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向科学发展转轨的大趋势下,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仅是农牧业自身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在今后的“三农”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起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科学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科学定位农业的发展方向、科学改进农业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州农牧业工作实际,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对我州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我州具有优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州中药材生产有着辉煌的历史,1952年-1990年,我州当归收购量达8657吨,年均收购量达吨,1978年我州当归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1万亩,当年产量870吨,××州维西县在当归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1974年受商务部表彰并命名为全国十四个当归基地县之一。
秦艽和当归因产量高、质量好,曾经是我州中药材的拳头产品。
但是,农村体制改革后,原有的药材购销体系被打破,只有少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药材,加上药材市场大起大落,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从业人员有减无增,全州中药材只有零星种植,由于规模少、种植分散、产量低、利润薄、风险大,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作为××州特色和优势的中药材产业逐步没落。
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中医药产业发展——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中医药产业发展——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宝贵资源,也是现代医学宝库中的一大瑰宝。
随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并在国内和国际上广受关注。
为了促进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本文对市中医药产业进行了重点调研和分析,以探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
一、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概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2005年至今,全市中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市场营销不断提升,整个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中药提取加工企业122家,市场竞争激烈,年营业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中医药教育机构达到16所,是全国药材加工、药品生产、中医药教育重镇之一。
二、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1. 优势:(1)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是中药材的故乡,中药的概念和使用历史悠久。
在全球范围内,中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巨大,尤其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2)资源优势:中药材在我国各地有着丰富的种植、采集、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3)技术成熟:中医药疗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产业技术及药物研究逐步提高。
2. 劣势:(1)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由于传统的中药材在种植、采集、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2)产业链条不完善:中医药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体系,由于产业链条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理的价格机制,阻碍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3)国际认知度不高:中国的中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诸多困难,主要原因是对中药材质量的认知不足,导致中药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三、中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建议1. 发展趋势:(1)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加快对中药材种植、采集、生产和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
后被确定为 “国家级 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全 国中
药材(黄芪 、党参 )种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 区”和“国家中医药
产业发展综合试验 区”。其特点为 :一是产业 优势 比较 突出。
种植方面 已建立 了中药材种植追溯体 系建设 ,陇西黄芪 已成
功 申报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和 国家 驰名商标 ;二是集群
四川作 为 中国“农家 乐”发 源地 ,存在 同质化经 营 、产 品 雷同 、类 型单 一等诸多问题。为把农业旅游产业 培育成为繁 荣农村 、富裕 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在 国民休 闲大背景下 ,四 川农 业旅 游亟须创新升级 。一是依托现代 “旅游 +农业观光”
1 产业概况
陇西县积极抢抓国家高度重视 中医药事业 、实施 中医药
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第一章:中药产业的现状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采用天然药材制备的药物。
中药是中国的传统特色医学,具有历史悠久和针对性强的特点。
而中药产业则是以中药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系列行业。
下文将主要介绍中药产业的现状。
一、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中药市场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2019年中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700亿元,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二、产业结构中药产业结构包括原料生产、加工生产、贸易等环节。
在原料生产方面,主要由农民种植药材加工生产方面,主要由中药厂家和制药厂家担当。
而在贸易方面,则是由中药商贸公司、连锁药店等提供销售渠道。
三、面临的挑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的普及,中药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逐步减少的药材资源。
大量的药材资源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中药产业的发展。
其次,制约中药生产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行业监管不到位。
第二章:中药产业发展对策一、建立中药药材基地为了解决中药行业面临的药材资源短缺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组织中药药材基地的建设,优化生产结构,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
二、完善中药产业生态中药产业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还需要逐步拓展中药材基地。
实践证明,中草药种植中应该采取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方法,快速优化中药材种植生态环境,保证中草药材的品质提升。
三、优化中药加工生产中草药材品牌化与国际化是中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优化中药材加工生产,提取活性成分,通过技术升级和装备更新不断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与应用实践相互交融,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命题。
四、加强行业监管行业监管对于中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药生产企业应该遵守相关法规,强化质量控制。
同时,政府也应该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确保中药的生产流程规范、质量可靠。
第三章:未来展望中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文化粉丝,未来中药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一、中药资源丰富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地带,气候湿润,地形多样,植被丰富,适宜中药材生长。
据统计,贵州省拥有常见中药材品种超过3000种,其中有500多种具有药用价值。
贵州省中药材资源主要分布在黔西南、遵义、铜仁、毕节等地,全省中药材面积近300万亩,产量超过30万吨,是国内重要的中药材供应基地之一。
二、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攀升。
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省中药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
中药产业在农村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
以贵州省遵义市为例,当地中药产业以板蓝根、黄精、丹参等为主要产品,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产值超过50亿元。
三、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提升贵州省正在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中药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贵州省中医药大学、贵阳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强科研攻关,积极引进和培养中药产业技术人才,不断提升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贵州省加强中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推动中药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保障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中药产业面临的挑战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药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而有些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药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国内中药市场饱和,出口市场受到国际贸易壁垒和竞争的限制。
中药材资源开发存在浪费和过度开发现象,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
五、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政策的不断支持和扶持,贵州省中药产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未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中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三是积极拓展中药产品的出口市场,拓展中药产业的发展空间;四是推动中药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中药+”产业发展新模式。
关于中药新药开发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6、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在研发过程中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如产学研 一体化合作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 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成功率.另外可以通过组建产业联盟或成立行业协会等方 式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市场拓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发 展潜力.
7、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中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原则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发展.同时应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中药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际医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 的药物研发技术和经验,推动中药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使中药在国 际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三、思考与实践
1、重视人才培养:中药新药的开发现代化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 才支持。因此,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 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内容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 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复方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 步思考和探讨。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药复方研究进行思考。
一、中药复方的科学性
中药复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将多种中药按照 一定的比例和炮制方法配伍而成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 定是由阴阳五行学说所描述的,而中药复方的配伍也是根据这个学说来进行的。 因此,中药复方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其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上。
3、现代剂型与制剂工艺:针对传统中药剂型存在的不足,积极开发新型的中 药剂型,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同时,引入现代化的制剂工艺,如控释 技术、纳米技术等,以提高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亳州是中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然而,当前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市场需求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
为了推动亳州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探讨相应的对策。
首先,亳州应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过度开发对中药材资源造成损害,需要建立健全中药材资源的保护机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加大对稀缺与濒危中药材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中药材种植与开发的区域和规模。
其次,亳州应加强中药材的市场研究与需求预测,提高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调研市场需求,了解市场对中药材品种、质量、价格等方面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避免品种过剩、价格波动等问题,提高中药材的供给质量和市场适应能力。
另外,亳州应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可以建立中药材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相应的检测设施和技术,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对中药材种植、采集、保存等环节的技术指导,提高中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亳州还可以积极探索中药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
可以推动中药材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等机构进行合作,开展中药材的深加工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发中药材的新产品和新用途,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最后,亳州应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标准体系,提升中药材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
可以制定中药材的品种标准、质量标准和加工标准,推进中药材的认证和标识,提高中药材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认可度,促进中药材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总之,亳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市场研究、质量控制、深加工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推动亳州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中药材的品质与竞争力,为亳州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作者杨攀指导教师张正琴论文摘要:亳州是中国四大药都之首,又是神医华佗的故乡和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亳州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
有中药资源170科,4000多个品种,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达七万多公倾。
亳州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药材市场,著名的药乡。
近年来,亳州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亳州市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诸如,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科技应用水平低、交易市场不规范、制假售假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并结合亳州市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药饮片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医药文化旅游药材基地一、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药材种植基地亳州是全国著名的“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目前亳州市有中药材种植专业村800多个,中药材种植110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亳州市正在逐步朝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基地化方向发展。
到目前为止有规范化种植基地8个。
其中白芍、桔梗等8个中药材品种获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示范研究课题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白芷、丹皮两个品种通过良种农业规范认证。
(二)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加工基地全市现有中成药加工企业6家,中药饮片企业超过50家。
其中华佗国药厂现生产片、丸、胶、颗粒、单味药等系列产品70个品种,企业注册商标“华佗”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济人药业公司现生产颗粒剂、中成药、饮片3个剂型1000多个品种,年产值6.86亿元,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中药材饮片生产1600个品种,年产量1万吨,年产值1.6亿元。
全市现有饮片加工企业58家,年加工总量16万吨,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三)建立多元化中药材销售流通模式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
交易中心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中药材年成交额达100多亿元,中药材对外贸易额2890万美元;亳州市另外还有中药材批发市场、中华药都,养生中心(在建)、华佗国际中药城等中药材销售流通中心。
中药材产业链优化与创新路径探索
中药材产业链优化与创新路径探索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中药材产业链的优化与创新成为了当前中药材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中药材产业链的优化与创新路径,以期为中药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药材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中药材产业链包括中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
目前,中药材产业链存在以下问题:1. 产业链环节不完善: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摘环节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中药材的加工环节存在着工艺传承不足、设备陈旧等问题;中药材的销售环节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渠道单一等问题。
2. 资源浪费严重: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摘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如土地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等。
3. 品质不稳定:中药材的品质受到环境、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二、中药材产业链优化的路径探索为了解决中药材产业链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 技术创新:加强中药材种植和采摘环节的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2. 产业链协同:加强中药材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
建立中药材产业链的联盟机制,促进各环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品牌建设:加强中药材品牌建设,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4. 绿色发展:推动中药材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加工技术,实现中药材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药材产业链创新的路径探索除了优化中药材产业链,还需要进行创新,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1. 科技创新:加强中药材的科技研发,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技术创新。
通过研发新品种、新工艺和新产品,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产业链延伸:将中药材产业链与其他相关产业链进行延伸,实现产业链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浅析在循环经济建设我国中药国际市场开拓
商
差 的是 A O N T aae rvdr+ D C D E M ngd Po i e OB。
鳓
S L M n g d Po i r 优 于 A O N T Ma a e rv e Q a a e rv e要 d D E ngd P i r o d
i 祈在 循环经i 斋建设
莪 国 【 药 国 际 市场 开拓 l 】
涂 娟 西南 科技 大学 经济 学院
[ 要 ]随 着 全球 回 归 自然 的 潮流 ,循环 经 济 的 大 发展 ,中 摘
从 O B 和 O E B的对 比 来 看 , LD DC LD O E B要 优 于 O B 。 D C AS .N t A cs 数据 库 连 接 : P e与 ces < % @ I otN mepc = ss m dt oeb mpr a sae yt a l ”% > e a d < % @ I otN m sae = ”ytm dt”% > mp r a epc s s aa e < % @ I otN m sae =”S s m I ” mp r a epc yt O %> e < % Dm dcn s l b oncodcn nw Oebonco i bonaOe C netnbon= e l C net n d i d i
题 ,只 是 环 境 问 题 的 外在 表现 形 式 ,而 内 在 的 根本 原 因 ,则 在 于 人 类 社 会 自身 。 社 会 问题 的解 决 是 实现 循 环 经 济 的前 提 和 基础 。
五 总结
A P E 现 有 的 A P 构体 系上 跨 出 了一 大 步 ,其 整 个 S .N T从 S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药资源约束条件下中药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
来 的文化密不可分, 但在新时期, 中药经济的发展面临现代医药 的冲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需求, 因此, 中药产业又是一个相 对年轻的产业 。 国中药经济 的发展现状表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 我
例增长, 但当A 增长达到某一数值时, 尽管再投入 K , 、LA也不
再增加, A达 到极 限状 态开始, 从 所有 K 、L追加投入单独 作用 于生产。在 A达到极值后, Y不可能与 K 、L成等 比例增长 ;如 果生产 函数是 固定或递减 的规模收益, 即使总的 Y 上升 , 但单 位资本一 劳动所产生 的 Y将不 断下 降。如果 生产 函数呈递增规
关键 词:中药资源;中药经济
中图分类号:R 8 22 文献标识码 :C 文 章编号 :10 —342 0 )300 -2 0 55 0 (0 70 .0 30
1 7种, 20 8 其中药 用植物 1 4 116种, 药用动物 1 8 种, 1 药用矿 5
“ 十一五 ”时期, 我国大力推 行循环经济 , 设资源节约 建 提供了 良好的机遇 。中药经济 的发展 面临两方面 的约束 : 一是
析和探讨 。 1 我国中药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药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资源。 中药的发展和我国几千年
中药 资源 虽是 可更 新的 自然 资源, 但对药用动植物进行掠夺 式
的采集和捕猎, 忽视了动植物 的生长和增殖规律 。 另外, 很多地
区盲 目砍伐森林, 不适 当开垦农 田, 破坏 了药用动物 、 植物 的生
中医药生态化种养殖循环经济模式浅析
中医药生态化种养殖循环经济模式浅析首先,中医药生态化种植和养殖是该模式的基础。
中医药生态化种植和养殖强调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来种植和饲养中药材和中药材生产的动物。
通过选择适合的土地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导向,促进中药材和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医药生态化种植和养殖中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该模式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中药材产生的残留物和动物饲养产生的粪便等,以生物质肥料、饲料和能源的形式回收再利用。
通过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再次,中医药生态化种植和养殖的循环经济模式强调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该模式通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包括从种植和养殖开始,到加工和销售的整个过程。
在产业链中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通过中药材的加工和提炼,将其转化为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中医药生态化种植和养殖循环经济模式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该模式强调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措施,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该模式还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之,中医药生态化种植和养殖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以中医药资源种植和养殖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产业链条延伸,实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保护中医药资
源和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中药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学文化的重要体现。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在中药生产、加工、使用等环节中,对中药资源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
下面将从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的概念、意义、模式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概念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废弃物、剩余物和废水等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价值。
它不仅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意义1.减少污染物排放中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剩余物和废水等,如果不进行回收再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通过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回收再利用中药资源,可以减少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废弃物处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循环利用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3.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循环利用对于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回收再利用中药资源,可以保证中药产业的稳定发展,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源保障。
三、模式1.废弃物再利用模式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中草药渣、污泥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回收再利用。
例如:将废渣制成有机肥料或饲料等。
2.剩余物再利用模式在中药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物,如煎煮后剩余的渣滓等。
这些剩余物如果不进行回收再利用将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回收再利用。
例如:将剩余物进行干燥后制成中药饮片等。
3.废水回收利用模式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果不进行处理和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回收再利用。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摘要】贵州省中药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中药资源情况、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贵州省中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为今后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也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了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中药资源、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发展问题、总结、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传统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深厚的中药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增加,贵州省中药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贵州省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条件适宜,适宜生长各种中药材,尤其以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等地中药资源丰富。
贵州省政府也加大了对中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中药产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贵州省中药产业要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与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中药资源情况、市场需求、政策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推动贵州省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通过对中药资源情况、市场需求情况、政策环境以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总结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中药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中药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研究问题及背景循环经济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再生。
在中药产业中,中药废渣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中药废渣主要包括中药材经过提取后剩余的固体废弃物,如渣滓、渣饼、渣酒等。
大量的中药废渣处理不当,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生物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在循环经济视角下有效处理和利用中药废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实地调研、实验研究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循环经济视角为指导,探索中药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首先,对中药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现状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医药企业、中药材市场以及中药废渣处理企业,了解中药废渣产生的实际情况、处理方式和技术手段。
其次,进行中药废渣的分析和试验研究。
选取代表性的中药废渣样本,使用化学和物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和特性研究。
同时,设计实验,探索中药废渣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和途径,如生物转化、能源回收等。
再次,利用统计学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对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得出定量和定性指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根据实地调研和试验研究所得数据,对中药废渣的组成、特性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
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中药废渣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优化方案和操作指导。
同时,将实验结果图表化呈现,以便于读者对数据的理解和结果的评估。
结论与讨论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中药废渣的组成和特性对其处理和利用的可行性具有重要影响。
2. 生物转化是中药废渣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可行途径,但具体操作要做到合理、高效、环保。
3. 能源回收是中药废渣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但需要克服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困难。
4.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中药废渣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天津中药产业发展趋势
天津中药产业发展趋势天津中药产业发展趋势引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
随着全球对中医药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天津中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天津中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政策环境1.国家政策支持: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天津中药产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研发资金补贴、科技创新奖励等。
2.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中药作为具有独特疗效的天然药物,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天津中药产业将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和机遇,包括提高中药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创新中药饮片加工技术等。
3.医保政策调整:国家正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鼓励采用中药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这将为天津中药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市场需求1.国内中药市场: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疗效的认可,国内中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天津中药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需求,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等。
2.国际中药市场:随着中国中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中药市场也将迎来发展的机遇。
天津中药企业可以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市场,增加中药出口。
三、科技创新1.药材优化栽培技术: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天津中药企业可以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优化药材的种植、收获和储存过程,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2.中药研发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新型中药产品。
天津中药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等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3.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和效果。
天津中药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中药饮片生产设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学分析技术,提高中药饮片的活性成分含量和生物利用度。
四、未来发展建议1.加强产学研合作:天津中药企业可以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中药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凸显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凸显中医药价值对于中医药,国人似乎有着复杂的情感:一边火热地看着各卫视的中医养生节目,有时还会被伪中医蒙骗;一边积极地寻求中医药治疗疾病,同时还担心中药的质量。
在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欧盟今年却试图对中药关上大门。
如何看待中医药?中医药应该怎样发展?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多位中医界委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必要性:四大作用凸显中医药价值在本届两会上,提出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委员不少,其中就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中医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不太重要。
将中医药纳入国家战略有必要吗?”面对媒体记者的提问,王国强说:“尽管近代以来中医药历经坎坷,甚至屡受质疑或否定,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迅猛发展,在参与深化医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显示出重要价值。
”王国强分析,这些价值体现在:一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费用比较低廉,深受群众欢迎,可为深化医改、改善民生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中医药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科技资源,有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医药相关健康产业,贯穿整个产业链,是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中医药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
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有助于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王国强对中医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寄予厚望。
在他看来,中医药产业具有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特征,是典型的绿色产业。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
“所以,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有重要意义。
”可行性:科技产业文化基础已筑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委员认为,一项事业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少不了的条件和基础是战略意义和新兴产业特征、科技创新体系、一定的发展基础等。
从这一角度看,“中医药已经完全具备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条件”。
中药材品牌与中药材品质价值提升路径研究——以现代农业(川芎)及循环经济全产业园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22,28(04)作者简介:罗娟(1995—),四川成都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方向为农业园区规划工作。
收稿日期:2021-10-11中药材品牌与中药材品质价值提升路径研究——以现代农业(川芎)及循环经济全产业园为例罗娟孙强李传昊魏成轩(四川中农富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医药行业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关注。
中药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中药材的品牌和品质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药材品牌和中药材品质价值提升,对于推动中医药复兴、农业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探讨了中药材发展的前景,以彭州川芎为对象,分析了川芎产业发展、市场和存在问题;并以提升道地产区川芎品牌和川芎品质价值为目的,以川芎现阶段面临的农业科技、农业生态、产业链增值三大问题,以及模式、科技、绿色、品牌4个解决路径为启发,探讨了中药材品牌与品质价值提升路径。
关键词:中药材市场;中药材品牌;中药材价值;彭州川芎;循环经济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4-0026-03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Valu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A Case Study of Modern Agriculture (Chuanxiong)and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ParkLUO Juan SUN Qiang LI Chuanhao WEI Chenxuan(Sichuan Zhongnong Futong Horticulture Co.,Ltd,Chendu 610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lin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arrival of the post-epidemic era,the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In addition,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r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of our country,and the brand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av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a result.The enhancement of the brand value and qual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es.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rospects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and takes Pengzhou Chuanx⁃iong as the object.The three major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gricultural ecology,and indus⁃trial chain value added at the emergence stage are proposed,and four solutions are proposed:model,technology,green,and brand.In this way,we would explore the ways to enhance the brand and qual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Key words: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rket;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rand;Chinese herbal medicine value;Peng⁃zhou Chuanxiong;Circular Economy自2016年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起,中医药发展就上升为国家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1研究背景我国中药产业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小规模工业企业向现代工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2012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5156亿元,已经超过医药产业总产值的1/4,每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3年中药产业产值约占到医药产业产值的1/3,且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出医药工业整体水平9.0个百分点,高居全行业第一。
2014年1-7月,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12878亿元,同比增长16.1%,单只中药饮片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77亿元。
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中药产业也面临严重的问题。
近年来掀起一股植物资源利用热潮,中药材大量开发,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一些野生药材和优质、稀有中草药缺乏保护而遭到严重破坏。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数据显示,稀有及濒危植物物种已由2005年的168种增长到2014年的392种珍稀濒危植物。
同时,中药材中的有机质大量输出农田生态系统,随着药材种植年限的增加,轮作单一,施肥不合理,养分元素比例失调,土壤肥力逐年衰退,导致原材产量较低,质量下降,经济收益减少。
在中药材的利用过程中,药用部位仅占植物的较小一部分,药材生产基地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非药用部位,导致药用植物副产品利用率低下。
2循环经济概念简述传统经济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活动整合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闭环过程,对供应链管理要求在传统产业经济的线性模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延长生产链,即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
所遵循的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高效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系统(recycle),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更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战略目标。
3发展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3.1节约中药资源,提高中药材利用率中药废渣利用率低,造成了严重资源浪费。
中药药渣里面富含有纤维、多糖、蛋白等有机物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
经测定,经过60%的乙醇在人参进行提取后,测量其干燥品的药渣,发现每100g药渣中仍含有人参总皂苷196mg、十多种氨基酸,同时还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中药产业循环经济通过提高生产工艺,增加中药药渣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量,将再生资源重新投入生产,节约了中药资源。
3.2严格原料选购,保护人民健康中药药渣一般为湿物料,极易腐坏,乱排乱放将严重污染环境,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以食用菌产业为例,目前其生产上用的棉籽壳原料农药残留较高,以此为原料生产的食用菌农药残留就可能超标。
同时棉籽壳中含有对男性生殖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棉多酚化学成分,因此食用菌的品质大受影响。
中药产业循环经济采用清洁生产,严格控制中药原料的选购,在生产过程的每一步保证药品的安全,限制污染排放在规定范围内。
3.3降低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生态水平日益恶化,世界人口激增,各种资源面临枯竭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缓解资源短缺。
中药产业循环经济通过对中药废物的合理收集和再利用,减少了中药废弃物的直接排放,降低了中药产业对水源,空气,土壤,植被的污染。
在国家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的情况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利国利民,保证中药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4中药产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中药产业想要发展出成熟的循环经济模式,无论是企业内部生产工艺,还是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都需要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体系主要由四类技术构成,包括中药循环再利用技术、中药资源化技术、中药系统化技术、环境监测技术。
4.1中药循环再利用技术中药循环再利用技术是指通过延长中药材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中药资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的技术。
针对具有一定资源化潜力的中药废弃物,可通过微生物、细胞、酶等生物转化,发酵转化技术等;或可采用提取富集、化学转化等适宜技术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利用价值较高的资源性物质,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挖掘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潜力,中药企业生产的中药渣通过药渣深加工厂分类后集中加工可以提取出其中仍有中药利用价值的部分重新返还给各个中药企业加工厂,经过药渣深加工厂加工后的中药渣运输到各个可以再利用中药渣的工厂,如菌类培养基地、沼气池、饲料加工厂、造纸厂、絮凝剂厂等等,沼气池生产的沼气是清洁能源,可以供给养殖场清洁的能源,饲料加工厂的饲料也可以用于养殖场的养殖,养殖场的动物粪便既可以返还给沼气池继续生产沼气也可以作为肥料运输给中药种植基地,最终实现中药渣的循环利用。
4.2中药资源化技术资源化技术指能够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为有用资源或产品的技术。
资源化技术可将生产和消费的废弃物再加工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也可以加工成其他的产品。
资源化技术在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中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产业化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主要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有废纸、废玻璃、废塑料等的加工再生技术。
中药渣同样可以通过资源化技术,将中药渣再提纯出中药成分,再提纯后的中药渣再运输给沼气池、饲料加工厂变为沼气饲料等有用的资源和产品。
4.3中药系统化技术中药系统化技术是从系统工程角度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及技术组合,实现物质、能量、资金和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
系统化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多产品联产技术和产业共生技术。
前者是通过多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进行科学分配来生产不同产品,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对副产品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后者则将不同的产业耦合在一起共同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某一产业生产的产品或废弃物,可作为另一产业的生产原料。
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可以同时运用这两种系统化技术。
多个中药厂和中药培养基地可以通过聚集,将药材通过科学有效的分配给需要不同药材甚至同一药材不同部位的中药厂进行生产,某一中药厂不需要的药材部位可以给需要这一部分药材的中药厂,提高药材资源的利用效率,把和中药产业循环经济有关的产业耦合在一起。
4.4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环境状况,即检测污染物和其他在自然过程和人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技术。
环境监测技术是促进上述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发展的技术基础,没有该项技术,就无法准确计量各个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从而使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及法律手段的运用缺乏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可以监测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促进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5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药废弃物的产生源于药材原料生产、药材初加工与饮片加工、中药制剂以及含中药的健康产品等资源性产品制造过程,主要包括:药材栽培(养殖)生产过程产生的传统“非药用部位”;药材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及破碎组织、碎屑粉渣等;在中药制药等资源性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
基于上述中药产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在本模式图中,存在着三个主体,分别为中药企业,药材种植基地,药渣深加工厂。
主体作为中药产业循环经济中的开端与终端,在循环模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即本模式围绕着这三个主体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以下是对此三个主体的介绍。
5.1中药生产企业中药生产企业指的是主要经营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以及中成药生产的企业。
由上诉构建的模式图可知,中药生产企业在循环经济模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是该模式的全部开端和部分终端。
中药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药废渣,经过进一步加工后,作为酒厂、造纸厂等的原料;药渣进行深加工后,又可用于再生产药品,这个循环的核心企业在此模式中的运行效率决定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5.2药材种植基地现阶段,大多数中药企业通过向种植药材的当地药农收购的方法获得原材料,中药植物园大多作为科研与教学用,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少数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园,中药材种植园是中药企业的原料基地,通过对中药原材料也就是中药材的统一规模化的种植,使中药企业可以直接就地取材,减少了原料的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也保障了原料药材的质量。
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种植,缓解了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减少对野生中药植物的过度开采。
可见药材种植基地是该循环经济模式的资源根本。
药材种植基地的灌溉用水要求不高,中药生产企业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就可用于灌溉,水资源再次被循环利用。
5.3药渣深加工厂首先,药材深加工厂将中药渣从中药厂中进行低价收购,即药渣深加工厂最早接触中药厂排放的废物。
然后,再由其作初步的处理,由于经过生产后排放出来的药渣大多杂质较多,难以直接利用,中药深加工厂可将其进行干燥、纯化、分类等处理。
最后,药渣深加工厂再根据有效物质的差别将其分别卖给絮凝厂,造纸厂,食用菌培养基地,有机饲料厂,有机化肥厂等专业处理机构利用。
药渣深加工厂是药渣废物再利用的关键环节,把中药生产企业和该经济循环模式内的其他企业有机联系在一起,起到了一定的枢纽作用。
5.4科研机构大多数中药材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入药,尤其是中药生产企业在制作中药制剂等时,通常只是提取药材一部分内的成分,而非有效部位大多都会被浪费。
科研机构对药用植物的非有效部位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另提取出其它有价值的成分。
科研机构对资源的深入开发、创新,无疑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从长远发展看,科研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5循环方式中药厂产出的物质,主要有四类,除了产品中成药外,其他三类分别为中药渣,制药废水,中药非药用部位。
药渣深加工厂将药渣收购后经过处理分配给上文阐述的专业转化机构进行处理。
中药渣投入沼气池可生成沼气,是清洁能源,同样,沼气池也可以利用养殖厂中的动物产生的粪便为原料,产生沼气,可供给周围厂房能源使用。
一些药渣富含纤维素,可以成为纸张的原料;一些药渣含有絮凝物质,可以用来处理污水,而水又是造纸工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虽可以成立造纸废水厂,进行造纸,废水可有中药企业集群排放的废水提供,造出来的纸张可返回中药厂制作包材。
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不仅可以利用于造纸,也可将其应用于厂房环境的清洗,如果技术过关,处理后的水达到一定标准,也可将其利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灌溉。
养殖场中的牲畜,可以喂养由中药渣转化的有机饲料。
其中动物产生的粪便可以结合转化后的中药渣制成有机肥料,应用于中药材植物园的植物种植。
中药材植物可以直接被中药厂为原料投入到生产,也可以由科研机构将中药材有效部位与无效部位提前分割,有效部位流入中药厂进行生产,植物的无效部位直接流入药渣深加工厂进行二次处理,经处理后,可将植物无效部位的转化为其他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二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