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_4-6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含六课的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含六课的教案)

师: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交流。

③教师相机小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沙如雪”“月似钩”的图片)(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

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3)指导朗读。

(4)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意境。

5.品读第三、四句。

(1)指名读。

师:这是一匹怎样的马?(贵重的马、矫健的马)(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金络脑)借助注释理解词语“金络脑”。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

(3)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等词语,体会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在教学过程中,对作者和(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5)指导朗读,读出问句语气。

四、关注表达,体会学法1.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请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学生交流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3.师:从李贺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诗人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

马,希望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诗人借马喻人,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4.指导朗读全诗。

写作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情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情境模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深入讲解本单元的每篇课文,分析其结构、主题和艺术特色。

2. 文学背景: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3. 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2. 难点:解析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课文资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系统讲解课文内容,穿插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选取课文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4.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5. 总结与反思:课堂结束前,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1. 主题突出:板书设计要清晰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2. 逻辑清晰:通过板书,展示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层次关系。

3. 视觉吸引:合理运用色彩和图表,增强板书的视觉效果。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布置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练习。

3. 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2、第二组………………………………………….10课时3、第三组………………………………………….11课时4、第四组………………………………………….11课时5、第五且………………………………………….11课时6、第六组…………………………………………..7课时7、总复习………………………………………….40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学会带着问题默读,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合作意识,提高阅读、理解、表达等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途径,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关爱动物的思想感情,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古诗三首》2. 《为人民服务》3. 《文言文二则》4. 《表里的声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学会带着问题默读,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解决问题,教师参与指导。

4. 课堂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三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成语、俗语,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草原》、《丁香结》、《古诗词诵读》等三篇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难点句子,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找出文章中的难点句子,通过查字典、讨论等方式解决难点问题。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作者、主要内容、主题思想、表达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作练习: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或生活场景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过故人庄》)2. 现代文《北京的春节》3.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诗的意境,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

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的提高,写作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京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一环节:学习《古诗两首》,详细解读诗句,分析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3. 第二环节:学习现代文《北京的春节》,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描绘的春节场景。

4. 第三环节: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巩固知识。

6. 写作指导:以《我的春节》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过故人庄》意境及作者情感。

2. 板书现代文《北京的春节》文章结构及重点词汇。

3. 板书《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春节》写作练习。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经历,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完成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春节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拓宽知识面。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写作比赛,锻炼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习作(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习作(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心愿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

) (板书:心愿)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

)二、启发思路。

1.现代作家巴金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出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是我最后的愿望。

”这是巴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2.首先要学生想好自己的心愿。

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

(1)对社会的题材:科学家发明新药,治愈癌症;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理解……(2)对别人的题材: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离……(3)对自己的题材: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4.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对别人的),那是什么呢?(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将来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5.同学们,想好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愿后,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或者创作诗歌……)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

2.搭建好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心中有数,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逻辑性。

3.细化:拓展好层次和细节,要有亮点;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

4.注意首尾呼应,前后连贯。

5.以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

(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2)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第一段,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略写)第二段,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实现后的好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1.《草原》——文章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丁香结》——通过描绘丁香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草原和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谈谈对这两种事物的认识。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自然景物,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5.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作者。

2. 生字词。

3. 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4. 重点句子及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原或丁香花的短文。

(3)思考:文章中的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2. 答案:(1)见课本。

(2)学生自由发挥。

(3)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热爱大自然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课堂讲解、实践情景引入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

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

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以读促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语言的生动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 课文:《草原》、《丁香结》、《竹石》、《石灰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通过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以读促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语言的生动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教学课件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用品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做好批注。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至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至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统计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技能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大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能。

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两道例题分别说明如何合理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使之正确、充分地反映出有关数据,正确体现各统计图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重难点、关键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正确描述数量变化情况。

关键: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

课时划分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重难点、关键重点:扇形统计图.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呈现扇形统计图: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图略)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1)扇形统计图(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二、探索新知教学例1: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图略)(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2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汇报交流结果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3)建议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①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②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安徒生、泰戈尔、契诃夫……他们创作的不朽作品,早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

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

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 四至六单元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 四至六单元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竹石》。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奔腾的骏马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马的兴趣。

)2.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

马是吉祥、幸福、奋斗、成功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燕(yān)山月似钩金络脑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根据古诗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予以肯定。

(板书:沙如雪月似钩)(诗的前两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即为比;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也就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2.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思考。

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板书:金络脑踏清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骏马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赞美、喜爱之情。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受到重用,从“何当”一词可以看出来。

“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可见这只是诗人的希望。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第4-6单元)语文教学设计汇总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第4-6单元)语文教学设计汇总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4-5单元)语文教学设计10.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竹石》。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马诗》。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寄托的渴望及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2】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日行千里是高效的象征,负重不言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象征,温和、易接近是善良谦逊的象征,早在远古时代,马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人喜欢以“千里马”喻良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马的诗,看一看唐朝的李贺赋予了马怎样的形象。

【出示课件3-5】(板书:马诗)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出示课件6】自学要求,4 分钟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3.朗读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大概了解古诗。

1.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看诗题明对象,二看作者知背景,三看诗文解大意,四看资料悟诗情,插图注释也要看,反复诵读入诗境。

2.【出示课件7】简介作者,酝酿情感。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

2020-2021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6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2020-2021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6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

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2.本单元重点:(1)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

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1. 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_4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_4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细化解读课程目标六年级下册【学期目标】 1.学习习惯(1)继续培养良好的自学、阅读习惯。

(2)养成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3)培养坚持写日记和观察生活的习惯。

2.识字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 80 个,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正确默写,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3)让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子。

3.阅读(1)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2)加快默读速度和边度边思考的训练。

(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学会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4)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6)培养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搜集资料,学会在课外进1 / 3行观察,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细化解读课程目标 4.写话(1)写实的作文,要强调如实表达,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

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

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5.口语交际(1)重视学生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2)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3)注重培养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四至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四至六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奔腾的骏马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马的兴趣。

)2.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

马是吉祥、幸福、奋斗、成功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燕(yān)山月似钩金络脑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根据古诗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予以肯定。

(板书:沙如雪月似钩)(诗的前两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即为比;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也就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2.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思考。

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板书:金络脑踏清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骏马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赞美、喜爱之情。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受到重用,从“何当”一词可以看出来。

“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可见这只是诗人的希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讨,感受深义。

1.师:现在大家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点击幻灯片,展示古诗)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感悟,齐读古诗。

2.学到这儿,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⑴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⑵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②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⑴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⑵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
小来判断的。

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⑶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⑷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
的。

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由于视觉的误差。

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

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

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⑴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⑵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⑴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⑶学生背诵课文。

2 匆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⑴注意“涔、潸”的读音。

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

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5.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