3)
第六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5课时问题解决(3)【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分数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
5/2×1= 5/12×3/5= 6×1/3= 2/7×3=4/5×1/16 2-7/10= 1/6×4= 51×2/17=2.先画出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加工了一批零件的3/7。
已经加工的零件个数=();剩下的零件个数=()。
(2)小芳的身高比小林的身高矮1/9。
()×1/9=()()×(1-1/9)=()教师出示课件,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从两句话中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3.练习二十一第1题。
二、对比练习教师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
1.(1)一桶汽油倒出3/8,正好倒出15千克,这桶汽油重多少千克?(2)一桶汽油倒出3/8,还剩15千克,这桶汽油重多少千克?2.(1)白兔36只,黑兔比白兔少2/9,黑兔有多少只?(2)白兔36只,比黑兔少2/9,黑兔有多少只?三、综合练习1.练习二十一第2题。
学生默读题目,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
全班交流,重点比较用分数方法解与具体数量进行解答的思路。
2.教师课件出示根据条件补充算式。
商店运来苹果500千克,,梨子有多少千克?(1)梨子比苹果多1/5,;(2)比梨子少1/4,。
(3)比梨子的4/5多60千克,;(4)梨子比苹果的4/5少60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对什么知识进行了探究?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五、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次课堂作业请登录查询下载“课堂作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5课时问题解决(1)
教科书第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第1、5、11~14题。
1.知识与技能:在行程问题的情境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
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题。
1.
(1)30的1/6是多少?
(2)6的3/4
(3)1/2的2/3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与我们的分数乘法有关,今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问题解决(1))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
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行了全程的2/3”,是把谁看作单位“1”?你能用线段
结合线段图,教师提问:求已经行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
全班讨论后,教师强调:求行了多少千米就是求全程的2/3是多少千米,也就是求84的2/3
根据交流,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先让学生用“1”勾画单位“1”的量,全班评价,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2)练习二第1题。
学生默读题目,勾画有分率的句子,找出单位“1
教师小结:在解决分数问题中,并从中找出单位“1
1.练习二第2题。
学生读题,分析:把谁看作单位“1”?求南北的长就是求什么?
2.课堂活动第1
教师出示,学生观察:从题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信息分析:这道题是把谁看作单位“1”?亚洲的面积怎样求?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分数的意思,教师引导:这里22/15的是指谁占谁的22/15,谁为单位“1
根据信息交流,教师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自己在练习本上提两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问题。
抽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有这样的问题:
(1)
(2)亚洲比北美洲的陆地面积多多少?或亚洲和北美洲的陆地面积一共多少?
如果学生列式3000×22/15-3000×4/5,追问学生解题中每一步的思路。
如果有3000×(22/15-4/5)的做法,只让列式的学生说说(22/15-4/5)是什么意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解决分数问题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白:
1.
2.
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笔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强调的是:解答分数问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学生
们在确定单位“1”的时候可以这样来做:抓住关键词“是、占、比、相当于”等词语,在它们后面的量是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