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初探——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议题。

国际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然而,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提高国际学生招生比例要想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首要任务是提高国际学生的招生比例。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学校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广泛传播出去,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申请。

其次,学校可以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招收研究生。

这样的合作有利于双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学习和研究。

二、提供全英文授课环境为了使国际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学校应该提供全英文授课环境。

这意味着学校需要拥有一支具备英语教学能力的教职员工团队,并提供专门的英语培训课程,帮助学生适应全英文的授课模式。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升他们的英语交流与合作能力,为国际学生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三、建立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核心。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的课程体系,吸纳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这样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机会和思想碰撞的平台。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想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引进国际优秀教师和学者,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升他们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积极主动地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简介引言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贯穿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各大学纷纷设立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针对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评估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领域的培养体系,以及如何在研究生阶段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度的学习。

1. 信息与通信工程的核心概念和领域在开始讨论研究生培养计划之前,有必要对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通信网络、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其核心是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在现代社会,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行业和领域,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深度和广度要求为了确保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的全面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计划在深度和广度上设置了相应的要求。

在深度方面,研究生需要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和实践。

研究生还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数理功底,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广度方面,研究生需要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了解与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的领域和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

研究生还需要培养良好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内容根据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专业课研究生期间,学生需要学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

其中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网络通信原理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悉和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2 科研与实践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生期间,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项目,并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作者:李英祥,杨燕,余乐韬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期一、我国研究生教育需要新模式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了研究生的招收范围。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势头发展迅猛,2016年全国报考研究生总人数超过177万人,研究生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我国与国际一流学府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准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高校虽然每年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整体来说学生质量以及教学质量却在缓慢地下降,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弱,主要可以总结为: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简单推理。

研究生在平时的科研学习生活中,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参与科研程度;阅读学术论文数量;发表学术成果质量;原创科技成果。

而改善当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水准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新一代研究生,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剧增。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单纯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逐步发展为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模式。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方向上更倾向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在培养的方向上更具有针对性、工程专业性,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逐步成为了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对传统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随着当前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发展,对于通信工程类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而言,除了不遗余力地加强学科建设外,还依据学院的办学历史培育特色学科,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探索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二、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目前环境下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当属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工程领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领域的复合型科学素质培养问题。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求也不 断提 高 。研究 生 国际化教育 应 向国际一 流大 学、 一 流学科 、 一流科研 机构看 齐 , 立 足 国内 , 接 轨 国
育 制度特 别是精 英教育 制度 的主体 还是传 统 的教学 体制 , 不 能与 国际上先进 的教育 制度 接轨 , 真正 优质
的教育资源 引入也非 常不足 。 二、 研 究生国际化培 养模 式创 新研 究 随着经济 全球化时代 的到来 , 对 高等教育 全球化
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需要 我们进 一步解 放 思想 , 在研
基 金项 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基 金( 2 O 1 2 s J D 6 3 o 0 8 7 ) ;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 改革研 究与实践课题( J G Z z 1 2 _ 0 1 1 ) ; 南京 航空航天
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 ( N R2 0 1 2 0 2 7 )
发展 的重心 。 研究生培养作为精英式教育是培养高层 次人才 的重要 途径之一 , 必然 是高等教育 国际化的一 个不可或缺 的核心 内容 。

和研究生课程体 系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与改革 , 实 现从人才培养理念 到实践 的重大转变 , 积极探 索多元
化、 优质化 、 特色化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路径 。
涵 出发 , 达到“ 创新能力强 、 实践 能力强 、 国际能力强 、
近几年来 , 我 国的“ 9 8 5 ” 工 程和“ 2 1 1 ” 工程重 点高 校先后开展 了研究生 国际化培养工作 , 初步确立 了研 究 生 国际化教 育理念 , 将我 国未来 的研 究生教育发展 定位 于“ 国际化” 、 “ 国际性 ” 。 但是 , 有些 高校并 没有充 分认识 到什么是真正 的研究生教育 国际化 , 研究生培 养 国际化 的意识停滞 在一个 比较初级 的阶段 , 其具体 目标 和途径不清 晰 , 或 者没有可 以有效保 障研究生教 育 国际化 目标 实现的措施和手段 。目前我 国大部分高 校传统 的研究生 国际化教育方式通常采用 “ 请进来 、 送 出去” 的方式 , 即招 收少量 国外 留学生来校 学 习、 邀 请少量 国外教授专家来校讲 学 、 选派少量研 究生 出国 培养 。 这种方式 由于费用高 、 受众少 , 只能是 “ 贵族式 ” 的教育 , 同时这种方式不利 于培养 自身 国际化的师资 队伍 , 较难具有 自己的特 色。部分高校 的研 究生教育 在 国际化的培养 目标 中还 没有细化 , 未来研 究生应具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课程与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课程与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课程与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际化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引入,不仅帮助培养优秀的研究人才,还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课程,并分析其在教学模式上的变化与创新。

一、国际化课程的重要性1. 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国际化课程的引入可以帮助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国际前沿研究动态,并培养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

通过与国际一流教师和优秀同行的交流互动,研究生们能够从中获得更深入的学术思维和方法论,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增强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研究生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国际化课程的开设可以让研究生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跨文化交际和合作能力,为将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国际化课程的内容1. 跨国合作项目课程跨国合作项目课程是国际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合作,开设双语或全英文授课的课程,使学生在学术和专业方向上与国际接轨。

这种形式的课程除了传授学科知识,还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全球视野。

这类课程通常包括跨文化沟通、全球视野、国际组织与合作等课程,通过教授学生多元文化、国际事务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变化与创新1. 引入国际教师与专家为了提高研究生对国际前沿研究的了解,学校可以引进国际教师与专家来进行课程教学。

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国际顶尖学者的面对面学习机会,也可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2. 增加国外实习与交流机会为了帮助研究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环境,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国外实习与交流项目。

通过与国外高校或企业的合作,研究生可以亲身体验国际化的学术和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国际化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国际化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探索与实践
手段” 。
[ 作者简介 ] 万敏 ( 1 9 8 3 一 ) , 女, 江 苏泰兴人 , 硕士, 实验 师, 从事控制理论和控 制 系统研 究。 冒泽 慧( 1 9 8 1 一 ) , 女, 江 苏如皋人 , 博 士, 副教授 , 从 事故障诊 断与容错控制 的研 究。姜斌( 1 9 6 6 一 ) , 男, 江西鄱F a .  ̄ -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从事故障诊断与容错 控制等 研 究。王晶( 1 9 6 0 一 ) , 女, 辽 宁沈阳人 , 硕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 事经济控 制论 、 科技 经济学研 究。
行联 合培养 , 资助 学生参 加 国际会议 , 邀 请 国外知 名专 家教授来校 讲学等方式 , 使 研究生们获得 海外学 习和接 触 国外教育 的机会 。 与此 同时 ,为使更多 的研 究生接受 到 国际化 教育 , 越来越 多的高校开设 国际化培养课程 , 通过引入英 文原
版教材 和开设双语教学 等形式 , 使研 究生在 国内也 能接 受 国际化 的先 进教育 。 北 京理 工大学计算机学 院通过推
普遍缺 乏超越 导师 、 挑战学术 权威 的勇气 , 不 太愿 意表
达 自己的想法 , 习惯被动性 的学 习。 而 国外一流大学 , 他 们 的教育理念 则更加注重批 判性思维 的培养 , 注重培养 学生独立 、 不迷信权威 的思维 习惯 。
( 二) 教 学模式方 面

我 国研究 生国际化培 养的现状
显少 于 国内, 这使学生 有足够 的时 间 自主学 习思考和做 项 目研究 。嘲
( 四) 教 学 内容组 织方 面
国外 的研究生教学 内容注重实例与知识 的结合 , 教 学 内容 包含大量 的原 始文献和经典学术论 文 , 也设有 一 些参 考 书 , 但教 学 的重点 在经 典学术 论文 、 重要 文献 的

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与通信工程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之一。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该领域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信息与通信工程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在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确保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这些核心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其次,高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需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项目中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更新快速,常常需要依靠科研力量不断推动创新。

因此,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个团队合作密切的学科,项目常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

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可以通过项目作业、团队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有效沟通和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高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信息与通信工程涉及到的技术和理论非常广泛和复杂,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

高校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室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聚焦在系统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等方面。

当前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与世界教育不断加快,教育国际化成为众多研究型大学创新教学、开阔教育视野的重要选择。

一流高校为了提高人才的国际化水平与研究生教育质量,逐渐走向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道路。

作为高等教育的高水平、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注重知识创新,增强科技力量,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

面对我国留学生人数较少,研究生培养模式较为封闭,国际化研究生模式还在初步阶段的现状,探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对于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深刻的意义。

1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武汉大学的周叶中教授提出培养目标、方式、过程、管理制度、课程体系、质量评价等几部分要素构成研究生培养模式。

各要素之间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它们之间互相约束、互相牵连。

在特定的指导与教育理论、思想下,依据社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成长规律下,对研究生培养的运行方式与各个环节间的联系进行改革,培养社会真正所需的人才,适应多元化的人才需求状况。

不断在科研才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培养模式上的突破进展,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改善培养条件、优化培养方式、明确培养目标、更新培养观念、规范培养导师、严格选取人才。

随着我国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轨道,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思想体系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转变刻不容缓。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模式的建设,需要落实到每一步,思想、舞台、目标、交流等各个方面。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究真理、追逐科学、研究学问,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国际化教育为方式,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998年,法国与英国、德国、意大利四国教育部发表声明,表示要建设一个“不仅仅是经济、金融、欧元的欧洲,也是知识的欧洲”。

现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不再停留在理念层面,已经成为全球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实践。

耶鲁大学在2008年,已经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地区的学子,外籍求学者占到学校总人数的28%,个别专业外籍研究生人数占到总人数的50%。

面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面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面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作者:万敏陆宁云王晶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5期摘要:我国高校对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针对研究生课程的改革成果亦层出不穷。

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这已成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质量短板。

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数字控制理论与设计》为例,探讨欧美名校的实验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该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总结出适合我国现阶段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需求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期推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226-03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改革工作已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为适应这一趋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文简称“南航”)自2008年起陆续开设了一系列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同步使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聘请国外知名教授参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和管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效果已见成效。

其中,《数字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是南航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中的精品课程,其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通过调研我国许多高校现阶段所开设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我们发现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已逐步完善,符合国际化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改革也在逐步发展和实践中。

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相比,作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环节,尚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这已成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质量短板。

目前,面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

虽然很多高校已开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但极少开设相对应的实验课程。

即使部分课程有实验环节,但实验课时一般被理论课时严重挤压,实验成绩在学分上也没有明显体现。

我国师范院校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初探

我国师范院校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初探

一、引言研究生的国际合作培养其实就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或者前沿化,具体内容是指本国高等院校与国外高等院校共同努力合作达到培养研究生至某一层次的目的。

之所以培养国际化的研究生,是因为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不仅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1]。

随着21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研究生教育的趋势。

而在师范院校看来,硕士学位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还不算高,教育国际化的观念以及教育国际化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中主要的原因为中国受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加上在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下,仍然存在计划分配办学,然而近十年来研究生培养也缺少很多国际化因素,所以发展依然比较缓慢。

因此,师范院校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投入力度很大,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培养规模也在努力扩大,已经吸引了很多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

这些国家已经从教育的国际化中受益,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以及世界影响力的提升。

二、师范院校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的必要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官方《经济白皮书》在1968年首次提出“国际化”概念;1974年在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提出“国际化时代的教育”问题;到了80年代,“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培养目标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中提出;1984—1998年,在日本的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几次咨询中,均把教育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列为非常重要的议题;更为明显的是在2006年,日本出台了《研究生教育振兴实施纲要》,关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内容为:提升国际通用性与信誉。

欧洲著名的“博洛尼亚进程”,具体是指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由欧盟成员国积极推进成立的,其作用是推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优化和整合欧盟各成员国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欧洲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博洛尼亚进程”的发起者和参与国家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并且希望到2010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都将获得其他签约国的承认,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学习硕士阶段的课程或寻找就业机会,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贡献[2]。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途径探微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途径探微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途径探微作者:邹蓉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0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更高层次人才,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方式也应该进行创新改革,应该更加趋向于国际化,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世界上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国际化工作,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理念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研究生育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途径进行探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我国不断对外开放,我国高校应该改革研究生教育体制,提高我国每位研究生的国际化水准和创新综合能力,这也是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要求下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将研究生教育实现国际化应是国家高校关注的重点所在,争取早日改革研究生教育体制,实现国际化。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由于我们是处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是高层次,高素质,高能力的战略型竞争,因此改革研究生教育體制,走向国际化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质与量方面存在严重失衡,在进行国际化的改革过程面临很多的挑战。

(一)研究生教育体制缺乏国际内涵。

大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体制僵化,缺少灵活性,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广而全,忽视了精而专,在研究生教育中缺乏创新性和国际竞争力。

虽然我国很多重点高校纷纷相应号召开展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然而紧紧停留在象征性的双语教学和外籍教师的聘用,或是开办短期联合研习班,却并未从本质上把握国际化教育的内涵。

(二)研究生国际化交流层次浅。

目前,我国研究生国际化交流方式大多是公派留学、互访交流和留学生培养,这些合作交流层次很容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有可能使人才外流。

而在高校的留学生中发现,大多留学生是在“汉语教学与研究”等领域,缺乏在创新科技、信息技术、工程开发等高端领域进行国际化合作交流,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并且国际化交流层次比较浅,导致了教育资源地流失,也有可能使得我国在国际化交流中无法建立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缺乏配套设施。

探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的着力点

探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的着力点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探索适合国情、校情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成为高校谋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培养体系Focus of Exploring 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TrainingSystem //Chen Weiyang,Liu Shaobin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deepen-ing level of information,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rreversible trend of the higher educa-tion.China's graduate education faces man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explore 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training system for u-niversities seeking new development.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s;intern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 system 在当今社会,国际化成了全球一体化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高校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更具体、生动的展现了这一教学理念的转变需求和必要性。

随着对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迎来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建立起全面、完善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于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方法研究

关于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方法研究

关于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方法研究作者:徐博张雯沈浩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06期[摘要] 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与教育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全球范围内已经完成教育资源的共享共通,我国高校也应加速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单位“船海特色”及自身从事的海洋多平台协同导航技术领域,分析提出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方法与策略,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国际化培养;研究生;海洋多平台协同导航技术[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086-02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目前的研究生人数大幅增加。

研究生教育作为当前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方式,国际化培养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适应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

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教育方面的差距,应充分利用全球的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国际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名校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浓厚的国际化教育氛围,建设良好的国际化教育环境,提高本国教育的综合实力。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机器人的协同导航技术成为当前科研的热点技术。

相较于单机器人系统而言,多机器人系统由于能够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有良好的应变能力,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多机器人的协同导航能力作为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多机器人能够正常完成预定任务的基础。

为了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将协同导航技术与国际化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一代的人才培养。

因此,以海洋多平台协同导航技术为例,探索研究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法与模式,对构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有重大意义。

一、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发展现状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共通,我国部分高等院校陆续开展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工作,将“开放式”“国际化”作为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2), 244-248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es https:///10.12677/ces.2023.112041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 研究与实践姜书浩,张 勇,张立毅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天津收稿日期:2023年1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0日摘要 跨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而人才是这一领域顺利发展的关键。

本文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例,从研究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三个层面研究和实践建设路径,探索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益路径。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生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huhao Jiang, Yong Zhang, Liyi Zhang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Received: Jan. 11th , 2023; accepted: Feb. 10th , 2023; published: Feb. 20th , 2023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talent is the key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Taking the disciplin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we study and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path from three levels of training姜书浩等objectives, training models and training system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And we make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Keywords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新的数据处理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冲击着传统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模式,新的、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仅依赖单一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无法独立解决,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方式称为当下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1]。

我国研究生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新模式探索

我国研究生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新模式探索

我国研究生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新模式探索作者:殷允杰,王潮霞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2期殷允杰,王潮霞(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机制缺陷,探讨了研究生国际化意识培养对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根据国际化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研究生出国渠道多样性和培养模式差异性教育的新方案;通过对比不同外出留学模式,阐述了外出留学研究生和留学回国研究生管理与教育的新举措,并分析了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联合培养;国际合作;研究生教育改革;公派出国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76-02一、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受传统人才培养机制的影响,有很多不足之处。

与西方发达国家自由化、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死板单一,不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和优势[1]。

在此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视野较狭窄,并缺乏灵活多变的学习能力,结果束缚了其知识面,最终限制了创新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国研究生专业学科前沿知识陈旧,知识面较窄,创新性学科专业交叉较弱,而且研究生课程过于偏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对国际学科前沿领域知识的介绍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略显不足。

在这种模式下,研究生虽然专业基础坚实,但由于缺乏学科交叉知识的基本储备和国际科研动态的最新信息,对新兴问题的发掘缺乏科学研究者必需的敏锐眼光和创新思维。

要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加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国际合作与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逐步实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化。

二、研究生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跨国联合培养是中外高校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更高,知识水平更宽泛,是培养国家建设所需创新精英人才的全新教育模式。

音乐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初探

音乐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初探

音乐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初探音乐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初探音乐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初探耿俊丽,孙德芬(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针对全球化过程中社会对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式、论文审核与答辩、国际化交流以及招收留学生等方面论述了音乐学院研究生在国际化培养过程中所进行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国际化培养;研究生教育;音乐学院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建构当代电子音乐中的中国认同》(20xxSJB529)作者简介:耿俊丽,女,苏州人,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研究实习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的发展重心[1]。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国际化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

作为未来社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需求,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当尤其注重开拓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推进研究生的多元文化交流、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增强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2]。

作为新兴的音乐学院,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工作,学院积极吸取国内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诸多研究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不断规范和优化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以实现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目标。

本文将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式、论文审核与答辩、国际化交流以及招收留学生六个方面对音乐学院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所进行的初步尝试进行阐述。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占有主体地位,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国际化也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学院重点加强了海外人才引进的力度,引进的高水平国际教员充实了学院的教师资源,初步建立了一支国际化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使之成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骨干力量。

“国际化、信息化、工程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国际化、信息化、工程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鉴于此,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一新兴(对我国来说) 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 构探索,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全面改革,努力探索 一整套公共事业管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2000年开办公共事 业管理专业,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 培养新世纪高级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为己任,秉承“领 导者的摇篮,政府的思想库”这一办学宗旨,围绕 “一流本科,一流人才”目标,紧密结合信息时代的 步伐,从教学研究及改革、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等多方面探索一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目前学院提供国内公共管理领域最齐全的学士、硕士、 博士学位和学历教育,设有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是全 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单位。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 省唯一重点一级学科。

在2006年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评估中,华中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并列第 四名。2006年全国高校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评估 专家组一致认为“华中科技大学办学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清 晰,并有足够的相关学科支撑;学校在MPA办学过程中进行 了有力的探索,密切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依托华中大学科优 势,办学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三、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培养概况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教学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本学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 本科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能力,具有优良 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构 造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 与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传统学科知识与新兴 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智慧、技能有机结合, 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有利于人 才全面成长的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探索与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探索与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探索与实践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双一流”建设就像是一场激战正酣的竞赛,而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则是这场竞赛中的关键一环。

它不仅关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让我们来描绘一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内涵特征。

这就像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的大门,让学习成果成为教育的核心。

而“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就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地,让他们在电子信息类的知识森林中自由探索、成长。

然而,在现实困境中,我们面临着种种挑战。

这就像是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时,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复杂的航行环境、遥远的航程、甚至是未知的危险。

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需要面对的是学生对于复杂电子信息知识的理解困难、教师的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的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就像是一场场风暴,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

面对这些现实困境,我们需要有深化的策略。

这就像是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时,我们需要有先进的设备、精确的导航系统、强大的计算能力。

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学生参与机制。

这些策略就像是我们手中的工具,帮助我们克服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的难题。

首先,我们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

这就像是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时,我们需要有先进的设备。

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子信息类实践的探索和操作。

这就像是通过设备,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电子信息类现象,深入了解它们的特征和运行规律。

其次,我们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就像是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时,我们需要有精确的导航系统。

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电子信息类学习的信息、指南和文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类知识。

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建设研究--以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数字通信》课程为例

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建设研究--以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数字通信》课程为例

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建设研究--以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数字通信》课程为例费泽松;哈楠;邢成文【期刊名称】《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教育部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战略计划。

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所有要素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研究能力的学生为目标的课程建设国际化,是其中的最重要环节。

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都陆续开展了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工作,但与此同时,在国际化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课程体系建设上等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数字通信》课程组基于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实践研究,通过借鉴外国高校的先进经验,建立一支具有国际化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做好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本科生课程到研究生课程的衔接,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扩大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科研、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生。

【总页数】3页(P106-107,109)【作者】费泽松;哈楠;邢成文【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9.21【相关文献】1.数字通信研究生课程国际化教学的研究 [J], 陈未央;仰枫帆2.关于推进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思考与探索——基于美国著名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J], 向智男;熊玲3.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建设研究--以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数字通信》课程为例 [J], 费泽松;哈楠;邢成文4.“高等有机化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J], 韩春蕊;宋先亮;段久芳5.“高等木材化学”全英文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J], 游婷婷;许凤;宋先亮;张学铭;马明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 院; 2 .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
摘要 : 以信 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研 究生为研 究基础 , 结合 自身舰 船通信特 色学科优 势 , 探 索具有 国际化的研 究生培 养模式、 课程体 系以及如何建设优 秀的师资队伍 , 为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学院 自身的 国际化合作与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字 : 国际化 ; 研究生培养 ; 舰船通信 中图分 类 号 : G 6 4 3 文献标志码: A

学科, 结合 自身优势力量, 致力于打造在舰船通信方面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首先 , 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结合学 院自身资源优势 , 将学位课建设成品牌课程 , 开设系列舰船 通信相关课程 , 鼓励使用国外先进的教材 , 注重保持课程体 系的完善性与先进性。其次 , 注重国际化师资队伍 的建设 , 支持资深教授 、 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学习交流, 提高教 师的外语交流能力 , 改善教学方法 ; 引进具有海外学 习经历 的高端人才 ,为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的建设配备师资力 量, 双相融合带来先进 的教学理念 , 有利于国际化师资队伍 的建设 。第三, 国际间交流 , 我院积极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 构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 。 除 国家公派研究生项 目。 我院 积极推进 国际合作项 目、在读研究生赴外合作院校攻读双 博士学位 、 暑期学习 、 出国留学及联合培养 , 积极拓展与海 外大学的合作 。
2 0 1 4年 4 月 第 1 4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U C ATI ON TE ACH I N G F ORU M
Apr . 2 01 4 N O. 14
【 研 究生教育 】
研究 生国际化 的培 养模 式初探
— —
以信 息与通信 工程 学院为例
Hale Waihona Puke 穆琳琳 , 李一兵 , 鲁文晓z
培养 国际化人才首先要立足于国际需求 , 根据我校“ 三 海一核” 特色学科优势 , 我院致力于打造具有舰船通信专业 知识 的国际化人才 ,在研究生课程体 系当中融人了舰船通 信、 电磁兼容 、 无线通信、 信息技术和图像处理等多方面的 课程 , 突出体现 了不 同类型研究生的特点。 我院将研究生培 养整体规划为两大块 : 本土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 我院根 据学科专业设置 , 制定了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全 日制 工程硕士研究生和留学博士 、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对于 本土学生 , 他们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为进一步提高他们 的创 新能力 , 我院借鉴国外高水平相关专业学科 的课程体系 , 进 步优化了本土学生的学习课程结构 , 并融入具有专业舰 船通信大覆盖面的课程内容 ,改革本土研究生的国际化培 养方案 。 根据学生层次不同 , 博士生的培养方案除少数公共 学位课之外 , 我院不再单独制定博士生的课程 ; 硕士研究生 的学位课要贴近国际科技前沿,选修课程覆盖舰船通信的 多个方向;全 日制工程硕士的基础课程与学术型硕士保持


促进多元化文化沟通与碰撞 , 增强其 国际交流能力, 提高学 术水平 , 进而促进国际间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 不断提升 高校本身的国际氛围与国际竞争力『 l _ 。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 与通信工程学院近几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进 程, 通过探究 国际化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 优化整合学院 资 源 ,提供 多 种 国际交 流途 径 ,改革 目前 的研 究生 培 养模 式 。目前我院研究生分为普通硕士 、 专业学位硕士、 普通博 士和外 国留学硕士与博士 , 不 同类型的研究生有各 自独立 的培养方案 ,看似独立的培养方案都是基于舰船通信特色 的信息通信工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而制定 的, 我校在 “ 三海 核” 专业方 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因此我院的培养 目 标 之一就是打造具有舰船通信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 研 究 生国 际化的 培养 模式 随着全球化 、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 求猛增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争夺已成世界各国教育领域
二、 研 究 生国 际化 的课 程体 系


关注的焦点。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在发 表的“ 年度世界国际竞争力报告” 中指出 , 各 国的高等教育 能否培养出足够数量 、质量的通晓国际竞争规则的管理和 科技人才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 的关键 ,美国研究生院协会 理事会主席G o r d h u i l P a t e l 教授认为当今培养出的研究生应 具有全球观念 , 能适应全球范围内的工作 , 同时有处理空间 探索 、 环境保护 、 食物供给 、 抵御疾病及世界公 民所关注 的 其他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可见 ,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 世界教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曲 。 因此探求国际化人才培养模 式是高校 目前重要工作之一。我院立足于“ 三海一核” 特色 教育学与工程科学的结合能为工程教育师资培养开辟 新路径 。工程教育师资大都来 自理工类学科 ,大都缺乏人 文社会科学背景 , 尤其缺乏教育学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 习 惯于用工程科学的思维 、视角和方法去开展教学和科研工 作, 从而可能为工程教育带来某些偏差。正是基于此 , 美国 普渡大学在工学院开设了跨学科性质的工程教育系,通过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1 4 - 0 2 0 8 — 0 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国际化人才的高需求 已迫在眉睫 , 继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 目标的改革进程 , 目 前
高校把培养国际化人才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当中 ,高校需要 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作为重点培养 目标之 研究生作为未来社会高层次人才 的主要来源 , 其培养模 式应以适应国际需求为 目标 , 注重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