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_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13d00b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a.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月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意味着龙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
此时,人们应该庆祝,祈求龙神保佑,带来好运和繁荣。
那么,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有哪些呢?故事一:龙王调雨在中国传统信仰中,龙神是水的主宰,它能操纵雨水。
因此,二月二龙抬头的起源与龙王调雨有关。
传说,在汉朝时期,某个地方遭受旱灾,人们饱受饥饿和痛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龙神派遣了龙王前来解救。
龙王调控了天空中的云彩,使之释放下大量的雨水,降下了急需的降雨。
于是,人们开始庆祝并感谢龙王的神力。
从此以后,人们就在每年的二月二日庆祝龙抬头节,以祈求龙王的保佑和丰收。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祈雨仪式,以期保佑农作物的丰收,吸引龙王离开水府,到周围的田地上去为庄稼降雨,以换取百姓的平安和健康。
故事二:龙的身世相传龙神非常神秘,它们的起源和身世一直是人们想要探究的问题。
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由于龙神在人间给予了太多的帮助和祝福,人们决定在每年的二月二日祭拜龙神以感谢它的恩德。
据传说,龙神是由祖先太昊所驾驭的神龙后代。
他与其他的神龙一起共同创造了这个世界。
太昊是华夏人的祖先,又被称为颛顼,他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受到了神龙的帮助。
这些神龙借助它们强大的力量,为世界带来了水、风、雨、云和日月星辰,是大自然的主宰。
因此,在每年的二月二日,人们会为这些古老的神龙祈祷,以感谢它们创造出了这美好的世界。
故事三:庆祝龙鱼重逢在民间传说中,二月二是龙鱼重逢的日子,因为龙和鱼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
据说,在古代,人们不但把龙视为神物,而且把鱼视为聪明和灵性的象征。
由于龙鱼有一种奇妙的互动关系,二月二日被视为庆祝龙鱼重逢的日子。
传说中有一条神龙长时间潜伏在久旱的地方,为了测试当地的人们是否有诚信与互助的品德。
在神龙沉睡中,当地的湖泊变得干涸,一尾被命运戏弄的鲤鱼没了食物和水,决定使最后的努力,钻入了干涸的河底。
但是,神龙醒来后发现鲤鱼还活着,漂浮在水面上。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及寓意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及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5dde1f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8.png)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及寓意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这让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从那之后,人间连续的干旱,田里的庄稼也都快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几乎干涸的可以见底了。
田里面没有了收成,村里面闹起了饥荒。
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
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着人间的老百姓受灾挨饿。
于是他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地给人间降了一场雨。
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龙受罪,大家的心里都十分着急。
但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让金豆开花的方法。
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农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的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准备播种,有个老人忽然发现,这些金灿灿的黄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于是老人立刻跑回家中让他的妻子到锅里去炒一炒,看看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变化,炒了一会儿,黄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差不多都被炒干了,都爆了开来,只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从锅里传出。
老人一看,"呀!金豆开花啦!金豆开花啦!"这个消息立马在村子里传了开来,老人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全村的百姓。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地支起锅灶,炒起了黄豆和玉米。
炒好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上了桌子,点上了香炉。
大家把炒熟的黄豆和玉米供了起来。
龙王得知了此事,把玉帝请到南天门观看。
玉帝见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将他召回凌霄殿。
让他做辅佐龙王给人间行云布雨。
从此以后,"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
每到一年中的二月初二,大家都炒黄豆,爆玉米花吃。
这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二月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03a7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1.png)
相传,古时有位皇帝,因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惹得玉帝雷霆大怒,便下令让龙王三年之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从此,大旱三年,庄稼颗粒无收,河流、湖泊陆续干涸。
百姓民不聊生,饿的饿死,病的病死,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后来,龙王的小儿子青龙于心不忍,不想看着百姓饱受折磨,痛苦哀嚎,便偷偷的为人间降了一场雨。
次日,玉帝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将青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旁边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
百姓们见状,既担心又着急,绞尽脑汁也没有办法让金豆开花。
一直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二,百姓们拿出家中的玉米种子和黄豆种子进行晾晒。
期间,有位老人发现,这玉米和黄豆金光闪闪,很像玉帝所说的金豆。
于是匆忙跑回家中,想在锅里炒制一番,看看能否像金豆开花一样。
不久,玉米和黄豆接连爆开,锅里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响。
老人开心的将此事告诉了全村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支起锅灶,开始炒玉米和黄豆。
等其开花后便摆放在供桌上。
后来,玉帝看到人间家家户户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能赦免青龙,让它重返天庭,帮助龙王给人间降雨。
随即,天空电闪雷鸣,青龙冲破山石,仰天长啸,一跃而起,直上云霄。
一瞬间,久违的雨滴倾泻而下,百姓们欢天喜地,大地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样子,庄稼的收成也越来越好。
从此,“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流传至今,每年的这天,人们就炒黄豆,爆玉米花。
真诚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有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有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585f85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7.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有什么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有什么,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一:接姑奶奶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
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
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做款待。
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二:皇帝耕田二月二这天的另一项活动是皇帝耕田。
因为每年的二月二这天差不多是在惊蛰前后,“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从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时候。
为了动员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别误农时,二月二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
过去曾有一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
画上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这幅画也说明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能够亲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丰衣足食。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三:武则天和龙抬头的故事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
二月二的传说故事
![二月二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0ce5d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7.png)
二月二的传说故事您知道二月二吧?这里面可有不少有趣的传说呢!一、龙抬头的由来传说啊,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条玉龙。
这条玉龙可不得了,它掌管着行云布雨呢。
有一年,天下大旱,土地都干得裂口子了,庄稼那是颗粒无收啊,老百姓们都快活不下去了。
这玉龙看着心里着急啊,它就没管天庭那不许私自降雨的规矩,私自给人间下了一场大雨。
这场雨一下,可就救了老百姓的命啊。
但是呢,玉龙这可是违反了天条啊。
玉皇大帝知道了以后,那是大发雷霆,就把玉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面,还说要等金豆开花的时候才放它出来。
老百姓们可都记着玉龙的好呢,就想办法要救玉龙。
可是这金豆开花,哪有那么容易啊?突然有一天,有个聪明的老头想出了个主意。
他发现玉米粒就像金豆子一样,要是把玉米粒炒开花,那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嘛。
于是啊,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玉米粒拿出来炒,炒得那玉米粒噼里啪啦地开花。
玉皇大帝在天上一看,哟,这金豆真开花了。
没办法,只能遵守诺言,就把玉龙给放了。
玉龙一抬头,腾云驾雾就飞上了天,又开始给人间行云布雨了。
从那以后啊,每年的二月二就被叫做“龙抬头”了。
二、武则天与二月二还有一个说法和武则天有关呢。
武则天啊,您知道,她可是当上了皇帝。
但是呢,这在古代啊,女人当皇帝那可是违背天理的事儿。
据说啊,玉帝知道这事儿以后,就特别生气,下令龙王三年内不许给人间降雨。
这龙王一听,这可不行啊,人间的老百姓得多受苦啊。
可是玉帝的命令又不能违抗,龙王就偷偷地降了一点雨。
这事儿被玉帝发现了,就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底下,还在山上立了块碑,上面写着: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这老百姓们啊,就像前面那个传说一样,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把玉米豆炒开花。
玉帝一看金豆开花了,只好让龙王回到天上去了。
所以啊,二月二这一天也就成了一个特殊的日子。
中国古代神话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85a5f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3.png)
中国古代神话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龙抬头。
在这一天,人们庆祝龙的觉醒,期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于这个节日,中国古代神话中有许多美丽的故事。
下面,我将为您讲述其中一个关于龙抬头的故事。
故事名称:《青龙降世》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干旱贫瘠的小山村,村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
这一年,村子里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庄稼干枯,河流断流,村民们心急如焚。
村里的长老们祈求各路神仙降雨,但都无济于事。
有一天,村里的年轻后生小石在山上偶然发现了一条受伤的小青蛇。
小石心生怜悯,将小青蛇带回家中悉心照料。
在小石的关爱下,小青蛇的伤口逐渐愈合,变得越来越有生气。
二月二日这一天,小石梦见一位神仙告诉他:“你照料的小青蛇其实是天上的青龙,因犯了天条被贬下凡间。
如今,它已经恢复了神力,只要你用心祈求,它定会为你带来雨水,解除旱情。
”小石醒来后,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民们。
于是,二月二日这天,村民们齐聚村头,摆上香案,焚香祈祷。
小石将小青蛇放在香案上,大家一起祈求青龙降雨。
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雨过天晴后,村民们发现小青蛇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巨大的青龙在天空中翱翔。
从此,村子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为了纪念青龙的恩德,村民们将每年的二月二日定为龙抬头节,以此庆祝青龙觉醒,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
雨顺。
这个故事传承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范文(精选8篇)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范文(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cb229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b.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范文(精选8篇)端午节农历2月2日又称春耕节、农历节、青龙节和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的文章8篇 ,欢迎品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篇1相传,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
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
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
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
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
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
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
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
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
'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顺势一跃腾空,再降甘霖。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0d66dc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b.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传说有一年民间大旱,地里干旱地里根本没法下种子。
老百姓纷纷上街祈福求雨,请求龙神赐雨。
祈福祭奠什么方法都想过了,怎奈就是一滴雨不下。
老百姓叫苦连连,来年定要忍饥挨饿。
这时天上守护天河的青龙王得知后看着百姓受苦十分不忍,擅自做主将天河翻了个个倒出了一半的天河水。
天降大雨,滋润大地。
百姓们欢呼雀跃感谢龙王赐雨赐福。
这一年百姓们粮食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吃不必担心忍饥挨饿了。
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十分恼怒大发雷霆责怪龙王私自做主天降大雨。
玉皇大帝命太上老君即可将青龙王压在神山之下永世不得抬头,除非金豆开花。
得知此事的百姓就感到非常难过,想方设法地寻找什么是金豆,如何让金豆开花。
苦苦寻觅许久不得其法。
有一天一百姓家中孩童将家里的干玉米粒放进热锅里加热,随着锅里温度升高。
玉米爆裂变成了玉米花。
家中父母闻声而来问其原因,得知孩童将玉米粒放进热锅,玉米粒爆裂。
其父一拍大腿惊呼,这不是就是金豆开花么。
隔日百姓家家户户上街支起锅罩做玉米花。
高声大喊告知天庭,金豆已开花请求释放青龙王。
玉皇大帝得之后拨开云雾一看,果真玉米为金,爆开像花。
故此为金豆开花。
玉皇大帝召来太上老君说到,我身为玉帝要一言九鼎,即刻释放青龙王并官复原职。
压住青龙王的神山被移走,于是青龙王抬头一飞冲天回到了天庭。
那天正是二月初二,故此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6大习俗1.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农历的二月初二,无论是走在乡间集市,还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人都在排队理发!一为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5054e1c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4.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一传说关中地区久旱不雨,东海小龙受玉帝之命前去行雨。
然而,它由于贪玩而忘记自己的布雨任务。
这时,有一位英勇的青年,不畏困难,从悬崖上采来降龙木。
他用降龙木将东海小龙从河水中赶了出来,及时行云布雨,挽救了当地的百姓。
东海小龙被迫降雨的这一天就是二月二日,后人们便称之为“龙抬头〞日。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二民间传说武那么天当皇帝后,触怒了玉皇大帝,他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许给人间降雨,以示惩罚。
天不降雨,河川枯竭,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痛苦不堪,哭声连天。
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心,便喝足了天河的水,张开巨口喷雨。
玉帝闻之勃然大怒,将玉龙压在一座山下受罚,并在山上立碑:“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报答玉龙的拯救之恩,挽救被压在山下的玉龙,就到处寻找金豆开花。
人们找了很长时间都未找到。
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一,在赶集的时候,人们见一个老婆婆在卖包谷。
装包谷的口袋没有扎好,金黄色的包谷撒了一地。
人们不约而同地发现金黄的包谷就像金豆,假设将包谷炒一炒,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人们欣喜假设狂,奔波相告。
在二月初二人们将包谷炒爆,供在院中,有的还送到玉龙的身旁。
玉龙大声吼叫:“太白老头,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人老眼花,没有看出开花的金豆是爆米花,就一招手收了拂尘,将玉龙从山下放了出来。
玉龙从此重返天庭。
为了纪念包谷的救命之恩,二月二炒爆米花的风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三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
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
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
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比赛,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
还有传说解释二月二龙抬头是来自龙母对龙女的思念。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
龙王想,要是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 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龙母吃了一粒仙丹,不久,龙母就怀孕了。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c78f6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6.png)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中国古代的龙崇拜。
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会抬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关于龙王降雨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旱无雨,庄稼收成不好,人们生活困苦。
有一天,东海龙王微服私访,见百姓受苦,心生怜悯,于是决定行雨布雨。
他告诉百姓,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他会亲自降雨,但需要百姓们准备迎接。
于是百姓们纷纷准备好各种物品,等待龙王降雨。
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龙王果然如期而至,降雨滋润了大地,庄稼也茁壮成长。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向龙王跪拜。
自此以后,每年二月初二,民间便有了“龙抬头”的习俗,人们会祭拜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龙王降雨的传说外,还有一些与龙抬头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比如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关于黄帝升天的传说等等。
这些故事和传说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龙抬头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在民间,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龙抬头,比如舞龙、赛龙舟、吃龙食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加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8ac76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1.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叫做“二月二”。
这个节日是在二月二日,也就是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庆祝的。
相传二月二是一年中的龙抬头,所以人们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感谢龙神的庇佑。
有一年的二月二,一个小村庄的人们都准备好了祭祀的物品,前往村子外的一座川流不息的大河旁边祭祀龙神。
这条河水流湍急,人们祭祀时需要小心翼翼,以免掉入河中。
大家一边祭祀一边簇拥在一起,兴高采烈地欢庆着。
突然,一声巨响猛然响起,大家连忙朝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条巨大的龙从河里跃出来,翻了一个筋斗才重新落入河中。
这个龙惊人的身体,五颜六色的身鳞,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人们欣喜若狂,他们都相信这是龙神的降临,对村庄的人们预示着今年的丰收。
在此之后的每年的二月二,村庄的人们都会举行龙抬头的仪式。
一条由人们亲手缝制的巨龙,用五颜六色的丝绸装饰,抬在众人的肩上,缓缓地在村庄的街道上游行。
村庄的人们排成两行,手里挥动着五彩的彩带,欢呼着龙神的到来。
还有人敲锣打鼓,点燃鞭炮,使得整个村庄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除了游行外,人们还会在家中摆放一些龙的形象物品,如《二月二龙抬头》的对联、龙灯、龙船等。
这些都是为了纪念龙神以及祈求龙神的保佑。
在那一年的二月二里,村庄的士兵离开村庄去打仗了。
村庄里的人们都担心士兵们的安危。
于是,他们在节日的时候特意为士兵们举行了一场庄严的祭祀仪式,祈祷他们早点归来。
在这一天的晚上,满月挂在天空,散发出银光。
村庄的人们再次把巨龙抬出来,龙上的龙须在夜风中飘扬。
人们沿着河边走,一面祭祀龙神,一面把灯笼放入河中,灯笼直接漂流下去。
这是为了把村庄里的好运气带给士兵们。
村庄里的人们默默祈祷,希望士兵们平安、早日归来。
多年过去了,战争结束了,士兵们都平安地回到了村庄。
他们告诉村庄的人们,在战场上,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龙神的保佑,他们的团队团结紧密,一起度过了难关。
从那天开始,村庄里的人们更加重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f56cb1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f.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也被称为“龙抬头节”。
相传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是龙的休息日,所有的龙都会从海底或河流中出来抬头观望天地,也就是春暖龙自觉。
人们在这一天会举办各种活动来迎接龙的到来,希望能够得到龙的保护和祝福。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东方朔风俗志》中的故事。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叫东方朔的人,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天象。
一天,东方朔观察到二月初二这天的天象异常特殊,预示着龙将会出现。
他认为这是一个对帝王的征兆,决定为帝王举办庆祝活动。
于是,东方朔在这天招集了许多官员和百姓举办庆祝活动,有舞龙、舞狮、击鼓、放鞭炮等等。
人们纷纷戴上五彩纸花,穿上艳丽的礼服,迎接龙的到来。
龙抬头节的活动非常热闹,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祈求龙的庇佑和吉祥。
而这样的庆祝活动也逐渐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告诉我们,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神圣之物,代表着权威和力量。
而龙抬头节则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龙的崇敬和祈愿,希望能够迎接春天的到来,祈求吉祥和幸福。
这个传统活动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ceb75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2.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种说法是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在这一天,根据古老的传统,要为龙王驱邪、祈求顺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与二月二龙抬头有关的神话故事吧。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贝心的小村庄。
在这个村庄里,人们生活得相对平静安宁。
就在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村庄里的水源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
那一天,水面上会冒出几条巨大的泡泡,宛如龙在水中跳跃,泼溅起水花,所以人们称之为“龙抬头”。
据说,每年龙抬头的这一天,龙王会带领水族们来到人间,巡游整个村庄,观察人们的生活。
如果发现村庄里有人家犯下了犯罪或者做了坏事,他们就会向龙王报告。
龙王听到报告后,会下令水族惩罚罪犯,保护村庄的安宁。
所以,人们仰慕龙王,希望龙王保佑他们平安。
某年的二月二,贝心村的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村口的小河边,准备迎接龙抬头的到来。
他们身穿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鞭炮和鲜花。
等待了半天,终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嘈杂声。
只见一条巨大的金色龙从河底冲出,穿过了整个村庄。
龙的身上闪烁着金光,身姿优美而威严。
跟随在龙后面的是一群神奇的水族,它们有鱼、有虾、有螃蟹,它们的身上也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
人们欢呼雀跃,打起了鞭炮,那声响彻云霄。
龙王和水族在村子里巡游了一圈后,来到了村长的家门前。
龙王用一只巨大的爪子轻轻地敲了敲村长的门。
村长赶紧跑出来,手捧着香烛,躬身向龙王行礼。
龙王微微点头,然后用一种神秘的语言与村长交谈。
听说,龙王告诉村长,今年村庄一家人做了坏事,犯下了重罪。
村长非常吃惊,他并不知道村庄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发誓说,一定会调查清楚,并且给予正确的惩罚。
龙王留下了警告,叮嘱村长要维持村庄的秩序,保护人民的幸福。
村长和村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调查村庄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过一天一夜的仔细调查,村长发现了一个年轻人早些时候偷了一个大户人家的财物,并且打伤了那个家里的人。
这个年轻人是村长的亲戚,平时表现得很老实,没有人会怀疑到他身上。
2024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2024龙抬头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98b633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7.png)
2024龙抬头的传说故事龙抬头的传说故事农历二月初二日,虽为龙抬头,也被称为青龙节。
民间俗语云:二月二,龙抬头。
青龙节始于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在晋南地区,人们认为二月二为青龙活动之日,因此忌讳在这一天去河边或者是去井边一面,将龙卵带回,从而惊动青龙,破坏一年风调雨顺的好情况。
而晋北地区这一天盛行“司钱龙”,家家户户在太阳未出山之前,到河边或井边去打水。
打水后,将硬币放入水壶。
沿路撒一条水迹,寓意一年中钱龙到来,自身也会发财。
龙抬头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意味着百姓们在这一天要对家庭进行卫生方面的排查。
龙抬头有哪些传统习俗习俗一:剃龙头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也就是民间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是要剃头发的,无论南北皆有这个风俗,在正月不能理发,二月二理发谓之剃龙头,如果这一天剃龙头,会让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所以你也可以看到很多的理发店今天生意非常的好。
你的头发比较长的话,不妨今天也理一理,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剃了头,讨个好彩头,好运自然来。
习俗二:食龙肉主要是指猪头肉,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吃猪头部上的肉,这个地方的肉口感劲道,而且吃起来也不油腻,特别适合下酒吃,如果没有时间制作猪头肉的话,不妨去卤肉店买上一点,也好讨一个吉利,吃猪头肉也叫吃龙头,寓意抬起一起好兆头。
南方的一个习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一天其实也是土地神的诞辰,祭社也是祭祀他,民间一直认为,土地是万物之始,土地生万物,包括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有财富,祭社对于生意人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一天,希望可以得到财神的保佑,在新的一年当中财源滚滚来,不论是正财还是偏财,都能够向着自己。
习俗四:舞龙舞龙灯是一种中国的传统舞蹈,只是现在没有以前那么流行了,记得那时候,只要有重大的事情,都会舞龙舞狮,这个舞龙的龙身,都会安置在龙王庙中,等到重要节日,就把龙身和龙头接起来,舞动起来,只要是舞龙的队伍,走到哪里都不会愁吃的,它也是人们祈求龙王赐福的一种形式。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传说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8349c2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9.png)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传说故事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节日。
这个节日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都很盛行,有很多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与之相关。
以下是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些传说故事。
1.二月二的起源传说在古代中国,有一个传说说,二月二龙抬头是起源于祭神,祈求丰收的古老习俗。
相传古人们在这一天举行了一场神秘的龙舞仪式,以祈求龙王保佑自己的家园,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健康。
2.龙王的决定传说还有一种传说是,二月二龙抬头和龙王有关。
相传,古代的一位农民,常年苦于干旱缺水,并向天神祈求雨水。
天神嘱咐他要求龙王帮忙下雨,于是农民便哀求龙王,并建议龙王在二月二这一天,让云层散开,让雨水降落到深层土壤里。
龙王决定听取农民的意见,于是在这一天下雨,为农民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他们获得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从那时起,二月二龙抬头便成为了祭神、祈求雨水和祈祷丰收的节日。
3.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有一个传说说,二月二龙抬头与大禹治水有关。
相传,古代中国的一位伟大领袖大禹,为解决水患问题而到处奔波。
经过漫长的时间,他成功地治愈了大片的荒漠和湿地,并让所有的河流重又顺畅通畅。
为庆祝大禹的勇气和胜利,人们开始庆祝二月二龙抬头,以表达他们对大禹英勇事迹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4.贾谊的传说此外,还有一个关于贾谊和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贾谊是汉代天文学家和诗人,在他的著名诗歌《九歌》中,有一首是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
贾谊所写的诗歌中描绘了龙王在二月二这一天来到人世间,为人们带来了好运和祥和。
这首诗歌极具表现力,直接将二月二龙抬头与幸福和祥和联系在一起。
这也为龙舞这种庆祝形式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总之,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和文化内涵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场合。
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让人们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也让世界更深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2月2龙抬头的故事
![2月2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6e7737e51e79b896902267c.png)
2月2龙抬头的故事一:传说尧王的父亲帝喾(帝俊)共有四个王妃:姜嫄(jiāngyuán)、简狄(jiǎndí)、庆都、常仪。
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可自从生了儿子,众人就另眼相看了。
庆都一直为没有儿子烦恼。
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灵验,只要真心实意,没有不成的。
庆都照女巫说的,在元宵节的晚饭后,去庙里摆上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仨头,双手合十,祈求神灵赐子。
话分两头说。
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
天上有条赤龙,看见人间的凄惨境况,产生了怜悯之心,私下里下了一场雨。
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赤龙压在了一座山底下。
百姓为赤龙求情,玉皇大帝发话说:“除非金豆子开花。
”到了二月二这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个老妈妈,一个劲地喊:“卖金豆子!”人们很纳闷,买回家一看,是些黄豆。
这些黄豆放在锅里一炒,噼里啪啦地开了花。
玉帝得知,只得把那条赤龙放了出来,贬下凡间。
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就天天盼着好消息。
一天夜里,她梦见一条赤龙追随,从此,就怀孕了。
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
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
放勋聪明伶俐,从小就惹人喜爱,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
帝王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
每逢过年的时候,集上卖的木版年画,“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由此而来。
二: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三: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e53f8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3.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龙抬头祭祀活动。
相传,每逢二月初二这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龙们开始苏醒,抬头从地下探出来,预示着新的一年会有丰收和好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张大爷的农民,他住在一个叫龙村的地方。
龙村的村民们非常信仰龙,每逢二月初二这一天,村民们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龙王保佑丰收和平安。
那年的冬天非常寒冷,初春的阳光和温暖迟迟未能到来。
村民们都非常担心,因为他们相信,如果龙王不苏醒,新的一年将会不顺利,农作物也会大量减产。
就在大家为此忧心忡忡之际,张大爷想起了他仅有的一块绿玉。
这块绿玉是他在很久以前从山里捡到的,因为心爱,他一直将它视如珍宝。
张大爷觉得,或许用这块宝贝来祭祀龙王,会有好的效果。
于是,张大爷亲自来到村头,站在一个开阔的地方,他把绿玉慎重地放到一个龙头形状的祭坛上。
然后,他开始默默地祷告,请求龙王早点抬头,带来春天的温暖和好运。
祷告完毕,张大爷回到家中,但他一直保持着忧心忡忡的心情。
他不停地祈祷,希望龙王听到了他的请求。
就在第二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地照耀着龙村。
张大爷推开窗户,惊喜地发现,他的田地里已经有了新的绿色嫩芽,冰雪也渐渐融化了。
村民们也纷纷赶来告诉张大爷,他们发现,整个村子的气温开始上升,鸟儿开始欢快地歌唱,野花也绽放了。
大家欣喜若狂,纷纷感谢张大爷的祈祷。
大家一致认为,是张大爷用他的真心和那块绿玉,感动了龙王,让春天早日来临。
从那以后,二月二龙抬头成为了龙村上下的传统节日,村民们相信,每年的这个时候,只要用真诚的心祈祷,龙王就会感受到他们的诚意,带来好运和丰收。
如今,二月二龙抬头节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传统节日,各地的人们纷纷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人们燃放鞭炮、舞龙、祭祀祖先,向龙王祈福,希望龙年里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告诉我们,真心诚意的祈祷和付出,总会得到回报。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用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明天。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bf163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古老的时代,人们对于天地万物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心,因此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来解释自然现象。
二月二龙抬头的神话故事就是一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神话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春天,天空中忽然闪现起了火红的光芒。
人们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巨大的神龙,龙身盘旋于九天之上,龙头伸展于万里之间。
人们以为是一种祥瑞之兆,纷纷赶来欣赏这壮丽的景象。
龙神看到了人们的追捧,感到十分高兴,便决定将自己的头部送给人们看看。
于是,他抬起自己的头,缓缓降落在一片开满桃花的山岗上。
人们纷纷拥上前去,想要亲眼看一看这传说中的神龙。
龙神却告诉他们,仅有纯洁善良之心的人才能看到他真正的样子。
人们开始积极准备,纷纷进行各种洗浴和虔诚的祈福仪式。
在经历了严酷的洗礼后,人们回到山岗上,准备迎接龙神的降临。
果不其然,只有少部分人真正见到了龙神的真身。
他的样子如此威严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礼,龙神感到有些疲倦。
他决定将自己的头收起,继续战斗于天与地之间。
于是,他只留下了一个忠诚的老龟守护在山岗之上,老龟的头上树着一棵苹果树,每当有纯洁善良之心的人经过,苹果树上便会结出新的苹果。
时光流转,人们记载下了这段动人的历史,将这一天定为“二月二龙抬头”。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纷纷赶来山岗,向老龟磕头祈福,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保佑。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渐渐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据说,每年的这一天,全球各地的宫殿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舞表演,以纪念这段传奇的历史。
而在中国,人们更是将这一天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各种庆祝活动络绎不绝。
有人会穿上龙袍,扮成龙神的模样,进行庄严的龙舞表演;有人会烹饪各种美味的食物,与家人一起享受团圆的时刻;还有人会到山岗上磕头祈福,希望能够得到龙神的保佑。
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人们会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他们相信,只要拥有纯洁善良的心灵,就能够得到龙神的庇护和祝福。
而龙舞表演更是这一天最为盛大的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跳龙舞来向龙神表达敬意,希望能够得到龙神的保佑,祈求来年平安、丰收和幸福。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6600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0.png)
《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 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呀,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条巨龙睡在地下。
这一睡,就睡了好久好久。
到了 2 月 2 日这一天,天气慢慢变暖了,大地也睡醒啦。
巨龙感觉到了,就想从地下钻出来。
巨龙用力地往上钻,把地面都拱得动了起来。
它一出来,天上就下起了雨。
这雨呀,让大地变得更绿了,花儿也开得更漂亮了。
比如说,有个小村子,一直没下雨,庄稼都快干死了。
2 月 2 日巨龙抬头后,下了一场大雨,庄稼又活过来啦,大家可高兴了。
人们觉得巨龙能带来雨水,带来好收成,就特别喜欢这一天。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
以前呀,有个皇帝惹恼了天上的神仙。
神仙一生气,就不让龙王给人间下雨了。
这下可糟糕啦,大地干得都裂开了口子,人们没有水喝,庄稼也种不下去。
龙王不忍心看到人们受苦,就在 2 月 2 日这天,偷偷给人间下了一场雨。
神仙知道后,可生气啦,就把龙王压在了大山下面。
人们为了感谢龙王,就在 2 月 2 日这一天,向天上祈祷,希望龙王能早日出来。
就像我们有了困难,好朋友会来帮助我们一样,龙王就是人们的好朋友。
小朋友们,你们听懂了吗?《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深入讲讲 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中,2 月 2 日龙抬头这一天,巨龙会抬起头,呼风唤雨。
有一年,人间发生了大旱灾,到处都没有水。
人们没有办法,只能去求龙王。
龙王很心疼大家,可是它又不敢违抗神仙的命令。
最后,龙王还是决定在 2 月 2 日这天,冒险给人间下一场雨。
这场雨让大地重新有了生机,小草绿了,小树发芽了。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家里的果树因为干旱都快死了,龙抬头下了雨之后,果树又开花结果了,小朋友可开心啦。
人们为了纪念龙王,就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希望年年都能风调雨顺。
小朋友们,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是不是很精彩呀?。
龙抬头的典故
![龙抬头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b298fa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5.png)
《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龙抬头的典故。
传说呀,在很久很久以前,龙王因为不忍心看到人间大旱,没有雨水,老百姓的庄稼都干死了,就偷偷给人间下了一场雨。
可是这可惹恼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把龙王压在了大山下面。
老百姓们知道了,都很着急,天天盼着龙王能回来。
终于,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大家的诚心感动了玉皇大帝,就把龙王放了出来。
龙王一出来,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滋润了大地。
比如说,有个小村庄,因为一直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
村里有个叫小明的孩子,天天都在祈祷龙王能回来下雨。
终于到了龙抬头这一天,真的下起了雨,小明高兴得又蹦又跳。
从那以后,每到二月初二,人们就说龙抬头啦,要庆祝一下。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大家欢欢喜喜庆祝龙抬头的场景,是不是很热闹呀?《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聊聊龙抬头的典故。
龙抬头还有一个说法呢,说是这一天是龙从沉睡中醒来的日子。
在古代,人们觉得龙是很厉害很神奇的动物,能给大家带来好运和福气。
比如说,有一年,一个地方老是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子都淹了。
大家就盼着龙能来帮忙治水。
到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真的有条大龙出现了,它用自己的力量把洪水都挡住了,保护了大家。
所以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感谢龙的保佑。
小朋友们,你们说龙是不是很厉害呀?《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让我再给你们讲讲龙抬头。
传说中,龙抬头这一天,龙会抬起头来,呼风唤雨。
比如说,有个小镇,每年龙抬头的时候,都会举办热闹的庙会。
人们在庙会上卖各种好玩的东西,还有好吃的。
大家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容。
而且呀,这一天,大人们还会带着小孩子去理发,说是能带来好运气。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自己理了个新发型,是不是感觉特别精神呀?这就是龙抬头的典故,是不是很有趣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节日故事来源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故事一: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
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故事二:
民间相传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
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
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
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
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
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
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
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
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
”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顺势一跃腾空,再降甘霖。
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或者炒黄豆)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了下来。
实质
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二月二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
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
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
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