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是:先由成语故事《完璧归赵》引入,而后学生介绍和氏璧的资料,并理清文章脉络(即检查前置作业),接着探究交流两个问题,完成教学重难点,最后拓展提升,并了解“知识链接”中的内容。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我比较满意,特别是张恩熙同学的朗读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读出了卞和急切而激动的心情,学生整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真实,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节省了很多时间,也使课堂教学更为直观、形象。
但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1、学生协助板书时出现错别字我没有及时指出。
2、学生后续部分发言不够积极,害怕出错,不敢发言。
3、没有调整好时间,课堂任务没能有效完成。
第1页/共 2 页。
北师大版语文《和氏献璧》教案及课后反思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和氏献璧》教案及课后反思教案
《和氏献璧》语文教案1
一、直接导入(交代课题)
1、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生1:复述,生2:稍减,生3:更简练。
)
2、师板书“献”,理解意思、板书课题:《和氏献璧》,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带问题默读: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
2、指生交流:生1:两次,生2:三次。
师:意见不同,俺们在学习课文中找答案。
3、师:自读第一次献璧。
(生读)
师:第一次献壁胜利了吗?玉匠怎样处置的?
生:没仔细看,卞和被定为欺君之罪。
板书:一次厉王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4、出示玉匠句,指导有语气的读。
5、生带问题读第二次献璧:献给谁?胜利了吗?结果怎样?
生:献给武王,没有胜利,又被砍去了右脚。
师板书:二次武王故意欺骗砍去右脚
师:此时卞和怎麽想的?
生:生玉匠的气、遗憾。
师:卞和还想不想献璧?(不想)
师:那麽读4。
和氏献璧(精选4篇)
和氏献璧(精选4篇)《和氏献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玉的珍贵和卞和忠诚之心。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和氏献璧》。
理解“献”、“璧”。
引导学生看题质疑。
二、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先解决。
2、检测字词。
3、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那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4、学生回答,了解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卞和的忠诚。
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最后体会卞和说的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谈一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作业:把和氏献璧的故事请给家长听,和家长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本课的词语。
2、细读课文,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玉的珍贵卞和的忠实之心。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氏献璧》。
全班一起课文。
二、学生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的那么伤心呢?讨论之后,学生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而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和氏献璧》语文教学课后反思
《和氏献璧》语文教学课后反思引言《和氏献璧》是一篇经典的古代寓言故事,教育了广大读者勇往直前、助人为乐的人生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和讲解《和氏献璧》,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对于《和氏献璧》语文教学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
一、教学收获在本次《和氏献璧》语文教学中,我收获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经验和心得: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我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其次,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让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故事的表达方式。
这样一来,学生对故事的阅读产生了兴趣,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氏献璧》是一篇富含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篇作品的深入讲解和解读,我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例如,和氏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美的追求和珍视等。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的人生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语文教学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
3.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和氏献璧》的讲解,我设定了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故事中的细节和寓意。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彼此的理解,并共同探讨解释故事的可能性。
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深入思考其中的含义。
二、教学不足在本次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1.课堂互动不够充分虽然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一些互动的方法,但是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变革,例如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2.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课堂讨论中,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比较弱,不敢开口或者表达不清楚。
《和氏献璧》课后总结
《和氏献璧》课后总结在这节课上,我注意基础学问的教学,紧紧抓住词句进行有层次的训练,主要方法是同学读书体会和我的点拨引导,理解重点词语意思,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同时注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小结评价:如对内容的准时小结、对下文的恰当过渡、学习方法的点拨总结。
反思整堂课,虽然我对同学的回答能准时的进行评价,能鼓舞同学乐观参加学习,但对同学参加学习的面不够广时,没有机灵的调换自己的教学方法。
(1)关于方法的学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学问。
(培根)假如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学习,即使是那些经过选择的学问,也将无助于同学力量的培育和进展,所谓学问的智力价值是不会自动实现的。
国外很多教育家也同样注意培育同学把握学习的方法。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要启发儿童、青年的自觉性,他劝说老师说:传授儿童各种各样的科学,并不是你的职责;你的职责应当是使他对科学产生深厚的爱好,以及当他对这些科学产生的趣味较为成熟时,给他以从事学习科学的方法,这确是那完善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
杜威推崇卢梭这一教育思想,并在《明日之学校》中提出,学校中求学问的目的,不在于学问本身,而在于使同学自己去发觉获得学问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古文的理解对同学来说比较难,因而老师就利用让同学找与古文相对应的那句话来对比着阅读,从而发觉理解古文的方法。
老师没有直接向同学传授理解古文的方法,而是在引导同学进行学习实践中去获得的。
同时,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是中段同学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老师的有序的引导下,同学已经开头形成这方面的力量了。
(2)创设一种氛围,让同学乐于参加。
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相处和谐自然,气氛浓烈,师生能共同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通过和谐之美陶冶同学情操,为同学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进展,学问的把握和力量的提高。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乐观的状态,心情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我们老师应当鼓舞同学以仆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育同学自主学习。
从课题入手,请同学自己质疑,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作为老师我关心同学从中筛选出三个有关文章的精髓,卞和为什么献璧?卞和是怎样献璧的?献璧的结果怎样?围围着这三个问题,同学自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
在35段的理解中,我抓住三次献璧的不同,让同学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感受,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注意学法的指导。
总之,这种自主质疑,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使同学在民主、公平、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能从初读、细读、扩展延长这三方面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激发阅读的爱好。
- 1 -。
2021年《和氏献璧》教学反思5篇
2021年《和氏献璧》教学反思5篇《和氏献璧》教学反思1从淮北听名师授课回来,收获颇多,但真正要把这种收获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像名师那样吧,是盲目的模仿,更何况我也没名师那种驾驭课堂,随机应变,顺血二导的能力。
搞不好会东施效颦闹出笑话。
课堂没变化吧,那岂不是白跑了一趟?真难!最终自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上完了《和氏献璧》一课,一堂课下来自己感受颇多,学生这不是完全能自己来完成课堂内容嘛!以前怎么就放不下呢,费上时间精力辛辛苦苦的备出课来,课上只能引起几个学生的“兴趣”,老师是唾液漫天飞扬,嗓子干哑,学生是昏昏欲睡这又是何苦呢?我们的语文课堂应是活的、动的、充满生机的;是能打动孩子那纯真的心灵,让孩子展现出灿烂的笑容或是留下感动的泪的.。
教学中,我从卞和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入手,用“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和“‘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两句话统领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卞和动作神态的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因为整篇课文就那么一句描写卞和神态动作的句子,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
然后我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并结合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反复练读这句话,体会卞和的痛苦之心。
学生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问学生:卞和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引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然后我让学生自由汇报,抓住对“坚贞之士”这个词的理解回到课文的前两段,看看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让他们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
搞清楚卞和痛苦的真正原因,从而深刻地感受卞和的忠诚。
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和氏献璧》课后反思
《和氏献璧》课后反思一、背景介绍《和氏献璧》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一,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的《世说新语》。
这个故事讲述了和氏姐妹为了争夺国君宠爱而展开较量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和氏献上无价的孔璧,展现了她的聪明才智和智慧,最终成功地赢得了国君的宠爱和心仪的权力。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智慧和策略。
二、故事分析在这个故事中,和氏姐妹为了争夺国君的宠爱而竞争。
和氏通过献上孔璧吸引了国君的注意,并成功地赢得了国君的宠爱和权力。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智慧和策略。
首先,这个故事展示了和氏姐妹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和氏姐妹通过献上孔璧,利用了国君对美玉的喜爱,并成功地吸引了国君的注意。
这显示了她们不仅仅是美丽的容貌,更具备智慧和策略的能力。
其次,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女性权力争夺的现象。
和氏姐妹为了争夺国君的宠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她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通过献上宝石等宝贝来吸引国君的注意。
这说明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权力争夺上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并能成功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这个故事还提醒我们,不仅仅是外貌和美丽,还有能力和智慧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和氏姐妹通过展示自己的智慧和策略,成功地获得了国君的宠爱和权力。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才智和能力,才能真正地获得成功。
三、个人感悟通过阅读《和氏献璧》,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智慧和能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在这个故事中,和氏姐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在竞争中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竞争,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社交中,只有具备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不能只满足于外貌和表面的东西,更应该注重自身内在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美貌可以给人带来一时的好感和关注,但长久而言,能力和智慧才是更重要的。
因此,我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1. 引言《和氏献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在教授这个作品时面临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 教学目标在教授《和氏献璧》时,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核心思想,以及欣赏其中蕴含的意境。
我希望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杂剧,能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方面,我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我只能选取了《和氏献璧》的片段进行讲解。
这导致学生在理解整个故事情节时遇到了困难。
其次,在课堂中,我过于强调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而忽视了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增加教材的篇幅,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整个故事情节。
同时,我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参与角色扮演和讨论,以增强他们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4. 学生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我收到了一些学生的反馈。
有些学生表示对故事的理解有困难,因为故事中的一些古文词语对他们来说比较生疏。
还有些学生觉得课堂缺乏足够的互动和讨论,导致他们对作品的兴趣不高。
此外,一些学生认为我在课堂中过于讲解,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
针对这些反馈,我认识到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困难是我在教学设计上的一项疏忽。
我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词语的解释和概念的阐述,以消除学生的疑惑。
另外,我也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例如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5.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的反思和学生反馈,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增加教材的篇幅,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的情节;•在课堂中加强古文词语的解释和概念的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确保课堂具有足够的互动和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在课堂中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提供更多的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以上的改进,我相信在教学《和氏献璧》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小学三年级语文《和氏献璧》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和氏献璧》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和氏献璧》原文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了一块石头。
凭经验,他断定石头里面有美玉,便去献给楚厉王。
厉王见这块石头很平常,就命令玉匠去鉴别。
玉匠仔细端详了一番,说:“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卞和急切地解释说:“这块石头虽然外表一般,但它的内里却藏着稀世珍宝!玉匠无知,您不能听信!”厉王见卞和顶撞,大怒,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脚。
待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
武王还是让玉匠鉴别,玉匠不屑地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
”武王也认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去他的右脚。
失去了双脚的卞和,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
他想: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武王死后,文王登位。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文王听到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询。
那人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
经过仔细打磨,玉匠把一块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献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于是,文王下令将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和氏献璧》教案教学目标1、重点学习第三次献璧的内容,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含义,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说说和氏璧的故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有关和氏璧的资料和故事。
教学过程一、看课件,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100%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8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 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01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和氏献璧》的故事情节和
的理解。
教学方法运用效果
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 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学生表现评价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 够主动思考问题、参与讨论,但也 存在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参与 度不高的问题。
未来教学改进方向
加强课堂互动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课 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 见,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加强。
教学效果评估
课堂表现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和分析,表现出较高的学 习热情和主动性。但在个别学 生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思 维不活跃等问题。
作业完成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且作业质量较高。但在个别 学生中,存在作业拖拉、敷衍 了事等问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不 盲目接受现有观点。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努力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01
我尝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物性格,但对主题思想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学生的阅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和氏献璧》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难确定。
在备课初始,我查看了教参和教案参考书,里头也都没有明确写出,只是点出:明白做人的道理。
那这“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
一开始,我的解读是:卞和得到了玉石,凭经验,断定里面有美玉。
他三次把玉石献给楚国的三代国君,虽然前两次不被认可,还为此遭受酷刑,仍然不改变他献玉石的决心。
我们要学习卞和这种忠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国君。
因此,在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就提问学生:你对卞和了解多少并顺势引导学生往深层里了解卞和:他是一个忠诚的人,自己得到了宝玉,不是占为己有,而是把他献给国君,他是一个忠诚的人,一个忠诚于君王的人。
那么,我接下来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学习卞和三次献,引导学生学习并印证卞和是一个忠诚的人。
上完课后,经过评课,我重新定位本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我的文本解读其实是偏离了编者和作者的原意。
编者把这一课安排在“奇妙的石头”这一主题下,他的意图应该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玉文化”。
而作者写作的目的应该也不是要让学生重新认识并学习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君为臣刚”“臣一定要忠君”的糟粕思想吧。
所以,我这样的解读文本是错误的。
到底“忠诚于什么”
卞和的忠诚应该是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始终坚持自己心中的判断,哪怕被施以酷刑,甚至是失去生命都在所不惜。
卞和,是在用生命在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
所以,“敢于忠诚于真理”才是本课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这种忠诚的君子之道这不也正是“玉”的品格吗“玉”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舒扬致远的声音,中国人把玉看做是天地精气的结晶,是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并把玉本身具有的自然特性比赋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这就是中国的“玉文化”。
由此可见,卞和的忠诚和玉文化并不是独立的,相反,它们是融合在一起的,这肯定也是编者和作者共同的心声吧。
沿着这条线来教学,不仅可以水到渠成,
还能一举两得。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卞和的坚贞呢
先从他的“凭经验”“断定”有美玉,认识他是一个做事有依有据的人。
再到他的“急切地解释”,害怕玉被错认。
“又”把玉献给武王,担心美玉得不到认可。
最后的“痛哭三天三夜”,悲痛美玉被埋没。
卞和至始至终在坚持自己心中的判断,美玉就好比真理,他一直勇敢地坚持自己心中真理,哪怕两次受到酷刑,仍不改初衷。
这就是坚贞之士卞和。
文章结尾也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
美玉终究得到了认可。
这也正告诉我们:勇敢地坚持真理,总会得到认可。
《和氏献璧》二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字7个,写字8个,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理解“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
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并对照古文读一读。
4、理解课文内容,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学,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勇敢地坚持真理,总有一天会被承认。
第一课时
一、师生话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
板书,读课题
2、看部首猜字义:“璧”“壁”的区别
3、“璧”是什么意思“璧”与“玉”的区别。
4、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解决生字词
1、看板书,读词语,记忆字形。
2、读重点词语所在的句子。
3、猜测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
1、听录音,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卞和几次献璧填写表格
3、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话连贯地说一说。
4、全班交流。
5、分自然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试着分角色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学习“卞和第一次献璧”
(1)个生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个自然段中,你对卞和这人有多少了解
师引导生抓住“凭经验”“断定”了解卞和是个懂玉的人,有丰富的识玉经验。
(2)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节奏,古文字的美。
(3)个生读第二自然段。
(4)第一次献璧让你对卞和有多一些些的了解吗从文中找出依据,画下来。
重点理解:卞和为什么“急切地解释”
(5)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次献璧”
要求:1、默读,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
(人人参与,小组长作小结)
2、小组合作朗读。
3、全班交流
3、学习“第三次献璧”
1、男女分角色朗读。
2、回答课后思考题第二题。
3、楚文王为何以“和氏璧”命名美玉
引导学生懂得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是对他的最高奖赏。
4、卞和三次献璧,最终让美玉得以被认可,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4、师总结:
勇敢地坚持自己心中正确的判断,总有一天会被认可。
三、拓展延伸:中国玉文化
玉是纯洁无暇的,卞和的心就像那纯洁无暇的玉一样,始终坚持着自己心中的真理。