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A.GAT B.GAA C.CUA D.CTA2.遗传信息从RNA→RNA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下列能够进行该传递的生物是()A.烟草B.烟草花叶病毒C.噬菌体D.大肠杆菌3.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病人()A.染色体上基因的改变B.基因重组C.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改变D.血红蛋白分子中某个氨基酸种类的改变4.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基因的分离]5.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6.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5℃时,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A.生物的突变常常是有利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利的C.突变体的体质增强D.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7.八倍体小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A.8B.4C.2D.18.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环境因素限制了有关基因的表达B.两种均为基因突变C.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D.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9.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10.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海南省文昌市孔子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市孔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5春•会宁县期末)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肯定不是生物体的内环境成分的是()A.H+、乳酸、乳酸钠、Ca2+、碳酸氢钠B.解旋酶、呼吸氧化酶、酪氨酸酶、ATP合成酶C.CO2、K+、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D.氨基酸、抗体、淋巴因子、肾上腺素2.(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方向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B.在突触位置,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C.提出情况下,生长素在形态学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运输是单向的D.在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3.(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控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原因是()A.糖尿病人的消化功能不好B.糖尿病人的吸收功能不好C.米饭和馒头中含有大量葡萄糖D.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经消化也能分解成葡萄糖4.(3分)(2011•静安区二模)如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a→b→c→d→eB.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e→d→c→b→aC.刺激b点后,a与e均能测到动作电位D.e是神经纤维的轴突5.(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B.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都是对抗原有特异性识别的细胞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记忆细胞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6.(3分)(2015秋•祁县校级期中)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如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明显提高的是()A.胰岛素B.肾上腺素 C.性激素D.甲状腺素7.(3分)(2015•石嘴山模拟)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作用于该部位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植物激素的运输都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8.(3分)(2012秋•巢湖校级期末)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A.←↑→↑ B.←↑↑→ C.→↑→↑ D.→↑←↑9.(3分)(2003•江苏)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10.(3分)(2011•信阳二模)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寒冷环境中,①②③④均增加B.反射弧的效应器中有肾上腺而没有甲状腺等C.可以作为下丘脑分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有:肾上腺和甲状腺D.⑤的释放量与皮肤的功能无关,与渗透压有关11.(3分)(2015春•宜春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调节主要形式是神经调节,神经冲动在神经上是双方向传导B.血浆蛋白参与内环境渗透压的调节,与免疫无关C.奖细胞与效应T淋巴细胞的分裂必须要淋巴因子的协助D.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动物体就必须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加以调整12.(3分)(2013秋•常德期末)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13.(3分)(2014秋•合阳县期末)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14.(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相对应的三个结构依次是()A.大脑、小脑、脑干 B.大脑、脑干、脊髓C.小脑、脑干、大脑 D.大脑、小脑、脊髓15.(3分)(2012秋•济源校级期末)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的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液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⑥骨骼肌战栗⑦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⑥⑦B.①②③⑤⑥⑦ C.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⑦16.(3分)(2013秋•姜堰市期中)据报道:四川省某村有数百人,却选不出一个当会计,原因是该村绝大多数人智力低下,且有许多呆小症患者、大脖子病患者,预防出现该村状况的最好方式是()A.切除肿胀的甲状腺 B.注射生长激素C.注射促甲状腺激素 D.食用加碘的食盐17.(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18.(3分)(2014秋•莆田校级期末)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 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19.(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下丘脑20.(3分)(2015•安康二模)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 D.21.(3分)(2013秋•淄川区期末)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略微下降,这是因为()A.血浆中的水分减少了B.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C.血浆中的乳酸增多了D.血浆中的K+减少了22.(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B.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向光生长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D.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脱落和种子的萌发23.(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的是()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B.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二、(非选择题)24.(2008•珠海模拟)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的变化.有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其原因是.(2)从图中可知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也具有这样的作用.果实中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3)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4)图中各种激素的动态变化说明.25.(10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①③⑥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填选项序号)A 神经递质B 载体蛋白C 激素D 血红蛋白E 呼吸酶F 抗体(2)当血糖升高时,可以直接刺激细胞分泌胰岛素.(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5)若④表示侵入内环境的SARS病毒,人体在免疫过程中产生淋巴因子的是细胞.26.(2015春•菏泽期中)请根据图解内容回答问题:(1)图解中的A在人的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时,就会引起“侏儒症”,则合成A的细胞器是;图解中的B代.(2)请根据图解回答: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和表现为协同作用;②在寒冷环境中,和都能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产热量增多,维持体温恒定,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③和都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表现为协同作用;④在血糖调节方面,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二者表现为作用.(3)图解中的①②是指由下丘脑分泌的两种促激素释放激素,③④是相应的促激素.如果①和③是对应的,则①是激素;③的生理作用是.27.(14分)(2012秋•金阊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其作用是.(2)由图可知,b和c细胞均是由a细胞分化而来的,但它们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c细胞是在中发育成熟的.(3)e和f都是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产生细胞和细胞.(4)图中的各种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市孔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2015春•会宁县期末)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肯定不是生物体的内环境成分的是()A.H+、乳酸、乳酸钠、Ca2+、碳酸氢钠B.解旋酶、呼吸氧化酶、酪氨酸酶、ATP合成酶C.CO2、K+、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D.氨基酸、抗体、淋巴因子、肾上腺素【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解答】解:A、H+、乳酸、乳酸钠、Ca2+、碳酸氢钠都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B、解旋酶、呼吸氧化酶、酪氨酸酶、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细胞内,B错误;C、CO2、K+、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都存在于血浆中,C正确;D、氨基酸、抗体、淋巴因子、肾上腺素都存在于血浆中,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解题的关键是对内环境中的成分要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分为营养物质、调节物质、代谢废物,结合各自的作用进行识记.2.(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方向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B.在突触位置,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C.提出情况下,生长素在形态学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运输是单向的D.在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膜外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答】解:A、在反射活动中,兴奋产生于感受器,然后依次经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最终到达效应器,故而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C、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C正确;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识记突触的类型,明确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3.(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控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原因是()A.糖尿病人的消化功能不好B.糖尿病人的吸收功能不好C.米饭和馒头中含有大量葡萄糖D.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经消化也能分解成葡萄糖【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糖尿病人体中血糖含量高于正常人,使人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等症状,为了防止出现高血糖的症状,糖尿病病人要限制糖类饮食,多食用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少食用一些糖类食物.【解答】解:A、糖尿病人的消化功能没有受到影响,A错误;B、糖尿病人的吸收功能没有受到影响,B错误;C、米饭和馒头中含有大量淀粉,C错误;D、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经消化也能分解成葡萄糖,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糖尿病知识,解题关键是掌握馒头和米饭的主要成分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4.(3分)(2011•静安区二模)如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a→b→c→d→eB.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e→d→c→b→aC.刺激b点后,a与e均能测到动作电位D.e是神经纤维的轴突【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e→d→c→b→a,A错误;B、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e→d→c→b→a,B正确;C、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b点,e点测不到动作电位,C错误;D、e是神经元的树突,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5.(3分)(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B.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都是对抗原有特异性识别的细胞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记忆细胞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解答】解:A、人体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抵抗病原体,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B、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记忆细胞,C正确;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6.(3分)(2015秋•祁县校级期中)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如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明显提高的是()A.胰岛素B.肾上腺素 C.性激素D.甲状腺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当人遇到危险的情况时,会产生紧张,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还会出现血压中肾上腺素增加,致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这属于体液调节,因此该生理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解答】解:A、此时胰岛素降低,胰高血糖素会升高,A错误;B、肾上腺素会明显升高,B正确;C、性激素可调节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不会明显升高,C错误;D、甲状腺激素用于促进新陈代谢,会有所升高,但不如肾上腺素升高明显,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的信息“危险”时的激素分泌,掌握“肾上腺素”属于应急激素.7.(3分)(2015•石嘴山模拟)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作用于该部位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植物激素的运输都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促进生长;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植物生命活动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解答】解:A、植物无专门内分泌腺,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植物体根尖产生,并作用于生长旺盛部位,A错误;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均体现了较低浓度时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故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C、生长素一般进行极性运输,但在成熟植物组织中,也可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D、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3分)(2012秋•巢湖校级期末)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A.←↑→↑ B.←↑↑→ C.→↑→↑ D.→↑←↑【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影响生长素分布的环境因素,生长素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题图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解答】解:①由于转盘匀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生长素在远离圆心的一侧多,而匀速旋转时胚芽鞘的受光情况可以看成是均匀的,因此胚芽鞘会弯向圆心生长,即向右弯曲;②该胚芽鞘匀速旋转,胚芽鞘尖端可以看做是受光均匀,因此该胚芽鞘直立生长;③由于受重力影响,琼脂块B的生长素浓度大于A,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弯向A生长,即向左弯曲;④由于胚芽鞘尖端匀速旋转,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浓度可以认为相等,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进行合理推理、获取正确结论的能力.9.(3分)(2003•江苏)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有关知识.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解答】解:人体进食后,因为糖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呈升高趋势,此时,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降低血糖;同时胰岛素会抑制胰岛A细胞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含量有所减少,以维持血糖的平衡,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人体血糖平衡的两种重要激素,相互拮抗,在准确理解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基础上,解答本题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10.(3分)(2011•信阳二模)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寒冷环境中,①②③④均增加B.反射弧的效应器中有肾上腺而没有甲状腺等C.可以作为下丘脑分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有:肾上腺和甲状腺D.⑤的释放量与皮肤的功能无关,与渗透压有关【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据图分析:图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肾上腺素,⑤是抗利尿激素;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骨骼立毛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产热增加),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散热减少)→体温维持恒定;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解答】解:A、处于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与产热相关的激素分泌增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肾上腺素均与产热相关,所以均增加,A正确;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甲状腺、肾上腺、骨骼肌等,B错误;C、可以作为下丘脑分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有垂体和肾小管、肾集合管等,C错误;D、⑤是抗利尿激素,它的释放减少尿量会增加,皮肤汗腺分泌可能会增加,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着重考察神经﹣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以体温和水盐调节示意图为载体,意在提高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11.(3分)(2015春•宜春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调节主要形式是神经调节,神经冲动在神经上是双方向传导B.血浆蛋白参与内环境渗透压的调节,与免疫无关C.奖细胞与效应T淋巴细胞的分裂必须要淋巴因子的协助D.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动物体就必须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加以调整【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动物调节主要形式是神经调节,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是单向传递,A错误;B、血浆蛋白参与内环境渗透压调节,与免疫有关,如抗体参与免疫调节,B错误;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即效应T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C错误;D、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动物体就必须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作出反应加以调整,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考查神经调节、稳态的理化性质、免疫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2.(3分)(2013秋•常德期末)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解答】解:A、凡是血浆中含有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A正确;B、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构成,所以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正确;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正常的免疫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D、正常的机体中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稳态的平衡,D正确.故选:C.。
海南省文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理科)生物 期中考试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理科)段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外液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于K+和Cl-C. 三种细胞外液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同D. 三种细胞外液都可以通过相互渗透形成【答案】A【解析】细胞外液类似于盐溶液,本质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A正确。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于Na+和Cl-,B错误。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高于组织液和淋巴的,C错误。
血浆和组织可以相互渗透,但组织液只能到淋巴,淋巴只能到血浆,D错误。
2. 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③构成了内环境B. 若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C. 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答案】B【解析】由图分析可知①是淋巴,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它们构成了体液,有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的是内环境,即①③④,A错误。
如果是肝细胞,a是动脉端,运输的是营养物质,氧气是自由扩散,所以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B正确。
细胞是代谢的主要场所,C错误。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②④,D错误。
点睛:判断细胞外液成分,血管中的是血浆、两端通透的是血管,而一端闭合的管道是淋巴管,其内的是淋巴。
3. 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 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 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 二者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故正确。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故B正确。
胰高血糖素传递给靶细胞相关信息,不提供能量,故C错。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海南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一、单项选择题:(1-10每题3分,11-20每题2分)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2.科研人员利用钴的放射性辐射蚕的受精卵细胞使其产生变异,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机理是()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 D.基因互换3.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A.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B.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C.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D.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4.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A.基因突变 B.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分化5.“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工作是测定基因组的整体序列,其序列是指()A.DNA的碱基排列顺序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tRNA的碱基排列顺序D.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6.生物进化的实质是()A.生物个体基因发生突变 B.个体基因型的改变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种群中定向变异的出现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B.近亲结婚不符合我国某些地区的风俗习惯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D.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8.下列哪项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转录 B.翻译C.DNA复制D.同源染色体配对9.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10.奶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是()A.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奶→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奶→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11.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B.CTA肯定不是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12.下列对于人体性染色体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只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B.只存在于体细胞中C.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D.只存在于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中13.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A.390个B.195个C.65个D.260个14.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24%、72% B.36%、64% C.57%、43% D.60%、40%15.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16.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17.在下列物质中,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18.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19.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A.4、4、5 B.5、4、4 C.4、5、4 D.5、4、520.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B.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彼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一群个体D.生活在地球的人是一个种群二、填空题:(共4大题,每空2分)21.请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填写图中号码所示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②③④(2)图中合成②的模板DNA 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为.(3)合成②的过程在遗传学上叫做,合成场所是.22.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①~⑥的名称:①;③;④;⑤;(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①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和交替连接构成.②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原则.23.如图是某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了解到的一个家庭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请你用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分析回答以下问题(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1)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显或隐)性遗传病.(2)图中Ⅳ10的基因型是,Ⅲ9的基因型是.(3)若Ⅲ8和Ⅲ9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患病的机率是.(4)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是因为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高.由上图可知,Ⅲ8和Ⅲ9结婚属于结婚.24.在2004年12月的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有成千上万的人罹难,事后的尸体辩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该技术是从尸体及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分离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加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生物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会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生物体,则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2)若已知DNA的一条单链碱基序列为A TCTAG,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单链碱基序列应是.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较多的DNA样品.因此,要使DNA大量复制,若一个DNA分子经过三次复制,将产生的DNA分子数量是个.(3)DNA技术同样可用于两物种亲缘关系的判断,若两物种的DNA样本经过处理后,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的单链互补的碱基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物种的亲缘关系越(近或远).(4)当今DN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除了上述列举的“死者遗骸鉴定”和“物种亲缘关系判断”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请举一例说明.如.2016-2017学年海南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0每题3分,11-20每题2分)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考点】生物的多样性.【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据此答题.【解答】解:A、基因多样性又叫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之一,A错误;B、种群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B正确;C、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之一,C错误;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之一,D错误.故选:B.2.科研人员利用钴的放射性辐射蚕的受精卵细胞使其产生变异,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机理是()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 D.基因互换【考点】诱变育种.【分析】生物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培育生物新品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原理.【解答】解: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多种,人类应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来培育生物新品种.如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既是人工选育,又属杂交育种;利用钴的放射性辐射蚕的受精卵细胞使其产生变异,属于用射线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的过程,属诱变育种.故选:C.3.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A.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B.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C.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D.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 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解答】解:A、密码子在mRNA上,A错误;B、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B正确;C、密码子在mRNA上,tRNA一端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反密码子,C错误;D、密码子在mRNA上,D错误.故选:B.4.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A.基因突变 B.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分化【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隔离包含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有的生物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产生生殖隔离.故选:C.5.“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工作是测定基因组的整体序列,其序列是指()A.DNA的碱基排列顺序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tRNA的碱基排列顺序D.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考点】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指人类基因的测序并了解其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英文简称HGP.【解答】解:根据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定义可知,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基因中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故选:A.6.生物进化的实质是()A.生物个体基因发生突变 B.个体基因型的改变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种群中定向变异的出现【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解: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非基因型的改变,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C.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B.近亲结婚不符合我国某些地区的风俗习惯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D.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分析】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第血亲.由于他们的血缘关系较近,携带相同的隐性基因的概率较大,所以婚配后,子女发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解答】解:A、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会增加,但不是必然患遗传病,A错误;B、近亲结婚与我国古代风俗习惯有关,B错误;C、近亲结婚不一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C错误;D、由于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基因的概率较大,所以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D 正确.故选:D.8.下列哪项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转录 B.翻译C.DNA复制D.同源染色体配对【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中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错误;B、翻译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错误;C、DNA分子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D、同源染色体配对过程中不会出现碱基互补配对,D正确.故选:D.9.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由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解答】解: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A错误;B、细胞外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B错误;C、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正确;D、由C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C.10.奶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是()A.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奶→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奶→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奶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大部分物质进入血浆,少部分脂质类物质进入淋巴,由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营养物质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因此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是:奶进入循环系统进行消化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进而进入内环境,由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故选:B.11.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B.CTA肯定不是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密码子是指mRNA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碱基种类包括:A、G、C、U.由这四种碱基可以构成64种密码子,总共决定20种氨基酸,并且密码子中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因此密码子和氨基酸是61对20 的关系,因此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密码子决定.【解答】解:A、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而氨基酸一共有20种,因此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A正确;B、密码子是指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不含T碱基,B正确;C、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D、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正确.故选:C.12.下列对于人体性染色体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只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B.只存在于体细胞中C.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D.只存在于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中【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人体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别决定,男性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Y,体细胞含有XY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体细胞中含有XX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含有X或Y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解答】解: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但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XX或XY作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也有.故选:C.13.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A.390个B.195个C.65个D.260个【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解答】解: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65×6=390个.故选:A.14.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24%、72% B.36%、64% C.57%、43% D.60%、40%【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若已经确定了基因型频率,用下面公式很快就可以计算出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解答】解:已知某种生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即AA%=24%、Aa%=72%、aa%=4%,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则A%=AA%+Aa%=24%+×72%=60%,同理,a%=40%.故选:D.15.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解答】解: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如同卵双胞胎,哥哥在野外工作较黑,弟弟在室内工作较白,A错误;B、由于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所以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正确;C、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C正确;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如同卵双胞胎,哥哥在野外工作较黑,弟弟在室内工作较白,D正确.故选:A.16.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解答】解: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由生殖细胞(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都称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故选:D.17.在下列物质中,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可能存在,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的组成,属于细胞内而非细胞外液的成分,因而它就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解答】解:A、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正确;B、细胞外液中含有葡萄糖,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B错误;C、细胞外液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错误;D、细胞外液中含有氨基酸,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A.18.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解答】解:A、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出骡子,但是骡子不可育,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C、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所以种群中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C正确;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19.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A.4、4、5 B.5、4、4 C.4、5、4 D.5、4、5【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分析】细胞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而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故只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解答】解:人为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5种碱基(A、T、C、G、U),2种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8种核苷酸;而噬菌体为DNA病毒,含有4种碱基(A、T、C、G)和脱氧核糖,有4种核苷酸;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含有4种碱基(A、C、G、U)和核糖,故有4种核苷酸.故选:B.20.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B.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彼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一群个体D.生活在地球的人是一个种群【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解答】解:A、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A正确;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正确;C、种群中的生物为同一个物种,彼此能发生基因交流,C错误;D、生活在地球的所有人是一个种群,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共4大题,每空2分)21.请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填写图中号码所示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②mRNA③tRNA④核糖体(2)图中合成②的模板DNA 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为TACCGAAGAAAC.(3)合成②的过程在遗传学上叫做转录,合成场所是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①是DNA分子;②是mRNA,是翻译的模板;③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④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解答】解:(1)看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DNA、mRNA、tRNA、核糖体.(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图中合成②的模板DNA 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为TACCGAAGAAAC.(3)以①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②mRNA的过程在遗传学上叫做转录.真核细胞内合成②mRNA的场所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故答案为:(1)mRNA tRNA 核糖体(2)TACCGAAGAAAC(3)转录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22.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①~⑥的名称:①胸腺嘧啶;③腺嘌呤;④鸟嘌呤;⑤脱氧核糖;(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①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②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胸腺嘧啶,②为胞嘧啶,③为腺嘌呤,④为鸟嘌呤,⑤为脱氧核糖,⑥为磷酸.【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为胸腺嘧啶,③为腺嘌呤,④为鸟嘌呤,⑤为脱氧核糖.(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①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②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答案为:(1)胸腺嘧啶腺嘌呤鸟嘌呤脱氧核糖(2)磷酸脱氧核糖氢键碱基互补配对23.如图是某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了解到的一个家庭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请你用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分析回答以下问题(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段考试题生物一、选择题1.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 体液B. 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D. 血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 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答案】C【解析】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
血浆与组织液相互渗透,部分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成淋巴,淋巴最终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入血浆,C正确。
3.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①错误;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②正确;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产物,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③正确;无机盐(如钠离子等)属于内环境成分,④正确;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⑤正确。
5.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 血浆、体液、体液B. 血液、体液、淋巴C. 血浆、组织液、淋巴D. 血液、细胞外液、体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据此答题.解:(1)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淋巴.故选:C.考点:内环境的组成.6.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 大于7.35~7.45B. 维持在7.35~7.45C. 远小于7.35~7.45D. 稳定在3~4【答案】B【解析】人剧烈活动后,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呼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该物质会和乳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碳酸可以分解,所以经调节后血浆的pH仍然维持在7.35~7.45,故选B。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海南省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细菌B、蓝藻C、衣藻D、真菌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量?A、化学能B、热能C、电能D、机械能3、题干: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渗透作用,但允许所有物质自由通过C、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蛋白质分子镶嵌在其中D、细胞膜的存在与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无关4、题干: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B、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C、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D、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和还原氢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B、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的分解是光反应阶段的主要反应。
C、光合作用中,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和NADPH是在暗反应阶段产生的。
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
B、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每个子代DNA分子包含一个亲代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C、基因是DNA上的一个片段,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可以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7、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下列哪个物质是最终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和氧气C. 能量D. 二氧化碳和能量8、以下哪项不属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共同特征?A. 细胞膜B. 细胞壁C. 细胞核D. 细胞质9、题干: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所有生物细胞都具有的物质B、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但不具有专一性D、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 10、题干: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中进行的B、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C、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暗反应阶段产生有机物D、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11、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生物学上册期中达标检测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生物学上册期中达标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文】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B. 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是结合水C.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弱【答案】 A【解析】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A正确;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是自由水,B错误;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D错误。
2.【题文】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B. 淀粉、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的多糖C.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PD. 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答案】 C【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A错误;核糖是单糖,B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P,C正确;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错误。
3.【题文】下列关于细胞中的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B.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C. Mg²⁺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D. Fe²⁺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在人体血液中运输O2【答案】 D【解析】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B正确;Mg2+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C正确;Fe2+不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血红素,D错误。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期中)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期中)生物(文)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2×25=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写在第一卷中无效。
)1.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概括。
其中正确的是( )A.B.C.D.2.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B.血浆、消化液C.淋巴、组织液D.消化液、组织液、淋巴3.在生产实践中,把生长到一定高度的番茄幼苗进行摘心,可以使更多的侧芽发育成枝条,整个植株生长更加茂盛,这是因为( )A.摘除顶芽后,使全部侧芽产生更多的生长素B.摘除顶芽后,使全部侧芽能得到足够的水分C.摘除顶芽后,使全部侧芽能得到充足的养料D.摘除顶芽后,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5.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液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7.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 A .淋巴液B .组织液C .血浆D .唾液8.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A .大脑皮层B .下丘脑C .小脑D .脑干9.当我们感到口渴时( )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10.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那么言语区中受损的是( )A .S 区B .W 区C .H 区D .V 区11.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完整版)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完整版)小编整理有关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
每天需要好好练习!生活岂能百般如意,正因有了遗漏和缺憾,咱们才会有所追寻。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5.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6.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A与bB.Y与yC.E与ED.f与f7.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YyRrCcB.AAbbccC.aaBbccD.aaBBCc58.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TtBb和ttBbB.TtBb和TtbbC.TtBB和ttBbD.TtBb和ttBB9.落花生的厚壳对薄壳,紫种皮对红种皮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厚壳紫种皮与薄壳红种皮落花生杂交,F1全为厚壳紫种皮。
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薄壳紫种皮落花生为3966株,则能稳定遗传的厚壳红种皮落花生的株数大约为()A.1322B.1983C.3966D.793210.果蝇的体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假如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且等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在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全部都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A.1/2B.1/4C.1/8D.1/1611.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属测交的一组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1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1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①14.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15.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16.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的场所是()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__17.减数__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复制→分离→联会→__B.联会→复制→分离→__C.联会→分离→复制→__D.复制→联会→分离→__18.与有丝__相比较,减数__所特有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__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出现四分体19.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体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20.在下图中属于次级卵母细胞继续__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示意图的是()21.右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22.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细胞比例()A.1:1:2:4B.1:1:1:2C.1:1:2:2D.1:1:1:323.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A.①③B.②⑤C.①④D.③④24.某动物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着丝点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A.6和12B.6和3C.12和6D.12和1225.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下列哪一项的染色体数目相同()A.初级精母细胞B.减数第二次__中期的细胞C.精原细胞D.体细胞26.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A.4种和1种B.4种和2种C.4种和4种D.8种和2种27.性染色体存在于()A.精子B.卵细胞C.体细胞D.以上三种细胞28.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1/4B、1/6C、1/8D、1/1629.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0.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A、1:1B、1:2C、2:1D、不成比例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31.(12分)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2)F1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_,F2红果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苏教版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苏教版【会员独享】(15-20班用)班别:姓名:座号:分数: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2.下列有关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3.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血浆、组织液、淋巴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B. 肌肉注射青霉素C. 眼睛进沙子D.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5.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尿素③二氧化碳④Na+⑤血浆蛋白⑥胃蛋白酶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6.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组织液 D.血浆、消化液7. 一次喝水过多会影响人体胃液pH变化,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图是()。
A. B. C. D. 8.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9.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B.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体液调节10. 据调查,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例如在宁夏山区,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占15%以上,其中部分婴幼儿身体浮肿,其原因很可能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多 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C.血糖含量过高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11. 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华迈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段考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华迈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段考生物试题1.白鲟是长江特有物种,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是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7月21日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长江白鲟已经灭绝,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白鲟的灭绝造成遗传多样性以及物种多样性的改变B.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会造成白鲟数量的减少C.白鲟这一物种与其他物种交配会存在生殖隔离D.白鲟的灭绝体现出结构与功能不相适应的现象2.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碱制剂可选用NaHCO 3、Na 2 HPO 4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D.人体中出现乳酸中毒症状时机体内酶活性会受影响3.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 3 个神经元,a、b为电表的2个连接点,c为刺激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缩手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静息状态时,b处膜外K +浓度高于膜内K +浓度C.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不会导致a处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加D.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电表的指针将会产生1次偏转4.小鼠肠道上皮中的肠嗜铬细胞能够分泌5-羟色胺(5-HT),5-HT可诱发迷走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恶心、呕吐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迷走神经元上存在5-HT的特异性受体B.5-HT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相应的酶降解C.rvRG区细胞兴奋后经交感神经,引起消化道上平滑肌收缩加剧导致呕吐D.兴奋由DVC区传至LPB区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5.如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时的物质变化模式图,其中物质①作用于器官而促进或抑制物质②的产生。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①为胰岛素,器官为肝脏,②为胰高血糖素B.①为甲状腺激素,器官为垂体,②为促甲状腺激素C.①为盐酸,器官为胰腺,②为促胰液素D.①为胰高血糖素,器官为骨骼肌,②为葡萄糖6.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部分过程,a、b、c表示相应的体液。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文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写在第一卷中无效。
)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图中所示是人体内液体的关系概念图。
①②③④数字分别代表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B.体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C.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D.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只在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B.稳态主要是机体内细胞通过复杂、有序的酶促反应来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3.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D.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相同4.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mg·mL-1~1.4×10-4mg·mL-1,而1 mg 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A.通过体液运输B.微量和高效的特点.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D.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5.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导致()A.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B.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正常C.长大后身高不受影响,智力低下D.长大后身高不受影响,智力正常6.艾滋病是什么引起的()A.病菌B.病毒C.寄生虫D.肿瘤细胞7.果树栽培中,剪去顶芽可促进侧芽发育,提高产量。
其原理是()A.提高植株的呼吸速率B.增大侧芽生长素的浓度C.解除顶端优势D.保持顶端优势8.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下列与之无关的是()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种群适应环境变化9.下列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B.树林的间隙处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10.稻田中长出了杂草,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竞争D.种内斗争11.演替过程中高大的乔木层逐渐取代了较矮的灌木层,其主要原因是()A.乔木的繁殖力较强 B.灌木的寿命较弱C.灌木较为低等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12.关于营养级的错误叙述是(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一定只是一个种群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同一种生物可同时占有几个营养级D.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13.下列实例分别传递的信息种类是()①蜜蜂分散时,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把所有蜜蜂聚集到它周围②短日照促使向日葵开花③一头雄鹿向其他雄鹿示威A.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1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15.按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文(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激素 C.血红蛋白 D.尿素2.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图中所示是人体内液体的关系概念图.①②③④数字分别代表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B.体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C.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D.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A B.B C.C D.D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B.当血液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C.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该是()A.内环境B.消化道C.呼吸道D.骨骼肌6.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8.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胞体D.A的轴突→B的树突9.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就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此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的是()A.B.C.D.10.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11.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促胰激素12.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13.直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和雄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14.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性激素15.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16.李波同学经常不吃早餐,上课时常出现头晕、出冷汗等症状,某日还出现了惊厥和昏迷,医生诊断他患有低血糖,此时向他体内输入的补液应是()A.葡萄糖溶液B.氨基酸溶液C.丙种球蛋白溶液D.生理盐水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18.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19.人体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A.作用慢而持久 B.作用快而短暂 C.作用快而持久 D.作用慢而短暂20.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淋巴因子 B.疫苗 C.血清 D.抗原21.下列四种器官中,不属于免疫系统的是()A.淋巴结B.胰腺 C.胸腺 D.脾脏22.艾滋病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A.T淋巴细胞B.造血于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23.下列现象中,属于过敏反应的是()A.喝汽水打嗝B.接触花粉引起皮疹C.中暑晕倒 D.肌肉抽搐24.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B.浆细胞C.吞噬细胞 D.癌细胞25.如图是生命活动调节机制图,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体液调节B.②表示非条件反射C.③表示反射弧 D.④和⑤是机体的第三道防线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26.(1)人体细胞生活在下图中的甲、血浆和乙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中,此液体环境称为.在细胞外液甲和乙中,代表淋巴(液)的是.(2)人体中,毛细血管的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据此可推测:毛细血管的管壁细胞生活在管内和管外两种细胞外液中.这两种细胞外液分别是血浆和.(3)骨骼肌收缩需要能量,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有氧呼吸,O2通过(填写一种细胞外液名称)直接进入肌细胞.(4)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过程③中的水分回渗相对(填写“增加”或“减少”),引起组织水肿,影响身体健康.27.人体血糖浓度的稳定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十分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成人血糖的浓度一般维持在g/L 范围内.(2)进食后,血糖浓度增加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该激素能促进细胞和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合成为糖元,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3)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又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该激素可以促使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4)调节血糖平衡的中枢位于.28.如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汉字)(1)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 和效应器组成的.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用图中的数字和“→”表示).(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来传递的,该部位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小泡中含有作为信号的化学物质是.(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的控制.29.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反馈调节是指.30.根据如图写出标号和物质的名称:①③,④⑥I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激素 C.血红蛋白 D.尿素【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对比分析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解答】解:A、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形成血糖,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激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属于内环境,B错误;C、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会直接排到内环境中,因此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2.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图中所示是人体内液体的关系概念图.①②③④数字分别代表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B.体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C.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D.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又称为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解答】解: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所以①为体液,②应该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所以③和④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浆或血浆和组织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体液的组成以及特点.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A B.B C.C D.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图形图表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淋巴.组织水肿的几种情况:(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增强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降低.【解答】解:分析题图: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淋巴.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血浆蛋白降低,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B组织液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故选:B.【点评】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B.当血液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C.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当稳态遭到破坏时,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得不到保证,因而可导致疾病发生,A正确;B、血液的成分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其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B 错误;C、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PH等,所以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定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该是()A.内环境B.消化道C.呼吸道D.骨骼肌【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分析题图可知,细胞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则“?”应该是内环境.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功能,对于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6.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以及温度.人体的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解答】解:人剧烈活动后,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呼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该物质会和乳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碳酸可以分解.所以经调节后血浆的pH仍然维持在7.35~7.4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的维持,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并理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A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B正确;C、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C正确;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胞体D.A的轴突→B的树突【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简单反射弧只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构成,只有一个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方向是轴突﹣树突或胞体.【解答】解:在简单反射弧中,感觉神经元A就是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B就是传出神经元,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突触,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元的轴突传向传出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及突触的结构,是一道基础题.9.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就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此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的是()A.B.C.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解答】解:静息状态,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大量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的是D图.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理解“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其中a、c、e分别为三个神经元的轴突,b和d是第二和第三个神经元的细胞核.由于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向右.【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图中兴奋向右传递.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同一个神经元的b、c处能测到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的d和e处也能测到电位变化,但上一个神经元的a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所以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和e处.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示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出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1.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促胰激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促胰液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为一种碱性多肽.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11种不同氨基酸.贝利斯与斯塔林(Bayliss与Starling)等于1902年发现.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为“S”细胞,主要在十二指肠粘膜,少量分布在空肠、回肠和胃窦.【解答】解: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的知识点的能力,特别是对各类知识点的发现史,往往是给人带来一些思考,在复习时要注意这部分内容.12.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脑的高级功能.【分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解答】解: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脑干、脊髓、大脑.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比较简单,记住知识点即可,生物学的特点就是知识点比较琐碎,但是每个知识点的难度不大,所以一定下功夫,掌握的知识点就越多也越牢固.13.直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和雄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肾上腺素及甲状腺激素均可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从而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而雄性激素主要是维持第二性征及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或雄性生殖细胞的产生等,与增加产热无直接关系,【解答】解: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与产热无关,A错误;B、肾上腺素及甲状腺激素均可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从而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二者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雄性激素主要是维持第二性征及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或雄性生殖细胞的产生等,与增加产热无直接关系,C错误;D、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是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14.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性激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属于呆小症,由于缺乏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降低,A错误;B、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呆小症,B正确;C、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尤其是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但智力不低,C错误;D、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5.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当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解答】解:激素的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A、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就表现为拮抗作用,A正确;B、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升高血压,B错误;C、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升高血压,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C错误;D、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二者不是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A【点评】解题关键:理解激素拮抗作用的概念,掌握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16.李波同学经常不吃早餐,上课时常出现头晕、出冷汗等症状,某日还出现了惊厥和昏迷,医生诊断他患有低血糖,此时向他体内输入的补液应是()A.葡萄糖溶液B.氨基酸溶液C.丙种球蛋白溶液D.生理盐水【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1、低血糖早期症状(血糖50~60mg/dl):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处理:吃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2、低血糖晚期症状(血糖低于45mg/dl):出现惊厥或昏迷等.处理: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解答】解: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元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当血糖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上述低血糖晚期症状,因此注射葡萄糖溶液可缓解症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海南省文昌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理科)段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于K+和Cl-C.三种细胞外液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同D.三种细胞外液都可以通过相互渗透形成2.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③构成了内环境B.若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C.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3.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二者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4.下列有关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B.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C.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产生浆细胞过程中细胞周期变长5.假如某人因一次意外,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⑤免疫能力下降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6.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
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A.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B.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C.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D.生长素对乙烯进行负反馈调节7.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D.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8.右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9.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
海南中学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文科)第 I 卷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的复制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3. 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C、脱氧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五碳糖、碱基4.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是( ) A.4,4,5 B.5,4,4 C.4,5,4 D.5,4,55. 在双链DNA分子中,已知A≠C,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A+T)/(G+C)=1B、(A+C)/(G+A)=1C、(G+C)/(A+T)=1D、(A+G)/(T+C)≠16. 某些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
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A 、间期B、前期 C 、后期 D 、末期7. 马和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8. 如果把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然后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进行6次有丝分裂,含有标记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为()A、1/4B、1/8C、1/16D、1/329. 转录与复制过程相同的是()A、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合成C、合成的产物是mRNAD、以碱基U与碱基A配合成对10. 下列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中心粒⑤高尔基体⑥核糖体A 、①②③④B 、②③⑤⑥C 、①④⑤⑥D 、①②③⑥11. 牛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该多肽合成的mRNA和转录mRNA 的基因中的碱基的最少个数分别是()A、30和30B、60和60C、90和180D、90和9012.在同一草场,牛和羊虽吃同样的草料,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牛羊肉中所含物质不同B、牛羊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不同的D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D 、牛和羊的祖先不同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1个B、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C、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CTA是一个位于mRNA上的密码子14. 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A、蛋白质→DNAB、RNA→DNAC、DNA→RNAD、DNA→DNA15. 放射自显影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如果仅要求标记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而不标记核酸,运用的同位素是( )A、14CB、3HC、32PD、35S16. 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杂交B、观察C、测交D、自交17. 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个白化病女儿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C、植株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皮肤变得特别黑18. 分析人类的下列疾病,其中属于遗传病的是()①夜盲症②白化病③血友病④脚气病⑤肝炎⑥苯丙酮尿症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⑤⑥D、②③④19.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20.“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遗传病的类型是()A、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B、性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C、常染色体数目变异疾病D、常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21.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定向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D、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2. 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和ab或Ab和aBB、AABB或aabb 或AAbb或aaBBC、AB或ab或Ab或aBD、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23.无籽西瓜比一般西瓜吃起来甜,这是因为()A、由于无籽西瓜培育时卵细胞未受精B、由于无籽西瓜是多倍体,有机物含量高C、由于无籽西瓜是二倍体D、由于无籽西瓜有机物储存在西瓜里24. 果蝇多是有翅的,但后来产生了残翅的类型,这些类型的个体在森林中难以生存,但在海岛上生活得很好,这说明:()A、突变是有害的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决定于环境条件B、突变是有益的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25.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海南中学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文科)第 II 卷二、填空题:(3小题,共50分)26.(16分)如图表示的是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传递过程。
高二生物上期中-文昌市文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2.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④二氧化碳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维生素.A.②③④⑥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产物都通过途径②排出体外B.甲中所有的成分都通过途径①补充C.当甲中乳酸增多时,通过缓冲物质调节,④过程一定加强D.当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③过程一定加强4.运动时分泌大量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时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出汗使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5.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6.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一定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7.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如果淋巴循环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8.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b、c、d、e四个点都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该现象说明了()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B.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9.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发生体液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对大多数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D.特异性免疫只针对外来的抗原起作用10.Graves病发病原因如图所示: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所致.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甲状腺激素B.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C.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此类疾病D.UDP能减弱Graves病症状与UDP抑制记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11.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②147 4.0 1.25 1.0 114.0 7.5 1.0A.①属于血浆,因为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②属于组织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的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5层磷脂分子层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1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短期记忆经过多次重复可以形成长期记忆1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和内环境稳态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有直接关系B.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37℃,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是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C.健康人尿液成分和理化性质一般不因饮水多少而变化是内环境稳态的具体表现之一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稳态被破坏将导致疾病发生1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都需要T细胞识别与呈递B.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一个人体中的B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不同所含的基因也不同16.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C.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17.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18.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了免疫系统既是参与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B.该过程中参与的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再次进入血浆参与体液运输C.该过程中机体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进入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结合D.该过程中效应T细胞会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19.关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肠系统中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岛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B.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岛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C.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D.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20.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2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请据图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C.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22.匈牙利学者拜尔在1914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主要证实()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尖端产生的“影响物”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23.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e点,甲发生两次偏转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c、e、d、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c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24.在计划免疫中有的疫苗要多次接种,原因不可能是()A.因为人的体质不同,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C.病原体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D.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25.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Ⅰ内分泌腺、Ⅱ性腺、Ⅲ甲状腺、Ⅳ卵巢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50分)26.如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B,E.(2)图中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3)由图可知,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若如图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4)则图中a段表示电位,由外流造成.(5)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如果处在低Na+的环境条件下,神经纤维兴奋时的电位峰值与图示c点相比:(高、低、不变).27.如图是从动物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1)假设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若要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1、2之间将其剪断,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1,若,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2)假设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肾上腺,其分泌的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作用,寒冷时两种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3)假设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胰岛,则甲位于.胰岛素由胰岛素原经过蛋白酶的加工后形成,进而运输分泌到细胞外,参与上述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4)现有Ⅰ(正常)、Ⅱ(胰岛B细胞受损)、Ⅲ(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用“>”“<”或“=”表示)(5)人体血糖平衡调节具有反馈调节特点,对于维持血糖稳态有重要意义.请写出反馈调节的概念.28.如图甲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物质A是,物质B的作用是.(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3)若图甲中的a﹣银环蛇毒换成花粉,那么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花粉时会引起哮喘等,这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4)由图乙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29.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3)当抗原经过⑤⑥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5)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从遗传物质分析,研究SARS疫苗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30.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1)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2)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组别手术/处理方法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子宫平均重量(mg)1 不做处理68 2162 A 36 933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37 2194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66218请回答:①分组时应将相近的雌性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②表中第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解答】解: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④二氧化碳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维生素.A.②③④⑥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解答】解:①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①正确;②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②错误;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场所是线粒体,不属于内环境,③正确;④二氧化碳是细胞代谢后直接排入内环境的,属于内环境,④错误;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场所的消化道,而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⑤正确;⑥甲状腺激素是通过血浆运输的,属于内化境,⑥错误;⑦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属于内环境,⑦错误;⑧尿素是细胞代谢后直接排入内环境的,属于内环境,⑧错误;⑨维生素是细胞从内环境中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属于内环境,⑨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产物都通过途径②排出体外B.甲中所有的成分都通过途径①补充C.当甲中乳酸增多时,通过缓冲物质调节,④过程一定加强D.当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③过程一定加强【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题是对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的水盐平衡调节、内环境PH稳态的调节过程的综合性考查,①是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②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③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④是汗腺分泌汗液的作用.【解答】解:A、细胞代谢的产物是排出途径除了通过途径②排出体外之外,一部分水和无机盐通过皮肤排汗而排出体外,部分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A错误;B、甲为循环系统,甲中的气体通过呼吸系统交换,B错误;C、乳酸增多时,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进行进行调节维持PH的相对稳定,④过程不一定加强,C错误;D、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内环境的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时参与的器官和系统、水盐平衡调节的综合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运动时分泌大量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时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出汗使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体内水少或盐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和能量.【解答】解:A、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出汗有利于机体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稳定,B错误;C、Na+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C正确;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和物质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中档题.5.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类型:分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答】解: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错误;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错误;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不属于免疫反应,故C错误;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类型的判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6.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一定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不是内环境.【解答】解: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位于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7.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如果淋巴循环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图中甲细胞内液,能与细胞外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A正确;B、淋巴循环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B正确;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而内环境主要由乙(组织液)、丙(血浆)和淋巴组成,C错误;D、丙是血浆,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能根据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准确判断甲、乙和丙的名称;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意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8.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b、c、d、e四个点都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该现象说明了()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B.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A、在c点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只能说明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不能说明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A错误;B、箭头刺激处产生兴奋,可在b、c处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内是双向传导的;可在d和e处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在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即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B 正确;C、在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在d、e点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只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传递兴奋,C错误;D、题干中只是说明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不能说明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图,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班,无答案)
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中心法则体现在()A.细胞分裂过程中B.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C.细胞分化过程中D.以上所有过程中2.一个转运RNA的一端3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UAC)B、谷氨酸(GAG)C、精氨酸(CGA)D、丙氨酸(GCU)3.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一个性状都只受一个基因控制B.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4.居里夫人对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她在研究工作中长期接触放射线物质,患上了白血病。
最可能的病因是放射线物质使细胞发生了( )A.基因重组B.基因复制C.基因突变D.基因分离5.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A.由玉米种子发育成的幼苗B.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C.由花粉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小麦植株D.由小麦含三个染色体组的花粉直接发育成的试管幼苗6.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7.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9.下列有关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做法,正确的是( )A。
为了倡导婚姻自由,允许近亲结婚B。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严禁基因诊断C.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尽量减少运动D.为了优生优育,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10.果蝇的体色灰色(G)对黑色(g)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GG的个体占60%,Gg的个体占30%,gg的个体占10%,则g的基因频率是()A.10%B.25%C.60%D.75%11.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激素 C.血红蛋白 D.尿素2.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图中所示是人体内液体的关系概念图.①②③④数字分别代表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B.体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C.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D.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A B.B C.C D.D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B.当血液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C.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该是()A.内环境B.消化道C.呼吸道D.骨骼肌6.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8.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胞体D.A的轴突→B的树突9.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就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此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的是()A.B.C.D.10.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11.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促胰激素12.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13.直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和雄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14.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性激素15.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16.李波同学经常不吃早餐,上课时常出现头晕、出冷汗等症状,某日还出现了惊厥和昏迷,医生诊断他患有低血糖,此时向他体内输入的补液应是()A.葡萄糖溶液B.氨基酸溶液C.丙种球蛋白溶液D.生理盐水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18.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19.人体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A.作用慢而持久 B.作用快而短暂 C.作用快而持久 D.作用慢而短暂20.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淋巴因子 B.疫苗 C.血清 D.抗原21.下列四种器官中,不属于免疫系统的是()A.淋巴结B.胰腺 C.胸腺 D.脾脏22.艾滋病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A.T淋巴细胞B.造血于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23.下列现象中,属于过敏反应的是()A.喝汽水打嗝B.接触花粉引起皮疹C.中暑晕倒 D.肌肉抽搐24.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B.浆细胞C.吞噬细胞 D.癌细胞25.如图是生命活动调节机制图,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体液调节B.②表示非条件反射C.③表示反射弧 D.④和⑤是机体的第三道防线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26.(1)人体细胞生活在下图中的甲、血浆和乙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中,此液体环境称为.在细胞外液甲和乙中,代表淋巴(液)的是.(2)人体中,毛细血管的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据此可推测:毛细血管的管壁细胞生活在管内和管外两种细胞外液中.这两种细胞外液分别是血浆和.(3)骨骼肌收缩需要能量,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有氧呼吸,O2通过(填写一种细胞外液名称)直接进入肌细胞.(4)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过程③中的水分回渗相对(填写“增加”或“减少”),引起组织水肿,影响身体健康.27.人体血糖浓度的稳定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十分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成人血糖的浓度一般维持在g/L 范围内.(2)进食后,血糖浓度增加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该激素能促进细胞和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合成为糖元,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3)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又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该激素可以促使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4)调节血糖平衡的中枢位于.28.如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汉字)(1)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 和效应器组成的.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用图中的数字和“→”表示).(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来传递的,该部位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小泡中含有作为信号的化学物质是.(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的控制.29.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反馈调节是指.30.根据如图写出标号和物质的名称:①③,④⑥I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激素 C.血红蛋白 D.尿素【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对比分析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解答】解:A、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形成血糖,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激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属于内环境,B错误;C、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会直接排到内环境中,因此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2.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图中所示是人体内液体的关系概念图.①②③④数字分别代表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B.体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C.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D.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又称为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解答】解: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所以①为体液,②应该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所以③和④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浆或血浆和组织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体液的组成以及特点.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A B.B C.C D.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图形图表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淋巴.组织水肿的几种情况:(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增强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降低.【解答】解:分析题图: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淋巴.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血浆蛋白降低,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B组织液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故选:B.【点评】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B.当血液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C.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当稳态遭到破坏时,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得不到保证,因而可导致疾病发生,A正确;B、血液的成分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其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B 错误;C、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PH等,所以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定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该是()A.内环境B.消化道C.呼吸道D.骨骼肌【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分析题图可知,细胞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则“?”应该是内环境.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功能,对于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6.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以及温度.人体的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解答】解:人剧烈活动后,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呼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该物质会和乳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碳酸可以分解.所以经调节后血浆的pH仍然维持在7.35~7.4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的维持,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并理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A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B正确;C、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C正确;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胞体D.A的轴突→B的树突【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简单反射弧只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构成,只有一个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方向是轴突﹣树突或胞体.【解答】解:在简单反射弧中,感觉神经元A就是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B就是传出神经元,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突触,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元的轴突传向传出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及突触的结构,是一道基础题.9.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就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此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的是()A.B.C.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解答】解:静息状态,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大量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的是D图.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理解“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其中a、c、e分别为三个神经元的轴突,b和d是第二和第三个神经元的细胞核.由于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向右.【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图中兴奋向右传递.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同一个神经元的b、c处能测到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的d和e处也能测到电位变化,但上一个神经元的a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所以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和e处.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示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出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1.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促胰激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促胰液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为一种碱性多肽.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11种不同氨基酸.贝利斯与斯塔林(Bayliss与Starling)等于1902年发现.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为“S”细胞,主要在十二指肠粘膜,少量分布在空肠、回肠和胃窦.【解答】解: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的知识点的能力,特别是对各类知识点的发现史,往往是给人带来一些思考,在复习时要注意这部分内容.12.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脑的高级功能.【分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解答】解: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脑干、脊髓、大脑.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比较简单,记住知识点即可,生物学的特点就是知识点比较琐碎,但是每个知识点的难度不大,所以一定下功夫,掌握的知识点就越多也越牢固.13.直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和雄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肾上腺素及甲状腺激素均可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从而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而雄性激素主要是维持第二性征及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或雄性生殖细胞的产生等,与增加产热无直接关系,【解答】解: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与产热无关,A错误;B、肾上腺素及甲状腺激素均可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从而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二者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雄性激素主要是维持第二性征及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或雄性生殖细胞的产生等,与增加产热无直接关系,C错误;D、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是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14.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性激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属于呆小症,由于缺乏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降低,A错误;B、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呆小症,B正确;C、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尤其是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但智力不低,C错误;D、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5.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当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解答】解:激素的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A、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就表现为拮抗作用,A正确;B、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升高血压,B错误;C、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升高血压,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C错误;D、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二者不是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A【点评】解题关键:理解激素拮抗作用的概念,掌握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16.李波同学经常不吃早餐,上课时常出现头晕、出冷汗等症状,某日还出现了惊厥和昏迷,医生诊断他患有低血糖,此时向他体内输入的补液应是()A.葡萄糖溶液B.氨基酸溶液C.丙种球蛋白溶液D.生理盐水【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1、低血糖早期症状(血糖50~60mg/dl):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处理:吃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2、低血糖晚期症状(血糖低于45mg/dl):出现惊厥或昏迷等.处理: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解答】解: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元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当血糖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上述低血糖晚期症状,因此注射葡萄糖溶液可缓解症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