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测试审计抽样工作指南.

合集下载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1)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1)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二)考虑抽样风险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表4-10中的保证系数,考虑抽样风险的影响,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

具体情况如下:表4-10 货币单元抽样评价样本结果时的保证系数高估错报的数量误受风险5%10%15%20%25%30%35%37%50%0 3.00 2.31 1.90 1.61 1.39 1.21 1.05 1.000.701 4.75 3.89 3.38 3.00 2.70 2.44 2.22 2.14 1.682 6.30 5.33 4.73 4.28 3.93 3.62 3.35 3.25 2.6837.76 6.69 6.02 5.52 5.11 4.77 4.46 4.35 3.68……………………………………………………(1)如果在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选样间隔×保证系数0(查表:对应高估错报数量为0:2.31)。

注意:没有发现错报时估计的总体错报上限也被称作“基本精确度”。

(2)如果在账面上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无论该错报的百分比是否为100%】总体错报的上限=事实错报+基本精确度(查表:2.31)。

(3)如果在样本(排除: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百分比为100%的错报(即:审定金额为0):假如发现了一个错报,推导过程如下:总体错报的上限=推断错报×保证系数增量+基本精确度=(选样间隔×错报百分比100%)×保证系数增量+选样间隔×保证系数0(查表:2.31)=选样间隔×(保证系数增量+保证系数0)=选样间隔×保证系数1(4)如果在样本(排除: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百分比低于100%的错报(即:审定金额不等于0):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推断错报(选样间隔×错报百分比),再将推断错报按金额降序排列(★★★)后,分别乘以对应的保证系数增量,加上基本精确度之后,最终计算出总体错报的上限。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二、选取样本阶段2.确定样本量(1)查表法(表4-8)表4-8 细节测试货币单元抽样样本规模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误受险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50%30%10%8%6%5%4%3%2%1%0.50%5%-6103038506075100150300600 5%0.108133746627492123184368736……………………………………10%-58242939475877116231461 10%0.207123543576986114171341682……………………………………(2)公式法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表4-9 货币单元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的保证系数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误受风险5%10%15%20%25%30%35%37%50%0.00 3.00 2.31 1.90 1.61 1.39 1.21 1.05 1.000.700.05 3.31 2.52 2.06 1.74 1.49 1.29 1.12 1.060.730.10 3.68 2.77 2.25 1.89 1.61 1.39 1.20 1.130.77……………………………………………………(三)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4句话)1.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或随意选样中挑选适当的选样方法选取样本,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提高选样的效果。

2.在选取样本之前,注册会计师通常先识别单个重大项目。

然后,从剩余项目中选取样本,或者对剩余项目分层,并将样本规模相应分配给各层。

3.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选取的每个样本,实施适合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4.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对选取的抽样单元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如由于原始单据丢失等原因)。

注册会计师对未检查项目的处理取决于未检查项目对评价样本结果的影响。

(1)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样本结果的评价不会因为未检查项目可能存在错报而改变,就不需对这些项目进行检查。

课程资料: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3)

课程资料: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3)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1、推断总体的错报(1)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样本时将进行抽样的项目分为几层,则要在每层分别推断错报,然后将各层推断的金额加总,计算估计的总体错报。

注册会计师还要将在进行百分之百检查的个别重大项目中发现的所有错报与推断的错报金额汇总。

(2)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时,需要注意基本原理,即每一个被选取的货币单元(逻辑单元)都代表了整个选样间隔中所有的货币单元。

情形推断方法“大单元”逻辑单元账面价值≥选样间隔推断的错报=逻辑单元的实际错报“小单元”逻辑单元账面价值<选样间隔a)逐项计算错报百分比错报百分比=样本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b)推断的错报=错报百分比×选样间隔【案例1】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法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选样间隔是3000元,在样本中发现了3个序号账面金额/元审定金额/元样本1 100 0样本2 200 150样本3 5000 4000序号账面金额/元审定金额/元①判断②错报百分比③推断的错报样本1 100 0小于选样间隔100-0100=100% 3000×100%=3000 样本2 200 150小于选样间隔200-150200=25% 3000*25%=750 样本3 5000 4000大于选样间隔无需计算5000-4000=1000 注册会计师推断的错报=3000+750+1000=4750元2、考虑抽样风险在细节测试中,推断的错报是注册会计师对总体错报作出的最佳估计,但注册会计师要适当考虑抽样风险,以评价样本结果。

(1)非统计抽样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考虑抽样风险关键要点判断总体是否可接受可以接受远远低于: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不能接受大于或接近: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大于:推断的总体错报>预计总体错报考虑是否接受差距不大不小: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2)统计抽样(货币单元抽样)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抽样风险的影响,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

第四章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

第四章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审计第四章 审计抽样知识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 详细描述:(一)样本设计阶段1.明确测试目标2.定义总体 (1)考虑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注册会计师应确信抽样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

(2)识别单个重大项目(潜在错报超过可容忍错报应该单独测试的项目)和极不重要的项目。

3.定义抽样单元 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个记录(如销售发票中的单个项目),甚至是每个货币单元。

4.界定错报 在审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目标界定错报。

如果错报定义为账面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审定金额之间的差异,不符合相关特征的差异就不是错报。

(二)选取样本阶段 1.确定样本规模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①总体的变异性。

统计抽样中衡量这种变异或分散程度的指标是标准差。

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通常样本规模越小。

注册会计师在使用非统计抽样时,不需量化期望的总体标准差,但要用“大”或“小”等定性指标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

②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误受风险。

当审计风险既定时,如果注册会计师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就可以在实质性程序中接受较高的误受风险。

当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增加时,实质性程序所需的样本规模降低。

在细节测试中,误拒风险与审计的效率有关,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一个较高的误拒风险,所需的样本规模降低。

③可容忍错报。

某账户的可容忍错报实际上就是计划的该账户的重要性水平。

④预计总体错报。

预计总体错报的规模或频率降低,所需的样本规模也降低。

⑤总体规模。

总体中的项目数量在细节测试中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

因此,按总体的固定百分比确定样本规模通常缺乏效率。

(2)利用模型确定样本规模。

保证系数表2.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 在非统计抽样方法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也可以使用随意选样。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指南_[全文]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指南_[全文]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指南目录1第一章总则1一、审计抽样的含义1二、对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总体要求1第二章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考虑1一、获取审计证据时实施的审计程序1二、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对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考虑2三、实施控制测试时对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考虑2四、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对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考虑3第三章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考虑3一、审计风险3二、抽样风险4三、非抽样风险4四、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控制5第四章选取测试项目以获取审计证据5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5二、选取全部项目6三、选取特定项目7四、审计抽样9第五章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的使用9一、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的选择9二、有效计量抽样风险的条件9第六章样本设计9一、基本要求9二、总体10三、分层11四、金额加权选样11第七章样本规模11一、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15二、确定样本规模15第八章选取样本15一、选取样本的总体要求15二、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17三、对其他选样方法的说明18第九章实施审计程序18一、对实施审计程序的总体要求18二、使用替代项目18三、使用替代程序18第十章误差的性质和原因19一、对误差进行定性分析的总体要求19二、对误差进行定性分析的具体考虑19三、具有共同特征的误差20四、异常误差20第十一章推断误差20一、在细节测试中推断总体错报21二、对异常误差的考虑22三、对总体分层时的处理22四、在控制测试中推断总体偏差率22第十二章评价样本结果22一、总体要求22二、控制测试23三、细节测试24附录1314-1:在控制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方法25一、设计样本27二、确定样本规模30三、选取样本和实施审计程序31四、评价样本结果35五、停走抽样与发现抽样36六、记录抽样程序36附录1314-2: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38附录1314-3: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38一、样本设计39二、确定样本规模42三、选取样本42四、评价样本结果43五、记录抽样程序44六、非统计抽样示例46附录1314-4: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方法46一、定义抽样单元46二、选取样本47三、确定样本规模49四、评价样本结果52五、PPS 抽样的特点53六、PPS 抽样示例第一章总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四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审计抽样的含义,并对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提出总体要求。

037.第十章 审计抽样(6)

037.第十章 审计抽样(6)

第四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一、细节测试实施审计抽样的六个核心步骤第一步:确定测试的目标(教材P209)第二步:定义总体、抽样单元与错报(教材P209-210)第三步:根据审计目标设计细节测试的程序;第四步:确定样本规模(解决“抽多少?”)第五步:选取样本(解决“怎么抽?”)1.依据教材P195表10-2,随机数表选取样本;2.依据教材P196第4段,系统选样选取样本。

第六步:评价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特征二、非统计抽样示例(教材P214-216,请掌握)假设××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拟通过函证测试ABC公司20 ×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

ABC公司当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户剔除贷方余额账户和零余额账户后的借方余额共计2 410 000元,由l651个借方账户组成。

注册会计师初步确定的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为280 000元。

注册会计师以此为基础,根据被审计单位特点、风险评估结果和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等因素,确定可容忍错报水平为140 000元。

注册会计师将总体定义为20×8年12月31日剔除贷方余额账户和零余额账户以及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余额,代表总体的实物是20×8年12月31日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账户。

注册会计师定义的抽样单元是每个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

注册会计师将重大项目定义为账面金额在140 000元以上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并决定对其进行单独测试;将极不重要项目定义为账面金额在1 000元以下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并决定对其不实施审计程序。

剔除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后抽样总体变成2 200 000元,包括l500个账户,如表10—9所示。

注册会计师将错报界定为被审计单位不能合理解释并提供相应依据的、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实施抽样所获得的审计证据所支持的金额之间的差异(高估)。

3、细节测试通用工作底稿

3、细节测试通用工作底稿

武汉明智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细节测试审计抽样一、样本设计1.确定测试目标帐户名称: 应收账款帐户数量: 1651个(剔除贷方余额帐户和零余额帐户)账面金额: 2410000元帐户层次重要性水平: 280000元测试目标: 通过应收账款函证测试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总体: 20××年12月31日剔除贷方余额帐户和零余额帐户以及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余额代表总体的实物: 20×8年12月31日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帐帐户抽样单元: 每个应收账款明细帐帐户定义重大项目: 账面金额在140000元以上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帐帐户对重大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工作底稿索引号:定义极不重要项目: 账面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帐帐户3.定义错报被审计单位不能合理解释并提供相应依据的、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实施抽样所获得的审计证据所支持的金额之间的差异(高估)。

错报不包括明细账户之间的误记、在途款项,以及被审计单位已经修改的差异。

4.确定样本规模可容忍错报: 140000元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中针对同一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 高样本规模: 36二、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1.选取样本是否分层:是样本编号列表:……2.实施审计程序 工作底稿索引:三、评价样本结果1.分析错报的性质和原因是否存在舞弊: 否 工作底稿索引号:是否修改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估结果: 否 工作底稿索引号:2.推断总体样本错报额(A):2950元推断的总体错报额(B): 38046元[∑(层样本错报额÷层样本账面总额×层帐面总额-层样本错报额)]测试单个重大项目发现的错报(C):1304元错报总额(A+B+C): 42030 元3.得出总体结论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否是否扩大测试范围:否 工作底稿索引号:是否针对同一认定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否 工作底稿索引号:审计结论: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不存在重大错报。

审计考试 第32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2)

审计考试 第32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2)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考点二】选取样本阶段(★★★)(一)确定抽样方法(二)确定样本规模(三)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细节测试审计抽样“三大环节、十一个步骤”细节测试中选取样本(一)确定抽样方法(统计抽样)1.货币单元抽样2.传统变量抽样【提示】在细节测试中进行审计抽样,可能使用统计抽样,也可能使用非统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方法包括货币单元抽样和传统变量抽样,如下图所示。

细节测试中确定抽样方法1.货币单元抽样(1)货币单元抽样的定义(2)货币单元抽样的优点(6个方面)(3)货币单元抽样的缺点(5个方面)(1)货币单元抽样的定义货币单元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它是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的分支,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链接】教材P66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比较抽样方法测试环节测试特征和用途属性抽样控制测试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其用途是测试控制的偏差率变量抽样细节测试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其用途是测试错报金额【举例】应收账款总体表(假定12个明细账)项目号码(逻辑单元)账面金额累计合计数相关的货币单元13573571~3572 1 281 1 638358~1 638360 1 698 1 639~1 6984573 2 271 1 699~2 2715691 2 962 2 272~2 9626143 3 105 2 963~3 1057 1 425 4 530 3 106~4 5308278 4 808 4 531~4 8089942 5 750 4 809~5 75010826 6 576 5 751~6 57611404 6 980 6 577~6 980123967 376 6 981~7 376在货币单元抽样中,将财务报表项目称为逻辑单元,这12个逻辑单元账面金额累计为7376,我们将其称作总体。

注会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注会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注会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一、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1.确定样本规模2.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掌握如何分层及对分层的合理性分析)在选取样本之前,注册会计师通常先识别单个重大项目。

然后,从剩余项目中选取样本,或者对剩余项目分层,并将样本规模相应分配给各层。

3.推断总体错报(1)比率法(在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金额相关时最为适用)总体错报金额(2)差异法(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相关时最为适用)总体错报金额二、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1.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

2.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

3.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不应使用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而考虑使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如均值估计抽样或PPS抽样。

掌握教材P168-171的统计抽样举例三、样本结果评价,形成审计结论(考虑抽样风险)四、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1. 概念:PPS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交易发生额或账户余额存在“高估”的情况。

PPS抽样满足两个条件:①总体的错报率很低(低于10%),且总体规模在2000以上②总体中任一项目的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金额2.PPS抽样的优点:①一般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②样可以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③样本规模不需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④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样本自动分层。

PPS抽样中,如果项目金额超过选样间距,PPS系统选样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⑤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错报不存在或很小,所需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⑥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3. PPS抽样的缺点:①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出其账面金额;②被低估的实物单元被选取的概率更低;③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④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⑤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⑥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应用指南(2010年11月1日修订)一、定义(一)抽样单元(参见本准则第六条)1.抽样单元可能是实物项目(如支票簿上列示的支票信息,银行对账单上的贷方记录,销售发票或应收账款余额),也可能是货币单元。

(二)非抽样风险(参见本准则第九条)2.注册会计师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误解审计证据而没有发现错报或偏差,均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

(三)可容忍错报(参见本准则第十二条)3.在设计样本时,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可容忍错报,以应对单个非重大错报的汇总数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并为可能未发现的潜在错报留出余地。

可容忍错报是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参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运用到特定抽样程序。

可容忍错报可能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二、样本设计、样本规模和选取测试项目(一)样本设计(参见本准则第十五条)4.审计抽样能够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和评价有关所选取项目某些特征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有助于形成有关总体(即从中选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审计抽样时。

既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方法。

5.在设计审计样本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拟实现的特定目的以及可能实现该目的的最佳审计程序组合。

考虑拟获取审计证据的性质,以及与该审计证据相关的可能的偏差、错报情况或其他特征,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界定偏差或错报的构成以及采用何种总体;为满足《中国注册会汁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第十四条的要求,在实施审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实施审计程序。

以获取有关总体的完整性的审计证据。

6.按照本准则第十五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考虑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清楚地了解什么构成偏差或错报,可以使其在评价偏差或推断错报时仅考虑与审计程序目的相关的所有情况。

例如,对应收账款的存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如实施函证程序,客户在函证基准日之前支付而被审计单位在函证基准日之后不久收到的款项,不视为错报。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程序测试和抽样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程序测试和抽样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程序测试和抽样审计是一种独立的、有计划的、全面的核查和评价机构或组织财务报表的过程。

程序测试和抽样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们能够有效地帮助审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以及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审计师在进行程序测试和抽样时的步骤和方法。

一、程序测试程序测试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测试来评估其有效性和适用性的过程。

审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和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制定程序测试的计划和方法。

(1)确定测试对象审计师首先需要确定测试的对象,即对哪些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测试。

一般来说,审计师会选择那些对财务报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测试。

(2)制定测试计划在确定测试对象后,审计师需要制定具体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该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方法和时间安排等信息。

审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具体需求,合理分配测试资源和时间。

(3)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审计师需要按照测试计划的安排,通过观察、询问、检查等方式,收集被测试对象的证据。

审计师可以通过检查文件、记录、凭证以及实地观察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

同时,审计师还需要对测试对象涉及的相关方进行询问,以了解他们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4)评价测试结果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审计师需要评价测试结果。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评价,审计师可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对于存在问题的控制流程,审计师还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抽样抽样是审计师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一部分数据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由于审计人员无法检查所有的交易或项目,而只能通过一部分数据的检查来推断整体的情况,因此抽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确定抽样目的抽样前,审计师首先需要确定抽样的目的。

抽样的目的可以是为了评估被审计单位的某一特定方面,如收入、费用等,也可以是为了评估整体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2)选择抽样方法根据抽样目的和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审计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程序测试和抽样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程序测试和抽样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程序测试和抽样在财务审计中,程序测试和抽样是审计师确定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合规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程序测试,审计师可以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而抽样则帮助审计师有效地获取足够的证据,判断财务报表是否能够可靠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如何进行程序测试和抽样。

一、程序测试的目的和过程程序测试是审计师在进行财务审计过程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操作是否符合法规要求的一种评估手段。

通过程序测试,审计师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和不合规行为,并提出改进意见。

程序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师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各项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内部控制政策。

这可以通过审阅企业的内部控制手册、政策文件以及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会议纪要等来获得。

2.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观察和测试实际控制操作,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审计师可以选择样本来测试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3. 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在进行程序测试的过程中,审计师可能会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弱点等。

对于这些问题,审计师需要提出改进建议,并与企业管理层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二、抽样的目的和方法抽样是审计师在进行财务审计过程中,从大量的数据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检查和测试来推断整体的结论。

抽样的目的是在保证审计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减少审计风险。

根据抽样的目标和需求,审计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如以下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1. 随机抽样:根据随机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确保每个样本都具有相等的机会被选中,避免了主观偏见。

2. 分层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进行随机抽样。

审计师如何进行采样和测试程序设计

审计师如何进行采样和测试程序设计

审计师如何进行采样和测试程序设计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采样和测试程序设计是审计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通过合理地进行采样和设计测试程序,审计师能够获得足够的证据,并有效地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相关风险。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如何进行采样和测试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一、采样方法的选择采样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有代表性的抽查。

在选择采样方法时,审计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抽样目的:审计师需明确自己的抽样目的,即是为了评估控制活动的有效性还是为了检验账目的准确性。

2.抽样基数:审计师需要确定抽样的基数,即从被审计单位的总体中选取的样本量。

3.抽样方法: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区间抽样等。

审计师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4.抽样误差:审计师需要考虑抽样误差的大小,以保证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二、测试程序设计的步骤测试程序设计是指在对采样数据进行测试之前,审计师需要制定相应的程序和计划。

以下是测试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1.确定测试目标:审计师需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即要测试的账目或交易类型。

2.设计测试程序:根据测试目标,审计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测试程序,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步骤和所需的工具。

3.分配测试责任:确定负责执行测试程序的审计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4.执行测试程序:按照设计好的测试程序执行测试工作,采集相应的数据和样本。

5.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存在的风险。

6.文件记录和汇总:审计师需要记录测试程序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并将其汇总为相应的审计报告或意见。

三、质量控制要点在进行采样和测试程序设计时,审计师需要注重质量控制,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质量控制的要点:1.操作程序的规范化:审计师需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和准则进行工作,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与归档:审计师应记录测试程序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并将底稿及时归档,以备查阅和复核。

细节测试审计抽样工作指南

细节测试审计抽样工作指南

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工作指南一、前言1.为了规范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工作,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制定本指南。

2.本指南主要目标在于指导审计人员在执行细节测试过程中如何确定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

如果采用审计抽样,如何进行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评价样本结果等工作,以实现细节测试的工作目标。

二、适用范围1.本指南中的审计抽样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于其他审计项目可参照执行。

2.在实施细节测试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

三、细节测试中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1.在确定实施细节测试审计程序范围时,应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对审计效率的要求,选取适当的测试项目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

2.细节测试选取项目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或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3.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由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如滞销的存货余额或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余额;➢可疑的或非正常的项目,或明显不规范的项目;➢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其他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5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5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考点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五)非统计抽样示例背景资料: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

截至2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共有935个明细账户,其中:有期末借方余额的有905个明细账户,账面金额为4250000元;单个重大项目5个,账面金额为500000元;有期末贷方余额的有30个明细账户,账面金额为5000元。

注册会计师计划采用非统计抽样方法,通过函证测试应收账款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与应收账款存在认定相关)。

1.抽样总体对应收账款项目实施抽样的总体为900个明细账户,审计前金额为3 750 000元,如下表所示。

应收账款项目分类金额单位:元项目分类项目数量总金额(元)贷方账户(单独测试)305000单个重大项目(100%检查)5500000抽样总体900 3 750000合计935 4 255000注:因为贷方账户涉及重分类调整,对应收账款的测试不需考虑,因此本表合计金额中不包含贷方账户金额。

2.抽样单元注册会计师定义的抽样单元是每个应收账款明细账户。

3.分层考虑到所测试的应收账款项目(即总体)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根据应收账款各明细账账户的账面金额,将总体分成两层,如下表所示。

样本分层表金额单位:元层次层账面总额(元)层账户数量(个)层样本规模(个)第一层 2 500 00025058第二层 1 250 00065028合计 3 750 000900864.确定样本量(运用“查表法”)假设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10%,可容忍的错报为150000元,预计的总体错报为30000元。

根据教材P85表4-8,当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10%,可容忍的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为4%,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为20%时,样本量为86。

误受风险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余额之比50%30%10%8%6%5%4%3%2%1% 10%-5824293947587711623110%0.20712354357698611417134110%0.309154455738710914521743310%0.401220587296115143191286572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认为86样本规模是适当的,不需要调整。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导语】把⼯作当事业,把备考当⼯作考核,认真,是⼀种态度,这样便不愁拿证了。

为⼤家整理“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供考⽣参考。

更多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请关注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

祝⼤家备考顺利! 【内容导航】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 【所属章节】 第四章审计抽样⽅法 【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 ⼀、样本设计阶段 (⼀)确定测试⽬标(1/4) 细节测试:识别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中存在的重⼤错报。

其中:在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通常⽤来测试有关财务报表⾦额的⼀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的合理性。

【如果该⾦额是合理正确的,认为不存在重⼤错报】 (⼆)定义总体(2/4) 【特别提⽰】 不同性质的交易可能导致借⽅余额、贷⽅余额和零余额多种情况并存。

例如:应收账款账户 (三)定义抽样单元(3/4) (四)界定错报(4/4) 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标界定错报。

例如: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即总账余额是否正确?),记串户就不算错报。

⼆、选取样本阶段 (⼀)确定抽样⽅法 在细节测试中进⾏审计抽样,可能使⽤统计抽样,也可能使⽤⾮统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常⽤的统计抽样⽅法包括货币单元抽样和传统变量抽样。

1.货币单元抽样 (1)定义:货币单元抽样是⼀种运⽤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额⽽不是对发⽣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法,它是概率⽐例规模抽样⽅法的分⽀,有时也被称为⾦额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2)相关知识点说明 ①货币单元抽样以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元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②总体中某⼀项⽬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的⾦额与总体⾦额的⽐率,项⽬⾦额越⼤,被选中的概率就越⼤,这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重点放在较⼤的账户余额或交易。

③注册会计师并不是对总体中的货币单元实施检查,⽽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元的账户余额或交易实施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工作指南一、前言1.为了规范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工作,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制定本指南。

2.本指南主要目标在于指导审计人员在执行细节测试过程中如何确定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

如果采用审计抽样,如何进行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评价样本结果等工作,以实现细节测试的工作目标。

二、适用范围1.本指南中的审计抽样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于其他审计项目可参照执行。

2.在实施细节测试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

三、细节测试中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1.在确定实施细节测试审计程序范围时,应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对审计效率的要求,选取适当的测试项目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

2.细节测试选取项目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或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3.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由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如滞销的存货余额或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余额;➢可疑的或非正常的项目,或明显不规范的项目;➢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其他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

5.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测试总体的特征等,可以确定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

选取的特定项目通常包括大额或关键项目、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6.根据判断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通常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手段,但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

当总体的剩余部分重大时,还应考虑是否需要针对该剩余部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通常情况下选取特定项目测试金额达到总体金额的70%,可不再执行其他选样测试程序。

7.对于能够预知更可能发生错报的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通常情况下会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或选取特定项目测试。

但对于为实现审计目标需要进行测试的其他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由于缺乏特别的了解,此时选择审计抽样更为有用;另外,当总体中项目数量太大而导致无法逐项审查,或者虽能逐项审查但需耗费大量成本时也可能使用审计抽样方法。

8.审计抽样是指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且所有项目都有机会被选取。

通过获取与被选取项目某一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9.在细节测试中,通常情况下,对于存在性/发生认定、或对某些金额做出独立估计(如陈旧存货的价值)审计时实施审计抽样,目的在于通过对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从而评估总体的某一特征,并根据样本的测试结果推断未测试项目的结果。

10.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之逻辑关系图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之逻辑关系图四、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错报1.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

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同时,还应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2.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

在制定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作决策,是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

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4.对基准的选择有赖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环境。

通常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

例如,对以盈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而对收益不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或非盈利组织,选择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作为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就不合适,净资产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对于金融、保险企业或其他资产大、盈利小的企业,选择资产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收入适用于微利企业。

5.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

一般6.在计算重要性水平时,如果能够明确选择某一基准的,可直接选择,例如,上市公司选择利润总额作为基准。

如果不易直接选择的,通常会选择相关联的两个基准,例如,收入与资产总额(或利润总额与净资产),分别乘以适当的比率,按两种方法计算后比较选择相对较低的数值作为计划重要性水平。

7.在确定重要性时,通常考虑以前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大变化(如重大的企业购并)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所处行业环境发生的相关变化。

例如,在将利润总额作为确定某被审计单位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时,利润总额应为持续经营业务或经常性业务利润。

因情况变化使该被审计单位本年度利润出现意外的增加或减少,可能认为选择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更加合适。

8.重要性水平在项目中一般可根据调整类型设立为2个,即,对利润影响与资产负债表重分类,如重分类调整较少则也可仅设一个即对利润影响的重要性水平。

一般重分类调整重要性水平为对利润影响重要性水平的5-10倍。

考虑平衡工作效益和项目风险,项目最低重要性水平目前暂定为5万元。

9.为汇总已知错报和推断错报,进一步评估错报的影响,通常选择重要性水平的2%~10%为建议调整水平。

只要错报总额大于建议调整水平的,便需要编制调整分录,并提请管理层进行报表错报调整。

在进行报表错报调整时,确保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10.可容忍错报,是指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可容忍错报按审计项目确定。

11.一般客户,根据被审计单位特点、风险评估结果和内控运行有效性等因素,考虑选择重要性水平的60%~70%,为可容忍错报金额。

12.如果为上市公司或首次承接的新客户,选择重要性水平的50%,为可容忍错报金额。

五、审计抽样方法1.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包括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评价样本结果三个阶段。

2.在样本设计阶段,首先确定测试目标,并根据测试目标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和错报,然后确定适当的样本规模。

3.在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阶段,根据确定的样本规模,从总体中选出所需的代表性样本,并针对选取的每个项目实施适合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以确定是否存在错报。

4.在评价样本结果阶段,对样本中发现的错报分析其性质和原因,并根据样本错报推断总体错报,从而对总体相关特征作出结论。

六、样本设计1.明确测试目标。

细节测试的目标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因此审计抽样必须紧紧围绕审计测试的目标展开,针对测试目标选取项目进行测试,为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相关认定提供特定水平的合理保证。

2.定义总体。

在实施抽样之前,必须仔细定义总体,即确定抽样总体的范围。

总体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即扣除选取的特定项目)。

在定义总体时,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3.适当性是指确定总体应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测试的方向。

例如:在细节测试中,如果目标是测试应付账款的高估,总体可以定义为应付账款清单。

但在测试应付账款的低估时,总体就不是应付账款清单,而是后来支付的证明、未付款的发票、供货商的对账单、没有销售发票对应的的收货报告,或能提供低估应付账款的审计证据的其他总体。

4.完整性是指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例如:从档案中选取付款证明,除非确信所有的付款证明都已归档,否则不能对该期间的所有付款证明作出结论。

5.在计划抽样时,应运用职业判断,判断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是否存在及存在哪些应该单独测试而不能放在抽样总体中的项目,对这类项目实施单独测试。

如果主要关注高估测试,对于总体中有些项目加总起来是不重要的,或者被认为代表较低的固有风险,可以从抽样计划中剔除这些项目,以集中精力于与审计相关度更高的项目,必要时也可以对固有风险很低的项目实施分析程序。

6.由于抽样实际上是从实物中选取样本,所有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只与该实物有关,因此必须详细了解代表总体的实物,确定代表总体的实物是否包括整个总体。

例如:如果将总体定义为特定日期的所有应收账款余额,代表总体的实物就是打印的该日客户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

7.代表总体的实物和总体不一致,可能对总体做出错误的结论。

如果将选择的实物和总体比较之后,认为代表总体的实物遗漏了应包含在最终评价中的总体项目,应选择新的实物,或对被排除在实物之外的项目实施替代程序。

8.定义抽样单元。

在定义总体时通常都指明了适当的抽样单元,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是每个货币单位。

在定义抽样单元时,应使其与审计测试目标保持一致。

例如:如果抽样的目标是测试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可能选择各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发票或发票上的单个项目作为抽样单元。

9.分层。

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应当考虑分层。

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以提高审计效率。

在分层时应当仔细界定子总体,以使每一抽样单元只能属于一个层。

例如,为了函证应收账款,可以将应收账款账户按其金额大小分为三层,即账户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账户金额为5000元~10000元的,账户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

然后,根据各层的重要性分别采取不同的选样方法。

对于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应收账款账户,应进行全部函证;对于金额在5000元~10000元以及5000元以下的应收账款账户,则可采用适当的选样方法选取进行函证的样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