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必修2教案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必修2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必修二全册的历史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重点讲解课本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材料的分析和解读。
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和论述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 古代国家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2. 第二单元:大约在公元前2千年到公元前17世纪
- 中国的远古文明与商代的兴起
- 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教材内容,梳理核心知识点。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
3.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五、教学评价
1. 参与度:考察学生课堂积极参与和互动的情况。
2. 作业评估:布置适当难度的历史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
理解程度。
3. 考试评价:采用考试形式,测试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的掌握程度。
---
备注:上述教学计划仅为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学生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鸦片战争
年 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版 本通用版课程标题 鸦片战争 编稿老师 张超一校 林卉 二校 黄楠 审核 王彩霞一、考点突破:考纲要求学习目标考情瞭望鸦片战争1. 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两次鸦片战争在高考考查中稳中求活:* 从世界背景入手考查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阶段性特征; * 加强与现实的结合,比较清政府的被迫开放与新中国的对外开放;*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性质、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相同点,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 识记《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 认清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4.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 1. 虎门销烟 2. 两次鸦片战争3. 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 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和影响一、知识脉络图(一)鸦片战争随堂练习: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 “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思路导航: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英国侵华的借口是虎门销烟,因此B项错误;在此次战争中英国几乎没有损失,反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C错误;此次战争对于英国来说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因此D错误。
答案:A(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洋务运动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 概况:(1)兴起时间:19世纪50~60年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
(4)旗号: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打出“求富”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5)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 实践:(1)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
(2)创办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创办北洋海军等近代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 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 失败的原因:(1)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即“中体西用”(根本原因);(2)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3)顽固派的破坏,人们思想观念保守落后;(4)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
6. 评价(1)积极: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标志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推动了西方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2)局限:洋务派只学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随堂练习】洋务派代表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A.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答案:C思路分析:张之洞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不主张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A不对。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1. 背景:(1)根本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困境。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引起思想混乱,加剧了局势动荡。
①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②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实行多党制。
③对外政策: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 过程:(1)东欧剧变:1989年至1991年,东欧各国局势发生大动荡,实质是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表现:①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
②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思考:为什么德国能够再度统一?历史上德国有过两次统一,其原因有何共同之处?对我们的统一大业有何启示?(2)苏联解体:表现:①1991年,“八一九事件”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②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签署文件,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
3.实质:苏东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4. 影响:(1)使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东扩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3)使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同时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如中国)也从挫折中吸取了教训,正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夏商与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考点突破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近几年高考的学科热点内容,备考时重点关注以下角度:1. 知识角度:亲疏远近、家国一体、忠孝观念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等;分封制的对象、内容、影响以及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辩证关系。
2. 史观角度:由于宗法制和分封制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紧密性,命题专家便可从真切的社会遗存或民间的史料着手,渗透对社会史观的考查。
3. 史料角度:对宗法制的考查可能会设置新颖史料,考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现实的情感价值观,其史料主要表现在祭祖类上,如家谱、家族牌匾等等。
4. 热点角度:宗法制显著的血缘宗法色彩容易唤起人们追念先祖、心向团圆的情感,有利于家庭的亲睦与社会的和谐,同时对于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有深远意义。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 夏:确立王位世袭制【易错警示】王位世袭制虽然用“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但这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所以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2. 商(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2)制度特点①商朝是神权色彩浓厚的王朝;②商王掌握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二、封邦建国——西周的分封制1. 主要内容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同姓亲族、功臣、姻亲以及殷商降族等,通过分封土地、人口等,建立起一系列封国。
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还要经常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2. 主要特点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周王亲族占据富庶及战略要地。
③权利与义务:以土地和人民为纽带,形成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④层层封授: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的严格等级序列。
3. 评价①进步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化学:“原子结构、核素、同位素”三座大山
1 1
H
与
12 6
C
。
(5)核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
(答题时间:30 分钟)
1.(浙江宁波期末考试)
U 235
92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但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 92
U
的浓
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下列有关
U 235
92
说法正确的是(
)
A.
U 235
92
原子核中含有
9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中子
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 35Cl 为 34.969,37Cl 为 36.966。
(2)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 核素的质量数相等。如:35Cl 为 35。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 平均值。如:Ar(Cl)=Ar(35Cl)×a%+Ar(37Cl)×b%。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
丰度的乘积之和。
注意:(1)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
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例题 1 (高考集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山东卷)
35 17
Cl
与
37 17
高中化学 搬走“原子结构、核素、同位素”三座大山 编稿老师 李祥水 一校 杨雪 二校 黄楠 审核
张美玲
一、原子的构成 1. 构成微粒及作用:
中子(N) 决 定原子种类 核素、同位素
原子核
→质量数(A)→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高三历史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高三历史2018年第二学期个人教学计划
XXX
今年上半年我担任1501班和1503班的教学。
今年是高考的冲刺阶段,特制订本计划,以指导高考复。
二轮复从2018年3月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
复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考复的关键阶段。
一、指导思想
1、突出三条主线: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文明。
抓住两个重点:农业文明时代(古代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时代(近现代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文明)。
突破一个难点:三个领域的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2、强化三个意识:“通史意识”、“世界意识”、“现代意识”。
“通史意识”要求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世界意识”要求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考察,立体地、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现代意识”要求以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切入。
3、从“四情”(“四情”是指考情、学情、材情、轮情,是设计复内容的主要依据。
)实际出发,明确复内容设计的要求,
提高复内容的针对性。
依据“考情”,主要确定二轮复的指导思想、内容范围,题、试题的题型、类型;依据“学情”,主要确定二轮复内容的重点、难易;依据“轮情”,主要确定二轮复内容的起点、多少、快慢等;依据“材情”,主要确定二轮复内容中的基础知识。
二、备考基本策略与措施
一)内容设计策略
内容设计要解决好复专题内容的范围、结构、层次、重点、数量以及呈现形式、课时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高一年级必修二历史教案
高一年级必修二历史教案教案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度、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2.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变过程;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2.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二》、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并让学生思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现代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
Step 2 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分钟)1.介绍封建制度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包括封建制度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2.介绍官僚制度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包括官僚制度的组织结构、选拔制度和管理制度。
3.介绍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作用。
Step 3 深入理解科举制度(15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和运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度的具体内容。
2.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Step 4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选择一个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深入了解其特点和影响,并进行展示。
Step 5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Step 6 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并深入理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通过小组研究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考点突破高考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将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认识两者的异同,归纳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即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是中央集权制的影响:高考一般从积极方面进行考查,要求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对政局稳定和国家统一的积极意义。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皇帝制和“始皇帝”的来历;中央官制;郡县制的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难点:理解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对这一体系的把握及对其影响的理解是难点。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 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原则被破坏,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被削弱,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2)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变法的结果是逐渐废除奴隶制,建立封建制度。
2. 秦国的强大及统一(1)统一的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各民族(或部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国的变法使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加强,这些因素为完成统一奠定了社会基础;长期的战乱使广大人民饱受苦难,结束战乱,完成统一是人民的迫切愿望。
实现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秦国国力迅速发展,逐步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实力;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措施得当是统一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2)统一的概况秦国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和影响。
难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内阁、议会之间的关系;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1. 背景(1)历史渊源:13世纪初,英国颁布《大宪章》以限制王权,并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壮大。
(4)政治前提: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光荣革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所达成的政治妥协。
它废除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 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3. 影响(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注意:英国中世纪的封建专制与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是有区别的,中国是绝对的君主专制,皇权超越一切权力;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封建贵族的挑战,如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 形成过程:“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2. 内容(1)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即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2)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数学: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及其相互转化
【重要考点】说明:(1)五种形式各有优点和局限性,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一般常用的是点斜式和斜截式。
在用点斜式时应注意已知定点时,要按下面的步骤来列方程:(2)直线的两点式可由点斜式导出,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0时,不能用两点式,此时直线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直线方程更简单。
已知直线上的两点坐标时,通常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
(3)在一般式Ax +By +C =0(A 2+B 2 ≠0)中,若A =0,则BCy -=,它表示一条与y 轴垂直的直线;若B =0,则ACx -=,它表示一条与x 轴垂直的直线。
一般式化斜截式的步骤: ①移项:C Ax By --=; ②当0≠B 时,得BC x B A y --=。
一般式化截距式的步骤:①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得C By Ax -=+; ②当0≠C 时,方程两边同除以C -,得1=-+-CBy C Ax ,即1=-+-BC yA C x 。
(4)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解题时,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应把最后结果化为一般式。
2. 几种特殊直线的方程①过点),(b a P 垂直于x 轴的直线方程为 x =a ;过点),(b a P 垂直于y 轴的直线方程为 y =b 。
②已知直线的纵截距为b ,可设其方程为 x =b 或y =kx +b 。
③已知直线的横截距为a ,可设其方程为 y =a 或y =k (x -a ) 。
④过原点且斜率是k 的直线方程为 y =kx 。
【易错点提示】1. 求直线方程时,若不能断定直线是否具有斜率时,应对斜率存在与否加以讨论。
2. 在用截距式时,应先判断截距是否为0,若不能确定,则需分类讨论。
3. 截距与距离不是一回事,截距是直线与x 轴(或y 轴)交点的横(或纵)坐标,因此可正、可负,也可为零,而“距离”必须是非负的。
例题1 经过点A (-5,2),且在x 轴上的截距等于在y 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
4
A.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 “千竹夜市喧冶”;“蛮声喧夜市”。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思路导航: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代汴京(今开封)城商业的繁荣景象, 从画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汴京突破了坊、市的限制。A 项坊市的隔离仍然存在,B 项反映的是 草市,C 项反映的是夜市,与图示场景不符。 答案:D 随堂练习: (安徽高考)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 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 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思路导航:“通宵不绝”的夜市说明市经营的时间限制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故 A 正确。北宋的市分散在城中,但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分开的;文娱场所的经营者材 料中未体现(实际上多为私人经营) ;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故 B、C、D 三项错误。 答案:A 点评: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国家的政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国内交通 和中外交通状况;货币的统一;政府采取的政策等。 )
2.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大城市的特点: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一批批城市兴起和繁荣
2
①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②表现: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扬州、益州(今成都) ]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 各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时期 西汉 唐朝 两宋 元朝 明清 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开通了 陆地 和 海上 两条丝绸之路,外贸逐渐发展起来 广州 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 市舶使 专管外贸 同 亚非 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为南宋重要财源 泉州 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实行 海禁 和 闭关锁国 政策,对外贸易渐趋 萎缩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局限性
* 从实践上看,由于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 持而落空;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 阶级基础。
未能实施 的原因
① 太平天国后期,清军一直对太平天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军事斗争的形 势异常紧张,太平天国的领袖无暇顾及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这是《资政新篇》 没能实施的客观原因。
方法 产品: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
目的
产生 根源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 想社会。
社会 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
根源 历史 根源 “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 阶级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不出新的思想,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 根源 现实愿望,在小私有基础上追求平等、平均思想
强烈的 革命性
* 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斗争的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 形成系统性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
评价
空想性
* 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 * 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 无法调动其积极性
2. 《资政新篇》 政治上 主张法治、民主
主要内容
经济上 主张学习西方,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作用 文教上 提倡设立新式学校等 因此,《资政新篇》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第一,天国政权危机,急需改革内政,扭转形势。
社会根源 评价认识
第二,资本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潮流。 第三,洪仁玕的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
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其未能实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年
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
版 本
通用版
课程标题 辛亥革命 编稿老师 张超
一校 林卉 二校 黄楠 审核 王彩霞
一、考点突破:
考纲要求
学习目标
考情瞭望
辛亥革命
1. 知道辛亥革命有广义、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理解一般指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从命题角度看,因为涉及史实较多,对本部分内容多考查历史的关键点或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史实。
从考查题型上看,多以选择题形
式考查,偶有非选择题。
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考查辛亥革命在中国民主政治史上的地位。
2. 掌握革命党的建立、武装起义、思想宣传、武昌起义等史实。
3. 通过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认识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中华民国建立;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点:评价辛亥革命
一、知识脉络图
(一)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1954年宪法颁布的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异同。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1)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基本胜利。
(2)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3)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思想、理论的准备。
2. 新政协会议的召开(1949.9,北平) (1)参加人员:具有广泛代表性。
(2)任务:筹建新中国。
(3)主要内容: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
②规定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③会议决定改称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重要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易错提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在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但它具有的是新民主主义宪法性质而非社会主义宪法性质。
3.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 新中国诞生的意义:(1)国内: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国际: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使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易错提醒】政协职能的转变建国初期,由于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高一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二》教学要求 最新
高中历史课标必修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历史Ⅱ》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史实。
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的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总是与一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把握这三个方面也就把握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
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它与政治、思想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点,这是防止经济活动迷失道德方向的关键。
因此我们学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历史,要关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感受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终极目标以及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联系,培养崇高的文化追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感受人类丰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制度、活动方式、经济效益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经济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经济要素的原理来分析和认识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现象,实物、图片和计量性的图表对经济和生活史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搜集和运用价值。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基本国情,知道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与曲折,增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形成开放意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实际上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其目标是通过八个学习专题来建构的。
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特点,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经济制度或经济现象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在古今相通、中外相联的视角里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展望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懂得经济活动当以人为本的道德诉求,更好地理解科技与生活的人文情怀。
2018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8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二○○九年是我市落实教育“xx”规划,深化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名市,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做好学科教研工作,促进全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省素质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殷实和谐、公平质优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为实践载体,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科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思路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重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实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突破;以强化网上教研为契机,实现教研方式的优化和互补;以提高教研水平与实效为目标,实现自身与师生的共成长。
三、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施意见,规步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时要着眼于模块或专题的整体设计,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教学实践。
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创新。
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常规,也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工作,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与同伴、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要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了解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其方式。
3、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指导。
培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典型学校,适时举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场观摩会。
4、加强学生选课指导研究,尝试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
2018年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
在他们的概念里,历史是副科,开卷考试,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平时的学习时间就是给语数外理化。
2、教材分析:高一历史主要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讲述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主要讲述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史、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中国人的抗争史、为中国寻找出路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曲折前进的发展史。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建设史。
这是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极好素材。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高一上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了解中国的国情,强化“忘记历史就等于被判”的认识。
三、具体措施:1、摸清学生情况,培养学生中的积极分子。
让学生改变初中对历史学习的观念,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抓好课堂效率。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
上课要求每个人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定期检查笔记情况,将做得很好的作为样本展出。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
落实每个人的作业,昨夜实行轮流当面批改,做到每次当面批改三分之一以上。
单元复习和考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4、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力求教学质量和兄弟学校平行。
教学进度见附表。
最新-2018届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教案2 精品
第2讲古代中国的经济【2018考纲解读】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识归纳】(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内容、演变过程及其变化趋势如何?A.内容:①奴隶社会:A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期。
井田制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其本质是国王代表整个贵族占有的土地私有制。
B土地国有制:由国家经营,用于封赏和对百姓授田。
②封建社会:A君主土地私有制: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收入归君主私人开支。
B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经营,来源广泛,土地兼并是最主要的来源和扩大途径。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经营,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演变过程:①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人类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解体。
②奴隶社会实行土地的国有制──井田制,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
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
在井田之外出现大量私田。
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③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活动,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唐后期起,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明朝中后期起,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C.趋势:①大地主,大官僚和贵族不断地兼并土地。
其结果是:地主阶级控制了大量土地;农民无以为生;封建统治力量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旧王朝往往迅速灭亡。
②新建立的封建政权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利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情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收入;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政治。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正式版
青花瓷、彩瓷、琅彩争奇斗,江西景德是有名的瓷都 第2讲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夯基【P58】一、官手工【基梳理】(1)程:夏、商、西周期手工所有由官府断,“工商食官〞;春秋国期展;西最有益可的行收官。
(2)特色:由政府直接 ,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生不本钱 ,品大多精巧。
(3)表①冶:商周青造入繁华期; 两明高炉和炒技;水力鼓冶工具 ——水排;南北朝明灌法。
②制瓷杜明期商周 秦 魏晋 隋唐 宋元 明清 ③ 期 商周秦 隋唐 宋朝成就 商代已有机,能出多种品。
西周能生斜提花物。
西安的西室有数千工人 唐朝技高,汲取波斯的法和案格品种众多,汲取了花画中的写格,案生活在杭等地造局;密雅致的成清代品的代表成就 商代已制出原始瓷器出成熟的青瓷北朝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 宋朝瓷窑遍及各地,出了五大名窑明清【重打破】我国古代官手工品精巧的原由官手工由政府直接,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主要生武器等用品和供官府、族消的生活用品。
它利用国家力征最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不本钱,品大多特别精巧。
民手工由民个人,主要生供民消的品。
家庭手工是的一种副,品主要供自己消和交税,节余局部才拿到市上销售。
在中国漫的自自足的自然代,家庭手工据有相当的比重。
【真演】【例1】(2021福建)?唐六典?:“工巧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入色。
〞?新唐?:“之工,教以四年;路、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矛)之工,二年⋯⋯教作者家技。
〞说明唐朝工匠(B)①繁更工种②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是世的④是暂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分析】资猜中的信息“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说明唐朝工匠不可以随意改换职业,①错误;资猜中表达了不一样的工种学习只管时间长短不等,但以“年〞计算,说明这些工匠不是暂时工,④错误;资猜中工匠的学习时间长的达四年之久,说明工匠长久在官府作坊工作,而“教作者传家技〞也说明工匠的职业是世袭的,②③正确,应选B。
二、民间手工业【根基梳理】(1)种类①家庭手工业:作为田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于缴纳赋税和家庭花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苏联改革的背景,过程。
难点:苏联改革的评价,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知识脉络图】
知识点一:赫鲁晓夫(1953—1964年执政)改革
【要点精讲】
1. 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表现:①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②粮食短缺;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调整统治政策,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
2. 内容:
(1)农业改革:(重点)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2)工业改革: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
②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
3. 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1)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2)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