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为例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介绍
16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五、学院及专业设置
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结合区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食品与环境学院 生命与医药学院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法学 文学
食品与环境学院
运动康复
电子商务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学 18
理工
理工 理工 理工
教育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为2014 年新增专业,待教育部审批
时间推进:
2012年7月28日,与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2年12月30日,获教育部批准,建立新校区
2013年1月24日,成立盘锦校区管理委员会和盘锦校区党工委
2013年9月5日,盘锦校区正式启用,迎来首批108名研究生和1057名本 科生
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5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3. 高校:按类别划分 • 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 理工科院校:以理工为特长、为优势的院校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 师范院校:以师范教育为特长的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二、大工盘锦校区创建由来
盘锦校区秉承“创一流校区、育天下英才” 的办学目标; 贯彻“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办学指 导思想;坚持“高起点、新模式、国际化、合作共建” 的办学 方针;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个校区,坚持国家“985工程”重 点建设学校建设标准的办学定位。坚持教育部、辽宁省、盘锦
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文献综述 (5)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7)2.1 一流学科的定义 (8)2.2 一流学科的特征 (8)2.3 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 (9)三、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11)3.1 科研方向优化 (12)3.1.1 加强基础研究 (13)3.1.2 强化应用研究 (14)3.1.3 推动跨学科研究 (15)3.2 教学质量提升 (16)3.2.1 更新教育理念 (17)3.2.2 完善教学内容 (18)3.2.3 提高教学方法 (19)3.3 师资队伍建设 (19)3.3.1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21)3.3.2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21)3.3.3 营造良好的师资队伍文化 (22)3.4 学科平台建设 (24)3.4.1 加强实验室和设施建设 (25)3.4.2 推动科研信息化 (26)3.4.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7)四、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案例分析 (27)4.1 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实践 (28)4.2 国际知名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经验 (29)4.3 小规模特色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策略 (31)五、一流学科建设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32)5.1 一流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33)5.2 一流学科建设的激励机制 (34)5.3 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障 (36)六、结论与展望 (37)6.1 研究结论 (38)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9)一、内容概要本篇论文以“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全面探讨了高等教育领域内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框架与实施策略。
文章开篇即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深入研究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双一流”背景下的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
“双一流”背景下的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2大庆市二十三中学生, 黑龙江省大庆市,163700摘要:2015年8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本文阐释和分析了“双一流”评选标准以及黑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情况,探索通过加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革新性方式和举措来更好的促进自身“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教育教育革新2015年8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新时期中共中央从战略高度推进国际和国内高水平高校和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必然要求。
本文论述了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建设“双一流”重要支撑,分析了认定“双一流”重要可量化标准情况,并从黑龙江大学自身实际出发,探索研究生教育工作创新举措推动黑龙江大学“双一流”创建。
一、创办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建设“双一流”的重要支撑世界范围内,从历史到现代看,国内外著名的一流高校都发展了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
在国家主导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和学科提升国际和国内排名,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
(一)一流研究生教育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霍普金斯大学从1876年创办开始,以“自由探索真理”为办学宗旨,开展了在特定制度下的大规模研究生教育,这样促使其科学研究获得快速发展,短期内成为了美国大学中顶级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影响力一度超过哈佛大学、耶鲁大学。
霍普金斯大学得益于卓有成效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出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一直稳居世界一流大学。
研究生教育的成就正是世界一流大学保持科研创新能力的源泉,也是保持世界一流大学水准的重要支撑。
新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境外办学的探索与思考
新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境外办学的探索与思考作者:刘晓黎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8年第10期[摘要]“双一流”建设高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理应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走出去”的示范者。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境外办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具有契合国家战略、教学科研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融合、教育事业与产业发展结合、教育输出与本土培养结合、区位差异凸显等特征。
新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境外办学面临办学持续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风险,要想解决这些风险,应从加强法制建设、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比较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等环节着手,以形成更加有利的国际化发展态势。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境外办学;教育“走出去”;高等教育发展;“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10-0054-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更广泛认同,中国文化、科技、教育“走出去”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2016年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受到世界认可。
可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出去”到境外办学已进入需要精准发力、提质增效、实现多赢的重要机遇期。
201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高等学校走出去”“稳妥推进境外办学”。
同年,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要求“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集中优势学科,选好合作契合点”“培养当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
截止2018年6 月,我国高校已在境外兴办了7 个教育机构,申请了128 个办学项目,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兴办的机构最多,如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北师大- 卡迪夫中文学院、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大连海事大学斯里兰卡分校等等,这些机构已经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品牌。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研究型大学服务区域发展策略研究
[收稿时间]2020-05-20[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项目编号:GH19017),吉林大学2020年度校本应用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xb01)。
[作者简介]马利凯(1981-),男,湖北孝感人,吉林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王丹红(1981-),女,吉林长春人,工程师,计算机本科,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职员,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主动发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优势,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立足区域、奉献区域的光荣使命。
研究型大学应该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办学理念,在服务区域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高端人才的集聚作用、合作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为推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设创新型科学技术中心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双一流”;服务区域发展;研究型大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9-0042-032021年9University Education当前,我国正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加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大学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立足区域、为区域建设贡献自身优势的光荣使命。
国家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鼓励大学与地方区域发展互动,也重新燃起了大学服务地方、区域发展的热情[1]。
在“双一流”建设中,研究型大学应该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办学理念,将事业发展放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国家区域发展的大局中考虑,以推进研究型大学内涵式发展为重点,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和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主动肩负使命、承担责任,在服务区域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高端人才的集聚作用、合作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推动学校发展质的飞跃和系统能力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毕业生留盘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试行)的通知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毕业生留盘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盘锦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5.31•【字号】盘政发〔2017〕15号•【施行日期】2017.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毕业生留盘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试行)的通知盘政发〔2017〕1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七届第63次常务会议讨论研究同意,现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毕业生留盘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盘锦市人民政府2017年5月31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毕业生留盘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试行)一、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发适宜岗位(一)新增就业岗位奖励政策。
鼓励我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招录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该校毕业生),对于吸纳该校毕业生在盘就业且入职基本工资标准达到4500元/月以上的企业,每招用1名该校毕业生一次性予以该企业1.2万元新增就业岗位奖励。
(二)科技岗位开发奖励政策。
对吸纳该校毕业生留盘从事科技研发工作,且入职后基本工资标准达到5500元/月以上的企业,可按实际招用该校毕业生人数予以企业每人每月1000元的科技研发岗位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按年度申领核发。
(三)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对吸纳该校毕业生留盘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实际吸纳人数予以社会保险补贴。
补贴标准按企业招用该校毕业生所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统筹部分金额之和的50%计算,补贴期限为2年。
补贴资金由市、县区(经济区)财政按7:3分担。
(四)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优先招录政策。
鼓励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优先招录该校毕业生,在编制空余情况下,可在各级组织、人社部门监督下,通过面试考核方式定向招录该校本科以上(包括本科)毕业生,重点从事规划、建筑、环保、化工、信息、电子商务等紧缺岗位工作。
世界一流高校国际化教育机制与模式研究
第 l 0期
鸡 两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J I XI UNI V ER S I T Y
V0 1 . 1 4 NO . 1 0
Oc t . 2 0 1 4
2 0 l 4年 l O月
文章编号 : 1 6 7 2—6 7 5 8 ( 2 0 1 4 ) 1 0— 0 0 0 1 — 3
下, 学习国际先进的国际化教育机制与模式, 借鉴海内外知
作者简介 : 孙丽莎 , 硕士 , 讲师 , 大连工业 大学。 阎军 , 博 士, 副教授 , 大连理工大学 。 基金项目 : 辽宁省教育科学 “ 十二五” 规划立项课题“ 辽宁普通高校本科生 国际化教育战略的创新研究 ” ( 项 目编号: J G 1 3 D B I 3 1 ) ; 省社科 联
出了 努力。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的背景 用的领域内扩展知识、 培养学生为学校发展 目 标。 ” 当 前, 全 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 海外一流 高校的培养目 名高校的国际化教育教学成果 , 吸纳领先 的人才管理经验 标趋同, 都体现了国际化教育理念与培养拔尖人才的思想。 与模式对提升中国高校的教育发展力与竞争力十分有意 本质上这些全球排名踞于前列的高校都肯定了国际化教育 义。 的重要性, 认为高校想在教学质量、 科研实力等领域不断发 二 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探讨 展就必须为其注入国际化教育思想。海外大学重视在世界 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认为 : “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 范围内培养杰出领导人才, 强调人才作为“ 世界公民” 的价 涨, 大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哈佛大学应该加 值及其领导才能。这些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校的培养 目标都 强和其他国家大学的合作 , 从而培养具有 国际眼光的未来 折射出了“ 服务世界” 的崇高思想 , 鼓励学生走向全球、 走 领导者” 。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哈佛大学第 2 7 任校长萨默 向世界, 致力于为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另 尔斯( L . S u m m e r s ) 从上任之初便将国际化作为大学发展的 外, 很多 高校的教 育理念融合了创新、 批判、 思辨、 实践等内 重点, 他提出哈佛大学应当拓展其走向全球的能力, 建立全 容, 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则重视培养 球声誉 , 在 培养领导 者和知识 生产方 面为全球 提供 服 学生的批判意识 , 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例如哈佛大 务。 I 美国耶鲁大学将大学发展战略的目标设定为真正的 学就特别强调学生的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要勇于质疑权威 , 全球性大学。耶鲁大学现任校长理查德 ・ 雷文( R i c h a r d C . 敢于向思维定势发起挑战。耶鲁大学侧重学生的思辨能力 L e v i n ) 教授提出, 耶鲁大学第四世纪压倒一切的战略 目标 发展。最后, 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 协调能力 , 促进团队协 是: 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大学 , 即吸引和培养世界范围内的一 作研发共同解决问题。 流师生, 保持图书收藏和其他研究资源的优势 , 积极致力于 三 国外高校的国际化教育战略 优异的本科生教育, 培养在学术、 专业和公众生活中的领袖 1 . 国际合作的思想。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文化交融模式探究——以辽宁大连海洋大学为例
【 关键词 】 教育国家化;本土文化;交融模式
辽 宁省 的研 究现 状 辽宁地处我 国东 北老工业 区,相对 于东部沿海 开放较早 的地 区 ,辽宁 的教育知识 发展 并不是走在最前沿 。但立 足辽 宁 ,放眼全 国到世界 ,教 育知识的 国际化与本土化研 究是当 今教 育界对于世界经济和技术 发展的基石 ,各 国在巩 固本 国 自 身 文化的 同时 ,不断研究其 他国家教育文化 ,不停 的吸收
在实践 中尽可能 的将教育知识 国际化 和本 土化 的优势作 用 于整个教 育教学体系之 中。改变在 E t 常生 活和学习中重国 际知识轻本 土文化的倾 向。不把教育环境局 限在学校 , 将 其 扩展到利用 家庭 资源 ,充分发挥家庭 的积极作用 , 并对其 有 效性进行评估 。但在实 际的运作 中仍然遇到 了一些 问题 。 ( 一 )随着教 育 国际化 ,国 内学校招 生将 由卖 方市场 变 成买方市场 , 校 内的生源和名教授 的流失 ,使得教育 质量 和 效益大打折扣 。 ( 二) 校 园将 充斥 着世界性 的宗教 、 种族和其他政治 问题 , 校 园管理复杂化 。 ( 三 )形形色 色的西方 价值观 、人 生观会在教 育 国际化 的同时 自由传播 ,民族文化的传承 、学生 的思想教育将 面临 新难题 ,学生索质教育面 临新形势 。 四、前 景展 望 以大海 大的交融模式为依托 ,探究教育知识 的国际化 和 本土化 的关联 ,归根 结底 就是 ,国际化是为发展 和完善本 土 化服务 的。这就是说 ,任何先 进的发展模式 ,只有 当它与各 个 国家 、各个 民族 的实际相结 合时 ,在它对本 国、本 民族 的 社会发展发挥重大 的促进作用时 , 才能显示出强大 的生命力 , 也才拥有魅力 ,才会 被其 他国家和 民族所借鉴 、吸收 , 才 能 走 向国际化 。因此 学校 的国际化教 育是本 土化 教育 的补充 , 越是 民族的越有 生命力 ,本土化教 育 中要有 国际化 的因素 , 同时 国际化 的教育是 为繁荣本土化文明提供依托 ,是相互交 融 的。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的学科服务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
842019 年 第 2 期科排名情况如表1所示。
虽然最新(2018报告供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参考和支持,为为了坚实有效地推进“双一流”学年11月)ESI数据与2017年6月发布的数据学校的远景规划和夯实发展提供完善的数科建设,高校图书馆需发挥其独特的作相比,中国石油大学的综合排名以及4个据基础,为学校学科发展的重大议题出谋用进行长期而完善的学科服务。
本文以学科的排名均有明显提升,但与国内外顶划策。
中国石油大学为例,通过ESI分析学校尖的高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般来说,在对教学科研团队或教师的学科发展现状,提出图书馆在“双一进行学术评估时,多以发表期刊档次、论3 学科服务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流”建设中的自我定位及学科服务实施的定位文数量多少、科研成果转化或研究项目的的具体建议,为建立更好的学科服务提高校的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基金额为参考依据,而针对科研团队或教师出借鉴。
石,而高校图书馆应紧跟学校的发展方个人在学术横向与纵向的优势及不足却无向,发挥自身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文献优法进行精准分析,对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1 引言势,起到信息保障与资源支撑作用。
学科及发展趋势的把握也不够完全、准确,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建设在给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提出了新致科研团队和教师在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时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6]挑战的同时,也为图书馆业务优化和转型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迷惑性。
此外,由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 拓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不断更迭的外部于无法对科研项目成果进行精确数据分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条件和教学科研环境,以及用户对于图书析,使得科研团队中每位成员的科研贡献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 其中,“世界馆提供信息深度挖掘服务的渴求都使学科比无法准确量化,往往会造成诸多不必要一流学科建设”将面临尤为突出的绩效导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不断的麻烦和信息不对称状况。
基于多元融合的研究生国际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多元融合的研究生国际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张宇献;李东霖
【期刊名称】《教育信息化论坛》
【年(卷),期】2024()3
【摘要】电气工程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构建多元融合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
以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为基础,引入留学研究生,提升国内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水平。
借助国内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氛围,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本土融入程度,增进课堂与校园学术氛围的融合度。
实践表明,这一协同培养模式成功推动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整体质量,为人才培养的前沿探索提供了路径。
【总页数】3页(P3-5)
【作者】张宇献;李东霖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2.需求引领—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船海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3.基于创新主导多元协同教研融合模式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4.军校研究生融合协同培养机制与模式改革研究——以空天电子
信息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5.国际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国际化示范学院的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高校的战略选择和行动路径
内涵式发展”¨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 分为十个类别 ,为便于比较分析,本文应用相似性分析,将样
期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伟大的时代离不开教育 本高校整理为五大类别(见表 1)。
的兴盛,从 20世纪 90年代的“211工程”“985工程”,到新时
表 1 研 究 对 象 分 类 结 果
中图分类号 :G649.2)08—0001—05
党的十九大报告 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 研究对象,涉及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中76%的高校 ,具有较
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现高等教育 强代表性。根据学科结构分类标准,教育部将 72所高校划
13
农 林 医 药
8
现阶段,学者们多从理论、宏观管理角度对“双一流”进
财 经 政 法
6
行分析 ,而对身处其中的高校发展思考与战略调整研究的较 l
合计
75
17.3 lO.7
8 1oo
少。那么,“双一流”建设中高校的战略选择与行动路径究竟
教育部直属高校应为72所,但由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
,管理学博士 ,研究方 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高等教育研究。
2
“双一 流”建 设 背景下 中国高校 的战略 选择 和行 动路 径
别、新词识别等功能,同时支持用户词典 ,分词精准度达到
通过梳理 75份规划文本可知(见表 2),各高校在撰写
98.5%。本文使用 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张华平博士开发的 “发展基础与环境”过程中,基本遵循 SWOT分析范式,战略 NLPIR汉语分词 系统 (ICTCLAS2013),该 系统 曾获得 国际 管理已逐渐被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接受与应用。其中,优势 S
“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探索与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探索与实践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双一流”建设就像是一场激战正酣的竞赛,而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则是这场竞赛中的关键一环。
它不仅关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让我们来描绘一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内涵特征。
这就像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的大门,让学习成果成为教育的核心。
而“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就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地,让他们在电子信息类的知识森林中自由探索、成长。
然而,在现实困境中,我们面临着种种挑战。
这就像是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时,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复杂的航行环境、遥远的航程、甚至是未知的危险。
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需要面对的是学生对于复杂电子信息知识的理解困难、教师的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的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就像是一场场风暴,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
面对这些现实困境,我们需要有深化的策略。
这就像是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时,我们需要有先进的设备、精确的导航系统、强大的计算能力。
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学生参与机制。
这些策略就像是我们手中的工具,帮助我们克服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的难题。
首先,我们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
这就像是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时,我们需要有先进的设备。
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子信息类实践的探索和操作。
这就像是通过设备,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电子信息类现象,深入了解它们的特征和运行规律。
其次,我们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就像是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时,我们需要有精确的导航系统。
在“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电子信息类学习的信息、指南和文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类知识。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的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的思考作者:任志霞万晓榆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01期“双一流”建设给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国际化”的兴起是对传统国际化模式过分倚重“海外国际化”的反思,它主张创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国际化校园环境,为全体师生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务的机会,从而实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基于国外高校推行在地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我国高校可从理念、课程、学术、导师以及环境五个方面探索实施在地国际化,以促进研究生教育去精英化的嬗变。
2015年11月,国务院颁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通过大规模的国际化培养,不仅鼓励研究生跨境流动,更重要的是在国内高质量、普惠性地实施国际化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因此,推进立足本土特色、顺应社会需求、符合全球趋势的“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简称IaH),将成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优选之选,是支撑“双一流”建设、提升高校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一、在地国际化的本质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决传统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过于注重师生跨境流动而带来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效果难以评价等问题,以瑞典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发起并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在地国际化运动”。
综合相关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高校利用现有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国际化校园环境,为全体师生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务的机会,以获得不亚于跨境流动的教育效果。
在地国际化的本质可概括为“根植本土文化、惠及全体师生、培养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四个方面。
其特征包括:第一,以提升全体师生的国际化能力与素养为目标。
相较于传统国际化人才培养侧重人员跨境流动为主,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因出国费用贵、门槛高等原因,导致师生海外流动的受众有限。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交流的增多,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中国留学已成为政府和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
国内高校也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化,高校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国内高校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科研实力等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
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有限,限制了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研究水平。
加强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仅仅停留在国内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1.2 问题现状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整体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不够,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很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和前瞻性。
虽然我国高校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障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仍有待提高。
急需制定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加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1.3 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和趋势,也是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国际化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培养模式探索
1162020/03◆内蒙古大学 汪晓华 于瑞宏 李 超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培养模式探索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对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不断重视,我国逐渐从一个教育落后国家变成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我们不仅要成为教育大国,还要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高阶环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实际推进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使命。
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经过40多年的发展,研究生的规模显著扩大,数量显著增加。
研究生数量从1978年的1.07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2万人,录取人数增加了近70倍。
图1给出了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及录取人数,可以看出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呈显著增长趋势,录取人数的平均增长幅度为11.3%。
因此,我国研究生的数量和规模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将直接决定着我国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深度,也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与方向。
在研究生培养中,国际化视野培养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明确指出,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包括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以及培养教育观念国际化等方面。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把学生国际交流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国务院发布的“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盘锦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11•【字号】盘政发[2014]23号•【施行日期】2014.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盘政发〔2014〕2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工作部署,加快建设符合盘锦实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创新资源有序流动、运行机制更为完善、合作内容更为丰富、合作形式更为多样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在石化及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国内领先的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掌握产业发展创新技术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市政府与国内外10所高校院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建成3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成3个以上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3个以上公共服务平台;建成5个以上产学研示范基地;校企共建研发机构20个。
三、主要任务1.实施产学研合作全面拓展工程。
市政府与国内外学科优势符合我市产业优势的著名高校院所建成全面合作关系,在重大战略决策咨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
市校双方成立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合作计划,定期开展互访,实现院校技术、人才优势与盘锦市产业优势的对接与集成。
一流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机遇
一流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机遇
李嫣;王明清
【期刊名称】《包装世界》
【年(卷),期】2018(000)009
【摘要】自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方案之后,我国各高校积极响应.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的顶端,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应紧紧抓住一流学科建设所带来的机遇,首先要明确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内涵,把握学科的均衡发展,打造学校特色学科,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其次,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紧紧抓住\"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的机遇,使各学科平等发展,突出学科特色,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总页数】1页(P112)
【作者】李嫣;王明清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基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博士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案例的分析 [J], 董云英
2.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抓手,助力一流学科建设——以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为例 [J], 胡忠华
3.一流学科建设视域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向 [J], 周磊
4.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路径探析 [J], 吴瑞华
5.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J], 张鹏;栾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Focusingonstrengtheningtheinternationaleducationofgraduatestudents,thispaperaimstocultivateexcellent scientificresearchworkersandconductsonhow toimprovetheinternationalizationabilityandacademiccommunicationof graduatestudents.Weproposemorethanthreeapproaches,includingbuildingbilingualcurriculum,develop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communicationandconstructingteachingstaffwhichpurposeonenhancingth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skillsand scientificresearchlevelofgraduatestudents,broadeningtheirhorizonsandfacilitatingingtheproductionofmorehigh-quality scientificresearchachievements,asaresult,increasethespeedtoconstruct“doublefirst-class”. Keywords:internationaleducation;bilingualcurriculum;academiccommunication;teachingstaffconstruction
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研究生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国 际学术氛围的营造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通过完善学校国际 化课程体系,增设 双 语 类 或 全 英 文 类 课 程;建 立 国 际 化 培 养 平 台,扩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 效果等一系列方 式,不 断 提 高 研 究 生 的 国 际 化 水 平,同 时 也 有 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ExploringtheInternationalEducationofGraduateStudentUndertheBackgroundof “DoubleFirstClass”- A CaseReportofPanjinCampusof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
MengYulan1,LiJianying1,SunJin1,SongXuezhi1,ZhaoLingling2,ZhaoTianwei3,ZhangFengxiang1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以下简称 “盘锦校区”)创建于 2012年,位于辽宁省盘锦市,是大连理工大学“一校两地三区” 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 与 化 学 工 程 学 院 (以 下 简 称 石 化 学 院 ) 是盘锦校区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学院,约占校区研究生总人数的 40%,每年发表学术论文约 100篇,参加学术会议人数约占学院 研究生人数的 1/6。2017年 3月,大连理工大学首个中英合作 办学机构 -莱斯特国际学院在盘锦校区成立,也是辽宁省唯一 一个在地级市建立的合作办学机构,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 全面振兴培养具 有 国 际 视 野、熟 悉 国 际 规 则 和 事 务、适 合 经 济 社会快速发展 需 要 的 高 层 次 人 才 [1]。莱 斯 特 国 际 学 院 与 石 化 学院同处于盘锦校区,通过与莱斯特国际学院在文化、科学、工 程和技术领域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 人才。
3.大连理工大学 莱斯特国际学院,辽宁 盘锦 124221)
摘要:本文以增强研究生国际化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为目标,围绕如何提升研究生国际化交流能力和学术水平展 开论述。针对目前的培养现状,提出了开设双语类课程、开展国际化学术交流及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等策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与国际化,不断拓宽研究生视野,产出更优质的科研成果,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国际化培养;双语课程;学术交流;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15-0177-02
研究生是学校创新和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研究生 教育国际化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方面。研究生教育的国 际化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环境
等方方面面。研究 生 的 天 赋 固 然 重 要,但 是 完 善 的 配 套 课 程、 良好的交流环境及优秀的师资队伍对研究生国际化能力的提 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浓郁国际化氛围的营造和学 生外语能力的提升是目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薄弱环节,需要 着力提升和加强。
(1.SchoolofPetroleum andChemicalEngineering,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Panjin 124221,China; 2.DivisionofResearchAffairs,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Panjin 124221,China;
第 15期
孟玉兰,等:“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为例
·177·ຫໍສະໝຸດ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 —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为例
孟玉兰1,李建英1,孙 晋1,宋学志1,赵玲玲2,赵天蔚3,张凤祥1
(1.大连理工大学 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盘锦 124221; 2.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校区科研与学科工作部,辽宁 盘锦 124221;
“双一流”建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双一流”建设面 向的是学科建设 和 专 业 建 设,通 过 建 设 一 流 教 师 队 伍、提 升 科 学研究水平、推进 国 际 交 流 合 作 等 方 式,引 导 广 大 研 究 生 勤 学 修德,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研究实力和国际化人才培养 水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