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酶文献
植酸酶基因在工程菌中的表达及初步改造的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植酸酶基因在工程菌中的表达及初步改造的研究姓名:毕士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物化工指导教师:张毅2001.2.20丝!:一摘要f植酸酶能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除去抗营养因子和减少污染,由于植酸盐存在于谷物类和植物性的粕类中,在家禽及其它单胃动物日粮中成功地利用植酸酶的价值超过任何其它的单一或复合酶的综合效益,使得植酸酶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饲料酶制剂。
}/本论文研究了植酸酶基因在工程菌中的表达及初步改造。
以含有植酸酶基因的PMD质粒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植酸酶基因片段,把表达载体pTrcHis2B和PCR产物进行重组,构建成功pTrcHis2B.phyA质粒,转入大肠杆菌JMl09中进行发酵培养。
对工程菌发酵所产生的蛋白质进行了SDS.PAGE分析,f结果表明:植酸酶基因在大肠杆菌JMl09中以可溶性融合蛋白进行表达,分子量约52kD。
按种量为2%,37℃下培养3个小时,然后诱导3小时,可获得较高的表达。
筛选出的工程茵质粒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质粒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连续稀释摇瓶培养144小时后,质粒稳定率在90%以上。
发酵所得酶液的最适pH为5.6,最适温度为55℃,在pH3~8的范围内活性都比较高,40℃以下稳定。
ca2+有激活作用,H92+和c02+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Al”的影响作用较小。
以植酸作为底物时,米氏常数为Km=52.6lam01/L,底物与酶有较强的亲合力。
;、、通过error—pronePCR法对植酸酶基因进行体外随机突变,与载体pTrcHis2B重组后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筛选出热稳定性较高的菌株。
测定突变株酶活与非突变株相近,热稳定性稍有提高,在65℃下30分钟后酶活剩余40%,提高30%。
关键词:植酸酶;phyA丝童堡三查耋三兰堡圭兰堡丝塞:ABSTRACTPhytasecanimprovetheutilizationratio,eliminateanti—nutritionfactoranddecreasetheenvironmentpollution.Phytateexitsintheplantseedsofcornandoilcrop.Thegeneralbenefitisbetterthananyotherenzymeifitcanbeusedsuccessfullyinthefeedstuffofmonogastricanimals,SOphytaseisbecomingthemostpromisingfodderenzyme.Inthisstudy,theexpressionandprimarymodificationofphytasegene—phyAwasstudied.DNAfragmentscontainingphytasegenewereamplifiedfromplasmidPMD4.21byPCR,theplasmidpTrchis2B-phyAwasconstructedsuccessfullywithvectorpTrchis2Bandphytasegene—PCRproducts,whichwastransformedintothehostCell.ECOliJ.M』D9。
微生物植酸酶在体外条件下活性的测定
微生物植酸酶在体外条件下活性的测定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石宝明 单安山 由于添加无机磷导致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增多,污染水源和土壤,同时磷酸氢钙还易导致氟中毒和其他重金属中毒,因此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代替直接添加无机磷日益受到重视。
植酸酶的应用效果,关键在于其在消化道中的活性。
自然界有许多不同的植酸酶来源,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利用微生物(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发酵工程技术生产饲用植酸酶,已成功地应用于猪和家禽中。
本试验是应用这种微生物植酸酶,以玉米、豆饼、麦麸为植酸磷载体,模拟畜禽胃肠消化道环境,在体外条件下测定微生物植酸酶的活性。
1 材料与方法111 试验材料 微生物植酸酶,由德国BASF公司提供。
112 试验设计11211 时间与微生物植酸酶的活性 准确称取玉米、豆饼、麦麸各4g,固定温度为40℃,加入pH为515的乙酸溶液10m L和011g植酸酶,振荡混匀,在催化时间分别为2、3、4、5、6、7、8、9、10、11h后,加入4m ol/L盐酸3m L中止反应,然后置烘干箱中烘干,烘干后用TC A法测植酸磷含量,计算出植酸磷降解率。
11212 温度与微生物植酸酶的活性 准确称取玉米、豆饼、麦麸各4g,加入pH515的乙酸溶液10m L和011g植酸酶,振荡混匀,在催化温度分别为25、30、35、40、45、50、55、60、65、70℃下,反应4h后加入4m ol/L盐酸3m L中止反应,然后置烘干箱中烘干,烘干后用TC A法测植酸磷含量,计算出植酸磷降解率。
11213 pH与微生物植酸酶的活性 准确称取玉米、豆饼、麦麸各4g,固定温度40℃,加入011g 植酸酶,振荡混匀,然后分别加入pH为210、215、310、315、410、415、510、515、610、615、710的乙酸溶液10m L,反应4h后加入4m ol/L盐酸3m L中止反应,然后置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用TC A法测植酸磷含量,计算出植酸磷降解率。
微生物植酸酶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9-11-02作者简介:尹德胜(1978-,男,安徽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工和微生物学。
1植酸酶简介植酸酶(Myo —inositol hexa phosphate phosphohydrotase即肌醇六磷酸磷酸水解酶,属催化肌醇六磷酸脱掉磷酸基团反应的一类酶的总称。
植酸酶已知有3种类型:肌醇六磷酸3-磷酸水解酶(3-Phytase ,EC3.1.3.8﹑肌醇六磷酸6-磷酸水解酶(6-Phytate,E.C.3.1.3.26和非特异性的正磷酸盐单酯磷酸水解酶(E.C.3.1.3.2[1]。
植酸酶的来源主要有微生物产植酸酶及植物产植酸酶,微生物产植酸酶以其生长周期短,酶产量高以及分离提纯比较容易等特点,成为许多实验室获取植酸酶的主要来源。
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真菌,特别是各种曲霉,如无花果曲霉(A.ficunm ﹑米曲霉(aze ﹑土曲霉(A.terrus ﹑黑曲霉(A.niger 等,它们能分泌具有高度活力的胞外植酸酶。
植物来源的植酸酶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植物籽实中的6-植酸酶;另一种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称3-植酸酶。
除了微生物和植物以外,植酸酶还存在于某些动物细胞中。
植酸酶主要应用在饲料上。
除此以外,国外现已开始试用食品级植酸酶处理粮食,以分解粮食的植酸(盐,减少植酸对微量元素的螯合,以提高粮食的营养价值。
他具有提高磷的利用率,预防磷缺乏病,减少环境污染;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食品及饲料的营养有效性以及能量平衡能力等用途。
鉴于植酸酶在多方面的重要用途与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将对于植酸酶的最适pH 值,最适温度,pH 值和温度稳定性,金属离子对酶反应的影响和Km ﹑Vm 值进行初步的研究。
通过研究工程植酸酶的动力学性质,以利于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2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2.1.1主要仪器设备小型三用水箱,国华恒温振荡器,净化工作台,722分光光度计,1810B 自动双蒸水蒸馏器,TGL -16G 冷冻离心机,5202PZT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离心机,高速台式离心机,东芝冰箱,漩涡振荡器。
植酸酶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植酸酶生产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在动物体内易与矿物质形成不溶性盐类,络合蛋白质等,从而抑制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的活性。
降低了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因子的吸收利用。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
植酸酶可作为饲料添加在畜禽日粮中,可改善磷酸盐的利用度。
降低粪便中的磷含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改善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
因而近年来对植酸酶的研究日益增多。
本文综述了植酸酶的生产现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以及植酸酶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植酸酶,基因工程,应用植酸(phytic acid)又名肌醇六磷酸(myoinositol hexakisphosphate),一种抗营养因子,具有极强的螯合能力,可以与钙、镁、钾、钠、锌、铁、铜、锰等矿物质形成不溶性的盐类,是影响多种矿物质吸收的最重要的因素。
植酸在低pH值时可与蛋白质分子的碱性基团结合,络合蛋白质,抑制消化酶如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
所以植酸的存在使多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下降,降低了蛋白质、淀粉、脂类物质等营养因子的消化吸收利用。
植酸酶(phytase),是催化植酸和植酸盐水解成肌醇和磷酸(或盐)的一类酶的总称,系统名称为肌醇六磷酸酶,属于磷酸单脂水解酶,是一类特殊的酸性磷酸酶,能水解植酸最终释放出无机磷。
在植物来源的动物饲料中,大部分磷酸盐是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的。
而单胃动物例如猪和家禽缺少分解植酸的酶。
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异种植酸酶可以改良磷酸盐的生物利用度,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减少磷在环境中的排泄,由此降低了农业生态的负担,并减缓了水生环境的富营养化;同时也减少了动物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后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1 植酸酶的生产植酸酶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但就商业化生产植酸酶而言,微生物是最有前景的。
1.1 微生物生产植酸酶由于来源于微生物的植酸酶作用范围和稳定性较好,易规模化生产,近几年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微生物生产植酸酶。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赵翠燕 许钦坤 柯 野(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农业科学系 广东韶关 512005)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对畜牧业生产与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饲用酶制剂以其高效、安全、低成本等特点,已成为世界新型饲料添加剂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肌醇六磷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它使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60%,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从而减少饲料中磷的添加量,它还可降解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因此对提高畜牧生产效益及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
1 植酸酶的来源1.1 微生物来源植酸酶植酸酶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由于来源于微生物的植酸酶作用范围和稳定性较好,易规模化生产,近几年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微生物来源植酸酶。
产植酸酶的微生物有丝状真菌、酵母和细菌等。
丝状真菌是植酸酶存在的主要领域,Shiel等〔1〕对200种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发现大量的曲霉菌能产生胞外植酸酶,并由土壤中分离到的无花果曲霉NRRL3135能产生最大的酶活性。
产植酸酶的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如嗜酸乳酸杆菌和干酪乳酸杆菌、链球菌(Strepococc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
真菌如黑曲霉是富产植酸酶的主要领域,真菌产生的酸性植酸酶,其最适温度在53~70℃〔2〕,最适p H范围在2.0~6.0〔3〕之间,适用于胃p H值呈酸性的单胃动物。
芽孢杆菌产植酸酶具有近乎中性的最适p H值,酶活性高,热稳定性好,可广泛应用于鱼类饲料中〔4,5〕,大肠杆菌植酸酶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蛋白酶抗性也深受人们关注。
1.2 植物来源植酸酶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着植酸酶,在种子或花粉发芽时,植酸酶将植酸水解为肌醇和磷酸盐,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必要营养。
其作为植物储存磷酸和肌醇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静止的种子中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植物种子在萌发时会合成能够分解植酸的植酸酶,从中分离出具有植酸酶活性的有小麦、玉米、大麦、稻、番茄及麸皮等。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结合,形成不易被消化的物质,而植酸酶能够分解植酸,释放出蛋白
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CHAPTER 02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植酸酶对水产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
植酸酶可以水解植酸,释放出磷,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 磷的排放,降低环境染。
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植酸酶可以释放出植酸中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 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前景 展望
提高植酸酶的活性与稳定性
探索适合水产饲料的植酸酶品种
01
通过基因工程或筛选具有高活性的植酸酶品种,提高其在水产
饲料中的活性。
优化发酵工艺
02
通过改进发酵工艺,提高植酸酶的产量和纯度,进而提高其在
水产饲料中的稳定性。
添加辅酶或激活剂
03
寻找能够提高植酸酶活性或稳定性的辅酶或激活剂,以改善其
基因克隆与表达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植酸酶基因克隆到 表达载体中,实现植酸酶的高效表达。
VS
基因改造
对植酸酶基因进行定点突变或插入等改造 ,提高植酸酶的活性、稳定性或抗逆性。
植酸酶的生产工艺研究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植酸酶,研究发酵条件、工艺参数等对植酸酶产量的影响。
化学合成
研究化学合成法生产植酸酶的工艺路线及优化方法。
植酸酶的作用机制
01
破坏植物细胞壁
植酸酶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植酸,从而释放出其中的营养物质,
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02
促进矿物质吸收
植酸酶能够分解植酸,释放出磷酸和肌醇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能够
被动物吸收利用,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酶制剂——植酸酶
酶制剂——植酸酶早在1915年,Anderson提出天然植酸磷利用率不同于化学分离纯化产品的一个可能原因是饲料成分中存在水解植酸磷为无机磷的酶——植酸酶,并对植酸酶的来源、理化特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从而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发酵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用DNA重组技术使微生物产生植酸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植酸酶生产成本,从而使之得到广泛应用。
植酸酶现已成为饲料酶制剂研究的一个热点,尤其在一些畜禽饲养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芬兰、荷兰、法国、瑞士等。
许多科学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很感兴趣,欧洲、北美和其它地区对此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1994年欧共体、美国、芬兰、丹麦、德国等国的生产企业均前后推出各种植酸酶制剂,并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生产植酸酶的工程菌,为广泛应用植酸酶提供了可能。
一、植酸酶结构及性质植酸酶,又称为肌醇六磷酸水解酶,是一种可使植酸磷复合物中的磷变成可利用磷的酸性磷酸酯酶。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也存在于微生物(细菌、真菌和酵母)。
目前分离出的植酸酶主要有两种:3-植酸酶(EC 3.1.3.8)和6-植酸酶(EC 3.1.3.26),前者最先水解的是肌醇3号碳原子位置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动物和微生物;后者最先水解的是6号碳原子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植物组织。
因此,动物胃肠道可能有三种来源的植酸酶,但主要来源于饲料本身以及来源于微生物合成。
大量高浓度的植酸酶主要存在于无花果曲霉和黑曲霉与小麦麸的培养物中。
因此饲料植酸酶的生产目前主要使用微生物曲霉菌株。
霉菌植酸酶分子量一般在60 ~ 100KDal之间,曲霉植酸酶分子量较大。
如土曲霉为214Kdal,无花果曲霉为85 ~ 100KDal,黑曲霉为200KDal。
细菌植酸酶分子量一般较小,如大肠杆菌为42Kdal,枯草杆菌为38KDal。
霉菌植酸酶通常有一个最适pH,在4.2 ~ 5.5范围内。
植酸酶研究进展
植 酸 的利 用 率很 低 [ 2 ] , 且 不 能被 动物 吸收 的磷 排
放 到环境 中会 对 环境 造成 污 染 。 同时 , 植 酸 易 与
胃动 物 胃肠 环 境 , 因 此 微 生物 产 植 酸 酶成 为各 大 实 验 室进行 植 酸酶研 究 的主要 菌株 [ 6 ] 。
二价 或 三价 阳离子 结合 , 形 成不 溶性 盐 , 阻碍动 物
一
生 命及 生产 活 动口 ] , 因此 在 饲 养 过程 中必 须 要 考 虑 饲料 中磷 添加 量 的问题 。现 今养 殖业 所用 的谷
物 性饲 料所 占比例 很 大 , 谷 物 中磷 的存 在 形 式 主 要 为植 酸 和 植 酸盐 , 绝 大多 数 单 胃动 物 , 如猪、 鸡 的消化道 内缺乏 分 解 植 酸 的酶 , 对 谷 物性 饲 料 中
些 微生 物菌 株所 产 的 植 酸酶 具 有 两个 最 适 p H
峰值 , S h i e l 等 筛选 的无 花 果 黑 曲 霉 ( As p e r g i l l u s
f i c c u m) 所生 产 的植 酸 酶 p h y A 最适 p H为 2 . 5
和 5 . 5 , 适 合单 胃禽 畜 的 胃肠 道 环 境 。微 生 物 源 植 酸 酶大部 分最 适温 度 为 4 O ~6 0 ℃, 可 以适应 单
能最 多的无 机 营养 素 之 一 。在 动 物 饲 喂过 程 中 , 饲 料 中必须 供 给足 够 的磷 , 才 能 维 持 禽 畜 的正 常
高、 活性高、 成 本 低 及适 用 于工 厂化 生 产 等 优点 , 且植 酸 酶 最 适 p H 范 围较 宽 , 一般 在 2 . 5 ~6 . 0 ,
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
含量 高时可使 单 胃动物对钙 的 吸收 率降低 3 %。 酸 碳 原子催 化植 酸释 放无机 磷 , 后依 次释放 其它碳 上 5 在 然 螯合 作用 ,形 成难溶 物 。当 p H值低 于蛋 白质的等 电 位 碳 原 子 上 的磷 。 酸 的胍 基带 正 电荷 , 由于强 烈 的静 电作 用 , 们 易与 酶 大 致 分 为 5类 :h A、 hB 霉 菌 及 部 分 细 菌 来 源 , 它 Py P y 当p H值高 于蛋 白质 等电点 时 ,蛋 白质 的游离羧 基 和 酸 酶 。 组氨 酸上未 质子化 的 咪唑基带 上负 电荷 , 此时蛋 白质
植 酸 还 能 与 动 物 消 化 道 中 的 胃 蛋 白 酶 、胰 蛋 白
时 与 多 种 离 子 结 合 ,其 中 以 Z — a C 一 酸 和 C — nC —u 植 u
的, 后来 又 相继 在 多种 微生 物 ( 如枯 草 杆 菌和 假 单孢 球菌 、酵母 及 曲霉 )R vn rn等 ,9 5 P w r 19 ) ( aida 19 ;o e,9 4 以及植 物 ( 物 籽实 ) 动 物组 织 中检 测 到 了植 酸酶 植 和 的存 在 。 自然界存 在 不 同来 源 的植 酸酶 , 根据 它水解
不成熟 . 建议暂 未能在工 业领域 实施 。 该 进入 2 0世纪 活 且 价格 适 中 , 们 的 出现 , 供 了 生产 中应 用 植 酸 它 提
并 利用 释放 出 的磷 , 用率 9 可 利 0年 代 . 已经研 制成 功 了商 品植酸 酶 , 具有 较 高 的酶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2010年8月(上)收稿日期:20090531;修回日期:20100625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攻0428005-18)作者简介:蒋治国(1977-)男,讲师,硕士.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蒋治国(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动物技术系,广西南宁530226)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34(2010)08-0037-03关键词:植酸酶;植酸;酶活;饲料摘 要:磷是畜禽营养物质中功能最多的营养素之一。
家畜必须从饲料中得到充足的磷才能维持正常生命和生产活动。
本文主要对植酸的性质、化学结构、在植物中的分布等进行解释,同时综述了产植酸酶的菌种来源、植酸酶的适宜催化条件及植酸酶在饲料中的添加对动物消化代谢的影响,并阐明了植酸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植酸酶的发展方向。
磷是畜禽营养物质中功能最多的营养素之一。
家畜必须从饲料中得到充足的磷才能维持正常生命和生产活动,因此在现代畜牧生产中,饲养者必须考虑磷的添加问题。
单胃动物(猪、鸡)饲料中植物性饲料所占比例很大,虽然饲料中总磷含量较高,但可被单胃动物利用的有效磷不足。
植酸(Phytic ac i d )和植酸盐是谷物饲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绝大多数单胃动物不能充分消化、利用植酸和植酸盐中的磷,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这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的磷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植酸盐能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率,植酸还可抑制消化酶的作用效果。
最近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释放出谷物饲料中的磷,使磷能为单胃动物所利用,因此可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量。
1 植酸1.1 植酸的性质植酸的化学名称是环己六醇六磷酸酯,分子式为C 6H 18O 24P 6,结构式为C 6H 6[OPO (O H )2]6,它是一种淡黄色或黄褐色的黏稠液体,易溶于水、乙醇、丙酮,几乎不溶于苯、氯仿、醚和己烷。
植酸酶酶活测定方法的研究
图,
钼蓝法标磷测定曲线
项目 &)/ 8 , &** 8 / 7",’
表+
以发酵液为酶液, 以灭活酶液作 对照菌种酶活测定方差分析
平方和 0 @@ 1 ’( ’" ’( ""’ 6 ’( "&’ 6 均方 0 A@ 1 ’( ’, ’( ’,* & B ’( 7&+ 7
项目 自由度 0 =? 1 菌种间误差 " 实验间误差 ," 总变异 ,&
表" 以发酵液为酶液以灭活酶液作对照菌种酶活测定结果
重复 , ’( ’’+ ’( ,’& ’( "+6 重复 " ’( ,"6 ’( "&) ’( ’’’ 吸光度 重复 + ’( ’’7 ’( ’,+ ’( ,)" 重复 & ’( +/& ’( "*+ ’( ’&6 重复 7 ’( ’,7 ’( &"7 ’( ’,/
表, 培养液无机磷含量与培养时间的关系
," ,6& 培养时间 0 - 1 "& +/ &+7 7)7 &* , &)’
的透析袋中用 ’( "4E5 F9:G 8 盐酸 (H#6( ’) 缓冲液透 析, 透析不同时间发酵液中无机磷含量见表 &。
表& 发酵液透析不同时间的结果
项目 透析 ’( 7- 透析 ,- 透析 "- 透析 +酶液中无机磷含量 0 !2 3 45 1 +( / ’ ’ ’ 体积 0 原液 I 1 ,’& ,,/ ,"+ ,")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植酸酶是一种新型的、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重要酶制剂。
它对提高饲料中磷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减轻高磷粪便对环境水域的磷污染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及工业化生产方法,讨论了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植酸酶是一种水解酶,它能将植酸磷(六磷酸肌醇)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酸。
此酶分两类:3-植酸酶和6-植酸酶。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
磷在植物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植酸磷,由于植酸磷不能被单胃动物直接利用,从而造成磷源浪费和形成高磷粪便污染环境。
另外,植酸磷还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它在动物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会与多种金属离子如Zn2+、Ca2+、Cu2+、Fe2+等以及蛋白质螯合成不溶性复合物,降低了动物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
因此,开展饲用植酸酶的研究,对提高畜禽业生产效益及降低磷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
1 植酸酶的来源及酶学性质早在1907年Suzuki等就在谷粮中发现了具有植酸酶活性的磷酸酶。
第一个纯化的植酸来源于麸皮,研究发现它虽具有植酸酶活性,但植酸并不是它特异性底物。
来源于植物的植酸酶均属于6-植酸酶,最适pH 范围在5.0~7.5,在单胃动物酸性的胃环境中不起作用。
60年代末植酸酶的研究转向最适pH为酸性、酶含量较高的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
许多微生物都能产生植酸酶,尤其在曲霉属中。
1968年Shien等从68个土样中对2000个菌株进行考察发现,在所用的22株黑霉菌中有21株能产生植酸酶。
第一个被分离纯化的植酸酶来源于Aspergillus terreus NO.9A-1,它的最适pH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70℃,此酶在pH1.2~9.0均能稳定维持活性。
从此以后,陆续从十几种微生物中分离得到植酸酶,其中来源于A.ficcum NR-RL3135(A.niger var.awamori)的植酸酶phyA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酸性的条件下有较高酶活性,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饲用植酸梅,其酶学性质的研究也较为深入。
酶制剂——植酸酶
酶制剂——植酸酶早在1915年,Anderson提出天然植酸磷利用率不同于化学分离纯化产品的一个可能原因是饲料成分中存在水解植酸磷为无机磷的酶——植酸酶,并对植酸酶的来源、理化特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从而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发酵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用DNA重组技术使微生物产生植酸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植酸酶生产成本,从而使之得到广泛应用。
植酸酶现已成为饲料酶制剂研究的一个热点,尤其在一些畜禽饲养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芬兰、荷兰、法国、瑞士等。
许多科学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很感兴趣,欧洲、北美和其它地区对此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1994年欧共体、美国、芬兰、丹麦、德国等国的生产企业均前后推出各种植酸酶制剂,并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生产植酸酶的工程菌,为广泛应用植酸酶提供了可能。
一、植酸酶结构及性质植酸酶,又称为肌醇六磷酸水解酶,是一种可使植酸磷复合物中的磷变成可利用磷的酸性磷酸酯酶。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也存在于微生物(细菌、真菌和酵母)。
目前分离出的植酸酶主要有两种:3-植酸酶(EC 3.1.3.8)和6-植酸酶(EC 3.1.3.26),前者最先水解的是肌醇3号碳原子位置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动物和微生物;后者最先水解的是6号碳原子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植物组织。
因此,动物胃肠道可能有三种来源的植酸酶,但主要来源于饲料本身以及来源于微生物合成。
大量高浓度的植酸酶主要存在于无花果曲霉和黑曲霉与小麦麸的培养物中。
因此饲料植酸酶的生产目前主要使用微生物曲霉菌株。
霉菌植酸酶分子量一般在60 ~ 100KDal之间,曲霉植酸酶分子量较大。
如土曲霉为214Kdal,无花果曲霉为85 ~ 100KDal,黑曲霉为200KDal。
细菌植酸酶分子量一般较小,如大肠杆菌为42Kdal,枯草杆菌为38KDal。
霉菌植酸酶通常有一个最适pH,在4.2 ~ 5.5范围内。
植酸酶_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
广西轻工业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2009年5月第5期(总第126期)食品与生物1前言自进入21世纪以来,饲料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其中各种饲用酶在饲料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
在各种饲用酶中研究并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是植酸酶。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以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盐)的一类酶的总称,按照国际生物化学和生物分子联合委员会的命名,植酸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肌醇六磷酸-3-磷酸酯酶(EC3.1.3.8),另一种是肌醇六磷酸-6-磷酸酯酶(EC3.1.3.26)。
它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将植酸酶添加到植物性饲料中,释放植酸中的磷分,不但能提高食物以及饲料对植物磷的吸收利用率,而且可以降解植酸盐蛋白质络和物,减少植酸盐对微量元素的螯合,提高动物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以及植物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动物排泄物中有机磷的含量,同时减少对大自然的污染。
植酸酶自1907年由Suzuki et al.发现到1993年由Gist-Brocades 在欧洲推行植酸酶商业化,已经跨越了87年。
在这段时间内对于植酸酶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包括植酸酶的特性、分子大小以及作用的活性中心,都有详尽的资料。
其中Wodzinski 、Satyanarayana 等对植酸酶的生产、特性、以及其应用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Yiet al.1994年研究确立通过在猪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降低排泄物中肌醇六磷酸的量,同时无机磷的添加量也减少到1-2g/kg 。
Simons et al.1990年研究表明添加植酸酶可明显提高动物对钙、磷消化率,从而降低了磷的排泄量。
但是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植酸酶,会提高动物饲养的成本,因此,怎样降低植酸酶的商业价格,也是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据研究,豆类、谷类、油料、花粉中植酸的含量约占可食性物质总量的1%~2%,植酸是一种有机酸。
1872年左右Preffer 首先发现了植酸,随后在1903年由Postermak 第一个深入探讨了植酸。
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
维普资讯
20 年第 3 06 期
9月出版
陈武根
,
等 :植 酸酶的研 究与应 用
4 7
p H为 8 ,是迄今发现的惟一的碱性植酸酶。微生 . 0
于水 ,所 以降低 了许多微量矿物质 的营养有效性 。
物植酸酶 的最适 p H范 围较 宽 ,一般 在 2 . ., 5—6 0
在 胃和小肠中能够保持较高 的活性 。同一菌株 中往 往 由于同工酶存在而具有多个最适 p 。S os H i n 等 m
加入植酸酶 ,可释放与植酸相络合 的其他矿 物元
素 ,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3 消除植酸酶对蛋 白质的抗营养作用 . 4
ts r u id i i a p r a ea es d e t sp p e . t nh Ke wo d P yi cd P ya e Ap l a in y rs h t a i h ts c pi t c o
植酸 ( ht i,m oioileai hsht) pyca d y-nsohxks opa i c t p e
抗营养因子 ,具有极强的螯合能力 ,可与多种矿物 质如 :钙、镁、铁、锌等螯合 ,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 使一些消化酶、蛋 白酶、淀粉酶 和胰蛋 白酶的作用 受到抑制 ,因此降低 了蛋白质、淀粉、脂类物质的
他酶类 。
2 植 酸酶 的理化特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化利用 , 使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利用率下降。 植酸酶的分子量因来源不同而差异很大 ,一般 植酸酶 ( ht e p y s )是能将植酸或植酸盐水解为 在 3 k 20 D a 0 D一 5 k ,如玉米内植酸酶的分子量为 7 k 6 D, 肌醇 、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由于植酸酶 无花果曲霉 的植酸酶分子量为 8 5 D一10 D k 0 ,黑曲 k 可 以解决植酸带来 的环境及营养问题 ,已经成为饲 料添加剂和酶制剂研究的热点 。
植酸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①根据植酸酶脱磷位点不同, 将植酸酶分为
3 一 植酸酶 、 6 一 植酸酶和 5 一 植 酸酶 。3 一 植 酸 酶存 在于植 物 、 霉菌和细菌 中, 需 Mg 2 参 与, 性 质 稳
目 前发现的植酸酶有三种来源。
1 . 2 . 1 植 物植 酸酶 植 物植 酸酶 存在 于小 麦 、 大麦 、 黑麦 、 豌 豆等 谷 物籽 粒 及其 加 工 副 产 物 中 。多种 植 物 的种 子 和花 粉 中也 大 量 存 在植 酸 酶 , 种 子 发 芽时 , 植 酸 酶将 植物 水解 为肌 醇 和磷酸 盐 , 为种子 萌芽 和幼 苗生 长提 供 必要 的营养 。 1 . 2 . 2 微 生 物植 酸酶
蛋 白质 和氨基 酸 , 并终 止植 酸对其 他 消化 酶的抑 制作 用 , 从 而促 进 机 体 的 消化 和 吸 收 。L e i 等 对 猪 的试 验 表 明 , 植 酸 酶 可 以提 高蛋 白质 消化 率 。 另有 研究 表 明 , 在玉米一 豆 粕 型 日粮 中添 加植 酸 酶, 可 提 高火 鸡 对 氨基 酸 的消化 率 , 而 且 日粮 蛋
的M j a l a l u d i n i i 细菌 , 这 是 第 一 个 从 动 物 中鉴 定 的植 酸酶 , 随后 许 多研究 者试 图从 高 等动物 的血 液 中鉴 定植 酸 酶 未 能取 得 成 功 , 仅 仅 在 鸟类 、 爬 行动物、 鱼类 等 血液 中存 在 。
2 植 酸酶 的作 用效 果
源不 同可分 为植 物性 植酸 酶 、 动物性 植 酸酶 和微
真菌分泌的植酸酶量相对较高 , 特别是曲霉
属 有较 强 的产植 酸酶 的能 力 , 微 生物 植 酸酶 主要
植酸酶的开发与应用
植酸酶全名为肌醇六磷 酸 6 磷 酸水解酶 , 一 植酸酶是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 , 是一种特殊的酸 性磷酸酶 , 能够水解植酸释放 出无机磷。植酸酶 是一种结合蛋白, 含蛋 白质约 2 .%的寡糖 , 73 其 糖链 由半 乳糖 和甘露糖 构成 , 通过天 冬酰胺 以 N 糖 苷键 与 肽 链 相 连 接 。植 酸 酶具 有 Py 和 hA
起始部位为植酸的第 5 位键。在 一1 3 键上 , 水解 产物只有三磷 酸肌 醇。植物植 酸酶适宜 p H值 在 4 8 60 . — . 之间 , p H值为 3O时酶活性显著下 . 降, 甚至失活 , 因而在高酸性的动物 胃中, 以发 难 挥催化 活性。植物植 酸酶热稳定 性差 , 只有在 4 6 ℃的范围内酶活性稳定 ;0 8 c 的情况 7— 2 7 — 0【 = 下, 小麦 、 大麦等 的植 酸酶极易失去活性。未发 芽种子有活性很低的内源植酸酶 , 种子萌发后植
植酸酶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种子和花粉中 , 但 植 酸酶 的活性 因植物 的种类 不 同而有很大 差别 。 在黑麦、 小麦、 大麦、 小麦麸中的植酸酶具有很高 的活性 , 而燕麦、 玉米、 大豆饼 、 菜籽饼 、 棉籽饼 中
的植 酸酶 的 活性 很 低 。植 物 种 子 中含 足 量 的植 酸酶, 这为植酸酶 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途径。
农副产物高附加值的绿色转化技术 , 对于促进农 业 绿 色产 业 化 , 展 我 国 的生态 业 , 色化 学具 发 绿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l 理化 性能
与未分解植酸分子上的磷酸连结 , 形成肌醇多磷 酸脂的复杂形式。植酸酶也可以将植酸彻底分 解为肌醇和磷酸 , 但产量很低。植酸酶作用机理
一
2 一 6
中国饲料添加剂
x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
植酸酶的应用进展王增锋(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052 510303231)摘要:植酸酶是可将植酸分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一类酶,广泛用于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能提高单胃动物对植酸磷的利用, 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降低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以植酸酶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植酸酶的理化性质与植酸酶的种类、来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最新应用及食品中相关应用作了简要介绍,以及应用植酸酶制剂对饲料营养价值与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酸酶来源分类应用问题前景展望植酸酶(Phytase) ,系统名称为肌醇六磷酸酶, 属于磷酸单脂水解酶, 是一类特殊的酸性磷酸酶,是催化植酸和植酸盐水解成肌醇和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能水解植酸最终释放出无机磷。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生物活性通过催化和水解将饲料中丰富的植酸及其络合物分解为能被畜禽利用的无机磷和肌醇,取代或减少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的无机磷。
植物中的磷大部分(60%-70%)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人和单胃动物消化道中无植酸酶,饲料中大量的植酸磷不能被利用而随粪便排入环境,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磷污染,而且,植酸还是一种广谱性的抗营养因子。
近年来,植酸酶被广泛用于促进单胃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其研究对提高畜牧生产效益及降低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因而也成为近来看好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所有单胃动物生产都是以植物性日粮为基础,而植物性日粮中都含有大量的植酸将植酸酶添加到玉米、豆粕、谷物类食物中,可降低植酸、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又通过分解植酸,解除了对磷、钙、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络合作用,提高了饲料潜在的营养价值,相对降低了饲料成本, 减少单胃动物粪便中有机磷的排出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使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植酸酶研究进展及土壤植酸酶应用展望
·综述与专论·2019, 35(7):190-195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 BULLETIN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也是许多国家农业生产重要的限制因素。
从世界范围来看,土壤中的总磷含量较丰富,但95%以上都以无效磷的形式存在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施加外源磷肥一直被作为农业生产中维持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1]。
然而,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磷肥施用后会迅速与土壤中的物质发生磷的固定,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而累积在土壤中[2]。
长期持续施用磷肥不但会造成磷矿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容易引起土壤板结、酸化、面源污染及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3]。
要想解决土壤中磷素的限制问题,根源在于解决磷的利用问题,提高土壤中磷素的利用率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4]。
植酸是土壤有机磷的主要形态,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磷素的重要供给源之一[5-7]。
植酸中固定的磷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需要降解为无机磷酸根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土壤中植酸的降解属于酶促反应,主要依靠土壤微生物产生植酸酶,因此植酸酶在自收稿日期:2018-11-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378),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880416040)作者简介:丁锐,男,博士,研究方向:微生物代谢工程;E -mail :enixer2002@ 通讯作者:陈旭辉,女,博士,研究方向:菌根生态学;E -mail :chenxh017@植酸酶研究进展及土壤植酸酶应用展望丁锐1 陈旭辉2 李炳学1(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2.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 110866)摘 要: 磷元素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之一,开发利用土壤中的磷资源对解决作物的磷素限制意义深远。
植酸是土壤有机磷的主要形态,其矿化分解并释放有效磷的过程是一个酶促反应,植酸酶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酶。
大肠杆菌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大肠杆菌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大肠杆菌植酸酶(PhoN)是一种重要的酶,能够催化植酸的水解反应,将植酸转化为磷酸和低级底物,从而释放磷元素,有助于植物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大肠杆菌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的研究概述:
1. pH和温度:大肠杆菌植酸酶的最适反应pH约为7.0-7.5,而其最适反应温度则在40℃左右。
高于50℃时,酶活性开始迅速降低,低于30℃时则酶活性较低。
2. 底物特异性:大肠杆菌植酸酶虽然可以催化多种不同的底物水解,但其针对性最高的是植酸。
3. 催化机制:大肠杆菌植酸酶是一种双酯酶,可以同时催化两个酯键水解。
其催化机制是通过底物分子的结合,进而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随后酶催化加水反应使酯键断裂。
4. 反应速率常数:大肠杆菌植酸酶的最大催化速率常数约为50-60 s-1,其最小底物浓度为0.1 mM。
其Km值则在0.5-2 mM之间,对于底物植酸的亲和力较高。
总之,对于大肠杆菌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催化机制和生物学功能,为其在农业、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属磷酸单酯水解酶。植酸酶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能够依次分离植酸分子中的磷,将植酸(盐)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同时释放出与植酸(盐)结合的其它营养物质。
A strain with relative higher phytase-producing ability, Aspergillus fumigatus WY-2 was screened from soil. The optimal pH and temperature for activity of the phytase from A.fumigatus WY-2 were 5.5 and 55 ℃, respectively. The gene encoding the phytase was amplified from genomic DNA of the strain by PCR, and a 1.5 kb DNA fragment was obtained and then was cloned into vector pMD18-T. The sequencing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DNA fragment contained a whol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phytase gene. The phytase gene was 1459 bp in length included with a 61 bp intron and encoded 465 amino acids. A signal peptide encoding 26 amino acids was found at 5′end of the gene. There were 7 potential glycosylation sites in the phytase. The present phytase showed 91% identity in otide sequence and 91% identity in deduced amino acids sequence to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A.fumigatus ATCC34625 phytase.
植酸酶作为一种饲料酶,能通过对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的水解从而提高单胃动物家禽和猪的磷的利用率,并提高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的利用率,已被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Nelson,1971;Simons,et al,1990,1992,Jongbloed et al,1990,1996;Cromwell et al,1995;Gordon et al,1997,1998)。随着基因生物工程的发展,植酸酶的商业化生产无论从生产技术工艺还是经济上都成为现实可行。荷兰、丹麦等国九十年代初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微生物植酸酶,并应用到配合饲料中,且相继立法,把它作为一种“绿色磷”用以取代传统的无机磷酸盐,以保护生态环境。但至今植酸酶在国内仍未普及,究其原因,其一是对植酸酶在配合饲料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如植酸酶环保的作用;其二在应用上对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模糊不清,影响合理配方调整;另外,国家政策法规有待完善,如饲料标准中对总磷的限制。上述这些方面也是本文所着重探讨的。1 传统配合饲料存在弊端 常规的畜禽植物性饲料成分如玉米、豆粕、棉粕等含有较高比例的植酸磷(60%~80%)。这部分内源性磷,由于单胃动物如鸡、猪消化道内不含植酸酶,因此几乎不能利用。在常规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在配合饲料中都要添加相当量的无机磷,如常用的磷酸氢钙,但在近几年配合饲料生产中发现,完全依赖于无机磷的添加,会造成以下的一些问题:1.1无机磷源匮乏 无机磷源的匮乏是全球性的,随着畜禽生产和饲料工业的发展,这种现象会日益加剧。我国饲料磷酸氢钙到2000年据业界人士预测需70万吨,目前的生产能力仅为50万吨,明显出现缺乏。1.2质量困扰 一些有害成分如氟,常见于商业磷酸氢钙中,其残留物不易判别。
仅考虑植酸酶相对磷酸氢钙的替代量,不参考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按推荐量添加到饲料中,用石粉补充替代出的磷酸氢钙的含钙数量,其余空间用玉米、麸皮等填充. 根据饲料配方中实际植酸磷的含量确定规矩植酸酶的添加剂量和替代磷酸氢钙的数量。首先计算出饲料配方中植酸磷的实际含量,以此为据确定植酸酶添加量(每克植酸磷添加植酸酶150单位)。然后计算出添加植酸酶后所提供的有效磷,进而确定磷酸氢钙替代量,以及石粉的添加数量,剩余空间用玉米、麦麸等原料填充。 将植酸酶的潜在有效磷的数值输入配方原料数据库,设定饲料配方中总磷需要量(如蛋鸡饲料设定为0.40-0.42%),并设定规矩植酸酶的最高用量,最后利用配方软件系统优化计算。 将所提供的植酸酶的全部营养价值输入配方原料数据库中,在原料用量限制中设定植酸酶得最高用量,不用对配方需要量设定做任何调整,直接由配方系统优化计算最优配方。 植酸酶一般只适于在单胃动物中使用。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能合成植酸酶,因此在饲料中一般不需要使用植酸酶。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 大连116024
【关键词】:烟曲霉;植酸酶基因;克隆
【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No.2001101001)
【分类号】:S816.3
【DOI】:CNKI:SUN:WSWT.0.2007-04-026
【正文快照】:
植酸酶是一类能将植酸及其盐类水解成肌醇和无机磷酸的酶,目前主要用于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以提高植物性饲料(或食品)中磷的利用率,减少动物粪便中排出的磷对环境的污染,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机体对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利用率[1]。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但产酶量很低
产植酸酶菌株的筛选及其植酸酶基因的克隆--《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04期
从土壤中筛选到产植酸酶活性较高的烟曲霉菌株WY-2,其植酸酶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55℃。通过对烟曲霉WY-2植酸酶基因进行PCR扩增,获得了一个1.5kb大小的特异性产物,将其克隆到载体pMD18-T中。测序结果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含有植酸酶基因完整的阅读框架(ORF),基因全长1459bp,其中包含一个61bp的内含子,编码465个氨基酸,有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5′端有一编码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该基因与已报道的烟曲霉ATCC34625植酸酶基因有91%同源性,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