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上市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分析
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及效率评价研究
个问题的关键 就在 于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进行扁平化组 织结 构
改造 , 建设成大总行 、 小分行结构 。营销渠道设立为总行——分
行— — 分 理 处 三 级 设 立 , 彻底 消除省分行 、 地市分行 、 县 分 行 的 区别。 3 . 按 照 经 济 区域 设 置分 行 。 按 照 经济 区域 设 置 银 行分 行 就 是
何经营权和决策权 。( 2 ) 职能式组织结构 。职能式结构是一 种集 有 行政色彩。主要表现在总行对下属分 支机构的管理沿 用了国 商业银行 的最高领 导者 ,在总经理下面按职能不 同设立管理机 模式 。 ( 2 ) 分支机构 的设置以行政区域划分 , 而且布局雷 同。 总行 作 为一级法人 , 对全 国各级分行实 行统一核算 、 统一度 、 分 级管
1 . 在组 织结构上 实施矩阵式组织结构 。 由于 目前银行 的业务
0 1 5 J I N GYI N G
种类 , 基本 上已经和国外大银行 的业务种类相同 , 因此采用 国际 主流 的组织结构可 以解决 现存 的组 织 协调 问题 ,使 高层 领导 更 多地 集 中精力 制定重 大决 策 和战 略规 划 , 加 强银 行快 速 响
与产出效率 的角度 ,对机构调整和银行 的盈利及效率等 因素重 新考量 , 在分支机构的设立与调整方面还需要仔细的研究 。 而我 国商业银行业正在面 临着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 ,为了生存和发 展, 原来依 附于政府行政模式设立机构 的情况也必须改革 , 按 照 市场规则和效益最大化 的原则进行组织结构调整。通过组织结 构再造 , 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 可 以提高我国商业银 行的经营效 率和效果 , 改善服务质量 , 提高盈利能力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再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困境与对策探讨
国有商 业 银行 股份 制改造 面 临的
困境及其原 因分析
( ) 一 资本 充足 率不足
在“ 两低一高” 等显著难题并对其进行对策研究 , 这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具有一定 的指导意 义。但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针对其存在问题时, 须综合考虑, 对症 而治, 这样 才能有效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效率 , 从而
基 金项 目: 湖南科技大学科技项 目( f 54 1u o ) ( 作者简 介: 蔡小华 ( 7 一)女 , 1 7 , 湖北钟祥人 , 9 硕士生 , 主要从事金融产业研究 。
维普资讯
80 %, . 7 农业银行 差距更 大。从 国际上 的情 况来 看, 世界前 2 家大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 l%, 0 l 如 美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为 1 .8 欧洲为 13 %, 1 . %, 22 澳大利亚为 1%, 2 0 新西兰为 l%, 国香 l 我 港地区为 1 .%, 75 新加坡为 1 .%, 9 5 这与 国际上大 银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 故资本金不足严重制 约着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扩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分析其困境原因在于, 首先 , 国有银行经 济效 益差 , 利润增长缓慢。从公开数据看 , 四大国有商 业银行资产收益率处于盈利状态 , 但仅是就账面分 析而言 , 如果算上潜亏 、 统计中的水分等因素, 实际 上国有银行处于亏损的边缘 。国有银行如此低 的 利润率不足以抵御 日 常经营中的风险 , 也更谈不上 实现资本金的自我积累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比例 , 国有商业银行经 营管理差 且经济效益差是资本充 足率低的主要原因。 其次, 国有银行存款过度膨胀, 而资产业务质量 不高。控制资产负债规模是保持和提升资本充足率 的重要途径, 但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 , 国有银行对控 制负债规模是无能为力的, 因其可以“ 惜贷”却不可 , 以“ 惜存” 居民储蓄高速增长 , , 使存款源源不断地进 人银行体系, 日 对 常经营造成巨大压力和潜在的财务 风险。在存款增加 的同时, 如果能够控制贷款质量, 则负债的增; ̄7必使资本充足率降低。 O - n k 但是 , 我国新增贷款的不 良比率很高, 再加上长 期以来粗放式经营模式, 那么提高资产质量会是一个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即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会长期 存在。 ( ) 良资产 比率 过高 二 不 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20 年年报 , 04 按贷款五 级分类标准 , 行不 良贷款率 降至 1 .9 建行 工 89 %, 降低到 39 %, . 2 中行为 5 1%, . 2 农行则为 2 .3 67 %, 而国际上市银行标准要求不 良贷款率控制在 1% 0 以下。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数额巨大 , 且剥而又 增, 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银行业 的最大问题 , 并 成为改革和发展 的沉重包袱 和障碍。我 国商业银 行不良资产之所以居高不下 , 其原因如下 : 其一, 良资产政 策性成因。我国商业银行 的 不 不 良贷款不管是在存量上还是在流量 ( 增量) 上很 大一部分是由国家政策造成的, 政府为了支持国有 企业发展 , 要求 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给予贷款 支持 。尽管《 商业银行法》 的出台及 国有商业银行 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增强 , 迫使行政性干预银行信贷 行为有所收敛 , 但各地方政府仍以各种名义进行政 策性倾斜贷款 , 尤其是大型企业贷款大户 , 行政性 干预发放就更难杜绝 , 并且还有相 当一些企业用贷 款去维持和解决职工生存 问题 , 显然 , 这种行政干 预的贷款又自然转化成为新的不 良贷款。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及股票上市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及股票上市探讨近几年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造速度很快,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问题却仍未有多少实质性的行动。
在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要不要借鉴国际规范和基本做法进行产权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在认识上是不统一的,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徘徊观望、畏缩不前的状况,仍须澄清认识上的种种误区。
1.现存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是否清晰目前仍有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是明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新近改为“国资委”)代表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行使所有者的职能。
而笔者认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并不明晰。
所谓产权明晰,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对企业每一部分经营性的国有资本都有明确的主体,而这个投资主体又全权行使所有者的权利,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
目前,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从归属意义上来看,其产权是明确的,国有资产国家所有。
但对企业中的每一部分国有资产,却没有明确界定哪一个机构来全权负责。
这种“谁都可以管、谁都不负责”的状况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体制实际上是整个政府机构都在行使所有者的职能,这是政府部门多头干预企业的体制基础。
产权明晰,对企业而言,就是要使所有者的代表进入企业,形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改变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状况。
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有劳动者、经营者,但所有者缺位,因此不能构成本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无法形成现代公司制度中的法人治理结构。
(注:陈清泰:《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管理世界》1998年第4期。
)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产权主体单一而且产权关系模糊的问题。
银行资本中到底哪些是国家的、哪些是集体的、哪些是属于个人的,都没有明确的界定,相互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能准确地划分。
即使是国有资本,谁来真正代表所有者,如何才能保持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殖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企业上市的意义
企业上市的意义与一般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广泛地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中场占有率。
因此,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将公司股票在交易所公开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
从国际经验米看,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几乎全是上市公司。
因此,公司上市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效应现在中国有大量的闲散资金在证券市场,公司上市,可以便利地运用各种融资工具。
企业上市后的融资方式很多,主要有配股、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公司上市后企业品牌提升,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也更为便利。
为企业今后的资本运营如收购兼并等业务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市公司对银行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企业得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融资。
上市不仅有助于企业再融资,而且有助于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
2、财富效应世界500强,没有一家不是上市公司。
以微软为例,微软创立于1975年,上市前的1985年,其总收入为1.62亿美元。
1986年3月,股票发行上市为其增值扩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现今,微软已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其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美元。
3、广告效应企业能上市本身就是其公司质量、竞争力优势得以体现的说明;成为公众公司,大大提高知名度(媒体给予一家上市公司的关注远远高于私人企业,获得名牌效应,积聚无形资产(更易获得信贷、管理层个人名声、吸引人才);其次中国境内具有近8000万的投资者,关注的受众面广;有利于扩大消费者、供应商、合作者对公司品牌的认同;有利于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便于公司在异地进行合作、扩张;有利于吸引人才。
上市与非上市企业的品牌价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企业上市,将为业务发展带来有力的支持,为吸引人才提供更高的平台。
4、竞争效应从产业竞争角度来讲,一方面上市可以支持企业更高速地成长以取得在同行业领先的时机,另一方面,如果同行竞争者均已上市,企业同样需要充足资本与竞争对手对抗。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系列1、关于小额贷款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2、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3、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4、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作用分析5、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6、第三方支付体系研究7、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分析及实证研究8、我国家庭理财方案的设计9、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作用10、我国商业银行房贷风险与防范11、商业银行业务合同研究12、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1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14、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15、试论述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解决16、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17、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18、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19、关于财务公司的金融职能探析20、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2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研究22、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探讨23、商业银行国外投资研究24、租赁业在我国的现状分析25、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26、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27、商业银行的QDII发展28、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29、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30、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对银行发展的作用31、商业银行资产种类创新发展32、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33、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34、从次贷危机谈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发展35、我国典当业的融资功能研究36、浅析巴塞尔信用评级方法对风险管理的作用37、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38、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39、关于汽车金融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40、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级的作用4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二、金融市场系列1、未来美国股市趋势分析及对中国市场的影响2、对中国股市的"势头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3、对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研究4、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研究5、试探机构投资者对股市价格的影响问题6、外汇交易策略探讨7、论开通国际板对A股市场的影响8、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9、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原则依据研究10、对股市同步现象的实证研究11、股市日期效应的实证研究12、外汇交易技术分析13、经济长期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分析14、黄金交易市场县长分析与展望15、股指期货套利交易问题研究1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研究17、中国从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借鉴18、我国股份制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与决议研究19、金融期货在我国开展的功能性研究20、股票价格波动问题研究21、华尔街百年兴衰历程对中国发展金融市场的启迪22、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23、试论股市中的羊群行为24、试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发展25、浅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26、债券信用评级问题研究27、股权溢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实证分析28、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9、债券投资策略研究30、浅析IPO定价的合理性31、股票定价与价值投资研究32、股指期货交易开市场站的必要条件研究33、中国金融市场监管现状与问题分析34、试论述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5、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36、认股权证定价的实证研究37、试论中国股市的"股权溢价"现象38、对中国股市中的信息与波动率的实证研究39、我国创业板推出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研究40、对中国封闭基金之谜的研究41、市场繁荣与理性投资-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投资经验借鉴42、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现象探析43、对中国公司购并行为及其效果的研究44、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三、货币理论、政策、与监管系列1、新自由主义的货币理论褒贬分析2、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与宏观经济态势分析3、我国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改革研究4、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效应分析5、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6、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7、金融危机发生金融监管的责任分析8、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研究及实证分析9、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10、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研究11、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12、金融创新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研究13、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应与创新14、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15、在新形势下,货币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16、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效应分析17、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18、金融深化论在当代的适应性研究四、国际金融系列1、企业海外间接投资与股票、债券、基金研究2、企业海外投资技术研究3、外汇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4、国际收支分析效应研究5、新形势下我国外汇管理改革研究6、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7、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特点分析8、公司海外投资的风险研究9、错误与遗漏数据及不明资金逾出研究10、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探析11、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12、我国汇率衍生品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13、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14、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15、国际结算中的风险研究与防范16、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及监管问题的探讨17、我国扩大对外投资的现状及趋势研究18、外汇洗钱的方式与渠道研究19、美元、欧元、邓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其实分析20、关于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探讨分析21、国际结算中的收汇考核案例分析22、个人海外投资研究23、关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问题探讨24、外汇交易防险工具研究25、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分析26、国际结算在国内银行国际化服务中的作用27、试论述我国如何应对国际热钱的流动28、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29、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30、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治理五、银行方向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研究2、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4、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及发展定位5、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探讨6、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对策7、从美国的次级住房贷款危机看中国银行业的住房贷款业务风险8、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继续改革问题探讨9、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0、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比较与启示11、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12、我国银行监管与国际接轨问题研究13、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问题14、关于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15、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启示16、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17、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18、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19、发展农村消费信贷问题研究20、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21、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22、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研究23、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4、浅议建立适合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25、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形成及防范对策26、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与创新27、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28、我国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29、浅析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地位30、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31、中国信用卡市场的规模与结构32、对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传导效率的思考33、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34、略论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汇率风险与防范35、货币市场发展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效分析36、政府在房地产业管理中的定位思考37、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38、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化的实施思路39、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化的实施时机40、"从紧"货币政策下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的新思考41、新时期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特点与对策42、创建我国新时期"和谐金融"环境研究43、"从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的经营调整对策44、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45、"私募资本"市场的金融监管问题研究46、"从紧"货币政策下的金融监管研究47、央行加息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48、央行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49、房贷新政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效果评价50、探析当前紧缩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51、探析当前紧缩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52、解析房地产业融资困境53、当前房价波动原因及趋势分析54、近年"房地产热"的成因、表现及其影响分析55、论住房信贷与金融风险56、论我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57、河北省资本形成机制研究58、河北省银行业发展研究59、河北省消费信贷发展研究60、商业银行如何发展个人理财业务61、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研究62、银行卡市场环境建设研究63、河北省证券业发展研究64、河北省信托业发展研究65、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研究66、河北省在京津冀金融合作中的地位研究67、河北省风险投资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68、论绿色金融评介体系的建立69、金融需求的分析与金融战略的制定70、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探讨71、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产品的设计72、论银行资产业务的优化组合73、论混业经营条件下商业银行风险的控制74、论以风险控制为主的银行信贷组织机构的建立75、论以客户为核心的银行服务流程的建立76、论以客户为核心的银行服务机构的建立77、论环保与金融联动机制的建立78、论环保与金融联控机制的建立六、金融保险方向1. 河北农村住院医疗保险的实践及影响因素研究2. 河北农村保险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调查研究3. 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4. 保险公司的品牌战略研究5. 大学生失业保险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6. 被保险人道德风险的防范方法研究7.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8.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9. 浅谈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0. 人寿保险保费分析方法研究11. 保险产品创新研究12. 保险组合产品及其规制问题探讨13. 保险资产管理的监管模式探讨14. 保险营销创新与监管研究15. 保险业集团化经营模式探讨16. 保险公司经营绩效指标体系研究17. 影响保险市场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政策建议18. 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创新研究19. 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20. 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研究21. 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22. 我国保险公司经营安全的外部保障体系研究23. 寿险代理人素质管理研究24. 我国保险营销制度变迁研究25. 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及策略选择26. 中国保险市场形态分析27. 中国商业保险规范性发展研究28. 我国少儿医疗保险制度研究29. 中国农业保险立法问题研究30. 关于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趋缓的分析31. 中国保险业诚信问题研究32. 中国居民保险需求问题研究33. 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问题研究34. 保险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35. 河北省人身保险需求现状调研36. 河北省财产保险需求现状调研37. 河北省保险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调研38. 银行保险股权投资相关问题探讨39. 房贷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40. 代位追偿原则的法律思考41. 交强险"无责赔付"的是非研究42.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43. 保险公估发展的路径选择44. 紧缩政策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45. 巨灾风险证券化问题研究46. 绿色保险问题七、国际金融方向1. 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机制研究2. 金融业全方位开放后民营银行市场准入问题研究3. 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4.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的体制障碍及对策研究5.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6. 我国个人理财市场拓展的难点及对策研究7.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效应的实证分析8.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9.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10. 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进展情况及推进对策研究11.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12. 金融风险与防范问题的研究13.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4. 央行加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分析15.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启示16.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利弊分析17. 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时机分析18. 规范民间金融政策研究19. 民间金融的风险分析20.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实证研究21. 论信息不对称与我国保险公司经营22. 有效市场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八、往届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浅析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2、浅析佛山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3、商业银行新不良资产的成因和化解对策4、浅谈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与金融支持5、企业战略联盟-解决佛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种新思路6、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7、浅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8、建立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9、佛山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及对策10、大陆,香港保险资产配置比较分析11、外国银行并购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思考12、浅谈金融业混业经营1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4、大佛山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对策15、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16、论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17、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考18、论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竞争力19、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中的问题及对策20、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21、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成因及其抑制22、国际"热线"对我国的冲击及其防范措施23、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其治理对策24、非市场因素影响下的行为选择--从佛大热水交费制度看合作与竞争的选择25、论大力发展佛山个人理财业务26、论融资方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27、佛山市银行营销策略的优化研究28、试谈资本形成机制与金融创新29、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研究30、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探析31、佛山保险市场研究32、佛山物流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33、发展信用担保,解决佛山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34、推进广东金融发展、加强粤港金融合作与创新35、中国券商竞争力分析36、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控制37、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发展策略38、试论我国的金融业综合经营及其制度选择39、国有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策略研究40、论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竞争策略41、广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方案建议42、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43、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44、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佛山地区的实证分析45、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成因和对策46、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影响与对策47、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前景分析48、宏观调控下广东房地产业的多元化融资分析-以佛山为例的实证分析49、农村金融行为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50、论佛山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51、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与风险52、城市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53、佛山房地产融资专业化问题研究54、广东省担保行业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55、中美保险业资产配置比较研究56、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57、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及路径选择58、关于金融征信体系的问题探讨59、我国股票指数期货若干问题研究60、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探析61、关于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思考62、论多元化融资对我国电信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推动作用63、我国商业银行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64、论农村金融发展中农信社的改革之路65、金融机构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对策66、电子商务时代下我国网络银行的战略研究67、浅谈我国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地位68、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状况及思路初探69、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70、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分析研究71、对证券投资中羊群效应的浅析72、关于我国投资银行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73、佛山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竞争的思考74、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分析75、人民币汇率机制分析76、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银企关系探讨77、我国洗钱防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78、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发展潜力比较研究79、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80、对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思考81、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效应分析82、如何建立健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83、创新佛山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的设想84、现阶段国际汇率形势与我国外汇风险防范85、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86、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创新之路87、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效益分析与路径选择88、中英保险资金配置比较研究89、论佛山地区家族企业的社会化转型90、顺德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91、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配套措施研究9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9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94、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分析及缓解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95、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96、论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97、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差异与启示98、全球离岸金融市场与我国的离岸银行业务发展99、浅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就、问题和对策100、论国际投机资本及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101、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102、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3、试论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104、佛山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报告105、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方式的探讨-基于南海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方式的实证106、我国担保公司的博弈困境及对策研究107、我国资本市场深化的背景与途径分析108、论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有效管理109、论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银行并购浪潮110、论信用体系的健全与金融经济的稳定111、广东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112、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的分析及建议113、佛山市中小企业融资研究114、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115、我国社会信用建设问题研究116、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117、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118、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119、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讨120、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及其发展模式121、从信息不对称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122、试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123、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境外上市研究124、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思考125、论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管理126、浅谈新时代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127、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思考128、浅谈利率市场化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129、国外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130、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131、网络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132、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133、广东省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研究134、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35、中国反洗钱的现状与对策136、论加快我国体育保险产业的发展步伐137、金融调控的实施对房地产的作用及企业的对策138、广东省金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39、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140、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141、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与解决建议142、美元走势与我国储备资产的管理143、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144、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分析及对策145、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146、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147、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理性及对策148、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问题和对策149、试论我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及其制度创新150、保险产品创新问题研究151、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结构研究152、广东担保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153、谈网络金融现状及其发展战略154、推进粤港金融一体化问题研究155、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156、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157、佛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158、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制约因素及促进措施。
银行业“营改增”研究——基于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
我 国银 行 业 营业 税 的理论 税 负 和实 际税 负 都偏 高 , 这 与 金融 业 经 营风 险 大 , 盈 利 难 度 大 的经 营 特点 很
不 相符 。
第一是理论税负。金融业适用的是 5 %I : t 例税率 , 低于娱乐业执行的 5 %一 2 0 %的幅度税率 , 但高于交通 运输业 、 建筑业 、 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所适用 的 3 %比例税率 。
入年均增长 4 3 . 8 1 %( 见图2 ) 。样本银行总体营业收入中净利息收入 占比为 8 0 . 8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人 占 比为 1 5 . 5 6 %。样本银行营业税增长率略高于净利息收入增长率 , 显著低于手续费用及佣金净收入增长率这 特征显示 , 样本银行净利息收入的营业税负担高于手续及佣金净收入 的营业税负担。
2 1 . 5 2 %。同期样本银行资产总规模增长了 3 . 2 6 倍, 年均增长 1 8 . 4 %( 见图 1 ) , 显示了样本银行资产规模增长 带来 了所得税的同步增长。 样本银行 的经营质量较好 。
图 1 2 0 0 5 - 2 0 1 2 年 样 本 银 行 所 得 税 和 资 产 规 模 增 长 示 意 图
八年 的数 据进行 分 析 , 我们 发 现如下 :
( 一) 样 本银 行所得 税 增长与 资产规 模增 长基 本 同步
2 0 0 5 — 2 0 1 2 年1 6 家上市银行所得税纳税额从 7 9 0 . 4 亿元增至 3 0 9 3 . 1 亿元 。增长了 3 . 9 l 倍 ,年均增长
数 据来 源 : WI N D数 据 厍
( 二) 样 本银 行 营业税 增长 率略 高于净利 息收入 增 长 率 , 低 于手续 费及 佣金 净 收入增 长 率 2 0 0 5 — 2 0 1 2 年 1 6家上市 银行 缴纳 营业税 年均 增长 2 4 . 0 8 %, 净利息 收人 年均 2 1 . 3 6 %, 手续 费及佣 金 净收
国有保险公司改制上市与国有银行改革的条件分析
的改革与宏观经济的发展 紧密联 系。从历史上
看, 国家通 过 国有 银 行 制 度 ( 要 是 通 过迅 速 跃 主 升 的居 民储 蓄能 力 和 拥有 日程 安 排 权 的政 府 能
管来看 , 目前监管部 门都力 图将 国有银行和国有 保险公司按照国际通行 的标准来实施监管。但
事 实上都 遇 到 了很 大 的阻 力 。首 要 一 点 即 是 因 为 国有银行 和 国有保 险公 司 的资本 金严 重 不足 , 这是 由历史 造成 的 , 直接一 点说 是 因为 国家注 更 资不足 以及 国家对 国有 金 融 机 构 的 一贯 政 策 造
机 构设置 上 , 是在 行 为方 式 上 , 还 国有 银 行 与 国
有保险公 司都表现出了惊 人的相似性。( ) 2 从 内部治理结构上看 , 国有银行与国有保险公司都
表 现出 了所有 者 缺 位 、 内部 人 控 制 、 乏 有效 的 缺
银行和国有保险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是空前的, 既要迅速完成 自身经营机制的转换 , 又要在业务、 人才和技术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从 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保险公司改革从 外部环境到内部条件都有很大的共性。
国有保 险公 司改制上市与 国有 银行改革的条件分析
彭国利
行 和 国有保 险公 司在 承担 这 种 政 策 性 包 袱 的 同 时, 也利 用 国家声誉 的担 保迅 速 确立 了在相 应 市
场 上 的垄断 地位 。所 以 , 无论 是银 行 监管 部 门还
是保 险监 管部 门 , 面临 着一 个 既需 要 建立 一 个 都
成 的。同时,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 中, 国家并非将
国有银 行和 国有保 险公 司视做 自主经 营 、 以营 利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说 。工作 人员 的薪 酬结构 还 比较 简单 。 大 多是 发奖 金的 短期激 励 , 乏 中长 期 的期 缺 权 、 红制 度 , 分 导致 了商 业银 行领 导 或 管
理 者 行 为 目标 短 期 化 。商 业 银 行 的 董 事 会
打 分判 断, 然后 根据事 先准 备好 的评 分标
制 衡 作 用 ,往 往 只 注 重 财 务 方 面 的 监 督 。 实 际 的 问 题 是 商 业 银 行 对 内部 监 督 重 视
产 比率 . 突显 自己的业 绩。 而 当 中长 期贷 款 遇到偿 还 问题 时, 接任 高 营却 不承 担前 任领 导 的责任。
6风 险 评 估 能 力 薄 弱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商 业 银 行 公 司 治 理 中 的 若 干 问 题
1大 股 东 滥 用 权 力 . 国 有 股 一 家触 大 造 成 了股 东 滥 用 权 力 的 现 象 。 商 业 银 行 改 制 上 市 后 。 家 作 国
银行 有信 息 不对称 行为 , 存款 者 有搭便 车 的思想 . 乏监督 银行 的积极性 。 缺
状 趋 势 分 析
世 界 金融危 机爆 发 , 中国 商业银 行 使 受到 了 巨大 的经济 损失 。国家注 意到 商业
商业 银行 的外 部 治理 机 制 没 有来 自 资本 市场 、 品市 场 、 权 市场 等 外部 约 产 债 束 。商 业银行 占有 的市 场份 额偏 大 . 有着 国家信用 的隐性担保 。 商 业银 行受 到市 使 场 竞争 的压 力偏 小。 由于股 权相 对集 中。
重要 因素 。伴 随着外 资银 行 的市场 竞 争 。
我 国商业银 行进 行 了一 系列的 重 大改革 .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关系研究
市场 透 视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关系研究
赵小麓 , 悫褥
( 中国人 民大学, 北京 10 7 ) 0 82
[ 要】 摘 运用s A F 方法测量的商业银行 效率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近年来逐步上升, 但银行业整体提升技术效率的 潜力依 然很 大。 和E 假说的检验 结果表明, MP s 我国商业银 行市场绩效 水平与效率正相关, 而市场份额与银行 绩效水平 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关系, 此外市场集中 度指标HHI 指数与绩效水平负 关。 相 [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 ; 度 市场绩t x效率 4; 【 中图分类号】 803 F3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5 6 3 ( 00 3 — 0 9 0 10— 42 21) 5 0 0— 2
2 我 国商业银行业 效率分析 21 一 - X 效率测算 方法简介
23 S A . F 生产效率检验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计算机程序Fotr .(ol,96 来获得极 r i 1Cei19 ) ne4 l
大似然比参数估计值, 从而计算出银行业效率值 ( 见表1 。 ) 自 x 效率被提出后, 从 _ 法雷尔 (arl 15 ) Fr l 97 最早引入 结果如下 图所示 : e, 前 沿生产 函数 ( otr rdco nt n 探 讨企业 效 率 。 f n e poutnf co ) r i i u i 从 结 果 中我 们可 以看 到 , 0 2 2 0 年 中国银 行业 平 20- 0 8 根据是否需要估计前沿生产函数中的参数, 沿效率分析 均技术效率为8. %, 前 33 6 距离最佳边界值近1%。 7 而从银行业 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种。 参数方法需要假设 生产函 平均利润效率变化趋势图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 ①平均效率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 对 农 银 股 改 后 的 几 点建 议
31 坚持 一 个 方 向 不 动 摇 .
农业 银行的此次改革 不仅是新形势下我 国经济发展 的需 要, 也符合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银行 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
首先, 次农 行股改 的核心是 实行 “ 此 一行两制 ”其 目的是 ,
更好 地面 向“ 三农 ” 服务 县域 经济 、 加强 对县级支行 的分类 指
导和精细化管理 , 升县级支行 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 提 能力 ,巩固和发展农业银 行在县域传统业 务 中的传统优势地 位, 推动农业银行业务持续发展 。 其次 , 农行股改试 点按照 区别对待 , 分类 指导 , 突出重点 , 配套 措施 的原则 , 通过差异化 、 精细化管理 , 激活县域支行的经 济活力 , 促进农业银 行业务全 面、 稳健 、 协调发展 , 发挥农业银
约分别是 工商银行 、 中国银行 、 建设 银行 网点机构 数量的 1 6 . 4
倍 、. / 21倍 。 27 t . 4 ̄、 3
20年 1月 , 0 8 0 院常务会议原则 通过《 国务 农业 银行股份制
改革实施 总体 方案》 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改革 的“ , 收官之 战” 正式打响 。2 0 年底 ,国家通过 汇金公 司向农行注资1 0 08 9 亿美 元 。2 0 年 1 6 农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 09 月1 日, 2 1年7 1 日,金融 巨舰” 00 月 5 “ 农业银行正式驶入资本市场 , 占中国银行业 总资产“ 壁江 山” 半 的工商银行 、 农业银行 、 中国
金 融 管 理
T C E HNo oGY AN MAR T L D KE
中国农 业银行 股份 制改革带来的机 遇与挑 战
银行调研报告模板
银行调研报告模板银行调研报告模板1当前情况下,经济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全面开放、银行改制上市完成,使商业银行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关口。
而良好的经营管理体制是银行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主流模式是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的总、分、支三级架构。
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客户需求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必须不断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客户需要,更节省经营成本,有效率地组织银行经营管理活动。
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难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目前国内银行还以总、分、支三级行管理模式为主,这样的模式在效率、管理、激励机制、营销力度方面确实还跟市场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长远看,这种组织架构模式难以从全行角度优化资源配置,银行经营管理层与市场相距较远,分支行单打独斗难以适应客户与产品营销的需要,不利于理顺业务线与风险线的关系,影响了银行业务水平的提升和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
国内银行必须不断推进体制改革,提高体制运行效率。
改革的总方向就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流畅的运行体制。
但也必须考虑国情和银行自身情况,保持业务的稳步发展,在发展中解决体制问题。
二、经营管理体制采取的是渐进式的路径采用渐进式的路径,一是由于现有的体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与现有行政体制较为吻合,分行积极性较高;二是由于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大,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需要稳妥进行,避免管理体制调整出现过大的震荡。
因此,股份制银行的管理体制仍然以分行现有体制为主,但改革是方向,按照改革思路,总行进一步发挥全行管理中心、决策中心和风险控制中心的职能,并通过调整内部设置与功能,逐渐提高主线业务部门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加强业务主线对全行业务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
同时,总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在不完全具备事业部改革的条件下,强化后台管理的支持功能,在会计管理方面,后督中心、帐务中心等都要逐步集中到分行,建立起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动态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本 文选择资产 总量 、 劳动力作 为研 究 的投入指标 ,净 利润作为产 出指标 。在时
业银 行的经营效率 还有待提 升。具体 在不 同年份 的效率 上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和股份制 商业银行有着不 同的特点。
四大 国有 商 业 银 行 。由表 2 以看 到 , 可
间维度上 ,本 研究选择 了 2 0 — 0 9年 05 20 度 的数据。在样本维 度上 ,由于数据 的可
个 商业银行 2 0 — 0 9年的基本效率 进 0 5 20
行 衡 量 ,通 过 分 析 ,结 果 如 表 1 示 。 所
问 题 的 提 出
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元素 ,在 问 接融资 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下 ,银行业是我
国 金 融 体 系 中最 重 要 的部 分 。类 似 于 其 他
由表 1 可知 ,在 2 0 0 5年至 2 0 0 9年期 间,我 国主要商业银行 的基本效率相对偏 低 。五年 间,纯技术效率 呈现 出不 断上升 的趋 势 ,这表 明随着我 国商业银行 的不断
等方面并没及 时跟进 ,导致规模效率 出现
大幅度下 降。在综合效率 方面 ,随着股份 制改革 的进行 ,2 0 0 5年至 2 0 0 8年综合效 率不 断上升 , 但是 由于 2 0 年规 模效率 的 09
降 的趋势 ,表 明随着我 国主要商业银行规 模 的不断扩张 ,银行 内部 的管理等非技术 因素并没 同步发展 ,导致规模 效率 降低 。
我主商银动生效的 国 要 业 行 态 产 率
实 证分析
■ 胡小渝 ( 重庆. 商大学融智 学院 Y - 重庆 403 0 0 3)
◆ 中图分类 号 :F 3 文献标识码 :A 80
从国有保险公司改制上市看国有银行的改革前景
● 新 视 点
《 I)06年第 1 经济  ̄ 20 i 期
从 国有 保 险 公 司改制上 市看 国有银 行的改革前景
●彭 国利
因此 , 国有银行对宏 观经济 的运行 有着 巨大 的影响 。启 动 国有 银行 改 革也就必须考虑到对宏 观经 济的影 响。其次 , 上所述 , 如 中国渐进改 革 的成功是 以金 融 改革 的滞后 与 巨大 的金融 风 险的 积累 为代 价 的。同 时, 国有银行制度 的核 心是 国家声誉 和 1 2万亿 居 民储 蓄 的奇妙组 合。 改革 国有银行 , 就会 改变 目前金融 体系 的非一 般均衡 ; 如果 处置不 当 , 就会影响到 国家总体 的金 融稳定 和金融 安全 。最后 , 国有银 行改革 涉 及到数十万亿 的国有金 融资 产 、 数百 万 的银行员 工 , 声势 浩大 , 益 其 利 纠葛更 为复杂 。稍有 不慎 , 就会导致 国有 资产 流失 、 人才流 失 、 质客 优 户流失 和业务下 滑等恶果 。以上三种 影响均为 国有保险公 司改革所 不 能 比拟 。相 比较而言 , 国有保险公 司改 革是在一 个非常小 的范 围( 涉 仅 及几千亿 国有保险资产 、 十余万 员工 ) 和较 为独 立的领 域 ( 宏观经 济 对 的影响非 常小 、 更不会影 响到金 融稳 定 与金 融安 全 ) 里展开 的 , 因而引 发 系统性 风险 的可能性 非常小。 综上所述 , 国有保 险公 司改制上 市 和国有银 行 改革 的条件 是非常 相似 的。 国有银行 改革 的情况会 更为复杂 , 但 引发 系统性 风险 的可能性 会 更大 , 因此 必须 以更谨慎 的态 度 、 更周详 的计划来对 待。而总 结国有 保 险公 司改革 的经验 与教训 , 对于积 极稳 妥地推 进 国有银行 改革将 有 着非常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二、 圜有保险公 司改制上市的历程与效应 2 0 年末 至 2 0 年初 , 02 03 中国人保 、 中国人 寿、 中国再三大 国有保险 公 司股份制改 造 的方 案先 后获得 国务 院批 准 。经 过 近一 年 的艰苦 奋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在国有商业 银行 内部, 事会 、 营者、 事 董 经 监 会 组 成 科 学 的 公 司 治理 机 制 . 会 建 立 起 激 便 励 和 约 束相 结 合 、 利 与 责 任 相 对 称 、 险 与 权 风
效 益 相 协 调 的 内部 经 营 管 理 机 制 。这 将 有 助
改 革 和 上 市 有 助 于 降 低 银 行 的 系统 性 风 险 。
这 也 为监 管 部 门进 一 步 加 强 金 融 风 险监 管 提 供 了可 靠 的 依 据 和 有 效 的 载 体 。所 有 的 一 系 列 改 革 有 助 于减 低 的 各 种 经 营 风 险 。
立运作的 经济单 位 , 还仍 然是执 行 政府 宏观
管理 目标 的 政 府 辅 助 部 门 , 不 能 独 立 地 制 还 定和 执 行 商业 性 经 营 目标 ? 四 大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是按 行 政 区 划 设 立 分 支 机 构 , 而 有 强 烈 因 的 动机 与 地 方 政 府 合 作 , 经 营 行 为 体 现 了 其 定 程 度 上 的 地 方 政 府 色 彩 , 而 违 背 了市 从
维普资讯
《 经济 ̄}0 6 20 年第 1 期
● 经 济研 究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黄小 平
摘 要 : 章从 分析 国有 商业 银行 股份 文 制 改 革 的 必 要 性 出发 . 讨 了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探 股 份 制 改 革 的难 点 , 提 出 了相 应 的 对 策 . 并
束、 高效 率 的 企 业 经 营 机 制 国 有 独 资 的 企
业形 式 往 往 形 成 政 企 合 一 的 组 织机 构 . 乏 缺 对经 营 者 激 励 机 制 和 各 种 权 利 的 有 效 制 衡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现实思考
中央银行 、 财政部) 及多边金融机构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往来 ,
形成 了遍布全球的代理行网络, 是国际金融资本与中国经济 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桥梁。
一
、
建行股 份 制改造 的借 鉴意 义
能够推动 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提升 , 这样 , 客户经理职业精神 才能持久, 银行的营销能力才能够永保 旺盛。无需多久 。 建
7 经济 理论研究 O
照国家的规定使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冲销。
( 进行产权改革。建行在香港联交所 主板市场正式 四)
维普资讯
金 融在 线
挂牌交易 , 实现公众持有 , 筹资最高达 7 1 3 亿港元 , 成为继汇
丰控股之后香港市场的第二大银行股。建行在上市中的关
维普资讯
金融在线
巾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塘硇 坝实思考
孙 强 刘 俊峰
(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山东 泰安 2 11 ) 70 8 摘要 : 中国建设银行 已初步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香港成功上市, 走在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前列。本文重点分 析了建行股份制改造的借鉴意义和改造后 面临的新 问题 , 目的在于对正在进行股改的中国银行、 已批 准股改方案的 中国工商银行和待批方案的中国农业银行提供参考 , 更好地推动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 ;借鉴意义;新问题
行乃至整个商业银行 的同业竞争伙伴会明显增加( 如外资银 行) 而且来 自证券、 , 保险、 基金等的替代竞争也会愈演愈烈 ,
( 建立了完善 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 , 一) 建行股
份有 限公 司成立 , 司治理 结构 发生 了重 大变化 , 公 股东 大会 、 董事 会 、 监事会 核心 的经 营管理 层开始 运作 , 同时 , 事会 和 董 行长 分设 , 会下 属 的 5个 专 门化 委 员 会也 开 始 运作 , 董事 独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前后效率分析
( 江大 学 经 济 学院 ,浙 江 杭 州 3 02 ) 浙 10 7
摘
要 :国有 商业银 行 股份 制 改造是 我 国提 升整 体 金 融 竞 争力 , 应对 金 融 业全 面对 外 开 放 的
有力举 措 。文章 通过 D A模 型 对 已经 改制 的三 家 国有控 股 商业银 行 的效 率进 行 了实证 分 析 , 出 E 得
维普资讯
第 7期 总 第 21 0 期
20 0 8年 7月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N0. 12 1 7 Vo . 0
J oURN US NES AL oF B I S ECONOM I CS
J1 08 u .2 0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前后效率分析
研究 有利 于我 们检 验改 革 的成 效 , 析 其 对 国有商 业 银 行 的 管 理 水 平 和 经 营效 益 的提 高 程 度 , 分 以及 对 促 进
金 融业健 康发 展方 面 的影 响 。 本 文 运用 D A模型 进行 实 证分 析 , E 采用 理论 分 析 与 实 证 比较 分 析 为 主 的研 究 方 法 , 可 能 做 到理 论 与 尽 实 际相 结合 , 定性 研 究与 定 量研 究相 结 合 , 观 分 析 与个 案 分 析 相 结 合 。 以 国有 商 业 银 行 股 份 制 改 革 为 节 宏 点 , 点研究 以下 问题 : 是 我 国 国有 商业 银 行 股 改后 效 率 是 否 提升 ? 二是 影 响 国有 商 业 银 行 效 率 提 升 的 重 一
维普资讯
5 0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中国银行效率比率分析
中国银行效率比率分析【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银行如何提高自身的效率更显重要。
效率比率作为银行绩效评估的一个参考,衡量了银行控制非利息费用的水平。
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的效率比率分析,认识中国银行最近几年来的效率比率水平;通过中国银行的效率比率与国内13家上市银行的效率比率对比,达到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比率水平的初步认识。
最后就中国银行如何提高效率比率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银行;效率比率;净利息收益;非利息收益;非利息费用一、效率比率(一)效率比率的定义及意义近年来,效率比率用来评估银行绩效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常被用来衡量一个银行盈利能力和潜在利润增长的指标。
效率比率(efficiency ratio)是银行非利息费用除以经营净收益,经营净收益等于净利息收益与非利息收益之和。
效率比率衡量了银行赚1元人民币的经营净收益所支付的非利息费用的额度。
因此,0.60比率表明银行为了获得1元的经营净收益,需要支付0.6元的非利息费用。
银行分析师认为,大银行应将效率比率控制在55%以下,即每一元净经营性收益中的0.55元。
银行利用这一比率衡量了银行在不断攀升的非利息收入增加盈利的同时控制非利息费用所做出的努力。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效率比率越小,银行利润率越高。
(二)效率比率的结构组成效率比率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分子部分的非利息费用,顾名思义就是银行扣除利息支出外的费用。
首先,主要是员工支出如工资、薪金和福利;其次,机器厂房支出如租金、房屋及设备的折旧;最后,商誉、无形摊销等,这些构成了银行主要的非利息费用。
其二,分母部分的组成,净利息收益与非利息收益之和,即银行的经营净收益部分。
净利息收益是银行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利息收入是所有银行资产的利息和收费总和,银行资产包括贷款、在其他机构的存款、投资的债券等,利息收益还包括租赁中的租金收入等;利息支出是所有付息负债所支付利息的总和,付息负债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和定期存款、其他主动负债等。
国内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
•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背景与意义•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与核心步骤•股份制改造后的影响与挑战目•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功实践与案例分析录01国内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为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有助于银行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扩大规模。
金融市场发展与改革需求资本市场发展金融市场全球化竞争压力监管压力独资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压力增强资本实力股份制改造有助于独资商业银行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以应对金融市场波动和业务发展需求。
改善公司治理通过股份制改造,独资商业银行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决策效率和透明度。
促进业务创新股份制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独资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激发业务创新活力,拓展业务范围,提高盈利能力。
股份制改造的意义和目的02明确改革目标可行性研究前期准备:明确改革目标、进行可行性研究产权界定明确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归属,包括国有资产、私人资产等,为后续的股权设计奠定基础。
资产评估对独资商业银行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资产价值的准确性,为后续股权定价提供参考。
产权界定与资产评估股权设计与招募股权设计股权招募03高级管理层激励01董事会建设02监事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监管审批与完成改制监管审批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改制申请,经过审查、评估等流程,获得批准后进行改制。
完成改制在获得监管审批后,按照批复要求完成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包括注册资本变更、公司章程修改等,正式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
03对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业务多元化服务质量提升风险管理强化关联交易监管高管选拔与激励股权结构管理对公司治理的挑战1 2 3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方式创新国际监管合作对金融监管的要求和变化0401改造背景02改造过程03成效分析案例一:XX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与成效调整背景阐述XX银行进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的动因,如原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升市场竞争力等。
调整内容介绍XX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具体调整措施,如董事会构成、高管选聘、激励机制改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制上市对银行效率的影
响分析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又有助于实现激励机制市场化和约束机制规范化有效的资本市场创造了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检验银行业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客观手段股票价格集中反映了市场上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是一个简单的、低成本的度量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好坏的标准
关键词银行改制;上市;效率
、银行改制上市对提高效率的作用
首先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又有助于实现激励机制市场化和约束机制规范化有效的资本市场创造了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检验银行业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客观手段股票价格集中反映了市
场上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是一个简单的、低成本的度量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好坏的标准业绩检验标准具备了客观性有利于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可以通过明确的市场奖励或惩罚信号调整经理人员的认知和行为达到与银行利益最大化的趋同
另外减少“内部人控制” 问题提高效率在国有独资的单一产权结构下由于产权主体虚置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错位加上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的市场化监督评估机制使银行经理层享有大量的消费和其他租金容易出现“ 内部人控
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良好的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少内部人控制发生的概率董事会成员包括一定数量的外部独立董事如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专家可以公正地代表股东立场保证银行的利益导向防止经理人员损害小股东利益可以说这种内部人和外部人互相制衡、互相支撑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既保护了国有金融资产的权益又保护了社会公众股东的权益
、商业银行改制上市中的问题探讨
1 注资问题
2003 年底国家决定动用450 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入资本金以提高两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其风险抗御能力利于它们在短时间内上市从国家对两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动机来看主要是提高其资产质量这是这次改革中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应该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多年积聚起来的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国有商业银行历史上聚集起来的各种损失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损失它是中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必须付出的成本国家有责任帮助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资产和补充部分资本金
但是这样做可能导致行业的不公平目前的注资行为相当于金融业的产业政策本来四大行中建行和中行在利润、管理、竞争力等方面就优于工行和农行果账、坏账相对低但现在政府不管弱者、反援手强者必使强者更强、弱者仍弱加剧行业天平的倾斜同时四大行股份化提速对于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呼吁中的民营银行来说压力更大他们的机会相对更少了另外可能导致宏观政策的顺周期调节2003 年央行扮演了给中国经济泼凉水的主角但是眼下大举注资商业银行带来的却一定是助推经济的效应虽说要求两大行贷款规模不得因此突破但实际上的宏观扩张效应必然出现
2 上市方式问题
目前关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选择哪种上市模式有许多争论下表简单地就理论界提出的几种上市方案进行比较
从下表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这几种上市模式都各有利弊笔者认为分拆上市会造成上市银行和作为控股公司的母行之间的复杂股权结构并产生繁复的关联交易而考虑目前的海外市场法律环境和金融业务的行业特殊性在股权结构和关联问题方面给投资者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会表现得更突出另一方面先分拆重组后上市发行这种模式可能会给商业银行的利益共有人带来重大不利影响因为为了上市而将经营状况最好质量最高的地区或者业务的资产注人上市银行独立出去之后留在母行的资产质量会相对下降这对于所有留在母行的储户来说无疑意味着存款风险的增加对此选择通过整体式的股份改造而实现整体上市有利于保护广大证券投资者和银行储户的利益另外买壳上市也是目前可以尝试的一种上市模式3 不良资产处置问题
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直是金融改革之痛也是中国经济金融最大的风险所在有数据表明在中国近万亿的全部金融资产中银行业资产占85%以上而四
家国有商业银行又占全部银行业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且四家国有商业银行45%的贷款期限都在一年以上再加上长期贷款占总贷款比例在60%以上
从理论上讲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恒等式表明资产的来源有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两种形式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负债不良资产其最终转化途径也有两种一种是全部或部分转化为现金等良性资产另一种就是全部或部分转化为损失正是因为有后一种情况的存在所以从前面的数据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资不抵债的风险就很大而对现代意义的商业银行来说资不抵债意味着银行实际已经破产更不要说发展了
三、结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金融体系的改革也比其他领域的改革具有更大的艰巨性回顾几年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国有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管理风险的特殊国有企业一路也充满坎坷与艰辛因此我们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不断发挥创新的精神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让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市最终使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 产权明晰权
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现代商业银行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