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三章____资本和剩余价值(政治经济学

合集下载

《 资本和剩余价值》课件

《 资本和剩余价值》课件

01 02
市场供需关系
市场供需关系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产生影响,供大于求时企业 可能会降低价格以扩大销售,而需大于供时企业可能会提高价格以获取 更多利润。
政府政策与法规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影响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例如税收 政策、劳动法等。
03
企业战略与决策
企业的战略和决策也会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产生影响,例如投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资本的来源
储蓄和投资
股权融资
个人或企业将储蓄用于投资,以实现 资本的增值。
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得资金用于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借贷
通过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贷,获 得资金用于投资。
2023
PART 02
剩余价值的产生
REPORTING
剩余价值的定义
剩余价值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 其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市场竞争与淘汰
剩余价值的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和经营模式,优胜劣汰,有利 于资源优化配置。
资本和剩余价值对阶级关系的影响
阶级分化与冲突
剩余价值的积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冲 突。
劳资关系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剥削工人,导致劳资关系紧张,需要政府 和社会进行调节。
劳动者权益保护
随着社会进步和劳动者意识的提高,政府和社会更加注重劳动者权 益的保护,限制过度剥削。
利息
资本家将一部分利润支付给借贷 资本家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
工资
工人得到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 即工资。
2023
PART 03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REPORTING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3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3章)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资本家是生产的指挥者;劳动产品归 资本 家所有 2、价值形成过程 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 二、价值的增值过程 1、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 2、剩余价值的本质: 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价值而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体现着资本家对 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矛盾的内容:等价交换和价值增
值的矛盾
2、解决矛盾的条件:既在流通领域,
又不在流通领域
三、矛盾的解决:劳动力的买和卖

1、劳动力的定义:人的劳动能力,人的脑力 和体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 (2)劳动者一无所有 3、劳动力的商品的价值:维持劳动者生存所 必需的消费资料的价值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维 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资料价值的价值

A、剩余一般:产出品大于投入品的余额, 即剩余产品 B、剩余特殊:产出品价值大于投入品价值 的余额,即剩余价值 C、剩余个别:剩余价值如果被要素所有者 自己占有,就是额外收入;如果被他人无偿占 有,就是剥削收入 注: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即为“剩余个 别”
六、剩余价值的来源

A、价值是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B、剩余价值也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C、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都是在劳动生产力有 了一定发展之后才产生的,它的存在和发展本 身,就离不开非劳动要素的作用 《资本论》第一卷 完
补充
一、马克思对资本积极作用的认识
1、首先,从资本生产的方式和目的来看, 以价值增值、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不同,它是无止境的。马克思认 为:“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 剩余劳动”,它为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 出物质要素。”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四、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 比率。它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比率。它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 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 m) 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 = = 可变资本( V) 必要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 两种方法
名义工资 → 实际工资↓= 价格水平 ↑
名义工资 ↑ 实际工资↓= 价格水平 ↑↑
名义工资 ↑↑ 实际工资↑= 价格水平 ↑
四、工资的国民差异
工资的国民差异是指不同国家的工资水平 工资的国民差异是指不同国家的工资水平 存在着差异。 存在着差异。 由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因此, 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 工资水平。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 段,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因而 其工资水平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工资水平的 差异,主要是受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差异,主要是受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生 生产力发展水平、 产率、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产率、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决定的。
必要劳动时间4 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 8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4 剩余劳动时间4小时 剩余价值率 m' = 必要劳动时间2 必要劳动时间2小时 8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6 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
m 6 剩余价值率 m' = = = 300% v 2
m 4 = = 100% v 4
(三)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 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它是个别 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 生产率而获得的。 生产率而获得的。
政治经济学

现代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现代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变化必定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 品上,但不是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互相 交换的是等价物,商品是按它的价值支付的。因此, 这种变化只能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产生,
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 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 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 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 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 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特殊性
一 般 苹果使用价值 消失,价值也 消;失 商品 布 使用价值消,失价值 转移到. 衣服上 劳动力 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 商品: 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
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1.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 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矛盾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流通总公式
G
W
G’包含剩余价值
区别
1. 流通的形式 2. 流通的内容 3. 流通的目的
W 商品流通总公式
G
W
P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W G G W …W’ ’G’ A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
剩余价值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资本总公式矛盾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
的解决
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二、劳动力的买卖
概念: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技术
劳动 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比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商品 出售
先进 高

等价
落后 低

等价
四、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
1、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是指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 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作用机理。
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竞争、风险 四个机制。
2、市场调节:指市场机制对商品生产和商 品流通的调节作用。
所以,从总的趋势、平均的看,价格与价值基 本上是一致的。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三、作用
1、调节社会生产,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
2、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推动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3、对生产者起物质刺激和优胜劣汰的鞭策 作用,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特别训 练的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特长的 普通人都能进行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 练的劳动。
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但在同 一时期,各种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异 是明显存在的。
3、影响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因素: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指具体的劳动生产效率。
取决因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 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劳动组织和劳 动管理,生产设备的组合和功能,劳动对象的状 况以及自然条件。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 种方式。相对于计划经济 而言。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论 劳动价值理论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价值
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 能够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 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 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前提条 件。
2、交换价值:是一种商 品与另一种商品按一定比 例互相交换的属性。使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 担者。

上财政经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2014)课件

上财政经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2014)课件
4 6 12
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8小时
超额剩余价值的计算
工作日长度:12小时,创造新价值12
具体劳动转移C
回忆:劳动力的价值由以下三要素决定 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或训练费用 假定夫妇二人20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人均寿命80岁,家庭总支出以2013年不变价格计算(以2013年上海市生活水平为标准) 夫妇二人月支出:生活费3000元(含通讯费、交通费、水电煤等生活费用)、购置衣物1000元、学习支出500元、房租4000元;(自20岁起,持续支出60年);共计612万元
抽象劳动 (个别价值/社会价值)
产品价值(个别价值/社会价值)
超额价值
劳动力价值V/必要劳动时间
M’
社会正常水平
12
12/12
24/24
0
பைடு நூலகம்6/6小时
100%
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的企业
24
12/24
36/48
12
6/3小时
300%
四、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续)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都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前者: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前者是一切社会的一般基础和后者的起点 后者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 习题二
返回
计算:剩余价值生产
某资本家纺纱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产棉纱1万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五年,价值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万6千元;雇佣工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试计算:(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课件.ppt.ppt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课件.ppt.ppt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
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 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二、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3、产业资本实现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3、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二、资本的有机构成
生产资料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决定
劳动力
技术构成
反映
价值构成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C 劳动力需求减少 V 劳动力供给增加
2、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生产的社会化
相对过剩人口
(无产阶级贫困化)
பைடு நூலகம்
资本积累的结果
私有化程度的加深
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灭亡

< 求
价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值

<

资本和剩余价值最新课件

资本和剩余价值最新课件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程自动化程 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已经出现了“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那些使用机 器人从而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企业,直接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劳动的工人大 大地减少,但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不仅不减少,反而急剧地增长。一些资产阶 级经济学家正是抓住这一现象宣扬机器人创造价值和利润,并以此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其实,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都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价值增殖
定点
价值形成向价值增殖的转化
价值形成
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了。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劳动力商品上的结果。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资本家按商品的价值出售商品后,收回的价值大于预付资本的价值,大于的部分即剩余价值,从而实现了资本增殖的使命。

政治经济学Ⅰ课程第三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Ⅰ课程第三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
• 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 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用m表示
4、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和剩余劳 动时间(剩余劳动)
• (1)必要劳动时间:雇佣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 的那部分时间.
• (2)必要劳动: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支出 的劳动.
• (3)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剩余 价值的那部分时间.
思考、讨论题
• 1、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请用马克 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分析当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 的确定是否合理。
• 2、我国当前的劳资矛盾状况如何(举例说明)? 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劳动价格
劳动力的价值 工作日的小时数
2、计件工资
• 资本家按照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 量而支付的工资。
每件产品工资单价
日计时工资额 平均日产量
计件工资比计时工资更具有隐蔽性
• 第一,劳动质量是由工人所完成的产品的质量来衡量的。 • 第二,资本家总是以较高的而不是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为尺
3、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过程:
•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各个资本家 不断追逐超额m(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社会 价值之间的差额)而实现的。
皮 鞋 制 工作日 生产
造业
(小时) 皮鞋
(双)
每双皮 鞋耗费 时间 (小时)
每小时 创造价 值 (元)
每双 皮鞋
C (元)
每双皮 鞋个别 价值 (元)
•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二、商品生产过程也是资本价值增殖过 程
• (1)商品生产过程首先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即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仅仅补偿劳动 力的价值的过程)

资本与剩余价值教材(PPT 98页)

资本与剩余价值教材(PPT 98页)
接下页
第三章
22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资料价值; 第三、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接下页
第三章
23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
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生活资料不是 仅指由生理需要所要求的生活资料,着 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决定劳动力 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内容方面也 起着重要作用。
2、共同点 3、区别
第三章
3
1、两种流通形式:商品流通形
式和货币流通形式
返回
商品流通形式 W1——G——W2
即:商品1——货币——商品2
货币流通形式 G——W——G
即:货币——商品——货币
第三章
4
2、共同点
二者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 每一阶段都有商品和货币的交换
第三章
返回
5
3、区别
返回
第三章
28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四、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经济
规律
返回
第三章
29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人类一般劳动过程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3、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返回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 体之中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现实的劳动 力还包括着在现有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从 事劳动所需要的必要技能。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条件。
第三章
20
2、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高帆)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高帆)
商品流通形式: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德语货 币为 geld
德语商 品为 waren
W (商品)
G (货币)
W (商品)
注意:1,此流通形式中,货币充当了交换的媒介。 2,此流通形式中,两端均是商品,但商品类型不同。 3,此流通过程中,交换的目标是获取不同使用价值。 4,此流通过程中,两个交换均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
2013-9-14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6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总公式:G—W—G’。 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的运动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为了攫取剩余价 值。于是,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
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流通中不可能有价值增殖,但资本在运动中 却发生了价值增殖。有了这一增殖,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判断:剩余价值的产生,即货币到资本的转 化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换言之, ΔG是如何产生的?
政治经济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高 帆 2007.9-2008.1
2013-9-14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1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的增殖运动
三、剩余价值最大化
四、工资和生产组织形式
五、总结与拓展
2013-9-14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2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013-9-14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5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的论断:
“简单商品流通——为买而卖——是达到流通以外的最终目的,占 有 使用价值,满足需要的手段。相反,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 的,因为只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值”。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第 173-174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