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王习《书》简论-精选文档
汉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读书笔记
《汉书》文字工整,很多典雅排偶句,但也受限于这种华丽文笔,还是喜欢《史记》更加口语更加平易近 人~。
古籍电子书一般都有很多错误,这本书没有。 汉书4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故曰非常之元,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 如也。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 没有司马君实的《资治通鉴》写得好,太简洁了。 de Mayo in person that I'm in this video games for you want more of that。 史汉优劣,班马异同。 《汉书》是史书中的精品,《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1
主父徐严终王
贾传第三十四
上
卷六十四 下·严朱吾丘
2
主父徐严终王
贾传第三十四
下
3 卷六十五·东
方朔传第三十 五
4 卷六十六·公
孙刘田王杨蔡 陈郑传第三十 六
5 卷六十七·杨
胡朱梅云传第 三十七
卷七十·傅常郑甘 陈段传第四十
卷六十八·霍光金 日磾传第三十八
卷七十一·隽疏于 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卷七十二·王 1
5 卷三十七·季
布栾布田叔传 第七
01
卷三十 八·高五王 传第八
02
卷三十 九·萧何曹 参传第九
03
卷四十·张 陈王周传第 十
04
卷四十 一·樊郦滕 灌傅靳周传 第十一
06
卷四十 三·郦陆朱 刘叔孙传第 十三
05
卷四十 二·张周赵 任申屠传第 十二
卷四十四·淮南衡山 济北王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蒯伍江息 夫传第十五
5 卷五十六·董
仲舒传第二十 六
东汉帝王习《书》师承特点分析
东汉帝王习《书》师承特点分析作者:崔琦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6期摘要《尚书》作为儒学中最古老的“政事之纪”,东汉帝王自身也研习《尚书》,形成了悠久而连续的习《书》传统。
现拟将结合东汉《尚书》之学及东汉社会的整体情况,对东汉帝王习《书》及师承特点作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东汉帝王师承特点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识码:A《尚书》作为儒学中最古老的“政事之纪”,称《书》《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体现治国之道: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
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
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
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东汉帝王也不例外,他们积极开展《书》教,充分发挥它在治政、牧民等方面的功用,借以巩固其统治。
为了更好地发挥《尚书》的资政作用,笔者在《东汉帝王习简论》一文中已将东汉各帝《习》书及师承情况作以简单交代,现拟将结合东汉《尚书》之学及东汉社会的整体情况,对东汉帝王习《书》及师承特点作以简要分析。
1东汉帝王《习》书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根据范晔《后汉书》记载,东汉帝王习《书》传统始于光武帝,自光武以后共有五位帝王保有此统。
除去继任和帝之位的殇帝由于过于年幼,且仅践祚一年之期便中道崩殂无法习《书》外,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顺帝皆习《尚书》。
自光武始至顺帝终,两百余年间帝王习《书》之传统从未中断(殇帝较为特殊,此处忽略),由此可见东汉帝王习《书》历史十分悠久且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简析汉代的书文化
文化艺术 |简析汉代的书文化□王强/文汉代的书文化,汉代书之形态、著述、收藏整理、管理及传播流通,给当时的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现代图书事业具有借鉴意义。
书作为反映人们全部社会行为的载体,也是人们加深情感,获得知识,丰富社会经验的途径,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于书,给予很高的赞誉。
本文拟就书在汉代的形态、发展、搜集、整理及传播流通等进行简析。
1 汉代书之形态在汉代当时书写原料之一是简牍。
人们把竹子、木材砍成狭长的小片,再用工具将其表面削制成平面,进而就可用笔墨在其表面上书写,写在竹简上的叫做简策,写在木板上的成为版椟,统称为简牍。
汉简长度不一,据所写文字的内容、篇幅选用不同尺寸的竹简,如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又称为“三尺法”,儒家经书所写简一般为二尺四寸,而用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函牍”。
在当时,从事写作、创立学说、传抄经卷用竹简,因此简册成为册本的统称,版牍多用以公函、书札等。
帛书也叫缣帛,帛即丝织品。
作为当时另一种书写文字材料与简牍并举。
它柔韧光洁,容易着墨;舒卷自如,利于阅读;重量较轻,易于收藏。
但缣帛成本很高,价格昂贵,很难在图书市场的书写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1]2513”随着社会生活、经济及文化快速发展,亟需新的材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纸质材料便在西汉应运而生。
据史载,成帝皇后赵飞燕曾用“赫蹏”裹药作书应劭注:“薄小纸也”[2]3992。
当时纸张因制作原料原因,制作费用高,工艺较为粗糙,产量较低,不能普及,而不能取代竹简与帛书,三者而是并用。
于是,到了东汉蔡伦总结了西汉以前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制作成轻便、成本低的纸,从而改进了了书写工具。
使纸成为人们日常普遍的书写材料,这不但提高了书写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大大方便了书写者的操作过程,简化了手续,减轻了负担。
有力地推进了书文化事业的发展。
也促使书籍的出版进一步便利了。
东汉历史文化知识概要
东汉历史文化知识概要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延续了西汉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标志着中原地区的政权得到巩固和稳定。
东汉时期,虽然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和军事变革,但也见证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以下是东汉历史文化的知识概要:一、政治制度和统治者1.刘秀创立东汉朝廷:东汉是由刘秀建立的,他于公元25年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
东汉朝廷继承了西汉的政治体制,并进行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
2.光武帝刘秀:刘秀是东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和军事征战,巩固了统治地位,被尊称为光武帝。
他重用贤臣和将领,扩充军队,征服了南方的郡国,恢复了中央政权对全国的控制。
3.明帝刘庄:明帝是东汉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很多政治,尤其注重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
他简化税收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耕生产。
4.宦官的势力:东汉时期,宦官的势力逐渐增强,他们通过掌握皇帝身边的权力,对朝廷和政权产生了巨大影响。
宦官们往往滥用权力,导致政治不稳定和腐败。
5.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东汉时期,各地频繁发生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现象,如黄巾起义、王莽新朝等。
这些起义和割据对东汉政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得朝廷陷入动荡和内忧外患。
二、文化和教育1.经学发展:东汉时期,经学在中国的文化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光武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经典文献几乎丧失殆尽,但东汉曾经有过复兴儒学的努力。
许慎编撰了《说文解字》,成为后世研究汉字的重要参考书。
2.文学成就:东汉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
著名的文学家有班固、班彪、王粲、谢灵运等。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3.医学研究:东汉时期,医学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医学著作和学派。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他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成为后世医学的重要教材。
4.佛教传入:东汉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
汉代书论是中国书法理论之源1
汉代书论是中国书法理论之源头,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首先,汉代书论重视对审美风尚的总结与引导。
各个时代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风尚不一样。
如何引导这种审美风尚,使之成为这一时代审美的主导风尚,就成为各个时代书论家们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如汉魏时书论中的“尚散”,如《笔论》开端就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散”,就是开心;“散怀抱”,就是抒发情怀,而且要“任情恣性”,放纵自己的性情,“然后书之。
这样讲“散”,抒发情性,可说是开启了魏晋南北朝尊重艺术创作个性的先河。
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及“言”与“书”之关系,提出著名的“心画说”,“心画说”中之“书”并非指“书法”,然而,这一理论对后世强调情感作用的书法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全面而系统。
《说文解字》、《草书势》,蔡邕《笔论》、《九势》、《篆势》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总结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而且自成体系。
有对书体演变历史的研究,论及了大篆、小篆、八分、楷书、行书、章草、今草等书体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概念、特点等各个方面的,也有对书法技法的研究,大凡用笔、用锋、执笔、结宇、用墨、布白等等,皆有详细而精到的论述。
再次,讲求书“势”和自然。
蔡邕“书肇于自然”,既追求丰富多变,又要和谐统一。
另外,汉代书家善于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评赏者的感受,以充分显示欣赏过程中多种心理活动交织的情状。
早在东汉蔡邕的《笔论》中,就运用丰富、美好的比喻,来强调书法创作的体势应融人大自然各种生动的形态。
自此,历代书论家留继承了这一传统。
最后,汉代书论重视书品与人品的关系,和儒家伦理道德相关。
早在西汉时扬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认为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思想意识、德行、品藻的直接反映。
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壹的《非草书》站在儒家的立场开始了对书法理论批评史的文化品格。
总之,中国古代书法理论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承。
写给孩子的《汉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写给孩子的《汉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汉书》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是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以详尽全面的描写记录了汉朝的历史和人物。
作为一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史之一,《汉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孩子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读物之一。
写给孩子的《汉书》一文旨在通过引导孩子了解、学习和探讨《汉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并从中获得启示和价值。
本文将介绍《汉书》的背景和重要性,提供学习《汉书》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探讨《汉书》对孩子的启示和价值。
通过了解《汉书》的背景和重要性,孩子们可以了解到《汉书》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进一步认识到其对于研究汉朝历史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学习《汉书》的内容和特点,孩子们可以了解到《汉书》的结构、史料来源、记叙手法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提升他们对历史文化的触觉和理解能力。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汉书》对孩子的启示和价值。
《汉书》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王朝兴衰的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和智慧。
通过读懂《汉书》中的奋斗精神、忠诚、智慧等品质,孩子们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修养和人格素养。
最后,本文将总结《汉书》的意义和影响,并提供引导孩子阅读《汉书》的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通过《汉书》培养自身的品格和能力。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具体如下:1. 引言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为什么要写给孩子的《汉书》,以及写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
1.1 概述在概述中,可以简要介绍《汉书》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为什么应该让孩子了解和学习《汉书》。
可以提及《汉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史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它所记载的汉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1.2 文章结构在文章结构部分,可以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汉书》引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书》引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汉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由东汉末年的历史学家班固编写而成。
该书是一部系统地记载了西汉和东汉历史的巨著,包含了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详尽内容,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汉书》中,班固通过收集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评论,着力于还原历史的真相,呈现给读者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面貌。
他采用了严谨的叙述方式和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使得《汉书》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典范之作。
《汉书》以其独特的历史叙述风格和对细节的关注而闻名,班固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平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斗争、国家治理和社会风貌。
他还尝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揭示出其中的道德和政治含义,为后世提供了思考和借鉴的方向。
《汉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一部以朝代为单位编写的通史,对后世的历史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细致描写,《汉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窗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此外,《汉书》还对后世历史的研究和政治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我们研究和思考当今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总之,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重要著作,《汉书》通过其全面、细致的描述,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
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之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整体结构:可以介绍《汉书》的整体结构,包括几篇、几十卷,各篇各卷之间的关系和顺序,以及每篇每卷的主题和内容概览。
2. 突出重点章节:可以挑选几个重要的章节进行阐述,介绍这些章节对于整个《汉书》的重要性和特殊之处,以及这些章节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和思想。
请论述汉代书论的特点。
请论述汉代书论的特点。
汉代书论是中国古代书籍论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整理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出现的书籍,梳理了汉代学者针对书籍知识的思考和论战。
汉代书论的特点有:
一是历史性。
汉代书论对汉代以及先秦各代的著作作了归类的总结,识别不同的概念,定义不同的文类,追溯书籍的发展历史,丰富了汉籍文献的知识面。
二是正统性。
汉代书论以《礼记·书篇》、《春秋左传》为主要参照文本,主张以仁义、礼仪、孝悌、礼乐、乐政为中心,认为一切真谛都可以在经书中寻得,并以此为准则进行文献的鉴定、研究和解释。
三是理事式的集成性。
汉代书论不局限于阐述书籍的来源和类型,而是立足于植根于书籍本身的知识,将古今书籍的理学作了凝聚的整合。
四是哲学性。
通过讨论古今书籍的内涵,分析和印证自然、人生、政治、哲学等领域中不同知识观念,汉代书论形成了融合礼乐、仁义、道德哲学等观点的哲学文化形态。
深远而谈饰文字以观美:观谈东汉书法艺术
深远而谈饰文字以观美:观谈东汉书法艺术谈东汉审美文化,不得不谈书法。
书法这门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汉代,特别在东汉时代经历了一次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那就是,中国传统的表意文字在这里终于蜕变为鲁迅所说的一门自觉的“饰文字以观美”的书法艺术。
秦篆与秦隶在漫长悠远的先秦时代,无论是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还是春秋特别是战国的石鼓文(或称“籀文”),基本都是篆书形式,通常称为大篆。
到秦代初,“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许慎《说文解字·叙》)。
这就是说,大篆到秦代有所省改,于是有了小篆。
从大篆到小篆,是中国文字的一大进步。
在字体上小篆明显形成了线条圆匀,笔画简省,字形纵势长方,结构定型统一等特点,而在观感上则更具简捷明快、平整端严、宽舒遒劲、浑朴圆和之风姿。
所以同大篆相比,小篆一方面更有利于书写应用,一方面也愈具“观美”价值。
它使中国文字进一步定型化、符号化。
但是秦小篆的这种进步还不是根本意义上的,它还没有真正摆脱篆书的象形古意。
传为李斯所书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等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有代表性的小篆精品。
李斯《峄山刻石》许慎说“秦书有八体”,现在所见到的主要是“三体”,即除大篆、小篆外,还有一个隶书。
秦隶的出现同小篆之取代大篆一样,也是基于书写便利的需要。
《说文·叙》中说秦代“初有隶书,以趣约易”。
《汉书·艺文志》也说:秦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也就是说,秦隶是在处理犯人事宜时为简省便利而使用的一种字体。
还有的说法认为隶书是一个叫程邈的徒隶(贱民)创立的,故叫隶书。
不过从书法艺术的审美角度讲,秦隶的“苟趋省易”与小篆的“增损大篆”有根本的差异。
小篆充其量是对大篆的一种改良,而隶书的出现则是对篆书的一种革命,是中国文字和书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关于东汉的书籍
关于东汉的书籍摘要:1.东汉历史背景2.东汉时期的书籍发展3.东汉书籍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东汉书籍的流传和影响正文:东汉(公元25 年-220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继西汉之后由光武帝刘秀建立。
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尤其是在书籍方面,东汉时期的书籍发展迅速,成果丰硕。
东汉时期,书籍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紧密相连。
由于皇帝重视文化教育,很多私人藏书被捐献给国家,充实了皇家图书馆。
同时,太学、郡县学等官学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培养了大批文人学士,推动了书籍的发展。
另外,造纸术的普及和改进使得书籍的制作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在此背景下,东汉书籍的内容和种类日益丰富。
东汉书籍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1.经学:东汉时期,经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诸如《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都得到了深入研究和阐述。
其中,郑玄、许慎等著名学者的经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
2.史学:东汉时期的史学著作以《汉书》为代表,由班固撰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
《汉书》详细记载了西汉一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后世了解西汉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3.文学:东汉时期,辞赋、散文等文学形式都有很高的成就。
著名的文学家如班固、班昭、蔡邕等人,他们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科技:东汉时期,科技方面的书籍也颇具特色,如《九章算术》、《汜胜之书》等,对后世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汉书籍的流传和影响方面,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特点使得这些书籍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高的地位。
很多书籍被传承、注解、发扬光大,如《汉书》就被后世史学家视为经典之作,对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东汉书籍中关于经学、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对后世文化、学术和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谈汉代书论的特点
浅谈汉代书论的特点汉代书论是中国书法理论之源头,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本文试图将汉代书法理论放在谶纬学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其叙述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诗言志”:汉代书论叙述对创作情感的重视强调艺术之抒情性,垂统已早,《诗经·国风》为劳者之音,饥者之歌,皆如此也。
到了汉代,谶纬学家进一步衍化了艺术创作的主情性,强调情性在艺术创作中所起到的特殊的微妙作用。
《春秋纬·演孔图》曰:“诗含五际六情”,接着《春秋纬·说题辞》在这个基础上进而论述情感的生发过程:“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澹为心,思虑为志,故诗之为言志也。
”在汉代文艺理论方面,还有很多叙述表达出创作与情感之关系。
如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及“言”与“书”之关系,提出著名的“心画说”,“心画说”中之“书”并非指“书法”,然而,这一理论对后世强调情感作用的书法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其曰:“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1]这个理论的引出,旨在说明扬雄当时的文艺理论已经很明确地重视强调情感在文艺创作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扬雄认为“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汉代的书论家在论述情感与创作的关系时,也继承了这些观点,如蔡邕言:“书者,散也。
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2]书法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情感本身又不能构成书法艺术,因此,书法艺术可视为情感之符号。
蔡邕提出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第一步并不是“书”,而是先“散”,即涤荡心中所碍,摒弃一切情感纠葛,致使情感澄澈进入一种忘我境界,在此,蔡邕看重的是书法家在创作前所构建起来的一个良好心境,他认为书法创作作为一种创作主体的精神活动,成功与否,起决定因素的是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而所谓的精良工具只是辅助。
蔡邕所言的“散”在某种意义上就与庄子所描述的“解衣般礴”有着共通之处,都提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心态要返璞归真,使其内心情绪与自然纯正之气相互贴近,是超功利性的艺术创作行为。
从《汉书》看前汉帝王与《尚书》
( 一) 汉 武 帝刘彻
1 . 元狩元 年 , 武帝 遣谒者 巡行天 下之诏 文言 : “ 朕 闻 咎 繇 对 禹 日: 在 知人, 知 人则 哲, 惟 帝 难
” H 儿 M ( 《 汉书 ・ 武帝纪》 ) 《 皋 陶 谟 》日 : “ 都 !在 帝 王引 《 书》 、 用《 书》 , 可 见统 治 者对 《 尚书 》 有 之 。 在安民。 ” 禹 日: “ 知 人 则哲 , ……” [ 2 l 武 帝 引 l 充分 的认 识 与足够 的重 视 。《 尚书》 作 为上 古 时期 的 知人 ,
…
…
之意。
稷》: “ 予违 汝 弼 。汝 无 面 从 , 退有后言。 ” 2 J l 引 《 益
( 二) 汉 宣帝刘询 室 属籍 , 诏 书中言 : “ 盖 闻尧 亲 九族 , 以和万 国。 ” [ 1 ] 2 4 6
稷》 之言 , 诰群 臣 当 正君 之违 道 , 毋 当 面顺 从 而退 后 3 . 成帝 河平 中 , 律令烦 多 , 帝 与诸 卿议 减 死刑 及
田王杨 蔡 陈 郑传 》 ) 《 洪范》 : “ 无偏无党 , 王道荡荡 , 有 日蚀 ( 食) 、 地震 , 引《 洪 范》 皇极 之 文 , 示帝 责诸 卿毋 更 请 奏 无 面 从 , 退 有 后 言。 ” …如 ( 《 汉 书 ・成 帝 纪 》) 《 益
1 . 地节元 年 夏 六 月 , 宣 帝 下 诏 征 贤 劝 善 以 复宗 谤蒜 。
汉《 尚书》 学得 以快速发 展 。
前汉 帝 王与 《 尚书》 的关 系可 从 前 汉 帝 王对 《尚
范》 三德 之言 以戒广 陵厉 王胥 。 3 . 丞 相 车千秋 与御 史 、 中二 千 石共 上 寿 颂 德美 ,
汉代宦学与书法教育
[3]黄晖.论衡校释:卷十二 程材[M].北京:中华书 局,1990:543. [4]黄晖.论衡校释:卷十二 程材[M].北京:中华书 局,1990:552. [5]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M].富谷至,刘恒武, 译.黄留珠,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2. [6]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M].武汉:湖北教育出 版社,1996:31. [7]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制度[J].文史哲,1984(1). [8]启功.急就章传本考[M].北京:文物出版社,
五个等级组成。官学体系中,除了宦学和鸿 如《凡将篇》、史游《急就篇》、李长《元 学童几乎无缘的边境烽燧出土了大量练习废
都门学外,其中央和地方官学都以经学教育 尚篇》、扬雄《训纂篇》以及班固续《训纂 弃的实物。由此看来,需要《急就篇》的是
为主,以社会教化为宗旨。
篇》、贾鲂《滂喜篇》等。
勤于烽燧的吏役和士兵,《急就篇》《苍颉
汉代宦学与书法教育
内容提要:两汉时期,书法与国家政治制度紧密联系,文字书写主要着重于实用目的。汉代的宦学,主要是学习为吏之道,而学习文字书 写技术,是宦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急就篇》充当了汉代的书法教材,并影响了当时的童蒙书法教育。 关键词:汉代;宦学 ;书法;教育
文_李正庚 向良麒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之旨,况指为书写之迅疾乎?此情理之未安 者。”[8]是知《急就篇》之为名,原取学吏
84
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
来讲国家的制度律令,均反映出此书作为识
(下转第86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侍中、黄门、国子祭酒一月一监,评议疑 隐,庶无纰缪。所撰名目,伏听明旨。宣武 帝下诏曰:“可如所请,并就太常,冀兼教 八书史也。其有所须,依请给之。名目待书 成重闻。”[8]
320字左右的汉朝代书论
320字左右的汉朝代书论从汉朝建立到东汉末年,书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书论。
我在《汉简论书》一书中,对汉代的书法作品做了简单的分类和点评。
但总体来说,这些书论中涉及的内容并不多。
比如《张迁论书》中谈到:“凡天下之人皆可书”这句话,就是从张迁、王逸少开始讲起的;而刘禹锡《元日帖》中则提到:“夫隶人行草,本非古之才也。
今既有隶学,必有篆学;既有篆学,必有篆学以篆治书法;既有篆学又有篆化以隶治书法;既有篆化而不以隶治书者;其书当不能独称一家。
”由此可见,汉代书法与当时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汉代书法作品进行分类、点评或分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书论背后的思想内涵和内容。
一、书法基本要素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所以我们今天讲到的书法作品,首先要说的就是书体,比如草书、行书、楷书等。
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些书法风格和变化。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研究这些书法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书法思想来判断其是否属于汉代书法家们的作品。
如果是篆书、隶书等楷书样式,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其书写方法和内容以及结体规律;而如果是隶书、草书或楷书的形式则需要注意到结体结构与内容等方面;如果是行书,则可从字法等方面进行解读。
如果是楷书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其书写过程中多为章法排列与布局以及书写字体,这与汉代的书法发展特点相吻合,所以我们会更加容易理解和分析这一点。
二、书法审美思想汉代书法与魏晋时期的审美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魏晋时期书法家普遍崇尚自然,追求质朴典雅。
在他们看来,汉字是宇宙间“真、善、美”的统一象征,而草书又是一种“书”。
在这些书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人对于书法审美追求和审美倾向的表现。
比如王逸少《元日帖》中就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于古之法,然后能自出机杼;故有师于古者曰:吾观书之法,莫大于此,无乃以古人为师;故人之师有三种:曰:一曰师承于古者,曰师承于今。
东汉散文
2、不同之处在于—— (1)《史记》以是非善恶、才能高下来评判人物。 《汉书》则重视辨别人物之忠、奸。 (2)《史记》写人“笔端常含感情”,《汉书》 写人,大多沉着冷静,中正持平,“不大声色”。 (3)《史记》爱奇,《汉书》重实。 (4)《史记》的结构常常翻新出奇,善于变化, 《汉书》则注重结构的严谨,组织的绵密,不免拘 谨呆板。 (5)《史记》受先秦散文影响,散句单行,长短 自如,错综成文,熔书面语、口语、雅语、俗语于 一炉,生动活泼。 《汉书》简洁规范、整饬富赡, 受汉赋影响,崇尚藻饰。
东汉其他散文作家和作品
子书、政寔《政论》 《论衡》:独立思考、自抒机杼 ,代表了思 想领域理性精神的复苏。语言通俗浅近,提 出文章“为世用”的观点 。 杂史——《吴越春秋》 、《越绝书》:小说 色彩、吴越文化色彩
二、《汉书》的体例及思想特征
1、体例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由纪(12篇)、传(70篇)、表(8篇)、志(10 篇)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主要记载高帝元年 (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的历史 。 特色: 创设《艺文志》,讲述学术源流;多载诗赋、学术 与经世文章。把文学与学术、文献纳入史的视野, 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是《汉书》的 一大贡献; 创立了《地理志》,保存了古代地理沿革、经济文 化、风俗习惯等重要资料。
三、《汉书》的艺术特色
1、《汉书》的艺术成就也和《史记》一样主
要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基本的艺术手法仍 继承于《史记》。 《汉书》在选材结构上同《史记》一样都是 以人物主要事迹、主要特点为中心,在叙事 上也以人物行为和人物语言为主,人物描写 也具有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也注重细 节的描写。
东汉经典著作解读
东汉经典著作解读
这书算是古代思想史中,细说微论,解读世俗疑惑教人明辨是非的奇书。
书中以“实”为依,用道论规律,用虚指疾妄之言,以三层递进方式,解析论衡中“衡”字本义。
在这本书最为流行的时候,《论衡》语录成当时言论价值“天平”,有“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的重要性。
成就了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书中有这样一个典故,国人都耳熟能详,谓之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说的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虽有王爷名头,却是一礼贤下士,钦慕道教人物。
他在宗教方面的爱好,让他对道士非常敬重,于是倾淮南国之力,招天下有道之人,让淮南国成了道士理想家园,这道士多了,难免奇方异术多,整个淮南国俨然仙家府邸一样!
淮南王也在这氛围中,不断修道,贤明和人气噌噌噌噌噌往上涨,最后居然起了反叛之心。
有了异心,当然要打压啊!
听闻消息的汉武帝派人来抓他,情急之下,淮南王拿起丹药吃下去,指望能出现奇迹,得道成仙!
丹药入口,奇迹出现,他白日飞升成仙人,而家中鸡犬也因吃了丹药渣,跟着他一起飞升成仙了。
听完这个故事,估计很多人要对视一眼,嗤之以鼻。
随后细细思量,又会无奈地想,这道理你懂我懂大家懂。
如此贬义故事,暗合社会中的灰色规则,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不是成仙,而是借力。
这样的故事,今日依旧数不胜数,啥子承父业,职位家传啊,都是如此代名词,最后弄得企业成家族。
要是操作得当,问题还是不大的,要是操作有误,就难免出现一锅端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帝王习《书》简论
一、光武帝习《书》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帝纪第一)》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意。
”
《东观汉记校注》中存有相关记载“(光武帝)年九岁而南顿君卒,随其叔父在萧,入小学,后之长安,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
”(吴树平按原句作“受《尚书》经,师事庐江许子威”,从范书李贤注改)。
至于儒者许子威,各正史中皆不见记载,仅在《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第四百七卷?许姓部列传一?后汉》中找到援引《庐江县志》的一段话:“许子威。
按《庐江县志》‘子威,庐江人,为中大夫,光武少时从受《尚书》’。
”不知许子威其人,也就暂且无法考证光武帝习之《书》属于哪个系统了。
二、明帝习《书》
不同于光武帝初学《尚书》时的略举大意,明帝对于《尚书》之学可谓“通达”。
《后汉书》谓其“学通《尚书》”,这与明帝长期师从名师不无关系。
1、何汤授明帝《尚书》
明帝于太子时期就已习《书》。
《后汉书?桓荣传》记载“时显宗(明帝)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桓)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另据《后汉书?帝纪
第二》载“(明帝)建武十五年封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
”据文献可知:何汤约在建武十九年前后向刚立为太子的明帝传授《尚书》。
关于何汤其人,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对其生平作了简单介绍。
何汤,字仲弓,豫章南昌人,师承桓荣受欧阳《尚书》,是桓氏门生中较为出众的一个,建武年间曾先后拜郎中、虎贲中郎将之职,光武帝曾引《诗经?周南》赞他“纠纠武夫,公侯干城,何汤之谓也。
”何汤授业于桓荣,故而传《欧阳尚书》学。
2、桓荣授明帝《尚书》
何汤不仅向明帝传授《尚书》,更向他举荐了《尚书》学巨擘――桓荣。
《后汉书?桓荣传》、《后汉记校注?后汉孝明皇帝纪》皆记载了何汤向武帝推举其师桓荣之事。
《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亦载“汤以明经,尝授太子,推荐桓荣。
”故而桓荣封侯后常言“此皆何仲弓之力也。
”自桓荣被举荐后,光武帝、明帝两代皇帝相继给予以重用,官至太常。
《汉书》、《后汉书》对于桓荣的师承情况也存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三、章帝习《书》
章帝对《尚书》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喜爱,《后汉书?贾逵传》云:章帝“降意儒术,特好《古文尚书》、《左氏传》。
”他在诏书中常引用《尚书》文本,组织群儒召开白虎观会议讲论经意,推广《书》教诏令贵族子弟习《书》,在其统治期间,《尚书》之学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
授业章帝的儒者有两位:张?、
桓郁。
1、张?授章帝《尚书》
章帝习《书》亦始于太子时期。
《后汉书?张?传》载:“永平九年,显宗为四姓小侯开学于南宫,置五经师。
(张)?以尚书教授,数讲于御前。
以论难当意,除为郎,赐车马衣裳,遂令入授皇太子。
”另《后汉纪校注?后汉孝明皇帝纪》云:“(永平十五年)上使越骑校尉桓郁、郎中张?授太子经。
二人朝夕侍讲,劝以经学。
”文中所言之太子,皆指章帝。
据史书载,张?,字孟侯,籍贯为汝南细阳,是西汉赵王张敖的后人,历经明帝、章帝、和帝三朝。
其为人耿直,缕进忠言,章帝尝赞其:“有史鱼之风”。
2、桓郁授章帝《尚书》
桓郁于永平十五年教授太子时期的章帝《尚书》。
《后汉书?桓郁传》有言:“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诏?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
”桓郁,字仲恩,帝师桓荣之子,笃信好学,能传其家学,以《尚书》教授,门人弟子有数百人之多。
桓郁秉承父业,两为帝师,为章帝、和帝两代帝王传授《书》学,其门人杨震、朱宠皆官至三公。
桓郁授学于其父,亦传欧阳《尚书》之学,其师承脉络详见前文帝师桓荣处,此间不复多言。
四、和帝习《书》
正如上文所言,桓郁曾两为帝师,除教授太子时期的章帝外,他还曾受《书》于和帝,桓郁教授和帝《尚书》是在章和二年五
月,此时和帝年十岁,始继皇帝位。
《后汉书?和帝纪(帝纪第四)》:“(和帝于)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岁。
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五月,京师旱。
诏长乐少府桓郁侍讲禁中。
”
但是桓郁并非和帝《尚书》之学的启蒙老师。
《东观汉记校注?穆宗孝和皇帝》载:“(和帝)年四岁,以皇子立为太子,初治尚书,遂兼览书传,好古乐道,无所不照。
”
五、安帝习《书》
1、桓焉授安帝《尚书》
《后汉书?桓焉传》载:“(桓)焉字叔元,少以父任为郎。
明经笃行,有名称。
永初元年,入授安帝,三迁为侍中?兵校尉。
”桓焉出身龙亢桓氏,为桓郁中子,好明经,能传父业,两为帝师,历任光禄大夫、大鸿胪、太尉等职,亦传《欧阳尚书》之学。
2、邓弘授安帝《尚书》
除授业于龙亢桓氏之外,安帝也曾跟随新野邓氏一族的邓弘习《书》。
据《后汉书?邓训传(列传第六)》载:“(邓)弘少治《欧阳尚书》,授帝禁中,诸儒多归附之”。
邓弘出自新野邓氏一族,其祖邓禹曾跟随刘秀南征北战,战功赫赫,邓禹之子孙俱得扬名,皆见于史书,安帝朝的实际掌控者和熹邓太后便是邓弘之妹,邓氏一族可谓豪门贵胄。
六、顺帝习《书》
顺帝为安帝长子,由桓焉教习《书》学。
《东观汉记校注》
有记:“孝顺皇帝讳保……年六岁,永宁元年,为皇太子。
受业尚书,兼资敏达。
”另《后汉书?桓焉传》云:“永宁中,顺帝立为皇太子,以(桓)焉为太子少傅,月余,迁太傅,以母忧自乞,听以大夫行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