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特点研究

合集下载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析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析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析民族声乐是一种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的音乐形式,其在演唱方法和技巧上有其独特性和传统性。

本文将从音乐文化、唱法及技巧等方面探析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

一、音乐文化音乐文化是民族声乐的内在精神和文化根基,它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音乐而言,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民族声乐一般包含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民族舞曲等元素,它们的演唱方法和技巧通常是共性的,如齐唱、对唱、响和、降调、颤音等,这些演唱方式和技巧在不同的民族声乐中的应用也不尽相同。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通常是由音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决定的。

例如,蒙古族的长调和低回音技巧就是由其马头琴的音质和特色决定的,而且在蒙古族的民歌中长调和低回音是十分常见的演唱方式,能够表现出其原始、豪放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壮族的演唱方式则更注重对声音的加强和表达,其演唱中常常使用口鼓、呼吸控制等技巧,能够表现出其磅礴、豪放和草根的文化特色。

二、唱法民族声乐的唱法是指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所运用的发声技能和方法,通常包含喉头共鸣、气息控制、发音技巧、旋律把握等方面。

在民族声乐中,唱法是演唱技巧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演唱者能否完美演绎曲目的关键。

民族声乐的唱法相对于现代声乐而言,更加注重的是天然音色和合唱效果的表达。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可通过清晰的发声、合理的呼吸控制,注重气息的顺畅,使音色更加自然、饱满。

同时,在对节奏和旋律的把握上,民族声乐的演唱者也有其独特的要求。

如在快节奏的演唱中,演唱者通常采用比较短促的气息和更快的发声技巧,从而表现出民族声乐独特的跳跃和激昂性;而在慢节奏的演唱中,演唱者通常采用缓慢的发声技巧和更长的气息控制,能够表现出民族声乐深沉、悠扬的华丽感。

三、技巧除了唱法外,技巧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在民族声乐中,演唱者通常会使用不同的技巧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如颤音、哭腔、冒音等等。

颤音是一种音高波动及强弱起伏的唱法,具有表现情感强烈和情绪激动的特点,通常在演唱曲目的高潮部分使用,能够表现出民族音乐独特的煽情效果。

简述民族唱法的特点

简述民族唱法的特点

简述民族唱法的特点摘要:一、民族唱法的定义与分类二、民族唱法的特点1.嗓音特点2.发声方式3.音色与音域4.旋律与节奏5.表现风格三、民族唱法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四、民族唱法的传承与发展正文:民族唱法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

民族唱法是指在我国各个民族中流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唱方法。

根据唱法的特点和风格,可以将民族唱法分为山歌、小调、戏曲等多种类型。

一、民族唱法的定义与分类民族唱法是具有我国各民族特色的歌唱方法,主要包括山歌、小调、戏曲等。

这些唱法在不同民族、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民族唱法的特点1.嗓音特点:民族唱法强调嗓音的自然与真挚,歌唱者用自然的嗓音去表达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2.发声方式:民族唱法采用真声与假声相结合的发声方式,既能表现激昂高亢的情感,又能体现柔美细腻的韵味。

3.音色与音域:民族唱法的音色丰富多彩,既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有独特的个性。

音域宽广,既有高亢激昂的旋律,又有悠扬动听的曲调。

4.旋律与节奏:民族唱法的旋律富有变化,既有独特的节奏韵味,又有优美的曲调线条。

节奏灵活多变,既有规律性,又有即兴性。

5.表现风格:民族唱法充分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既有热情奔放的表现,又有含蓄内敛的传达。

歌唱者通过表情、动作、唱词等多种方式,展现作品的内涵与美感。

三、民族唱法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民族唱法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各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民族唱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对我国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四、民族唱法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族唱法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我们应该加大对民族唱法的研究、保护与推广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同时,民族唱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借鉴其他音乐形式的精华,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更多素材和灵感。

总之,民族唱法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和特点

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和特点

180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和特点★ 赵梅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受我国不同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唱法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也包括戏曲和曲艺演唱),同时又运用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西体中用,两者结合而成。

而正因为汉语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咬字”成为民族唱法演唱过程中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特点,而中国的民族唱法与汉语言精妙的结合则更加的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的绚丽,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人们演唱民族作品是有借鉴学习的价值,从而能够深情并茂的演绎好一首民族作品,真正做到“字正腔圆”。

一、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随着声乐艺术的新进步,中国唱法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中国唱法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声乐传统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和先进教学方法手段,在深入改革实践中形成的。

它既不同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唱法,又和民族声乐的自然唱法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时代特征。

这种唱法既能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歌曲,又能演唱艺术性很强的艺术歌曲、歌剧及一些难度较大的创作歌曲,并能适应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因此,这种演唱方法应予大力提倡和维护。

“中国民族声乐唱法”是在中国文化环境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歌唱艺术和歌方法,所以被称为中国民族声乐唱法。

中国民族声乐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演唱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并吸收西方唱法的精髓,两者融会贯通结合而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会有它们独特的语言文化,通过对每一门民族语言的研究,可以深入把握每一门民族语言的发音技巧,而正因为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中国的民族唱法与汉语言精妙的结合则更加的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的绚丽。

二、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特点(一)民族声乐唱法是一门歌唱艺术很多时候人们认为,歌唱就是发声去唱,只注重气息、能发出声就可以达到唱歌的目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在歌唱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一个十分要的环节,就是咬字。

在歌唱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咬字的特点,仅仅围绕发声、气息等问题,是不能够完全将作品演唱好的。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及其特点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及其特点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及其特点摘要:我国民族声乐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客观的历史的沉淀,是由中国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语言特征、地域特征、表现方法、审美特点决定的,从劳动起源开始,经历了封建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几个阶段,形成了独立的学派。

关键词:形成发展特点我国民族声乐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歌剧四个方面。

从广义来说,民族声乐是指人民大众(尤其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历史地产生、社会地传承、集体地保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传唱的一种声乐种类或音乐体裁。

实际上现代民族声乐是专指民歌、歌剧而言的。

它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声乐戏曲、曲艺艺术中的精华,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又吸收了美声的科学唱法,形成了用中华民族的民族语言和科学发声的原理,体现中华人民的民族气质、民族个性,符合广大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的歌唱艺术,在我国声乐教学以及歌坛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声乐起源于人类宣泄、表达和沟通的社会本能,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最早产生的歌曲是表现劳动和爱情的曲目,多以吆喝、呐喊为主要演唱形式,节奏简单,演唱方法以自然原始为主。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谱写了三百多手歌曲,并广泛流传。

发展到封建时期,国家建立了音乐机构,并由专人整理、改编、创作、收集,如屈原的《九歌》就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一部大型声乐作品,在曲目与题材上具丰富多彩。

封建中期唐代以后,民族声乐已发展到了空前的繁荣。

国家设立了更加完善的音乐创作机构,并聚集音乐家达一千多人,从事歌曲收集和创作,专门培养音乐歌舞人才,造就了很多技艺著名的人才,民族声乐开始进入正规化、规范化的轨道。

此时创作出很多有价值的歌舞曲目,如唐大曲、宋杂剧,元曲、昆曲,及清代的《京剧》等,清代在全国成立了各种形式的科班,歌唱训练方法要求严格,并写出了一些价值很高的声乐理论,形成了最基础的民族歌唱声乐艺术,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浅析我国民族声乐中的花腔演唱艺术

浅析我国民族声乐中的花腔演唱艺术

浅析我国民族声乐中的花腔演唱艺术【摘要】我国民族声乐中的花腔演唱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魅力。

本文从引言开始,介绍了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和花腔演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在探讨了花腔演唱在不同民族声乐中的运用、技巧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域民族声乐中的花腔风格。

还分析了花腔演唱艺术对声乐表现力的提升以及在当今音乐表演中的地位。

结尾部分强调了花腔演唱在我国民族声乐中独具特色的重要性,呼吁传承和发扬这一艺术形式。

通过对花腔演唱艺术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我国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和动力。

【关键词】我国民族声乐、花腔演唱艺术、起源、发展、技巧、特点、地域、风格、表现力、音乐表演、特色、传承、发扬。

1. 引言1.1 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1.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风格: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如藏族的嘎玛音乐、哈尼族的芦笙音乐、苗族的芦笙音乐等,每种音乐风格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情感真挚深沉:我国民族声乐注重表达情感,歌词通常表现出对生活、爱情、家乡等情感的真挚和深沉,让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3.技巧繁复多样:民族声乐中常常运用各种独特的唱腔、装饰音、变调等技巧,使歌曲更加生动、多彩,展现出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

4.传承历史文化:我国民族声乐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通过歌曲传承和弘扬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

我国民族声乐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繁复多样的技巧和传承历史文化等特点,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我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花腔演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花腔演唱艺术作为我国民族声乐中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

据史书记载,花腔演唱最早起源于唐代,当时的歌手们在演唱时常常会加入各种装饰音,使歌曲更加生动多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腔演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声乐表达方式,并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声乐中得到广泛应用。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民族音乐是指特定民族或地区所独有的音乐形式。

不同民族音乐的演唱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其发声技巧也存在差异。

下面将对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进行分析。

一、喉音技巧:喉音是一种特殊的发声技巧,常见于蒙古族、藏族、土家族等民族音乐中。

喉音演唱是指通过调节喉咙部位的声带和声门位置,使发声方式与普通发声方式不同。

这种技巧可以让演唱者同时发出两个或多个声音,从而达到丰富音乐表现力的效果。

蒙古族的喉音技巧是最为著名和典型的。

蒙古族喉音演唱的发声方式主要包括咽喉音和胸腔共鸣。

咽喉音即通过喉咙的上部和软腭之间的共振来发声,能够产生低沉、深厚的声音。

胸腔共鸣则是通过调节呼吸以及胸腔部位的共振来达到高音和强音的效果。

二、气声技巧:气声是指演唱者通过调整呼吸和发声方式,使声音呈现出空灵、飘逸的音质。

气声技巧在一些民族音乐中被广泛运用,如藏族、彝族等。

藏族音乐中的气声技巧被称为“脱唇音”,即通过整个呼吸系统经过特殊调整,使音色具有柔和、空灵的特点。

演唱者会在发声时使唇部微微张开,使空气通过口腔流出,同时将舌头放平,使气声更加流畅。

彝族的气声技巧则是通过深吸一口气,让声音像泡泡一样,由浓转淡,逐渐消失或者由淡转浓,渐渐涌出。

这种气声演唱方式可以呈现出悠扬动听的效果。

三、共鸣技巧:共鸣是指演唱者通过调整发声时的各个共鸣腔室,使声音更加富有共鸣感和穿透力。

不同民族音乐中的共鸣技巧有所差异。

维吾尔族音乐中的共鸣技巧主要体现在鼻腔共鸣上。

演唱者通过鼻腔的共鸣来增加声音的穿透力和音质的丰富度,使音乐更具民族特色。

四、技巧与自然性结合:尽管不同民族音乐中存在着各种发声技巧,但这些技巧并不排斥自然性的表现。

相反,这些技巧在实践中总是与自然性相结合,使演唱更加真实、动人。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赋予了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通过理解和学习这些发声技巧,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使其在代代相传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

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

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

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民族唱法是指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采用的不同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式。

不同民族有其独特的发声技巧和演唱风格,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喉音、藏族的吟唱、壮族的马蹄咚咚声等。

下面是对一些主要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进行介绍。

1.蒙古族唱法蒙古族的唱法以喉音为特色。

喉音是指通过调节喉部的肌肉使声音变化,呈现出高亢激昂的效果。

蒙古族唱法的喉音主要有“卷舌”、“滚舌”和“隐喉”等。

卷舌是指将舌头卷起,声音从喉咙中产生,高亢有力;滚舌是指将舌头滚动,使声音产生共鸣,独特悠远;隐喉是指将喉结向上提起,通过声带震动产生颤音效果,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蒙古族的唱法通常是富有豪情和力量感的。

2.藏族唱法藏族的唱法以吟唱为特色。

吟唱是一种较为工整的音乐演唱方式,主要通过控制呼吸和共鼻腔发声来表达情感。

藏族唱法的发声技巧有“腔调固定”、“双声部”和“喉音”等。

腔调固定是指唱法中的调式和音程是固定的,表达出一种亲切的感觉;双声部是指通过同时发出两个不同的音,产生合音的效果;喉音是指使用喉腔发出的音,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变化。

3.壮族唱法壮族的唱法以马蹄咚咚声为特色。

马蹄咚咚声是一种模拟马匹奔跑时的蹄声的演唱技巧,通过连续的声音发出,形成一种轻快的节奏感。

壮族的唱法主要有“拱调”、“调腔”和“披韵”等。

拱调是指有规律地运用音高变化,使唱法更具有魅力;调腔是指通过调整声音的音高和音调,表达出深厚的情感;披韵是指利用语音的连读和咬字方式,使唱法更具有韵味。

以上是对一些主要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进行的介绍。

每个民族的唱法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技巧,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民族声乐演唱的特点、表现手法及艺术美感探析

民族声乐演唱的特点、表现手法及艺术美感探析

达到旋律优美 . 字正 腔 圆的 效 果 像 宋祖
英 演 唱 的《 辣妹 子》 , 旋律 欢畅 , 而歌词 中 的字 音 抑 扬 顿 挫 . 使 歌 曲节 奏 和 歌词 结 合
在 一 起 具 有 强 弱 对 比鲜 明 的 感 觉 . 突 出 了
人物情感和地域风格来表现的 特色音调主要通过歌曲的旋律、 调 式 和 节 拍 来 体 现 我 国各 地 的 民歌 旋 律都 具
乐作 品 。 如 陕 北 民 歌 《 绣金 匾》 是 加清 角 的 六声商调 式 , 《 横 山里下 来游 击 队》 使 用 了五 声 徵调 式 山西 民歌 《 走 西 口》 是 七声 清 乐
调, 云 南 民歌 《 小河淌水》 是 五 声 羽 调 式
当 在 不 同 的 歌 曲 中表 现各 有特 色 , 在《 嫂

民族 声 乐 演 唱 的 特 点
民族 声 乐 包 括 各 种 民 族 的 、 民 间 的歌 曲演唱 . 以及 各 地 的戏 曲演唱 . 其 特 点 是演 唱 风格 多样 , 技 巧灵 活 , 效 果富 有感 染力 。 这
旋 律 :陕 北 民歌 则 是 对 称 式 旋 律 居 多 : 而 云 南 民歌 《 猜调》 则 是 说 唱 式旋 律 。
将演唱者 独具一格ຫໍສະໝຸດ 的个人 魅力通过 声 乐 作 品 呈 现 给 观 众 的表 现手 法 二 民族 声 乐 的 表 现 形 式 中 国 的 民 族 声 乐 主 要 是 以 特 色 音调 、
个 方 面。
声 腔 美 感 主 要 通 过利 用 民 歌 、 曲 艺和 戏 曲等 几 种 艺 术 形 式 来 处理 声 腔 . 使歌 曲
只 有 将 全 部 感 情 都 投 入 到 歌 曲 中 才 能 通

关于民族声乐与原生态唱法的异同分析

关于民族声乐与原生态唱法的异同分析

关于民族声乐与原生态唱法的异同分析民族声乐与原生态唱法是两种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它们在音乐风格、发展历史、演唱技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异同。

以下是有关民族声乐与原生态唱法的异同分析:一、音乐风格的异同1.1 民族声乐的音乐风格:民族声乐是指在特定民族音乐中独立形成并传承的一种声乐表现形式。

不同民族的声乐风格各具特色,如蒙古族的呼麦、藏族的咒语、壮族的花腔等。

1.2 原生态唱法的音乐风格:原生态唱法是指在原始社会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唱法,它往往没有固定的乐谱和规定的音高,以简单的旋律、自由的节奏和原始的情感表达为特点。

二、发展历史的异同2.1 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民族声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早的口头传承到后来的记录收集、创新发展,民族声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2.2 原生态唱法的发展历史:原生态唱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在没有文字和记录技术的条件下传承和发展。

它是原始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具有浓郁的原始色彩。

三、演唱技巧的异同3.1 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丰富多样,传统的技巧包括呼吸控制、音准、音色的变化、共鸣的利用、舌面的协调等。

不同民族的声乐技巧也各具特色,如蒙古族的喉音、藏族的辩音等。

3.2 原生态唱法的演唱技巧:原生态唱法注重的是情感表达,它追求纯真和直观的表达方式,没有复杂的技巧要求。

演唱者往往凭借本能和感觉,随着情感的激发和思想的流动进行自由的发声。

四、审美特色的异同4.1 民族声乐的审美特色:民族声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它融合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体验,表达了民族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民族声乐追求自然、真实和淳朴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来自土地的魅力。

4.2 原生态唱法的审美特色:原生态唱法的审美特色在于它直接表达了原始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它以简单、朴素的旋律和情感抒发为主,追求自然、直观的审美感受,让人感受到原始社会的美好和纯净。

朝鲜族民族声乐特色和发声训练方法探析

朝鲜族民族声乐特色和发声训练方法探析

朝鲜族民族声乐特色和发声训练方法探析1 朝鲜族民族声乐发声训练目的朝鲜族的音乐是朝鲜族风俗习惯遗传下来的宝贵财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随着朝鲜族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演变,其语言也随即形成了朝鲜族固有的民族风格,并形成了固有的声音观念和声音色彩:清脆、柔顺、优美。

这是形成朝鲜族音乐唱法的根本基础和特点所在。

发声训练是民族声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声乐演唱者歌唱发声基本功的有效方法。

通过发声训练,可以解决在演唱朝鲜族音乐中各种声音的技术环节遇到的问题,明确正确声音概念,提高演唱的技巧及表现力;可以培养歌唱器官与共鸣器官的协调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

2 朝鲜族民族声乐发声训练方法2.1 语言朝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因其文字属于标音文字,单音节难于表达词意,往往需要上下起伏的多音节才能表达一个含义。

而不同长短、强弱的音节相结合而成的文字可以产生不同的节奏和节拍,因此朝鲜族语言具有很强的旋律性和节奏性。

在声乐中文字是表达感情的核心,深入挖掘词意就成了表现歌曲思想情感与提示歌曲主题的首要环节。

2.2 呼吸歌唱壽命的长短,取决于良好的歌唱方法。

早在一千年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就记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氖氢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褐云响谷之妙也”。

可见在歌唱中气息的从容保持与控制是增强艺术表现力的有力保证,是使声音连贯的前提和基础,是歌唱艺术的生命。

只有靠良好的气息控制运用,才能把共鸣腔体很好的打开使之获得正确的共鸣,才能使咬字吐字变得流畅、连贯并演唱较长的乐句。

2.3 共鸣朝鲜族声乐的发音吸收了西方音乐发声的长处,即利用发声的高位,也可以说是利用多种共鸣。

高音区多用头腔共鸣;中音区以鼻腔和口腔共鸣为主;低音区以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为主,随着发声部位的不同共鸣法也不同。

这样把多用于民谣唱法的真声唱法和多用于高音部的假声唱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美丽动听的混声唱法。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民族音乐演唱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演唱形式,它要求歌手具有独特的发声技巧和表现力。

在演唱民族音乐时,歌手需要运用特定的发声技巧来表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展现民族音乐的魅力和韵味。

一、发声技巧的重要性在演唱民族音乐时,发声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民族音乐通常具有特定的音域和情感表达方式,要求歌手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

发声技巧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歌手的音质、音准和情感表达能力,歌手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发声技巧,以更好地演绎民族音乐。

1. 声音的稳定性在演唱民族音乐时,声音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民族音乐通常具有较为特殊的旋律和音调,要求歌手能够稳定地唱出高低起伏的音调。

为了保持声音的稳定性,歌手需要通过呼吸控制和声音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质和音准,使得声音能够更加稳定、清晰和富有表现力。

3. 声音的穿透力4. 民族音乐的特色在演唱民族音乐时,歌手需要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内涵,从而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歌手可以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和研究来提高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得自己的演唱更加纯正、传神和感人。

三、发声技巧的训练方法1. 呼吸训练呼吸是演唱的基础,良好的呼吸技巧能够帮助歌手保持稳定的声音和优秀的音准。

歌手可以通过平躺或坐姿的方式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使得自己的呼吸能够更加深沉、稳定和持久。

2. 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提高声音稳定性和柔韧性的有效方式,歌手可以通过发声音阶或咬字练习来增强自己的发声能力,使得声音能够更加纯净、舒展和可控。

四、发声技巧的演绎实例1. 张信哲《痴心绝对》这首歌曲是一首融合了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张信哲的演唱将歌曲中的情感和韵味表现得非常到位,特别是在高潮部分的发声技巧上,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声音将歌曲的情感传达给听众,使得整首歌曲更加充满感染力和震撼力。

2. 费玉清《月亮代表我的心》五、总结民族音乐演唱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韵味的演唱形式,它要求歌手具备优秀的发声技巧和表现力。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民族唱法是一种独特的声乐表现形式,它融合了民族文化和音乐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在民族唱法中,发声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歌唱者的音色和表现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

首先,民族唱法的发声要求具有较强的气息控制能力。

在唱歌时,歌唱者需要通过调整呼吸来控制气息的流动,使得声音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出去。

这就需要歌唱者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呼吸训练,提高气息的控制能力,使得声音能够更加有力、富有表现力。

其次,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共鸣能力。

共鸣是声音在人体内部的反射和放大,它能够使得声音更加圆润、饱满。

在民族唱法中,共鸣的位置和方式都有着特定的要求,歌唱者需要通过练习和体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共鸣方式,使得声音能够更加富有魅力和感染力。

此外,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还要求具有较强的音准感和音域掌握能力。

音准感是指歌唱者对音高的把握和控制能力,而音域掌握能力则是指歌唱者能够唱到的音域范围。

在民族唱法中,音准感和音域掌握能力对歌唱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决定了歌唱者能够表现出的音乐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还要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需要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使得歌曲能够更加生动、感人。

这就需要歌唱者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情感的体验和表达,使得自己能够在演唱时,真正地将情感融入到声音中去。

综上所述,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它需要歌唱者具有较强的气息控制能力、共鸣能力、音准感和音域掌握能力,以及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只有将这些能力完美地结合起来,歌唱者才能够真正地驾驭好民族唱法,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希望广大歌唱爱好者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练习中,认真钻研发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为民族唱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族声乐作品《文成公主》的音乐特点及演唱研究

民族声乐作品《文成公主》的音乐特点及演唱研究

11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1民族声乐作品《文成公主》的音乐特点及演唱研究李宜璇摘 要:《文成公主》是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一首民族叙事性声乐作品,由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张明河作词,由王庆爽首次登台演唱。

该曲以文成公主的形象作为主角带入演唱,集中表达的意思是文成公主自愿远去西藏和亲的行动,为汉藏两族的和平友好关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不仅为西藏地区带去了各种优秀的中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促进了西藏地区各方面的快速发展,还带领藏族同胞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而且巩固了大唐的疆土和平稳定,百姓安乐。

歌颂文成公主的伟大,赞扬文成公主的大气。

该文主要从声乐角度出发去论述用正确的声乐技巧表达歌曲的情感与构思,解决演唱中的发声及发音的重难点问题。

以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歌曲背后的故事情感,为进一步的歌唱表达做准备,做到以情带声的演唱。

关键词:文成公主;音乐特点;演唱研究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李宜璇(1997-),女,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一、历史上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大唐宗室之女,公元641年是唐朝和西藏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年,松赞干布请求和亲,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同时陪嫁的有释迦佛像、各种金玉饰物、珠宝、家具、直接烹饪的食物、多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各种名著经典、当时先进的工技著作、治病药方、医学论著、诊断法、医疗器械还有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它们与文成公主一路长途跋涉,从长安到吐蕃,几经坎坷波折,历时三年到达雪域高原西藏。

从此唐蕃喜结姻亲之好,开创了友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敬爱这位有着巾帼豪杰的气度,贤良淑德的品德、大气多才的智慧的大唐公主,耗费物力财力为她筑城,修建了规模宏大、富丽壮观的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重视文化涵养且酷爱中原文化,在位时改以往的旧文化传统,向汉文化靠齐,甚至送王室贵族到大唐学习汉族的优秀文化。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民族唱法是一种独特的声乐表现形式,它融合了民族文化、音乐艺术和声乐技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而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是其表现力和魅力的重要来源,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

首先,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注重气息的运用。

在民族唱法中,气息是声音的基础,唱者需要通过合理的呼吸控制来调节声音的高低、音色的明暗,因此唱者需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充足的气息储备,以便在演唱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气息,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其次,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注重共鸣的运用。

共鸣是声音产生的重要环节,唱者需要通过正确的发声方式,使声音在口腔、鼻腔和喉咙中形成共鸣,从而产生出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

在民族唱法中,不同的唱法会有不同的共鸣部位和共鸣方式,唱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唱法要求,灵活运用共鸣,使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

此外,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注重音准的掌握。

音准是声乐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唱者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使自己能够准确地掌握音高、音长和音色的变化,从而在演唱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音准,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清晰、准确的声音表达。

最后,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注重表情和情感的表达。

在民族唱法中,表情和情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唱者需要通过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使演唱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因此,唱者需要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表情演绎,使民族唱法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之,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是民族声乐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唱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好呼吸、共鸣、音准和情感的运用,才能够在民族唱法表演中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民族声乐表演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点与艺术特色研究

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点与艺术特色研究

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点与艺术特色研究
白族大本曲是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重要传统音乐表演形式,源于中国云南省民族音乐。

它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

白族大本曲有着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艺术特色。

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节奏明快:白族大本曲以节奏快速、活泼为特点,曲调轻快欢快,给人以活力和旺盛的感觉。

2. 音调高亢:歌曲中音调高亢,要求演唱者发声高亢有力,声音要富有穿透力,以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3. 乐器伴奏:白族大本曲的伴奏基本上是由一些传统乐器组成,如白族赛马帮山歌用扬琴、三弦和笛子等传统乐器进行伴奏,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4. 喜庆节日主题:白族大本曲的歌词大多以庆祝喜庆节日、赞美生活、表达情感为主题,以此为人们打开心扉,表达欢乐的心情。

1. 民族文化背景:白族大本曲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白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体现了白族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2. 色彩丰富的服饰和舞蹈:白族大本曲表演时,演唱者身着传统的白族服饰,配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

3. 独特的音乐美学:白族大本曲追求的是音乐中的和谐美、旋律美和节奏美,重视音乐的情感表达和真实感,使音乐更加优美动人。

4. 社会功能和情感共鸣:白族大本曲在表演中不仅具有社交、娱乐、宣传等社会功能,也能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通过音乐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感恩之情。

民族唱法的歌唱发声技巧

民族唱法的歌唱发声技巧

民族唱法的歌唱发声技巧民族唱法的歌唱发声技巧歌唱发声技巧,是声乐技术宝塔的上层建筑,它的技术内容更高级、更细致、更复杂、更精明,因此,它的难度也就越大。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民族唱法的歌唱发声技巧,欢迎参考!一、起音(Attack)起音是歌唱发声的开始动作。

“起音”这个词,是中国声乐界很通俗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虽开头的音。

从不同的外文上翻译过来的名称,有的称之为“激起”,有的称之为“起首”,还有的称之为“始音”。

实际上,这些名称都是一个意思。

沈湘教授指出:“起音好坏,对发声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起音起不好,找不到正确的起音感觉,后边唱出来的声音都不会好。

一首歌,一开头声音就不对,唱整首歌的声音也对不了,而且越唱越砸。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起音”。

起音之前决不能紧张,在任何音高上起音,心情始终是“轻松安静”的状态,发声器官各部分都不紧张。

这种心理状态,是良好起音的关键。

在此前提下,全身要以松弛而又积极的心态投入歌唱发声工作,使人声“乐器”处在协调的歌唱状态之中,去努力体验“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感觉。

起音时,找到胸口起音的发声位置极为重要。

因为,好的起音声带及喉头是不应该有任何感觉的。

起音之前声带是闭合状态,发音时气息冲开声门,就像“极轻微咳嗽的感觉”。

也卞是说,起音时声门不是向里闭合,而是向外打开。

就在声门打开的刹那间,感觉气息“轻轻一碰嗓子”(声门)就产生出明亮、通畅的音响。

它同“起间时声带向里闭合”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

起音之前深吸气,但不要吸得太多。

发音时,在“吸着唱”的心理感觉中控制呼气的量,同时,以“向下轻微叹气”的感觉使气息均匀而又缓慢地“冲击声门”。

在感觉上,真正的声门没有“冲击”现象存在,只感觉气息“冲击”着胸口“嗓子眼儿”的发声位置,这种起音既干净又轻松。

二、连音(Legato)歌唱发声时,唱好连音,是表现歌唱旋律优美乐感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段。

演唱连音时必须从气息与发声位置两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

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民族唱法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而要想掌握民族唱法,首先要了解其特有的发声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民族唱法。

首先,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与西洋唱法有所不同。

在民族唱法中,发声更加注重气息的运用和共鸣的发挥。

在演唱时,要通过深沉的呼吸来支撑声音,使声音更加富有韵味和表现力。

同时,要注重共鸣的发挥,让声音在空腔中自由挥洒,使音色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还需要注重咬字和发音的准确性。

在演唱时,要注意清晰地咬字,使歌词更加生动有力。

同时,要准确地发音,让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个音节的发声,使歌曲更加动听动人。

此外,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还需要注重音域的掌握和运用。

在演唱时,要根据歌曲的音域特点,合理地运用自己的音域,使声音更加舒展自如。

同时,要注重音色的变化和转换,使声音更加丰富多变,表现力更加突出。

最后,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还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抒发。

在演唱时,要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表现力,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充分地表达出来,使歌曲更加感人动人。

同时,要注重气息的控制和运用,使情感更加饱满,音乐更加动听。

总之,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演唱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通过对发声方法的认真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民族唱法,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魅力和韵味。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民族唱法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进步,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族声乐演唱中音色调控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音色调控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音色调控探讨音色是声音的质地特征,不同的音色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音色的调控尤为重要,能够决定整个演唱的效果。

本文将就民族声乐演唱中音色调控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民族声乐演唱有所帮助。

一、民族声乐演唱的音色特点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其音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民族声乐在音色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西北地区的陕北民歌,其音色粗犷豪放;而云南地区的哈尼族歌曲,则带有浓厚的苍凉感。

2. 语言特色:民族声乐多以方言演唱,因此在音色上也会受到方言的影响。

比如在发音上,方言的特点会影响歌声的音色,使之更贴近民族音乐的表现要求。

3. 音域特色:民族声乐的音域通常较宽,能够涵盖更广泛的音阶,因此在音色的表现上也更为多样化。

以上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民族声乐在音色上的独特魅力,也为音色的调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音色调控的技巧和方法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对音色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从发声、气息和情感等方面探讨音色调控的技巧和方法:1. 发声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要想获得丰富的音色,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一般来说,发声要从低音开始,通过调整声带和喉部的张力来产生不同的音色。

在发声的过程中要注意咬字的清楚,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语言的特色,从而丰富音色的层次。

2. 气息控制气息是声音的基础,良好的气息控制能够帮助歌手更好地调控音色。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要注意用腹式呼吸发声,这样可以使声音更加饱满,音色更加丰富。

在演唱过程中要掌握好呼气的力度和速度,这样可以在音色的表现上更加细腻。

3. 情感表达民族声乐的表演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因此在音色的调控上也要将情感融入其中。

在演唱中,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变化来调整声音的力度、音高和音色,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使之更加动人。

三、案例分析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些著名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在音色调控上的表现:1. 韩磊韩磊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声乐演唱家,他的歌曲中音色的表现非常出色。

浅析侗族大歌发声方法

浅析侗族大歌发声方法

浅析侗族大歌发声方法
侗族大歌是一种独特的民族音乐形式,代表着侗族人民的文化和情感。

侗族大歌的特
点是以发声方式为主导,通过发声产生复杂的音乐效果。

那么,侗族大歌是如何发声的
呢?
侗族大歌的发声方法主要有四种:嗒、击、吐和滑。

嗒是利用牙齿发出带音调的声音,通常用于唱调式曲子的首尾句和结束。

击是利用双手或其他器具打击身体或器物发出音响
的一种发声方式。

吐是通过口吐气息冲击气管,产生气声,通常用于表现激烈情绪的部分。

滑则是利用舌头、喉咙等部位调整气流,产生连续变化的音调,通常用于唱跑调或半跑调
式曲子。

除了这四种基本的发声方法,侗族大歌还有一些辅助发声技巧,如卷舌、洪亮、笑声等。

卷舌是通过舌头卷曲产生的特殊音调,常用于跑调和慢板式曲子中。

洪亮则是利用深
呼吸和腹式呼吸产生的嘹亮的气声,通常用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感。

而笑声则是利用喉部
和口腔的特殊技巧发出的幽默声音,通常用于调节情绪和增加音乐的趣味性。

侗族大歌的发声方法多样化,技巧性很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掌握。

同时,侗族大
歌的演唱也需要具备强大的身体控制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因此,侗族大
歌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交流的表现形式。

总之,侗族大歌的发声方法丰富多彩,体现出侗族人民的独特音乐文化。

通过发声的
技巧和精湛的演唱,侗族大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年第36卷第2期0.引言民族文化中,声乐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族声乐可承载民族发展历史、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及弘扬民族异域风情。

因此各民族的声乐艺术在发展中常会因历史背景不同和民族种族的不同而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这种特征既可成为民族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特点,也可构成国家声乐领域的艺术文化多样性。

为了在更深层次中了解民族声乐的艺术美感,需要各民族成员对不同民族的发声特点进行研究,如此才能扩大民族音乐演唱的广度,真正做到将民族艺术“国家化”。

故针对此,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方向,便极具宏观性的艺术研究价值。

1.民族音乐演唱研究———以演唱声型的特征为主1.1民族音乐演唱的声型特点研究1.1.1声型的概念定义以及介绍声型实际上就是指一种声音上的组合形态,多为人声和发声特色之间的组合形态。

从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背景可知,音乐演唱的本源多在于社会活动和生活状态,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生长的民族同胞们,其个人的音色和歌曲风格就必然会与其他同胞有一定差别。

而这种声音形态上的差异,就是声型的差异。

例如陕北民族民风淳朴,故其音乐演唱的特征也极为浑厚,苍劲有力。

而蒙古族同胞为游牧民族出身,他们的声型则舒展辽阔,悠扬绵长。

这些都是因历史背景和民族常驻地理位置而影响成型的特殊声型,下文将对具体的声型特点进行简单研究。

1.1.2以真声为主的声型研究真声多指人在发声时使用自己的本音和发声习惯,即“真嗓”。

但使用以真声为主的声型并不代表演唱者无需修饰声音,相反,演唱者必须要保证可以在保留自身发声特征的前提下,利用部分发声以及声乐艺术的修饰技巧将真嗓加以“艺术化”后,真声型方能具有切实的艺术价值。

真声型的特征在于,其仅依靠生态震动这一普通形式来发声。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真声型民族如壮族,其民族音乐演唱中的“对歌”就是仅用声带发声,歌曲特征多可展现出浓烈的“真情实感”,极具壮族人民的历史发展特征。

1.1.3以假声为主的声型研究假声型的特征即为不使用真声,这种发声特征虽然也需要通过声带的震动来达成,但其主要的发声部位是声带边缘。

当演唱者使用假声技能时,其需要调整气息来引发声带震动,震动的主体在于声带间气流的流动,这种发声方式比较复杂,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

部分人即使具有民族发声特征,其也需要在后天进行特殊的发声训练,才能够稳定的使用假声型。

目前完全以假声型为主的民族音乐为东畲族的民歌[1]。

1.1.4以混合形态为主的声型研究这种混合形态的声型实际上比较常见,一般高原民族会经常使用混合声型。

如青海地区的各个民族以及新疆维吾尔族。

这是因为在高原地区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空气状态也有别于平原地区,因此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声音大多都比较清亮且音域较广,因此这种嗓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特点研究梁瑞(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8)【摘要】国内的民族音乐大多都具有特殊的发声技巧,而对这些技巧进行研究,能够从生态特征的角度对其具体的技法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因此本文以研究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声特点为核心,分声型、润腔、气息、共鸣腔体等多个发声技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希望文中内容可为民族声乐艺术界以及历史学界的各个学者或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简单的理论参考资料。

【关键词】民族音乐;发声特点;声乐演唱Study on the vo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music singingLiang Rui(Wanjiang College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Wuhu241008)【Abstract】Most of the national music in China have special vocal skills.Studying these techniques can produc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cific techniq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vo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performance.The vocaliz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dispersal,cavity,breath,and resonance cavity are studied in depth.It is hoped tha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some simp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various scholars or researchers in the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s and history academic circles.【Key words】Ethnic music;Vocal characteristics;Vocal singing中图分类号:G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27(2019)-02-0105-02作者简介:梁瑞(1984—),女,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遥105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年第36卷第2期●音状态使用混合形态为主的声型,在不同的歌曲递进特征中转变真嗓或假嗓,能够将民族音乐的艺术特征最大化。

1.2民族音乐演唱的润腔特点研究润腔归属于民族音乐,属于特色声乐技法中的一种。

润腔的技术特征在于对音色和技巧的润色,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令民族音乐演唱的表现特征更加柔和。

但具体的润色结果仍以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为主。

例如在西藏地区,各个民族在演唱音乐时会使用较多的装饰音,这既是该民族的声乐特征,也是使用润腔后所展现出的独特艺术特征。

除尾音润腔外,国内各个民族还常会在民乐基础上加入类似于花腔的行腔技巧。

具有代表性的润腔声乐有内蒙古民歌《赞歌》,以及藏族的《北京的金山上》。

但润腔与真假嗓不同,润腔基本不会整场连贯出现,而仅在各个民族不同的声乐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即可。

这是因为润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民歌中应用过多的润腔时,就会令民族音乐本身的特色被抑制。

故润腔仅能作为从属技巧出现在民族音乐的演唱中。

2.民族音乐演唱中的发声特征分析2.1气口的转换必须具有合理特征在民族音乐演唱过程中,所有需要换气的部分都可以被称为“气口”。

气口会随着歌曲的节奏和音调而形成不同的状态。

例如节奏比较轻快的民族歌曲,其气孔则可分为小气口和中期口,而慢气口则多出现在节奏和音色均比较舒缓的民族音乐中。

因此具体的气口应用方法需要依照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来调节。

调节原则既包含和谐,也包括合理。

所有的运气、偷气以及换气等技法都要均匀的布置在音乐演唱中,气口的转换属于一种二次创作,表演者必须做到气声转换但气断情不断,这样才能保证民族音乐的演唱效果能够展现出预期内的艺术特征[2]。

2.2气息的转换需做到完全灵活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比,民族音乐具有绝对的难度特征。

且以藏族和蒙古族为主的民族音乐,都具有气息转换这一特性。

演唱者只有在演唱过程中能够稳定掌控自身的气息,可以在不同的节奏转换中调整自身的嗓音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表演过程是完整的。

但完整与正确都不能令声乐表演具有艺术性,因此演唱者需在能熟练控制自身声带的状况中,再适当将自身的音质调整到更加适应歌曲的状态。

同时在民族音乐中,声音和语言也要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故表演者的“咬文嚼字”能力也需要相对熟练。

气息需要着重考虑民族语言的发音特征,提气、抽气、颤气需要对应不同的地方语言。

如此才能在呈现民族音乐艺术特征的同时,将其赋予完全的民族音乐色彩。

2.3需将适度性特征运用到共鸣腔体中民族音乐大多都具有严格的故事背景,例如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中,其故事背景就是一位女子在葡萄架前思念她的爱人。

因此这类具有故事特征的音乐需要演唱者高度突出声音与情感的转换特征。

例如演唱者需要使用类似于美声唱法的发声技法,但在表演的进程中要尽可能缩小整体的共鸣型号。

在使用咽腔时,其幅度要尽量控制在较窄的范围内,要将整体音色呈现出一种亲切如诉的特征。

同时,表演者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发音,无论是使用普通话或民族方言都要达到标准装填,进而充分突出以情带声、星神兼备的民族音乐演唱特点。

3.民族音乐演唱歌手的培养特点研究3.1以真声型为主的训练方式对于嗓音较为粗犷的歌手而言,他们比较擅长的音域多为重低音,因此在高音音域中这些歌手通常所使用的技法便无法尽数应用。

对于这类选手,一般推荐他们使用真假音融合的方式。

该方式一方面可以突出他们在低音以及中音音域中的发声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假音技巧来稳定歌手在高音音域中的发挥。

只要歌手自身的声乐演唱功底能够达到一般的专业水准,那么在气息的稳定作用下,多真声少假声这种混合形态的发声方式便会大幅度提升民族音乐演唱的整体艺术感。

同时表演者的表演限度也会适当得到提升。

但该种训练方式存在一定技巧上的难度,即歌手若要稳定假音演唱的质量,就必须要重点联系自身对假音和气口的控制。

同时原音与假音需要具有和谐感,原音真实、假音艺术才是最完美的民族音乐演唱的标准。

3.2以混合形态为主的训练方式混合形态的基本形态与上文中所描述的音乐演唱技巧类似,但在混合形态中假音的占比几乎能够与真音持平。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以混合形态为主的发声训练中,其音域必然比较偏向于中高音。

该训练形态同样具有一定难点,即真声具有浑厚和结实的特征,而假音则具有空虚和较为细致的音色特征。

故在训练歌手时,重难点即在于需要将两种差异较大音区结合时产生的“换声区”加以清除。

但清除只是一个代名词,歌手需要做到是将换声区对整体表演的影响降到最低。

因此歌手可以先选择在低音区融入一些较为平和的假声,两种音色的音调差距不要过大。

而后再根据音乐节奏的基本状态和音调的变动来适时调整假音音调即可。

进入换声区时,演唱者不需要过度刻意处理,要做到气息平稳不增不减,喉咙和音量也要与之前的状态保持平行。

当演唱者的声音可以逐渐放宽或集中时,其再转换到高音区就会令整体状态呈现的较为稳定。

一般在练习的初期阶段,歌者在拓展高音音域时,可以尽量的使用假音。

而当歌者的能力不断提升后,其可以适当的在高音区释放自己的真声,进而加大高低音之间的糅合力度,从而形成更具艺术特征的混合声[3]。

4.结语综上,本文以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特点为主展开了深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