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基坑设计

合集下载

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1. 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对某城市工地的基坑进行支护设计,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坑是建筑工程中挖掘开辟出的地下空间,需要对其周围进行支护,以防止土体塌方、地面下陷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围绕基坑支护的设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问题描述城市建设领域中,基坑支护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基坑的支护设计不合理,可能会造成坍塌、地面下陷甚至生命安全的威胁。

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十分必要。

本项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1.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不同情况下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3.基坑支护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限制条件。

4.基坑支护设计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评估。

3. 解决方案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基坑的规模和形状: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确定支护的长度和宽度。

•土层的性质:了解基坑周围土质的稳定性和强度,以确定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参数。

•施工方法和工期:根据施工方法和工期确定基坑支护的稳定性要求和安全系数。

•周围建筑物的情况:考虑周围建筑物对基坑支护的影响,防止地面沉降和变形。

根据以上考虑因素,本项目将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基坑支护结构选择: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如钢支撑、混凝土壳体、土工格栅等。

2.支护结构参数计算:通过力学原理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计算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参数,确保其能够承载和抵抗外部力量。

3.施工工序规划:根据施工方法和工期,合理规划基坑支护的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4.经济性评估:对不同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选取成本最低且满足工程要求的设计方案。

4. 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的成果包括:1.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支护结构参数计算结果:通过力学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得出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参数。

基坑开题报告

基坑开题报告

2.桩锚:在开挖前沿基坑
周边打一圈竖直的桩,用 桩来阻挡土的坍塌。为防 止开挖时桩倒塌,用水平 方向的锚杆来拉住桩。锚 杆也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 的桩。
此方案适用于:
适用于大多数深基础
3.地下连续墙: 在地面以 下用于支承建筑物荷载、 截水防渗或挡土支护而构 筑的连续墙体。
此方案适用于:
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丶二丶三 级 2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 大于5m 3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 采用降水丶地下连续墙
第二章:设计目的和意义
目的:
我选基坑作为我的毕业设计,是为了综合四年的所学知识, 主要我毕业后从事楼房工程方面的施工,而基坑支护是施工的 重要环节。通过基坑的设计能够培养我的综合能力,通过毕业 设计,能够把我自己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 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我的能力,在以后的工 作中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基础的施工,通过雨景大厦基坑支护结 构设计,使自己了解并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 指标,对所学专业知识深入的了解,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 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参考文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规程》(DBJ/T15-20-9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深基坑工程》,高大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刘建航、侯学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深基坑工程》陈忠汉,程丽萍.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岩土锚固》程良奎,范景伦,韩军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岩土工程手册》,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深基坑开题报告

深基坑开题报告

深基坑开题报告深基坑开题报告引言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建筑工程,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

本次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深基坑工程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次研究的目标和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一、深基坑工程的背景和意义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土壤或岩石中挖掘较深的坑,用于建设地下结构或进行地下空间开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地下设施被建设,深基坑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深基坑工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深基坑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次研究的目标和方法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索深基坑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土壤力学与地下水流动:分析土壤力学参数对深基坑工程的影响,研究地下水流动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

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研究不同类型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探索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途径。

3. 施工监测与安全评估:研究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技术和安全评估方法,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环境影响评估:综合考虑深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方法。

为达到以上研究目标,我们将采用实地调研、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了解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的意义和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为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预期成果包括:1. 深入理解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和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3. 探索深基坑工程的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次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阶段一:文献调研和问题分析。

对深基坑工程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开题报告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开题报告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基坑工程是指在地表以下或地表以下和地表同时进行的地下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基坑工程施工具有很高的风险,如果不加以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和管理,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和质量问题。

因此,对于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研究内容1. 基坑工程施工的一般要求:综述基坑工程施工的一般要求,包括施工的基本原则、安全要求、质量要求等。

2. 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支护结构的选取、支护材料的选择、支护方法的确定等。

3. 基坑排水工程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排水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排水系统的设计、排水设备的选择、排水管道的布置等。

4. 基坑降水工程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降水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降水设备的选择、降水方法的确定、降水参数的计算等。

5. 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设备的选择、施工工艺的优化等。

6. 基坑开挖工程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开挖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开挖方法的选择、开挖顺序的确定、开挖参数的计算等。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对基坑工程施工的一般要求和技术方案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找出不同支护、排水、降水、开挖等工程的优缺点;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目前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为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将通过对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建筑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建筑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基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开展基坑支护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筑基坑支护设计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高效。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基坑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研究;2. 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和设计;3. 基坑支护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4. 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来开展。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基坑支护设计的最新进展;2. 实地调查已完成的基坑支护工程,了解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3. 建立基坑支护设计的数值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计算和模拟;4.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基坑支护设计的优化方案。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和意义:1. 掌握基坑支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2. 提出基坑支护设计的优化方案,减少工程成本和施工周期;3. 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

五、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以下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一个月):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基坑支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2. 第二阶段(两个月):实地调查已完成的基坑支护工程,了解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3. 第三阶段(三个月):建立基坑支护设计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和模拟;4. 第四阶段(一个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基坑支护设计的优化方案;5. 第五阶段(一个月):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的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 数据获取困难:由于一些基坑支护工程仍处于施工中,相关数据难以获取;2. 模型建立的复杂性:基坑支护设计涉及多个因素,模型建立和计算较为复杂;3. 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基坑支护工程受到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情况复杂多变。

基坑开题报告

基坑开题报告

基坑开题报告基坑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基坑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开题报告将围绕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技术要点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提高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基坑工程施工效率: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优化的施工工艺,提高基坑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2. 保证基坑工程的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基坑工程的质量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3. 加强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三、项目内容1.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包括基坑开挖、支护、排水等工序的具体安排和操作流程。

2. 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如基坑开挖时的土方回填与压实、支护结构的选择与安装等,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3. 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介绍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制定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4. 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阐述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检验、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等,以保证基坑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四、项目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工作安排,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项目顺利启动。

2. 资料搜集和整理:收集相关的基坑工程施工资料和技术规范,对其进行整理和归档,为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提供基础。

3. 技术研究和分析: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最佳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4. 安全管理方案制定: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 质量控制方案制定:结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制定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

关于基坑设计的开题报告

关于基坑设计的开题报告

关于基坑设计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大量的工程实践,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由于深基坑的增多,支护技术发展很快,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墙、加筋水泥土墙和土钉墙等,计算理论相比较于从前都有很大的改进。

支撑方式有传统的钢柱(或者型钢)和混凝土支撑,亦有在坑外采用土锚拉固。

内部支撑形式也有多种,有对撑,角撑,桁架式边撑等。

在地下连续墙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方面,还推广了“两墙合一”和逆作法施工技术,能有效的降低支护结构的费用和缩短工期。

各种建筑物与地下管线都要开挖基坑,一些基坑可直接开挖或放坡开挖,但当基坑深度较深,放坡不便时,可以采用基坑支护,过去支护比较简单,也就是钢板桩加井点降水,一般能满足基坑安全施工,而对于深基坑已不能满足要求,近几年来随着基坑深度和体量的增大,支护技术也有了较大进展,按功能分常用的有以下一些1)挡土系统:常用的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

其功能是形成支护排桩或支护挡土墙阻挡坑外土压力。

2)挡水系统:常用的有深层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压密注浆、地下连续墙、锁口钢板桩。

其功能是阻挡抗外渗水。

3)支撑系统:常用的有钢管与型钢内支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钢与钢筋混凝组合支撑。

其功能是支承围护结构侧力与限制围护结构位移。

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2.1钢板桩支护钢板桩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把这种钢板桩互相连接就形成钢板桩墙,被广泛应用于挡土和挡水。

目前钢板桩常用的截面形式有U形、Z形和直腹板型。

[1]钢板桩由于施工简单而应用较广。

但是钢板桩的施工可能会引起相邻地基的变形和产生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很大的地区,其使用常常会受到限制。

而且钢板桩本身柔性较大,如支撑或锚拉系统设置不当,其变形会很大,所以当基坑支护深度大于7m时,不宜采用。

基坑支护课设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课设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课设开题报告基坑支护课设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基坑支护是在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一项工程技术,它主要用于保护地下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场和地铁工程等需要进行基坑支护。

因此,研究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创新,对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设的目标是研究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创新,以提高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支护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通过对不同基坑支护材料的性能和适用范围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基坑支护工程,并探索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2. 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并通过仿真和试验等手段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基坑支护施工工艺的研究和改进:研究基坑支护施工的关键工艺和技术,探索新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课设将采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设计和搭建基坑支护试验平台,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和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3. 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4. 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几个典型基坑进行现场观测和数据采集,评估支护效果和施工质量。

5. 对实验和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课设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支护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研究报告:对常用的基坑支护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应用评价,总结其优缺点,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2. 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报告: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提出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基坑支护施工工艺的改进方案:根据实际观测和数据分析,总结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日益减少,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使得我们更多地向高度上寻找发展空间。

目前,各类地下工程诸如越江隧道、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街道、地下医院、地下仓库、地下民防工事及包括地下车道的高架、立交交通网已到处可见。

国外著名的地下工程有法国巴黎的中央商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采矿工程系的办公大楼和实验室,日本东京八重洲的地下街等。

这些工程的共同特点之一是都需进行大规模地下开挖,其中主要手段之一是基坑工程施工。

20世纪是地上工程发展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地下工程的世纪。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理论的日趋建立与成熟,地下工程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特别是在近10年中,基坑工程工程发展步伐更是加快。

例如天津和黄地铁广场工程建筑物总高度240.6m,建筑面积32.52万平方米,是天津市南京路沿线上的地标建筑。

基坑开挖长度为180m,宽90m,深度20m。

该工程基坑支护形式采用地下连续墙,与结构楼板内连接。

连续墙施工厚度为1000mm,施工深度为34.4m,施工长度567.987m,共98槽。

轨道交通亦庄线肖村桥车站基坑开挖深度16.7m,基坑长192.4,宽19.7,总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

国外深基坑工程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其技术成熟可靠,能挡土阻水,并可作为永久性承重结构,其厚度1.0m-1.5m,深40m-50m。

意大利成功研制出一种碾磨机,叫Romill依靠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对施工过程实时反馈并指导施工。

同时利用废土处理技术实现文明施工。

国外注重对施工过程实时监测,利用电脑数据采集系统跟踪反馈相关技术参数变化,不断完善设计或施工方案。

近年来,复合锚喷支护、SMW工法、双(多)排桩、围筒支护、高压喷射注浆法等都有了弥足发展。

基坑工程是为保证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结构、降水和上方开挖与回填,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检测等。

基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稳定与变形问题,又涉及土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

基坑的支护是基坑开挖的一大挑战,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

降水是基坑开挖的又一挑战,建筑基坑工程土方开挖一般要求无水的工作面,要求将基坑区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0.5一1.0m。

交通和水利工程中有时基坑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水下开挖,通过水下浇注混凝土底板封底,然后抽排水,创造地下结构作业条件。

为了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保证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要求基坑围护体系能限制周围土体的变形,使其不会对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以及主体结构基础产生损害。

基坑工程是一项古老又有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

而且随着人们探索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坑工程发挥的效益也越来越凸显,但我们在看到它进步的同时也要关注那些惨痛基坑垮塌的例子。

这也就要求人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把关,如何进行基坑支护降水的设计,使其在施工期间不发生安全事故且最经济实惠是基坑开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个降低造价减少施工成本的重要解决途径。

因此,如何安全且合理地根据基坑工程的特点和土质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基坑工程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这既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基坑工程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本毕业设计就是要对武汉某办公综合楼基坑进行设计,通过对比当前及基坑设计施工技术方法,不断优化,在安全与经济上或得最优解。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武汉市江岸区兴建x项目,拟建1栋24层的办公楼,楼高为99.95m,拟采用框架筒体结构,设有3层满铺地下室,拟采用框架结构。

该项目用地面积5400.7m2,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室)44436m2。

拟建建筑物性质及主要结构参数见下表:表1建筑物名称抗震设防分类层数结构类型室外地面设计标高0.00(m)基础埋置深度(m)荷重(标准值)(KN)中柱边柱x设计大厦项目丙类24层框架筒体结构26.35-15.9 35000 19000地下室丙类3层框架结构26.35-15.26500 3200该项目由x.x.有限公司设计,根据所提供的《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3.1.4条,本项目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具体的工程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情况另见详细资料。

设计者应根据该工程的概况、地质条件等原始资料,利用天汉、理正软件得出该基坑的土压力、支护内力、力矩等计算分析结果,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以下主要毕业设计内容:武汉某办公综合楼的基坑支护设计及监测。

设计主要内容:1、基坑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的内容。

2、基坑支护选型的比较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优化设计,相关的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等。

3、基坑设计计算和验算基本公式及解题框架,包含理论公式推导,计算思路,计算步骤和与设计有关的参数选取方法等。

4、工程实例计算设计:(1)武汉某办公综合楼基坑设计的工程概况,明确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基坑土压力、基坑支护等计算分析与设计;基坑的降水设计选型及分析;基坑的监测等):(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土层展开图及各土层设计参数选取,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3)基坑支护设计依据,包括甲方提供的设计依据资料,设计依据的规范和标准和设计采用的计算软件。

基坑支护初步设计方案比选与分析。

(4)不同部位支护桩及斜撑的计算与设计。

(尽可能给出计算步骤、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分析和相关图表)(5)毕业设计小结与展望。

(6)附图。

绘制相应施工图于A号图纸,如有必要对主要部分图纸还应手工3绘制。

本次武汉某办公综合楼基坑设计,参照基坑承载能力设计依据,包括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武汉市编制的地方标准等,应用基坑设计方面的天汉软件、理正软件等进行计算与设计。

3.进度安排时间内容第1-2周毕业实习1-2周。

收集该工程相关地质资料,基坑支护设计技术的设计规范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学习基坑支护设计相关的设计软件。

第3-4周完成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熟悉基坑支护设计软件。

第4-7周完成毕业设计书前三部分,包括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技术进行设计的目的意义,基本理论和解题框架等,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试算。

第8-14周完成毕业设计的第四部分,工程实例计算,绘图等。

第14-15周完成并修订毕业设计。

第16周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截止时间为6月初。

4.阅读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近五年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4;[4]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总平图、基础图等,2014.11;[5]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2;[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5]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018-2012);[17] Jianxiu Wang , Yuanbin Wu, Xiaotian Liu, Tianliang Yang, Hanmei Wang, Yanfei Zhu.Areal subsidence under pumping well–curtain interaction in subway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conceptual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Environmental EarthSciences,2016;[18] Yu-you Yang , Jian-guo Lü , Xue-gang Huang , Xiao-ming Tu .Sensor monitoring of a newly designed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Journal of CentralSouth University,2013;[19] Qingping Jin,Xiaoqing Li. Application of soil nailing wall in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in Wuhan area.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and Control Engineering, 2010;[20] Juanjuan Wen,Yanzhi Gao.The Application of Grey System Theory in theOptimizing Method of Supporting Mode of Deep Foundation Pit.2014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2014;[21] Sheng-Li Zhao,Yan Liu.Displacement back analysis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ofdeep foundation pit based on evolutionary neural nrtwork.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09;[22]屈伟,陈秋鑫,周峰,李俊才.不同开挖深度基坑支护设计与监测分析.建筑科学,2015;[23]乔景顺,齐平.深大基坑支护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13,1003-4978(2013)02-0212-04;[24]吴金伟,李佐良,裴相臣.天津一汽丰田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施工技,2015,1002-8498(2015)21-006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